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普通用卷(解析)2022-2023學年遼寧省朝陽市北票重點中學高二(下)月考語文試卷(4月份)

一、現(xiàn)代文閱讀(本大題共7小題,共35.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盛唐氣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朝氣蓬勃,而朝氣蓬勃也是盛唐時代的性格。盛唐氣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藝術形象,在這里思想性與藝術性獲得了高度統(tǒng)一。有人認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這是不全面的,應該說屬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屬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總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離騷》,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是強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體描述黑暗面。究竟是帶著更多黑暗的重壓,還是帶著更多光明的展望來歌唱,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這事實上正是一個時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氣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愛的正面的東西,反映了時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漲,這是盛唐氣象所具有的時代性格特征。它是屬于人民的,是與黑暗力量、保守勢力相敵對的,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時代是一個統(tǒng)一的時代,是一個生活和平繁榮發(fā)展的時代,它不同于戰(zhàn)國時代,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的驚險變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為平易開朗?!冻o》比《國風》復雜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詩與《國風》更為接近。這一深入淺出而氣象蓬勃的風格,正是盛唐詩歌所獨有的。

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五花馬,千金襲,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比绻麊螐淖置嫔峡矗呀?jīng)是“萬古愁”了,感情還不沉重嗎?然而正是這“萬古愁”才夠得上盛唐氣象,才能說明它與“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氣象可以匹敵,有著聯(lián)系;才能說明盛唐的詩歌高潮比陳子昂的時代更為氣象萬千。我們?nèi)绻詾椤鞍装l(fā)三千丈”“同銷萬古愁”僅僅是說愁之多、愁之長,也還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會發(fā)現(xiàn)這個形象的充沛飽滿,這才是盛唐氣象真正的造詣。

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币彩钦f愁多、愁長,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這個形象絕不是盛唐氣象,它說愁多、愁長,卻說得那么可憐;它的“一江春水向東流”與“黃河之水天上來”,在形象上簡直是無法比擬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边@也是典型的盛唐氣象。盛唐氣象是飽滿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發(fā)三千丈”時不覺得夸大,它細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壺”時不覺得細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說明了整個春天的世界。它玲瓏透徹而仍然渾厚,千愁萬緒而仍然開朗。它帶來了如太陽一般豐富而健康的美學上的造詣,這就是歷代向往的屬于人民的盛唐氣象。

盛唐氣象是中國古典詩歌造詣的理想,因為它鮮明、開朗、深入淺出;那飛動的形象、豐富的想象、飽滿的情緒,使得思想性與藝術性在這里統(tǒng)一為豐富無盡的言說。這也就是傳統(tǒng)上譽為“渾厚”的盛唐氣象的風格。

(摘編自林庚《盛唐氣象》)材料二:

唐朝繼隋之后,經(jīng)過太宗貞觀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裝點了北朝的“質(zhì)”,北朝的“質(zhì)”充實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兩長,則文質(zhì)彬彬,盡善盡美矣”。一種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長、與唐帝國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相適應的新文化達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氣象正是這種富有深厚內(nèi)涵的新文化的升華。

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都會,居住著許多外國的王侯、供職于唐朝的外國人、留學生、求法僧,外國的音樂家、舞蹈家、美術家,以及大量外來的商賈,至于外國的使臣更是絡繹不絕。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蘭教、襖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樂、舞蹈、美術等方面的交流也給盛唐社會注入新的氣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開了盛唐人的眼界,開闊了他們的胸襟,這對氣象的形成無疑起了積極作用。

無法想象,在一個民生凋敝、戰(zhàn)亂頻仍、國家分裂的時代會有什么氣象可言。關于盛唐經(jīng)濟繁榮的局面,文獻不乏記載?!叭思壹Z儲,皆及數(shù)歲?!保ㄔY《問進士》)“四方豐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保ㄠ嶔臁堕_天傳信記》)從中宗神龍元年到玄宗天寶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間,唐朝人口增幅達40%,人均糧食達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釋、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現(xiàn)比較自由的氣氛。在思想比較自由的氣氛中,詩人們可以從各方面汲取營養(yǎng)。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維崇佛。他們的不同信仰,對于形成各自的詩歌風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實行抑制門閥士族的政策,以科舉取士,打破了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層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臺。與此同時,文化也從少數(shù)士族文人手中轉移到中下層庶族文人手中。這批在唐朝建國后成長起來的新人,有豐富的生活閱歷,比較了解社會的實際、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們有抱負、有見識、有能力,敢于沖破舊的藩籬開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實際上主要是這批新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盛唐氣象也就是這批新人的氣象。

(摘編自袁行霈《盛唐詩歌與盛唐氣象》)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朝氣蓬勃作為盛唐氣象最突出的特點,既是盛唐詩歌獨有的藝術風格,也是盛唐時代的性格特征。

B.認為,屬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屬于人民的作品多歌唱正面的東西,很少描述黑暗。

C.李白的詩句“白發(fā)三千丈”“與爾同銷萬古愁”不僅僅在說愁之多、愁之長,更體現(xiàn)出形象的充沛飽滿。

D.在儒釋道三教并行的唐代,詩人們可以多方面汲取營養(yǎng),李白、杜甫、王維不同的詩風與其不同的信仰有關。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屈原帶著光明的展望來歌唱,他的《離騷》表現(xiàn)出強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傾向,是盛唐氣象的源頭和先聲。

B.盛唐氣象是與大唐帝國政治、經(jīng)濟、思想、外交、藝術等相適應的文化風貌特征,“渾厚”是其鮮明的風格。

C.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都會,許多外國人到中國來留學、供職、經(jīng)商、求法、傳教,盛唐氣象因此形成。

D.唐朝大批中下層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臺,文化新人誕生,門閥士族長期以來壟斷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

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不能體現(xiàn)“盛唐氣象”的一項是______

A.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C.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D.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留下長江的人

馮驥才

“很少有一位攝影家能夠如此強烈地震撼我。為此,在他這些驚世之作出版之際,我要為他寫一些動心的話?!?/p>

鄭云峰的行為是完全個人化的。

他自1988年就不斷地只身遠涉長江和黃河的源頭,用鏡頭去探詢這兩條華夏民族母親河生命的始由。十年后,隨著長江大壩的加速聳起,三峽的湮滅日趨迫近,鄭云峰決定和大壩工程搶時間,在關閘蓄水之前,將三峽的地理風貌、自然景象、人文形態(tài)、歷史遺存,以及動遷移民的過程全方位地記錄下來。這是一位年過半百的人所能完成的么?然而,歷史使命都是心甘情愿承擔的。于是他停止了個人的攝影,負債辦起一家公司來積累資金。他用這些錢造了一條小木船放入長江,開始了攝影史上富于傳奇色彩的“日飲長江水,夜宿峽江畔”的攝影生活。整整六年,無論風狂雨肆,酷暑嚴冬,他一年四季,朝朝暮暮,都生活與工作在長江。兩岸的荒山野嶺到處有他的足跡,許多船工村民與他結為好友。他日日肩背相機,翻山越嶺,呼吸著山川的氣息;夜夜身裹被單,睡在船中,耳聽著江中浩蕩而不絕的濤聲。也許他本人也不曾料到,這樣的非物質(zhì)和純奉獻的人生選擇,最終得到的卻是心靈的升華。

鄭云峰與我大約是同齡人,但他個子不高,瘦健又輕爽,胳膊上的肌肉輪廓清楚。在三峽兩岸隨處都可以看到如此樣子的人,他受到了長江的同化,已是長江之子。同他對座而談,很快就能進入他的世界,他這些年在長江充滿冒險經(jīng)歷的攝影生活,他的所見所聞,以及他的激情,他的憂慮,他的焦迫,還有對長江那種無上的愛。他幾乎不談他的作品,只談他的長江。一個熱戀的人滿口總是對方,獨獨沒有自己。我被他深深地感動著。

為此,他爬上過三峽兩岸上百座巍峨的峰頂。在那些亂石嶙峋、荊棘遍布的大山里,他的衣服磨出洞來,雙腿磕破流血??墒怯幸惶?,他忽然感受到那些絆倒他的石頭或刺疼他的荊條是有靈性的,是沉默的大山與他的一種主動的交流,他忽然感覺長江的一切都變得有生命、有情感、有命運了。

最使他刻骨銘心的是三峽兩岸的纖夫古道。那些被纖繩磨出一條條十幾公分凹槽的石頭,那些絕壁上狹窄的纖夫的路,乃是長江最深刻的人文。他曾經(jīng)在大雨中遇到一條纖夫古道,地處百米斷崖,劈空而立,下臨萬丈深淵,惡浪翻滾,這古道只有肩寬,僅容雙腳。千百年來,多少纖夫由于繃斷纖繩,或者腿軟足滑,落崖喪命?鄭云峰要去親身體驗那些纖夫們的生命感受。盡管心驚肉跳,但他還是冒死地匍匐過去了。

還有哪一位攝影家、畫家、作家和詩人這樣做過?也許你會問:為什么這樣做?

他說,一條凝結著一個民族命運與精神的江河,一定是莊嚴神圣的。

長江給予中國人的,絕不僅僅是飲用的水和一條貫穿諸省大動脈一般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它的百折不回的精神,浩闊的胸襟,以及對人們的磨礪。數(shù)千年來,人們與它在相搏中融合,在融合中相搏,它最終造就的不是中華民族豪邁與堅韌的性格么?

它又是一條流淌與回蕩著民族精神的萬里大江!鄭云峰正是在這樣的虔敬的境界中舉起他的相機的。

為此,在整整六年對長江搶救性的拍攝中,他給我們的不是一般性的視覺記錄,而是長江的精神,長江的魂魄,長江的氣息,以及它深層的生命形象。

同時,這些出自如此激情的攝影家手中的作品,每一幀都是情感化的。無論是對山花爛漫的三峽春色的贊美,對風狂雨驟的長江氣勢的謳歌;無論是對一塊滿是纖痕的巨石的刻畫,還是對一片遍布暗礁的險灘的描述,都能使我們聽到攝影家的驚嘆、呼叫、歡笑與嗚咽。如果不是他數(shù)年里在長江兩岸的荒山野嶺中來來回回地翻越,我們從哪里能獲得如此絕倫的視角?特別是他站在那些峰巔之上全景的拍攝,會使我們出聲地贊嘆:這才是長江、三峽!

然而鄭云峰會驕傲地告訴你,住在長江邊上的人天天看到的都是這樣的景色!他已經(jīng)是長江人的代言人了。唯有他才稱得上長江的代言人!

自2000年11月長江便開始攔江蓄水。就此,傳統(tǒng)意義的長江很快消失。無數(shù)歷史人文和自然風景隨即葬身水底,世代居住在兩岸的百姓遷徙它鄉(xiāng),最重要的是,長江由“江”變?yōu)椤昂?,由“動”變?yōu)椤办o”,不再有急流險灘,不再有驚濤拍岸,何處再能見到“大江東去”和“奔流到海不復回”那樣的豪情?

一時我竟落下淚來,我聯(lián)想到唐人的那些詠嘆長江的詩篇都已成為匪夷所思的神話了!然而,上蒼竟在此時,賜給我們一位攝影家。他苦其體膚,勞其筋骨,以生命之軀去博取大江的真容。他以六年時間,傾盡家財,拍攝照片三萬余幀,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真切的、立體的、完整的三峽——三峽之魂!

藝術家不能改變歷史,卻能升華生活,補償精神,記錄時代,慰藉心靈。這一切,鄭云峰全做到了!

我深信,將來的人們一定更能體會到鄭云峰的意圖。這便是這本圖集真正的價值。因為,盡管長江三峽不復存在,卻在這里獲得了永生!

(選自《馮驥才散文》,有刪改)

4.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他忽然感覺長江的一切都變得有生命、有情感、有命運了”,這表明鄭云峰在拍攝過程中不斷深化了對長江的認識。

B.鄭云峰在纖夫古道上匍匐前行,用生命記錄長江,這是因為纖夫以命相搏的艱辛歷程引起了他內(nèi)心的悲憫之情。

C.在看來,長江截流將唐人曾經(jīng)詠嘆長江的詩篇變成了匪夷所思的神話,為此感到哀傷,流下了眼淚。

D.評價鄭云峰是“長江之子”“長江人的代言人”“長江的代言人”,這表明鄭云峰在內(nèi)心的崇高地位。

5.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瘦健又輕爽,胳膊上的肌肉輪廓清楚”,這一外貌描寫既刻畫出了長江對鄭云峰外在的影響,也寫出了鄭云峰內(nèi)在的精神特質(zhì)。

B.本文既寫了鄭云峰對長江的認識,也有對長江的深刻思考,兩種感悟交織在一起,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題。

C.本文沒有對鄭云峰的攝影作品進行評論,但是對長江的評述頗為用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強化了鄭云峰攝影作品的意義。

D.本文既有對人物拍攝活動的敘述,也有對人物品格和長江精神的評論,能讓讀者產(chǎn)生情理上的共鳴。

6.請簡要分析畫橫線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7.文末說“將來的人們一定更能體會到鄭云峰的意圖”,鄭云峰的意圖是什么?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認識。

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5小題,共20.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秋七月,加劉裕北青冀二州刺史。

或謂裕曰:“張綱有巧思,若得綱使為攻具,廣固必可拔也。”會綱自長安還,太山太守申宣執(zhí)之送于裕。裕升綱于樓車,使周城呼曰:“劉勃勃大破秦軍,無兵相救?!背侵心皇=厦堪l(fā)兵及遣使者至廣固,裕輒潛遣兵夜迎之,明日,張旗鳴鼓而至,北方之民執(zhí)兵負糧歸裕者,日以千數(shù),圍城益急。張華、封愷皆為裕所獲。

秦王興遣使謂裕曰:“慕容氏相與鄰好,今晉攻之急,秦已遣鐵騎十萬屯洛陽;晉軍不還,當長驅而進?!痹:羟厥拐咧^曰:“語汝姚興: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當取關、洛;今能自送,便可速來!”劉穆之聞有秦使,馳入見裕,而秦使者已去。裕以所言告穆之。穆之尤之曰:“常日事無大小,必賜預謀,此宜善詳,云何遽爾答之?此語不足以威敵,適足以怒之。若廣固未下,羌寇奄至,不審何以待之?”裕笑曰:“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晉師不出,為日久矣。羌見伐齊,殆將內(nèi)懼,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

初,秦王興遣衛(wèi)將軍姚強帥步騎一萬隨韓范往就姚紹于洛陽,并兵以救南燕,及為勃勃所敗,追強兵還長安。韓范嘆曰:“天滅燕矣!”南燕尚書張俊自長安還,降于劉裕,因說裕曰:“燕人所恃者,謂韓范必能致秦師也,今得范以示之,燕必降矣?!痹D吮矸稙樯ⅡT常侍,且以書招之。長水校尉王蒲勸范奔秦,范曰:“劉裕起布衣,滅桓玄,復晉室,今興師伐燕,所向崩潰,此殆天授,非人力也。燕亡則秦為之次矣,吾不可以再辱?!彼旖涤谠?。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劉裕滅南燕》)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

B.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

C.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

D.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B.周城的“周”是環(huán)繞的意思,與《阿房宮賦》中“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的“周”相同。

C.鐵騎即披掛鐵甲的戰(zhàn)馬,借指精銳的騎兵,又稱重騎兵,是古代軍事戰(zhàn)爭中騎兵的一種。

D.布衣,原指古代老百姓穿的麻布衣服,后借指平民百姓。文中“布衣”是后一個意思。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

A.有人對劉裕說如果得到張綱,讓他制造攻戰(zhàn)的器具,就能攻下廣固,于是劉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張綱。

B.劉裕讓后秦使者回去告訴秦王,東晉軍隊攻克燕國后會休整三年,之后就要去攻打后秦,后秦如果想投降就早點來。

C.劉裕對劉穆之說東晉的軍隊不出國征戰(zhàn)很久了,羌人看見他們大舉討伐三齊之地,心中會畏懼,也不會去援救別人。

D.劉裕聽從了南燕尚書張俊的建議,上表朝廷請求封韓范為散騎常侍,并且寫信招降韓范,韓范最終向劉裕投降。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北方之民執(zhí)兵負糧歸裕者,日以千數(shù),圍城益急。

②今興師伐燕,所向崩潰,此殆天授,非人力也。

12.從劉裕處理后秦使者這件事上,能看出劉裕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詩歌鑒賞(本大題共2小題,共9.0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試題。

送譚孝廉赴舉

李咸用

鼓鼙聲里尋詩禮,戈戟林間入鎬京。

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

也知貴賤皆前定,未見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來稀后進,善開金口答公卿。

李咸用,晚唐詩人。晚唐時社會矛盾激化,兵戈不斷,不僅民不聊生,就是士人進身之路也多有阻難。

1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運用借代,交代了譚孝廉赴京科考的時代背景,贊揚其行為的難能可貴。

B.頸聯(lián)“也知”掃去貴賤命中注定的消極情緒,為后一句表述囑托之意蓄勢。

C.尾聯(lián)指出當下儒學之道急需人才,表示自己會竭力向王卿貴族們舉薦譚孝廉。

D.這首詩情中蘊理,語言淺近而蘊意深遠,表現(xiàn)出對后輩殷切寄望的情誼。

14.這首送別之作,蘊含著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并談談對你的啟發(fā)。

四、默寫(本大題共1小題,共6.0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評價諸葛亮一生偉大功業(yè)的兩句是“______,______”。

(2)李密在《陳情表》中,通過“______,______”兩句直接表明自己盡忠時間充足而盡孝時間不足。

(3)歸有光《項脊軒志》中“______,______”兩句,將懷念之情寄于庭中的枇杷樹,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無限。

五、作文(本大題共1小題,共60.0分)

1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近來,“躺平”一詞躥紅社交網(wǎng)絡。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熱血沸騰。有人說,“躺平”意味著頹廢、妥協(xié)和放棄;有人說,“躺平”其實不過是一種減少自己生活需求的“不消費主義”,清心寡欲回歸最基本的生活,無可厚非;有人說,“躺平”只是降低欲望,淡泊名利,放棄了外在的評價,不追求功利化上進,茍且中不見得徹底放棄詩和遠方。

在河南大學畢業(yè)典禮上,程民生教授致辭時說:“累了可以躺平歇會兒,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

馬克思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p>

宋儒呂祖謙有言,“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終于愚矣”。

上述材料給你哪些啟示?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題共5小題,共20.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倘若提及黃沙嶺,想必鮮有人知。但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則近乎_____。這條從南宋走來,成為江南一個美麗的注腳,因了辛棄疾的這首詞而因此得名。黃沙古道是古時從上饒通往鉛山石塘的必經(jīng)之路。辛棄疾四十三歲那年,被諫官彈劾,惹得龍顏大怒,罷官,攜家在信州上饒定居。

辛棄疾被迫離開戰(zhàn)場,由一個抗金英雄改行當專業(yè)詞人。這期間,辛棄疾常往返于上饒和鉛山,寫下有關上饒的詞多達兩百首。可見,上饒是個多么有氣場的地方。一個文人的氣養(yǎng)足了,胸襟開闊豁達,才能有_____的創(chuàng)作靈感。

沿著上饒黃沙村出來,徒步數(shù)里,人煙逐漸少。山澗如一把天工神斧,憑空將黃沙嶺斫為兩半。山岬擺著形狀不一的造型踅進山的皺褶里,給山平添了幾分森嚴。流水潺潺,_____,讓人想起古琴的聲音,但絕不是古箏。古箏俗了些,是_____時用以表演助興的熱鬧。古琴則不然,是獨坐幽篁輕撥琴弦,彈奏一曲尋覓知音的絕響。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

A.家喻戶曉源源不斷泠泠作響高朋滿座

B.耳熟能詳源遠流長泠泠作響狐朋狗友

C.家喻戶曉源遠流長萬籟俱寂高朋滿座

D.耳熟能詳源源不斷萬籟俱寂狐朋狗友

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

A.這條從南宋走來的古道,成為江南一個美麗的注腳,因了辛棄疾的這首詞而得名。

B.這條從南宋走來,因了辛棄疾的這首詞而得名,成為江南一個美麗的注腳。

C.這條從南宋走來的古道,因了辛棄疾的這首詞而因此得名,成為江南一個美麗的注腳。

D.這條從南宋走來的古道,因了辛棄疾的這首詞而得名,成為江南一個美麗的注腳。

19.下列各項中,和文中畫橫線句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______

A.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C.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D.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喝水這件“小事”上,中國人一直很講究。“不喝生水,喝燒開的熟水”這一文化習俗,在百姓中口口相傳,代代相承。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維護身體健康,①。

中醫(yī)養(yǎng)生經(jīng)典有“熟水之用”一說,這是指煮開后的熟水飲入胃中,能及時將水谷精華之氣輸送到全身各處,潤補人體陽氣,維持氣血運化機能,護衛(wèi)生命。站在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多喝水不如會喝水。來自中醫(yī)養(yǎng)生及營養(yǎng)膳食等領域的專家紛紛指出,選對水才能從根本上調(diào)理好身體,對人體健康而言,最理想的補水方式是②?!皼霭组_”三個字包含三層意思:涼,不寒不熱;白,零添加;開,③。

中醫(yī)養(yǎng)生講究陰陽平衡。未燒開的生水刺激腸胃,而太熱的水容易使人出汗過多,引發(fā)氣虛、血虛,傷害身體。常溫狀態(tài)的熟水“涼白開”,處于中間平衡狀態(tài),有助于平衡養(yǎng)生,保持胃氣通達,保持身體健康。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1.簡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表述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

解析和解答

1~3.B、B、D

(1)B.“多歌唱正面的東西,很少描述黑暗”錯誤,選項理解不當。原文是“屬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總是描述黑暗”,屬于人民的作品有描述黑暗的,沒有程度上的要求。故選B。

(2)A.“是盛唐氣象的源頭和先聲”錯誤。根據(jù)材料一第二段,盛唐時代不同于屈原所處的戰(zhàn)國時代,《楚辭》的風格與盛唐詩歌風格不同,可知選項無中生有。C.“盛唐氣象因此形成”以偏概全,原文“中外文化的交流,打開了盛唐人的眼界,開闊了他們的胸襟,這對氣象的形成無疑起了積極作用”“唐朝實行抑制門閥士族的政策,以科舉取士,打破了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層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臺”,可知盛唐氣象形成的原因有多個方面。D.“門閥士族長期以來壟斷政治的局面因此被打破”因果顛倒。原文“唐朝實行抑制門閥士族的政策,以科舉取士,打破了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層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臺”可知是唐朝實行抑制門閥士族的政策打破了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故選B。

(3)D.《夜雨寄北》抒發(fā)的是離別之苦和思念之情,缺乏蓬勃朝氣,不屬于盛唐氣象。故選D。

解析:

(1)B

(2)B

(3)D

(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回歸原文,用原文相關信息辨析選項。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與推斷。解答本題,需要將選項與原文相關信息進行對比,進而辨析選項正誤。

(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論點論據(jù)的理解與辨析。解答本題,需要先理解選項信息,再聯(lián)系原文觀點進行辨析。

信息判斷類題目的方法:

①材料與選項對照法,把閱讀材料與選項進行一一對照,判斷它們的正誤。

②材料整合處理法,對所列材料進行整合與分析,印證選擇或判斷的正誤。

③關注細節(jié)法,關注材料中的細節(jié),進行比較鑒別,特別是容易忽略的部分。

4~7.B、C、、

(1)B.“這是因為纖夫以命相搏的艱辛歷程引起了他內(nèi)心的悲憫之情”錯誤,從后文“一條凝結著一個民族命運與精神的江河,一定是莊嚴神圣的”信息可知,這是因為古道詮釋了中華民族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

故選B。

(2)C.“本文沒有對鄭云峰的攝影作品進行評論”錯誤,“驚世之作”就是對鄭云峰攝影作品的評論。

故選C。

(3)畫橫線的句子“鄭云峰的行為是完全個人化的”中,“完全”“個人化”,強調(diào)鄭云峰的行為不是響應國家和社會的要求,完全是出于個人的自覺行動,從而突出了他身上彌足珍貴的歷史責任感與文化情懷。

根據(jù)后文“他自1988年就不斷地只身遠涉長江和黃河的源頭,用鏡頭去探詢這兩條華廈民族母親河生命的始由。十年后,隨著長江大壩的加速聳起,三峽的湮滅日趨迫近,鄭云峰決定和大壩工程搶時間,在關閘蓄水之前,將三峽的地理風貌、自然景象、人文形態(tài)、歷史遺存,以及動遷移民的過程全方位地記錄下來”,可知畫橫線的句子是總寫評價鄭云峰的行為,并引出了下文對鄭云峰個人行為的具體描述。

(4)根據(jù)“我深信,將來的人們一定更能體會到鄭云峰的意圖。這便是這本圖集真正的價值。因為,盡管長江三峽不復存在,卻在這里獲得了永生”,可知鄭云峰希望曾經(jīng)的長江模樣在他的攝影作品中獲得永生。

根據(jù)“在整整六年對長江搶救性的拍攝中,他給我們的不是一般性的視覺記錄,而是長江的精神,長江的魂魄,長江的氣息,以及它深層的生命形象”,可知鄭云峰希望將來的人們在享受大壩建成之后的經(jīng)濟利益的同時不要忘記長江對于我們的人文意義。

根據(jù)“最使他刻骨銘心的是三峽兩岸的纖夫古道。那些被纖繩磨出一條條十幾公分凹槽的石頭,那些絕壁上狹窄的纖夫的路,乃是長江最深刻的人文”“藝術家不能改變歷史,卻能升華生活,補償精神,記錄時代,慰藉心靈。這一切,鄭云峰全做到了”,可知鄭云峰希望將來的人們會通過他的攝影作品更深刻地領悟中華民族的精神。

解析:

(1)B

(2)C

(3)①強調(diào)鄭云峰的行為不是響應國家和社會的要求,完全是個人的行動自覺,突出了他彌足珍貴的歷史責任感與文化情懷。②引出下文對鄭云峰個人行為的具體描述。

(4)①希望曾經(jīng)的長江模樣在他的攝影作品中獲得永生。②希望將來的人們在享受大壩建成之后的經(jīng)濟利益的同時不要忘記長江對于我們的人文意義。③希望將來的人們會通過他的攝影作品更深刻地領悟中華民族的精神。

(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通讀全文,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答題時要認真閱讀每一個選項,結合文本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對文章重要句子作用的賞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句子的含義,從手法、內(nèi)容、結構等方面進行分析。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文本,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

解答對文本賞析的選擇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8~12.B、B、A、、

(1)“故不相語耳”中“故”是連詞,表原因,應放在句首,排除AC;“是自張大之辭也”中“是”指代“逆設此言”,在句中作主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原文標點為: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

故選:B。

(2)B.有誤,“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的“周”應解釋為“全身”。

故選:B。

(3)A.“于是劉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張綱”有誤,原文為“會綱自長安還,太山太守申宣執(zhí)之送于?!?,意思是“正好張綱從長安返回太山,太山太守申宣抓獲了張綱”,沒說是劉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張綱。

故選:A。

(4)①執(zhí):拿著;兵:兵器;負:背著;益:更加。譯文:北方的百姓拿著武器背著糧食歸順劉裕的,每天有上千人,圍攻廣固城更加急迫。

②興師:發(fā)動軍隊;崩潰:圖被瓦解;殆:大概;此……也:判斷句。譯文:現(xiàn)在起兵討伐南燕,所到之處土崩瓦解,這大概是上天所授,不是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

(5)原文說到“裕升綱于樓車,使周城呼曰:‘劉勃勃大破秦軍,無兵相救?!侵心皇?。江南每發(fā)兵及遣使者至廣固,裕輒潛遣兵夜迎之,明日,張旗鳴鼓而至”,他讓張綱登上攻城的樓車繞城呼喊,動搖后秦軍心。他還總是暗中派兵在夜間迎接東晉發(fā)兵和派遣的使者,證明其有勇有謀。原文說到“語汝姚興: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當取關、洛;今能自送,便可速來”“此是兵機,非卿所解,故不相語耳。夫兵貴神速,彼若審能赴救,必畏我知,寧容先遣信命,逆設此言,是自張大之辭也”,也可證明他有勇有謀,也說明其有行事果斷的一面。原文“裕乃表范為散騎常侍,且以書招之”證明其胸懷寬廣的一面。

解析:

(1)B

(2)B

(3)A

(4)①北方的百姓拿著武器背著糧食歸順劉裕的,每天有上千人,圍攻廣固城更加急迫。

②現(xiàn)在起兵討伐南燕,所到之處土崩瓦解,這大概是上天所授,不是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

(5)①有勇有謀;②胸懷寬廣;③果敢,行事果斷。

參考譯文:

秋季七月,東晉朝廷加封劉裕兼任北青、冀二州刺史。

有人對劉裕說:“張綱有巧妙的思維,如果得到張綱讓他制造攻城器械,一定可以攻下廣固?!闭脧埦V從長安返回太山,太山太守申宣抓獲了張綱,把他送給劉裕。劉裕讓張綱登上攻城的樓車,讓他繞城呼喊:“劉勃勃已經(jīng)打敗了后秦軍,后秦已經(jīng)沒有兵來相救了?!背侵械娜寺犃藳]有一個不改變臉色。東晉每次發(fā)兵和派遣使者來到廣固,劉裕總是先暗中派兵在夜間迎接他們,第二天,再搖旗擊鼓地到來,北方的百姓拿著武器背著糧食歸順劉裕的,每天有上千人,圍攻廣固城更加急迫。南燕大臣張華、封愷都被劉裕抓獲。

后秦王姚興派使者對劉裕說:“南燕慕容氏與我們相處睦鄰友好,現(xiàn)在你們這樣急迫地進攻他們,我們秦國已經(jīng)派遣十萬鐵騎屯駐在洛陽;如果你們晉軍不撤退,我就要長驅直入發(fā)動進攻?!眲⒃=衼砗笄厥拐哒f道:“告訴你們秦王姚興:我攻克南燕之后,軍隊休整三年,就要去奪取你們的關中、洛陽;如果你們今天就要送上門來,那就快點過來吧!”劉穆之聽說后秦使者到來,騎著快馬來拜見劉裕,但后秦使者已經(jīng)離開了。劉裕把自己說的話告訴了劉穆之。劉穆之埋怨他說:“平常事情無論大小,您都會讓我參與謀劃,今天這件事應該詳加審察,您為什么倉促地答復呢?您的話不足以威懾敵人,卻恰好可以激怒他們。如果廣固沒有攻下來,而那些羌族強盜(秦軍)突然到來,不知道您將怎么處理這件事?”劉裕笑著說:“這是用兵的謀略,不是你能明白的,所以沒有告訴你。用兵貴在神速,他們?nèi)绻娴内s來救援的話,一定害怕我們知道,難道還用事先派人通知我們,事先說這些話,是他們夸大其辭的做法。晉軍不出國征戰(zhàn)已經(jīng)很久了,羌人(秦人)看見我們討伐三齊之地,開始內(nèi)心畏懼,他們保全自己還來不及,怎么還能援救別人呢!”

當初,后秦王姚興派衛(wèi)將軍姚強率領步兵、騎兵一萬人跟隨南燕使者韓范到洛陽與姚紹會合,合并軍隊一起去援救南燕,等到秦軍被劉勃勃打敗,又派人追上姚強,讓他率兵回長安。韓范嘆息說:“這是上天要滅南燕??!”南燕尚書張俊從長安返回,投降了劉裕,于是勸劉裕說:“南燕人所依靠的,是認為韓范一定能請來后秦援軍,現(xiàn)在如果得到韓范讓南燕人看看,南燕一定會投降?!眲⒃S谑巧媳碚埱笕蚊n范為散騎常侍,并且寫信招降他。長水校尉王蒲勸說韓范投奔后秦,韓范說:“劉裕出身于平民百姓,剿滅桓玄,興復晉室,現(xiàn)在起兵討伐南燕,所到之處土崩瓦解,這大概是上天所授,不是人的能力所能達到的。南燕滅亡后,后秦會緊跟著滅亡,我不能再受這種侮辱了?!庇谑琼n范投降了劉裕。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

(2)本題綜合考查古代文化常識和一詞多義兩個考點,答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

(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對文中主人公道德品質(zhì)、人物形象的探究。找到主人公所經(jīng)歷的事跡,認真理解的基礎上探究其品質(zhì),另外也需要注意文中直接出現(xiàn)的展現(xiàn)其品質(zhì)的句子。

在測試過程中,不少的同學在讀完一遍文言文后就開始作答,這種做法是很不正確的。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地瀏覽一遍。初步明確“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了什么話”等等,讀懂個大概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測試,要一遍把它全部讀懂,很少人能夠辦到。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的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運用課內(nèi)所學的知識(實詞、虛詞、活用、句式等),解決完成較為容易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要解決較難的題目,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核的過程。

13~14.C、①詩歌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好事都是從艱難處得來的,年輕人不要為求輕松只做容易的事;即使貧賤有命,但疏懶怠惰會一事無成。

②啟發(fā):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就要不畏險阻,迎難而上,勇于奮斗;不能貪圖安逸,懶惰懈怠。

1.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根據(jù)詩歌大意,結合選項思考作答。

C.“表示自己會竭力向王卿貴族們舉薦譚孝廉”理解錯誤?!吧崎_金口答公卿”一句是在叮囑譚孝廉好好應答公卿的提問,展示自己的才華。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鑒賞詩歌內(nèi)容,評價觀點的能力。根據(jù)詩歌的內(nèi)容和蘊含的哲理思考作答。

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述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一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

頷聯(lián)“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好事盡從難處得”闡發(fā)了成功者的普遍規(guī)律,即“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少年無向易中輕”則是告誡,年輕人要趁著青春年華積極進取,不要貪圖容易,貪圖輕松。

頸聯(lián)“也知貴賤皆前定,未見疏慵遂有成”,繼續(xù)鼓勵這位舉子。也知道人的貴賤都是各自的命運先前注定的,但沒有見到誰懶懶散散就能成功。即便考不中,那也是命中注定,但不積極謀求一定不會考中。想要成功,就不能貪圖安逸,懶惰懈怠。

15.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故解析為:

(1)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重點字:頻、煩)

(2)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重點字:陛)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重點字:亭)

本題考查學生默寫詩文名句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名句。

《陳情表》名句輯錄:

1.《陳情表》中寫李密命運不好小時不幸的兩句是: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2.《陳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兩句表現(xiàn)他孤獨的長大成人。

3.《陳情表》用“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兩句表現(xiàn)他的家門不興旺缺少幸福。

4.《陳情表》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兩句缺少親屬幫助并且事必躬親的孤弱。

5.《陳情表》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兩句寫出了自己的孤單和缺少心靈的安慰。

16.年輕人選擇“躺平”,也是在傳遞信號最近有個詞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興起——躺平。顧名思義,所謂“躺平”,就是癱倒在地,不再雞血沸騰、渴求成功了。

從個案采訪看出,能描摹出“躺平”的輪廓畫像:有人受夠了大企業(yè)的996,抱起了大專專職教師的鐵飯碗;有人逃離了職場“假模假式”的人際關系,跑去麥當勞打零工;有人創(chuàng)業(yè)失敗,躺平在家等待繼承家產(chǎn);有人看清了真實的自己,三次離職后,回到四線城市當咖啡店店員;也有人拒絕升職加薪,找了個養(yǎng)老的差事舒舒坦坦……

選擇躺平的年輕人有多少?這很難統(tǒng)計。但躺平迅速引發(fā)共鳴,成為讓眾多年輕人豁然開朗的“精神歸宿”,這本身足以說明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疤善健逼鋵嵰参幢厥嵌嘈迈r的概念,從“喪”到“佛系”,癱軟的姿態(tài)也在不斷翻新。當“內(nèi)卷”一詞席卷輿論,“躺平”于是也被高調(diào)祭出,二者抗衡周旋。

躺平看似是妥協(xié)、放棄,但其實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選擇最無所作為的方式反叛裹挾。即便996的加班模式、勾心斗角的職場文化、露骨直白的成功崇拜在輿論層面廣受批判,但得承認,年輕人一旦選擇進入某種職業(yè)體系,便很難抗拒大趨勢,那些在價值層面被否定的生活模式,又會自然地變成一種選擇。

因此,年輕人選擇躺平,就是選擇走向邊緣,超脫于加班、升職、掙錢、買房的主流路徑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環(huán)境對個體的規(guī)訓?!盁o法改變環(huán)境便改變心態(tài)”,這種雞湯式的自我解脫,不用專門教育,年輕人在社會的摸爬滾打中自然也就學會了。

躺平現(xiàn)象也非哪國獨有,英國有尼特族,日本叫低欲望社會,美國也有歸巢族。大體上,一個經(jīng)濟體在達致一個階段后,就具有一定的社會保障功能,經(jīng)濟機會選擇相對多元,加班加點的邊際效益降低,自然會產(chǎn)生一批“扶不上墻”的年輕人。

這些年輕人的躺平,事實上也是在傳遞一種信號:社會環(huán)境、生活成本、成長路徑,對于年輕人來說不夠舒適,相比而言,躺平雖然頹廢,但至少相對不累?;ヂ?lián)網(wǎng)上不乏討好年輕人的營銷話術,但具體到現(xiàn)實場景,很多“門墻”對年輕人可沒有那般笑容滿面,這才更是一種社會的真實。

從宏觀層面看,我們當然期待年輕人始終有一種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保持社會競爭性,這也是達成很多宏大議題的必要條件。但也要看到,具體到微觀場景,個體往往會將主觀感受置于價值排序之上,從“狹隘”的視角進行人生規(guī)劃,很多年輕人面對重壓,自動滑向邊緣化的解決方案。

年輕人的姿態(tài),事實上也有助于社會發(fā)展目標的清晰化:如果說人本身就是發(fā)展的意義所在,那么讓人舒適本身就是目的。我們的政策導向,其實也不妨回過頭來,更多側重于年輕人的舒適感受,讓他們主觀上感到愉悅與放松。

當生活本身充滿樂趣,年輕人心頭沒有那么多和輿論裹挾相對抗的張力,那么,很多孜孜以求的發(fā)展目標、社會遠景,或許也在不經(jīng)意之中得到了解法。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對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深感心累,只想躺平在地,不再熱血沸騰”這一現(xiàn)象,第一段列舉了三種不同的認識。這三種評價有肯定也有否定,也有折中的評價,這與后邊的三則引語形成對照關系。

程民生教授認為“可不敢一直躺平”,他沒有徹底否定“躺平”。他否定的是極端的、長時間的“躺平”。生活中有許多事需要我們?nèi)プ?,一直消極逃避是不可取的。

馬克思認為青年的精神和品格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和品格,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應積極向上,才能擔起時代的重任。

宋儒呂祖謙認為“自安于弱,而終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終于愚矣”,他否定了“自安”式的“躺平”行為,認為社會需要人們積極進取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他們?nèi)说挠^點更加中肯,積極而理性,都指出“躺平”還是需要警惕的。對于個人發(fā)展,社會進步來說,“躺平”都有一定危險。

寫作時,如果徹底否定“躺平”或許會忽視弱勢者處于困境的訴求,完全支持“躺平”勢必產(chǎn)生消極頹廢的情緒。既不失關懷的溫情,又能保持理性的冷靜,才能寫得深刻。論證時最好能由事及人,將認知的觸角由具體的現(xiàn)象延伸到人生追求、社會風氣、國家發(fā)展、文明走向的廣闊空間,從不同的層面去理解“躺平”,以不同的視角去思考生活,寫出深度和高度。

立意提示:

1.悄悄努力,默默積蓄,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奮斗姿勢。

2.理解你的“躺平”,更期待你的奔涌。

3.躺平并非向生活繳械,重在適己而行。

4.國不可一日無奔跑者,人不可一日無精氣神。

5.青春之我,當拒絕“喪文化”,不做“躺平”者。

材料作文的審題:

第一步,讀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jù)材料立意即可;蘊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fā)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說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chǎn)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從文體上看,本題要求除詩歌外文體不限,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平時復習的情況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來寫,注意記敘文要以情動人,議論文要觀點鮮明,論據(jù)典型,論證有力。

17~19.A、D、C

(1)“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岸炷茉敗?,聽的次數(shù)多了,熟悉得能詳盡地說出來。此處是說辛喬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幾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