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常見文言文高頻虛詞突破——結合語境,虛“虛”實“實”復習任務:1.了解虛詞的概念,結合語境,掌握常用虛詞的用法。2.能夠結合常用虛詞的用法準確斷句,疏通文意。3.能夠結合語境,準確翻譯語句中虛詞的含義?;顒右恢R建構一、文言虛詞的類別與作用所謂文言虛詞,是指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意義的詞,其主要作用是連接語言單位。它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等。表1文言虛詞的類別與作用類別作用示例代詞人稱代詞吾、予、余、我;女、汝、若、爾、而、乃、子;之、其、彼、厥、渠指示代詞是、此、斯、茲、之、然、彼、夫、其疑問代詞誰、孰、何、胡、奚、曷、盍、安、烏、惡、焉不定代詞或、莫特指代詞者、所副詞時間副詞既、業(yè)、已、曾、嘗、適、初、曩、昔、向、方、正、會、立、且、將、欲、常、素、雅、俄、旋、乍、暫、忽、猝、須臾、未幾、無何范圍副詞皆、舉、盡、咸、悉、俱、畢、率、凡、偕、共、并、但、唯、止、獨、徒、僅程度副詞稍、略、少、益、彌、愈、尤、加、滋、殊、頗、極、至、甚、絕、良、酷頻率副詞再、又、復、迭、頻、數(shù)(shuò)語氣副詞庶、唯、幸、其、豈、殆、寧、庸、庶幾、不、弗、未、勿、莫、無、毋、非、匪、否、靡介詞前置介詞于、以、自、從、至、當、由、緣、乎、與、為、因、見、被、比連詞表并列與、及、且、而、以、亦、載……載……表承接而、則、因、遂、乃、而后、若夫表遞進而、且、而況、尚況、非獨……亦……、不惟……而又……、非惟……抑亦……表選擇抑、如、若、其、且、將、其……其……、寧……將……、非……則……、不……則……、孰若、孰與、與其……毋寧……、與其……孰若……、與……不如……、與……寧……、寧……無……、寧……不……表因果以、為、因、由、故、緣、以故、是故、由是、所以表假設如、若、茍、而、即、向、使、向使、設使、假令表條件乃、縱、無、即、則、然則、縱……尚……、縱令……亦……表轉(zhuǎn)折但、然、而、則、顧助詞結構助詞之、是綴加助詞有、其(詞頭)、然、焉、如(詞尾)語氣助詞夫、唯、蓋、豈、其(句首)、也、者、矣、焉、乎、耳、歟、與、邪、耶、哉、云(句尾)嘆詞表感嘆吁、嗟乎、嘻、嗚呼知識圖要二、高考語文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及其舉例高中階段要求熟練掌握大約18個重點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的常見用法。高考所要求的不是羅列文言虛詞知識,而是通過理解虛詞進而理解相關文意。雖然近幾年沒有直接命題單獨考查虛詞,但是在斷句、語句翻譯和文本內(nèi)容的分析概括題中,虛詞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考查點。表2文言虛詞的類別及用法示例類別闡釋典型題例代詞指代替別的詞或短語、句子,以及表示人或事物、動作、狀態(tài)、數(shù)量等意義的詞。常用的代詞有“而、何、若、焉、之、其、乃”等,也把“所、者”稱為特殊代詞。①家祭無忘告乃翁。(“乃”,代詞,你的)②秦王恐其破璧。(“其”,代詞,他)介詞指用來介紹名詞、代詞,結合動詞、形容詞,以表示時間、處所、原因、方式、對象等意義的詞。常用的介詞有“以、為、因、于、與”等。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因”,介詞,通過)②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于東。(“為”,介詞,替)副詞指用來修飾或限制動詞和形容詞,表示程度、范圍、時間、情態(tài)、否定等的詞。常用的副詞有“乃、其、且、則、雖”等。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副詞,竟然)②臣乃敢上璧。(“乃”,副詞,才)連詞連接詞與詞、短語與短語或者句子與句子的詞,常用的連詞有“而、且、以、則、與”等。對連詞的考查一般是區(qū)分連詞的不同意義。①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以”,連詞,表結果,以致)②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以”,連詞,表目的)助詞依附于別的詞、短語或句子,表示某種語法意義以及某種語氣或音節(jié)的虛詞。常見的助詞有“以、所、之、為、者”等。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為”,語氣助詞,表停頓)②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者”,助詞,表停頓)復合詞又稱“固定格式”,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一般有這些固定格式:表陳述語氣,如“有以”“無以”“有所”“無所”“比及”“為……所”“所以”“然則”“……之謂也”等;表疑問語氣,如“奈何”“何如”“與……孰”“得無……耶”等;表反問語氣,如“無乃……乎”“不亦……乎”“何……為”等;表感嘆語氣,如“何其”“一何”“何……之”等。(2014·江蘇卷)若乃名者,方為薄世笑罵,仆脆怯,尤不足當也。(《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句中的關鍵詞“為”即固定句式“為……所”,表示一種被動的陳述語氣,翻譯成“被”?;顒佣崂砜偨Y五類虛詞一、代詞代詞分三類:(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代詞有:吾、余、予。第二人稱代詞有:女、汝、爾、而、乃、若。第三人稱代詞有:之、其、厥、彼。(2)指示代詞。近指的有:此、斯、之、是、茲。遠指的有:彼、夫、其。虛指的有:某、或、莫。(3)疑問代詞。有:孰、何、奚、胡、惡、安、焉。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B.eq\b\lc\{\rc\(\a\vs4\al\co1(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其為惑也,終不解矣))C.eq\b\lc\{\rc\(\a\vs4\al\co1(焉用亡鄭以陪鄰,猶且從師而問焉))D.eq\b\lc\{\rc\(\a\vs4\al\co1(或取諸懷抱,或師焉,或不焉))答案D解析D項均為“有的、有人”。A項它/到、去。B項它/那些。C項哪里、怎么/他、他們。二、副詞1.副詞是用來修飾或限制動詞、形容詞,表示程度、范圍、時間、語氣等的詞。主要種類有:(1)表程度。表示“稍微”的副詞有:少、稍、略等。表示“更加”的副詞有:益、彌、愈、更、滋等。表示“非常、尤其”的副詞有:最、極、甚、至、尤、良、絕、特、頗等。(2)表范圍。表示“全、都”的副詞有:悉、皆、咸、俱、舉、凡等。表示“只、不過”的副詞有:唯、特、徒、獨、直、第、但、止、則、僅、顧等。(3)表時間。表示“曾經(jīng)、已經(jīng)”的副詞有:既、已、曾、嘗、向、初、曩、始、昔等。表示“經(jīng)常、一向”的副詞有:常、素、雅、恒、向等。表示“不久”的副詞有:尋、旋、既而、未幾、無何等。表示“正、恰好”的副詞有:會、正、適、方、屬等。(4)表語氣。表示“的確、實在”的副詞有:必、誠、信、良、固、果等。表示“大概、恐怕”的副詞有:其、蓋、殆、庶、得無、無乃、庶幾等。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度我至軍中,公乃入))B.eq\b\lc\{\rc\(\a\vs4\al\co1(其孰能譏之乎,爾其無忘乃父之志))C.eq\b\lc\{\rc\(\a\vs4\al\co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D.eq\b\lc\{\rc\(\a\vs4\al\co1(不出,火且盡,戶口逃亡且盡))答案D解析D項均為“將要”。A項竟然/才。B項難道/一定。C項卻/用于加強判斷,就是。2.“相”字特殊用法理解“相”多兼指兩方,互相,但有時偏指動詞一方,有稱代作用,可根據(jù)語境譯為“你”“我”“他”“它”等。請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則要指出具體的稱代。(1)母、孫二人,更相為命:相互(2)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相互(3)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偏指“我”(4)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浩浮澳恪?5)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偏指“他”(6)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相互三、連詞連詞是連接詞語、短語或句子并表示它們之間某種關系的詞。主要表并列、遞進、承接、選擇、假設、轉(zhuǎn)折、因果、目的等關系。其中,表示選擇關系的連詞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有:若、如、即、使、茍、今、而、縱、令、誠、假令等。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B.eq\b\lc\{\rc\(\a\vs4\al\co1(而母立于茲,而青于藍))C.eq\b\lc\{\rc\(\a\vs4\al\co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D.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欲速則不達))答案A解析A項均為“因為”。B項同“爾”,你的/然而。C項況且/尚且。D項就/然而。四、介詞介詞是指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面,合起來表示時間、地點、原因、方式、對象的詞。主要有:于、以、為、與、乎、因等。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君因我降,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B.eq\b\lc\{\rc\(\a\vs4\al\co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eq\b\lc\{\rc\(\a\vs4\al\co1(多于九土之城郭,而恥學于師))D.eq\b\lc\{\rc\(\a\vs4\al\co1(為擊破沛公軍,為天下笑者))答案B解析B項均為“在”。A項通過/于是。C項比/向。D項替/被。五、助詞助詞是古漢語中不能單獨使用,也不能充當句子成分,只能在句中起某種輔助作用的詞。主要有:(1)結構助詞:之、者、所等。(2)語氣助詞。表示陳述語氣的有:也、矣、焉、耳等。表示疑問語氣的有:哉、乎、邪、為等。句首語氣詞:夫、唯、蓋等。(3)音節(jié)助詞:之、其、有、言等。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飄飄乎如遺世獨立,其聞道也固先乎吾))B.eq\b\lc\{\rc\(\a\vs4\al\co1(盤盤焉,囷囷焉,猶且從師而問焉))C.eq\b\lc\{\rc\(\a\vs4\al\co1(夫晉,何厭之有,客亦知夫水與月乎))D.eq\b\lc\{\rc\(\a\vs4\al\co1(噲曰:“此迫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答案D解析D項均為“了”。A項……的樣子/比。B項……的樣子/之。C項不譯/那。拓展積累:復音虛詞和文言兼詞1.復音虛詞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常常兩兩結合在一起使用,其中一部分結合得相當穩(wěn)固,因此,人們把兩個結合得穩(wěn)固的虛詞稱為“固定結構”。這類結合穩(wěn)固與非穩(wěn)固的虛詞統(tǒng)稱為“復音虛詞”。復音虛詞的意義一般都是固定的,必須牢牢掌握。這樣的詞語有:奈何、無乃、有以(無以)、所以、是故、既而、而況、俄而、無何、相與、至于、于是、孰與等。2.文言兼詞所謂文言兼詞,是指古代漢語中某一類詞兼有互相結合的兩個字的意義和用法,這種詞的讀音有的是它代表的兩個字的聲音的拼合,例如“諸”是“之”與“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但不是所有的兼詞都是合音詞。兼詞雖數(shù)量不多,但遍貫古籍,長盛不衰。常見的有:焉(“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何不”的合音)、曷(通“盍”,“何不”的合音)、叵(“不可”的合音)、旃(音zhān,“之焉”的合音)?;顒尤攸c掌握高頻虛詞一、以“以”是在翻譯中設點考查最多的虛詞,且往往都要譯出義項。下面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15.4.1《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聽評課記錄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4.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聽課評課記錄1
- 八年級歷史上聽課評課記錄《第一單元第1課鴉片戰(zhàn)爭》聽課評課記錄
- 用維修基金維修電梯主機軸承合同
- 生態(tài)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2篇)
- 人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聽評課記錄15.2.1《分式的乘除》
-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第3課時《基本政治制度》聽課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shù) 第3課時 玩具》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軸對稱再認識(一)》聽評課記錄2
- 冀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活動 拼圖與分解因式》聽評課記錄
- 2012年安徽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文檔
- 《游戲界面設計專題實踐》課件-知識點5:圖標繪制準備與繪制步驟
- 自動扶梯安裝過程記錄
- MOOC 材料科學基礎-西安交通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智慧供熱管理系統(tǒng)方案可行性研究報告
- 帕金森病的言語康復治療
- 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生活方式調(diào)研分析報告
- 上海星巴克員工手冊
- 貓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復產(chǎn)復工試題含答案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整體作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