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冊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冊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冊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冊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7-12章教案全冊

7.1力

【學習目標】

1.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概念和知道力的單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會用力的示意圖表示力。

3.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相關現象。

重點難點:

1.力的示意圖畫法。

2.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釋相關現象。

學習內容一: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2、P3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能說

出力的兩種作用效果。

【自學檢測】

1.我們常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認識和描述力,如: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狀發(fā)生

改變,說明: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2.力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隹甩,有力的作用時至少存在兩個物體,施加力的作

用的物體叫施力物體,承受力的作用的物體叫受力物體.

3.物理學中,力用符號2表示,力的單位是生頓,簡稱生,符號是N。用手托起兩個

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_N。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演示P3實驗后請同學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甲和圖乙你看到小球的狀態(tài)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答:圖甲小球的速度由慢變快,圖乙小球的運動方向改變了。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變化?

答:因為受到力的作用。

二、1.用磁鐵靠近一懸掛起來的小鐵球(不要接觸)。

第1頁共93頁

觀察到的現象:小球會(“會”或“不會”)被磁鐵吸引。

說明:不接觸的兩個物體也直(“有”或“沒有”)力的作用。

2.下面的兩物體間一定有力的作用嗎?觀察下圖,能證明甲乙兩物體間一定有力的作

用的是(BC)

甲I乙I島

ABC

總結: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產生力的作用?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速度大小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3,力分為接觸力和非接觸力,如:常見的推、拉、提、壓……屬于接觸力,磁力、星

體之間的引力……屬于非接觸力。

4.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接觸力產生的條件:兩物體要接觸且相互擠壓。

5.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即時練習】

1.一個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方面不斷發(fā)生改變,從空中自由下落的物體運動速度大

小發(fā)生改變。

2.下列關于力的敘述,正確的是(B)

A.一個物體就能產生力的作用

B.有施力物體就一定有受力物體

C.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I).彼此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學習內容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4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熟記力的

三要素。

【自學檢測】

第2頁共93頁

1.用大小不同力拉同一根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的形變程度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

果與力的大小有關.

2.手握著教室門把手,用同樣大小的力分別從教室里面門把手和外面門把手推門,能

使門打開和關閉。這兩種情況下力的作用效果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說明力的

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

3.用同樣的力從外面推門的門軸部分和外邊框,推外邊框(填“門軸”或“外邊框”)

更容易把門推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通過以上實驗得出: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有關。我們把這三者稱之

為力的三要素。

4.力的示意圖畫法: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ㄈ粢呀o出力的大小需在箭頭

附近標示出力的大小),這種畫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圖。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如右圖沿與水平面成45°角的方向用力拉一輛玩具車,畫出拉力示意圖。

(提示:誰是受力物體?作用點畫在什么地方?方向?大?。浚?/p>

【展示交流】請4位同學在黑板上作圖,其余同學在草稿紙上作圖,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力的示意圖作圖要領:力的作用點可以畫在力的起點,也可以畫在力的終點,作用點在

物體上(受力物體的幾何中心或表面上),受力物體可以用長方形或圓形等較簡單的幾何圖形

代替。

記憶口訣:

長短表大小,方向箭頭標,

注意箭尾巴,作用點是它。

【即時練習】

1.用力推課桌的下部,課桌會沿地面滑動,推課桌的上部,則課桌可能會翻倒,說明

力的作用效果(C)

A.與力的大小有關B,與力的方向有關

C.與力的作用點有關D.與受力面積有關

第3頁共93頁

2.畫出下圖中物體對地面壓力示意圖。

學習內容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4、P5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能說

出相互作用的力的特點。

【自學檢測】

用手拍桌子,手對桌子施加力,施力物體是王,同時感覺到手痙,說明天也受到桌子力

的作用,施力物體是桌子。即一個物體在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

同時,也要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的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問題:相互作用的兩個力有什么關系?

場景一:游泳時:人向卮推水一一水向前推人,結果人向前進,說明相互作用的兩個力

方向相反,用“△”標出前面例子中的受力物體,分析發(fā)現:相互作用的兩個力的作用點分

別在兩個不同物體上。

場景二:拔河比賽:

器材:彈簧測力計。

方法: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對拉。

觀察:當左邊彈簧秤讀數為3N時,是左邊彈簧秤對右邊彈簧秤施加的力,右邊彈簧秤

的讀數為3N,是右邊彈簧秤對左邊彈簧秤施加的力,兩個彈簧秤的示數相等,兩個彈簧秤

的軸線也(“在”或“不在”)同一直線上。

結論: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點在不同物體上,兩個力作用在

同一條直線上。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相互作用的兩個力特點:異體,等大、反向、同線。

【即時練習】

1.“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家喻戶曉。兔子撞上大樹死掉,其中受到撞擊力的施力物

體是大樹,這個故事所包含的主要物理知識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列是相互作用力的是(C)

第4頁共93頁

A.地球對人的吸引力與人對地面的壓力

B.拔河時,其中一方人拉繩的力與繩拉另一方人的力

C.電燈對電線的拉力與電線對電燈的拉力

D.電線對電燈的拉力與電線對天花板的拉力

3.有人說“如果兩個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這兩個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對嗎?

答:不對,根據相互作用力特點說明原因。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7.2彈力

【學習目標】

1.知道彈力及彈力產生條件。

2.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并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重點難點: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學習內容一:彈力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6“彈力”內容,能區(qū)分彈性和塑性。

【自學檢測】

1.物體受力后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特性叫彈性,這種受力發(fā)

生的形變叫彈性形變,物體變形后,即使撤去外力,物體也不能恢復原狀的特性叫塑性。

2.下列物體中具有彈性的是:塑料尺、橡皮筋、氣球、彈簧。

物體受力后不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是:橡皮泥、紙張。

塑料尺、橡皮筋、橡皮泥、氣球、紙張、彈簧

3.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理力,常見的彈力有:壓力和支持力。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彈力的產生離不開形變,而物體發(fā)生形變又離不開外力作用。就前面的實驗器材一一彈

簧,請你設計實驗證明:

1.物體形變的程度與所受到的外力大小有什么關系?試一試說說你的看法。

(外力越大,形變越大)

2.能不能太用力去拉彈簧?為什么?

第5頁共93頁

(不能,會損壞彈簧)

結論:在彈性限度內,作用在彈簧上的外力越大,彈簧的形變越大。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彈力產生的條件:彈力屬于接觸力,所以兩個物體必須接觸并且要相互擠壓。

2.彈力的施力物體是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彈力的受力物體是阻礙發(fā)生彈性形變物體

恢復原狀的物體。如:用手壓塑料尺,塑料尺發(fā)生彈性形變,塑料尺的彈力施力物體是塑料

尺,受力物體是手,力的作用點在手上。

3.彈力的方向:與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體)。

【即時練習】

完成P8第1題、第2題和第5題。

學習內容二: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6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P7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能說出彈

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

【自學檢測】

1.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來測力,生活中還有哪些測力計?

2.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使用彈簧測力計前:①觀察量程,②認清分度值,③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線,若

沒有,需將指針調零,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最大測量值。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說說彈簧測力計在使用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你能不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一根頭發(fā)能承受的拉力?

答:將一根頭發(fā)一端系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慢慢用力沿軸線方向拉頭發(fā)絲另一端,

到頭發(fā)剛被拉斷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

二、用調節(jié)好的彈簧測力計水平測拉力,測量值與真實值一樣嗎?

三、用調節(jié)好的彈簧測力計倒著測物體的重力準確嗎?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第6頁共93頁

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將掛鉤來回拉動幾次,目的是判斷彈簧與外殼之間是否有較大摩

擦,觀察指針是否歸零。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時,拉力方向要和彈簧測力計的軸線在同一直

線上,要等指針穩(wěn)定時讀數。

【即時練習】

1.課本P8第3、4題,小組內訂正,找出錯誤分析原因。

2.如右圖,某同學在用己調零的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物體的重力時,誤將彈簧測力計

上下拿反,將物體掛在了拉環(huán)上,當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ON,則該物體實

際重力(C)

A.一定等于4.ONB.一定大于4.ON

C.一定小于4.OND.無法判斷大小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7.3.1重力大小

【學習目標】

理解重力與質量的關系,能用和變形式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學習內容:重力的大小

學習指導:閱讀P9—PH上半部分內容:認識圖7.3—1所示物體運動的原因。基本概

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并記住,記住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式和g值。

【自學檢測】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通常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體

是地球,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實驗探究: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

第7頁共93頁

1.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

2.用手分別拿起一大石塊和小石塊,你有什么不同感覺?

3.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質量多少有關。

4.兩人一組,對照P10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一人測一人觀察記錄。

(1)照圖,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測出它們受到的重力G,記錄在表格中。

(2)以質量為橫坐標,重力為縱坐標,用描點法作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象。

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質量力(kg)重力G(N)6/zz7(N/kg)

(3)實驗表明:物體受到的重力G與它的質量〃的比值是定值,也就是說物體所受的重

力G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這個比值約是2弟/kg,用字母g表示,其表示的意義是:在地面

附近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為計算方便,在粗略計算時g取10N/kg。物體

的質量加、重力£常數g之間的關系是G=mg。

二、2分鐘再看課本P11例題注意解題思路。

1.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

2.解題時運用的公式是什么?

3.計算時要注意物理量的單位是什么?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第8頁共93頁

1.質量、重力和重量的區(qū)別:質量是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質量大小跟物體所

處的位置無關,重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重力的大小叫重量,重力跟物體所處的位置有關。

可以結合定義和單位區(qū)別。

2.同一物體從地球飛抵月球,質量不變,重力是在地球上的巳

6

【即時練習】

1.如果沒有重力,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

A.河水不會從高山上流下

B.物體沒有質量

C.一跳起來就會離開地球

D.茶杯中的水倒不進口中

2.課本P14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7.3.2重力方向和重心

【學習目標】

1.知道重力的方向、會畫重力示意圖。

2.知道物體重心的位置及重心與穩(wěn)度的關系。

3.知道重力產生的原因。

重點難點:重力的方向及畫法。

學習內容一:重力的方向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11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記住重力

的方向。

【自學檢測】

1.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建筑工人利用重錘線檢查墻壁是否豎直利用了重力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道理。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實驗探究:重力的方向

第9頁共93頁

1.盛水的水槽放在斜面上,觀察水槽內水面與水平面的方向的關系:與水平面平行的

方向叫水平方向。

2.用一根細線將一小球懸掛起來,靜止后觀察細線方向與水平面的角度關系:與水平

面垂直的方向叫豎直方向。

3.將懸掛小球的細線剪斷后物體朝哪個方向運動?向上或斜向上拋出去的物體會怎樣

運動最終會落到什么地方?為什么會這樣運動?這說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4.想想議議:地球上幾個地方的蘋果都可以向“下”落,但從地球外面看,幾個蘋果

下落的方向顯然不同。那么,我們所說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二、1.鉛垂線在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利用的什么原理?如何用這個鉛垂線來檢查窗臺、

桌面是否水平?

2.給你一個相框,你怎樣端正地把它掛在墻壁上?

3.豎直與垂直是指同一個方向嗎?畫圖舉例說明。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物理學里力的方向有著準確的說法,如:豎直與垂直,豎直是指與水平面成90°夾角

的方向,垂直是指與任意受力面或線成90°夾角的方向,與水平面或水平線垂直才叫豎直。

【即時練習】

畫出下列物體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圖。

漂浮*水面面拋出去的皮球

學習內容二:重心和重力的由來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12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做上記號,能正確找到物體

的重心位置。

【自學檢測】

1.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圓的重心在圓心,粗細均勻的直棒的重心在棒的中

息,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畫物體受力示意圖時我們通常把力的作

用點畫在重心上。

2.牛頓發(fā)現:大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這就是著名的萬有引力。由

第10頁共93頁

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重心與穩(wěn)度

1.一塊磚怎樣放置在地面上最不容易倒?是平放?側放?還是豎放?三種放置方法有

何不同?試一試把磚的重心大致位置畫出來,比較后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兩種方法重心位置差不多,主要區(qū)別是底部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不同,支承面越大,越不

容易翻倒。

二、問題:物體的重心是不是一定在物體上?

如:鐵環(huán)的重心在所在圓的圓心上,這個點丕顯工(填“屬于”或“不屬于”)鐵環(huán)本身,

鐵餅的重心也在鐵餅所在圓的圓心上,這個點屬于(填“屬于”或“不屬于”)鐵餅本身,所

以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在物體上。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物體的重心會隨著物體的形狀變化而轉移,有時會移到物體之外,那樣物體就會重心不

穩(wěn)而倒下,一個物體的重心越低,支撐面積越大,重力的作用線離支撐面的中心越近,物體

就越穩(wěn)。

【即時練習】

1.關于物體重心的說法正確的是(A)

A.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B.重心就是物體內最重的一點

C.任何有規(guī)則形狀的物體,它的幾何中心必然與重心重合

D.重心只能在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之外

第11頁共93頁

2.卡車裝貨物時,應把重的貨物裝在車廂上層,輕的貨物裝在上層。(填“上”或“下”)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第八章運動和力

8.1.1牛頓第一定律

【學習目標】

1.記住牛頓第一定律內容。

2.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理解力跟物體運動的關系。

重點難點:

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牛頓第一定律。

學習內容:牛頓第一定律

學習指導:請認真閱讀P16—P17內容。特別是P17演示實驗,然后完成下面問題,比

誰自學能力強,自學效率高,記住牛頓第一定律內容。

【自學檢測】

1.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通過滑行距離反映出來。

2.小車受到的阻力大,滑行的距離小,小車受到的阻力小,滑行的距離大。

3.如何使小車受到大小不同的阻力?

答:讓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運動。

4.比較大小不同的阻力對小車速度的影響,每次對小車的速度有什么要求?

答:讓小車到達平面上時的速度相同。

5.如何控制每次小車到達不同平面上的速度相等?

答: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三同”)。

6.如何判斷阻力對小車速度變化影響的大小呢?

答:比較小車在平面上運動的距離遠近。

7.需要什么器材?

答:用刻度尺測量。

第12頁共93頁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牛頓第一定律

1.觀看演示實驗(或視頻)后完成下表第1次到第3次的表格。

實驗次數表面材料阻力大小速度變化快慢滑行距離

1棉布

2木板

3玻璃

4推理想象理想平面

2.由前三次實驗可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3.進一步進行推理:如果運動的小車(沒受推力)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將以不變的

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結論:物體的運動不需耍(填“需要”“或不需要”)用力來維持。

4.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粉筆盒在水平方向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在桌面上保持靜止狀

態(tài)。

5.英國科學家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一切

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

定律。

【精講點拔】

解讀牛頓第一定律如下:

“一切物體”:是指宇宙中所有物體,不論物體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梢娕nD第一

定律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規(guī)律;

“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條件,這是一種理想情況;

“時候”:強調了“沒有受到力的作用”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是瞬時對

應的關系。物體在什么時候不受力,這個物體就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這一瞬時的運

動狀態(tài)不變;

“總”:是指“一直”的意思;

“保持”:是指“不變”;

第13頁共93頁

“或”:指一個物體只能處于一種狀態(tài),到底處于哪種狀態(tài),由原來的狀態(tài)決定,原來

靜止就保持靜止,原來運動就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生活中的物體都會受到重力作用,所

以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推理、歸納得出來的,不能用實驗來

證明。

牛頓第一定律還說明:力并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即時練習】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運動中的小車若不受拉力作用就不能繼續(xù)前進,因為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B.運動的小車若不受外力作用,那么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小車不受外力作用,它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D.物體受力就運動,不受力就靜止

2.完成P19第1題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8.1.2慣性

【學習目標】

慣性現象及其應用。

重點難點:

理解慣性及慣性現象解釋。

學習內容:慣性

學習指導:請認真閱讀P18慣性內容,特別是P18"想想議議:一一小球的慣性實驗。

細讀實驗后面的現象分析,注意慣性現象解釋格式,重點做記號,然后完成下面問題,比比

誰的自學能力強。

【自學檢測】

1.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我們把物體保持原來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旌。

2.水平桌面上,物體在水平力b作用下向右運動,當它離開桌面時,假如所受的一切

外力同時消失,那么它將(C)

第14頁共93頁

A.沿豎直方向下落

B.作曲線運動

C.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確定運動情況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播放慣性視頻之后請同學們完成下面問題,說說自己對這些現象的理解。

1.錘頭松了木工師傅把錘柄在凳子上撞擊幾下,錘頭就能緊緊地套在錘柄上。這是因

為當錘柄撞擊凳子時,錘柄由運動變?yōu)殪o止,而錘頭要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向下運動的緣故。

2.司機和前排乘客都要系安全帶,為什么?(閱讀P19“科學世界”)

3.兩輛卡車,一輛空載,一輛滿載都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哪輛車更容

易剎車?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解讀慣性:

(1)存在條件: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具有的一種性質,“一切”指所有物體,“任何”

是指物體受力或不受力的情況下都會存在,慣性可理解為:物體不愿意改變它原有的運動狀

態(tài)的一種惰性,慣性表現為原來靜止的物體將繼續(xù)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勻

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若要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就必須對物體施加外力作用(或非平衡

力作用)。

(2)影響慣性因素是物體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3)慣性不是力,因此在敘述時不能用“慣性作用”“受到慣性”這些詞語描述慣性。

2.解釋有關慣性的現象的時候注意敘述格式:先敘述物體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然后說明

物體的哪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運動狀態(tài)如何改變,而另一部分由于慣性將繼續(xù)保持原來的

運動狀態(tài),最后得出會出現的現象。

【即時練習】

1.課本P19第2到4題,小組內訂正,找出出錯的原因。

2.有一乘客在行駛的車廂中用細線懸吊一個小球,用以觀察車廂運動的變化情況,請

你寫出他觀察的結論。

(D若球在豎直懸線下保持靜止,則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處于靜止狀態(tài);

(2)若球突然向后擺,則車在加速(填“加速”或“減速”)運動;

第15頁共93頁

(3)若球突然向前擺,則車在減速(填“加速”或“減速”)運動。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8.2二力平衡

【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條件。

2.會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去分析、解決簡單的問題。

重點難點:

學生認知結構中建立二力平衡條件的過程;應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實際問題。

學習內容一:二力平衡的條件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20、P21上面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

熟讀平衡力的特點。

【自學檢測】

1.運動狀態(tài)不變是指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自然界中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不受力的物體。

3.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幾個

力平衡或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狀態(tài)。

4.教室里的吊燈保持靜止,課桌上的書保持靜止,我們就說說吊燈和書處于王衡狀態(tài)。

5.在一段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火車在豎直方向受到豎直向下重力、豎直向

上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向前的牽引力和向后的阻力。火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說平衡

狀態(tài)。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力都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受力保持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各力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就從力的三要素上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1.組裝好實驗器材,加祛碼起什么作用?(此處教師可以提示定滑輪作用)

2.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及現象:

①兩個拉力大小不等時,小車丕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丕能平衡。

第16頁共93頁

②當兩個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時.,小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③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時,小車也不能保持靜止。這兩個力不能平衡。

(學生演示)

④兩輛同樣的小車與緊靠放在桌面上,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分別作用在兩輛小

車上,小車不能靜止,小車受力丕平衡。

⑤為什么實驗被研究的物體采用小車而不采用木塊?

要使小車靜止,這兩個力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結論:平衡的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平衡的兩個力特點可總結為“八個字”:等大,同體,共線,反向。

2.物體受平衡力時,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應該理解為:原來靜止的

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受平衡力時仍然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即時練習】

1.課本P22第1題。

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材,水平方向受到兩個拉力E、4作用,內方向向左,Fi

方向向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

A.若"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A一定等于其

B.若M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內一定小于K

C.若材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一定大于用

D.無論M運動與否,A與用總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學習內容二: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21下面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

【自學檢測】

1.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重力,物體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彈簧測力計的拉

力,當物體靜止時,這兩個力大小相等,即C三F技,運用的是二力平衡原理。

2.放在水平桌面上靜止的花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3.跳傘運動員勻速直線下降時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平衡的兩個力與相互作用的兩個力的區(qū)別:

第17頁共93頁

在光滑的地面上放著用繩子連接的物體A、B和C,力F作用在C上(如圖),下面選項

中,是平衡力的有⑧是相互作用力的有②④。

①A對B的拉力和B對C的拉力

②B對A的拉力和A對B的拉力

③A對B的拉力和C對B的拉力

@B對C的拉力和C對B的拉力

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和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有什么區(qū)別?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區(qū)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要根據它們各自特點來判斷。

【即時練習】P22第2、3、4題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8.3.1摩擦力及其影響因素

【學習目標】

1.知道滑動摩擦力的概念,產生條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2.認識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和歸納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研究摩擦力時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學習內容一:滑動摩擦力及其影響因素

學習指導:請認真閱讀P23—P25上面內容,特別是P23實驗和P24的實驗,基本概念

用紅筆作上記號,記一記,重點詞語打上著重號。

【自學檢測】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

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第18頁共93頁

2.使用彈簧測力計可以粗略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

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彈簧測力計示數等于滑動摩擦

力大小。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一定有力的作用嗎?把一個物體放在另一個物體上,在什么情

況下所用拉力大?細讀摩擦力定義分析概括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

答:(1)接觸且接觸面粗糙

(2)物體要相互擠壓

(3)有相對運動

2.測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各組測得摩擦力大小相同嗎?可能是什么因素導致結果不同?

3.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實驗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接觸面大

小、物體運動速度等。

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1)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應控制哪些條件不變?如何改變壓力的

大???

(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你選用的實驗器材有:木塊、

木板、棉布、毛巾、彈簧測力計。

(3)實驗時,應怎樣操作?

(4)把實驗測得數據填入下面表格中

次數接觸面壓力(N)摩擦力(N)

1木塊和木板

2木塊和木板

3木塊和棉布

4木塊和毛巾

(5)如何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大小關系?

(6)如何探究滑動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的關系?

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的

第19頁共93頁

大小和物體運動速度無關。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易錯題)某同學用彈簧秤稱得一木塊重5N,把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秤水平勻

速向右拉木塊。

①當彈簧秤讀數為1N時;木塊靜止不動,說明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填“平衡”或

“不平衡”),即木塊受到的拉力少拉與受到的摩擦力下是一對平衡(填“平衡”或“相互作

用”)力,這時木塊受到摩擦力大小是在,方向水平向左,此時的摩擦是靛摩擦。

②開始運動后,使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讀數變?yōu)?N,此時木塊受到的摩

擦力大小是穿,方向水平向左,此時的摩擦是道動摩擦。

③若在拉動木塊運動中彈簧秤讀數變?yōu)?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_No

④木塊在撤去彈簧秤后繼續(xù)滑動,這時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總結:摩擦力是接觸力,在判斷物體之間是否有摩擦力及其方向時.,應正確理解相互接

觸的物體之間的兩個方面的關系,在判斷物體之間是否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時,要

明確研究對象和參照物,在已經判斷出存在摩擦力的情況下要明確摩擦力的受力物體和施力

物體。

【即時練習】

1.下面物體A是否受到摩擦力,若受摩擦力,方向如何?

C.傳送帶向右啟動時D.物體A沿墻壁向下勻速運動

2.用手握住重5N的醬油瓶子靜止懸在空中,瓶口豎直向上,此時手的握力為30N,瓶

子受到手豎直向上(填“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的摩擦力為5N;若使手的握力增加為

35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為鄴。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第20頁共93頁

8.3.2摩擦利用和防止

【學習目標】

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方法。

重點難點:

摩擦力的應用。

學習內容: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學習指導:請認真閱讀P25—P26內容,注意圖片上和下面小字的內容。

【自學檢測】

1.摩擦力都是有害的嗎?生活中有益摩擦有有害摩擦有。

2.生活處處有摩擦,下列各屬于何種摩擦。

(1)行駛的汽車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滾動摩擦。

(2)擦黑板時,黑板擦與黑板之間的摩擦?;瑒幽Σ?。

(3)人走路時,腳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靜摩擦。

3.根據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通過增大壓力或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通過減小壓力或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可以減小摩擦。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1.北方冬季下雪,街道、公路被冰雪覆蓋,車輪與路面打滑,容易出現交通事故,為

了加大車輪與地面摩擦力你能想到哪些具體措施?

2.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情景、氣墊船、磁懸浮列車,它們是如何減小摩擦的?閱

讀P26“科學世界”,減小摩擦力大小的措施有哪些?舉例說明。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摩擦分為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在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產生的,有相對運動的趨勢,其方向沿著接觸面的切

線方向。

動摩擦力分為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在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發(fā)生相對運動時產生的,其方向沿接觸面的切線方

向。

滾動摩擦力:是物體滾動時,接觸面是變化的,其實質是靜摩擦力。

第21頁共93頁

2.摩擦力記憶口訣:

物沿表面滾或滑,表面不平生摩擦。

有益摩擦要增大,表面粗糙再加壓。

有害摩擦要減小,潤滑、減壓、滾代滑。

【即時練習】

1.下列關于摩擦力的利弊說法正確的是(B)

A.皮帶傳動時,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是有害的

B.機車啟動時,車輪與鐵軌之間的摩擦力是有益的

C.騎自行車時,車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有害的

D.走路時,鞋底與路面間摩擦是有害的

2.說明下列情況中是用什么方法來增大或減小摩擦的:

(1)在結冰的公路上撒砂子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2)冬天,為了防止打滑而在輪子上纏上鐵鏈子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3)輪胎上刻有花紋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4)給機器加潤滑油是使接觸面彼此分離減小摩擦。

(5)軸承兩圈之間裝有滾珠是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

3.在奧運會上,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抹些鎂粉,而在單杠上做回環(huán)

動作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他這樣做的目的是(A)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減小摩擦

B.前者是減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兩者都是增大摩擦

D.兩者都是減小摩擦

4.完成P26第1、2、3題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9.1.1壓力和壓強

【學習目標】

第22頁共93頁

1.知道壓力概念,會畫壓力的示意圖和會求壓力大小。

2.知道壓強的概念、壓強公式和單位,會用壓強公式進行計算。

重點難點:

1.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及壓強的計算。

2.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壓力的畫法。

學習內容:壓強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29—P31上面文字內容和插圖,重點內容作上記號,記一記。

【自學檢測】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閱讀課本后我們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

小_有關。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一、壓力

1.在修公路時壓路機把路面壓平,手向墻上按圖釘時都給對方施加了一個力,想一想

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特點。

(1)垂直受壓物體,(2)指向受壓物體。

可見:壓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方向是指向受壓物體。

2.物理學中壓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

受力物體,畫出下面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示意圖:

3.壓力與重力的關系如何?下列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是怎樣產生的?如圖物體重10N,

說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關系。

第23頁共93頁

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

參看課本的實驗(圖9.1-3):

1.怎樣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海綿的凹陷程度。

2.怎樣改變壓力的大小?在桌子上加減祛碼。

3.怎樣改變受力面積?桌腳朝下或桌面朝下。

4.比較乙、丙,壓力一定時,受的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比較甲、乙,

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顯??梢姡簤毫Φ淖饔眯Чc壓力的大小和受

力面積有關。

5.在這個探究實驗中用到的研究物理問題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①性質不同:壓力是彈力,重力是引力;②方向不同:壓力方向垂

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重力方向豎直向下,壓力與重力聯(lián)系:只有放置在水平面上靜止

的物體的重力才等于水平面受到的壓力。

【即時練習】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0

A.重力就是壓力

B.壓力的方向與重力的方向總是一致的

C.壓力和重力是兩種不同性質的力,有的壓力是由重力產生的

D、所有壓力的大小與重力無關

2.如圖所示,物體力對斜面壓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D)

3.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端削尖,已用得很短的鉛筆兩端試一試,兩指間的凹陷程度

第24頁共93頁

是不同的(填“相同”或“不同”),這表明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

4.判斷下圖桌面受到的壓力F氏與物塊重力G物之間的大小關系。

〃〃〃〃〃〃

F

777777777777

手壓=產+6物/壓=G物一/

學習內容三:壓強及計算

【自學檢測】

1.定義: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受的壓力的太小與受力面積的比叫做壓強,用公式表示

為0=§_。壓強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單位面積所受到的壓力。壓強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2.單位:公式中力的單位是牛(N),面積單位是平方米(n?),壓強單位是Pa(N/n?)。

3.換算關系:lPa=LN/m)2Pa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m?面積上受到壓力是2N。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1.學習P31例題思考:①本題所求未知量是什么?②要求未知量必須知道哪些量?③

先求什么?后求什么?④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成什么單位?

2.將一重10N的底面積為1dm,的正方體放在一上表面積為In?的水平桌面上,正方體

對桌面的壓強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田口一mgFGIONFG10N

解:取大壓強夕最大=飛=不=";------------=4000Pa,最小壓強"最小=飛=

,7X1X10-W1X102m2

4

=1000Pao

【精講點撥】

1.應用壓強公式0=(及變形式b=pS和s=/以計算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

sp

第25頁共93頁

2.在應用壓強公式計算時,要先把單位換成國際單位后再計算。

3.受力面積是指接觸部分的面積,而不是物體的底面積或表面積。

【即時練習】

1.一個質量是60kg的人,仰躺在硬床上和“席夢思”軟床上,身體與床的接觸面積分

別為0.Olm?和0.4m)請你計算人受到的壓強各是多少?

2.人站立時和行走時,對地面的壓強一樣嗎?估算一下站立時對地面壓強多大?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9.1.2增大減小壓強的方法

【學習目標】

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會解釋日常生活中利用和控制壓強的現象。

重點難點:

利用增大或減小壓強方法,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學習內容: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31?P32文字內容和插圖。

【自學檢測】

根據壓強公式知道:要增大壓強,可以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要減小壓強,可以減

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請用壓強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1.指出P31四圖各采用什么方法增大或減小壓強?

2.交通部門為什么限制貨車超載?(減小壓力從而減小壓強)

3.為什么房子地基做得又寬又厚?(增大受力面積從而減小壓強)

4.由同種材料制成的質地均勻的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高都為h,底面積不同,

靜置于地面上,分別求出它們對地面的壓強。(提示:設底面積分別為Smt、SgSK,密

度為P,推導結果。網柱=pv=pR=PgH)

第26頁共93頁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圓柱體、長方體等柱狀物體壓在水平面上的壓強只與。和力有關,而與S無關,計

算公式為P=Pgh。

2.在計算壓強時,先確定壓力和受力面積,怎樣確定受力面積的大小呢?受力面積是

指兩個物體發(fā)生力的作用時的實際接觸面積,不一定等于施壓物體的底面積或受壓物體的表

面積。

【即時練習】

1.P32頁第2題。

2.如圖所示,物體A重30N,B重15N,物體A的底面積為10cm:物體B的底面積為

5cm2o則

(DA對B的壓強多少帕?

(2)B對桌面的壓強是多少帕?

(提示:A對B的壓力的受力面積是B的底面積,B對桌面的壓力是A與B的總重力。)

2.P32第4題。

【當堂練習】見訓練案基礎部分

9.2.1液體壓強特點

【學習目標】

1.了解液體內部存在壓強及形成液體壓強的原因。

2.掌握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重點難點:

1.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2.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因素的實驗設計。

第27頁共93頁

學習內容一:液體壓強特點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P33文字內容和插圖,基本概念、定義用紅筆做上記號,然后觀看演示實驗(圖

9.2.2)

【自學檢測】

家里水池底部的橡皮塞容易提起,裝滿水后橡皮塞不易提起,證明水對容器底有壓強,

液體能從容器的側壁噴出證明液體對容器側壁有壓強,噴泉能向上噴起說明液體向上

也有壓強,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所以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

1.常用測液體壓強的儀器是什么樣的?壓強計由哪幾部分構成?

2.認識壓強計:我們用U型管壓強計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特點,它是根據U型管左右

液面產生的高度差來反映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

2.教師演示:

(1)將U型管壓強計的探頭伸入水中,發(fā)現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直高度差,說明液

體內有(均選填“有”或“無”)壓強。

(2)保持探頭中心在水中同一深度處,使探頭向不同方向,發(fā)現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產

生的高度差相箜_(“相等”或“不相等”),說明在同一液體的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

壓強都相等(“相等”或“不相等”

(3)增大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發(fā)現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產生的高度差變_工,說明液

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絲(“增大”或“減小”)。

(4)將探頭分別放在水、鹽水的相同深度處,發(fā)現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產生的高度差丕

相等(“相等”或“不相等”),說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蜜雪有關,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

密度大的液體的壓強大。

【展示交流】教師掌握情況

【精講點撥】

1.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在同一深度,液體內部向各

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同一液體內部的壓強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體內部的壓強還與液

體的密度有關,在不同液體的同一深度處,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液體壓強產生的原

因:液體具有重力和流動性。

第28頁共93頁

2.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與深度和液體密度的關系時,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即時練習】

P38第1、2題

學習內容二:液體壓強大小計算方法

學習指導:閱讀課本P35至P36上面文字內容和插圖,特別是液體壓強公式推導過程,

弄清每步換算的理由,記住液體壓強計算公式。

【自學檢測】

1.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Pgh.

2.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p----壓強----帕斯卡(Pa)

P-------密度----(kg/m3)

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9.8N/kg)

h------深度----(m)

【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1,液體壓強公式推導過程:請同學們思考:如圖9.2.3所示,液面下的方米深的S面

上,液體產生的壓強的方向怎樣?討論:

(1)處在同種液體同一深度各點的壓強有什么特點?

(2)能否用我們已經學過的計算壓強的公式p=QS進行解答?

(3)所取S面以上的液體柱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