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人物傳記專練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1頁
2020高考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人物傳記專練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2頁
2020高考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人物傳記專練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3頁
2020高考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人物傳記專練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4頁
2020高考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人物傳記專練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0高考二輪復(fù)習(xí):文言文人物傳記專練語文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總復(fù)習(xí) 二輪文言文訓(xùn)練1.夏竦傳 夏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竦資性(本性)明敏(機敏),好學(xué),自經(jīng)史、百家、陰陽、律歷,外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寫)文章,典雅藻麗。仁宗初,封慶國公,王旦數(shù)言竦材,命教書資善堂。未幾(不久),同修起居注。為玉清昭應(yīng)宮判官兼領(lǐng)(兼任)景靈宮會真觀事,遷尚書禮部員外郎。史成,遷戶部。景靈宮成,遷禮部郎中。 后二年,徙(調(diào)職)鄧州,又徙襄州。屬(適值)歲饑,大發(fā)(打開)公廩(倉庫糧食),不足(滿足),竦又勸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萬斛,用(因為)全活者四十余萬人。仁宗即位,遷戶部郎中,徙壽、安、洪三州

2、。洪俗尚(崇尚)鬼,多巫覡(女巫男巫)惑民,竦索(搜索)部中得千余家,敕(令)還農(nóng)業(yè),毀其淫(過多的)祠以聞。詔江、浙以南悉(全部)禁絕之。 竦材術(shù)過人,急于進取,喜交結(jié),任(縱任)數(shù)術(shù),傾側(cè)反覆(反復(fù)無常),世以為奸邪。當(dāng)太后臨朝,嘗上疏乞與(參與)修真宗實錄,不報(回復(fù))。既而丁(遭遇)母憂,潛(暗中)至京師,依(依附)中人張懷德為內(nèi)助,宰相王欽若雅(向來)善(贊許)竦,因左右(以他為左右侍從)之。遂起復(fù)知制誥,為景靈判官、判集賢院。 竦雅(向來)意在朝廷,及任以西事,頗依違(猶豫)顧避(顧慮避忌),又?jǐn)?shù)請解兵柄(兵權(quán))。改判河中府,徙蔡州。慶歷中,召為樞密使。諫官、御史交(交相)章論:“

3、竦在陜西畏懦不肯盡力,每論邊事,但(只)列眾人之言,至遣敕使臨督,始陳十策。嘗出巡邊(邊地),置侍婢中軍帳下,幾致軍變。元昊嘗募得竦首者與(給)錢三千,為賊輕侮如此。今復(fù)用之,邊將體解矣。且竦挾詐任數(shù)(用權(quán)謀,使心計),奸邪傾險,與呂夷簡不相能(和睦)。夷簡畏其為人,不肯引(拉)為同列,既退,乃薦之以釋(消除)宿(歷來的)憾(怨恨)。陛下孜孜(專心)政事,首用懷詐不忠之臣,何以求治?” 竦以(憑借)文學(xué)(官職)起家(起之于家而任官職,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晉升為官員),有名一時,朝廷大典策累(屢次)以屬(托付)之。多識古文,學(xué)奇字,至夜以指畫膚。文集一百卷。其為郡有治績(有政績),喜作條教(條條框

4、框),于閭里立保伍之法,至盜賊不敢發(fā)(顯露),然人苦煩擾。治軍尤嚴(yán),敢誅殺,即(如果,倘若)疾病死喪,拊循(安撫撫慰)甚至。嘗有龍騎卒戍邊郡,剽(剽掠),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時竦在關(guān)中,俟(等)其至,召詰之,誅斬殆(幾乎)盡,軍中大震。其威略多類(像)此。 (選自宋史,有刪節(jié)) 1.請在括號內(nèi)準(zhǔn)確填寫劃線字詞的含義。 2.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注意得分點。(10分) (1)既而丁母憂,潛至京師,依中人張懷德為內(nèi)助,宰相王欽若雅善竦,因左右之。(得分點是潛、依、雅各1分,句意2分) (2)時竦在關(guān)中,俟其至,召詰之,誅斬殆盡,軍中大震。其威略多類此。(得分點是俟、殆、類各1分,句意2分) 譯文

5、: 夏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夏竦資質(zhì)明敏,喜好讀書,從經(jīng)史、百家、陰陽、律歷,外到佛老之書,無不通曉。寫文章,典雅修飾華麗。仁宗初封慶國公,王旦幾次說夏竦的才能,命夏竦在資善堂教書。不久,同修起居注,為玉清昭應(yīng)宮判官兼領(lǐng)景靈宮、會真觀事,升任尚書禮部員外郎、知制誥。國史修成,升戶部員外郎。景靈宮建成,升禮部郎中。 后二年,移鄧州,又徙襄州。適值饑年,大肆散發(fā)公家倉庫糧食,不能滿足,夏竦又勸說帶領(lǐng)本州大姓,使其拿出粟米,得二萬斛,因此而被救活的人四十多萬。仁宗即皇帝位,夏竦升任戶部郎中,移任壽、安、洪三州。洪州習(xí)俗尚鬼,多女巫男巫蠱惑百姓,夏竦搜索部中得到一千多家,敕令返歸農(nóng)業(yè),毀掉其祭祀祠堂

6、,以之報告朝廷。詔命江、浙以南全部禁絕。 夏竦本領(lǐng)才學(xué)過人,急于升官,喜歡交結(jié),縱任方術(shù),反復(fù)無常,世人以他為奸邪。值太后臨朝,他曾上疏請求參與編修真宗實錄,沒有得到答復(fù)。不久母親去世守喪,暗中到京城,依附宦官張懷德為內(nèi)助,宰相王欽若向來很欣賞夏竦,因而以他為左右侍從,于是起復(fù)知制誥,為景靈判官、判集賢院。 夏竦向來意在朝廷,等到委任把西部邊事,很是猶豫觀望,又幾次請求解除兵權(quán)。改判河中府,移任蔡州。慶歷年中,召用為樞密使。諫官、御史交相上奏 章論列:“夏竦在陜西畏縮懦弱不肯盡力,每次議論邊事,只列陳大家的言論,到朝廷派敕使前來督促,才陳述十策。曾經(jīng)出巡邊地,把侍婢安排在中軍帳下,幾乎導(dǎo)致軍隊

7、叛變。元昊曾懸賞得到夏竦首級者給錢三千,他為敵人輕視侮辱如此?,F(xiàn)在又任用他,邊地將要解體了。而且夏竦用權(quán)謀,使心計,狡詐,奸邪傾險,與呂夷簡合不來。呂夷簡害怕他的為人,不肯引為同列,辭官隱退后,又推薦夏竦來消除歷來的怨恨。陛下專心政事,首先任用胸懷欺詐不忠的臣子,何以求得治理呢?” 夏竦以文學(xué)起之于家而任官職(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晉升為官員),有名于一時,朝廷大典策書屢次讓他寫。多識古文,學(xué)習(xí)奇字,到晚上用手指畫在皮膚上。有文集一百卷。他任州郡長官有治績,喜歡制作條條框框,在閭里立保伍之法,致使盜賊不敢顯露,但人們苦于苛煩騷擾。治軍尤其嚴(yán)格,敢于誅殺,倘若疾病死喪,撫慰很周到。曾經(jīng)有龍騎士兵戍守

8、邊地,群起剽掠,州郡不能制止,有人秘密報告夏竦。當(dāng)時夏竦在關(guān)中,等他來到后,召見士兵詰問,誅斬幾乎將盡,軍中大震。他的威嚴(yán)方略多像此。 2.張安世傳 張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因為)善書給事尚書,精力(專心盡力)于職,休沐(休息洗沐,休假)未嘗出。上行幸(帝王到某地)河?xùn)|,嘗亡(丟失)書三篋(箱),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記得)之,具(詳盡)作其事。后購(重金征求,懸賞)求得書,以相(互相)校無所遺失。上奇(認(rèn)為奇特)其材,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 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秉政(執(zhí)掌政權(quán)),以安世篤(忠厚)行,光親重(親近重用)之。久之,天子下詔曰:“右將軍光祿勛安世輔政宿衛(wèi),肅敬不怠,十有(

9、又)三年,咸以康寧。夫親親任賢,唐、虞(唐堯、虞舜二帝。堯舜時代,皆行禪讓,帝位傳賢不傳子,自古以來,就稱為太平盛世)之道也,其封安世為富平侯?!?大將軍光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后數(shù)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時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緘,故稱。)曰:“車騎將軍安世事(侍奉)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謹(jǐn)厚,勤勞政事,國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為大將軍?!鄙弦嘤弥?。安世聞之,懼不敢當(dāng)。請聞求見,免冠頓首(指磕頭。古代的一種交際禮儀。跪拜禮之一,為正拜。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曰:“老臣誠(實在)自量不足以居(擔(dān)任)大位,繼大將軍后,唯天子憐哀,以全(保全)老臣之命?!鄙闲?/p>

10、曰:“君言太謙。君而(如果)不可,尚誰可者!”安世深辭弗能得。 嘗有所薦,其人來謝(感謝),安世大恨(遺憾),以為舉賢達(dá)能,豈有私謝邪?絕勿復(fù)與通。有郎功高不調(diào),自言于安,安世應(yīng)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zhí)事(擔(dān)任工作),何長短而自言乎!”絕不許。已而郎果遷。莫府長史遷,安世問以過失。長史曰:“將軍為明主股肱(輔佐君主的大臣),而士無所進(推薦),論者以為譏?!卑彩涝唬骸懊髦髟谏?,賢不肖(不才)較(清楚)然,臣下自修(自我修養(yǎng))而已,何知士而薦之?”其欲匿名跡遠(yuǎn)權(quán)勢如此。 安世自見父子尊顯,懷(內(nèi)心)不自安,為子延壽求出補吏,上以為北地太守。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穿)弋綈(yt黑

11、色的粗厚絲織品),夫人自紡績(古代紡指紡絲,績指緝麻),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nèi)治(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累織纖微,是以能殖(增加)其貨(財物),富于大將軍光。天子甚尊憚(害怕)大將軍,然內(nèi)親安世,心密(親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歸侯,乞骸骨。天子報曰:“將軍年老被(遭受)病,朕甚閔之。雖(即使)不能視事(治事、任職),折沖(克敵制勝)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在)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觸動感慨)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薄(冷淡)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將軍強餐食,近醫(yī)藥,專精神(心神,神志),以輔天年?!卑彩缽?fù)強起視事,至秋薨。天子贈印綬,送以輕車介士,謚曰敬侯。(節(jié)選自漢書.

12、張安世傳) 1.請在括號內(nèi)準(zhǔn)確填寫劃線字詞的含義。 2.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注意得分點。(10分) (1)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安世篤行,光親重之。(5分)(得分點是秉政、篤、親重各1分,句意2分) (2)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nèi)親安世,心密于光焉。(5分)(得分點是憚、內(nèi)、狀語后置句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張安世表字子孺,年輕時因父親關(guān)系做了郎官。因擅長書法而供職尚書,盡心盡力于職責(zé),例行假日沒有外出過?;噬涎惨暫?xùn)|,曾經(jīng)丟失三箱書,下詔詢問沒有人能知道,只有張安世記住了那些書的內(nèi)容,把書中的內(nèi)容詳備地寫出來。后來懸賞征求找到了那些書,用來校對沒有什么遺漏的?;噬险J(rèn)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

13、做了尚書令,調(diào)任光祿大夫。 漢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執(zhí)掌政權(quán),因為張安世品行忠厚,霍光親近重用他。過了一段時間,天子下詔書說:“右將軍光祿勛張安世輔佐政務(wù),擔(dān)任宿衛(wèi),嚴(yán)肅恭敬,從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樂安寧。信任親人任用賢人,是唐虞時代的治國原則,封張安世為富平侯?!?大將軍霍光死后幾個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說:“車騎將軍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誠信謹(jǐn)慎厚道,勤于國事,他是國家的重臣,應(yīng)該加封他的地位,讓他做大將軍?!被实垡蚕肴斡盟?。安世聽到這件事情,內(nèi)心恐懼,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見皇帝,摘掉官帽叩頭說:“我實在是認(rèn)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這樣的高官,接替大將軍霍光的職位,懇請您稍加哀憐

14、,來保全我的性命?!被实坌χf:“你說的太謙虛了。如果你不能夠勝任這一職務(wù),還有誰能夠勝任呢!”安世再三推辭沒能成功。 曾經(jīng)有所推薦,那人來道謝,安世非常遺憾,認(rèn)為推薦賢良,介紹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謝的道理?于是跟這個人斷絕了關(guān)系,不再跟他來往。有個郎官功勞很大,官職得不到升遷,自己找張安世談起這事,張安世回答說:“您的功勞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職的,有什么功勞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絕了,沒有答應(yīng)。沒多久,郎官果然升遷了。莫府長史升了官,安世問他自己的過失。長史說:“將軍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沒有推薦士人,談?wù)摯耸碌娜硕记撇黄鹉??!卑彩勒f:“皇帝賢明,對于臣子中的賢與不賢分得很清楚

15、,我修養(yǎng)自己罷了,怎么能夠了解士人并推薦呢?”他要隱藏名聲疏遠(yuǎn)權(quán)勢就是這樣。 張安世自己發(fā)覺父子地位尊貴顯耀,內(nèi)心很不安,就替兒子延壽請求外出做官,皇帝讓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萬戶,然而自己穿著黑色粗厚的絲綢,夫人自己紡織績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藝活做,在家里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經(jīng)常積蓄細(xì)微的財物,因此能夠不斷增加財產(chǎn),比大將軍霍光還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將軍霍光,然而內(nèi)心親近張安世,比對霍光更親密。 元康四年的春天,張安世病,呈上報告歸還侯爵,請求退休?;实刍貜?fù)說:“將軍年事已高且疾病纏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夠主持事務(wù),用謀略和智慧克敵制勝,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長治亂之事,我比不上你,所

16、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見,是什么怨恨讓你想要上書歸還大將軍、富平侯的官印呢?今速求去,是待朕不厚,而忘舊恩,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將軍多吃點飯,找醫(yī)生看看,安心養(yǎng)神,來輔助我。”安世又勉強主持事務(wù),到秋天去世?;实圪浗o他印綬,用戰(zhàn)車和武士為他送葬,謚號為“敬侯”。 3.令狐楚傳 令狐楚,字殻士,德棻之裔也。生五歲,能為(寫)辭章。逮(等到)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則舉行加冠禮,叫做冠。一般在二十歲),貢(給朝廷薦舉人才)進士,京兆尹將薦為第一,時許正倫輕薄(言行輕浮不莊重)士,有名(名聲)長安間,能作蜚語(沒有根據(jù)的流言),楚嫌(厭惡)其爭,讓而下(居人之下)之。既及第,桂管觀察使王拱愛其材,將辟(征召

17、)楚,懼不至,乃先奏而后聘。李說、嚴(yán)綬、鄭儋繼(連續(xù))領(lǐng)(統(tǒng)領(lǐng))太原,高(尊崇)其行,引(延請)在幕府,由掌書記至判官。德宗喜文,每?。ㄩ営[)太原奏,必能辨楚所為,數(shù)稱(贊揚)之。儋暴死,不及占(口說,口授)后事,軍大歡,將為亂。夜十?dāng)?shù)騎挺(拿)刃邀?。ń?fù)粢u取)楚,使草遺奏,諸將圜(圍繞)視,楚色(臉色)不變,秉筆輒就(完成),以遍示士,皆感泣,一軍乃安,由是名益重,以親喪解(解除官職),既除(去掉),召授右拾遺。憲宗時,累擢(提拔)職方員外郎,知(參與)制誥。俄(不久)出為華州刺史?;矢﹂D既相(擔(dān)任宰相),擢楚河陽懷節(jié)度使,代烏重胤。始,重胤徙滄州,以河陽士三千從,士不樂,半道潰歸,保(占

18、據(jù))北城,將轉(zhuǎn)掠(掠奪)旁州。楚至中潬,以數(shù)騎自往勞(慰勞)之。眾甲(穿著鎧甲)而出,見楚不疑,乃皆降。楚斬其首惡,眾遂定。敬宗立,拜楚為河南尹,遷宣武節(jié)度使。汴軍以驕故,而韓弘弟兄務(wù)以峻(嚴(yán)峻)法繩(約束;制裁)治,士偷于安,無革(變革)心。楚至,解去酷烈,以仁惠鐫諭(深切教喻),人人悅喜,遂為善俗。入為戶部尚書,俄拜東都留守,徙(調(diào)職)天平節(jié)度使。始,汴、鄆帥每至,以州錢二百萬入私藏,楚獨辭(推辭)不取。久之,徙節(jié)河?xùn)|。召為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仆射。故事(按照舊日的制度),檢校官重,則從其班(職位等次,位次;等級),楚以吏部自有品(等級),固辭,有詔嘉允(嘉許,贊美)。楚外(外表)嚴(yán)重(嚴(yán)

19、謹(jǐn)持重)不可犯,而中(內(nèi)心)寬厚,待士有禮。為政善撫御(安撫和控制),治有績,人人得所宜。疾甚,自力(勉力)為奏謝天子,其大要以甘露事誅譴者眾,請霽(消除)威,普見昭洗。書已(完了),敕(告誡)諸子曰:“吾生無益于時,無請謚,勿求鼓吹,以布車一乘葬,銘(墓志銘)志(記著)無擇高位。”坐與家人訣,年七十二,贈司空,謚曰文。 (節(jié)選自新唐書.令狐楚傳) 1.請在括號內(nèi)準(zhǔn)確填寫劃線字詞的含義。 2.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注意得分點。(10分) (1)李說、嚴(yán)綬、鄭儋繼領(lǐng)太原,高其行,引在幕府,由掌書記至判官。(5分)(得分點是領(lǐng)、高、引各1分,句意2分) (2)故事,檢校官重,則從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

20、,固辭,有詔嘉允。(5分)(得分點是故事、班、品各1分,句意2分) 令狐楚,字殻士,是(初唐十八學(xué)士)令狐德棻的后代。五歲的時候,就能寫詩文。等到二十歲,地方向朝廷舉薦進士,京兆尹將要舉薦他為第一名,當(dāng)時許正倫是位輕薄士人,在長安一帶有名聲,能作文誹謗他人,令狐楚厭惡與許正倫相爭,便推讓許正倫為第一而自己甘居其后??贾羞M士科后,桂管觀察使王拱喜愛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害怕他不來,于是先上奏舉薦而后聘請。李說、嚴(yán)綬、鄭儋相繼統(tǒng)管太原,推崇他的品行,延請他到幕府中任職,從掌書記做到判官。德宗喜愛文學(xué),每次閱覽太原的奏章,一定能分辨出令狐楚所寫的,多次稱贊他。鄭儋突然死去,來不及口授后事,軍中士卒大

21、肆喧鬧,即將發(fā)生變亂。夜間十幾個騎兵拿著刀脅迫令狐楚,讓他草擬遺奏。眾將包圍注視著他,令狐楚面不改色,提筆當(dāng)即寫成,并把寫成的遺奏交給士卒傳閱,都感動流淚,全軍這才安定,令狐楚也固此名聲更重。令狐楚因給親人守喪而解官,服喪期滿后,被召授官右拾遺。憲宗時,令狐楚經(jīng)多次升職任方員外郎,參與起草詔令。不久出任華州刺史?;矢﹂D任宰相后,提拔令狐楚為河陽懷節(jié)度使,代替烏重胤。起初,烏重胤遷任到滄州,讓河陽三千士卒跟隨,士卒不愿意,半道潰散往回跑,據(jù)守北城,打算調(diào)轉(zhuǎn)方向掠奪附近的州縣。令狐楚趕到中潬,帶領(lǐng)數(shù)名騎兵親自前往慰勞勸說他們。眾人穿著鎧甲出來,見令狐楚沒起疑心,于是都投降了。令狐楚斬了他們中的首惡

22、,眾人就安定了。敬宗即位,任命令狐楚為河南尹,升任宣武節(jié)度使。因為汴軍驕橫的緣故,(所以)韓弘弟兄著力用嚴(yán)峻的刑法予以約束,但士人只圖眼前的安逸,沒有變革的心思。令狐楚到任后,廢除殘暴的刑罰,用仁惠勸誡訓(xùn)諭,人人歡喜,于是形成了良好的習(xí)俗。入朝任戶部尚書,不久被任命為東都留守,改任天平節(jié)度使。當(dāng)初,汴、鄆帥往往一到任,就把州府的二百萬錢作為私有,唯獨令狐楚推辭不要。過了一段,改任河?xùn)|節(jié)度使。召入朝廷任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仆射。按照先例,檢校官位高權(quán)重,就依從檢校官的位次,令狐楚認(rèn)為吏部官員自有品階,堅決辭讓,皇帝下詔嘉許(他)。令狐楚外表嚴(yán)肅持重,但心地寬岸,對待士人有禮有節(jié)。他為政善于安撫和

23、控制,治理也很有成績,人人各得其所。病重時,自己勉力作書上奏天子,其主要內(nèi)容是說因為甘露事件中誅殺貶謫的人太多,請?zhí)熳邮諗客?,普遍予以昭雪。寫罷,他告誡兒子們說:“我平生沒有做過有益于時局的事情,死后不要請求謚號,不要找鼓吹之類儀仗隊,用一輛布幔的車子送葬就行了,墓志銘也不要選高位之人(撰寫)?!弊c家人訣別,享年七十二歲,追贈司空,謚號文。 4.顧覬之傳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人也。覬之初為郡主簿。謝晦為荊州,以為南蠻功曹,仍為晦衛(wèi)軍參軍?;迱郏ㄐ蕾p)其雅素,深相(他)知待(重視優(yōu)待)。時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秉權(quán)(執(zhí)掌政權(quán)),殷、劉之隙(矛盾)已著,覬之不欲與殷景仁久接事(一起做事),乃辭腳

24、疾自免歸。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腳(行走),家人竊異之,而莫曉其意。后義康徙廢(被貶謫被廢),朝廷多以(因為)異同(相同)受禍。復(fù)為東遷、山陰令。山陰民戶三萬,海內(nèi)劇邑(大縣),前后官長,晝夜不得休,事猶不舉(處理得好)。覬之理繁以約,縣用(因為)無事,晝?nèi)沾购?,門階閑寂。自宋世為山陰,務(wù)簡而績修(高),莫能尚(超過)也。元兇弒(臣?xì)⒕┝ⅲ繜o不移任,唯覬之不徙官。世祖即位,遷御史中丞。明年,出為湘州刺史,善于蒞(管理)民,治甚有績。大明元年,征守度支尚書,領(lǐng)(兼任)本州中正。四年,致仕(辭官退休),不許。時沛郡相縣唐賜往比(鄰近)村朱起母彭家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余枚。臨死語妻張,死后刳(

25、k,剖開)腹出病。后張手自破視,五藏(內(nèi)臟)悉糜碎??たh以張忍行(殘忍地進行)刳剖,賜子副又不禁駐(見禁住,制止),事起赦前,法不能決。律傷死人,四歲刑;妻傷夫,五歲刑;子不孝父母,棄市(判死刑),并非(不符合)科例(條例)。三公郎劉勰議曰:“賜妻痛往遵(遵照)言,兒識謝(遜讓)及理,考(推求)事原(推求)心,非存忍害,謂宜哀矜(哀憐,體恤)?!庇J之議曰:“法(法律規(guī)定)移路尸,猶為不道,況在妻子,而忍行(殘忍地)凡人所不行。不宜曲通小情,當(dāng)以大理為斷,謂副為不孝,張同不道?!痹t如(按照)覬之議。加左軍將軍,出為吳郡太守。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覬之家尋陽,尋陽王子房加以位號(官職),覬之不受,

26、曰:“禮(按照禮節(jié))年六十不服戎,以(因為)其筋力衰謝(衰退),非復(fù)軍旅之日,況年將八十,殘生無幾,守盡家門,不敢聞命?!笨子J等不能奪(改變)。時普天叛逆,莫或(或許)自免,唯覬之心跡清全,獨無所與。太宗甚嘉(夸獎,贊許)之,東土既平,以為左將軍、吳郡太守,加散騎常侍。泰始二年,復(fù)為湘州刺史,常侍、將軍如故。三年卒,時年七十六。謚曰簡子。(選自宋書.顧覬之傳) 1.請在括號內(nèi)準(zhǔn)確填寫劃線字詞的含義。 2.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注意得分點。(10分) (1)后義康徙廢,朝廷多以異同受禍。(5分)(得分點是被動句、以、異同各1分,句意2分) (2)賜妻痛往遵言,兒識謝及理,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謂宜哀

27、矜。(5分)(得分點是謝、考、哀矜各1分,句意2分) 顧覬之字偉仁,吳郡吳縣人。顧覬之最開始做吳郡主簿,謝晦任荊州刺史時,讓顧覬之當(dāng)他的南蠻功曹,同時兼任他的衛(wèi)軍參軍。謝晦欣賞他的樸素而高雅的風(fēng)度,對他倍加重視。當(dāng)時大將軍彭城王劉義康當(dāng)權(quán),殷景仁和劉湛的矛盾已顯露,顧覬之不想和殷景仁過多接觸,于是以腳病的借口辭官回家。在家時每天晚上常在床上走來走去,家里其他人都非常驚異,但不知他為什么這樣。后來劉義康被貶謫和廢去官爵,朝廷中很多人因為受牽連而遭到懲罰。而顧覬之卻再當(dāng)東遷縣令和山陰縣令。山陰縣有百姓三萬戶,是海內(nèi)大縣,前后到任的長官,即使日夜不停地奔波,事情仍然處理不好。顧覬之用簡單的辦法對付繁

28、雜的問題,縣里因此沒什么麻煩事,他白天把縣衙門門簾放下來,門外空蕩寂靜。在宋朝建國以來的所有山陰政務(wù)中,這時的事務(wù)最少而政績最突出,沒有第二個人能趕上。元兇劉邵殺文帝自立為皇帝。朝廷人物無不遷官,只有顧覬之沒有變動。孝武帝當(dāng)了皇帝,顧覬之升為御史中丞。孝武即位的第二年,出外當(dāng)湘州刺史,他善于管理老百姓,政績斐然。大明元年(457),調(diào)為度支尚書,兼任本州中正。大明二年,轉(zhuǎn)任吏部尚書,大明四年,顧覬之要辭官退休,皇帝沒有同意。當(dāng)時沛郡相縣人唐賜到鄰村人朱起的母親彭氏家里喝酒,回來便病了,吐下蠱蟲十多條。死前對他的妻子張氏說:他死后要把他的肚子剖開弄清病的原因。之后張氏親手剖開她丈夫的肚子察看,唐

29、賜的五臟都弄成了碎片。沛郡相縣的官員認(rèn)為張氏竟做出剖開丈夫的肚子的事情,唐賜的兒子唐副又不阻攔,因為這事發(fā)生在大赦之前,法官們不能判決。當(dāng)時法律規(guī)定:傷害死人,判徒刑四年;妻子傷害丈夫,判徒刑五年;兒子不孝順父母,判死刑,都不符合本案的條例。三公郎劉勰認(rèn)為:“唐賜的妻子悲痛地按丈夫的話去做,他的兒子懂得遜讓也懂得大理,細(xì)細(xì)體會這事的前后,他們沒有傷害丈夫和父親的動機,我認(rèn)為應(yīng)該原諒。”顧覬之認(rèn)為:“法律規(guī)定移動路頭的尸體,也屬不合法,況且是自己的妻子兒女,竟然忍心做一般人所不敢做的事情,對他們不應(yīng)顧及小的情面,應(yīng)該按照法律處理,判定唐副的罪行是不孝,張氏是犯法?!痹t書同意顧覬之的判決。明帝太始

30、初年,四方各鎮(zhèn)同時反叛。顧覬之家在尋陽,尋陽王劉子房給顧覬之授予爵位名號,顧覬之拒絕了,說:“禮規(guī)定年到六十不穿軍裝,只因精力衰退,不再能習(xí)慣軍事生活。況且我年將八十,余年不多,在家里等死而已,我不敢接受您的任命?!笨子J等人不能說服他。當(dāng)時全國同時造反,幾乎沒有哪個人不受影響。只有顧覬之立場堅正純貞,叛逆一個也不支持。明帝非常贊賞他。東方平定后,讓他當(dāng)左將軍,吳郡太守,加官散騎常侍。泰始二年(466),再當(dāng)湘州刺史,常侍照舊。泰始三年(467)去世,享年七十六歲。死后被追贈為鎮(zhèn)軍將軍,常侍、刺史照舊。謚號稱為簡子。 5.崔猷傳 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漢尚書寔(實)之十二世孫也。猷少好學(xué),風(fēng)度閑雅,性鯁正(剛正,正直),有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