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文檔下載后可自行編輯1/120222023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解析)2022-2023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共25分)
1.(4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我看見了潭邊的亭臺樓閣。看見了花與樹。①我還順著人們遠眺的目光看見了玉龍雪山,晶瑩奪目矗立在藍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讓人目眩神迷啊。人們在橋上,在堤上,說著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語言里,麗江。②這時的麗江已經(jīng)是一座很大的城了。
——《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
此刻除了風聲,還有一種聲音輕易便可biàn別出來。③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
——《在長江的源頭各拉丹東》
(1)(2分)下列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正確的一項是
A.zhùxuàn辯繹
B.chùxuán辨義
C.chùxuàn辨繹
D.zhùxuàn辯義
(2)(2分)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段中劃線句子①中“我”“還”“順著”“的”幾個詞語的詞性依次是:代詞、副詞、介詞、助詞。
B.上文中“亭臺樓閣”“玉龍雪山”“晶瑩奪目”“萬水之源”等幾個短語的類型各不相同。
C.文段劃線句子②的句子主干是“麗江是城”。
D.文段劃線句子③體現(xiàn)了寫景時把主觀感受、想象與客觀描寫融在一起,賦予文章獨特的韻味,引發(fā)讀者遐思邇想的寫作特點。
2.(2分)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伙人偽裝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到處招搖撞騙,其手段之卑劣已達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B.國際社會的局勢風云變幻,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更加嚴峻,需要世界各國協(xié)力應對。
C.這場球賽十分精彩,臺下觀眾個個袖手旁觀,不時爆發(fā)出陣陣喝彩。
D.面對金融系統(tǒng)分崩離析的風險,代表們呼吁采取全球性解決方案,應對危機。
3.(2分)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我們不能否認做一個真正幸福的人應該關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養(yǎng)高雅的興趣愛好。
B.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隋統(tǒng)一全國創(chuàng)造了條件。
C.經(jīng)過歷史、文化、種族的考驗,讓名著具有了豐富的內涵和極其深遠的價值。
D.太極拳是中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對其價值的肯定,也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尊重。
4.(2分)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克吐溫,美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
B.李白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而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
C.《莊子》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其特點是善于運用寓言故事說理,想象雄奇瑰麗。
D.“說”雖是古代的一種說明性文體,卻講究文采。韓愈的《馬說》就是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來比喻賢才難遇明主。
5.(每空1分共10分)古詩文默寫。
①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魚》)
②揮手自茲去,。(李白《送友人》)
③,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④,,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韓愈《馬說》)
⑤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钡膮群?,表現(xiàn)了詩人崇高的理想和濟世情懷。
⑥感動中國組委會給張桂梅的頒獎詞里說到:“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改變鄉(xiāng)村女童是她畢生的使命,無論多么艱苦依然矢志不渝。正如陸游《卜算子詠梅》中所說:“,。”
6.(5分)名著閱讀。
(1)(2分)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么都不懼怕。”下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與保爾相關的事件,最能印證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與瓦西里神父作對
B.和隊員們筑路
C.對麗達產(chǎn)生誤會
D.炸彈爆炸,頭部受重傷
(2)(3分)學會摘抄和做筆記,可以讓我們收獲更多。請仿照示例,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提取促使你成長的精辟語句或榜樣人物的事跡(精神)
示例:當我為平凡的長相苦惱時,想到《名人傳》中托爾斯泰雖然外表土頭土腦,但憑借熱情和才華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
二、閱讀(共45分)
7.(5分)閱讀回答問題。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系向牛頭充炭直。
(1)(3分)下面對本詩的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兩句,可見老翁的蒼老及生活之艱辛。
B.“翩翩兩騎來是誰”中“翩翩”有輕快之意,這里形容“宮使”的風度、氣質。
C.這是一首敘事詩,講述了賣炭翁以伐薪燒炭艱難維持生計卻橫遭掠奪的悲慘故事。
D.“半匹紗”“一丈綾”與“一車炭”“千余斤”構成強烈反差,控訴了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
(2)(2分)詩人用很多筆墨來寫賣炭翁燒炭、運炭之苦,請你說說這樣寫對于表現(xiàn)詩歌主旨的作用。
8.(15分)閱讀回答問題。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①秋登②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
(選自《顏氏家訓》)
①華:花。②登:進用,這里指摘取。
(1)(3分)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知其旨也味美
B.雖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C.教然后知困困惑
D.學學半學習
(2)(3分)下列句子中,加點“其”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其此之謂乎
A.其真無馬邪
B.其真不知馬也
C.以其境過清
D.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3)(限兩處,2分)請用“/”給乙文中的劃線句子斷句。
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4)(4分)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5)(3分)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記》,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戴圣編纂的。
B.甲文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不知其旨”來類比“弗學”“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
C.從乙文“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我們可以悟出求學的意義在于“造福社會”。
D.甲文開篇用對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乙文開篇則用類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目的。
9.(14分)閱讀回答問題。
①壺口在晉陜兩省的邊境上,我曾兩次到過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臨出發(fā)時有人告誡:“這個時節(jié)看壺口最危險,千萬不要到河灘里去,一個洪峰下來,根本來不及上岸。”果然,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讓人們仰視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沖進去……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于是,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
③第二次我專選了個枯水季節(jié)。春寒剛過,山還未青,谷底顯得異常開闊。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松軟。我一直走到河心,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shù)厝私小褒埐邸?,這便是“壺口”。我依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游看去,這龍槽頂著寬寬的河面,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前呼后擁,撞向石壁,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當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著時,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擠,更急。溝底飛轉著一個個漩渦,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
④黃河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到低,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穿過霧靄,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當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那種猛烈。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一幅寫意畫。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⑤看罷水,我再細觀腳下的石。這些如鋼似鐵的頑物竟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而整個龍槽就是這樣被水齊齊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溝。人常以柔情比水,當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爭。據(jù)《元和郡縣圖志》中所載,日夜不止,這柔和的水硬將鐵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⑥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不平則呼,遇強則抗,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
(1)(4分)觀景時立足點在河心,采用了俯視、仰視、平視等多種觀察視角來寫壺口瀑布。請閱讀③~④段,仿照示例(分別用一個詞或短語概括)
寫景方法①
觀察視角俯視龍槽②平視龍槽兩邊
觀察到的美景河中之河濁浪奔涌各種形態(tài)的水
景物特點③雄壯④
(2)(3分)選文第④段中的加點詞語有什么表述作用?
(3)(3分)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與寫法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多用比喻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如把瀑布比作“一卷飛毯從空抖落”和“一卷鋼板出軋”,形象地寫出瀑布平展、寬厚的形態(tài)和凝重、猛烈的氣勢。如用“走”“折返”“覓”“哀哀”等詞語,富有感染力。
B.文章從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寫黃河帶給人的感受,其中最主要的是聽覺、視覺和嗅覺?!败囘€在半山腰就聽到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則屬于聽覺和觸覺。
C.文中“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一句屬于環(huán)境描寫,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藍”襯托壺口瀑布奔騰激越、令人震撼的氣勢。
D.選文第②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別人對于壺口的描述(“有人告誡……”“當?shù)厝苏f……”),這兩處文字屬于側面描寫,完整和豐富了黃河的形象。前者寫出了雨季壺口的水勢浩大兇險
(4)(3分)請從表述方式的角度,談談最后一段的作用。
10.(11分)
聞一多的真性情
方子
①在世人心目中,聞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為兩種:一是愛國詩人,一是民主斗士。然而很少人想到,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魏晉名士。
②聞一多在青島大學國文系任教時,有個叫臧克家的學生前來報考。當年的國文測試有兩道試題,其中之一是《雜感》。臧克家的《雜感》只有一首詩,聞一多卻對這三句話無比欣賞,認為它飽含哲理,但因為有了接近滿分的國文成績,他才順利進入了青島大學
③中國人歷來看重等級,聞一多卻更在乎性情相投。臧克家進校后,聞一多非常關心其學業(yè),發(fā)表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則一時洛陽紙貴。臧克家曾感激地說過:“沒有聞一多先生,就沒有我的今天?!比欢?,聞一多并沒有將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學生,他寫信給臧克家說:“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己可以無憾,也就很滿意了?!?/p>
④真性情的聞一多愛幽默。他教《楚辭》時,常常身著黑色長袍,昂首闊步進入教室,問在座的學生:“哪位吸?”學生不接話,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熟讀《離騷》,方為真名士。”這才開始講《楚辭》。
⑤快樂時要幽默,無奈時也要幽默。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東北淪陷,赴南京請愿,強烈要求國民政府鐵心抗日。受此影響,計劃南下請愿。校方同情學生的愛國之舉,但反對學生南下,聞一多在校務會上主張開除帶頭的學生,同在青大執(zhí)教的好友梁實秋也表示贊成。雖然,但學生們對聞一多和梁實秋懷恨在心。
⑥此舉使聞一多、梁實秋頓時成為全校學生的“公敵”。學生們貼出“驅逐不學無術的聞一多”“聞一多是準法西斯蒂”的標語。還有人在黑板上畫了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標題是“聞一多與梁實秋”。聞一多毫不責怪,反而指著黑板上的烏龜和兔子問梁實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選擇!”梁實秋故意滿臉嚴肅地回答
⑦聞一多雖然在青島大學時因為堅持原則而遭到學生反對,但就其一生而言,大家還是非常喜歡他的。否則,聯(lián)大同仁不會代他擬刻石潤筆啟事;他蒙難之后,顯然與他為人處世的真性情有關。
⑧聞一多兼具才情、真誠與趣味,因此,才讓人覺得可敬可愛。
(1)(3分)文章記敘了聞一多先生的哪幾件事?試分別加以概括。
(2)(3分)結合語境,說說第③段中加點詞語“洛陽紙貴”的含義。
(3)(3分)第⑤段中,“快樂時要幽默,無奈時也要幽默”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2分)通讀全文,聯(lián)系課文《最后一次講演》,說說你心目中的聞一多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寫作(共50分)
“我是一個內向的學生,從小到大都不怎么自信。我很想改變現(xiàn)狀,我該怎么辦?”這位同學的煩惱有一定的代表性,欣賞自我”為主題的演講比賽。請你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演講稿。
要求:(1)針對活動主題,自選角度(2)觀點鮮明,態(tài)度明確(3)不得抄襲、套作。(4)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地名等信息。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參考解析與試題解答
一、積累與運用(共25分)
1.(4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問題。
我看見了潭邊的亭臺樓閣。看見了花與樹。①我還順著人們遠眺的目光看見了玉龍雪山,晶瑩奪目矗立在藍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讓人目眩神迷啊。人們在橋上,在堤上,說著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語言里,麗江。②這時的麗江已經(jīng)是一座很大的城了。
——《一滴水經(jīng)過麗江》
此刻除了風聲,還有一種聲音輕易便可biàn別出來。③那是堅冰之下的流水之聲,它一刻不停,從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
——《在長江的源頭各拉丹東》
(1)下列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正確的一項是C
A.zhùxuàn辯繹
B.chùxuán辨義
C.chùxuàn辨繹
D.zhùxuàn辯義
(2)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文段中劃線句子①中“我”“還”“順著”“的”幾個詞語的詞性依次是:代詞、副詞、介詞、助詞。
B.上文中“亭臺樓閣”“玉龍雪山”“晶瑩奪目”“萬水之源”等幾個短語的類型各不相同。
C.文段劃線句子②的句子主干是“麗江是城”。
D.文段劃線句子③體現(xiàn)了寫景時把主觀感受、想象與客觀描寫融在一起,賦予文章獨特的韻味,引發(fā)讀者遐思邇想的寫作特點。
見解答。
(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
“矗立”中的“?!弊x作“chù”,“?!弊x作“xuàn”,“biàn別”寫作“辨別”,“演yì”寫作“演繹”。
故選:C。
(2)本題考查詞性、短語、句子主干和句子理解。
ACD.正確。
B.有誤,“晶瑩奪目”“萬水之源”都是偏正短語。
故選:B。
解析:
(1)C
(2)B
2.(2分)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伙人偽裝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到處招搖撞騙,其手段之卑劣已達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B.國際社會的局勢風云變幻,人類面臨的挑戰(zhàn)更加嚴峻,需要世界各國協(xié)力應對。
C.這場球賽十分精彩,臺下觀眾個個袖手旁觀,不時爆發(fā)出陣陣喝彩。
D.面對金融系統(tǒng)分崩離析的風險,代表們呼吁采取全球性解決方案,應對危機。
C
本題考查成語使用正誤的辨析。解答此題,平時要有大量的成語積累,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確定正確選項。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
ABD.正確。
C.有誤,“袖手旁觀”意思是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邊看,不加過問或不予協(xié)助。
故選:C。
3.(2分)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我們不能否認做一個真正幸福的人應該關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養(yǎng)高雅的興趣愛好。
B.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隋統(tǒng)一全國創(chuàng)造了條件。
C.經(jīng)過歷史、文化、種族的考驗,讓名著具有了豐富的內涵和極其深遠的價值。
D.太極拳是中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太極拳申遺成功是對其價值的肯定,也是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尊重。
A
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構混亂、語意不明、成分贅余等。先通讀全文,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出病因。
A.正確。
B.有誤,成分殘缺。
C.有誤,成分殘缺。
D.有誤,搭配不當。
故選:A。
4.(2分)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克吐溫,美國作家,代表作有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
B.李白是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而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詩人。
C.《莊子》是莊子及其后學的著作,其特點是善于運用寓言故事說理,想象雄奇瑰麗。
D.“說”雖是古代的一種說明性文體,卻講究文采。韓愈的《馬說》就是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來比喻賢才難遇明主。
D
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問題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的課本學習中做好積累,準確記憶相關歸納點,另一方面答題時要注意仔細審題,認真辨析。
ABC.正確。
D.有誤,“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
故選:D。
5.(10分)古詩文默寫。
①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魚》)
②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韓愈《馬說》)
⑤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钡膮群?,表現(xiàn)了詩人崇高的理想和濟世情懷。
⑥感動中國組委會給張桂梅的頒獎詞里說到:“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备淖冟l(xiāng)村女童是她畢生的使命,無論多么艱苦依然矢志不渝。正如陸游《卜算子詠梅》中所說:“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p>
見解答
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解析:
(1)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注意“摶”的書寫)
(2)蕭蕭班馬鳴(注意“班”的書寫)
(3)曲徑通幽處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5)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6)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6.(5分)名著閱讀。
(1)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么都不懼怕?!毕铝小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與保爾相關的事件,最能印證這一觀點的一項是B
A.與瓦西里神父作對
B.和隊員們筑路
C.對麗達產(chǎn)生誤會
D.炸彈爆炸,頭部受重傷
(2)學會摘抄和做筆記,可以讓我們收獲更多。請仿照示例,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提取促使你成長的精辟語句或榜樣人物的事跡(精神)
示例:當我為平凡的長相苦惱時,想到《名人傳》中托爾斯泰雖然外表土頭土腦,但憑借熱情和才華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精神財富
(1)B
(2)示例:保爾,出身貧寒,早年喪父,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頭部受傷、傷寒、肺炎……經(jīng)歷了四次與死神的較量,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最終從人生低谷走出,創(chuàng)作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拿起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lián)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zhàn)勝敵人也戰(zhàn)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zhàn)士。
(1)本題考查理解名著情節(jié)的能力。結合掌握的名著內容可知;“對麗達產(chǎn)生誤會”是個人情感方面的情節(jié),對共產(chǎn)主義信念愈加堅定,頭部受重傷”寫出了保爾遭受重創(chuàng)。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
故選:B。
(2)本題考查名著人物的了解。根據(jù)題意,簡述其主要事跡或摘錄其精辟的語句。
解析:
(1)B
(2)示例:保爾,出身貧寒,在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傷寒,保爾全身癱瘓,但他最終從人生低谷走出,拿起新的武器。
二、閱讀(共45分)
7.(5分)閱讀回答問題。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系向牛頭充炭直。
(1)下面對本詩的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從“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兩句,可見老翁的蒼老及生活之艱辛。
B.“翩翩兩騎來是誰”中“翩翩”有輕快之意,這里形容“宮使”的風度、氣質。
C.這是一首敘事詩,講述了賣炭翁以伐薪燒炭艱難維持生計卻橫遭掠奪的悲慘故事。
D.“半匹紗”“一丈綾”與“一車炭”“千余斤”構成強烈反差,控訴了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
(2)詩人用很多筆墨來寫賣炭翁燒炭、運炭之苦,請你說說這樣寫對于表現(xiàn)詩歌主旨的作用。
(1)B
(2)詩人寫賣炭翁燒炭和運炭之苦是為了下文寫宮市(或炭被搶奪)之苦進行鋪墊。燒炭、運炭固然辛苦,但賣炭翁還是充滿希望的,只要炭能賣個好價錢,日子還能過下去,但是炭被宮使搶走,希望就徹底破滅了。詩人通過層層鋪墊,揭示了宮市的黑暗。
《賣炭翁》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新樂府》組詩中的一篇。此詩以個別事例來表現(xiàn)普遍狀況,描寫了一個燒木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通過賣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宮市”的腐敗本質,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地鞭撻與抨擊,諷刺了當時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表述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強的社會典型意義。全詩描寫具體生動,歷歷如繪,結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細節(jié)的選擇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有獨到之處。
(1)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
ACD.正確。
B.有誤,“翩翩”二字本來是用以形容英俊瀟灑之態(tài),揭露了宮使趾高氣揚。
故選:B。
(2)本題考查理解詩歌。《賣炭翁》以個別事例來表現(xiàn)普遍狀況,通過賣炭翁的遭遇,對統(tǒng)治者掠奪人民的罪行給予了有力地鞭撻與抨擊,表述了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據(jù)此分析可提煉概括即可。
解析:
(1)B
(2)詩人寫賣炭翁燒炭和運炭之苦是為了下文寫宮市(或炭被搶奪)之苦進行鋪墊。燒炭,但賣炭翁還是充滿希望的,日子還能過下去,希望就徹底破滅了,揭示了宮市的黑暗。
譯文:
賣炭翁
有位賣炭的老翁。他滿臉灰塵,兩鬢頭發(fā)灰白。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干什么??蓱z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還希望天更寒冷,清晨。牛累了,但太陽已經(jīng)升得很高了。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太監(jiān)手里拿著文書,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一千多斤,老翁是百般不舍。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一丈綾,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8.(15分)閱讀回答問題。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選自《禮記》)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①秋登②其實;講論文章,春華也,修身利行
(選自《顏氏家訓》)
①華:花。②登:進用,這里指摘取。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D
A.不知其旨也味美
B.雖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C.教然后知困困惑
D.學學半學習
(2)下列句子中,加點“其”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B
例句:其此之謂乎
A.其真無馬邪
B.其真不知馬也
C.以其境過清
D.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3)請用“/”給乙文中的劃線句子斷句。
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5)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A.《禮記》,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戴圣編纂的。
B.甲文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不知其旨”來類比“弗學”“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
C.從乙文“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我們可以悟出求學的意義在于“造福社會”。
D.甲文開篇用對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乙文開篇則用類比手法論述了學習的目的。
(1)D
(2)B
(3)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4)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
(5)D
譯文:
雖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導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秲睹飞险f“教人是學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古時候求學的人都是為了充實自己,以彌補自己的不足;現(xiàn)在求學的人都是為了別人的稱贊,只能說說罷了。古時候求學的人是為了別人,推行自己的主張來對社會謀利;現(xiàn)在求學的人都是為了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求得升官。學習就跟種樹一樣,春天可以賞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收獲它的果實;評講文章,就好像賞玩春天的花朵一樣,修身利行,就好像收獲秋天的果實一樣。
(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作答本題,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
ABC.正確;
D.有誤,句意:教人是學的一半。學,教導。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作答本題,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其:大概。
A.句意: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加強詰問語氣;
B.句意:大概是不認識千里馬吧!其:大概;
C.句意: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代詞;
D.句意: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代詞。
故選:B。
(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斷句。一般來說,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
句意:學習就跟種樹一樣,春天可以賞玩它的花朵。斷句: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4)本題考查句子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虛詞,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意譯為輔,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
重點詞:知,知道;困。句意:知道自己不足之處;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
(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找出相關的語句。
ABC.正確;
D.有誤,“甲文開篇用對比手法”錯誤。
故選:D。
解析:
(1)D
(2)B
(3)夫學者猶種樹也/春玩其華/秋登其實。
(4)知道自己不足之處,這樣以后能夠反省自己,這樣以后才能自我勉勵。
(5)D
9.(14分)閱讀回答問題。
①壺口在晉陜兩省的邊境上,我曾兩次到過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臨出發(fā)時有人告誡:“這個時節(jié)看壺口最危險,千萬不要到河灘里去,一個洪峰下來,根本來不及上岸?!惫?,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讓人們仰視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沖進去……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xiàn)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于是,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
③第二次我專選了個枯水季節(jié)。春寒剛過,山還未青,谷底顯得異常開闊。我們從從容容地下到溝底,上面鋪了一層軟軟的細沙,踏上去堅實而又松軟。我一直走到河心,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條深溝,當?shù)厝私小褒埐邸?,這便是“壺口”。我依在一塊大石頭上向上游看去,這龍槽頂著寬寬的河面,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前呼后擁,撞向石壁,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當河水正這般暢暢快快地馳騁著時,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擠,更急。溝底飛轉著一個個漩渦,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
④黃河在這里由寬而窄,由高到低,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碎成點,碎成霧。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穿過霧靄,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當然這么窄的壺口一時容不下這么多的水,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平平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那種猛烈。盡管這樣,壺口還是不能盡收這一川黃浪,乘隙而進的,折返迂回的,或鉆石覓縫,汩汩如泉,潺潺成溪;或被夾在石間,亮晶晶的如絲如縷……而這一切都隱在濕漉漉的水霧中,罩在七色彩虹中,一幅寫意畫。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⑤看罷水,我再細觀腳下的石。這些如鋼似鐵的頑物竟被水鑿得窟窟竅竅,如蜂窩雜陳,而整個龍槽就是這樣被水齊齊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溝。人常以柔情比水,當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以力相較,奮力抗爭。據(jù)《元和郡縣圖志》中所載,日夜不止,這柔和的水硬將鐵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⑥黃河博大寬厚,柔中有剛;挾而不服;不平則呼,遇強則抗,勇往直前。正像一個人,經(jīng)了許多磨難便有了自己的個性,也就鑄成了自己偉大的性格。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
(1)觀景時立足點在河心,采用了俯視、仰視、平視等多種觀察視角來寫壺口瀑布。請閱讀③~④段,仿照示例(分別用一個詞或短語概括)
寫景方法①定點換景
觀察視角俯視龍槽②仰視平視龍槽兩邊
觀察到的美景河中之河濁浪奔涌各種形態(tài)的水
景物特點③奇特雄壯④千姿百態(tài)
(2)選文第④段中的加點詞語有什么表述作用?
(3)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與寫法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文章多用比喻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如把瀑布比作“一卷飛毯從空抖落”和“一卷鋼板出軋”,形象地寫出瀑布平展、寬厚的形態(tài)和凝重、猛烈的氣勢。如用“走”“折返”“覓”“哀哀”等詞語,富有感染力。
B.文章從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寫黃河帶給人的感受,其中最主要的是聽覺、視覺和嗅覺?!败囘€在半山腰就聽到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則屬于聽覺和觸覺。
C.文中“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藍,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一句屬于環(huán)境描寫,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藍”襯托壺口瀑布奔騰激越、令人震撼的氣勢。
D.選文第②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別人對于壺口的描述(“有人告誡……”“當?shù)厝苏f……”),這兩處文字屬于側面描寫,完整和豐富了黃河的形象。前者寫出了雨季壺口的水勢浩大兇險
(4)請從表述方式的角度,談談最后一段的作用。
(1)①定點換景;②仰視;③奇特;④千姿百態(tài)。
(2)攏”“沖”“跌”等動詞的運用,寫出了洪流向兩邊涌去,沿著龍槽的邊沿轟然而下的畫面,突出水勢變化之大,表現(xiàn)了黃河壯闊的氣勢。
(3)B
(4)最后一段議論抒情相結合,歌頌了黃河“偉大的性格”,表述了對母親河由衷的贊嘆之情,起到了畫龍點睛,升華情感、收束全文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散文。用張弛有度的語言,記敘了兩次游覽壺口瀑布的感受,第一次因為是雨季沒能進行游覽,第二次專門選了枯水期,看到了河水暢快馳騁,接著介紹了由寬而窄形成的壺口,腳下的石頭更是體現(xiàn)了河水柔中有剛的特點。
(1)本題考查提煉概括信息的能力。從“觀景時立足點一直在河心、仰視、平視多種觀察視角來寫壺口瀑布”這句話得知,即不移步而從多視角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方法,是突然凹下去的條深溝”可以看出,景物特點是“奇特”,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這里從仰視角度看“河水排排涌來,景物特點是“雄壯”,由高到低……頓然攏成一,先跌在石上,碎成點。從溝底升起一道彩虹……”可以看出,碎為水霧,景物特點是“驚險”,乘隙而進的,它們在龍槽兩邊的灘壁上散開來,淚淚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漩,亮晶晶的如絲如縷……像一曲交響樂。我突然陷入沉思,怎么一下子集納了海、河、瀑、泉,這是采用平視的角度寫各種形態(tài)的黃河水。
(2)本題考查對句子的賞析?!皵n”“沖”“跌”等動詞的運用,形成獨特的音韻美,表現(xiàn)出水流層層落下,突出了壺口瀑布落差之大、一往無前的磅礴氣勢。生動形象的刻畫了黃河水向龍槽里隆隆沖去時由高到低的變化。由水變霧,強調了水的落差極大,力度極猛,富有藝術的感染力與文字的沖擊力?!皵n成、跌”,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黃河奔流不息,寓情于景、壯闊、凝重等特點的贊嘆。
(3)本題考查對文章相關藝術特色與寫法的分析鑒賞。
ACD.正確;
B.有誤,文章從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寫黃河帶給人的感受,沒有“嗅覺”,河谷里霧氣彌漫”則屬于聽覺和視覺。
故選:B。
(4)本題考查語段內容的理解能力。題干要求從表述方式的角度去理解。閱讀最后一段,“黃河博大寬厚;挾而不服;不平則呼,死地必生。正像一個人,“黃河被兩岸的山,忽左忽右時,最后以“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一句直接抒情,揭示了黃河的象征義,升華主旨。
解析:
(1)①定點換景;②仰視;④千姿百態(tài)。
(2)攏”“沖”“跌”等動詞的運用,寫出了洪流向兩邊涌去,突出水勢變化之大。
(3)B
(4)最后一段議論抒情相結合,歌頌了黃河“偉大的性格”,起到了畫龍點睛、收束全文的作用。
10.(11分)
聞一多的真性情
方子
①在世人心目中,聞一多的形象基本上被定格為兩種:一是愛國詩人,一是民主斗士。然而很少人想到,他的真性情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魏晉名士。
②聞一多在青島大學國文系任教時,有個叫臧克家的學生前來報考。當年的國文測試有兩道試題,其中之一是《雜感》。臧克家的《雜感》只有一首詩,聞一多卻對這三句話無比欣賞,認為它飽含哲理,但因為有了接近滿分的國文成績,他才順利進入了青島大學
③中國人歷來看重等級,聞一多卻更在乎性情相投。臧克家進校后,聞一多非常關心其學業(yè),發(fā)表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1933年出版的《烙印》則一時洛陽紙貴。臧克家曾感激地說過:“沒有聞一多先生,就沒有我的今天?!比欢?,聞一多并沒有將臧克家看作自己的學生,他寫信給臧克家說:“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己可以無憾,也就很滿意了。”
④真性情的聞一多愛幽默。他教《楚辭》時,常常身著黑色長袍,昂首闊步進入教室,問在座的學生:“哪位吸?”學生不接話,他就自己叼上一支,熟讀《離騷》,方為真名士。”這才開始講《楚辭》。
⑤快樂時要幽默,無奈時也要幽默。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東北淪陷,赴南京請愿,強烈要求國民政府鐵心抗日。受此影響,計劃南下請愿。校方同情學生的愛國之舉,但反對學生南下,聞一多在校務會上主張開除帶頭的學生,同在青大執(zhí)教的好友梁實秋也表示贊成。雖然,但學生們對聞一多和梁實秋懷恨在心。
⑥此舉使聞一多、梁實秋頓時成為全校學生的“公敵”。學生們貼出“驅逐不學無術的聞一多”“聞一多是準法西斯蒂”的標語。還有人在黑板上畫了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標題是“聞一多與梁實秋”。聞一多毫不責怪,反而指著黑板上的烏龜和兔子問梁實秋:“哪一只是我?”“任你選擇!”梁實秋故意滿臉嚴肅地回答
⑦聞一多雖然在青島大學時因為堅持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會活動總結范文15篇
- 志愿者服務心得體會(15篇)
- 法治社會+學案 高中政治統(tǒng)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初級會計實務-《初級會計實務》預測試卷263
- 初級會計經(jīng)濟法基礎-初級會計《經(jīng)濟法基礎》??荚嚲?10
- 二氧化硅殼層微膠囊的制備及其復合材料自潤滑性能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離婚子女撫養(yǎng)權協(xié)議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產(chǎn)業(yè)養(yǎng)生顧問勞動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凈水設備售后技術支持與用戶滿意度提升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塑料產(chǎn)品定制銷售協(xié)議3篇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上海鐵路局招聘筆試沖刺題2025
- 國旗班指揮刀訓練動作要領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學課件
- 2024年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肖像繪畫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 三創(chuàng)賽獲獎-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旅游文本的翻譯課件
- 最全新能源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189張課件
- 封條模板A4直接打印版
- 用友NC財務軟件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