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二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二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二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二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二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甘肅省張掖市二中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方學者費正清在《中國:傳統(tǒng)與變革》中說:唐代科舉制是作為中國文明偉大成就之一的量才錄用的文官制度的真正開端。作者對中國的科舉制度給予肯定是因為它A.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B.考試選拔官員更為公正C.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 D.打破了貴族的特權壟斷2.黃留珠《秦漢仕進制度》中載: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舉,不是舉孝與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國各舉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據(jù)此可知A.漢代的選官制度逐漸完備 B.孝、廉是不同的選官依據(jù)C.儒學獨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3.兩宋時期,人口迅速增長,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劇了土地用養(yǎng)的矛盾。對養(yǎng)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動了長期租佃制的逐漸盛行。南宋時期農民逐漸擁有了土地的永佃權,且可將租佃權在土地市場上交換轉讓。土地租佃制的發(fā)展A.減少了對土地的掠奪式經營B.消除了土地用養(yǎng)的矛盾C.強化了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D.加劇了地主和農民矛盾4.彼得·蓋伊在《啟蒙運動》一書中認為:“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人中間,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觀,相對來說是很少見的……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這說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A.對現(xiàn)實生活持悲觀態(tài)度B.以宗教形式表現(xiàn)人文精神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D.未對基督教文化進行斗爭5.“在人類數(shù)千年歷史上,那些與中國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大致相當、且同樣以血緣關系為主要紐帶的民族或國家,幾乎無一例外地實行君主制……春秋時期,曾經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弒君現(xiàn)象,但是每次弒君過后,仍舊不得不尋找一位與王室有關的人出任國君,而從未有任何人主張通過民主選舉來確定國家領導人?!蓖ㄟ^材料作者意在強調君主制:A.象征專制、黑暗、野蠻 B.維系血緣關系、鞏固民族統(tǒng)一C.是當時社會最好的選擇 D.有利于社會生產發(fā)展、國家鞏固統(tǒng)一6.乾隆皇帝曾對法國產生濃厚的興趣,打算派外交使團會見路易十六。這一計劃最終付諸東流,原因可能是A.法國發(fā)生了大革命B.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C.中英正在簽訂通商協(xié)議D.清廷忙于抗擊沙俄入侵7.有人說:“西歐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fā)現(xiàn)的時代?!边@里的“人”和“世界”的被發(fā)現(xiàn)指的是A.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 B.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C.殖民掠奪和新航路的開辟 D.新航路開辟和啟蒙運動8.雍正年間,為籌劃西北軍事,特設軍機房,后更名為軍機處。嘉慶十年,有大臣上折稱“軍機處承辦一切事務,與兵部之專司戍政者不同……..似應更改名目,以紀偃(停止)武之隆”。這表明清代軍機處()A.與兵部的職能相互重疊 B.已成為綜合性的政務機構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滿 D.已成為國家最高軍事機關9.董仲舒稱:“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边@反映出董仲舒A.為封建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繼承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將“無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10.有學者指出,在古代雅典,“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驗樗辉试S一個公民比其他公民更優(yōu)秀,在這種制度下,個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間可能從最高自由墮入苛酷的奴隸狀態(tài)”。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古代雅典A.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B.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C.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D.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11.對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的共同歷史作用表述正確的是A.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B.都促進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C.都促進了盛世局面的出現(xiàn) D.都是地主階級的杰出政治代表12.1870年,清政府修改《大清律例》,規(guī)定:“內地奸民在洋行充當通事買辦,設計誘騙愚民,雇于洋人承工?!T拐已成,為首斬立決,為從絞立決”,“其華民情甘出口……仍準其立約”。這反映出A.誘騙華工出國成為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B.清政府以華工出國來討好西方列強C.清政府已初步意識到維護主權的重要性D.中國律例的修訂具有半殖民地色彩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74年,李鴻章說:“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形勢,主客之形,皆適相埒(相等),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麇集(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挑撥):實為數(shù)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彈所到無所不催;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千年來未有之強敵?!薄允Y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會上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并且指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1977年底到1978年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廢棄的學??荚囍贫鹊玫交謴?,全國高等學校重新通過統(tǒng)一考試招收新生。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7月至9月,在國務院召開的務虛會上,許多與會者提出了改革僵化的經濟管理體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的建議?!幾晕淞χ骶帯吨腥A人民共和國史研究》(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李鴻章對當時中外形勢的主要認識并作簡要評述。(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78年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要特點并指出其歷史意義。14.(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議會頒布的圈地法令與日俱增?!?660年,一些學者已創(chuàng)立了皇家學會,……倫敦成了歐洲的科技活動中心和近代實驗科學的發(fā)源地?!?750年后,英國人口急劇增長?!@期間的農業(yè)人口,卻由工業(yè)革命前占總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风娢摹妒澜缃衅诮洕贰凡牧隙?6~19世紀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英國是蒸汽機的故鄉(xiāng)?!墒敲簾煄Ыo英國的災難是將房屋、樹木、雕塑、橋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連泰晤士河也不例外?!瓊惗氐臒熿F中毒事件也是開世界紀錄之先……——徐剛《世紀末的憂思》材料四……1848年英國頒布了《公共衛(wèi)生法》,1878年通過了《公共衛(wèi)生條例》,至此英國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資源污染防治的法律體系。工人階級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條件的要求,……也包括著,改善公共衛(wèi)生條件,消除環(huán)境污染等內容……。英國公共衛(wèi)生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實說明了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他們鍥而不舍的努力,換來了環(huán)境的改善,使人們重新獲得享有良好環(huán)境的權利?!詈陥D《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1)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18世紀末英國工業(yè)化迅速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說明英國工業(yè)化的影響。(3)根據(jù)材料四,概括英國治理環(huán)境的措施。(4)綜述以上材料,對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據(jù)題干“量才錄用的文官制度的真正開端”可知學者費正清強調科舉制以考試成績?yōu)橐罁?jù),體現(xiàn)人才選拔公平公正性,故B項正確;題干未強調科舉制對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排除A項;題干中未涉及科舉制對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及打破貴族特權壟斷的影響,排除CD兩項。故選B。2、B【解析】

根據(jù)材料“不是舉孝與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國各舉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朝推行察舉制時期,要求各郡國推舉或孝或廉或兼?zhèn)湫⒘囊蝗?,說明當時孝和廉不是同一科目,對孝和廉區(qū)分的,即孝、廉是不同的選官依據(jù),故B選項正確;根據(jù)材料“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元光元年時期剛開始實行孝廉之舉,無法得出漢代選官制度逐漸完備的結論,故A選項錯誤;董仲舒在漢武帝時期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推動儒家建立獨尊的局面,但不能表述為“完全形成”,故C選項錯誤;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是郡縣制的全面推行,故D選項錯誤;3、A【解析】

租佃制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從長佃到永佃的發(fā)展,可以使農民更好地去協(xié)調用地與養(yǎng)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甚至避免實行短期契約的分租制帶來的對土地的掠奪式經營,故A項正確。但是土地租佃制的發(fā)展不能消除土地用養(yǎng)矛盾,故B項錯誤;農民長期甚至永久租種土地,并且可以轉讓租佃權,會使得農民對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強,有利于弱化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也有利于緩解地主和農民矛盾,故C、D兩項錯誤。4、B【解析】

根據(jù)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觀,相對來說是很少見的”、“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時代的思想家是借助宗教形式表現(xiàn)人文主義,B項正確。文藝復興思想家主張追求現(xiàn)世的美好生活,反對神性,故對現(xiàn)世生活持悲觀態(tài)度的說法錯誤,A項錯誤。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主張,但與材料“神圣的東西仍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建筑師和畫家的中心主題”的說法不符合,C項錯誤。用人性對抗神性,追求現(xiàn)世的美好生活,以宗教形式表現(xiàn)人文精神等,就是對基督教文化進行斗爭的體現(xiàn),D項錯誤。5、B【解析】

據(jù)材料“同樣以血緣關系為主要紐帶的民族或國家,幾乎無一例外地實行君主制”“每次弒君過后,仍舊不得不尋找一位與王室有關的人出任國君。”可知,作者意在強調君主制維系血緣關系、鞏固民族統(tǒng)一,故B正確;材料中作者對君主制基本持肯定態(tài)度,“象征專制、黑暗、野蠻”材料不能體現(xiàn),故A錯誤;作者并沒有指出君主制是當時社會最好的選擇,C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君主制“有利于社會生產發(fā)展”,D錯誤。6、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正是乾隆皇帝統(tǒng)治時期,故A正確;普法戰(zhàn)爭在1870年,故B排除;中英簽訂通商協(xié)議在1840鴉片戰(zhàn)爭后,故C排除;清廷忙于抗擊沙俄是在康熙皇帝時期,故D排除。7、A【解析】

“人”被發(fā)現(xiàn)是指14-17世紀以人文主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世界”的被發(fā)現(xiàn)是指15-16世紀的新航路開辟,故A正確;宗教改革屬于思想方面的變革,排除B;殖民掠奪是新航路開辟之后,不屬于“人”的被發(fā)現(xiàn),排除C;啟蒙運動屬于思想變革,不是封建社會末期,排除D。故選A。8、B【解析】

軍機處最初是專門負責軍務,材料中“軍機處承辦一切事務”說明軍機處的職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故B正確;軍機處的職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與兵部不同,故A錯誤;材料中是上奏改軍機處名稱,不是不滿,故C錯誤;軍機處不是最高軍事機關,屬于皇帝的秘書班子,故D錯誤。9、C【解析】

根據(jù)“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可知,天為民而立君主,君主應當使民安樂,體現(xiàn)民本思想,故C正確;材料強調以民為本的思想,無法體現(xiàn)“專制”,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體現(xiàn)民本思想,無法體現(xiàn)“無為”思想,排除D。10、B【解析】

依據(jù)材料中“個人實際上不受保護,并且任由集體擺布?!薄ⅰ皞€人的地位總是危在旦夕”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古代雅典民主的實質是,民主制度就是一種進行集體決策的統(tǒng)治體系。這就意味著社會不允許給獨立性留出余地,也不允許個人得到保護,它完全吞沒了個人。其主要依據(jù)是古代雅典公民個體利益服從于城邦利益,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因此B選項正確。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文主義精神、進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嘗試和公民參政議政范圍不斷擴大都不能說明古代雅典犧牲個人利益,推崇公民集體利益至上,其他選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1、B【解析】

根據(jù)所學可知,三者都是古代有名的帝王,他們都在維護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過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B項符合題意。12、D【解析】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條約》規(guī)定,允許華工出國,材料中說明只要華工情愿出國,就允許訂立合同,這反映了中國律例的修訂具有半殖民地色彩,D正確;19世紀末列強侵華的主要手段是“資本輸出”,而不是“誘騙華工出國”,A錯誤;BC與材料不符,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認識:西方列強主要從海路入侵中國;西方列強通過通商、傳教等手段侵略中國;當今世界軍事技術、科技發(fā)展迅速等。評述:李鴻章認為當時的中外關系已不是傳統(tǒng)的中外朝貢貿易體系下的中外關系,西方列強紛紛在經濟上對中國展開掠奪,也認識到西方軍事技術和科技的先進性,這些都是李鴻章不同于清朝頑固派的主要地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李鴻章在處理中外關系上一味強調“撫夷”,同時,僅僅看到了西方軍事技術和科技的先進性,這些都是其認識上的局限性。(2)特點:在思想、科技、教育等領域實行撥亂反正;主張在經濟上實行改革;實行思想解放等。意義: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基礎;為改革開放政策的確立作了前提準備?!窘馕觥浚?)由材料“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和“炮彈所到無所不催;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千年來未有之強敵”,可以從侵略路徑、方式等方面歸納李鴻章對西方列強的侵略的認識。第二小問,材料表明中西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的朝貢貿易體制。列強軍事技術強大,值得學習。但是李鴻章沒有看到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先進之處。(2)由材料“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被廢棄的學??荚囍贫鹊玫交謴汀?、“改革僵化的經濟管理體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和“理論界開展了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從而歸納1978年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要特點是:在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