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9/28/wKhkGWXSmNeAT2VNAAHIT2ah7dU976.jpg)
![五年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9/28/wKhkGWXSmNeAT2VNAAHIT2ah7dU9762.jpg)
![五年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9/28/wKhkGWXSmNeAT2VNAAHIT2ah7dU9763.jpg)
![五年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9/28/wKhkGWXSmNeAT2VNAAHIT2ah7dU9764.jpg)
![五年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9/28/wKhkGWXSmNeAT2VNAAHIT2ah7dU976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五年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五班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同學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掌控求倒數(shù)的方法,并能正確嫻熟的求出倒數(shù)。
2、過程與方法:讓同學主動通過參加觀測、猜想、溝通等活動,經受探究求倒數(shù)的方法的過程,培育同學發(fā)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技能。
3、情感立場與價值觀:激發(fā)同學積極參加、團結合作、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
二、教學重點:
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互為”;會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
四、教學方法:
1、教法:發(fā)覺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和小組爭論法相結合。
2、學法:指導同學會觀測、會思索、會溝通。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互為”
師:今日老師很興奮和大家一起上課,剛才呢我們進行了彼此的問候,那你們稱呼我什么呢?生:老師。師:那我稱大家什么?
生:同學。
師:那我們是什么關系啊?生:師生關系。
師:老師更想成為大家的伙伴,你們情愿和老師交伙伴嗎?生:情愿
師:那我們現(xiàn)在就是伙伴關系。師:說到伙伴,老師這里有一句話,“我是伙伴”你們對這句話有什么看法?(ppt出示)
生:
師:板書“互為”。
師:這種現(xiàn)象我們數(shù)學中也有,今日咱們就一起走進數(shù)學王國。
(二)、觀測歸納——形成概念
給數(shù)字找伙伴
師:課件出示幾個分數(shù),讓同學找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并列出乘法算式。師生共同小結: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師:那什么樣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條件是什么?(強調“兩個數(shù)”——“互為”;“乘積為1”——“倒數(shù)”。)師:板書倒數(shù)的概念。(出示課題:倒數(shù))
(三)、觀測比較——探究方法
師:觀測找出來的幾組分數(shù),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改變?小組間相互爭論。
生:分子和分母的位置調換了。
師:那我們怎么求一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小組間相互爭論。
師生共同小結:求倒數(shù)的方法:一個分數(shù)的倒數(shù)就是把這個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交換位置。
思索題:是不是全部的整數(shù)都有倒數(shù)?5的倒數(shù)是多少?1的倒數(shù)是多少?0的倒數(shù)是多少?(小組爭論)
生:5的倒數(shù)是師:你是怎么想的?預設:生:把5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shù),或5×=1師:1的倒數(shù)呢?
預設:生:1的倒數(shù)是1。
師: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生:(1)整數(shù)的倒數(shù)是用1做分子,用這個整數(shù)做分母。所以1的倒數(shù)為1。(2)由于1×1=1,所以1的倒數(shù)為1。
師:0的倒數(shù)是幾呢?
預設:生:0沒有倒數(shù),由于(1)0作分母無意義。(2)0×(任何數(shù))≠15151
(四)、加強練習、鞏固提高。
(課件出示)
同學們已經認識了倒數(shù),那么你們能依據剛才所學找到下面各數(shù)的倒數(shù)嗎?(能)那就請同學們進入闖關環(huán)節(jié),先獨立完成,遇到困難可以同伴互助,看看哪些同學和小組能連闖三關,開始!
(五)、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
(六)、課堂小結——談談感受。
最末,讓我們來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七)、板書設計
倒數(shù):
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
調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0沒有倒數(shù),1的倒數(shù)是1
五班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能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shù),熟識20以內的質數(shù)。
3、培育同學自主探究、獨立思索、合作溝通的技能。
4、讓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育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
重點難點
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shù)?
2、自然數(shù)分幾類?(奇數(shù)和偶數(shù))
老師:自然數(shù)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來分,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同學動手完成)
點四位同學上黑板寫,老師留意指導。
(2)依據寫出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進行分類。
(3)教學質數(shù)和合數(shù)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shù)只有兩個因數(shù),這兩個因數(shù)肯定是什么數(shù)?
老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
假如一個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板書)
2、教學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判斷。
判斷以下各數(shù)中哪些是質數(shù),哪些是合數(shù)。
17、22、29、35、37、87、93、96
老師引導同學應當怎樣去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依據因數(shù)的個數(shù)來判斷)
質數(shù):1、7、29、37
合數(shù):22、35、87、93、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shù),做一個質數(shù)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shù)表?
(2)匯報:
①依據質數(shù)的概念逐個判斷。
②用篩選法摒除。
③留意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五班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3
教學內容:
二期教材四班級第一學期課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對常用的面積單位進行一個梳理,一方面進一步借助同學的低階面積單位的表象累積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同學熟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關系,能夠進行簡約的換算。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學會依據實際需要,選用適當?shù)拿娣e單位,豐富面積單位的量感。
2、借助問題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與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進一步豐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過程與方法
經受常用的面積單位的梳理過程,自主建構面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歸納技能。
(三)情感與立場
逐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感知數(shù)學的價值。
重點難點:
1、豐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控常用面積單位間的換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積單位間進率的推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階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學校大嗎?我們泗涇鎮(zhèn)大嗎?那么松江區(qū)呢?這些區(qū)域用我們新學的面積單位k㎡來表示,是多少呢?請看大屏幕:(出示)
我們漂亮的學校占地面積約0.03平方千米。
我們家園——泗涇鎮(zhèn)占地面積約24.2平方千米。
我們的松江區(qū)總面積約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樣的區(qū)域?(對比,溝通)
小結:平方千米常用來表示面積大的區(qū)域。
(從同學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開展,通過“區(qū)域大”但表示的“數(shù)字小”這一劇烈對比,豐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積單位
我們還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誰能從大到小說出來呢?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讓我們用手勢來比劃一下它們的大小吧!1k㎡能用手勢來表示嗎?(不能)為什么?(1k㎡太大)
3、感知練習
同學們對面積單位的量感不錯,就讓我們打開課本P23頁,完成第三題,比比看,誰填的有快又準
在下面()中填入適當?shù)拿娣e單位(課本23頁)。
一張郵票的面積約9()
一張乒乓球臺面約410()㎡
一間教室的面積約63()
一張軟盤的面積約1()
一個排球場占地約162()
上海野生動物園占地約2()
(在前面面積單位的充分感知鋪墊下,通過填寫適當?shù)膯挝唬偈雇瑢W將熟識實物的某個面或某塊區(qū)域與面積單位建立起聯(lián)系,既診斷同學已學知識的掌控狀況,又激活他們已有單位面積的量感。)
二、探究階段
1、情景設疑:通過剛才的單位填寫,同學們對面積單位的都很熟識了,接著讓我們來解決前面學習中留下的問題:(出示)假如1㎡可以擠下17人,那么1k㎡能不能擠得下整個上海的人?(上??側丝跒?6737700人)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同桌溝通:需要知道1k㎡等于多少㎡,即k㎡與㎡之間的進率,就可以求出1k㎡可以擠多少人,最終把問題解決。
2、合作探究:我們知道1k㎡就是邊長為1km的正方形的面積,(出示邊長為1km的正方形圖形)。
那么k㎡與㎡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你們能從1k㎡的定義來找出它們之間的進率嗎?請小組合作完成。
(1)組內嘗試解決,師巡察指導。
(2)全班溝通解法:(板書)
1km×1km=1k㎡
1000m×1000m=1000000㎡
1k㎡=1000000㎡
(3)再次溝通:通過在1k㎡定義的關系式中把km轉換成m,我們很簡單就找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F(xiàn)在讓我們同桌之間再把這個過程相互溝通一下。
3、問題解決:知道了1k㎡=1000000㎡,那么1k㎡能不能擠得下整個上海的人呢?誰來說說看?指名溝通。這個結果讓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完善面積單位進率:現(xiàn)在我們已經把所學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找到了,請同學們把P22的面積單位的關系填寫完整。(媒體演示課本23頁單位面積的累積過程)
1k㎡=()㎡1㎡=()d㎡1d㎡=()c㎡
(通過問題設疑,激發(fā)同學的求知欲,讓同學主動去探究k㎡和㎡的進率。為了使同學形成清楚的量感,啟發(fā)同學從定義去推理,把同學的思維引入深處,從而讓同學在合作的嘗試計算中直觀獲得1k㎡=1000000㎡。其實同學以前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間的進率時已經經受了這樣一個推理過程,在這里同學運用以往的閱歷解決今日所學的新問題,表達了知識的遷移。通過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間關系的探究,對同學進一步理解單位面積的含義和進率的由來,促進同學表象記憶的形成都有好處,也激發(fā)了同學的求知_和解決問題的愛好,為以下單位換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運用階段
1、分層練習:(說出思索過程)
(1)25㎡=()dm23k㎡=()㎡
(2)3400d㎡=()㎡9000000㎡=()k㎡580c㎡=()d㎡
(3)70000000㎡—7k㎡=()k㎡
(同學在三班級時已經積累了一些重量、長度、面積單位換算的閱歷,并且會用小數(shù)表示單位之間的轉換。這里先安排兩組“從高到低”與“從低到高”的單位轉換練習,就想讓同學通過嘗試找到換算的一般方法: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時乘進率,低級單位聚成高級單位時除以進率。從而在思索方法上予以歸納提升,建構單位換算的基本策略。接著出示帶有不同單位的計算題,提高同學的綜合運用技能。同時借助同學思索過程的表達,便于檢測同學對方法的理解,進展他們的演繹思維。)
2、拓展練習(同桌爭論)
判斷以下各題是否正確,錯的請改正。
(1)一個鉛筆盒表面的寬度約5c㎡
(2)教室的面積約30d㎡
(3)一個粉筆盒的表面約0.75c㎡
(4)上海市的總面積約6341000000k㎡
(在實際應用中,同學往往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簡單混淆,并且在選用面積單位時不擅長實際問題的需要。通過判斷糾錯練習,一方面強化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qū)分,另一方面想從“數(shù)”與“量”兩個維度探究修改的方法(修正數(shù)據或計量單位),既鞏固了單位面積的大小觀念,又滲透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引起數(shù)的大小改變的思想,拓展了同學的思維。)
3、生活應用:(小組合作)
出示:為了擴大我國的綠化面積,人們要在長3km,寬2km的一塊長方形的高原上植樹,假如每平方米栽1棵樹,運來60萬棵樹苗夠嗎?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算出什么?需要留意什么?寫出你們的解題過程。溝通探討并板書解題過程。
(通過問題解決,再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點新知“平方千米與平方米的轉化”,同時讓同學通過層層問題的分析,理清問題解決的思路,拓展思維,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問題解決中的應用價值。)
四、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整理了“從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板書)的面積單位,誰來談談這節(jié)課中你的收獲?
五班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同學初步了解圖形的旋轉變換。結合生活實際,能初步感知旋轉現(xiàn)象,探究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通過動手操作,使同學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約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進展同學的空間觀念。
4、觀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制造出的美,培育同學的審美技能;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重、難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究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3、能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約圖形旋轉90°。
教學預備:多媒體課件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愛做游戲嗎?今日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魔方,再做這個游戲時,最常用到的操作時什么?(旋轉)
請同學們用手示范一下怎樣進行旋轉?(同學用手勢演示)
問:你們在做旋轉手勢時為什么有的向左旋轉,有的向右旋轉?(由于有的是順時針旋轉,有的是逆時針旋轉。)
集體聯(lián)系順時針旋轉90度和逆時針旋轉90度。
請一人到投影前操作魔方。其他同學提示其詳細的旋轉方向。
師:剛才同學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反復提到一個詞“旋轉”,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共同討論“旋轉”。
板書課題:旋轉
二、明確概念
1、聯(lián)系生活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呢?
生:風扇、陀螺、鐘表、車輪、風車……
課件出示幾種旋轉現(xiàn)象。
師:同學們說的這幾種都是旋轉現(xiàn)象,那么旋轉有怎樣的特征和性質呢?我們借助最常見的鐘表來進行討論吧。
2、學習例3.
(1)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的含義。
出示鐘表實物。
師:請同學們觀測鐘表的指針,描述指針從“12”到“1”師怎樣旋轉的。(指針從“12”繞點O順時針旋轉30°到“1”)
師演示指針由“1”到“3”。
問:這次指針又是如何旋轉的?(指針從“1”繞點O順時針旋轉60°到“3”)
師演示指針由“3”到“6”。
同桌相互說一說:指針從幾開始?是繞哪個點旋轉的?怎樣旋轉?旋轉了多少度?
(2)明確旋轉要素
旋轉物體起止位置繞哪一點旋轉方向旋轉度數(shù)
板書:點方向度數(shù)
師:要想清晰說明旋轉現(xiàn)象,明確以上幾個要素最為重要。
三、探究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觀測風車的旋轉過程。(出示課件)
請同學說一說,在風的吹動下,風車是如何旋轉的。
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90°。
思索: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呢?
小組溝通觀測到的現(xiàn)象。
一是由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二是依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三是依據對應的線段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四是依據對應的點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2、小結
通過觀測,我們發(fā)覺風車旋轉后,不僅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
3、概括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師:剛才通過觀測我們發(fā)覺,風車旋轉后,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變了,那么什么沒有變呢?(三角形的外形、大小沒有變;點O的位置沒有變;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四、繪制圖形
1、自主畫圖。
我們已經了解了一個圖形旋轉的全過程,想不想自己試著畫一畫呢?
(1)出例如4方格紙。
(2)請同學看清圖形。
(3)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引導同學明確:對應點與點O所連線段的夾角都是90°;對應點到點O的距離都相等。
同學獨立完成。
(4)作品展示,溝通畫法。
2、總結畫法。
我們在畫一個旋轉圖形時,首先要確定它四周的點,然后找到這個圖形各個點的對應點,最末連線。
五班級數(shù)學書下冊人教版教案5
【教學內容】
質數(shù)和合數(shù)(課本第14頁例1及第16頁練習四1~3題)。
【教學目標】
1.使同學能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shù),熟識20以內的質數(shù)。
3.培育同學自主探究、獨立思索、合作溝通的技能。
4.讓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育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
難點:掌控判斷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shù)?
2.自然數(shù)分幾類?(奇數(shù)和偶數(shù))
老師:自然數(shù)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來分,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二、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同學動手完成)點四位同學上黑板板演,老師留意指導。
(2)依據寫出的因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地形地勢特征》聽課評課記錄1
- 新版華東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17.5實踐與探索第2課時》聽評課記錄
- 現(xiàn)場清潔方案協(xié)議書(2篇)
- 2022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師長情誼6、7課共5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課探問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聽課評課記錄 新人教版
- 【2022年新課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三課 發(fā)現(xiàn)自己 2課時聽課評課記錄
- 《動蕩的春秋時期》參考聽課評課記錄4(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 第三單元 第一節(jié)【第二課時】《數(shù)一數(shù)(100以內數(shù)的數(shù)法)》北師大
- 八年級地理下冊8.2臺灣省的地理環(huán)境與經濟發(fā)展聽課評課記錄2
- 北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認識一元一次方程(第1課時)》聽評課記錄
- 高原鐵路建設衛(wèi)生保障
- 家具廠各崗位責任制匯編
- 顳下頜關節(jié)盤復位固定術后護理查房
- 硝苯地平控釋片
- 四川省瀘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考試真題與答案解析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全套單元基礎??紲y試卷含答案
- 提高檢驗標本合格率品管圈PDCA成果匯報
- 2023年保險養(yǎng)老地產行業(yè)分析報告
- 世界古代史-對接選擇性必修(真題再現(xiàn)) 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 保險公司防火應急預案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的分類(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