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習作錄評_第1頁
-即景習作錄評_第2頁
-即景習作錄評_第3頁
-即景習作錄評_第4頁
-即景習作錄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____即景”習作錄評【教學實錄】師:美麗的風景令人心曠神怡,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看完后和大家說說你看到的景象。(播放視頻)師:誰來說一說?生:視頻中的這些景物都是變化的。生:這些景物都很美麗。生:我看到了高山湖泊、星空霧靄等景物。生:我看到了河北省金山嶺長城上方美麗的星空。師:祖國的大好河山讓同學們印象深刻。一、回顧單元內容,導入新課師:同學們,四時景物皆成趣。在第七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和《月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好。在這個單元中,我們還初步體會了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用手中的筆,試著描寫景物的變化。二、明確觀察對象,理解“即景”師:在字典中,“即”是當時或當地,那么“即景”又是什么意思呢?生:“即景”是當時的景色、場景。師:還有補充嗎?生:當時當地的景色和景物。師:說得非常好,“即景”就是當時或當地所看到的景物,要注意時間不能很長。比如我們在《四季之美》這篇課文中了解到,作者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景物,這是“即景”嗎?生:不是。師:但是你們看,“春天黎明天空顏色的變化”“秋天黃昏歸鴉回窠的場景”,這是即景嗎?生:是。師:同學們,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我們可以寫哪些“即景”呢?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生讀)師:誰來說說我們可以寫哪些即景?生:可以寫霧中即景。師:霧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有哪些也是自然現象呢?生:還有日出和日落。師:是的,還有嗎?生:暴雨。生:日食。生:還有彩虹。師:除了剛才同學們說的日出、日落、暴雨、彩虹等這些自然現象,我們還可以介紹什么?生:我們身邊的大江、大河。師:大江、大河是一種自然景觀,除了江河,還有哪些自然景觀?生:還有高山。生:還有各種花花草草。生:還有草原。師:是的,我們既可以寫自然現象,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也可以寫自然景觀,如“田野即景”“窗外即景”。(出示三位學生的“觀察記錄單”)師:我們來看看這三位同學的“觀察記錄單”,看看他們觀察的是“即景”嗎?生:這位同學觀察的是自己所住小區(qū)池塘里的水早晨結冰,下午融化,時間比較長,這不是“即景”。生:這位同學觀察的是樹林在四季的變化,也不是“即景”。生:這位同學觀察的是清晨天空云彩的變化,這是“即景”。三、交流課前觀察,感受變化師:課前,同學們已經走進大自然進行了觀察,填寫了“觀察記錄單”,老師和幾位同學進行了統(tǒng)計。(出示統(tǒng)計圖表)師:我們來看一下,36位同學中有27位同學選擇了觀察一處“自然現象”,有9人選擇了觀察“自然景觀”。在觀察“自然現象”的這27位同學中,我發(fā)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請看。我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生:我發(fā)現有12人觀察日落,6人觀察日出,3人觀察結冰,觀察云、潮汐、霜、風、螞蟻出洞、魚兒進食的各有1人。師:這個“各”說得很好。你還發(fā)現了什么?生:在觀察“自然景觀”的9人中,4人觀察樹,3人觀察溪流,觀察白鷺飛翔、池塘的各有1人。生:我發(fā)現觀察日落和日出的人數是最多的。師:是啊,從這張統(tǒng)計表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這兩種自然現象特別感興趣。師:接下來我請兩位同學上來介紹一下他們的“觀察記錄單”,就向同學們介紹你是按照什么順序,觀察到了景物的什么變化。生:我是按照時間順序觀察了夕陽位置和顏色的變化。師:向大家介紹一下你觀察到夕陽的位置和顏色有哪些變化。生:太陽先是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又紅又亮,接著慢慢下沉,那明亮的圓東西下沉得非??欤瑥膱A形變成半圓,再變成一條線,最后整個消失了。師:你是按時間順序觀察日落即景的。接下來再請另一位同學說一說。生:我是按從遠到近、從下到上的順序觀察甬江潮水的變化。師:同學們,從遠到近、從下到上,這是一種什么順序?生:空間順序。師:大家看一下,他選取了哪幾個觀察點來觀察甬江的變化?生:先是在蘆葦叢后,然后是在三官堂大橋的橋頂上。師:地點發(fā)生了變化,所以看到的甬江景色也不一樣。師:請大家和同桌相互介紹自己觀察的順序和觀察到的景物的變化。四、明確習作要求,例文引路師:同學們的觀察非常有序,在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習作中,我們已經學習了“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這節(jié)習作課又有什么新要求呢?生:要注意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使畫面更加鮮活。師:非常好。那怎樣才能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呢?我們來讀一讀下面這三個片段(課件出示),先思考這三個片段都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生:時間順序。師:按照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景物的什么變化呢?生:片段一中,作者按時間順序寫出了天空顏色的變化。生:片段二中,作者寫了“鳥的天堂”從靜寂到熱鬧的聲音的變化。師:這段話中除了聲音,還有什么別的變化?生:鳥的數量變化了。生:鳥的動作變化。生:鳥的姿態(tài)也有變化。生:鳥的種類的變化。師:再看片段三寫了什么變化?生:片段三中,作者按時間順序寫出了月亮形狀的變化。師:再讀讀這三段話,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寫出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的?師:同學們,當我們介紹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時,可以介紹它顏色的變化,聲音的變化,也可以介紹數量、姿態(tài)、種類、形狀,甚至氣味、大小的變化等。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動態(tài)的變化呢?這三段話中還藏著寫作的奧秘。生: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胺骸⑷?、飄”這幾個動詞用得特別好。師:誰能來說說這幾個動詞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生:這幾個詞讓我感覺東方太陽上升的時候非常美。生:我仿佛看到彩云在移動。師:像這樣非常富有動感的詞,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師:再來看看片段二和片段三都用上了什么方法?生:兩段話中都有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師:你能介紹一下有哪些嗎?生:有“起初、后來、接著、繼續(xù)、先、再、漸漸”。師:這些詞語表示時間的先后順序,我們可以稱其為“承接詞”,這些承接詞能讓景物的變化更有條理。五、學生嘗試習作,集體點評師:明白習作要求了嗎?生:第一,根據觀察對象把題目補充完整。第二,結合觀察記錄單,按照一定的順序把觀察所得寫一寫,注意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使畫面更加鮮活。師:接下來就請大家拿出“習作單”,一試身手吧!師:我看到有一部分同學已經完成了。剛才在統(tǒng)計表中,我們發(fā)現寫日出和日落的同學特別多,接下來我請兩位同學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習作。師:同學們,我們根據這兩個標準——1.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2.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評價一下這位同學是否達到了要求,誰來說一說?生:他按照時間順序來介紹,我找到了這幾個詞:先是,過了一會兒,又一會兒功夫,又過了幾分鐘,然后。師:很好,他是用什么方法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的?看一看剛才學習的這兩種方法他有沒有用上。生:兩種方法他都用上了,既有富有動感的詞,又有承接詞。師:哪些富有動感的詞讓你印象深刻?生:“太陽就變成了一個通紅的大火球,旁邊的云彩也被染得通紅。”這句話中“染”用得特別好。師: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位同學寫的“日出即景”。師:剛才說的兩個標準,看看周葉凱同學做到了嗎?生:他從凌晨4:00開始觀察,然后到大約凌晨4:30的時候結束,按時間順序介紹了日出的變化。師:你留意了他按照時間的順序來介紹,有沒有人注意到他介紹了日出時的哪些變化?生:首先介紹了太陽形狀的變化,然后寫了太陽顏色的變化。師:他的文章中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生:他寫了“太陽走出來,還露出了笑”,其中“走”“露出了笑”這兩處寫得特別精彩。師:是啊,我們的眼前好像浮現出了那樣的畫面。接下來請和同桌相互合作,評一評同桌是否也達到了這兩個要求。六、搭建提升支架,修改互評師:剛才兩位同學都用上了富有動感的詞和表示承接順序的詞,寫出了自己觀察到的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怎樣才能把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寫得更加鮮活呢?請大家再次默讀片段三,想一想這段話中還寫了什么?生:“長了腿”“全沒了蹤跡”用了擬人的寫法,把月亮形狀的變化過程寫得更生動了。生:“我們都高興起來”“一個失望”這兩處寫出了作者心情的變化。師:請你用上“加一加”的方法,可以加入心情,加入一個新的事物,也可以加入你的想象等,把事物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寫得更加鮮活?!緦<尹c評】一、關注語文要素的螺旋上升統(tǒng)編教材共安排了五次寫景類習作,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這兒真美”,要求學生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向別人介紹身邊的美景。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安排了“推薦一個好地方”,要求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寫出推薦理由。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習作單元,安排的是“游”,學習按照游覽的順序寫景物,把游覽的過程寫清楚。此次習作“____即景”安排在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重點要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安排的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要求學生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五次寫景類習作訓練目標清晰,體現了語文要素螺旋上升的設計意圖。學生在借助“觀察記錄單”介紹自己觀察的景物時已經能準確地說清楚自己的觀察順序,因此,在教學中,藍老師將本堂習作課的能力提升點和教學增長點定位為“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變化”,這樣的目標確定既提高了課堂的時效性,也遵循了語文要素循序漸進、前后關聯(lián)的特點。二、進行單元整組的有效整合“____即景”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習作。這個單元圍繞“四時景物皆成趣”這一人文主題,編排了《古詩詞三首》《四季之美》《鳥的天堂》《月跡》四篇課文。語文要素有兩項: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學生通過四篇課文的學習,初步體會了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以及如何寫出景物的變化。本次習作練習的要求是觀察一種自然現象或一處自然景觀,重點觀察景物的變化。如何突破“寫出景物變化”這個教學重難點呢?藍老師將單元學習內容進行了有效整合,以課文中的精彩語段為依托,讓教材中的文本成為學生的習作資源,引導學生從文本中發(fā)現寫作的奧秘?!端募局馈贰而B的天堂》《月跡》這三篇課文中的片段被多次運用,學生從中了解到,可以從顏色、聲音、形狀、大小、數量等方面來描寫景物的變化。還可以通過運用“富有動感的詞”“承接詞”,以及“加一加”的方法,讓描寫的景物更加有畫面感,更加有序,單元內的各部分學習內容相輔相成、緊密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