馬鈴薯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原因與防治策略_第1頁
馬鈴薯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原因與防治策略_第2頁
馬鈴薯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原因與防治策略_第3頁
馬鈴薯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原因與防治策略_第4頁
馬鈴薯常見病蟲害的發(fā)生原因與防治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人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對食品質量安全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近年,我國糧食產業(yè)結構開始不斷調整,馬鈴薯的種植規(guī)模與種植面積獲得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日常種植當中,馬鈴薯病蟲害問題常有時發(fā)生,可能會影響馬鈴薯的健康生長發(fā)育,導致產量下降。為此,對馬鈴薯常見病蟲害發(fā)生原因進行分析,并找到相關的防治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見病害種類01早疫病早疫病主要存在于馬鈴薯的葉片上,隨著病害的不斷傳播與擴散,可能會侵入到馬鈴薯塊莖中。馬鈴薯葉片受到早疫病的襲擊后,會快速形成病斑,威脅馬鈴薯的健康生長。早疫病病菌一般會潛藏在病體內過冬,通過菌絲、分生孢子進行快速繁殖。到第二年播種期,病菌會快速侵襲。特別是在雨水作用下,病菌迅速擴散,還會隨著濕度的增加提高危害程度。02晚疫病晚疫病是馬鈴薯常見病害中一種典型的真菌病,每年七八月份是發(fā)病高峰期。季節(jié)天氣炎熱,溫度較高,正處于雨季,給病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條件。馬鈴薯晚疫病是馬鈴薯種植的一種常見疫病,會影響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晚疫病發(fā)生以后,馬鈴薯葉片會出現病斑,隨后枯萎,此病的控制難度較大。03黑脛病黑脛病是馬鈴薯種植中的一種常見病害,是一種細菌性病害。此病害的發(fā)生與種植土壤過于潮濕有著密切關聯(lián),高溫天氣下的發(fā)病率更高,特別是地勢較低、降水較多的區(qū)域。如果在生長期出現此病害,則無法實現健康生長,葉片卷曲,發(fā)育較小,呈黃色,如果較為嚴重,莖會發(fā)黑,有腐爛氣味。黑脛病對馬鈴薯的生長危害極強,會直接影響產量。04環(huán)腐病環(huán)腐病屬于維管束病害,馬鈴薯的塊莖、莖葉上均有病癥出現。在植株感染環(huán)腐病以后,會體現出枯斑、萎蔫兩種明顯癥狀,特別是花蕾的開花階段,癥狀最為明顯。枯斑型癥狀主要在發(fā)病初期,葉脈失去綠色,呈現出黃綠色,斑駁比較明顯,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葉片、葉尖處伴有褐色,葉脈會向上卷曲,最終出現枯死現象。萎蔫癥狀在發(fā)生時,頂部會出現萎蔫,葉脈向上卷曲,有明顯的失水狀態(tài),病情較輕的馬鈴薯植株,可能會出現葉片萎蔫的情況,如果病情較為嚴重,則會出現大量的萎蔫,還會出現枯死情況。切開病株維管束之后,會發(fā)現呈現深黃褐色,花與漿果并無明顯癥狀。如果塊莖感染此病,基本需要在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才會出現癥狀,表面很難觀察出癥狀,需要切開維管束之后才能發(fā)現,可以發(fā)現維管束已經軟化,表面爆裂。塊莖病害最為嚴重的一種是環(huán)狀腐爛,可能還會出現皮肉分離、出現網紋、紅褐色、伴有腐爛味道的情況。根部、塊莖維管束出現此病害以后,有明顯的黃褐色改變,排除的菌為乳黃色,塊莖顆粒狀??傮w上來看,環(huán)腐病病原只會對馬鈴薯造成危害,感染該病的種子在播種后,會出現腐爛、難以發(fā)芽、發(fā)芽出土問題,病害還會順著維管束進行擴散。常見蟲害種類01蚜蟲蚜蟲是馬鈴薯種植過程當中,一種常見的蟲害蚜蟲的體型較小,相對柔軟,顏色多變,以綠色、黃色最為常見。主要通過吸取馬鈴薯葉片的營養(yǎng)成分和汁液為主,奪取馬鈴薯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導致馬鈴薯在生長中出現營養(yǎng)不足的情況,進而造成產量下降。蚜蟲在溫度20℃左右的天氣中最容易繁殖,并且繁殖數量較快會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02地老虎

與蚜蟲不同地老虎是一種馬鈴薯地下部分害蟲,也可以認為是夜蛾幼蟲。相比起蚜蟲,地老虎的體型和體積更大,以黑褐色為主,會破壞馬鈴薯的塊莖部分被迫害。被破壞過的馬鈴薯塊莖能夠肉眼可見出現很多孔洞。地老虎這種害蟲比較容易在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中繁殖,并且對低溫的耐受性極強。03二十八星瓢蟲

二十八星瓢蟲也可以稱為馬鈴薯瓢蟲,瓢蟲幼蟲、成蟲會對馬鈴薯的葉片、嫩莖、果實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危害。在葉片遭到危害之后,表皮會出現網狀,隨后發(fā)黃。如果瓢蟲危害較為嚴重,葉片會枯萎。幼蟲相比起成蟲,對馬鈴薯生長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嚴重,一般情況下會減產10%-20%,嚴重情況會減產50%。04塊莖蛾

塊莖蛾這一蟲害主要危害馬鈴薯塊莖,塊莖蛾的體長一般在半厘米左右,呈黑色或者深褐色,對光線有特殊要求,趨光性較強。塊莖蛾幼蟲會啃食馬鈴薯塊莖,并在塊莖處留下大小不規(guī)則的孔洞,導致馬鈴薯在短時間內迅速腐爛,最終導致馬鈴薯剛發(fā)出的嫩芽枯死。馬鈴薯病害防治技術01早疫病防治技術首先,選擇早熟、抗病性強的馬鈴薯品種,盡早做到提前收獲。同時,選擇土壤營養(yǎng)充足、肥沃、透氣性較好的區(qū)域開展馬鈴薯種植。另外,早疫病的防治必須要施加有機肥,提升馬鈴薯的抗病菌能力。需要種植人員清理土壤中的病殘體,減少病毒的感染。在馬鈴薯收獲以后,減少運輸、儲存過程中對馬鈴薯造成的損傷,運輸溫度和儲存溫度要適宜,及時做好換氣工作,避免病毒進入到窖內。其次,馬鈴薯在發(fā)病之前,可以噴灑森錳鋅可濕性粉劑、阿米西達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最后,在馬鈴薯發(fā)病后,可以噴灑50%劑量的速克靈可濕粉。02晚疫病防治技術

晚疫病防治難度相比起其他病害的防治難度更大,所以要播種優(yōu)秀的馬鈴薯抗病品種。盡量早播,避免積水,強化田間管理、育苗育種。為了提高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需要科學應用化學藥劑。可以選擇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攪拌薯塊,降低晚疫病的發(fā)病率。如果在馬鈴薯生長期恰逢雨季,可以使用波爾多液、多寧等化學藥物進行噴灑預防。在噴灑過程中需要保障葉片全部覆蓋,每周噴灑一次。在發(fā)現馬鈴薯植株已經感染晚疫病后,需要噴灑克露、抑快凈等藥物進行防治,還可以添加可濕性粉劑、甲霜靈提升防治效果,降低病菌的抗藥性,控制病害的傳播與擴散。03黑脛病防治技術黑脛病防治需要打造無病種、安全的馬鈴薯生產基地,控制種植密度,培育小種薯,控制刀具病害的傳播。在種薯成熟后,要第一時間進行曬種,促進栓化,保障病害部位盡快愈合,避免病毒的傳播和擴散。播種之前,應該全部淘汰被感染的種薯,對各種工具進行消毒與殺菌,避免病毒的傳播。此外,最好在有良好灌溉條件的位置進行種植,避免種植在黏土當中。如果出現了黑脛病,需要立刻拔除感染植株,隨后應用鏈霉素處理土壤。04環(huán)腐病防治技術環(huán)腐病防治需要構建無病種的馬鈴薯種植基地,選擇不超過50g的種子開展播種工作,在播種中,所用到的刀具必須要做好消毒,例如火焰消毒、高錳酸鉀消毒等,每次播種都要換一次刀具,一塊已消毒,把所有的病植株全部淘汰。同時,可以應用次氯酸鈉、漂白粉,消毒容器,減少病原菌繁殖。一旦發(fā)現了病株,需要立刻拔除。在防治上,可以科學用藥物防治。例如,按照每50mg/kg硫酸銅浸泡十分鐘作用。如果是發(fā)病初期,可以用鏈霉素進行噴灑防治。此外,科學貯藏也是一種良好的防治方法,需要在薯窖內安裝通風設備。蟲害的防治01蚜蟲防治措施蚜蟲不會在海拔高、溫度低、風速大的區(qū)域活動,所屬在平地、溫度較高、日照充足的地方活動,為此,在種植馬鈴薯時,要在溫度較低的季節(jié)格外重視蚜蟲病害的發(fā)生。在蚜蟲病害的防治方面,需要種植人員去除田邊的雜草,破壞蚜蟲的棲息場所,以及中間寄主,以便于大規(guī)模消滅蚜蟲,還可以應用蚜霉菌來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在蚜蟲防治過程中,可以應用滅蚜松、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每畝為基礎,控制好不同藥劑的相關劑量。同時,應用殺滅菊酯3000-4000倍噴霧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在馬鈴薯出苗以后,進行第一次噴藥,結合實際情況在后續(xù)的每十天左右繼續(xù)噴藥,并結合蚜蟲數量控制噴藥劑量。02地老虎防治措施

在地老虎防治措施方面,種植人員在秋季要對即將種植區(qū)域進行深耕,破壞地老虎的生長習性和棲息地,并捕殺幼蟲,集中銷毀蟲卵。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地老虎有一定的趨光性,種植人員可以選擇黑光燈等方法進行誘殺。03二十八星瓢蟲防治措施

二十八星瓢蟲就是馬鈴薯瓢蟲,這種害蟲幼蟲比成蟲的防治難度更大。為此,可以通過人工的方法,殺滅越冬的成蟲,并及時清理田邊的雜草,控制并科學降低二十八星瓢蟲的目的。同時,人工手段殺蟲的方法也比較可取。可以通過摘除蟲卵,集中銷毀的方式,控制并減少瓢蟲數量。在藥物防治方面,由于廣河縣每年第三季度是病蟲害的高峰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可以選擇乳油噴灑防治,還可以應用萬靈進行噴灑,每周噴灑一次,持續(xù)噴灑三周左右,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04塊莖蛾防治措施

上文說到,塊莖蛾的趨光性較強,所以可以選擇殺蟲燈進行誘殺。同時,針對塊莖蛾,還可以通過引入天敵的方法進行防治,斯氏線蟲就能起到良好的防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