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次階段模擬(期末)語文試題掃描_第1頁
江西省九江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次階段模擬(期末)語文試題掃描_第2頁
江西省九江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次階段模擬(期末)語文試題掃描_第3頁
江西省九江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次階段模擬(期末)語文試題掃描_第4頁
江西省九江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次階段模擬(期末)語文試題掃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江西省九江地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第二次階段模擬(期末)語文試題(掃描)2022-2023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

高二語文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修辭立其誠”,是《易傳·文言》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然是兩千年以前講的,現在仍應加以

肯定,仍應承認這是發(fā)言著論寫文章的一個原則?!傲⑵湔\”即是堅持真實性。誠者,實也,真

也?,F代所謂真,古代儒家謂之為“誠”?!傲⑵湔\”可以包括三層合義:一是名實一致,即言辭

或命題與客觀實際一致;二是言行一致,即理論與實踐一致;三是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修辭

立其誠”首先要表述自己的真實思想。

哲學與科學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對于世界的正確認識。人在觀察現象的時候,往往

表現一定的主體性,在認識中含有一定的主觀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應力求避免主觀的干擾。

《管子》書的《心術上》提出所謂“靜因之道”?!缎男g上》說“因也者,無益無損也?!蛞舱?,

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這是說,在認識外物的時候不要對于外物有所損益,力求認識外物的本

來面目。列寧論“辯證法的要素”,舉出十六條,第一條是“觀察的客觀性”,這是唯物主義方法

的基本原則。

多年以來,人們強調主體性的重要,這是正確的。但是,發(fā)揮主體性,應以認識的客觀性為

前提。這里有一個改造世界與認識世界的關系問題。人類的主體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

改造世界應以正確的認識為依據。只有正確地認識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有時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也能加深對于世界的認識,但是對于世界的正確認識還是改造世

界的基本條件。

“修辭立其誠”,包含端正學風的問題。據《漢書·儒林傳》記載,齊詩的經師轅固曾對公孫

弘說:“務正學以言,無由學以阿世?!彼^曲學阿世即是嘩眾取寵,曲解經典的原義以討好于時

尚,也就是背離了原則而順風轉舵,這就違反了追求真理的學術宗旨?!靶揶o立其誠”應是端正

學風的首要準則。漢代經師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則,我們今天則應強調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揭示客觀真理確非容易,但是表述自己的真實思想應該并非難事。然而,千百年來,由于世

事的錯綜紛繁,說真話、講實話,卻不是容易做到的。人們常常把真實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這

是復雜的不正常的社會關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實見解表述出來,這應是

“修辭立其誠”的起碼要求。

應該承認,“修辭立其誠”是一個唯物主義的原則。唯物主義肯定事實,肯定客觀真理。唯

物主義者無所畏懼,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見解亮出來。雖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義比較流行,

我還是相信,唯物主義是科學研究的真實基礎。(節(jié)選自張岱年《修辭立其誠》有刪減)

材料二:

我們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樣,因為人沒有任何善的觀念,便認為人天生是惡人;因為人不知

道什么是美德,便認為人是邪惡的;人從來不對他的同類效勞,因為他認為他對他們沒有任何義

務;人自認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權利,因此便以為他自己是整個宇宙的唯一的主人。誠

然,這位是根據他自己提出的原則進行推理的,他的論點就應該這樣來表述:我們在自然狀

態(tài)中對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的關心,絲毫不妨礙他人對保護他自己的生存的關心的,因此這個

狀態(tài)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適合于人類的。然而他在書中所說的話卻恰恰相反,因為他把為了滿

足許許多多欲望而產生的需要,與野蠻人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存而產生的需要混為一談了;其實,

這些欲望乃是社會造成的,而且,正因為人的欲望叢生,才使法律成為必需的東西。既然霍布斯

認為惡人是一個強壯的孩子,那我們就要問:野蠻人是否也是一個強壯的孩子?如果我們承認

他是一個強壯的孩子,那該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呢?如果這個人強壯的時候也像他柔弱的時候那

樣依賴他人,那么,什么過分的事他干不出來呢?他的母親如果不及時喂他奶,他就會打她;如

果他覺得他的弟弟招他討厭,他就會掐死他;如果別人碰撞了他或打擾了他,他就會咬別人的

腿。說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是強壯的,與說自然狀態(tài)中的人需要依賴于人,這兩種說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處于依賴狀態(tài)的時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無拘無束,不依賴他人的話,他早就是很強壯

的了?;舨妓箾]有看出:我們的法學家所說的阻礙野蠻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

人所說的阻礙野蠻人濫用他們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們認為野蠻人之所以不是惡人,其原因

高二語文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第1頁(共6頁)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為防止他們作惡的,既不是智慧的發(fā)達,也不是法律的約束,而

是欲念的平靜和對惡事的無知。

此外,霍布斯還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人天生就有一種不愿意看見自己同類受苦的厭惡心

理,使他不至于過于為了謀求自己的幸福而損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種情況下克制他的強烈的

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產生之前克制他的自愛心。我認為這是人類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因

此,我認為憐憫心是我們這樣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難折磨的人最應具備的稟性,是最普遍的和

最有用的美德。(節(jié)選自盧梭《憐憫是人的天性》有刪減)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修辭立其誠”雖早在兩千年以前提出,但現在仍是發(fā)言著論為文的一個原則。

B.在觀察現象時,總會表現出一定的主體性,但是追求真理應力求避免主觀干擾。

C.“立其誠”的意思是堅持真實性?!罢\”是道家追求的境界,現代稱之為“真”。

D.野蠻人不是惡人,不知道什么是善。防止他們作惡的是欲念的平靜和對惡事的無知。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引用經典論述,使文章厚重,說服力強:材料二舉例論證,娓娓道來。

B.材料二采用破立結合,立論公允,持之有據,文氣沛然,思辨有道,富有感染力。

C.材料一運用唯心主義觀點,分析“立其誠”存在的問題,強調做人要“講真話”。

D.兩則材料都蘊含著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人生智慧,又體現出深摯的人文關懷。

3.下列說法中,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本性的最初沖動始終是正確的,在人的心中沒有原始的罪惡。

B.凡人持身處世,惟當以恕存心。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D.人之生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

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什么特色?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5.當今網絡上存在諸多亂象,如驅利性媒體標題驚悚,內容空虛;非理性網民演繹的網絡暴力常

常引發(fā)嚴重后果,釀成悲劇。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這些事件的看法。(4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茶館(節(jié)選)老舍

……

(常四爺提著小筐進來,筐里有些紙錢和花生米。他雖年過七十,可是腰板還不太彎)

常四爺什么事這么好哇,老朋友!

王利發(fā)哎喲!常四哥!我正想找你這么一個人說說話兒呢!我沏一壺頂好的茶來,咱們

喝喝?。ㄈテ悴瑁?/p>

(秦仲義進來。他老的不像樣子了,衣服也破舊不堪。)

秦仲義王掌柜在嗎?

常四爺在!您是……

秦仲義我姓秦。

常四爺秦二爺。

王利發(fā)(端茶來)誰?秦二爺?正想去告訴您一聲,這兒要大改良!坐!坐!

常四爺我這兒有點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這可真是個樂子!

秦仲義可是誰嚼得動呢?

王利發(fā)看多么邪門,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動!多么可笑!怎樣???秦二爺?。ǘ?/p>

坐下)

秦仲義別人都不理我啦,我來跟你說說:我到天津去了一趟,看看我的工廠!

王利發(fā)不是沒收了嗎?又物歸原主啦?這可是喜事!

秦仲義拆了!

常四爺拆了?

王利發(fā)拆了?

秦仲義拆了!我四十年的心血啊,拆了!別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從二十多歲起,就

主張實業(yè)救國。到而今……搶去我的工廠,好,我的勢力小,干不過他們!可倒好好地辦哪,那

是富國裕民的事業(yè)呀!結果,拆了,機器都當碎銅爛鐵賣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這樣的政府

找不到?我問你!

高二語文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第2頁(共6頁)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王利發(fā)當初,我開的好好的公寓,您非蓋倉庫不可??矗瑐}庫查封,貨物全叫他們偷光!

當初,我勸您別把財產都出手,您非都賣了開工廠不可!

常四爺還記得吧?當初,我給那個賣小姐的小媳婦一碗面吃,您還說風涼話呢。

秦仲義現在我明白了!王掌柜,求你一件事吧:(掏出一二機器小零件和一支鋼筆管來)

工廠拆平了,這是我由那兒撿來的小東西。這支筆上刻著我的名字呢,它知道,我用它簽過多少

張支票,寫過多少計劃書。我把它們交給你,沒事的時候,你可以跟喝茶的人們當個笑話談談,

你說呀:當初有那么一個不知好歹的秦某人,愛辦實業(yè)。辦了幾十年,臨完他只由工廠的土堆里

撿回來這么點小東西!你應當勸告大家,有錢哪,就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干好事!

告訴他們哪,秦某人七十多歲了才明白這點大道理!他是天生來的笨蛋!

王利發(fā)您自己拿著這支筆吧,我馬上就搬家啦!

常四爺搬到哪兒去?

王利發(fā)哪兒不一樣呢!秦二爺,常四爺,我跟你們不一樣,二爺財大業(yè)大心胸大,樹大可

就招風??!四爺你,一輩子不服軟,敢作敢當,專打抱不平。我呢,作了一輩子順民,見誰都請

安、鞠躬、作揖。我只盼著呀,孩子們有出息,凍不著,餓不著,沒災沒病!可是,日本人在這兒,

二拴子逃跑啦,老婆想兒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該緩一口氣了吧?誰知道,(慘笑)哈

哈,哈哈,哈哈!

常四爺我也不比你強??!自食其力,憑良心干了一輩子啊,我一事無成!七十多了,只落

得賣花生米!個人算什么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國家象個樣兒,不受外國人欺侮??墒恰?/p>

哈!

秦仲義日本人在這兒,說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廠就合作過去了。咱們的政府回來了,工廠

也不怎么又變成了逆產。倉庫里(指后邊)有多少貨呀,全完!哈哈!

王利發(fā)改良,我老沒忘了改良,總不肯落在人家后頭。賣茶不行啊,開公寓。公寓沒啦,

添評書!評書也不叫座兒呀,好,不怕丟人,想添女招待!人總得活著吧?我變盡了方法,不過

是為活下去!是呀,該賄賂的,我就遞包袱。我可沒作過缺德的事,傷天害理的事,為什么就不

叫我活著呢?我得罪了誰?誰?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單不許我吃窩窩頭,

誰出的主意?

常四爺盼哪,盼哪,只盼誰都講理,誰也不欺侮誰!可是,眼看著老朋友們一個個的不是

餓死,就是叫人家殺了,我呀就是有眼淚也流不出來嘍!松二爺,我的朋友,餓死啦,連棺材還是

我給他化緣化來的!他還有我這么個朋友,給他化了一口四塊板的棺材;我自己呢?我愛咱們

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看,(從筐中拿出些紙錢)遇見出殯的,我就撿幾張紙錢。沒有壽衣,沒

有棺材,我只好給自己預備下點紙錢吧,哈哈,哈哈!

秦仲義四爺,讓咱們祭奠祭奠自己,把紙錢撒起來,算咱們三個老頭子的吧!

王利發(fā)對!四爺,照老年間出殯的規(guī)矩,喊喊!

常四爺(立起,喊)四角兒的跟夫,本家賞錢一百二十吊?。ㄈ銎饚讖埣堝X)

秦仲義一百二十吊!

王利發(fā)一百二十吊!

秦仲義(一手拉住一個)我沒的說了,再見吧?。ㄏ拢?/p>

王利發(fā)再見!

常四爺再喝你一碗?。ㄒ伙嫸M)再見?。ㄏ拢?/p>

王利發(fā)再見!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嚼不動花生米的細節(jié),一方面說明三個人老邁的狀態(tài),一方面說明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三

個人已經沒有心思去吃花生米。

B.常四爺、王利發(fā)、秦仲義代表了市民階層,他們都因為不同的情況而生活不順,這種劇情安

排是為了顯示社會出了問題。

C.秦仲義堅持實業(yè)救國,工廠先是被日本人剝奪,后來又被政府定為逆產,這都說明在當時

條件下實業(yè)救國沒有出路。

D.從常四爺只盼“都講理”、王利發(fā)只盼孩子出息及生活溫飽等可以看出,底層民眾對社會的

要求很低,但是這些在當時也只是奢望。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選文開頭寫常四爺的筐里有些紙錢為后面劇情發(fā)展埋下了伏筆,寫秦仲義的衣服破舊不

堪與其之前的輝煌形成反差。

B.三位老人祭奠自己的情節(jié)體現出劇中人物對未來徹底失去了信心,在人世間已經沒有任

何眷戀,想要以死做最后抗爭。

高二語文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第3頁(共6頁)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C.劇中秦仲義用義憤填膺的反語詛咒了當時的社會,評價自己時使用第三人稱更將這種對

社會不公的憤恨表現到了極致。

D.全劇使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所選取的人物都是能夠代表不同階層市民的個體,這些人的

命運變化也能夠投射出國家和時局的變化。

8.有評論說《茶館》中的人物是“在黑暗中抗爭”,請你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9.文本中寫到“三個老頭子”祭奠自己,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遠。其上則豐山,聳然而

特立;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蟬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于是疏泉鑿石,辟

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游其間。

滁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于清流山下,生擒

獉獉

其皇甫輝、姚鳳于滁東門之外,遂以平滁。修嘗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

輝、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也,蓋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

?????????????????

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

????????

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而遺老盡矣!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

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yǎng)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

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

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

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獉獉

慶歷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誥、滁州軍州事歐陽修記。(歐陽修《豐樂亭記》)

獉獉獉

材料二: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

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

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

獉獉

所謂石鐘者……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

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

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蘇軾《石鐘山記》)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短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獉

A.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

B.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

C.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

D.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記”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人記事,或記山川名勝、器物建筑。寫法上大多以記敘為主

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如《豐樂亭記》《石鐘山記》。

B.干戈,古代常用兵器?!案伞睘榉谰撸案辍睘槲淦?,因此后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稱。后

高二語文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第4頁(共6頁)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來引申為戰(zhàn)爭。本文指的是戰(zhàn)爭。

C.刺史,又稱“刺使”,古代官名,本為監(jiān)察郡縣的官員。宋代的刺史為虛銜,無實職,文中

“刺史”指歐陽修自己。

D.我國古代常用“干支”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稱為“干支紀年法”。文中“丁丑”和“丙戌”

都是表示年份。

12.下列有關《豐樂亭記》和《石鐘山記》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3分)

A.《豐樂亭記》回顧了滁州百年前的戰(zhàn)亂,也描寫了當時百姓的安閑生活。古今對比,意在

告誡人行要居安思危,不忘皇恩。

B.《豐樂亭記》行文情景交融,迂徐有致,體現了歐陽修散文含蓄委婉的風格。

C.《石鐘山記》體現了求真辨?zhèn)蔚木?,通過實地考察,發(fā)現石鐘山得名的真實緣由。

此文一出,后人于石鐘山所以得名再無爭議。

D.《石鐘山記》是一篇游記,首段提出對石鐘山命名問題的質疑,從而引出下文夜游石鐘山

的記述,結構很有特點。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

(2)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14.根據《豐樂亭記》的內容,說明亭子以“豐樂”為名,寄寓了哪些思想感情。(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賀新郎·同父①見和再用韻答之辛棄疾

老大那堪說。似而今、元龍臭味,孟公瓜葛②。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笑富貴千

鈞如發(fā)。硬語盤空誰來聽?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換鳴瑟。

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神州畢竟,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千里空收駿骨。正目斷

關河路絕。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③

①同父:陳亮字,一作同甫。好友。②元龍臭味,孟公瓜葛:陳登(字元龍),陳遵

(字孟公)都豪放高邁,不拘禮儀,熱情待友。③補天裂:女媧氏補天。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龍”“孟公”,皆姓陳,以之比陳亮:“臭味”謂氣味相投,“瓜葛”謂關系相連(陳姓)。

B.兩人高歌暢飲,驚散了樓頭積雪,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兩人的英雄氣概與狂放精神。

C.汗血寶馬拉鹽車而無人問及,暗示主戰(zhàn)派受朝中當政者打擊排斥。

D.憐惜陳亮空有祖逖聞雞起舞“男兒到死心如鐵”之志,情感趨于哀傷。

16.“老大那堪說”意思是壯志難酬,光陰虛度,還有什么可以說的。但還是說了,“他

說了什么”,聯系全詞簡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在頒獎儀式發(fā)言中所說的“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

悔”,化用了屈原《離騷》中的名句“,?!?/p>

(2)子規(guī),即杜鵑鳥,詩人多用來抒發(fā)悲苦哀怨之情。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

的“”和《蜀道難》中的“”都用了此意象。

(3)針對魏晉名士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用兩句話來批評

“,?!?/p>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11月20日,2022卡塔爾世界杯在萬眾矚目中開幕。

世界杯,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①的神圣榮耀,也是各個國家所有足球運動員的

終極夢想,它也被譽為“生命之杯”,代表著足球界至高無上的榮譽與球迷世界的狂歡。

世界杯,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成長,教會了人們要懂得為夢想而執(zhí)著奮斗、永不放

棄。在本屆世界杯開幕式上,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20歲的“半身少年”穆夫塔以雙手支撐著

身體,用他的純真笑臉向世界傳遞善意和溫暖。這個②的年輕人,以其對運動的無限執(zhí)著、

高二語文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第5頁(共6頁)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對生命的執(zhí)拗抗爭,讓世人看到了一種頑強的精神和意志。

世界杯,讓人們懂得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學會品嘗遺憾的滋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對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學會面對失敗與苦澀,是人生的必修課。我們一生中最為輝煌的一天,

并不是③的那一天,而是從悲嘆和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zhàn)的欲望,并且勇敢地邁向這種挑

戰(zhàn)的那一天。

人生幾十年匆匆而過,但你還有幾屆世界杯可以錯過?你還有多少青春可以揮霍?你還沒

有找到?你?的??人?生?目?標???生?活?的?意?義?就?是?生?活?本?身?。?世?界?杯?決?賽?圈?3?2?支?隊?伍?,最?終?能?捧?起??大?力

神?杯?的?只?有?一?支?。?然?而,足球的魅力不在于贏得比賽,而在于為夢想頑強拼搏、揮灑汗水的過

程。既要享受這個拼搏和奮斗的過程,更要為了輝煌的榮譽去不懈奮斗。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

原意。(4分)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反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述效果。(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9分)

人人都知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古至今,中國人一向強調健康養(yǎng)生,①。明代

謝肇制所著《五雜俎》即提出:“夜讀書不可過子時,蓋人當是時,諸血歸心,一不得睡,則血耗而

生病矣?!?/p>

青年人熬夜最嚴重。青年人偶爾熬夜不可怕,②?;仡櫧陙韽V受熱議的青年健康話

題,“脫發(fā)”“猝死”“三高”等等都與“熬夜常態(tài)化”相關。

“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成為青年人生活不可避免的矛盾。熬夜看書、學習、工作、

刷劇、打游戲等等帶給人的感官更大的刺激性,越來越多的人從“難以習慣”到“可以習慣”。明

知熬夜不可為,仍有人欣然為之,一方面源于健康生活觀念不夠堅定,另一方面也源于熬夜現象

逐漸演變成普遍現象。

③人們對“熬夜”的接受程度就會增強?!安话疽沟纳贁怠痹凇鞍疽沟亩鄶怠毖壑谐闪水?/p>

類,人類不能拋棄的社會性促使人們不得不熬夜。

對待普遍性的“熬夜生態(tài)”不能僅僅限于“局部不提倡”,而要“全面打擊”。為了全民健康、

不能縱容熬夜成為常態(tài)。必須用更細致嚴厲的法規(guī),保障大眾天生的“休息權”。

21.文中多處用了引號,下列選項中引號的用法和文中“三高”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B.她不是“茍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青年。

C.沒有想到,百團大戰(zhàn)中這個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的佳話。

D.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威爾士親王”軍營旁的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22.請在文中劃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文段語意完整連貫,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杭州翻糖師陳瑤,開了一家甜品店“木桃”,店名取自《詩經》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

瑤”。在作品《最憶是杭州》中,她結合杭州的云棲竹徑、雷峰塔、三潭印月、《梁?!贰栋咨?/p>

傳》等元素,把傳統(tǒng)文化之美集中在翻糖蛋糕上。

蘇州姑娘周立言是一名旗袍設計師。2015年7月22日,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她帶著20

件“姹紫嫣紅”系列的蘇繡旗袍亮相,吸引了世界的目光。除了旗袍創(chuàng)作,她的公司小伙伴

每個人都有一個花名,都是詞牌名或曲牌名。比如,她自己是“臨江仙”,運營主管是“浪淘

沙”,CEO是“破陣子”。

上述現象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與感悟?復興中學“爾雅文學社”擬于近期召開“語文學習的外

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專題座談會。假如你是該社社員,請寫一篇發(fā)言稿,參與交流。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語文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第6頁(共6頁)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2022-2023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階段性模擬試卷

高二語文參考解析

1.C(3分)(解答:C項,“誠”不是道家追求的境界,是儒家。)

2.C(3分)(解答:C項“唯心主義”應該是“唯物主義”。)

3.D(3分)(解答:D項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本來就是小人。如果沒有老師教導,沒有法度約束,

就只會看到財利罷了。)

4.(4分)①論證結構上:總分總(或層進式)。首先提出觀點,接著從哲學和科學的角度引用

理論論證觀點,最后闡明“修辭立其誠”的必要性,強調其現實意義。(2分)②論證方法

上:引用論證,如引用《管子》中的話,有力地論證了認識客觀世界要舍棄自己的主觀偏見,

力求認識外物的本來面目。(其他引用也可)(2分)(其他解析言之成理可酌情計分)

5.(4分)①媒體要“修辭立其誠”,其標題、言辭與客觀實際保持一致,表述自己的真實思

想,堅持守正求真的輿論擔當。(2分)

②個人(網民)要做到“修辭立其誠”,為人要“真”,用道德約束自己的言行;應當保持

一顆憐憫心,善待他人。(2分)(其他解析言之成理可酌情計分)

6.A(A項“嚼不動花生米的細節(jié),一方面說情明三個人老邁的狀態(tài)”理解錯誤,根據原文“我

這兒有點花生米,(抓)喝茶吃花生米,這可真是個樂子”可推知,常四爺并沒有“嚼不動花

生米”)

7.B(B項“想要以死做最后抗爭”錯誤,文中三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在走近人生終點的時刻,

為祭奠自己,呼喊著把紙錢拋向半空中。這不同尋常的舉動,主要表現了人物命運的凄慘及

人物對現實的失望,營造了悲涼的氣氛,并無“以死做最后抗爭”之意)

8.王利發(f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對茶館進行改良,最終也沒能擺脫黑暗的壓迫,結局悲涼;(2分)

常四爺自食其力、剛正不阿、熱愛國家,卻在黑暗的時局下艱難生活;(2分)秦仲義是一個

民族資本家,提倡實業(yè)救國,卻被巧取豪奪,最終破產。(2分)

9.①收束全劇,使全劇在悲劇的氣氛中收場;(2分)②他們三個雖然身份、地位等不同,在一

生中過著不同的生活,但是結局都是一樣悲慘;(2分)③體現了他們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他

們的命運,都和當時的社會有著莫大的聯系。(2分)

10.選A。

11.選D。解答:“丙戌”是紀年,“丁丑”是紀日。

12.選C。解答:“后人于石鐘山所以得名再無爭議”的說法,文中找不到依據。

13.解答:(1)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來游玩,抬頭望山,低首

聽泉。(要點:狀語后置,“既”“日”)

(2)在敲擊時能發(fā)出鏗鏗的聲音的石頭,到處都有。(要點:定語后置,“鏗然”“所在”)

(共8分,每題4分,一個要點1分,句意一分。)

14.解答:①慶幸百姓遇到豐收的年成。②讓百姓知道所以有豐年的快樂,是因為生活在太平無

事的年代。③宣示皇恩,表示與民同樂。④四時之景,無不可愛。(任選3點,每點1分。

滿分3分)

我擔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覺得甘甜。向滁州人詢問泉水的

發(fā)源地,就在距離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處。它的上面是豐山,高聳地矗立著;下面是深谷,

幽暗地潛藏著;中間有一股清泉,水勢洶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愛這里的風景。

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鑿開石頭,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這美景中

往來游樂。

滁州在五代混戰(zhàn)的時候,是個互相爭奪的地區(qū)。過去,太祖皇帝曾經率領后周兵在清流山

下擊潰李景的十五萬軍隊,在滁州東門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將皇甫暉、姚鳳,就這樣平定了滁

州。我曾經考察過滁州地區(qū)的山水,查核過滁州地區(qū)的圖籍,登上高山來眺望清流關,想尋找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皇甫暉、姚鳳被捉的地方。可是,當時的人都已經不在,大概是天下太平的時間長久了。自從

唐朝敗壞了它的政局,全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們全都起來爭奪天下,到處都是敵對的政權,

哪能數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現,全國就統(tǒng)一了。以前的憑靠險要的割據都

被削平消滅。在一百年之間,靜靜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問問那時的情形,可是留下來的老

年人已經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處在長江、淮河之間,是乘船坐車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

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著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飯,歡樂地過日子,一直到死。

有誰曉得這是皇帝的功德,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滋潤化育到一百年的長久呢!

我來到這里,喜歡它地方僻靜而公事清簡,又愛它的風俗安恬閑適。在山谷間找到這樣的

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來游玩,抬頭望山,低首聽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鮮花,夏天

在茂密的喬木乘涼,刮風落霜結冰飛雪之時,更鮮明地顯露出它的清肅秀美,四時的風光,無

一不令人喜愛。(那時)又慶幸遇到民眾為那年谷物的豐收成熟而高興,樂意與我同游。于是為

此根據這里的山脈河流,敘述這里風俗的美好,讓民眾知道能夠安享豐年的歡樂,是因為有幸

生于這太平無事的時代。

宣揚皇上的恩德,和民眾共享歡樂,這是刺史職責范圍內的事。于是就寫下(這篇文章)

來為這座亭子命名。太歷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誥、知滁州軍州事歐陽修記。

15.D(憐愛、尊重陳亮“聞雞起舞”的壯烈情懷,情感激昂。可結合初中教材《破陣子》

理解。)

16.參考解析:

①同志之誼。友人到來,"我"帶病歌飲,一同"笑富貴",說"硬語"。因兩人"臭味"相投,“瓜

葛”相連,遭遇相同,情誼深厚。

②國難之憤。面對“神州離合”“關河路絕”,愛國志士這樣的汗血寶馬“無人顧”,而南

宋統(tǒng)治者卻“千里空收駿骨”,偏安一隅、把家恥國難全都拋在了腦后,詞人盡情地抒發(fā)了

郁結胸中的萬千感慨。

③補天之志。期望“心如鐵”的友人如同女媧補天一樣為恢復中原一展身手、作出貢獻,

借激勵友人之語自我勉勵,表述出對國家必定統(tǒng)一的堅定信心。

評分細則:6分。每點2分,大意對,言之成理即可。

我本來已老大無成,不該再說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這個如同陳登、陳遵般有著湖

海俠氣的志趣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了。我正生著病,你來了,我高興得陪你

高歌痛飲,歡喜和友誼驅散了樓頭上飛雪的寒意。可笑那些功名富貴,別人將其看得如同千鈞

般重,我們卻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輕。可是我們當時所談論和闡發(fā)的那些事關國家興亡的真

知灼見又有誰聽見了呢?只有那個照人間滄桑、不關時局安危的西窗明月。我們談得如此投機,

一次又一次地斟著酒,更換著琴瑟音樂。

國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卻大為消沉,不同于過去了。請問你們,神州大地,究竟還要被

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馬拖著笨重的鹽車無人顧惜,當政者卻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買

駿馬的骸骨。極目遠眺關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我最尊敬你那聞雞起舞的壯烈情懷,你

曾說過:男子漢大丈夫,抗金北伐的決心至死也會像鐵一般堅定。我等待著你大顯身手,為恢

復中原作出重大的貢獻。

17.解答:①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②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③固知一

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18.參考解析:夢寐以求身殘志堅功成名就

評分細則:3分。每空1分,意思相近,語句連接通順的成語也可酌情給分。

19.足球的魅力不僅在于贏得比賽,更在于為夢想頑強拼搏、揮灑汗水的過程。既要為了輝煌的

榮譽去不懈奮斗,更要享受這個拼搏和奮斗的過程。

評分細則:4分,改對一處給2分。兩處都是犯了事理邏輯順序不當的錯誤。第一句的關系

應改成“不僅……更”等的遞進關系,而不是并列關系;第二句“既要……更要”的分句內

容應該調換位置。

20.①連續(xù)運用發(fā)問,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引發(fā)對人生苦短,青春易逝,人生目標等的思考,加

{#{ABIYKQggCAAAJAAABCUwUACkKQkgECACgOREAcMEIByRFABAA=}#}

強了語氣。②三個"還"問句構成排比,豐富了"人生匆匆"的內容,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加

強語勢。③反問和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都抒發(fā)了要奮斗于當下的感情。

評分細則:4分。反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