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上海市虹口區(qū)高三(高二)一模20.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主要措施,
該疫苗進入人體后()
A.有一定的生長繁殖能力B.僅能激發(fā)非特異性免疫
C.人體僅能獲得短暫的免疫力D.僅能激發(fā)細胞免疫
【答案】A
【解析】
【分析】
注射抗原,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在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進而獲得了對該抗原的抵抗
能力。因為記憶細胞能存活時間長,所以人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免疫力。因為抗體和記憶細
胞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預防。
【詳解】A.根據題意,麻疹疫苗屬于減毒的活疫苗,病毒經過減毒處理,毒性減弱,但是仍
然保留一定的活性,因此可以在機體內有一定的生長繁殖能力,A正確;
B.注射的麻疹減毒活疫苗屬于抗原,抗原刺激機體可以發(fā)生特異性免疫,產生記憶細胞和抗
體,B錯誤;
C.注射的麻疹減毒活疫苗刺激機體發(fā)生特異性免疫,機體產生記憶細胞和抗體,記憶細胞具
有較長的壽命,有的甚至對抗原可以記憶終生,因此通過注射疫苗人體可以獲得長期或終生
免疫力,C錯誤;
D.麻疹屬于病毒,因此注射麻疹減毒活疫苗既能激發(fā)體液免疫也能激發(fā)細胞免疫,D錯誤。
故選Ao
2021屆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高三一診模擬5.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三位發(fā)現(xiàn)
丙型肝炎病毒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對此做出的貢獻。丙型肝炎病毒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可以通
過血液檢測來避免出現(xiàn)輸血后的肝炎,也使得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得以迅速發(fā)展。下列敘
述錯誤的是()
A,丙型肝炎檢測的依據之一是檢測血漿中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抗體
B.侵入肝細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將其清除
C.針對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復制
D.人體內能夠特異性識別丙型肝炎病毒的淋巴細胞有吞噬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察了免疫調節(jié),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分為細胞免疫、
體液免疫,細胞免疫的結果是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裂解死亡,從而使得抗原暴露出來。
體液免疫的結果是產生抗體,與抗原結合進而清除抗原.
詳解】A、丙型肝炎在檢測時需要檢測血液中是否已經存在針對丙型肝炎病毒的抗體,以
便確定該個體的免疫力,A正確;
B、侵入肝細胞的丙型肝炎病毒,需要依靠細胞免疫將宿主細胞裂解死亡,暴露出該種病毒,
進而再依靠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與抗原結合將其清除,B正確;
C、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理可能是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復制,抑制這種病毒的增殖,進
而控制丙型肝炎的病情,C正確;
D、吞噬細胞沒有特異性識別作用,D錯誤。
故選Do
2021屆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考7.下列有關人體腎臟細胞膜蛋白的敘
述,不正確的是()
①腎臟移植中的配型主要是檢測質膜表面MHC的相似性
②移植的他人腎臟屬于抗體,發(fā)生的排異作用是屬于免疫應答
③腎臟細胞膜蛋白質可以是激素的受體或起催化作用
④細胞內有大量的線粒體,為原尿中水和無機鹽的重吸收供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與尿液的形成有關,其主耍功能是排出體內多余的水分、維持
體內水的平衡和排出身體代謝的廢物和毒素,常見的廢物包括血肌肝、尿素氮。腎臟可以作
為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
【詳解】①肝臟移植配型主要是檢測質膜表面組織相容性抗原的相似性,即MHC的相似性,
①正確;
②移植的他人腎臟屬于抗原,發(fā)生的排異作用是屬于免疫應答,②錯誤;
③蛋白質是細胞膜的重要組分,細胞膜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說明細胞的功能越復
雜,據此可推測腎臟細胞膜蛋白質可以是激素的受體,如有抗利尿激素的受體,如某些轉運
無機離子的載體同時具有催化作用,③正確;
④原尿中水被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而無機鹽的重吸收方式為主
動運輸,需要消耗線粒體中產生的ATP,④錯誤.
故選Do
【點睛】
2021屆重慶市八中高考適應性月考13.時至今日,全球新冠病毒感染者己達五千多萬。戴
口罩、勤洗手是預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而對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確診病例的臨
床驗證,應用抗體診斷試劑盒能夠快速準確的檢測。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從外界與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接觸
B.抗體診斷試劑盒需根據新冠病毒表面抗原研制
C.通過檢測體溫對新冠感染者做初步排查,原因是感染者均表現(xiàn)出發(fā)熱的癥狀
D.對于侵入機體的新冠病毒的徹底消除,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發(fā)揮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體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
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詳解】A、戴口罩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接觸呼吸道黏膜等免疫第一道防線,A正確;
B、抗體診斷盒檢測的依據就是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所以要用新冠病毒表面抗原研制抗
體診斷試劑盒,B正確;
C、新冠病毒存在無癥狀感染者,其無明顯發(fā)熱等癥狀,C錯誤;
D、病毒可以侵入細胞,所以病毒的徹底清除需要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行,D正
確。
故選C。
【點睛】效應T細胞會識別靶細胞并與之發(fā)生特異性結合,使靶細胞裂解死亡,釋放出抗
原,之后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清除抗原。
2021屆重慶市八中高考適應性月考25.免疫赦免區(qū)是機體能容忍外來的抗原而不產生排異
反應的部位,如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宮等,該區(qū)域細胞有赦免基因的表達,它能啟動自殺程
序讓免疫細胞死亡。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免疫赦免區(qū)免疫細胞的死亡屬于細胞凋亡
B.“免疫赦免”現(xiàn)象的存在說明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存在一定的缺陷
C.妊娠子宮的這種“免疫赦免”為胎兒在子宮中的生長發(fā)育提供了重要條件
D.器官移植過程中,通過藥物促進受體赦免基因的表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免疫排斥反應是由T細胞(或效應T細胞)引起的。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①動物發(fā)情排卵后,同種動物的供、受體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
是相同的。這就為供體的胚胎移入受體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環(huán)境。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時間內處
于游離狀態(tài)。這就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受體對移入子宮的外來胚胎不發(fā)生免疫排斥
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的存活提供了可能。④供體胚胎可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
織聯(lián)系,但供體胚胎的遺傳特性在孕育過程中不受影響。
【詳解】A、免疫赦免區(qū)免疫細胞的死亡是赦免基因的表達啟動自殺程序而導致的,屬于細
胞凋亡,A正確;
B、"免疫赦免"現(xiàn)象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是缺陷,而是免疫系統(tǒng)在特定部位的特殊適應,B
錯誤;
C、子宮的免疫赦免使得胎兒在子宮中的發(fā)育不受母體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保障了胎兒的生長
發(fā)育,C正確;
D、器官移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如果能夠促進特定部位形成免疫赦免,則可避免排斥的
發(fā)生,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率,D正確。
故選Bo
【點睛】本題考查胚胎移植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具體過程,掌
握免疫學原理的應用;識記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能結合所學
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長春市第二實驗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34.我國自主研制的艾滋病
疫苗已順利完成臨床試驗,49位受試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接種疫苗受試者體內產生
了針對HIV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B.HIV最初侵入人體時,大多數(shù)被免疫系統(tǒng)摧毀
C.接種艾滋病疫苗后,人體通過記憶細胞可直接消滅入侵的HIV
D.艾滋病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傳遞過程可表示為:RNAfRNA—蛋白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缺陷病是指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獲得性
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遺傳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而引起的;獲得性
免疫缺陷病可由感染、惡性腫瘤、營養(yǎng)不良等引發(fā)。
【詳解】免疫缺陷病是指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為先天性免疫缺陷和
獲得性免疫缺陷,其中艾滋病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病,A錯誤;HIV主要侵染人體T細胞,導
致特異性免疫受到影響,B正確;接種艾滋病疫苗后,人體通過記憶細胞快速增殖分化為漿
細胞而產生大量的抗體消滅入侵的HIV,C錯誤;艾滋病病毒在人體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傳遞
過程可表示為RNA-*①A-RNA—蛋白質,D錯誤。故選B。
【點睛】注意:艾滋病病毒是RNA病毒,RNA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形成DNA,其DNA整
合到患者細胞的基因組中。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0-2021學年高三12月份聯(lián)考20.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是分別由三種
致病菌導致的常見傳染病。我國政府在兒童中推廣“百白破”三聯(lián)體疫苗的免費接種,大大
降低了發(fā)病率。接種后()
A.吞噬細胞產生三類相應的淋巴因子
B.效應T細胞對疫苗進行攝取、處理和呈遞
C.體內出現(xiàn)一種能抑制上述三類致病菌的抗體
D.成功的標志是相應記憶細胞和抗體的產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疫苗是滅活的病原體,屬于抗原,注射后會使人產生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即特異性免疫。
2.記憶細胞的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當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
憶細胞比普通的B細胞能更快地作出反應,即很快分裂產生新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
再產生抗體消滅抗原。
【詳解】A、淋巴因子是T淋巴細胞產生的,A錯誤;
B、吞噬細胞能對疫苗進行攝取、處理和呈遞,B錯誤;
C、因為該疫苗為三聯(lián)體疫苗,在該疫苗的作用下,體內能夠出現(xiàn)三種分別抑制三類病菌的
抗體,因為抗體能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C錯誤;
D、接種成功的標志是體內產生了相應記憶細胞和抗體,從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D正確。
故選D?
全國百強名?!邦I軍考試”2020-2021學年高三12月聯(lián)考21.抗體的化學本質是免疫球蛋
白,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通過過度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大量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堆積,損害
了正常組織,使之發(fā)生病變和功能損害而引起疾病。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免疫球蛋白是由漿細胞產生的
B.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都是自身免疫疾病
C.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反應都是免疫系統(tǒng)防衛(wèi)功能過強引起的
D.自身免疫疾病發(fā)生過程中有B細胞的參與,但不會有T細胞的參與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自身免疫?。菏侵笝C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舉
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2、過敏反應:指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引起過敏反應
的物質叫做過敏原。如花粉、油漆、魚蝦等海鮮、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因人而異)。
【詳解】A、據題干信息信息可知:免疫球蛋白是抗體的化學本質,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
A正確;
B、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類風
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都屬于自身免疫病,B正確;
C、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反應是兩類免疫功能異常疾病,都是免疫系統(tǒng)防衛(wèi)功能過強引起的,
c正確;
D、免疫增強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兩個方面,需要B細胞和T細胞共同參與,D錯誤。
故選D。
15.(2021屆湖北省“大課改大數(shù)據大測評”高三上學期聯(lián)合測評生物試題)將小鼠B細胞
注入家兔體內,產生免疫反應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細胞凝集成細胞集團。,而未經免疫
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細胞凝集成團。T細胞凝集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小鼠B細胞可誘導家兔產生細胞免疫
B.小鼠T細胞可誘導家兔產生體液免疫
C.小鼠B細胞和小鼠T細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細胞和家兔T細胞膜上有相同抗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小鼠B細胞作為抗原被注射到家免體內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使得家免血清中含有針對小鼠
B細胞的抗體,此過程屬于體液免疫;未經免疫的家兔血清不含針對小鼠B細胞的抗體,同
時不能使小鼠T細胞凝集成團,已免疫家兔血清與未免疫家兔血清的區(qū)別就是是否含有針對
小鼠B細胞的抗體。
【詳解】A、小鼠B細胞沒有進入到家兔的細胞內部,不會誘導家兔產生細胞免疫,A錯誤;
B、注射的是小鼠B細胞,所以材料中能得出的是小鼠B細胞誘導家兔產生體液免疫,B錯
誤;
C、根據分析可知:小鼠B細胞和小鼠T細胞的膜上有相同抗原,C正確;
D、小鼠和家兔屬于不同的生物,小鼠T細胞和家兔T細胞不具有相同抗原,D錯誤。
故選C?
8.(2021屆湖北省九師聯(lián)盟高三12月聯(lián)考(新高考)生物試題)適應性免疫應答是指體內
抗原特異性T/B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產生一系列
生理效應的全過程。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最重要特征是免疫反應的效力隨著反復接觸抗原而顯
著增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與第一次免疫應答反應相比,機體第二次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后所產生抗體量更多
B.適應性免疫應答可通過增加疫苗接種次數(shù),使機體獲得和維持保護機體所需的高抗體濃
度
C.當同種抗原進入已免疫的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或效應T細
胞
D.抗原特異性T/B淋巴細胞可接受抗原刺激,是由于其細胞內存在特有的受體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二次免疫應答指生物免疫系統(tǒng)遭受初次的外來病原入侵后,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記憶效應。當再次
遭受同樣的病原體或者抗原入侵時,能快速、高效地產生大量抗體,將抗原清除。
【詳解】A、適應性免疫過程中第二次接觸同種抗原產生的抗體比第一次產生的抗體數(shù)量更
多,A正確;
B、適應性免疫應答可通過增加疫苗接種次數(shù)來獲得并維持保護機體所需的高抗體濃度,B
正確;
C、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人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或效應T細胞,
C正確;
D、抗原特異性T/B淋巴細胞可接受抗原刺激,是由于細胞內的受體基因選擇性表達,并不
是存在特有的受體基因,D錯誤。
故選D?
8..(2021屆九師聯(lián)盟高三12月聯(lián)考(新高考)生物試題)適應性免疫應答是指體內抗原特異
性T/B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為效應細胞,產生一系列生理效應
的全過程。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最重要特征是免疫反應的效力隨著反復接觸抗原而顯著增強。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與第一次免疫應答反應相比,機體第二次受到同種抗原刺激后所產生的抗體量更多
B.適應性免疫應答可通過增加疫苗接種次數(shù),使機體獲得和維持保護機體所需的高抗體濃
度
C.當同種抗原進入已免疫的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或效應T細
胞
D.抗原特異性T/B淋巴細胞可接受抗原刺激,是由于其細胞內存在特有的受體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二次免疫應答指生物免疫系統(tǒng)遭受初次的外來病原入侵后,免疫系統(tǒng)發(fā)揮記憶效應。當再次
遭受同樣的病原體或者抗原入侵時,能快速、高效地產生大量抗體,將抗原清除。
【詳解】A、適應性免疫過程中第二次接觸同種抗原產生的抗體比第一次產生的抗體數(shù)量更
多,A正確;
B、適應性免疫應答可通過增加疫苗接種次數(shù)來獲得并維持保護機體所需的高抗體濃度,B
正確;
C、當同一種抗原再次進人機體時,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或效應T細胞,
C正確;
D、抗原特異性T/B淋巴細胞可接受抗原刺激,是由于細胞內的受體基因選擇性表達,并不
是存在特有的受體基因,D錯誤。
故選D..
7.(2021屆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第四次復習檢測理綜生物試題)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
學獎頒發(fā)給美國科學家愛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用以獎勵他們在癌癥免疫治療上的重大
貢獻。研究發(fā)現(xiàn):NK細胞(一種淋巴細胞)利用其細胞表面的PD-1蛋白來識別并保護正常
細胞(如圖1),但某些癌細胞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現(xiàn)象(如圖2)。據此,科研團隊開發(fā)出PD-1
抑制劑類藥物,能阻斷癌細胞與PD-1的結合,從而使NK細胞可以清除癌細胞(如圖3)。
正常細胞NK細胞腐細胞NK細胞癌細豳、K現(xiàn)咆
胞停止攻擊胞停止攻擊細胞可以攻擊
圖1圖2圖3
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每天可能有50~100個細胞發(fā)生癌變,而正常免疫系統(tǒng)所具有的功能可
有效控制機體內癌細胞的數(shù)量。除能無限增殖外,癌細胞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答
兩點)。
(2)NK細胞利用PD-1來識別并保護正常細胞,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的功能。
(3)上述免疫療法也存在一定風險,有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了自身免疫性腸炎、肺
炎、狼瘡皮膚病等副作用,請運用免疫知識解釋副作用出現(xiàn)的原因?
(4)在人的肺癌細胞增殖過程中,發(fā)生周期性解體和重建的細胞結構是(填細胞
膜、核膜或中心體),解體發(fā)生于期。肺癌細胞中染色體組數(shù)最多時,核DNA數(shù):
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為。
【答案】(1).監(jiān)控和清除(2).形態(tài)結構發(fā)現(xiàn)顯著變化、癌細胞的表面發(fā)生變化
(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4).抑制劑使得免疫細胞不能識別正常細胞,對正常細胞進
行攻擊⑸.核膜⑹.有絲分裂前⑺.1:1:0
【解析】
【分析】
1、免疫療法的靶點是正常免疫細胞,通過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去殺死癌
癥細胞。免疫療法不直接損傷機體,反而增強免疫系統(tǒng);可以治療多種癌癥,對很多病人都
有效;可以抑制癌細胞進化,復發(fā)率低。
2、免疫療法的機理:癌細胞表面具有PD-L1,能與NK細胞表面的PD-1結合,如圖1所示,
從而逃過NK細胞的追殺。科研團隊開發(fā)出PD-1抑制劑類藥物,能阻斷PD-1的結合,從而
使NK細胞可以清除癌細胞。
3、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特點(體細胞染色體為2N):(1)染色
體變化:后期加倍(4N),平時不變(2N);(2)DNA變化:間期加倍(2N玲4N),末期還
原(2N);(3)染色單體變化:間期出現(xiàn)(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時數(shù)目同DNA。
【詳解】(1)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內與癌癥相關的基因高達100多個,但必須是多個原癌基因和
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才能賦予癌細胞的全部特征,據統(tǒng)計,人可能每天有50-100個細胞發(fā)生
癌變,而正常免疫系統(tǒng)所具有的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能有效控制癌細胞在體內的數(shù)量。
(2)免疫治療常用到全稱為自然殺傷力細胞的NK細胞,這是一種淋巴細胞,與T細胞和B
細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細胞。NK細胞的PD-1和癌細胞膜上的PD-L1結合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進
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的作用。
(3)免疫療法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有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了自身免疫性腸炎、肺炎、
狼瘡皮膚病等副作用,這些副作用出現(xiàn)的原因:抑制劑使得免疫細胞不能識別正常細胞,對
正常細胞進行攻擊。
(4)在人的肺癌細胞有絲分裂增殖過程中,在分裂過程中發(fā)生周期性解離和重建的是核膜
和核仁,核膜解體于有絲分裂前期,在有絲分裂末期重建。肺癌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時由于
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此時染色體組數(shù)最多,核DNA數(shù):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
為1:1:0,
【點睛】本題旨在以與癌癥治療相關的題文信息考查細胞的癌變及治療、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等
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與綜合的能力。
9.(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六中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理綜生物試題)科學研究表明:精
神因素(焦慮、緊張等心理應激)會使T細胞活性下降,對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對細
胞的監(jiān)控能力下降,還會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如圖表示神經、免疫、內分泌
三大系統(tǒng)相互調節(jié)的部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由圖可知,神經系統(tǒng)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直接調節(jié)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
動,神經遞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椒Q為—。
(2)若抗體結合到呼吸道上皮細胞,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這在免疫學上稱
為一。
(3)圖中的激素分子與免疫細胞上的一相結合,使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體內
需要源源不斷的產生激素是因為—。
(4)圖中細胞間信息交流是一(至少兩種)等信息分子通過體液運輸并作用于靶細胞來實
現(xiàn)的。
(5)T細胞活性下降,引起機體生成抗體能力降低原因是一o
【答案】⑴.胞吐(2).過敏反應(3).特異性受體(4).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
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5),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6).T細胞活性下降后,淋
巴因子的分泌量減少,影響了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使抗體生成量減少
【解析】
【分析】
1、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通過胞吐釋放到突觸間隙,在突觸間隙中通過擴散作用到達突觸后
膜,和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并產生作用后立即被滅活。
2、激素由內分泌細胞或器官分泌通過體液運輸?shù)桨衅鞴?、靶細胞,和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
并發(fā)揮作用后被滅活;
3、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fā)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
亂。反應的特點是:發(fā)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
組織嚴重損傷;
4、病原體進入細胞后,大多數(shù)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這種病原體所
特有的抗原,將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shù)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
B細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開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
產生抗體。
【詳解】(1)神經系統(tǒng)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上遞質的受體,神經遞質
從突觸前膜釋放的方式為胞吐。
(2)過敏反應是指已經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質刺激時發(fā)生的反應,抗體結合到呼
吸上皮細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的哮喘屬于過敏反應,這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導致的。
(3)圖中的激素和免疫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
活了,因此,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tài)平衡。
(4)圖中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
(5)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產生抗體,T細胞活性下降,影
響淋巴因子的分泌,使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這一過程受到抑制,最終抗體生成量減
少。
【點睛】本題考查免疫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
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
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16.(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HIV是艾滋病的病
原體,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HIV侵入人體后會導致體內T淋巴細胞數(shù)量持續(xù)下降
B.艾滋病患者使用過的各餐具上都會有大量的H1V滋生
C.加強身體鍛煉和遠離毒品可有效減少HIV感染的機會
D.HIV和噬菌體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得到的產物完全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1、HIV無細胞結構,在活細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屬于寄生生物。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進入人體后,與人體的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
使免疫調節(jié)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統(tǒng)癱瘓,最后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細菌、病毒的入侵,讓
人死亡。
3、HIV由RNA和蛋白質組成,遺傳物質為RNA;噬菌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遺傳物質
為DNA。
【詳解】A、HIV侵入人體初期,人體內的T淋巴細胞數(shù)量會上升,A錯誤;
B、H1V無細胞結構,在活細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不能在餐具上增殖,B錯誤;
C、加強身體鍛煉和遠離毒品可有效減少HIV感染機會,C正確:
D、HIV的遺傳物質為RNA,徹底水解產物是核糖、磷酸和A、U、G、C四種堿基,噬菌
體的遺傳物質為DNA,徹底水解產物為脫氧核糖、磷酸和A、T、G、C四種堿基,HIV和
噬菌體遺傳物質徹底水解得到的產物不完全相同。
故選C。
17.(江西省南昌市十中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抗原A入侵機體,
可引起機體產生相應的記憶B細胞,有關該種記憶B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記憶B細胞增殖過程中,伴隨著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
B.記憶細胞增殖過程中可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C.記憶細胞中發(fā)生丙酮酸的轉化或氧化分解的部位在細胞質基質或線粒體基質
D.抗原A再入侵機體后,記憶B細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產生大量的抗體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記憶細胞增殖的方式為有絲分裂,伴隨著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可遺傳變異的
來源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fā)生基因重組。
2、記憶細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保持對該種抗原的記憶,當再接觸這種抗原時,能迅速增殖
分化漿細胞并產生大量的抗體。
【詳解】A、記憶B細胞增殖過程中,細胞分裂過程伴隨著染色質和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
A正確;
B、記憶細胞增殖的方式為有絲分裂,可遺傳變異的來源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不發(fā)生
基因重組(自然狀態(tài)下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B錯誤;
C、丙酮酸的轉化或氧化分解為無氧呼吸第二階段或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發(fā)生部位在細胞
質基質或線粒體基質,C正確;
D、抗原A再入侵機體后,記憶B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并產生大量的抗體,D正
確。
故選B?
1.((新高考)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備考金卷生物試題(B卷))下列有關人體免
疫調節(jié)的敘述,合理的是()
A.若病原體不具有細胞結構,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
B.病原體裂解后再注射到人體,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
C.病原體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質分子,就不會使人體產生抗體
D.病原體經吞噬細胞處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體產生抗體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體液免疫的過程:大多數(shù)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病原體特有抗原,將
抗原傳遞給T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shù)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B細胞受到刺
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F開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小部分形成
記憶細胞??贵w能與抗原結合,從而抑制病原體的繁殖或對人體細胞的黏附。多數(shù)情況下,
抗原、抗體結合后會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進而被吞噬細胞吞噬。
【詳解】A、病原體是指可造成人或動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蟲或其他媒介,如細菌、
病毒,病毒不具細胞結構,但也能使人體通過體液免疫產生抗體,A錯誤;
B、病原體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抗原物質,因此會使人體產生抗體,B
錯誤;
C、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質,病原體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異性化學物質,也能引起
機體發(fā)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C錯誤:
D、大多數(shù)病原體經過吞噬細胞等的攝取和處理,暴露出病原體特有抗原,將抗原傳遞給T
細胞,刺激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少數(shù)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使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
分泌相應抗體,D正確。
故選D。
(江蘇省如皋市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埃博拉病毒(EV)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
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
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為了制備用于治療埃博拉出血熱的單克隆抗體,科學家
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乙兩人的血液,檢測抗EV-GP抗體的水平,結果如
圖1所示。為了檢測制備的單克隆抗體的治療效果,將制備的多種單克隆抗體分別與病毒混
合,檢測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結果如圖2。請回答下列問題:
拗
擇
S跳
S
用
州
虺
女
腳
低
單克隆抗體編號
血漿稀釋度
圖1圖2
(1)埃博拉病毒離開宿主細胞后,則無法進行增殖等各種生命活動,這說明了
埃博拉病毒可在不同動物身體內翻譯出基本相同的多肽鏈,這是因為
(2)被EV侵染的吞噬細胞功能異常,無法將EV特有的抗原暴露并直接呈遞給
細胞,因而難以激活人體的免疫。
(3)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為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根據圖1結果,
制備單克隆抗體時應選取的血液分離記憶B細胞。
(4)根據圖2結果分析,抑制效果最好的兩種單抗是o單克隆抗體與普通抗
體相比,其優(yōu)點是。
【答案】(1).細胞是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2).這些動物共用一套密碼子,且都
以病毒的核酸作為模板(3).T(4),特異性⑸.抗原⑹.甲⑺.川和V
(8).特異性強,靈敏度高
【解析】
【分析】
分析圖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乙兩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的水平。根據
曲線圖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復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乙和對照組。
分析圖2,表示單抗與病毒混合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根據柱形圖可知,單克隆抗體
和病毒混合,加入單抗HI、V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較低。
【詳解】(2)埃博拉病毒離開宿主細胞后,則無法進行增殖等各種生命活動,病毒必須寄生
在活細胞內,說明細胞是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埃博拉病毒可在不同動物身體內翻譯出
基本相同的多肽鏈,這是因為這些動物共用一套密碼子,且都以病毒的核酸作為模板。
(2)吞噬細胞既能參與非特異性免疫,也能參與特異性免疫。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吞噬
細胞會將抗原吞噬、處理、呈遞給T細胞,而被EV侵染的吞噬細胞功能異常,無法將EV
特有的抗原暴露并直接呈遞給T淋巴細胞,因而難以激活人體的特異性免疫。
(3)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據圖1可知,多年前感染EV
并已康復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體水平明顯高于乙和對照組,故應選取甲的血液分離記憶
B細胞用以制備單克隆抗體。
(4)據圖2可知,單克隆抗體和病毒混合,加入單抗HI、V后,病毒對宿主細胞的感染率
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兩種單抗是山、V。單克隆抗體與普通抗體相比,其優(yōu)點是特異
性強,靈敏度高。
【點睛】本題以埃博拉病毒(EV)為素材,結合圖示和實驗,考查免疫調節(jié)和單克隆抗體
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
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12月聯(lián)考)新冠肺炎(COVID-2019)是一
種嚴重呼吸系統(tǒng)癥狀的高傳染性疾病。該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RNA病毒)
引起的,對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學術界從病毒的致病的機理、病毒檢測方法
及疫苗藥物的研發(fā)等方面開展了研究。
(1)SARS-CoV-2主要通過其囊膜表面的刺突蛋白S與人宿主細胞膜表面的ACE2受體結
合,使病毒吸附并發(fā)生膜融合而進入宿主細胞中,(填能、不能)用“S、32P
分別標記蛋白質和RNA的方法來探究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
(2)SARS-CoV-2侵染宿主細胞后,利用細胞內的作為原料,合成并組裝新的
病毒,同時會引發(fā)機體發(fā)生免疫應答。從細胞的生命歷程分析,被感染的宿主細胞在效應T
細胞的作用下裂解的過程屬于,該過程的意義是。當SARS-CoV-2
再次侵入時,會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產生大量抗體.
(3)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都是判斷是否被SARS-CoV-2感染的依據,后者的檢測原理是
,患者康復后進行這兩項檢測的預期結果為。
(4)研制疫苗是預防感染新冠肺炎最為有效的方案,其中腺病毒載體疫苗是將蛋白S的基
因裝入改造后無害的腺病毒而制成疫苗。該疫苗注射到人體內,蛋白S基因表達后的產物會
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已知大多數(shù)人在生活中都感染過腺病毒,該病毒侵染人體一般不會導致
嚴重疾病的發(fā)生。與傳統(tǒng)的滅活疫苗相比,該疫苗的特點是。但目前該疫苗依
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5)已知蛋白S中含有兩個膜融合區(qū)HR1和HR2,HR1和HR2結合形成復合體6-HB,進
而引發(fā)膜融合使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中o科研人員人工合成了結構和HR1、HR2相同的HR1P、
HR2P,探究兩者的自我折疊以及相互結合情況。利用圓二色光譜技術進行檢測,。角的數(shù)
值大小與物質的折疊率或物質之間的結合率成正相關,EK1為融合抑制劑,結果如圖所示:
T
O6o1
U4o
I_
P2019-nCoV-HRlP
12O_
O■2019-nCoV-HRlP+EKl
皿
多2o2019-nCoV-HR2P
—W-EKI
S4O2019-nCoV-HRlP+2019-nCoV-HR2P
200220240260
波長(nm)
據圖可知,與其他組相比HR1P和HR2P的結合率,研究人員認為
和EK1可以作為融合抑制劑,當患者使用含此類物質的藥物后,能夠競爭性結合
,從而阻止病毒與宿主細胞的融合。
【答案】(1).不能(2).核甘酸和氨基酸(3).細胞凋亡(4).維持生物內部環(huán)
境穩(wěn)定⑸.B淋巴細胞和記憶細胞⑹.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⑺.核酸檢測陰
性,抗體檢測陽性(8).毒副作用更小,特異性更強,免疫應答更持久(9).多數(shù)人類
因感染過腺病毒,接種疫苗會被體內相應抗體清除而無效;病毒發(fā)生變異可能會對人類的健
康造成威脅;病毒因變異其基因可能整合到人類染色體上(10).高(11).HR2P
(12).HR1
【解析】
【分析】
1、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不能獨
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
毒就無法進行生命活動。病毒作為抗原進入人體后,會先后引起人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
疫過程,人體主要依靠細胞免疫發(fā)揮作用對付病毒。
2、根據題干信息分析可知,COVID-2019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包括兩個膜融合區(qū)HR1和
HR2,HR1和HR2結合形成復合體6-HB,使病毒吸附并發(fā)生膜融合而進入宿主細胞中。
【詳解】(1)SARS-CoV-2的蛋白質外殼也進入了宿主細胞,病毒的蛋白質和RNA同時進入
宿主細胞,用3*、32P分別標記蛋白質和RNA,也無法單獨研究各自的作用,因此不能用3*、
32P分別標記蛋白質和RNA的方法來探究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
(2)合成病毒蛋白質外殼,利用細胞內的氨基酸作為原料,合成病毒的遺傳物質RNA,利
用細胞內的核甘酸作為原料?。被感染的宿主細胞在效應T細胞的作用下裂解的過程屬于細胞
凋亡,意義維持生物內部環(huán)境穩(wěn)定。再次侵入時,B淋巴細胞和記憶細胞會增殖分化形成漿
細胞,產生大量抗體。
(3)抗體檢測利用原理是抗原-抗體能夠特異性結合,康復后這兩項檢測的預期結果為核
酸檢測陰性,抗體檢測陽性。
(4)與傳統(tǒng)的滅活疫苗相比,該疫苗的特點是毒副作用更小,特異性更強,免疫應答更持
久。但目前該疫苗依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多數(shù)人類因感染過腺病毒,接
種疫苗會被體內相應抗體清除而無效;病毒發(fā)生變異可能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病毒因
變異其基因可能整合到人類染色體上。
(5)根據圖中曲線的走勢分析,與其他組相比,HR1P和HR2P組的結合率高。根據曲線圖
和題干信息可知,HR2P和EK1可以作為融合抑制劑;根據不同物質之間的結合情況圖分析
可知,融合抑制劑競爭性結合的是HR1。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病毒的結構與特點,明確病毒進入人體后主要引發(fā)細胞免疫,
根據題干信息分析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機理,能夠根據圖形分析HR1結構的改變對HR1和
HR2結合的影響情況,確定作為聯(lián)合抑制劑的分子種類及其作用的機理。
(江蘇省南京市二十九中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炎癥反應通常會引起局部組織疼
痛??蒲腥藛T對枸杞多糖(LBP)相關藥效開展了研究。
(1)機體局部組織損傷可激活免疫系統(tǒng)引發(fā)炎癥反應。某些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使相關神
經元更易產生______,并傳至產生痛覺。
(2)福爾馬林(FM)是常用致痛劑,致痛表現(xiàn)集中在時相I(注射后0?5分鐘,直接刺激局
部神經末梢引起)和時相n(注射后15?25分鐘,引起炎癥因子釋放而增加對疼痛的敏感
性)。將若干小鼠隨機分為三組,處理如下表。記錄各組小鼠因疼痛發(fā)生的縮足行為,結果
如圖1?
第7天灌胃實驗后
分組0?7天連續(xù)灌胃
右后足底皮下注射
甲適量LBP適量1%FM
乙等量生理鹽水等量1%FM
丙等量生理鹽水等量生理鹽水
比較_____兩組結果可知FM能引起疼痛。與乙組實驗結果相比,甲組______,由此推測
LBP對FM致痛存在作用,且該作用可能只通過影響FM所致的炎癥反應來實現(xiàn)。
(3)炎癥因子IL-6使Ca2+通道蛋白(TRPVI)通透性增強,引起痛覺,其分子機制如圖2所
個
》
a
N
W
提
拿
S朱
出
據圖概括IL-6通過PI3K發(fā)揮作用的兩個途徑?細胞膜上的TRPV1通透性
增強后,Ca?+內流增加,可神經元的興奮性。
【答案】(1).興奮⑵.大腦皮層⑶.乙和丙(4).縮足行為在時相I與乙組
無明顯差異,在時相II明顯減弱(5).抑制(緩解)(6).促進TRPV1蛋白合成(翻譯)
(7).促進含有TRPVI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胞吐)(8).提高(增強)
【解析】
【分析】
題圖分析:圖1曲線中,在時相I甲乙縮足行為兩組無明顯差異,在時相H,甲組明顯低于
乙組;丙組作為對照組,縮足行為始終較低。
圖2中,炎癥因子IL-6促使Ca?+通道(TRPV1)通透性增強,引起痛覺。圖3中,對照組和
LBP組均用辣椒素(TRPV1的激活劑)處理后,對照組神經元內Ca2+信號強度明顯上升,而
LBP組(實驗組)基本不變。
【詳解】(1)機體局部組織損傷可激活免疫系統(tǒng)引發(fā)炎癥反應。某些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使
相關神經元更易產生興奮,并傳至大腦皮層產生痛覺。
(2)根據三組實驗處理及實驗結果得到的三條曲線分析,通過乙和丙兩組結果可知FM能
引起疼痛。與乙組實驗結果相比,甲組縮足行為在時相I與乙組無明顯差異,在時相II有明
顯減弱(縮足時長明顯縮短);由此推測LBP對FM致痛具有抑制作用,且該作用可能只通
過影響FM所致的炎癥反應來實現(xiàn)。
(3)分析圖2作用機制流程圖可知,炎癥因子IL-6通過PI3K發(fā)揮作用的兩個途徑是促進
TRPV1蛋白合成(翻譯);促進TRPV1蛋白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細胞膜上的TRPV1通透性
增強后,Ca2*內流增加,可提高(增強)神經元的興奮性。
【點睛】本題以實驗為載體,考查炎癥反應引起局部組織疼痛的原理和預防方法,考查對免
疫調節(jié)的理解運用,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和分析判斷能力.
(江蘇省淮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第一學期階段聯(lián)考)新冠肺炎是由COVID-19病毒(單
鏈RNA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某人感染該病毒后,一段時間內體溫維持在
38.5℃,表現(xiàn)出咳嗽(一種反射)、腹瀉等癥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感染COVID-19病毒后,病毒在內環(huán)境中會迅速增殖
B.侵入人體內的COVID-19病毒會刺激輔助性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與該病毒結合
C.若該患者嚴重腹瀉,應及時補充水和鈉鹽,使細胞外液滲透壓恢復正常
D.該患者體溫維持在38.5℃期間,患者的產熱速率大于散熱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病毒在體內引起的特異性免疫既有體液免疫又有細胞免疫,先是通過體液免疫阻止病毒
隨血液循環(huán)而散播,再通過細胞免疫清除侵入宿主細胞的病毒。
2、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shù)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shù)抗原被吞
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
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
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
效應。
3、細胞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
然后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2)反應階段: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
和效應T細胞,同時T細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強免疫功能;(3)效應階段:效應T
細胞與靶細胞結合,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4、體溫保持恒定是由于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詳解】A、病毒不能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生存和繁殖,必須寄生在活細胞才能繁殖,A錯誤;
B、侵入人體內的C0VID-19病毒,會刺激輔助性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但細胞因子不會與
該病毒結合,B錯誤;
C、若該患者嚴重腹瀉,應及時補充水和鈉鹽,使細胞外液滲透壓恢復正常,C正確;
D、該患者體溫維持在38.5C期間,患者的產熱速率等于散熱速率,D錯誤。
故選C。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一中2020-2021學年高三12月階段檢測)T細胞通過表面受體(TCR)
識別抗原后被激活,進而攻擊癌細胞;癌細胞存在免疫逃逸機制(如圖所示)。癌細胞大量
表達PD-L1,與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抑制T細胞活化,逃避T細胞的攻擊。請回答下
列問題:
(1)癌細胞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癌細胞的特點有_____o(至少答出2點)
(2)T細胞被抗原激活后,一方面增殖分化為____,另一方面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
作用有_____(答出1點即可)。
(3)為阻斷癌細胞的兔疫逃逸通路,科研入員制備了抗PD-L1抗體,該抗體注人體內后通
過_____傳送與_____結合,可解除T細胞的活化抑制。除上述方法外,請結合圖示再提出
一種阻斷癌細胞的免疫逃逸通路的方法:_____o
【答案】(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2).適宜條件下無限增殖、細胞形態(tài)結
構發(fā)生改變、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或易分散和轉移)(答圍2點即可給分,2分)⑶.記
憶T細胞和效應T細胞⑷.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為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增強效應T
細胞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5).體液(6).癌細胞表面的PD-L1(7).制備抗PD-1
抗體(或PD-1抑制劑)與T細胞表面的PD-1相結合(答案合理即可給分,2分)
【解析】
【分析】
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通過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特異性結合,抑制T細胞增殖分化,
從而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
【詳解】(1)癌細胞產生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癌細胞具有適宜條件
下無限增殖、細胞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改變、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的特點。
(2)T淋巴細胞被抗原激活后,一方面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另一方面
分泌淋巴因子,增強效應T細胞對癌細胞的攻擊能力,淋巴因子還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
化為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
(3)由圖2可知,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通過與T細胞表面的PD-1蛋白特異性結合,抑
制T細胞增殖分化,從而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故可以通過注射抗PD-L1抗體與T細胞表
面的PD-1相結合,阻斷腫瘤細胞的逃逸通路??筆D-L1抗體進入人體后,通過體液運輸與
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蛋白結合,從而解除T細胞的活化抑制。
【點睛】本題以癌細胞的免疫逃逸機理圖為情境,考查細胞癌變和免疫的相關知識,旨在考
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及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
(2021屆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聯(lián)盟(Z20聯(lián)盟)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下列有關免疫調節(jié)的敘
述,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鋁顏料行業(yè)運行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鋁冶煉市場競爭格局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鎢行業(yè)未來投資預測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四川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過氧化鋅市場運營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車蠟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盈利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調味香料市場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紙基覆銅板市場十三五規(guī)劃及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原發(fā)性肺癌臨床路徑
- 學??萍脊?jié)活動方案
- 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方案3篇
- TSGD7002-2023-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guī)則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12單元 化學與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金融服務消費糾紛調解工作規(guī)范
- 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
- 二手車購買收據合同范本
- 《國際貿易實務(英文版)》(英文課件) - Ch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s-Ch 5 Price
- 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整體解讀課件
- 2024精美復工復產安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