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觀察_第1頁
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觀察_第2頁
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觀察_第3頁
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觀察_第4頁
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觀察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觀察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為本次研究觀察對象,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5例。其中對照組行游離植皮修復;觀察組行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評估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15例皮瓣全部成活;術后隨訪,觀察組行動障礙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疼痛評分差異較?。≒>0.05)。結論對于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可給予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娟P鍵詞】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軟組織缺損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多是由于外傷、醫(yī)源性低溫燙傷潰瘍。多合并骨、關節(jié)、肌腱外露,對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修復相對較難。故探索較好的修復方法對患者尤為重要,本文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現詳細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30例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5例。其中觀察組男10例,女5例;年齡為24~55歲,平均年齡為(35.0±3.5)歲;致傷原因:重物砸傷8例,機器絞傷6例,醫(yī)源性低溫燙傷潰瘍1例;軟組織缺損面積為1.0cm×2.0cm~4.0cm×5.0cm,皮瓣切取面積為1.2cm×2.2cm~4.5cm×5.5cm。對照組男11例,女4例;年齡為23~53歲,平均年齡為(34.2±3.3)歲;致傷原因:重物砸傷7例,機器絞傷6例,醫(yī)源性低溫燙傷潰瘍2例;軟組織缺損面積為1.0cm×2.0cm~4.0cm×5.0cm,皮瓣切取面積為1.2cm×2.0cm~4.5cm×5.5cm。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患者行游離植皮修復:清創(chuàng)并連接負壓引流后,等創(chuàng)面被肉芽組織覆蓋,新鮮無水腫及分泌物,給予行游離植皮修復。于大腿中上段用電動取皮刀取略小于缺損面積的中厚皮膚,間斷打洞拉網后,覆蓋缺損創(chuàng)面后,邊緣間斷縫合、加壓包扎固定7~10天。觀察組患者行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在足背外側區(qū),以跗外側動脈皮支穿出點,即外踝至第5跖骨頭的腓側連線的中點處為中心,以跗外側動脈的走行線,即踝間連線下(2.6±0.5)cm處足背動脈搏動點至第5跖骨粗隆的連線為皮瓣的軸線,切取層面為淺層深筋膜下,中心部位為深層深筋膜下。先切開皮瓣前內側緣,在足背動脈近端顯露跗外側動脈的起始部,至趾短伸肌外緣,將趾短伸肌向上方牽開,即可顯露出其下方的跗外側動脈及其皮支血管發(fā)出部分,沿跗外側動脈走行向內側游離跗外側動脈;切開皮瓣外側緣及近、遠側緣,解剖并游離出一定長度的足背外側皮神經[1];在跗外側動脈皮支發(fā)出部,于深層深筋膜與骨膜之間解剖游離皮支,將皮支連同其周圍組織一起包含在皮瓣內,將皮瓣由趾短伸肌與趾長伸肌下方穿過;在足背動脈發(fā)出跗外側動脈部以近上血管夾,確定皮瓣血運良好,則結扎并切斷足背動脈,形成攜足背外側皮神經的跗外側動脈皮瓣,通過皮下隧道將皮瓣轉移覆蓋拇趾末節(jié)創(chuàng)面,足背外側皮神經與足背皮神經吻合。皮瓣下常規(guī)置橡皮管引流,皮瓣供區(qū)取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覆蓋。手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皮瓣設計面積需比創(chuàng)面大10%左右,以此防止瓣縫合后回縮,因張力大而影響血運[2]。②術前采用超聲儀探測血管走行及分支。③術中對于創(chuàng)面的清理及止血需徹底。對于皮瓣活躍出血點及時給予止血,防止瘀血壓迫影響皮瓣成活。④皮瓣切取后,需保留保留供區(qū)的趾短伸肌腱腱膜和周圍軟組織,保證植皮成活。1.3觀察指標術后6個月隨訪,觀察兩組足部疼痛程度、行動程度及觀察皮瓣成活情況。根據站立、行走、體力勞動后足部疼痛程度進行疼痛評分。采用VAS疼痛評分標準,0分無痛,1~3分輕微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中度疼痛。根據蹲下起立、腳尖站立、上下樓梯、快速行走800米等行動完成情況進行行動障礙評分;行動無困難0分,稍有些困難但能完成1分,有困難但能做到2分,非常困難,僅部分能做到3分,無法做到4分。1.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兩組患者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檢驗;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采用P<0.05表示。2結果30例患者傷口均一期愈合,觀察組15例皮瓣全部成活,對照組10例移植皮膚成活;術后6個月隨訪,對照組15例患者,疼痛評分為(2.3±1.5)分;行動障礙評分為(3.0±0.5)分;觀察組15例患者,疼痛評分為(2.0±1.5)分;行動障礙評分為(1.0±0.5)分;兩組疼痛評分比較,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行動障礙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3討論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是骨科多見的一種疾病。臨床對于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的治療有多種,如自體皮片移植修復、游離皮瓣修復、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等。自體皮片移植修復創(chuàng)面,足背耐磨、耐壓性較低,不能支撐足部正常運動,易形成潰瘍、痛性瘢痕等。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則符合皮瓣切取時的“就近”原則,同時,皮瓣供區(qū)位于足背外側的非負重及摩擦區(qū)。供、受區(qū)均位于患足,手術操作便利,不僅外觀較好,且皮膚耐磨、耐壓性較好,避免二次皮瓣修薄整形。本文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30例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為本次研究觀察對象,將其分為行游離植皮修復的對照組和行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的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15例皮瓣全部成活,對照組10例移植皮膚成活;術后隨訪,觀察組行動障礙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疼痛評分差異較?。≒>0.05)。綜上,對于足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可給予跗外側動脈皮瓣修復,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ference[1]謝廣中,苗存良,陳文雄,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