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基礎知識第1頁中藥學——第六單元解表藥細目一概述
要點一解表藥的性能特點
大多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jīng),偏行肌表
要點二解表藥的功效
發(fā)散表邪
部分兼能利水消腫、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瘡
要點三解表藥的適應范圍
1.表證
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或有汗不暢、脈浮
2.兼有表證
水腫、咳喘、麻疹、風疹、風濕痹痛、瘡瘍初起等
要點四解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1.用量不宜過大,以免發(fā)汗太過。
2.表虛自汗、陰虛盜汗以及瘡瘍?nèi)站谩⒘茏C、失血患者,慎用解表藥。
3.使用解表藥還應注意因時因地而異。
4.不宜久煎。
要點五各類解表藥的性能特點
要點六各類解表藥的功效
發(fā)散風寒藥:發(fā)汗力強,部分兼有祛風止癢、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腫、消瘡等功效。
發(fā)散風熱藥:發(fā)汗力弱,部分兼有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止咳的作用。
要點七各類解表藥的適應范圍
發(fā)散風寒藥:主要用于風寒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證、咳喘以及水腫、瘡瘍初起等兼有風寒表證者。
發(fā)散風熱藥:主要用于風熱感冒以及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部分藥物又可用治風熱所致目赤多淚、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風疹瘙癢以及風熱咳嗽等證。
細目二發(fā)散風寒藥
麻黃
性能: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
功效: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散寒通滯。
應用
1.風寒感冒。為發(fā)汗解表之要藥。
2.咳嗽氣喘。為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
3.風水水腫。
4.風寒痹證,陰疽,痰核。
用法用量:煎服,2~9g。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凡表虛自汗、陰虛盜汗及肺腎虛喘者均當慎用。桂枝
性能: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
功效: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助陽化氣。
應用
1.風寒感冒。
2.寒凝血滯諸痛證。
3.痰飲、蓄水證。
4.心悸。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證,均當忌用。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
紫蘇
性能:辛,溫。歸肺、脾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行氣寬中。
應用
1.風寒感冒。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
此外,紫蘇能解魚蟹毒,治進食魚蟹中毒而致腹痛吐瀉者。
用法用量:煎服,5~9g,不宜久煎。
生姜
性能: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應用
1.風寒感冒。
2.脾胃寒證。
3.胃寒嘔吐。有“嘔家圣藥”之稱。
4.肺寒咳嗽。
此外,生姜對生半夏、生南星等藥物之毒,以及魚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搗汁服。
使用注意:熱盛及陰虛內(nèi)熱者忌服。香薷
性能: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
功效:發(fā)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
應用
1.風寒感冒。前人稱“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
2.水腫腳氣。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發(fā)汗之力較強,表
虛有汗及暑熱證當忌用。
荊芥
性能: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祛風解表,透疹消瘡,止血。
應用
1.外感表證。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還是寒熱不明顯者,均可廣泛使用。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瘡瘍初起兼有表證。
4.吐衄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止血宜炒用。荊芥穗更長于祛風。防風
性能: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
功效: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風藥中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
應用
1.外感表證。外感風寒、風濕、風熱表證均可配伍使用。
2.風疹瘙癢。
3.風濕痹痛。
4.破傷風證。
此外,亦可用于脾虛濕盛,清陽不升所致的泄瀉。用于土虛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瀉而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4.5~9g。
使用注意: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捐b別用藥】荊芥與防風
相同點: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對于外感表證,無論是風寒,均可使用;都可用于風疹瘙癢。
不同點:
荊芥質(zhì)輕透散,發(fā)汗之力較防風為強;又能透疹、消瘡、止血(荊芥炭)。
防風質(zhì)松而潤,祛風之力較強,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又能勝濕、止痛、止痙,可用于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等。
羌活
性能: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應用
1.風寒感冒。
2.風寒濕痹。上半身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陰血虧虛者慎用。量多易嘔,脾胃虛弱者不宜服。
白芷
性能:辛,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
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應用
1.風寒感冒。
2.頭痛、牙痛、痹痛等多種疼痛證。
3.鼻淵。
4.帶下證。
5.瘡癰腫毒。
此外,本品祛風止癢,治皮膚風濕瘙癢。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陰虛血熱者忌服。細辛
性能: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jīng)。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應用
1.風寒感冒。
2.頭痛,牙痛,風濕痹痛。
3.鼻淵。
4.肺寒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干咳者忌用。
不宜與藜蘆同用。
少陰頭痛——連及齒頰
細辛不過錢,過錢命相連藁本
性能:辛,溫。歸膀胱經(jīng)。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應用
1.風寒感冒,巔頂疼痛。
2.風寒濕痹。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凡陰血虧虛、肝陽上亢、火熱內(nèi)盛之頭痛者忌服。
蒼耳子
性能:辛、苦,溫。有毒。歸肺經(jīng)。
功效:發(fā)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應用
1.風寒感冒。
2.鼻淵。
3.風濕痹痛。
此外,治風疹瘙癢,治疥癬麻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性能:辛,溫。歸肺、胃經(jīng)。
功效:發(fā)散風寒,通鼻竅。
應用
1.風寒感冒。
2.鼻淵。為治鼻淵頭痛、鼻塞流涕之要藥。
用法用量:煎服,3~9g;入湯劑宜用紗布包煎。
使用注意:鼻病因于陰虛火旺者忌服。
細目三發(fā)散風熱藥
薄荷
性能:辛,涼。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頭痛眩暈,目赤多淚,咽喉腫痛。
3.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4.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此外,兼能化濕和中,用治夏令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脘腹脹痛,嘔吐泄瀉。
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
使用注意: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牛蒡子
性能:辛、苦,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腫。
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癰腫瘡毒,丹毒,痄腮,喉痹。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
使用注意:本品滑腸,氣虛便溏者慎用。
蟬蛻
性能:甘,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風止痙。
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
2.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3.目赤翳障。
4.急慢驚風,破傷風證。
此外,治療小兒夜啼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名醫(yī)別錄》有“主婦人生子不下”的記載,故孕婦當慎用。桑葉
性能:甘、苦,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肺熱咳嗽,燥熱咳嗽。
3.肝陽上亢。
4.目赤昏花。
此外,尚能涼血止血,治血熱妄行之咳血、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煎服,5~9g;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菊花
性能: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應用
1.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2.肝陽上亢。
3.目赤昏花。
4.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煎服,5~9g。
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鑒別用藥:桑葉與菊花
同:皆能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肝陽上亢;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以及肝腎精血不足,目暗昏花等證。
異:桑葉疏散風熱之力較強,又能清肺潤燥,涼血止血。
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較強,又能清熱解毒。蔓荊子
性能: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jīng)。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應用
1.風熱感冒,頭昏頭痛。
2.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煎服,5~9g
柴胡
性能: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
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應用
1.表證發(fā)熱及少陽證。為治少陽證之要藥。
2.肝郁氣滯。
3.氣虛下陷,臟器脫垂。
此外,還可退熱截瘧,治療瘧疾寒熱。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nèi)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藥材柴胡(左:北柴胡;右:南柴胡)升麻
性能: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解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應用
1.外感表證。
2.麻疹不透。
3.齒痛口瘡,咽喉腫痛,溫毒發(fā)斑。
4.氣虛下陷,臟器脫垂,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煎服,3~9g。升陽舉陷宜炙用。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陰虛火旺以及陰虛陽亢者,均當忌用。
葛根
性能: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
功效: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
應用
1.表證發(fā)熱,項背強痛。
2.麻疹不透。
3.熱病口渴,消渴證。
4.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煎服,9~15g。升陽止瀉宜煨用。
淡豆豉
性能:苦、辛,涼。歸肺、胃經(jīng)。
功效:解表,除煩,宣發(fā)郁熱。
1.外感表證。
2.熱病煩悶。
用法用量:煎服,6~12g
【本章小結(jié)】
1.兼利水消腫者:麻黃、香薷。
2.兼治咳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二) 西師大版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第1課時 東西南北 北師大版
-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設計-1.6集郵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2 圖形與位置 ∣蘇教版
-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5 求簡單的經(jīng)過時間丨蘇教版
- 2025年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公司補充協(xié)議反饋 副本
- 2025年學習雷鋒精神62周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3份)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學?!緦凇空猩荚嚒編煼额悺繉I(yè)【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
- 3-乘法-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晚春》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3年)
- 生活會前談心談話提綱
- 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第十二章課件
- 普通外科常見疾病臨床路徑
- 人教版區(qū)域地理課件世界地理之中亞五國【公開課教學PPT課件】高中地理
-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初中英語全冊作業(yè)設計一課一練(課時練)
- 2021新版GJB9001C-2017體系文件內(nèi)審檢查表
- 風篩式清選機的使用與維護
- 《計算流體力學CFD》
- 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課件
- 語文版九年級下冊課外閱讀練習
- 【課件】第11課+美術(shù)的曙光-史前與早期文明的美術(shù)+課件高中美術(shù)人教版(2019)美術(shù)鑒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