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北海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北海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北海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北海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北海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北海市重點中學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歷史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圖是1954年的宣傳畫。該作品A.反映了國民經濟正在迅速恢復 B.描繪了人民投身建設的熱情C.說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全面展開 D.表明女性在建設中貢獻突出2.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外交上實行“一邊倒”政策:60年代,外交重點轉移到亞非拉國家,形成了反蘇反美的“兩條線”外交戰(zhàn)略;60年代末,又確立了“聯美反蘇”的“反霸一條線”政策。這反映出新中國外交A.受到國際形勢影響 B.奉行不結盟政策C.自主性逐漸減弱 D.致力于全方位外交3.“新的力量和新的學說已經興起,向19世紀正統(tǒng)的自由主義挑戰(zhàn)。烏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會主義者已經發(fā)射了若干小排炮,現在輪到大炮開火了?!边@里的“大炮”是指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 C.空想社會主義 D.科學社會主義4.《史記》載,韓國制訂“疲秦計劃”(派水工鄭國游說秦王大興水利),嬴政采納鄭國的建議后,發(fā)覺這是韓國的陰謀,于是下令驅逐所有其他諸侯國的人,為此李斯作《諫逐客書》,改變了贏政的主張,網羅天下英才。鄭國渠修成后關中變成沃野,秦國富強起來,后統(tǒng)一六國。這說明A.秦王善于納諫重用儒學人才 B.國家興衰取決于統(tǒng)治者的才能C.秦國崛起開始于修建鄭國渠 D.招賢納士助推秦國完成了統(tǒng)一5.先秦思孟學派主張“天道人道,實-一以貫之”;西漢董仲舒提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于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宋朝二程倡導“有道有理,天人也,更不分別”。以上觀點A.表明儒學不斷吸納其它學派 B.側重強調對天道和自然的敬畏\C.主張?zhí)斓琅c人道的統(tǒng)一相通 D.體現天人關系的重心不斷變化6.下表是對漢代部分畫像磚石主旨內容的歸納。據表格內容可得出的結論是漢代A.個體小農經濟耕作方式簡單 B.牛耕技術得到普遍推廣C.注重在實踐中傳習農業(yè)技能 D.小農經營模式正式形成7.1876年,中日兩國就中朝關系展開論爭,日本駐華公使森有禮與李鴻章對答記錄節(jié)選如下:對答一森:至國家舉事,只看誰強,不必盡依條約。李:此是謬論,恃強違約,萬國公法所不許。對答二森:中國不收其(朝鮮)錢糧,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屬國。李:高麗諸國,此是外藩……錢糧政事,向歸本國(朝鮮)經理綜合兩則對答可知A.宗藩關系之爭是甲午戰(zhàn)爭的誘因B.清廷運用條約體系維護宗藩關系C.日本運用萬國公法挑戰(zhàn)朝貢體系D.中日利益沖突的實質是觀念對立8.如圖反映了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yè)生產占整個世界工業(yè)生產的比重。據圖可知A.德國經濟躍居歐洲第一 B.日本經濟增長速度緩慢C.美國的殖民地最為廣闊 D.世界工業(yè)格局發(fā)生變動9.現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處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農業(yè)生產工具的鏟、鐮、磨石等,計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農業(yè)生產工具有鏟、鐮、刀等,計179件。這些考古發(fā)現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社會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B.農業(yè)在社會經濟中地位重要C.人們開始由遷徙走向定居D.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己形成10.掌握歷史時間需要記憶,更需要邏輯。下列英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亞當斯密發(fā)表《國富論》②頒布《航海條例》③議會宣稱自由貿易是國策④取得“七年戰(zhàn)爭”勝利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11.經總理衙門批準,1878年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北京、天津、煙臺、牛莊、(營口)上海5處試辦郵政,發(fā)行郵票,設立書信局,收發(fā)中外信件。這一做法A.加速了沿海自然經濟的解體 B.建立起中國近代郵政體制C.推動了中國近代外交事業(yè)發(fā)展 D.適應了社會生活變化需要12.秦漢時期,君臣之間溝通,除了正式的朝堂召見外,還存在一種特殊的“請間言事”,即吏民請求于皇帝朝堂召見外的空閑時間,在更隱秘、私人化的場所進行君臣溝通與政事謀議。這一做法A.強化了君主的專制統(tǒng)治 B.表明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C.提高了政務的執(zhí)行效率 D.反映了君主與外朝矛盾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以前的地方監(jiān)察系統(tǒng)比較單一,大多數是中央朝廷派駐地方監(jiān)察官員或者中央朝廷直接在地方設立單一的監(jiān)察機構,很難對地方官員形成有效監(jiān)督。宋朝立國以后,吸取了漢唐時期地方監(jiān)察官權力過大而割據地方的歷史教訓,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統(tǒng)治方式,使地方“分而察之,相互牽制”以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首先趙宋王朝上承襲漢代刺史和唐代道區(qū)制度,采取分權的方式,讓路級監(jiān)察權分別由轉運使、提點刑獄司、提舉常平司、安撫司等四個機構掌領。其次通過法令與詔令規(guī)定,地方監(jiān)察機構不僅要接受御史臺、諫院、尚書省等中央監(jiān)察機關的監(jiān)督與指導,而且地方監(jiān)察機構之間以及地方官員與監(jiān)察官員之間也要互察。最后為了有效制約知州的權力,趙宋王朝創(chuàng)制了通判制度,任何事情都要通過知州與通判官批準,才可以實施,這樣有效加強對州府官吏的監(jiān)察。最終形成了路級與州級監(jiān)察系統(tǒng),這樣緊密、完備、多層的地方監(jiān)察體系,有效的維護了大宋王朝國家的統(tǒng)一與政局穩(wěn)定?!獜埨端纬胤奖O(jiān)察制度及其現代借鑒研究》(1)根據材料,概括宋朝地方監(jiān)察制度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朝地方監(jiān)察制度的影響。14.(20分)材料甲午戰(zhàn)爭期間,清廷派湘軍名將劉坤一抗敵。因清軍的作戰(zhàn)思想、戰(zhàn)斗士氣以及武器裝備已遠遠落后于日軍,幾次主動進攻潰敗下來,清政府再無心抵抗。劉坤一痛定思痛,苦苦尋找御敵良策。一日,湘軍一個伏擊戰(zhàn)俘獲了十幾名日本兵。接下來,他每天要派出比平時多幾倍的探子刺探日軍,每天晚上綜合各方面信息反復研究。兩個月后,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產生了巨大轟動。原來,他發(fā)現那次被伏擊日軍全是從后方招來的老弱病殘,他判斷日軍的兵力開始吃緊。經過情報偵察和數據分析,他想到了持久作戰(zhàn),正如他在奏折中所說的:中國地大物博,日軍戰(zhàn)線太長,后方補給困難,只要抱定決心,終將拖垮他們,況且,還可以不斷在戰(zhàn)斗中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日軍必敗。劉坤一還在奏折中痛陳,如像以往主和割地賠款,不如把賠款充當軍費……然而,脆弱的清廷最終仍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不過,劉坤一的持久戰(zhàn)思想在近代歷史上仍有巨大的影響力,他的戰(zhàn)略在之后的抗日戰(zhàn)爭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導性作用?!幾浴栋偌抑v壇藍版》2016年第1期(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劉坤一“持久抗日”與中國共產黨人《論持久戰(zhàn)》提出的相同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歷史地評價“劉坤一”。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宣傳畫中的人物象征著群眾代表,群眾表態(tài)“我們?yōu)閰⒓訃夜I(yè)化建設而自豪”,這說明我國人民建設工業(yè)化國家的熱情高漲,B正確;我國國民經濟恢復在1952年底就已經完成,A排除;C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的人物是群眾的代表,并非單指女性,D排除。故選B。2、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國際國內形勢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調整外交政策,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排除;中國始終如一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選項錯誤;D選項也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的外交特點,排除。故選A。3、D【解析】

根據材料“向19世紀正統(tǒng)的自由主義挑戰(zhàn)”表明工業(yè)革命后,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暴露,批評與改造當時社會制度的烏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社會主義者興起,其中包括空想社會主義等,因此“大炮開火”預示的是一個新的開端,應該是馬克思主義誕生,即科學社會主義,D項正確;文藝復興運動主要發(fā)生于14-17世紀,A項錯誤;啟蒙運動主發(fā)生于17-18世紀,B項錯誤;材料中“烏托邦式的”是指空想社會主義,C項錯誤。4、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嬴政因為“疲秦計劃”而驅逐非秦國人,李斯寫成《諫逐客書》勸說,李斯的建議被嬴政采納,招賢納士為秦國所用,不僅完成鄭國渠的修建,也為后世發(fā)展奠定基礎,D項正確;李斯是法家代表,秦國各派別人才都有,A項錯誤。國家興衰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結果,B項說法太絕對。秦國崛起開始于商鞅變法,C錯誤。5、C【解析】

從先秦、西漢到宋朝,儒家學者始終強調天道和人道的統(tǒng)一,選項C正確;材料未體現儒家和其他學派的融合,排除A;選項B未體現出儒家對人道的強調,排除;題干中儒家在不同時期都強調應當天人并重,并未突出天人重心的變換,排除D。6、A【解析】

根據材料“江蘇省睢寧縣出土的牛耕畫像石”“四川省德陽縣出土的芟草播種畫像磚”“山東省藤縣出土的耕耱畫像石”的內容可以看出當時的小農耕作是牛耕技術、用鐮刀割草、用鋤頭耕地等,都是使用最簡單的工具進行耕作,從而說明漢代的個體小農經濟耕作方式簡單,故選A;單從陜西和江蘇省出土的牛耕畫像石不能表明牛耕技術得到普遍推廣,B錯誤;表格中反映的不是農業(yè)技能,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小農經營模式,D錯誤。7、B【解析】

根據“恃強違約,萬國公法所不許”“高麗諸國,此是外藩……錢糧政事,向歸本國(朝鮮)經理”可知,李鴻章運用條約體系維護中國與朝鮮的宗藩關系,故B正確;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材料信息無法體現1876年中日兩國就宗藩關系之爭是甲午戰(zhàn)爭的誘因,排除A;日本主張“不必盡依條約”,C錯誤;中日利益沖突的實質是國家利益之爭,D錯誤。8、D【解析】

由圖表信息可知,在1913年,美國、德國工業(yè)生產的比重超過了英法這兩個傳統(tǒng)工業(yè)大國,即工業(yè)格局發(fā)生了變動。D正確;材料僅反映的是工業(yè)生產比重,并非整個國民經濟,A排除;比重不能看出增長速度,B排除;此時,英法等老牌國家所占殖民地最多,C排除。故選D。9、B【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農業(yè)生產工具,在出土石器及蚌器中比重較大,這說明當時農業(yè)在社會經濟中地位重要,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距今二三萬年前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與殷商的存在時間不符;C選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D選項錯誤,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開始出現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0、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當斯密發(fā)表《國富論》是在1776年;頒布《航海條例》是在1651年;取得“七年戰(zhàn)爭”勝利是在1763年;議會宣稱自由貿易是國策是在1852年,因此正確排序是②④①③,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排除?!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英國的殖民擴張和工業(yè)革命,結合英國殖民擴張的過程和工業(yè)革命的影響進行分析即可。11、D【解析】

依據材料“發(fā)行郵票,設立書信局,收發(fā)中外信件”并結合所學可知,近代中國與外國的往來增多,而郵政的創(chuàng)辦適應了社會生活變化需要。D正確;該做法對自然經濟解體沒有影響,A排除;大清郵局的設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郵政體制,B排除;收發(fā)中外信件不能推動中國近代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C排除。故選D。12、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秦漢時期君臣之間特殊的“請間言事”,這更有利于君主對朝廷的了解和掌控,有利于皇權的加強,A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決策異變,只是君臣之間的“請間言事”,B錯誤;C、D與材料無關。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構建了廣泛、多層的監(jiān)察網絡;制度化與法制化;行政權與監(jiān)察權相結合。(2)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維護大宋政局的穩(wěn)定;導致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給政府帶來了沉重的財政負擔【解析】

(1)特點:依據材料中“最終形成了路級與州級監(jiān)察系統(tǒng),這樣緊密、完備、多層的地方監(jiān)察體系”、“首先趙宋王朝上承襲漢代刺史和唐代道區(qū)制度……其次通過法令與詔令規(guī)定……趙宋王朝創(chuàng)制了通判制度”、等信息從構建了廣泛和多層的監(jiān)察網絡、制度化與法制化、行政權與監(jiān)察權相結合等方面概括宋朝地方監(jiān)察制度的特點。(2)影響:依據材料中“使地方‘分而察之,相互牽制’以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有效的維護了大宋王朝國家的統(tǒng)一與政局穩(wěn)定?!钡刃畔⒔Y合所學從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有利于維護政局的穩(wěn)定、導致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加重政府財政負擔等方面分析其影響。14、(1)日本工業(yè)化水平高于中國;日軍軍事裝備、作戰(zhàn)思想優(yōu)于中國;軍隊訓練素質高于中國;但日方人力、物力、財力補給有限,缺乏持久戰(zhàn)的基礎和信心。(中國具有幅員廣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軍事補給充裕的優(yōu)勢。)中國當局政府缺乏堅定抵抗信心。(2)歷史地評價:他是開明的地主階級,善于研究,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精神;但只寄期望于政府抗戰(zhàn);他的理論和實踐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解析】

(1)依據材料“清軍的作戰(zhàn)思想、戰(zhàn)斗士氣以及武器裝備已遠遠落后于日軍,幾次主動進攻潰敗下來,清政府再無心抵抗”并結合抗日戰(zhàn)爭知識可知,二者都看到了日本工業(yè)化水平高于中國,因此日軍軍事裝備等優(yōu)于中國;依據材料“中國地大物博,日軍戰(zhàn)線太長,后方補給困難”并結合抗日戰(zhàn)爭過程來看,二者都看到了日方人力、物力、財力補給有限,缺乏持久戰(zhàn)的基礎和信心,而且當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