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大名校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解析)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傳統(tǒng)史學演進的過程中,按照史書的體裁和內(nèi)容,可將史書分為通史和斷代史兩類。通史是按歷史演進線索敘述歷史的史書體裁,而斷代史是指其敘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書體裁。
作為一種著史旨趣和價值追求,通史成為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司馬遷開始,通史之作連續(xù)不斷,與此同時,對通史理論的闡釋也精見迭出。到了清代,章學誠在其理論著作《文史通義》中把中國史學上重“通”的現(xiàn)象歸納為“通史家風”,對“通古今之變”這一傳統(tǒng)進行了精彩概括。揆諸中國古代史學的實際,通史之通,有“縱通”、“會通”和“橫通”之義?!翱v通”,即貫通古今,把歷史當作一個因革變通的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呈現(xiàn)歷史自始至終的聯(lián)系和演化?!皶ā笔悄纤梧嶉詷O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變”的基礎(chǔ)上“總《詩》《書》《禮》《樂》而會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皺M通”則是在“通古今之變”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對史著所載社會歷史內(nèi)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風”豐富的內(nèi)涵中,蘊涵著一種通史精神,這種精神告訴我們,通史不僅是“時歷古今”的時間上的連續(xù)不斷,更是在貫徹了“通古今之變”的意旨后對歷史所作出的反思。圍繞這一主題,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亂、得失、損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統(tǒng)的有關(guān)通史之“通”的理論認識。這些理論認識概括起來,就是強調(diào)以通識的眼光和整體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社會歷史的變化,進而探求蘊涵在歷史變化背后的事理法則,把“通”“變”“理”當作一個完整的體系看待?!巴ā笔菫榱丝吹綒v史的“變”,即在歷史的長時段考察人類社會古今之變的軌跡??疾鞖v史之“變”的最終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歷史興亡成敗的一般法則和社會新陳代謝的內(nèi)在機制。
“通古今之變”離不開別識心裁,章學誠在討論“通史家風”時,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在他看來,思想層面的“別識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歷史上不少在體例上與通史相仿的史書貌似通史,但實際上不能稱之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為通史“別出心裁,成其家學”,而集史只是“合數(shù)代而稱為一書”。由此,章學誠在《史考摘錄》中指出:“凡所謂通史者,不問記載短長,學問疏密,要有卓然獨見,迥出前人?!敝袊穼W史上經(jīng)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備章學誠所提倡的別識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傳至今,難以超越。
(摘編自王記錄《通史精神:中國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材料二:
20世紀,宣揚進化史觀的梁啟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張唯物史觀的范文瀾、翦伯贊等,都對中國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貢獻。通史精神由求道轉(zhuǎn)向?qū)κ挛飪?nèi)在關(guān)系、法則和規(guī)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傳統(tǒng)的編年、紀傳等史體轉(zhuǎn)向以章節(jié)體為基礎(chǔ)的多種體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內(nèi)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礎(chǔ)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對世界、對民族、對中外關(guān)系的認識。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通史編纂自成一家,馬克思主義史學對通史精神進行了辯證揚棄,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變、會通的基礎(chǔ)上得到了極大豐富。白壽彝編撰《中國通史》,他創(chuàng)制的“新綜合體”吸收了紀傳體、典制體等傳統(tǒng)史書體的優(yōu)長,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歷史發(fā)展的進程,既反映了歷史的規(guī)律性,又反映了歷史的豐富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新的中國通史仍然是時代的需要。新的中國通史要打破教科書式的編寫模式,不能把中國通史寫成王朝的興亡史。在這部新的中國通史中,要敘述中華各民族生長繁衍的自然環(huán)境,反映中華民族大家庭發(fā)展狀況,講述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發(fā)展,闡述歷代生產(chǎn)方式的發(fā)展進步。闡述這樣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需要創(chuàng)新歷史編撰的模式。例如法國學者提出的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三種歷史時間觀念,可以運用于通史的編寫??梢杂谩敖Y(jié)構(gòu)”來表示的內(nèi)容,如自然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經(jīng)濟關(guān)系的結(jié)構(gòu),都是屬于長時段的問題,由于變化較小不必每個時期都寫;有些屬于中時段的可以用“形勢”變遷來考察,如秦漢時期、盛唐時期等;短時段的問題,就如傳統(tǒng)歷史闡述中的“事件”,需要重點加以敘述,如秦的統(tǒng)一、楚漢之爭、安史之亂等。這樣的中國通史,應(yīng)該體現(xiàn)鮮明的中國特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要繼承中國古代歷史著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能運用反映時代特點和當代學術(shù)發(fā)展新成果的話語體系,要讓廣大讀者喜聞樂見,而且還應(yīng)便于向國外讀者推廣。
(摘編自楊艷秋《中國史學通史精神別具民族特色》)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不同的史書體裁,通史縱貫古今,斷代史橫截歷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價值。
B.章學誠提出的“通史家風”是通史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會通”注重考量歷史內(nèi)容,“橫通”注重匯集文獻資料,都是對“縱通”的豐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體例上與通史相似,實質(zhì)上只是“合數(shù)代而稱為一書”,不能被稱為通史。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相關(guān)說法不正確一項是()
A.如果沒有貫穿古今的“通”,不關(guān)注歷史之“變”的軌跡,就無從思索治亂存亡之道。
B.司馬遷撰寫《史記》也具備章學誠所提出的通史“別識心裁,成其家學”的特征。
C.在新史觀的指導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內(nèi)容出現(xiàn)了新變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豐富。
D.運用不同的編撰模式和時間觀念,才能對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有重點地進行闡述。
3.新時代撰寫中國通史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錢穆的湖與湖上閑思
陳益
無錫蕩口古鎮(zhèn),是學者錢穆的故鄉(xiāng)。粉墻黛瓦的街區(qū),恰如兩片青色衣襟覆蓋在河道兩側(cè)。一座座石拱橋、石梁橋似紐襻,把它們緊緊相連。蒼顏斑駁的賣魚橋,是從前進行魚鮮交易的地方。天明時分,漁民們搖著小木船,陸續(xù)從湖蕩那邊進鎮(zhèn),淺艙里水花四濺,銀光閃爍。剛剛在橋堍纜好船,手挽竹籃的主婦就圍攏來了。
昔日,年少的錢穆生活在古鎮(zhèn)老街,常常到鵝肫蕩邊玩耍。號稱八千畝水面的鵝胞蕩,平時禁捕,到了冬天才開捕。一時千舟云集,熱鬧非凡。錢穆的父母雇了一條船,興致勃勃帶著他下湖。有人把活蹦亂跳的魚兒送來,在湖蕩里現(xiàn)燒現(xiàn)吃,那情景讓錢穆晚年居住在臺灣都無以忘懷。對于他,湖是故鄉(xiāng)的意象。
1948年上半年,錢穆花四個月時間,陸續(xù)寫成三十篇文章,編成一冊《湖上閑思錄》。當時他任教于無錫江南大學,臨近太湖,距故鄉(xiāng)蕩口也不遠。“課務(wù)輕閑,胃病新愈,體況未佳,又值時局晦昧,光明難睹,時時徜徉湖山勝處,或展出晚歸,或半日在外。即暫獲間隙,亦常徘徊田塍魚塘之間。盡拋書冊,唯求親接自然,俯仰逍遙以自遣……”夜燈下,隨筆抒寫這些出自閑思遐想的文章。十年后,錢穆在香港新亞書院,再次披閱,決定刊而布之。他覺得恍如讀別人的書,更令人高興的是生平竟有那一段閑暇的日子,堪作回憶,彌自珍惜。
又過了二十余年,86歲高齡的錢穆應(yīng)三民書局再版《湖上閑思錄》之約,在臺北外雙溪寓所素書樓再次寫下跋文。那時他已雙目失明,無法讀報,卻仍捉筆寫稿。略談三十余年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悵然寫下這段文字:“自慚學問未有進步,而國事世風,每況愈下?;貞洰斈晏呉欢涡木?,亦已有黃鶴一去不復返之狀。撫今追昔,感慨何似?!睂W者老矣,縈繞不去的,只是故鄉(xiāng)湖蕩給自己帶來的心境。這是鄉(xiāng)愁,又比鄉(xiāng)愁愈加深沉厚重。
蕩口古鎮(zhèn),是太湖流域無數(shù)古鎮(zhèn)中的一個。清亮的石板、低矮的廊檐、臨水的樓閣,還有店鋪里的那些糖果小吃,一切都是如此熟稔。古鎮(zhèn)無不依水而生,而蕩口的獨特之處,在于街巷是筆直的,沒有迂回曲折,每戶人家都自在地領(lǐng)略水色。這里古樸風貌猶存。店鋪里的美食,小籠饅頭、青白團子、甘露青魚、糯米酒釀……每一樣都透露水的意蘊。錢穆故居,是一處經(jīng)過精心修葺的清代建筑,前門臨街面水,后邊有一個綠蔭籠罩、花木繁茂的庭園。四周靜謐得幾乎能感覺時光流逝的聲響,恰好可以讀書。
《湖上閑思錄》隨心所欲地談?wù)撊宋呐c自然、精神與物質(zhì)、藝術(shù)與科學、禮與法、鄉(xiāng)村與城市,涉獵面非常廣泛。其中的《情與欲》,有這樣的表述:
“歷史人生卻不然。他之回憶過去,更重于懸想未來。過去是過去了,但在你心上,豈不留著他一片記憶嗎?這些痕跡,你要保留,誰能來剝奪你?那是你對人生的真實收獲,可以永藏心坎,永不退滅的。人生不斷向前,未必趕上了你所希望,而且或離希望更遠了,希望逐步幻滅,記憶卻逐步增添,逐步豐富了。人生無所得,只有記憶,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勞而獲的。那是生活對人生唯一真實的禮物,你該世襲珍藏吧!”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錢穆在云南宜良寫成了《國史大綱》一書。國事未定,變幻莫測,他決意不返平津,不滯京滬,先后去了昆明、成都。不料患上胃病,久治不愈。恰逢江南大學創(chuàng)辦,遂去往太湖之濱的無錫,游神淡泊,自求寧靜。家鄉(xiāng)的風土飲膳,給他的健康帶來了很大轉(zhuǎn)機。由此,我們不難感受故鄉(xiāng)的湖蕩在錢穆記憶深處的位置。而不管身在何處,他從未忘記自己在湖畔的閑思遐想。故鄉(xiāng)給他的真實禮物,始終永藏心坎。
“中國傳統(tǒng)思想似乎只偏重在內(nèi)心情感方面,對于知識自由,未能積極提倡。西方近代自由呼聲,最先是為科學知識之覺醒所喚起,但后來無限度引用到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去,則亦不勝流弊?!?/p>
在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如此鞭辟入里的敘述,依然能給人警醒。
蕩口的傍晚,潮潤的南風掠過湖面,送來涼爽。人們順著長長的棧橋,在鵝肫蕩邊漫步,享受夕照中的湖光水色。放眼看去,湖上碧波閃爍著漣漪,搖曳的船槳呼喚歲月的回聲。青檐依水相連,綠樹肆意鋪張,花瓣漫天浮落。
(選自2020年6月17日《中華讀書報》,有刪改)
4.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生動傳神,將古鎮(zhèn)充滿水鄉(xiāng)特色的生活場景展示在讀者面前。
B.錢穆雖自稱《湖上閑思錄》出自閑思遐想,但內(nèi)容卻涉及社會與人文等諸多方面。
C.錢穆對閑適、靜謐的湖邊生活的回憶與眷戀,實際上是表述了對當下生活的不滿。
D.故鄉(xiāng)不僅治愈了錢穆身體,還給了他人生閑思遐想的心境,這是彌足珍貴的饋贈。
5.為什么說“這是鄉(xiāng)愁,又比鄉(xiāng)愁愈加深沉厚重”?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6.文章圍繞“湖”寫了錢穆的哪些“閑思”?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瑜少精急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背鯇O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彼鞆墓M江、當利,皆拔之。建安五年,策薨,權(quán)統(tǒng)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十三年春,權(quán)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shù)十萬,將士聞之皆恐。權(quán)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辫ぴ唬骸安蝗?,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jù)江東,地方數(sh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yè),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睓?quán)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shù)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睓?quán)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zhàn),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頃之,煙焰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節(jié)選自《三國志·周瑜傳》,有刪改)
文段二:
疾困與吳主箋
周瑜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tǒng)御兵馬。規(guī)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②,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yī)療,日加無損。人生死有命,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曹操)在北,疆場未靜,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茍,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編自《三國志·獸肅傳》,有刪改)
①討逆:孫權(quán)長兄孫策,受漢封為討逆將軍。②威靈:國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B.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C.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D.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瑜往省之”與“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中的兩個“省”字含義不同。
B.權(quán),這里指孫權(quán);他是孫策的弟弟,也就是辛棄疾《水遇樂》,一詞中的“孫仲謀”。
C.“地方數(shù)千里”與“今齊地方千里”(《鄒總諷齊王納諫》)中的“地方”含義相同。
D.“為漢家除殘去穢”與“因為長句”(《昆琶行并序》)中的兩個“為”的含義相同。
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瑜精通音樂,即使在飲酒之后,彈奏者有差錯,他也能聽出來,每聽出來就會回頭看看。
B.孫策死后,孫權(quán)即位,周瑜來到吳國,受重用,與張昭一起掌管各種事務(wù),后擔任前部大督。
C.面對來勢洶洶的曹軍,東吳朝堂之上君臣議事時,除周瑜一人主戰(zhàn)外,其他人都主張投降。
D.周瑜的部將黃蓋很有謀略,他審時度勢,用心觀察,及時提出用火攻的策略,擊敗了曹軍。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zhàn),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②頃之,煙焰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
11.文段二為周瑜病危時寫給吳主孫權(quán)的信,請概括其中主要表述了哪三點內(nèi)容。
(二)課內(nèi)文言詩文閱讀
1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情況,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歌窈窕之章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③擊空明兮溯流光④栗深林兮驚層巔⑤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⑦濟水東流⑧順流而東也⑨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⑩侶魚蝦而友麋鹿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13.找出與“蚯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不拘于時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D.句讀之不知
14.下列句子中加點介詞“于”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俟我于城隅③月出于東山之上
④不拘于時,學于余⑤師不必賢于弟子⑥寄蜉蝣于天地
⑦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⑧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⑤⑧B.②③⑦C.④⑥⑦D.②⑥⑦
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而雪與人膝齊
B.挾飛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之清風泰山之陽
D.客有吹洞簫者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16.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①凌萬頃之茫然(越過)②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合適)③縱一葦之所如(去,往)④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shù)十立者(稍微)⑤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停留)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其賢不及孔子;③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蚓無爪牙之利;
⑤小學而大遺;⑥今之眾人;⑦師不必賢于弟子;⑧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A.①②⑧B.②③⑧C.③⑤⑦D.③④⑧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重展西湖二首①(其一)
(宋)宋庠
綠鴨東陂②已可憐,更因云竇③注西田。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
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
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閑州不計年。
①皇祐年間,宋庠貶官許州,興工疏浚了西湖,并鑿斷橫堤,使東西相通,連成一片。完工后,他寫下《重展西湖》二首以記其事。②東陂,指西湖的東部分。③云竇,指從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云。
1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綠鴨”寫水的色彩。東半湖綠波蕩漾,水光粼粼,風景已經(jīng)十分可愛了,“更因”承接上文,描寫西半湖流云涌動,其風景更令人陶醉。
B.頷聯(lián)鑿通了東西兩湖,魚和鳥得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展盡”是個雙關(guān)動詞,既是說湖面開闊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樣無邊;又是說詩人極目遠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懷頓覺開闊。
C.尾聯(lián)抒情達意。古人稱太守、郡守、刺史之類的地方長官為使君。這時宋庠正貶官許昌,為知州,故自稱“使君”。
D.詩人善于寓情于景,通過鮮明生動的意象,表述豐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詩人的觀察力比較細密,故狀物、寫景細膩傳神。
19.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結(jié)合詩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寫
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觀在《鵲橋仙》里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勝過人間凡俗之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在城墻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強調(diào)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道理。
(4)蘇軾在《赤壁賦》中用高超的手法側(cè)面描寫簫聲悲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蘇軾在《赤壁賦》中告訴我們別人的東西雖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登泰山記》中,先后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表情包創(chuàng)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國古代戲曲的臉譜。臉譜是通行于劇場的表情符號。通常,紅色繪制的臉譜表示忠義剛烈,黑色繪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繪制往往作為奸臣的,如此等等。三尺戲臺劃分出的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的區(qū)別。道德褒貶與臉譜風格之間顯而易見的呼應(yīng)表明,古代戲曲擅長提煉與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進而歸納為某種相對固定的類型。這些角色代表了一個單純而強烈的世界:是非分明,愛憎透徹,盡量祛除猶豫、妥協(xié)、矛盾、寬宥與諒解等曖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網(wǎng)絡(luò)文化無法適應(yīng)如此剛烈的氣質(zhì)。的痛斥,的赴死,的悲傷,的離別,古代戲曲垂青的那些情節(jié)過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負。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種“軟性”的符號,卡通柔和的表述更為適合這一代人的溫情與寬容,令人開懷的幽默則顯現(xiàn)了出色的智商與情商。人們喜歡輕松地發(fā)一個表情包:萌萌噠!
2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義無反顧慷慨激昂令人動容撼人心魄
B.慷慨激昂義無反顧撼人心魄令人動容
C.撼人心魄慷慨激昂令人動容義無反顧
D.慷慨激昂令人動容撼人心魄義無反顧
22.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全都不同的一項是()
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C.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三尺戲臺劃分出的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
B.三尺戲臺劃分出了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讓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的區(qū)別。
C.三尺戲臺劃分出的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讓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的區(qū)別。
D.三尺戲臺劃分出了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五千年的中華文化體現(xiàn)的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為中華民族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標識。而其基本價值已積淀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沒有中華文化,中國人就不成其為中國人,中華民族就不成其為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精神品格與價值追求,支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來必將還是我們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zhì)就是我們今天要大力弘揚的“中國精神”,而弘揚中國精神,是凝聚中國力量、走穩(wěn)中國道路的關(guān)鍵。沒有中華文化的,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的中華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獨特的價值體系,獨特的民族色彩,獨特的歷史進程,其長期的演化過程造就了我們的文化認同,賦予我們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決定了我們獨特的發(fā)展路徑。
24.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傳承中華文化就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B.傳承中華文化必須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
C.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就是傳承中華文化
D.維系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就能傳承中華文化
25.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一脈相承薪火相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B.互為一體前赴后繼博大精深卓爾不群
C.互為一體薪火相傳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D.一脈相承前赴后繼繁榮昌盛卓爾不群
26.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四、寫作
2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煙火氣是家人團坐,燈火可親;煙火氣是國泰民豐,歲月安好;煙火氣是溫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護,也需要奉獻和擔當。尋常煙火,就是最美的風景。
你對這段話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結(jié)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10
第頁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傳統(tǒng)史學演進的過程中,按照史書的體裁和內(nèi)容,可將史書分為通史和斷代史兩類。通史是按歷史演進線索敘述歷史的史書體裁,而斷代史是指其敘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書體裁。
作為一種著史旨趣和價值追求,通史成為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司馬遷開始,通史之作連續(xù)不斷,與此同時,對通史理論的闡釋也精見迭出。到了清代,章學誠在其理論著作《文史通義》中把中國史學上重“通”的現(xiàn)象歸納為“通史家風”,對“通古今之變”這一傳統(tǒng)進行了精彩概括。揆諸中國古代史學的實際,通史之通,有“縱通”、“會通”和“橫通”之義?!翱v通”,即貫通古今,把歷史當作一個因革變通的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呈現(xiàn)歷史自始至終的聯(lián)系和演化?!皶ā笔悄纤梧嶉詷O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變”的基礎(chǔ)上“總《詩》《書》《禮》《樂》而會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皺M通”則是在“通古今之變”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對史著所載社會歷史內(nèi)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風”豐富的內(nèi)涵中,蘊涵著一種通史精神,這種精神告訴我們,通史不僅是“時歷古今”的時間上的連續(xù)不斷,更是在貫徹了“通古今之變”的意旨后對歷史所作出的反思。圍繞這一主題,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亂、得失、損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統(tǒng)的有關(guān)通史之“通”的理論認識。這些理論認識概括起來,就是強調(diào)以通識的眼光和整體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社會歷史的變化,進而探求蘊涵在歷史變化背后的事理法則,把“通”“變”“理”當作一個完整的體系看待?!巴ā笔菫榱丝吹綒v史的“變”,即在歷史的長時段考察人類社會古今之變的軌跡??疾鞖v史之“變”的最終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歷史興亡成敗的一般法則和社會新陳代謝的內(nèi)在機制。
“通古今之變”離不開別識心裁,章學誠在討論“通史家風”時,特別強調(diào)這一點。在他看來,思想層面的“別識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歷史上不少在體例上與通史相仿的史書貌似通史,但實際上不能稱之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為通史“別出心裁,成其家學”,而集史只是“合數(shù)代而稱為一書”。由此,章學誠在《史考摘錄》中指出:“凡所謂通史者,不問記載短長,學問疏密,要有卓然獨見,迥出前人?!敝袊穼W史上經(jīng)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備章學誠所提倡的別識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傳至今,難以超越。
(摘編自王記錄《通史精神:中國史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材料二:
20世紀,宣揚進化史觀的梁啟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張唯物史觀的范文瀾、翦伯贊等,都對中國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貢獻。通史精神由求道轉(zhuǎn)向?qū)κ挛飪?nèi)在關(guān)系、法則和規(guī)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傳統(tǒng)的編年、紀傳等史體轉(zhuǎn)向以章節(jié)體為基礎(chǔ)的多種體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內(nèi)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礎(chǔ)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對世界、對民族、對中外關(guān)系的認識。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通史編纂自成一家,馬克思主義史學對通史精神進行了辯證揚棄,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變、會通的基礎(chǔ)上得到了極大豐富。白壽彝編撰《中國通史》,他創(chuàng)制的“新綜合體”吸收了紀傳體、典制體等傳統(tǒng)史書體的優(yōu)長,多層次、多角度地反映歷史發(fā)展的進程,既反映了歷史的規(guī)律性,又反映了歷史的豐富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新的中國通史仍然是時代的需要。新的中國通史要打破教科書式的編寫模式,不能把中國通史寫成王朝的興亡史。在這部新的中國通史中,要敘述中華各民族生長繁衍的自然環(huán)境,反映中華民族大家庭發(fā)展狀況,講述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發(fā)展,闡述歷代生產(chǎn)方式的發(fā)展進步。闡述這樣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需要創(chuàng)新歷史編撰的模式。例如法國學者提出的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三種歷史時間觀念,可以運用于通史的編寫??梢杂谩敖Y(jié)構(gòu)”來表示的內(nèi)容,如自然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經(jīng)濟關(guān)系的結(jié)構(gòu),都是屬于長時段的問題,由于變化較小不必每個時期都寫;有些屬于中時段的可以用“形勢”變遷來考察,如秦漢時期、盛唐時期等;短時段的問題,就如傳統(tǒng)歷史闡述中的“事件”,需要重點加以敘述,如秦的統(tǒng)一、楚漢之爭、安史之亂等。這樣的中國通史,應(yīng)該體現(xiàn)鮮明的中國特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要繼承中國古代歷史著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能運用反映時代特點和當代學術(shù)發(fā)展新成果的話語體系,要讓廣大讀者喜聞樂見,而且還應(yīng)便于向國外讀者推廣。
(摘編自楊艷秋《中國史學通史精神別具民族特色》)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為不同的史書體裁,通史縱貫古今,斷代史橫截歷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價值。
B.章學誠提出的“通史家風”是通史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會通”注重考量歷史內(nèi)容,“橫通”注重匯集文獻資料,都是對“縱通”的豐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體例上與通史相似,實質(zhì)上只是“合數(shù)代而稱為一書”,不能被稱為通史。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相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沒有貫穿古今的“通”,不關(guān)注歷史之“變”的軌跡,就無從思索治亂存亡之道。
B.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也具備章學誠所提出的通史“別識心裁,成其家學”的特征。
C.在新史觀的指導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內(nèi)容出現(xiàn)了新變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豐富。
D.運用不同的編撰模式和時間觀念,才能對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有重點地進行闡述。
3.新時代撰寫中國通史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
1.D2.D
3.①把握“通、變、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現(xiàn)“別識心裁”的撰述宗旨。
②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創(chuàng)新撰述理念、編撰模式,闡述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
③體現(xiàn)鮮明的中國特色,運用反映時代特點和當代學術(shù)新成果的話語體系。
④易于中外讀者接受,便于推廣傳播。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前者更有價值”錯,材料一“通史是按歷史演進線索敘述歷史的史書體裁,而斷代史是指其敘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書體裁”介紹了兩種體例史書的體裁和內(nèi)容,并沒有作出誰更有價值的比較。
B.“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錯,根據(jù)材料一“章學誠在其理論著作《文史通義》中把中國史學上重‘通’的現(xiàn)象歸納為‘通史家風’,對‘通古今之變’這一傳統(tǒng)進行了精彩概括”可知,通史家風的核心應(yīng)是“通古今之變”。
C.“‘會通’注重考量歷史內(nèi)容,‘橫通’注重匯集文獻資料”錯,根據(jù)材料一第二段分析可知,“會通”是匯集文獻資料,“橫通”是對史著所載社會歷史內(nèi)容的考量;“豐富拓展”錯,文中無此意。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D.“運用不同的編纂模式和時間觀念”錯,運用不同的時間觀念編纂歷史是創(chuàng)新歷史編撰模式的一種體現(xiàn);“才能……”錯,條件關(guān)系不成立,材料二原文為“闡述這樣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需要創(chuàng)新歷史編撰的模式”。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由材料二“通史精神由求道轉(zhuǎn)向?qū)κ挛飪?nèi)在關(guān)系、法則和規(guī)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傳統(tǒng)的編年、紀傳等史體轉(zhuǎn)向以章節(jié)體為基礎(chǔ)的多種體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內(nèi)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礎(chǔ)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對世界、對民族、對中外關(guān)系的認識”“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通史編纂自成一家,馬克思主義史學對通史精神進行了辨正揚棄,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變、會通的基礎(chǔ)上得到了極大豐富”可知,新時代的中國通史要在唯物史觀指導下,把握事物內(nèi)在關(guān)系、法則和規(guī)律,編纂自成一家,體現(xiàn)“別識心裁”的撰述宗旨。
由材料二“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通史編纂自成一家,馬克思主義史學對通史精神進行了辯證揚棄,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變、會通的基礎(chǔ)上得到了極大豐富”“新的中國通史要打破教科書式的編寫模式,不能把中國通史寫成王朝的興亡史。在這部新的中國通史中,要敘述中華各民族生長繁衍的自然環(huán)境……闡述這樣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需要創(chuàng)新歷史編撰的模式”可知,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創(chuàng)新撰述理念、編撰模式,闡述多方面的歷史內(nèi)容。
由材料二“這樣的中國通史,應(yīng)該體現(xiàn)鮮明的中國特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要繼承中國古代歷史著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能運用反映時代特點和當代學術(shù)發(fā)展新成果的話語體系”可知,新時代的中國通史應(yīng)體現(xiàn)鮮明的中國特色,繼承歷史優(yōu)良傳統(tǒng),話語體系要符合時代的特點。
由材料二“要讓廣大讀者喜聞樂見,而且還應(yīng)便于向國外讀者推廣”可知,新時代的中國通史要關(guān)注中外讀者的接受能力,利于推廣。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錢穆的湖與湖上閑思
陳益
無錫蕩口古鎮(zhèn),是學者錢穆的故鄉(xiāng)。粉墻黛瓦的街區(qū),恰如兩片青色衣襟覆蓋在河道兩側(cè)。一座座石拱橋、石梁橋似紐襻,把它們緊緊相連。蒼顏斑駁的賣魚橋,是從前進行魚鮮交易的地方。天明時分,漁民們搖著小木船,陸續(xù)從湖蕩那邊進鎮(zhèn),淺艙里水花四濺,銀光閃爍。剛剛在橋堍纜好船,手挽竹籃的主婦就圍攏來了。
昔日,年少的錢穆生活在古鎮(zhèn)老街,常常到鵝肫蕩邊玩耍。號稱八千畝水面的鵝胞蕩,平時禁捕,到了冬天才開捕。一時千舟云集,熱鬧非凡。錢穆的父母雇了一條船,興致勃勃帶著他下湖。有人把活蹦亂跳的魚兒送來,在湖蕩里現(xiàn)燒現(xiàn)吃,那情景讓錢穆晚年居住在臺灣都無以忘懷。對于他,湖是故鄉(xiāng)的意象。
1948年上半年,錢穆花四個月時間,陸續(xù)寫成三十篇文章,編成一冊《湖上閑思錄》。當時他任教于無錫江南大學,臨近太湖,距故鄉(xiāng)蕩口也不遠?!罢n務(wù)輕閑,胃病新愈,體況未佳,又值時局晦昧,光明難睹,時時徜徉湖山勝處,或展出晚歸,或半日在外。即暫獲間隙,亦常徘徊田塍魚塘之間。盡拋書冊,唯求親接自然,俯仰逍遙以自遣……”夜燈下,隨筆抒寫這些出自閑思遐想的文章。十年后,錢穆在香港新亞書院,再次披閱,決定刊而布之。他覺得恍如讀別人的書,更令人高興的是生平竟有那一段閑暇的日子,堪作回憶,彌自珍惜。
又過了二十余年,86歲高齡的錢穆應(yīng)三民書局再版《湖上閑思錄》之約,在臺北外雙溪寓所素書樓再次寫下跋文。那時他已雙目失明,無法讀報,卻仍捉筆寫稿。略談三十余年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悵然寫下這段文字:“自慚學問未有進步,而國事世風,每況愈下。回憶當年太湖邊一段心境,亦已有黃鶴一去不復返之狀。撫今追昔,感慨何似?!睂W者老矣,縈繞不去的,只是故鄉(xiāng)湖蕩給自己帶來的心境。這是鄉(xiāng)愁,又比鄉(xiāng)愁愈加深沉厚重。
蕩口古鎮(zhèn),是太湖流域無數(shù)古鎮(zhèn)中的一個。清亮的石板、低矮的廊檐、臨水的樓閣,還有店鋪里的那些糖果小吃,一切都是如此熟稔。古鎮(zhèn)無不依水而生,而蕩口的獨特之處,在于街巷是筆直的,沒有迂回曲折,每戶人家都自在地領(lǐng)略水色。這里古樸風貌猶存。店鋪里的美食,小籠饅頭、青白團子、甘露青魚、糯米酒釀……每一樣都透露水的意蘊。錢穆故居,是一處經(jīng)過精心修葺的清代建筑,前門臨街面水,后邊有一個綠蔭籠罩、花木繁茂的庭園。四周靜謐得幾乎能感覺時光流逝的聲響,恰好可以讀書。
《湖上閑思錄》隨心所欲地談?wù)撊宋呐c自然、精神與物質(zhì)、藝術(shù)與科學、禮與法、鄉(xiāng)村與城市,涉獵面非常廣泛。其中的《情與欲》,有這樣的表述:
“歷史人生卻不然。他之回憶過去,更重于懸想未來。過去是過去了,但在你心上,豈不留著他一片記憶嗎?這些痕跡,你要保留,誰能來剝奪你?那是你對人生的真實收獲,可以永藏心坎,永不退滅的。人生不斷向前,未必趕上了你所希望,而且或離希望更遠了,希望逐步幻滅,記憶卻逐步增添,逐步豐富了。人生無所得,只有記憶,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勞而獲的。那是生活對人生唯一真實的禮物,你該世襲珍藏吧!”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錢穆在云南宜良寫成了《國史大綱》一書。國事未定,變幻莫測,他決意不返平津,不滯京滬,先后去了昆明、成都。不料患上胃病,久治不愈。恰逢江南大學創(chuàng)辦,遂去往太湖之濱的無錫,游神淡泊,自求寧靜。家鄉(xiāng)的風土飲膳,給他的健康帶來了很大轉(zhuǎn)機。由此,我們不難感受故鄉(xiāng)的湖蕩在錢穆記憶深處的位置。而不管身在何處,他從未忘記自己在湖畔的閑思遐想。故鄉(xiāng)給他的真實禮物,始終永藏心坎。
“中國傳統(tǒng)思想似乎只偏重在內(nèi)心情感方面,對于知識自由,未能積極提倡。西方近代自由呼聲,最先是為科學知識之覺醒所喚起,但后來無限度引用到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去,則亦不勝流弊?!?/p>
在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天,如此鞭辟入里的敘述,依然能給人警醒。
蕩口的傍晚,潮潤的南風掠過湖面,送來涼爽。人們順著長長的棧橋,在鵝肫蕩邊漫步,享受夕照中的湖光水色。放眼看去,湖上碧波閃爍著漣漪,搖曳的船槳呼喚歲月的回聲。青檐依水相連,綠樹肆意鋪張,花瓣漫天浮落。
(選自2020年6月17日《中華讀書報》,有刪改)
4.下列對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生動傳神,將古鎮(zhèn)充滿水鄉(xiāng)特色的生活場景展示在讀者面前。
B.錢穆雖自稱《湖上閑思錄》出自閑思遐想,但內(nèi)容卻涉及社會與人文等諸多方面。
C.錢穆對閑適、靜謐的湖邊生活的回憶與眷戀,實際上是表述了對當下生活的不滿。
D.故鄉(xiāng)不僅治愈了錢穆身體,還給了他人生閑思遐想的心境,這是彌足珍貴的饋贈。
5.為什么說“這是鄉(xiāng)愁,又比鄉(xiāng)愁愈加深沉厚重”?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6.文章圍繞“湖”寫了錢穆的哪些“閑思”?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4.C5.①錢穆先生晚年遠離故土,他對于故鄉(xiāng)風物以及湖蕩給他帶來的心境十分懷念;②落葉難歸根使錢穆先生內(nèi)心有無限鄉(xiāng)愁;③錢穆先生對中國文化有深沉的思考,他感慨其頹勢卻因年老力衰而無能為力,并對此倍感惆悵,這種擔憂遠比鄉(xiāng)愁更深重。
6.①錢穆寫鵝肫蕩優(yōu)美熱鬧的自然景致,抒發(fā)熱愛自然、逍遙自在之情,反襯出自己對動蕩時局的擔憂;②回憶湖畔古鎮(zhèn)居民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進而思考歷史人生、過去未來;③晚年寓居他鄉(xiāng),故鄉(xiāng)湖蕩帶給他的美好回憶,讓他反思中國文化的現(xiàn)狀;④對故鄉(xiāng)湖蕩的恒久記憶,讓錢穆思索中外思想的差異。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表述了對當下生活的不滿”分析不當,這里表述的是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述藝術(shù)的能力。
本句有兩層意思,一是鄉(xiāng)愁,一是對中國文化的思考。
畫線句的前一句寫“學者老矣,縈繞不去的,只是故鄉(xiāng)湖蕩給自己帶來的心境”,由此可知“這”指代的內(nèi)容,86歲高齡的錢穆應(yīng)三民書局再版《湖上閑思錄》之約,在臺北外雙溪寓所素書樓再次寫下跋文,這距他上一次在太湖徜徉湖山勝處已過去了二十多年,而此時的錢穆已經(jīng)遠離故土,無法再回去了,錢穆懷戀當年太湖邊的閑逸心境,實為解鄉(xiāng)愁。
由“略談三十余年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悵然寫下這段文字:‘自慚學問未有進步,而國事世風,每況愈下。回憶當年太湖邊一段心境,亦已有黃鶴一去不復返之狀。撫今追昔,感慨何似’”可知,錢穆在闊別故鄉(xiāng)的幾十載中不斷思考中國文化,對于每況愈下的國事世風心生感慨,對中國文化的感慨和擔憂超越了鄉(xiāng)愁,實比鄉(xiāng)愁更深重,因此有了這句“這是鄉(xiāng)愁,又比鄉(xiāng)愁愈加深沉厚重”。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歸納內(nèi)容要點的能力。
分析文章可知,湖與錢穆有著剪不斷的關(guān)系,可具體找到四個相關(guān)情節(jié)。
一、錢穆從小生活在無錫蕩口古鎮(zhèn),那江南水鄉(xiāng)氤氳的煙火氣息,在他心里留下深刻印記。斑駁的石橋,輕蕩的漁船,鮮美的魚湯,故鄉(xiāng)煙火滋養(yǎng)著他的身軀,也滋潤著他的心靈。
二、成名后的錢穆,在太湖之濱完成了自己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
三、抗戰(zhàn)時期,他顛沛流離,身體抱恙,久治不愈,于是回到故鄉(xiāng)。受到家鄉(xiāng)風土飲膳的滋養(yǎng),他的身體慢慢恢復。
四、日后,他遠離故土,但故鄉(xiāng)湖畔的遐思卻讓他永藏心坎,受益終身。
很顯然,第一個情節(jié)是記述蕩口鵝肫蕩優(yōu)美熱鬧的自然景致,這些情景讓錢穆晚年居住在臺灣都無以忘懷。對于他,湖是故鄉(xiāng)的意象。在這里有錢穆親近自然的情懷;第二個情節(jié)是當時他任教于無錫江南大學,臨近太湖,距故鄉(xiāng)蕩口也不遠,雖時局動蕩,但卻能偷得一段閑暇時光,反襯出自己對時局動蕩的擔憂;第三個情節(jié)則是錢穆故居——蕩口古鎮(zhèn),對湖畔古鎮(zhèn)居民自在的生活狀態(tài)的回憶,使得錢穆思考歷史人生、過去未來;第四個情節(jié)則是寫其在晚年再次寫下跋文時略談三十余年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撰述時,依然不忘故鄉(xiāng)蕩湖,讓他反思中國文化的現(xiàn)狀,思考中外思想的差異。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瑜少精急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背鯇O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彼鞆墓M江、當利,皆拔之。建安五年,策薨,權(quán)統(tǒng)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十三年春,權(quán)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shù)十萬,將士聞之皆恐。權(quán)延見群下,問以計策。議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jù)江東,地方數(sh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yè),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睓?quán)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shù)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權(quán)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zhàn),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表曋瑹熝鎻?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節(jié)選自《三國志·周瑜傳》,有刪改)
文段二:
疾困與吳主箋
周瑜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tǒng)御兵馬。規(guī)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②,謂若在握。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yī)療,日加無損。人生死有命,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曹操)在北,疆場未靜,天下之事,未知終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茍,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編自《三國志·獸肅傳》,有刪改)
①討逆:孫權(quán)長兄孫策,受漢封為討逆將軍。②威靈:國家(或帝王、祖先)的神力。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B.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C.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D.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瑜往省之”與“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中的兩個“省”字含義不同。
B.權(quán),這里指孫權(quán);他是孫策的弟弟,也就是辛棄疾《水遇樂》,一詞中的“孫仲謀”。
C.“地方數(shù)千里”與“今齊地方千里”(《鄒總諷齊王納諫》)中的“地方”含義相同。
D.“為漢家除殘去穢”與“因為長句”(《昆琶行并序》)中的兩個“為”的含義相同。
9.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瑜精通音樂,即使在飲酒之后,彈奏者有差錯,他也能聽出來,每聽出來就會回頭看看。
B.孫策死后,孫權(quán)即位,周瑜來到吳國,受重用,與張昭一起掌管各種事務(wù),后擔任前部大督。
C.面對來勢洶洶的曹軍,東吳朝堂之上君臣議事時,除周瑜一人主戰(zhàn)外,其他人都主張投降。
D.周瑜的部將黃蓋很有謀略,他審時度勢,用心觀察,及時提出用火攻的策略,擊敗了曹軍。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zhàn),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②頃之,煙焰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
11.文段二為周瑜病危時寫給吳主孫權(quán)的信,請概括其中主要表述了哪三點內(nèi)容。
7.D8.D9.C
10.①這時曹操軍隊的士兵已經(jīng)發(fā)生了疾病,剛剛一交戰(zhàn),曹軍失敗后退,撤(帶)軍到長江北岸駐扎。
②不久,煙火遮滿天空,曹軍燒死淹死的人馬很多,于是敗退。
11.①對君主給予恩遇、委以重任表示感激;
②為身患重病,無法報答君主知遇之恩、施展個人才志而愧疚遺憾;
③推薦魯肅繼任,以成就大業(yè)。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當初,孫堅發(fā)起義兵討伐董卓,孫堅搬家到舒城。孫堅的兒子孫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間關(guān)系很好,周瑜推讓道路南邊的大宅來作為孫策家的屋舍,還拜見了孫策的母親,兩家的財物生活用品共用。
“孫堅興義兵”是完整的主謂賓句子,其間不能斷開,故排除AC;
“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一句中,“策”做“舍”的賓語,其后斷開,排除B。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以及了解文化常識的能力。
A.正確。
“省”,探望/反省。句意:周瑜前往探視他/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對自己進行參省反省。
B.正確。
C.正確。
“地方”,土地方圓。句意:土地方圓幾千里/如今齊國土地方圓幾千里。
D.“兩個‘為’的含義相同”錯,“為”,為了,表目的/寫作。句意:為漢朝除去奸邪惡賊/于是撰寫一首長詩。兩個“為”字含義不同。
故選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除周瑜一人主戰(zhàn)外,其他人都主張投降”錯誤。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君言當擊,甚與孤合”可知,此話為孫權(quán)說的,可見孫權(quán)也是主戰(zhàn)的。
故選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初”,剛剛;“引次”,撤退、退避;“江北”,長江北岸。
②“頃之”,不久、一會兒;“張”,遮滿、遮蔽;“人馬燒溺死者”,定語后置,曹軍燒死淹死的人馬;“遂”,于是、就。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分析信息及歸納要點的能力。
“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tǒng)御兵馬。規(guī)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表述了對君主給予恩遇、委以重任表示感激;
“人生死有命,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復奉教命耳”,表述了為身患重病,無法報答君主知遇之恩、施展個人才志而愧疚遺憾;
“魯肅忠烈,臨事不茍,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表述了推薦魯肅繼任,以成就大業(yè)。
參考譯文:
文段一: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城人。周瑜自少年開始精意于音樂,雖然三杯酒之后他還是能夠聽出缺憾或弦誤,周瑜知道一定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所以當時有人編出歌謠:“曲有誤,周郎顧。”當初,孫堅發(fā)起義兵討伐董卓,孫堅搬家到舒城。孫堅的兒子孫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間關(guān)系很好,周瑜推讓道路南邊的大宅來作為孫策家的屋舍,還拜見了孫策的母親,兩家的財物生活用品共用。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楊太守,周瑜前往探視他。正趕上孫策帶兵東渡,到達歷陽后,孫策派人通知周瑜,周瑜就帶領(lǐng)人馬迎接孫策。孫策十分高興:“我得到你的幫助,事情就能成功了!”周瑜跟隨孫策進攻橫江、當利,都順利攻克。建安五年,孫策死了,孫權(quán)統(tǒng)領(lǐng)事務(wù)。周瑜帶兵前往奔喪,于是就留在吳郡,以中護軍身份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諸事務(wù)。建安十三年春季,孫權(quán)征討江夏,周瑜任前部大督。這年九月。曹操進入荊州,劉琮率人馬投降,曹操得到了他的水軍,水兵、步兵有幾十萬人,吳軍將士聽說此事都很恐懼。孫權(quán)召見眾屬下,詢問計策。議論的人都說:“曹公是豺虎一樣的人,但他假藉漢朝丞相名義,挾持天子,征討四方,行動都以朝廷為藉口,現(xiàn)在如果抵抗他,事情就更不順利。而敵我實力的強弱,又不能相提并論,我們認為最上策不如迎接他。”周瑜說:“不對。曹操雖然假藉漢朝丞相的名義,其實是漢朝的奸賊。將軍您以神勇英武的雄才,又依仗父兄的功業(yè),割據(jù)江東,土地方圓幾千里,軍隊精良,物資充足,英雄樂意報效,正應(yīng)當橫行天下,為漢朝除去奸邪惡賊。何況曹操親自來送死,怎么能去迎接他呢周瑜我請求得到精兵三萬人,進軍駐守夏口,保證為將軍您打敗曹操?!皩O權(quán)說:“老賊想廢掉漢室自立為皇帝已很久了,只是顧忌二袁、呂布、劉表和孤罷了。如今幾位雄杰已經(jīng)滅亡,只有孤還在,孤與老賊,勢不兩立。您說應(yīng)當抗擊,和孤的心意非常相合,這是上天把您授予給我啊?!睂O權(quán)于是就派周瑜和程普與劉備合力迎擊曹操,在赤壁相遇。這時曹操的軍隊士卒已經(jīng)發(fā)生了疾病,剛一交戰(zhàn),曹軍失敗后退,撤軍駐扎長江北岸。周瑜等人在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說:“現(xiàn)在敵眾我寡,難以和他們長時間相持。但是看曹操軍隊的船艦首尾相連,可以用火燒而打敗他們?!辈痪?,煙火沖天,人馬燒死淹死的很多,曹軍于是就敗退。劉備和周瑜等人又共同追擊。曹操留下曹仁守江陵城,自己徑直返回北方。
文段二:
我是個平凡的人,過去受到討逆將軍特殊的厚愛,委托我很重要的事,于是擔負光榮的任務(wù),統(tǒng)率兵馬。規(guī)劃平定了巴蜀,接著又占領(lǐng)襄陽,憑借著國家與吳主的威力,覺得事業(yè)的成功好像就在手掌之中。后來因為不注意,中途得了急病,前些日子醫(yī)治療養(yǎng),病卻是日日加重不見減輕。人生必有一死,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實在不值得嘆惜。只是遺憾我微薄的愿望未能得到施展和實現(xiàn),再也不能受到您的教誨和差遣罷了?,F(xiàn)在曹操在中原稱雄,邊境未得平靜,天下的事還不知結(jié)局如何,這是文臣武將忙得不能按時吃飯的時候,是主公思考焦慮的日子啊。(在這樣的日子里)魯肅忠誠嚴正,遇事不會隨便茍同,他是可以代替我的人。人到臨死時,他的話是善意的,倘若對主公來說可以采用,我死而無憾了。
(二)課內(nèi)文言詩文閱讀
1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情況,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歌窈窕之章②上食埃土,下飲黃泉③擊空明兮溯流光④栗深林兮驚層巔⑤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⑦濟水東流⑧順流而東也⑨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⑩侶魚蝦而友麋鹿
A.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C.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
D.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
B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能力。
①名詞作動詞,吟誦。句意:吟誦《窈窕》這一章。
②名詞作狀語,向上。句意:向上可以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泉水。
③形容詞作名詞,月光下的清波。句意:槳劃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動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④使動用法,使……震驚。句意:使深林戰(zhàn)栗,使層巔震驚。
⑤使動用法,使……歸順。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
⑥名詞作狀語,每天。句意: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
⑦名詞作狀語,向東。句意:濟水向東流去。
⑧名詞作動詞,東下。句意:沿長江順流東下。
⑨名詞作動詞,捕魚砍柴。句意: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
⑩意動用法,以……為伴侶。句意: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
①⑧⑨名詞作動詞/②⑥⑦名詞作狀語/③形容詞作名詞/④⑤使動用法/⑩意動用法。
故選B。
13.找出與“蚯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不拘于時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D.句讀之不知
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定語后置句,“利”“強”分別修飾“爪牙”“筋骨”,正常語序為“蚯無利爪牙,強筋骨”;句意: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
A.被動句,“于”,介詞,被,被動句標志;句意:不受時俗的拘束。
B.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青,于藍取之,而于藍青”;句意:靛青是從蓼藍草里提煉出來的,卻比蓼藍草還要青。
C.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千里馬者”;句意:(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
D.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應(yīng)為“不知句讀”;句意:不知句子(如何)停頓。
故選C。
14.下列句子中加點介詞“于”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②俟我于城隅③月出于東山之上
④不拘于時,學于余⑤師不必賢于弟子⑥寄蜉蝣于天地
⑦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⑧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⑤⑧B.②③⑦C.④⑥⑦D.②⑥⑦
D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詞,比;句意:靛青是從蓼藍草里提煉出來的,卻比蓼藍草還要青。
②介詞,;句意:約我等在城角旁。
③介詞,從;句意:明月從東山后升起。
④介詞,表被動,被;句意: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
⑤介詞,比;句意: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
⑥介詞,在;句意:(我們)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
⑦介詞,在;句意: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⑧介詞,表被動,被;句意: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
②⑥⑦意義相同;①⑤意義相同;④⑧意義相同;
故選D。
1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而雪與人膝齊
B.挾飛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之清風泰山之陽
D.客有吹洞簫者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與”,連詞,和/介詞,同。句意:何況我與你在江邊的水渚上捕魚砍柴/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B.“以”,相當于連詞“而”,表修飾/介詞,在。句意:(我想)與仙人攜手遨游各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句意:只有江上的清風/泰山的南面。
D.“者”,定語后置的標志/助詞,表判斷。句意:有一位吹洞簫的客人/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筑長城的遺址。
故選C。
16.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①凌萬頃之茫然(越過)②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合適)③縱一葦之所如(去,往)④稍見云中白若樗蒲數(shù)十立者(稍微)⑤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停留)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②④⑤
C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②“適”:享用。句意:我和你共同享受它們。
④稍:逐漸。句意:逐漸看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擲具一樣的立著的東西。
①③⑤正確。
故選C。
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②其賢不及孔子;③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蚓無爪牙之利;
⑤小學而大遺;⑥今之眾人;⑦師不必賢于弟子;⑧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A.①②⑧B.②③⑧C.③⑤⑦D.③④⑧
B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古今異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①“博學”,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句意:君子廣泛地學習并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
②“不及”,古今相同,比不上。句意:他們的才德比不上孔子。
③“相似”,古今相同,相仿、相像,接近。句意:他和他年紀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
④“爪牙”,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壞人的幫兇。句意: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
⑤“小學”,古義:指小的方面(文中指句讀)學習。今義:指小學階段學校教育。句意:小的方面學習了而大的方面卻放棄不學。
⑥“眾人”,古義:指一般人、普通人。今義:指大家、許多人。句意:如今的一般人。
⑦“不必”,古義:指不一定今義:指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句意:老師不一定超過弟子。
⑧“風雨”,古今相同,都指風和雨。句意:堆土成山,風雨就會從那里興起。
古今意義相同的是②③⑧。
故選B。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重展西湖二首①(其一)
(宋)宋庠
綠鴨東陂②已可憐,更因云竇③注西田。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
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
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閑州不計年。
①皇祐年間,宋庠貶官許州,興工疏浚了西湖,并鑿斷橫堤,使東西相通,連成一片。完工后,他寫下《重展西湖》二首以記其事。②東陂,指西湖的東部分。③云竇,指從山穴或山谷中涌流而出的云。
1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綠鴨”寫水的色彩。東半湖綠波蕩漾,水光粼粼,風景已經(jīng)十分可愛了,“更因”承接上文,描寫西半湖流云涌動,其風景更令人陶醉。
B.頷聯(lián)鑿通了東西兩湖,魚和鳥得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展盡”是個雙關(guān)動詞,既是說湖面開闊了,就像大江大河一樣無邊;又是說詩人極目遠眺,看到水天一色,胸懷頓覺開闊。
C.尾聯(lián)抒情達意。古人稱太守、郡守、刺史之類的地方長官為使君。這時宋庠正貶官許昌,為知州,故自稱“使君”。
D.詩人善于寓情于景,通過鮮明生動的意象,表述豐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詩人的觀察力比較細密,故狀物、寫景細膩傳神。
19.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結(jié)合詩句分析。
18.A19.(1)熱愛自然。詩人寓情于景,透露出詩人熱愛眼前美景,怡然自得的喜悅心境。(2)厭惡官場庸俗的生活。尾聯(lián)寫自己雖然身為“使君”卻只想做個漁翁,含蓄的表述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3)意欲歸隱。尾聯(lián)中說但愿朝廷給我一個閑散的州郡,讓我在自然恬適清閑的環(huán)境里度過一生。
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的綜合鑒賞能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想要作對,必須理解詩歌的基本內(nèi)容,也就是讀懂詩歌,其次要了解如何寫,即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最后掌握詩歌表述的思想感情。A項,“流云涌動”錯,詩中“更因云竇注西田”,指山穴中涌動而出的云注入西半湖,用流云比喻水,“注”是注入,不是“涌動”。
故選A。
本題考查了鑒賞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抓意象,挖內(nèi)涵,意象是情感的載體,意象所體現(xiàn)出來的色調(diào)是情感的反映;然后還要品詩句,悟感情,在詩詞中常常會有情感的流露,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體現(xiàn)在只言片語上,要善于把握這樣的詞語,借此領(lǐng)悟感情。本題要求回答詩人的思想感情,要從全詩進行把握。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頗有特色。詩人善于寓情于景,通過鮮明生動的意象,表述豐富、熱烈的感情,自然而含蓄。詩人的觀察力比較細密,故狀物、寫景細膩傳神,中間兩聯(lián)的對仗十分工整精巧。
頷聯(lián)寫重整后的西湖勝景。由于鑿通了東西兩湖,西湖的面積擴大了,西部的水也加深了。這兩個變化帶來的一個最直接的后果是:魚和鳥得到了更廣闊的天地。詩人用一個動詞“鑿開”,十分準確地交代了疏浚之功,又用“忘情地”三個字,在模擬魚鳥的歡情之余,詩人熱愛眼前景色,并透露出詩人自己喜悅的心境。
尾聯(lián)即景抒懷。古人稱太守、郡守、刺史之類的地方長官為使君。這時宋庠正貶官許昌,為知州,故自稱“使君”?!爸庇奔础罢嬗薄ⅰ罢嫦搿?;“稱漁叟”,就是做個漁翁,意即歸隱。
“愿賜閑州不計年”,意思是,但愿朝廷賜給我一個閑散的州郡,讓我在大自然恬適清閑的環(huán)境里度過一生。這表述了詩人熱愛自然、厭惡官場庸俗生活的強烈感情,但也流露出消極厭世的情緒。
分析詩歌表述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調(diào)。詩歌的標題、、解釋等,常常為我們理解詩詞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內(nèi)涵。意象是情感的載體,意象所體現(xiàn)出來的色調(diào)是情感的反映。優(yōu)美閑適、色彩明麗的意象往往表述的是喜悅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述的是憂傷之情。然后,品詞句,悟感情。在詩詞中常常會有情感的流露,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體現(xiàn)在只言片語上,要善于把握這樣的詞句,借此領(lǐng)悟情感。
(四)名篇名句默寫
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觀在《鵲橋仙》里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勝過人間凡俗之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靜女》中,描寫男主人在城墻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強調(diào)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學習收獲大的道理。
(4)蘇軾在《赤壁賦》中用高超的手法側(cè)面描寫簫聲悲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蘇軾在《赤壁賦》中告訴我們別人的東西雖小也不能占有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登泰山記》中,先后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頂時剎那間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金風玉露一相逢②.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③.愛而不見④.搔首踟躕⑤.吾嘗終日而思矣⑥.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⑦.舞幽壑之潛蛟⑧.泣孤舟之嫠婦⑨.茍非吾之所有⑩.雖一毫而莫取.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名句名篇的能力。
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搔”“踟躕”“須臾”“壑”“嫠”“毫”“蒼”。
三、語言文字運用
(一)語言文字運用I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表情包創(chuàng)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國古代戲曲的臉譜。臉譜是通行于劇場的表情符號。通常,紅色繪制的臉譜表示忠義剛烈,黑色繪制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繪制往往作為奸臣的,如此等等。三尺戲臺劃分出的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的區(qū)別。道德褒貶與臉譜風格之間顯而易見的呼應(yīng)表明,古代戲曲擅長提煉與夸大角色的性格特征,進而歸納為某種相對固定的類型。這些角色代表了一個單純而強烈的世界:是非分明,愛憎透徹,盡量祛除猶豫、妥協(xié)、矛盾、寬宥與諒解等曖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網(wǎng)絡(luò)文化無法適應(yīng)如此剛烈的氣質(zhì)。的痛斥,的赴死,的悲傷,的離別,古代戲曲垂青的那些情節(jié)過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負。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種“軟性”的符號,卡通柔和的表述更為適合這一代人的溫情與寬容,令人開懷的幽默則顯現(xiàn)了出色的智商與情商。人們喜歡輕松地發(fā)一個表情包:萌萌噠!
2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義無反顧慷慨激昂令人動容撼人心魄
B.慷慨激昂義無反顧撼人心魄令人動容
C.撼人心魄慷慨激昂令人動容義無反顧
D.慷慨激昂令人動容撼人心魄義無反顧
22.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全都不同的一項是()
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C.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2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三尺戲臺劃分出的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
B.三尺戲臺劃分出了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讓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的區(qū)別。
C.三尺戲臺劃分出的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讓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的區(qū)別。
D.三尺戲臺劃分出了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觀眾在激烈的戲劇沖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
21.B22.B23.D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義無反顧:為了正義而勇往直前,絕不猶豫退縮。
慷慨激昂:形容情緒、語調(diào)激動昂揚而充滿正氣。
令人動容:指臉上顯露出受了感動的表情,形容被言語、行為所感動。
撼人心魄:讓自己失去了自我,以至于像魂被取走了似的。形容使人感動或令人震驚。
第一空,“痛斥”指的是對別人的叱責,情緒上非常激動,并且言語中充滿正義,所以選用”慷慨激昂”。
第二空,“赴死”中“赴“是奔赴之意,一般是不猶豫的、不退縮的。所以選用“義無反顧”。
第三空,“悲傷”是情感,如果夠強烈,可以讓人心魂動搖,所以選用“撼人心魄”。
第四空,“離別”指的是事件、場面讓人感動,從而吸引人,所以搭配“令人動容”。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
“古代戲曲垂青的那些情節(jié)過于沉重,以至于不堪重負”中,“垂青”不堪重負”一般用來指人,而這里面卻用來指戲曲,所以運用擬人的手法。
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戀、思”擬人,比擬。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北扔鳎雅寐暠瘸杉庇旰退秸Z,分別表現(xiàn)其渾宏悠長和緩幽細切的特點。擬人不會出現(xiàn)所擬之物本身,但比喻一定會出現(xiàn)喻體。
C.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擬物,比擬。以“載不動”來形容“愁”,以物擬物,以有形有重量之物寫無形無重量之愁。
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送”擬人,比擬。
故選B。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劃線句子有兩處語?。?/p>
一是“道德陣營,觀眾”中途易轍,把“的”改為“了”;
二是“識別區(qū)別”謂賓搭配不當(成分贅余、句式雜糅),可去掉“的區(qū)別”。
只有D項修改正確。
故選D。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五千年的中華文化體現(xiàn)的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為中華民族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標識。而其基本價值已積淀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沒有中華文化,中國人就不成其為中國人,中華民族就不成其為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精神品格與價值追求,支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來必將還是我們發(fā)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zhì)就是我們今天要大力弘揚的“中國精神”,而弘揚中國精神,是凝聚中國力量、走穩(wěn)中國道路的關(guān)鍵。沒有中華文化的,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的中華文化具有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獨特的價值體系,獨特的民族色彩,獨特的歷史進程,其長期的演化過程造就了我們的文化認同,賦予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店長年度感悟總結(jié)
- 建議書范文(共2篇)
- 模板施工專項方案范例
- 租房合同簡易版
- (一模)長春市2025屆高三質(zhì)量監(jiān)測(一)物理試卷
- 五四制六年級英語單詞表
- 山東省聊城市(2024年-2025年小學五年級語文)人教版隨堂測試(上學期)試卷及答案
- 2024年福特小型車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盤碟托盤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2025學年天津市南開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 孫中山誕辰紀念日主題班會主題班會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學》期末大作業(yè)
- 幼兒園公開課:大班語言《相反國》課件(優(yōu)化版)
- 少兒美術(shù)幼兒園課件- 4-6歲 《秋梨》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計算題100道(含答案)
-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教材分析解讀課件
- 大班綜合《要是你給老鼠玩手機》課件
- 液壓管道沖洗方案
- 絲網(wǎng)花初級教材
- 情境7庫存管理技術(sh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