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語文期末聯(lián)考卷加答案_第1頁
高一上語文期末聯(lián)考卷加答案_第2頁
高一上語文期末聯(lián)考卷加答案_第3頁
高一上語文期末聯(lián)考卷加答案_第4頁
高一上語文期末聯(lián)考卷加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上語文期末聯(lián)考卷加答案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就中國古代詩歌史而言,盛唐既是時段分期概念,也是由審美特質、體制藝術、代表作家等共同構成的詩學型范的概念。特別是經(jīng)過宋元明清論者的闡發(fā),盛唐逐漸凸顯為詩歌史的黃金時代,盛唐之“盛”也具有了詩史價值判斷的涵義。作為分期概念的盛唐,由宋代嚴羽較早提出,至明代高棅基本論定。嚴羽論詩推崇“盛唐”,又說“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可知他心中的盛唐主要指開元、天寶詩壇。此后學者言及盛唐,基本重在開元、天寶,只是對盛唐的上限和下限的看法稍有出入。到高棅編選《唐詩品匯》時,詳細選定開元至大歷初八十六人為盛唐,更加標舉開元、天寶為“盛唐之盛者”。高棅對盛唐分期的看法,相對客觀,也在后世產生了較大影響?,F(xiàn)當代學者論定盛唐所涵蓋的范圍,基本不出高棅的結論,而對盛唐分期的歧見也主要針對的是安史之亂后至大歷初的歸屬問題。一方面如郭預衡、余恕誠仍然主張自開元至大歷前劃為盛唐。另一方面,從胡適到林庚、袁行霈,都主要把開元、天寶作為盛唐,并將天寶末至大歷視為盛唐詩向中唐詩的過渡。后一種觀點已經(jīng)成為當前學界的主流。在唐代歷史上,政治社會之“盛”與詩歌創(chuàng)作之“盛”,這二者的時限有所重合而又不完全吻合。盛唐分期概念的分歧,正體現(xiàn)了后世對文學藝術與社會時代之關系的思考。盛唐詩學型范到底由哪些作家來體現(xiàn),這是一個關鍵的論題。歷代學者對盛唐詩歌典范的總結,實際也是基于他們對盛唐的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認識。嚴羽推崇李白、杜甫,同時又稱賞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我們今天一般說到盛唐詩人,首先就離不開這六家,其代表性和經(jīng)典性是毋庸置疑的。元明以降學者則帶入辨體的細膩視角,為我們勾畫出其時詩體大備、時人各有專擅的盛唐風貌。尤其是高棅《唐詩品匯》在各類詩體下按“正宗”“大家”“名家”“羽翼”等排列諸家、收錄作品,十分直觀地展示了他心目中盛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范圍。與此同時,歷來論者都認可杜甫為盛唐詩人,但又對杜詩超出唐詩主流風格之外的特質頗有體會,于是產生了對于盛唐之“正體”和“變體”的探討。嚴羽已經(jīng)注意到“眾唐人是一樣,少陵是一樣”。王世懋進一步論及杜詩多有“變態(tài)”之處,說:“特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老句也。而終不失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麗句也。”可見,杜甫的詩在盛唐主流風格之外,又具備獨造之變體,既有沉郁的深句,也有磅礴的麗句。這一現(xiàn)象歷來就是古人所關心的問題。就杜甫的“不離盛唐”而言,我們看到盛唐概念的豐富性、包容性;就杜甫的“超出盛唐”而言,我們看到盛唐藝術規(guī)范的限度所在。盛唐詩學型范的基本內涵,包含了風骨健舉、氣象渾厚、風神超越、興象玲瓏等美學范疇,也包含了古體、近體發(fā)展新變所形成的體制風貌。對盛唐詩歌藝術典范的闡發(fā),可以溯及殷璠“開元十五年后,聲律風骨始備矣”這一經(jīng)典論斷。其后,宋元明清學者一直重視對盛唐詩風特質的揭示,盛唐型范主要是由他們心目中典型的審美范疇、體式風格和作家經(jīng)典來共同詮釋。嚴羽提出盛唐詩的獨到之處在于“興趣”和“妙悟”,他認為盛唐詩并不依恃學理思力,而是具有“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特點。明代學者的最大創(chuàng)見則在于,更加明確地闡發(fā)出盛唐詩的特質,提出了一些影響至今的經(jīng)典美學范疇。如胡應麟以“體格聲調”“興象風神”論詩,稱贊七言律詩在盛唐“氣象神韻,迥自不同”的面貌。至清代王士禎又發(fā)展了前人的“興象風神”觀,可見古人對盛唐詩的批評觀念得以不斷充實完善。這些經(jīng)典的論斷和表述,既代表了古人對盛唐詩歌藝術型范的理解,也凝結成為他們自身鮮明的詩學理想,他們對盛唐之“盛”的解釋和推崇,實際正是對盛唐的詩史價值的認定?,F(xiàn)當代學者探討詩學型范意義上的盛唐,實際上也是在探求思索盛唐詩的特質是什么,以及哪些作家作品最能代表盛唐詩等問題。林庚用“盛唐氣象”概括盛唐詩歌的特質,特別重視作品中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時代性格。羅宗強進一步強調了盛唐詩濃烈明朗的情感、雄渾壯大的氣勢和清新自然的審美。其后學者探討“盛唐氣象”“盛唐之音”的美學內涵,大多立足于這些重要結論。由此學界對于盛唐詩歌特質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梢?,盛唐詩學研究的推進,正與傳統(tǒng)詩學批評一脈相承,至今仍在繼續(xù)開掘古人論及“盛唐”時的基本議題。總之,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盛唐概念,在基本的時間分期內涵之外,更具有詩學型范的涵義。將盛唐劃定在哪一段,將哪些作家放入其中,這兩個層面的涵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都關系著如何理解盛唐詩風特質的根本問題。而對盛唐詩歌藝術典型特質的提煉總結,則是隨著后人對廣闊的詩歌史的整體觀察,逐步明確起來的。古代學者主要是在盛唐詩與中晚唐詩、宋詩的對比參照中,越來越清晰地建立起“盛唐”概念的面貌。歷代學者在闡發(fā)盛唐概念的同時,也是在發(fā)展他們當代的詩學思想,這又從側面體現(xiàn)了盛唐在古代詩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摘編自黃琪《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盛唐概念》)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盛唐時期被看作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黃金時期,盛唐之“盛”體現(xiàn)盛唐時期詩歌價值之高,這些是經(jīng)過后代論者的闡發(fā)逐漸凸顯出來的。B.歷代學者對詩歌史上盛唐分期的看法大同小異,大多認同是開元、天寶時段,作者認為將大歷初年的八十六人劃歸盛唐的觀點更為客觀。C.胡應麟以“體格聲調”“興象風神”論詩,比嚴羽提出的“興趣”“妙悟”說,在闡發(fā)盛唐詩歌的特質方面更明確,其批評觀念更完善。D.盛唐時段的劃分和代表作家的確立是詩歌史上盛唐概念研究的范疇,二者的涵義密切相關,都關系著如何理解盛唐詩風特質的根本問題。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現(xiàn)當代學者對于盛唐分期的論述和高棅的結論相差不大,這表明他們可能對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借鑒和吸收,又在此基礎上有所發(fā)展。B.從時段分期來看,詩歌史上的盛唐和政治歷史上的盛唐分期不同,它們既正相關但又不完全重迭,可見文學藝術與社會時代不無關聯(lián)。C.高棅在《唐詩品匯》中按“正宗”“大家”“名家”“羽翼”等排列作家作品,直觀地展示出盛唐作家的地位高低和作品的水平高下。D.對古代詩歌史上盛唐概念的研究延續(xù)至今,從側面體現(xiàn)盛唐詩歌的重要地位,而每每推陳出新又反映出各時代詩學思想也在不斷發(fā)展。3.下列詩句,不符合林庚提出的“盛唐氣象”詩歌特質的一項是(3分)A.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王維《竹里館》)B.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C.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D.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行文脈絡。(4分)5.文中認為杜甫的詩歌“不離盛唐”,又“超出盛唐”,請結合杜甫《登高》的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簡要分析。(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午夜的風燈費振鐘一個人躑躅在小城的午夜里,人家的燈火差不多都熄滅了,深巷里時不時傳來幾聲狗叫。這時候,小城真的是安靜極了,也真的是無聊極了。初冬時節(jié),夜風一起來,吹在身上,寒戰(zhàn)戰(zhàn)的,而肚子里又饑餓了,就想回去,但心猶不甘。①你原要在小城上重溫舊事的,這舊事自然也包括午夜里的那盞風燈,然而風燈到這時候還沒有出現(xiàn)??床灰娡帐煜さ娘L燈,也許就是你來這座小城最大的缺憾。沿河的小街仍是昨天的石板街,多由青石鋪成,仍是一塊塊布滿斑紋磨圓邊角的石頭。你也曾在這些地方停留,看水,看石頭,看水從石頭邊流過,一時湍急,一時平緩。樹上飄落的仍是昨天的黃葉,每一片發(fā)出簌簌語聲;河水緩慢流淌著,仍是昨天的聲音。然而,風燈在哪兒?昨天那盞玻璃風燈,在這樣初冬的午夜,總是在小街一角散發(fā)著淡淡的光暈。小街上的人家,任誰打開窗格子,都能夠看到。那時候在閣樓上教你讀書的祖父,會對你說,街角上的風燈還亮著呢,再把唐人這篇文章誦讀兩遍!也許,你就有點惱恨這盞燈為什么老是不走。不過祖父接著又會說,餓了吧,那就叫人去燈那邊端一碗咸米粥上來,你心里就又盼著那燈每天夜里都亮著才好。其實,你可能并不真的記得那個在燈影中不聲不響忙碌的人,那個大家都叫他葉伯伯的老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你分辨不清他衣服的顏色,看不清他的表情,就算那頂你最熟悉的圓帽子,你也說不清到底是皮的還是氈的,是薄的還是厚的,前面是鑲了一枚銅錢還是一枚玉。當然你更不會知道葉伯伯守著他的擔兒,已經(jīng)有多少個這樣的午夜了。祖父對你說,葉伯伯是個本分的人。你可能似懂非懂。本分,就是在小街上熬米粥嗎?你知道葉伯伯的粥有多么好吃,全城人沒有誰比葉伯伯更會熬米粥了。單是粥的種類,就讓你饞得忘記不了。②那些甜的蓮子粥薏米粥紅棗粥桂圓粥,那些咸的酸菜粥筍干粥皮蛋粥肉粥魚粥,沒有一樣不好吃。要說起來,還是熬粥的米好,葉伯伯用的米都是他到百多里外太湖一帶特選回來的。熬出來的粥,湯又黏又稠,上面有一層米油,加上葉伯伯精心做成的配料,怎么能不好吃呢!可你對葉伯伯為什么要熬粥,為什么要在深夜里擺著粥擔,點著一盞風燈賣粥,還是少年一樣的懵懂與無知!也許對于小城人而言,葉伯伯其實也是陌生的。大家口里都說葉伯伯,只因葉伯伯的粥進入冬天以后是他們離不開的想頭。葉伯伯的粥是小城冬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葉伯伯自己卻好像生活在另一個世界里。白天沒有人看到葉伯伯,等葉伯伯在夜晚點亮粥擔上的玻璃風燈時,他也不會看到別人了。誰能注意到葉伯伯與小城人的這種關系呢?沒有人注意,其實這給了葉伯伯一種自由。葉伯伯擺著他的粥擔,粥擔上的風燈獨自亮在小城的午夜里,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至少葉伯伯自己是這么認為的。許多年后,有一位作家這樣寫葉伯伯的粥擔和他的風燈:葉三的擔子,是宋代的樣式,他祖上傳下來的。傳了多少代,沒人知道。宋代人的飲食很簡樸。宋代人愛吃粥,粥的花樣非常多。做粥不只是一種日常需要,而且還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也許是這個原因,葉三的祖先說不定就是宋代一位做粥的大師。宋朝后來定都江南的臨安,葉三的祖先也就從北方南渡到了江南這個小城,做粥的手藝一直傳到葉三手上,有葉三的粥擔子可以作證。葉三的粥擔,一頭是紅木做成的柜籠,里面分成好多層格子,每層格子里放著大、中、小幾套白瓷碗和勺子;一頭是特制的紫銅粥鍋,也分成好幾檔,每檔是不同品種的粥,下面則是一只黃泥小缸爐。爐火悶著,煲著粥。每天晚上葉三擺好他的宋代樣式的粥擔子,點亮掛在柜籠上面的風燈。風燈亮了,才是葉三開始賣粥的時候。葉三從夜里九十點鐘賣粥,過了凌晨一點鐘就收擔子,或許這也是宋代遺風吧。③有誰想到,哪一天,夜晚的風燈和葉伯伯的粥擔會不在了?沒有人想到。一種東西,成了習慣,人們就覺得它會永遠存在下去,可是真的等到人們開始回憶它時,這才發(fā)現(xiàn)這種東西早已消失。夜晚的風燈就是在小城眾人視而不見的某天夜晚,忽然就沒有了。其實,小城里同時消失的,又何止是夜晚的風燈:那些時間深處的小巷,臨街的燒餅爐里正在烘烤著香脆的燒餅,芋艿在鹽開水里冒著咸咸的氣息;一家竹器鋪里年輕的竹匠在做一只精致的竹盒;街邊溪水里上上下下是提著菜籃、米籮忙碌著的媳婦和姑娘們;④門樓邊一個悠閑地吸水煙的老人,老人身后是長長的過道,幽幽地通向里面的天井和木樓……一樣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好東西,不一定能夠留住,哪怕它是宋代的哩!你今夜所有的惆悵和缺憾,其實是沒用的。(有刪改)6.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安靜的午夜小城里躑躅,無聊、寒冷與饑餓的作者卻不甘心就此回家,意在引出下文對兒時舊事的遙想。B.在回憶年少讀書場景時,“惱恨”與“盼著”兩個動詞,直接表現(xiàn)作者對午夜的風燈愛恨交加的矛盾心理。C.在作者童年印象中,賣粥的葉伯伯衣服顏色、具體表情等都是模糊的,由此看出作者年少時的懵懂與無知。D.白天沒人看到葉伯伯,晚上葉伯伯也看不到別人,寫出了葉伯伯的平凡普通,也突出他做粥賣粥時的專注。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將第一人稱“我”設計為第二人稱“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增強親切感,便于情感交流。B.句子②不加停頓,一氣呵成,列舉出粥的口味和種類,意在突出作者對粥的印象深刻和獨特情感。C.句子③運用設問手法自問自答,寫出葉伯伯的粥擔和風燈消失的出人意料,引人注意,啟發(fā)思考。D.句子④是一個長鏡頭,從門樓邊老人吸水煙的場景展開,由近及遠,由高到低,畫面極具縱深感。8.“風燈”是本文的重要物象,請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9.作者家鄉(xiāng)將編選一本《家鄉(xiāng)風物志》,請從歷史淵源、風物特點、文化價值三個方面為葉伯伯的粥擔擬寫一段推薦語。(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梁太祖皇帝,姓朱氏,本名溫,宋州碭山人也。勇有力,兇悍。唐僖宗乾符四年,黃巢起曹、濮,溫亡入賊中。巢陷京師,以溫為東南面行營先鋒使。是時,天子在蜀,諸鎮(zhèn)會兵討賊。溫數(shù)為河中王重榮所敗,屢請益兵于巢,巢中尉孟楷抑而不通?;蛘f溫曰:“巢起于草莽,幸唐衰亂,直投其隙而取之爾,非有功德興王之業(yè)也,此豈足與共成事哉!今天子在蜀,諸鎮(zhèn)之兵日集,以謀興復,是唐德未厭于人也。且將軍力戰(zhàn)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內,此章邯所以背秦而歸楚也。”溫以為然,乃殺其監(jiān)軍嚴實,自歸于河中,因王重榮以降。天子賜溫名全忠。拜全忠汴州刺史。四月,諸鎮(zhèn)兵破巢,復京師,巢走藍田。光啟二年三月,進爵王。十二月,徙封吳興郡王。天復元年,封為梁王。天復三年,唐天子還至興平,王自為天子執(zhí)轡,且泣且行,行十余里,止之。人見者,咸以為忠。王欲代唐使人諭諸鎮(zhèn)襄州趙匡凝以為不可遣楊師厚攻之。九月,師厚破襄州。宰相張文蔚率百官來勸為帝。十八日,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開平,改國號梁。(節(jié)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梁本紀一》)材料二: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自后唐以來,皆以為偽也。至予論次五代,獨不偽梁,而議者或譏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謂“梁負大惡,當加誅絕,而反進之,是獎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應之曰:“是《春秋》之志爾。魯桓公弒隱公而自立者,宣公弒子赤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絕其為君。惟不絕其為君,于此見《春秋》之意也。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沒其實。其實嘗為君矣,書其為君;其實篡也,書其篡。各傳其實,而使后世信之。使為君者不得掩其惡,然后人知惡名不可逃,則為惡者庶乎其息矣。是謂用意深而勸戒切,為言信而善惡明也。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偽梁之旨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新五代史·梁本紀二》)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答案序號寫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每寫對一處給1分,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王欲代唐①使②人諭諸鎮(zhèn)③襄州④趙匡凝以為⑤不可⑥遣⑦楊師厚⑧攻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成事,指成就大業(yè),與“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中的“成事”詞義相同。B.厭,指憎惡、嫌棄,與“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中的“厭”詞義不相同。C.執(zhí)轡,手持馬韁駕車,引申為駕馭能力,文中指朱溫親自為唐天子牽馬。D.著,使……顯著,與《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中“舞”的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黃巢于曹、濮兩地起兵反唐,朱溫逃亡加入黃巢起義軍。在黃巢軍隊一舉攻破京城之后,朱溫受到黃巢的賞識,被任命為東南面行營先鋒使。B.在與唐軍多次作戰(zhàn)不利的情況下,有人勸說朱溫投降,認為黃巢并非能興王業(yè)之人,朱溫果斷斬殺監(jiān)軍嚴實,趁著王重榮投降的時機回到河中。C.唐軍收復京師后,朱溫多次受到朝廷封賞,權勢和野心越來越大。后來宰相張文蔚率百官勸說,朱溫稱帝,大赦天下,更改年號,改朝換代。D.自后唐以來,人們都把梁稱為偽朝,認為梁罪大惡極,應大力譴責,不應褒獎篡權行為。歐陽修不顧評論者的指責,秉筆直書,是有用意的。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溫數(shù)為河中王重榮所敗,屢請益兵于巢,巢中尉孟楷抑而不通。(4分)(2)且將軍力戰(zhàn)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內,此章邯所以背秦而歸楚也。(4分)14.結合材料二簡要概括作者“不偽梁”的原因。(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鄴中和崔邁著作寇準虛室凝愁厭夜眠,長吟靜對欲涼天。夢回故國人空還,望斷重城①月自圓。時泰未能拋組綬②,性孤終是憶林泉。明朝奉詔遐方去,何處煙江寄客船。【注】①重城:重重疊疊的城。②組綬:古代系玉佩的絲帶,詩中指官爵。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身處空蕩的房間,徹夜難眠,滿懷愁緒,無論“長吟”或“靜對”都難以排解。B.頷聯(lián)用“空”“自”二字,將詩人夢境中的內心感受與現(xiàn)實月滿之相進行鮮明對比。C.“憶林泉”指詩人念念不忘山野林泉,這與陶淵明“守拙歸園田”表達的感情相同。D.本詩個人情感與社會現(xiàn)實交織,蘊含對追求真實自我的思考,引人深思,耐人尋味。16.本詩以“凝愁”統(tǒng)攝全詩,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登泰山記》中,“,”兩句描寫了作者與友人攀登泰山時的異常艱難。(2)《琵琶行》中以樂景襯哀情,寫詩人在美好的時光里獨自飲酒的兩句是:“,?!?3)“清風”常會撩動人的心弦,古人常將其化作佳句融入詩文之中,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兩句是:“,。”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自然情況下,樹葉落地后會經(jīng)歷一個生化分解的過程。分解的落葉會增加土壤的腐殖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氣性。落葉分解的營養(yǎng)物質和元素回歸土壤,被生長在土壤中的植物重新吸收,這樣A。而且,落葉分解時,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部分碳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在土壤中,這是一個參與碳循環(huán)和固碳的過程。落葉為小型動物提供了生存的環(huán)境,比如螞蟻、蛾會在落葉下活動,一些幼蟲會在落葉中生存。同時,落葉的分解也B。這些小型動物和微生物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①不僅落葉在大自然中有如此多的作用,②而且在不少城市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③近幾年,許多城市順應公眾建議,④在落葉季紛紛倡導“落葉不掃”或“落葉緩掃”,⑤或是劃定景觀道,⑥或是有選擇地清掃。⑦既彰顯自然之美,⑧又凸顯人文關懷。“落葉不掃”或“落葉緩掃”,實際上只是適當延長落葉清理周期,但在惡劣天氣條件下或落葉殘碎后,還是要及時清掃,消除安全隱患。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19.文中第三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走向春暉中學,有一條狹狹的煤屑路。那黑黑的細小的顆粒,腳踏上去,便發(fā)出一種摩擦的噪音,給我多少清新的趣味。而最系我心的,是那小小的木橋。橋黑色,由這邊慢慢地隆起,到那邊又慢慢地低下去,故看去似乎很長。我最愛橋上的欄桿,那變形的萬字紋的欄桿;我在車站門口早就看見了,我愛它的玲瓏!橋之所以可愛,或者便因為這欄桿哩。我在橋上逗留了好些時。這是一個陰天。山的容光,被云霧遮了一半,①仿佛淡妝的姑娘。但三面映照起來,也就青得可以了,映在湖里,白馬湖里,接著水光,卻另有一番妙景。我右手是個小湖,左手是個大湖。湖有這樣大,使我自己覺得小了。湖水有這樣滿,②仿佛要漫到我的腳下。湖在山的趾邊,山在湖的唇邊;他倆這樣親密,湖將山全吞下去了。吞的是青的,吐的是綠的,那軟軟的綠呀,綠的是一片,綠的卻不安于一片,它無端地皺起來了。如絮的微痕,界出無數(shù)片的綠;閃閃閃閃的,像好看的眼睛。湖邊系著一只小船,四面卻沒有一個人,我聽見自己的呼吸。想起“()”的詩,真覺物我雙忘了。20.文中畫橫線的兩個句子中都有“仿佛”一詞,請簡要分析二者在意義和用法上的不同。(3分)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微痕界出無數(shù)片像好看的眼睛一般的綠?!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2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詩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輕舟已過萬重山B.野渡無人舟自橫C.欲回天地入扁舟D.青山萬里一孤舟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B[解析]“大歷初年八十六人劃歸盛唐”錯。2.C[解析]“地位高低和作品的水平高下”錯。3.A[解析]“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不符合林庚提出的“盛唐氣象”。4.①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脈絡清晰。②首先提出觀點,盛唐既是時段分期概念,也是詩學型范概念。③接著分別從這兩個方面對盛唐概念的涵義進行闡釋。④最后闡明研究盛唐概念的意義。【評分標準】4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5.①“不離盛唐”:頷聯(lián)營造了落葉蕭蕭與長江滾滾的雄渾意境,體現(xiàn)出盛唐詩歌磅礴壯麗的主流風格。②“超出盛唐”:尾聯(lián)飽含詩人國難家愁難以排遣的沉郁情感,超出盛唐詩的主流風格。③杜詩“不離盛唐”體現(xiàn)盛唐概念的豐富性和包容性,“超出盛唐”體現(xiàn)盛唐概念藝術規(guī)范的限度?!驹u分標準】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6.C[解析]“由此可見作者年少時的懵懂與無知”錯誤。7.D[解析]“由高到低”錯誤。8.①風燈是全文的線索。從尋找風燈開始,到回憶風燈,再到風燈的消失,貫穿全文。②風燈是葉伯伯賣粥的典型環(huán)境,營造出溫馨、美好的氛圍。③風燈象征著那些消失的美好事物,升華文章主旨?!驹u分標準】4分。每點2分,答對兩點、意思對即可。9.歷史淵源:早在宋代就有以粥為食的傳統(tǒng),粥擔具有宋代的樣式,夜晚賣粥。風物特點:紅木柜籠,紫銅粥鍋,粥品種多樣,賣粥時點亮風燈。文化價值:粥擔是小城夜晚生活的重要組成,是小城傳統(tǒng)、悠閑、樸素生活方式的象征?!驹u分標準】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10.①③⑥[解析]原文標點:王欲代唐,使人諭諸鎮(zhèn),襄州趙匡凝以為不可,遣楊師厚攻之。11.A[解析]“成事不足”中的“成事”是把事情辦好的意思。12.B[解析]“趁著王重榮投降的時機”錯誤。13.(1)朱溫多次被河中唐將王重榮打敗,多次向黃巢請求增兵援助,黃巢軍中尉孟楷扣壓(信息)不(向黃巢)通報?!驹u分標準】4分。為……所,表被動;屢,多次;益,增加;抑,按壓,扣壓。每點1分。(2)況且將軍在外奮力作戰(zhàn),可是平庸的人在朝廷內控制朝政,這就是章邯背叛秦朝、歸順楚軍的原因啊?!驹u分標準】4分。于外、于內,狀語后置;制,控制;所以,……的原因;歸,歸順,投靠。每點1分。14.①符合《春秋》據(jù)實作傳的宗旨。②據(jù)實書寫可使后世信服。③勸誡君主,彰明善惡。【評分標準】3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梁太祖皇帝,姓朱,名溫,是宋州碭山人。有力氣,兇猛強悍。唐僖宗乾符四年,黃巢在曹州、濮州起義,朱溫逃亡參加黃巢的軍隊。黃巢的軍隊攻下京城,任命朱溫擔任東南面行營先鋒使。這是,唐僖宗已逃到四川,各藩鎮(zhèn)唐兵會師討伐黃巢軍。朱溫多次被河中唐將王重榮打敗,多次向黃巢請求增兵援助,黃巢軍中尉孟楷扣壓(信息)不(向黃巢)通報。有人勸朱溫說:“黃巢在民間起兵,僥幸碰上唐朝衰落動亂,只是趁這個機會取代唐朝罷了。他不是有德才、能興王業(yè)之人,這怎么能夠與他共同成就大業(yè)呢!現(xiàn)在唐天子在四川,各藩鎮(zhèn)唐兵一天天集中,來謀求興復唐室,這表明朝廷的道德還沒有徹底被人嫌棄。況且將軍在外奮力作戰(zhàn),可是平庸的人在朝廷內控制朝政,這就是章邯背叛秦朝、歸順楚軍的原因啊?!敝鞙卣J為他說得很對,于是殺掉黃巢派來的監(jiān)軍嚴實,親自率領軍隊回到河中,通過唐將王重榮向朝廷投降。唐僖宗賜朱溫名全忠。任命朱全忠為汴州刺史。四月,各藩鎮(zhèn)軍隊打敗黃巢的軍隊,收復京城。巢軍逃到藍田縣。光啟二年三月,進位王爵。十二月,改封為吳興郡王。天復元年,封為梁王。天復三年,唐天子回到興平,朱溫親自為唐天子牽馬,邊哭邊走,十幾里路才停下。沿路看到的人們都以為朱溫是忠臣。朱溫想代唐稱帝,派人傳話給各鎮(zhèn),襄州趙匡凝反對,朱溫派楊師厚去攻打他。九月,楊師厚攻破襄州。宰相張文蔚率領百官來勸說朱溫稱帝。十八日,朱溫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開平,改國號梁。材料二:唉!天下人厭惡梁很久了!自后唐以來,都把它稱為偽朝。到我寫五代史,唯獨不把梁朝作為偽朝,可有評論者指責我失掉《春秋》的宗旨,說“梁罪大惡極,應當大力譴責,卻反而加以褒獎,這是褒獎篡奪地位,不符合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