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臨汾同盛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臨汾同盛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臨汾同盛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臨汾同盛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臨汾同盛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臨汾同盛實驗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他是十八世紀自由思想和自由主義的倡導者,被譽為“思想之王”,在當時眾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認的領袖和導師。他著有重要的歷史著作,他說:“我寫歷史更多地是寫一個偉大的時代,而不是一個偉大的國王。”這位思想家主張A.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 B.人要自由也要自律C.人類平等,發(fā)展人的個性 D.主張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二十六國共同宣言發(fā)表后……已成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國遂列為四強之一;國家之聲譽及地位,實為有史以來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虛名之害,能不戒懼乎哉?”文中省略的應是A.蘇、美、英、法B.中、美、英、法C.中、美、英、蘇D.英、美、蘇、意3.史學界普遍認可軍機處設立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但對軍機處設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觀點。下表最能說明設立時間認可的歷史依據不認可的主要理由1726年為了用兵西北,設立“軍需房”,參贊軍務。臨時性軍務機構,無專職官員、無官衙。1729年正式更名“軍機處”,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只有兼職官員,皇帝隨時召喚,在皇宮內設值房。1732年全稱“辦理軍機處”直至清亡;專設軍機大臣、章京等職;“軍國大計,罔不總攬”。軍機處名稱、職能等業(yè)已具備。A.歷史解釋往往有隨意性 B.主觀闡釋難以還原歷史真實C.史學研究決定歷史發(fā)展 D.不同研究視角影響歷史結論4.下表是不同史籍資料對晚清徐繼畬《瀛環(huán)志略》的相關敘述,據此推斷記述出處繼畬初入覲,宣宗(編者注:道光帝)詢各國風土形勢,奏對甚悉,退遂編次為書,曰《瀛環(huán)志略》。《清史稿徐繼畬傳》……后在閩藩任內,偶著《瀛環(huán)志略》一書。甫經付梓,即騰謗議。先師(編者注:福建巡撫吳文榕)獨加褒贊,囑令再加修飾,鈔繕進呈。徐繼畬私人信件“西土之例,國有兵事,則聚鄉(xiāng)紳于公會,令其籌辦兵餉”……此制歐羅巴諸國皆從同,不獨英吉利也?!跺h(huán)志略卷七》《瀛環(huán)志略》從無人問津到總理衙門印制,并作為同文館的教科書之一?!盗赫J為“西人治國有法度”后,乃復閱。《紐約時報》A.作者著書出自于皇帝授意 B.作者對專制制度有所反思C.該書主要內容介紹西方制度 D.民族危機推動國人學習西方5.資中筠在《美國十講》中指出:“新政在美國歷史上既無先例可循,也沒有系統(tǒng)的經濟理論作為基礎。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頒布實施,都不是事前計劃好的,都是應急性的、試驗性的。”作者意在強調羅斯福新政A.基于實際的靈活性B.整頓措施的系統(tǒng)性C.脫離理論的盲目性D.取得成功的偶然性6.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提出,“全球化不再等于美國化”“漢語、印度語、阿拉伯語都可以發(fā)展出全球性的報紙、廣播、電視頻道?!安タ汀潜就廖幕呦蛉虻睦??!弊髡哒J為,在全球化進程中A.多元文化并存的趨勢加強 B.美國失去了全球化的機遇C.國際政局發(fā)生劇烈的變動 D.亞洲國家居于主導的地位7.啟蒙主義者推崇中國的自然哲學,試圖將世俗倫理從神學與教權中解放出來;推崇中國的開明君主,試圖將絕對主義王權從政中解放出來,推崇中國的自然經濟,試圖將國家經濟從腐敗與衰落中解放出來。與啟蒙思想家利用中國思想類似的事件是A.智者運動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科學革命8.2018年10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表示,如果中美爆發(fā)全面貿易戰(zhàn),可能將導致全球貿易額下降17.5%,使全球經濟損失1.9%。澳大利亞和日本也呼吁中國和美國要利用現(xiàn)有規(guī)則解決它們在貿易和政治問題上的分歧,不要引發(fā)新的“冷戰(zhàn)”。這說明當今A.世貿組織喪失了調節(jié)國際貿易的職能B.反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漲C.大國戰(zhàn)略博弈引發(fā)國際社會重大關切D.國際經濟新秩序無從建立9.馬歇爾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說:“解決方法在于打破這個惡性循環(huán)并且重建歐洲人民對于他們自己國家的經濟前景的信心,并相信歐洲是個整體?!薄斑@個項目必須是一個聯(lián)合體,即使不是被所有歐洲國家贊同,必須被一些歐洲國家贊同?!睋丝芍?,馬歇爾計劃的實施A.客觀上推動了西歐國家聯(lián)合 B.促進了歐洲各國經濟的恢復C.穩(wěn)定了資本主義的政治秩序 D.重在利用西歐削弱蘇聯(lián)實力10.閱讀上表中兩部憲法的內容節(jié)編,可以看出,兩國①都確立了共和政體②憲法的上述條文都旨在防止總統(tǒng)專權③總統(tǒng)須對議會負責④各部部長均由總統(tǒng)任命并對總統(tǒng)負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重工業(yè)建設五年計劃》:“五年內在湘、鄂、贛區(qū)域由政府投資2.7億余元,建設包括鋼鐵、煤礦、電冶等12項、30余個大型廠礦……五年后(民國三十年)鋼、鐵、銅等類產品應滿足全國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別加大對該地區(qū)煤礦的勘探工作……對我國特產而世界急需的鎢、銻、錫等,由中央統(tǒng)制對外貿易。”從材料可見A.政府正在為抗日展開經濟備戰(zhàn)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轉向經濟建設C.一五計劃以側重發(fā)展重工業(yè)為主 D.中共已完全丟失了南方根據地12.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魯公伯禽被封到魯地,三年后向周公“報政”,周公問:“何遲也?”伯禽說:“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故遲?!边@表明分封制A.擴大了周政權的統(tǒng)治區(qū)域B.推動了周文化向周邊地區(qū)的傳播C.在分封制實施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朝覲不勤的現(xiàn)象D.確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1973年12月3日聯(lián)合國在紐約總部召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此前,聯(lián)合國曾于1958年2~4月和1960年3~4月在日內瓦舉行過兩次海洋法會議,由于大國的控制,把領海規(guī)定為12海里,沒有反映發(fā)展中國家的愿望。所以,第三次海洋法會議舉行本身,就是對海洋霸權主義者的重重的一擊。與會的國家共有167個。美蘇則對會議采取抵制態(tài)度。它們先以“時機不成熟”為借口進行阻撓,后又一反常態(tài),提出海峽通行、捕魚、科研等問題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企圖使會議達不成協(xié)議。但是,經過第三世界國家團結一致的努力,第三次海洋法會議歷時9年,共舉行了11期、16次會議,最后于1982年12月10日在牙買加的蒙特哥灣通過了《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共320條,另有9個附件。公約雖然繼續(xù)規(guī)定領海為12海里,但沿海國有權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對大陸架的所有權可延伸到200海里,在特殊情況下可延伸到350海里,同時規(guī)定國際公海海底及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產。該公約基本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要求。到1984年底,共有159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公約上簽字,唯獨美英等國拒絕簽署,為公約的實施設置障礙?!幾札R世榮《世界史·現(xiàn)代史》(下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三次海洋法會議的特點及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第三次海洋法會議召開的歷史意義。14.(20分)《俄彼得變政記》系康有為在戊戌年間進呈的第一冊書,凡七千余言。以下為節(jié)選內容:材料一乃考俄之始,乃以八萬兵敗于瑞典萬人,乃割邊地于瑞國。無學校,無練兵,無通商,無制造良工,愚冥狉榛,既蠢既頑,昧塞小弱,岌岌殆亡,固有甚于我中國者。大彼得知時從變,應天而作,奮其武勇,破棄千年自尊自愚之習,排卻群臣沮撓大計之說……用是數十年而文明大辟,開地萬里,為霸地球。嗚呼!凡數百年一姓之國,既危既弱者,宜鑒于斯。材料二考彼得之能辟地萬里、創(chuàng)霸大地者,豈有他哉?不過紆尊降貴,游歷師學而已。以欲變法自強之故,而師學他國;非徒紆尊降貴,且不惜易服為仆隸、辱身為工匠焉。凡強敵之長技,必通曉而摹仿之;凡萬國之美法,必采擇而變行之。此其神武獨授,破盡格式,操縱自在,動作非常,以發(fā)揚神智,丕變國俗。其舉動為千古英王之所無,故其創(chuàng)業(yè)遂為大地萬國之雄霸?!兑住吩唬禾煨薪?。又曰:武人為于大君。《書》曰:錫王勇智。《詩》曰:武王桓撥。彼得大力自運,乾坤擂垠,剛武健撥,勇智天錫,宜其遠撫長駕,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聲威赫然也。問題(1)結合材料一,“大彼得知時從變”是指哪一事件?該事件對俄國的發(fā)展有何影響?(2)結合材料一、二,作者認為彼得能夠“開地萬里”“為霸地球”的原因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你如何看待康有為進呈的《俄彼得變政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伏爾泰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其主張信仰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正確;A是孟德斯鳩的主張,排除;B是康德的主張,排除;C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主張,排除。2、C【解析】二戰(zhàn)中抗擊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國家是中國、美國、英國和蘇聯(lián),此時法國已經投降,故C項正確,排除AB;意大利是法西斯國家,排除D。3、D【解析】

據材料“表格信息軍機處設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觀點?!笨芍姍C處的設置經歷了“臨時性軍務機構,無專職官員、無官衙”到有“兼職官員”及“名稱、只能等業(yè)已具備”的過程,因此影響了對軍機處年代的確定,這說明研究的視角不同,得出的歷史結論也不一樣,D正確;A違背史實;主觀闡釋受主體認知的局限性及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難以還原歷史真實,但B與材料無關;生產方式決定了歷史發(fā)展,C說法錯誤。4、D【解析】

《瀛環(huán)志略》描述了西方國家的相關情況,體現(xiàn)了民族危機下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傾向,故選D項;根據“偶著《瀛環(huán)志略》一書”可知該書著作不是出于皇帝授意,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作者對專制制度的反思,排除B項;該書主要介紹了西方國家的風俗和地理,并不著重于制度,排除C項。故選D。5、A【解析】

根據“任何一批政策法令的頒布實施,都不是事前計劃好的,都是應急性的、試驗性的”可知羅斯福的行政是基于實際的政策,具有靈活性,故選A項;根據“既無先例可循,也沒有系統(tǒng)的經濟理論作為基礎”可知系統(tǒng)性的說法錯誤,故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沒有系統(tǒng)的經濟理論不代表其具有脫離理論的盲目性,故排除C項;偶然性的說法無法體現(xiàn),故排除D項。6、A【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托馬斯·弗里德曼認為在全球化進程中美國僅僅是全球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中華文化、印度文化等在內的本土文化必然在世界擴大影響,全球化的世界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故A項正確;全球化機遇對每個國家機會均等,排除B項;題干不能反映國際政局發(fā)生劇烈變動,排除C項;全球化進程中西方發(fā)達國家居于主導地位,排除D項。故選A。7、B【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借用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以宣揚理性反抗封建制度,文藝復興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宣揚人文主義精神,將人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故B項符合題意;智者運動并未借助傳統(tǒng)思想,排除A項;宗教改革直面天主教會的腐朽統(tǒng)治,未借助其他形式,排除C項;科學革命是對世界新的認識與探索,擺脫了傳統(tǒng)基督神學的束縛,排除D項。故選B。8、C【解析】

中美貿易戰(zhàn)引起國際組織和部分國家的關注和擔心,這說明大國戰(zhàn)略博弈引發(fā)了國際社會重大關切,故C項正確;材料和世貿組織的職能無關,故A項錯誤;材料不能體現(xiàn)出反全球化的意思,故B項錯誤;國際經濟新秩序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共同要求,材料未體現(xiàn)出能否建立,故D項錯誤。9、A【解析】

材料信息是,馬歇爾計劃使歐洲人民“相信歐洲是個整體”,該計劃“必須是一個聯(lián)合體,即使不是被所有歐洲國家贊同,必須被一些歐洲國家贊同”。據此可知,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在客觀上推動了西歐國家聯(lián)合,故A正確;B項錯在“歐洲各國”,故錯誤;材料信息和穩(wěn)定了資本主義的政治秩序無關,故C錯誤;材料主旨未強調利用西歐削弱蘇聯(lián)實力,故D錯誤。10、A【解析】

從材料可以看出,中華民國和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都確立了共和政體,憲法的上述條文都旨在防止總統(tǒng)專權,且總統(tǒng)須對議會負責,故A正確;法國的部長要對立法部門也就是議會負責,可排除BCD項。11、A【解析】

由材料信息“五年后(民國三十年)”可知《重工業(yè)建設五年計劃》中制定計劃時間應當為民國二十五年,即1936年。結合材料內容可知此時政府正在為抗日展開經濟備戰(zhàn),A正確;抗戰(zhàn)時期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轉而進行經濟建設,B錯誤;一五計劃的時間是1953年到1957年,與題干時間不符,C排除;材料中沒有涉及中共根據地,D排除。故選A。12、B【解析】

由材料“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可知,魯公將周的禮樂制度帶到了其封地,改變了當地的社會習俗,這說明分封制可以推動周文化向周邊地區(qū)傳播,故選B;材料重在強調文化習俗的變化,而不是統(tǒng)治區(qū)域的擴大,排除A;魯公遲到是因為其改革的目標沒有及時實現(xiàn),而不是故意不覲見,故無法得出朝覲不勤的結論,排除C;材料只表現(xiàn)了周天子和魯國之間的關系,由此單對關系便得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理由不夠充分,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特點:會議內容專一及目標明確;歷時較長;參與國家較多。背景:不結盟運動迅速發(fā)展;美蘇爭霸及對海洋的爭奪較為激烈;民族獨立運動及要求維護自己海洋權日益高漲。(2)歷史意義: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第三世界的國際地位大為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反對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的勝利,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解析】

(1)特點:依據材料對第三次海洋會議的內容、參加國家、歷時等方面的敘述進行概括;背景:結合20世紀70、80年代的國際形勢如第三世界的崛起、美蘇爭霸、民族獨立運動等內容進行說明。(2)要結合第三次海洋會議取得的成果對國際霸權主義、第三世界的發(fā)展、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等方面的影響來分析。14、(1)彼得一世改革;改革促使俄國文明開化,國力由弱轉強,領土廣袤等。(2)順應歷史潮流,善于抓住變法時機;放下帝王的架子,虛心學習外國,把所學于本國有用的技術、知識都應用到改革中;力排眾議,打擊頑固守舊勢力。(3)核心觀點: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清末有識之士借“彼得變法興俄”的擬構情節(jié)、為其敷上儒家的倫理觀念,寄托著他們政治改革的理想、訴求。/以由弱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