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短歌行》同步練習及答案(共三套)_第1頁
《7.1 短歌行》同步練習及答案(共三套)_第2頁
《7.1 短歌行》同步練習及答案(共三套)_第3頁
《7.1 短歌行》同步練習及答案(共三套)_第4頁
《7.1 短歌行》同步練習及答案(共三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1短歌行》同步練習一【課前自主梳理】一、解釋詩歌中加點的詞語,翻譯畫波浪線的詩句,注意通假、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語言現(xiàn)象。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①(多少)!譬如朝露,去日苦②(形容詞作動詞,苦于)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③(“何以”為“以何”,用什么)解憂?唯有杜康④(指代酒)。eq\o(\s\up7(青青\o(子,\s\do4(·))⑤古代對對方的尊稱衿,悠悠我心。),\s\do5())但為君故,沉吟至今。⑥(那穿著青領(周代讀書人的服裝)的學子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為你們的緣故,我至今低唱著《子衿》歌,表達對你們的思念和傾慕。)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⑦(名詞作動詞,彈)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⑧(拾取、摘取)?憂從中來,不可斷絕。eq\o(\s\up7(越陌度阡,\o(枉,\s\do4(·))⑨枉駕\o(用,\s\do4(·))⑩以相\o(存,\s\do4(·))?問候,懷念。),\s\do5())?(客人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屈駕來訪。)eq\o(\s\up7(\o(契,\s\do4(·))\o(闊,\s\do4(·))?久別重逢談\o(,\s\do4(·))?同“宴”,宴飲,心念舊恩。),\s\do5())?(久別重逢,歡飲暢談,心中惦念著往日情誼。)月明星稀,烏鵲南?(名詞作狀語,向南)飛。繞樹三匝?(周、圈),何枝可依?eq\o(\s\up7(山不厭高,海不\o(厭,\s\do4(·))?嫌深。),\s\do5())?(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意思是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eq\o(\s\up7(周公吐\o(哺,\s\do4(·))?口中含嚼的食物,天下\o(歸,\s\do4(·))\o(心,\s\do4(·))\o(○,\s\up2(21))人心歸服。),\s\do5())eq\o(\s\up7(歸,動詞使動用法,使……歸服。),\s\do5())eq\o(○,\s\up2(22))(只有像周公那樣見到賢才,就趕緊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禮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附于我。)二、解釋下列多義詞(1)故eq\b\lc\{\rc\(\a\vs4\al\co1(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故人具雞黍,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2)厭eq\b\lc\{\rc\(\a\vs4\al\co1(山不厭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喜新厭舊,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厭糟糠))(3)歸eq\b\lc\{\rc\(\a\vs4\al\co1(天下歸心,壯士十年歸,微斯人,吾誰與歸))(4)鼓eq\b\lc\{\rc\(\a\vs4\al\co1(鼓瑟吹笙,一鼓作氣,鐘鼓之音))答案(1)緣故,原因老朋友所以(2)嫌滿足討厭吃飽(3)使……歸附回家歸依(4)彈奏擊鼓指鼓這種樂器【課堂自主探究】1.在結(jié)構框架圖中的空缺處填入恰當?shù)膬?nèi)容。答案eq\o(□,\s\up2(01))憂eq\o(□,\s\up2(02))盼2.下列對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全詩四句一節(jié),共八節(jié)。開頭兩句抒發(fā)詩人對時光易逝、功業(yè)未成的感慨。首句“對酒當歌”及第三句妙用比喻“譬如朝露”,突出了短句的精髓,展示了一種時間不等人的急迫境界,蘊藏著促人及時努力的意思。B.三、四節(jié)在內(nèi)容上,表現(xiàn)了詩人對賢才的思慕,藝術手法上則是巧借“引用”,詩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賢而不得時的朝思暮想和求得賢才后的恭敬。C.五、六節(jié)承接上文,進一步抒發(fā)詩人渴望賢才的情懷,時憂時喜,感情有起伏。D.最后兩節(jié)運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深化詩人渴求賢才的熱望和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答案D解析“運用借代和用典的手法”錯,應是運用比興和用典的手法?!菊n后同步訓練】一、基礎鞏固1.下列名句中加點的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契闊談 契闊:久別重逢B.何時可掇 掇:拾取、摘取C.枉用相存 枉:枉駕D.海不厭深 厭:討厭答案D解析厭:嫌。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 B.慨當以慷C.不用,則以紙?zhí)?D.今以蔣氏觀之,猶信答案B解析B項是句中襯托音節(jié)的字,無實在意義。A、C、D三項是介詞,靠、用、憑借。3.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B.糞土當年萬戶侯C.鼓瑟吹笙 D.去日苦多答案D解析D項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苦于,為……而苦。A、B、C三項都是名詞的活用。A項是名詞作狀語,向南。B項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糞土。C項是名詞用作動詞,彈奏。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B.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C.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D.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答案A解析A項是賓語前置句,B、C、D三項是省略句。B項,省略“之”,“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C項,省略“之”,“可以(之)一戰(zhàn)”;D項,省略“之”,“便要(之)還家”。5.下列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yè)則奉杜康為祖師爺,有“酒圣”之稱。后世常以“杜康”代指酒。B.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C.阡陌:指田界,田間小路,如“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也指草野民間。阡,東西向田間小路;陌,南北向田間小路。D.建安風骨:以曹氏父子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團所表現(xiàn)出的共同的文學傾向,他們高揚政治理想,展示強烈個性,詩歌主體風格表現(xiàn)為慷慨激昂、剛健有力,故名。答案C解析阡陌:阡,南北向田間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的“,”兩句,表達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這兩句被唐代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化用為“,;,”的千古名句。(2)“明月”意象,古詩中甚多。曹操《短歌行》中“,”兩句,把賢才比作光照宇內(nèi),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望;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兩句,打破時空的局限,表達明月把彼此分離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兩句,借明月表達對朋友牽掛、惦念的真情。(3)曹操在《短歌行》中“?”兩句,運用借代手法寫解除憂愁的唯有美酒;李白《行路難》中“,”兩句,表現(xiàn)美酒佳肴的珍貴;而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兩句,卻說美酒更添愁緒。答案(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明明如月何時可掇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3)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二、課內(nèi)精段鑒賞閱讀曹操的《短歌行》,完成7~8題。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7.下列對這首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是詩人深感奮斗的艱難,也因年歲增長,光陰流逝,理想尚未實現(xiàn)而憂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暫這一消極之“嘆”。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運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達作者求賢若渴的愿望。C.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詩人“憂從中來”的“憂”來自于壯志未酬卻已年過半百的憂慮,來自于對社會動蕩,國家統(tǒng)一前途未卜的擔憂等等。D.“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借烏鵲繞樹表達“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賢士歸于自己。答案A解析“消極之‘嘆’”錯,這一“嘆”不是無所作為者、蹉跎歲月者、不思進取者的消極之“嘆”,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賢才輔佐以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雄心的英雄之嘆?!叭松鷰缀巍薄叭ト湛喽唷笔沁M取中的憂嘆,追求中的苦悶,表達了詩人抓緊時機、大干一番事業(yè)的強烈愿望,隱含著的是積極昂揚的精神。8.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了大量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請舉例加以說明。答:答案在這首詩里,詩人用了《詩經(jīng)》《管子》《史記》中的典故,來表達自己對人才的渴慕。如“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借用周公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歷史上素有禮賢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曹操在這里以周公自比,是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附?!?.1短歌行》同步練習二一、單選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食野之蘋友人慚,下車引之B.何以解憂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C.何時可掇同予者何人D.但為君故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本題既考意義,又考用法。要考生先依據(jù)文本推出選項中一個句子中的虛詞,再將句意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具體辨析時,可在了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來判定:虛實意識、結(jié)構意識、句位意識、呼應意識、語氣意識。A項,“之”,助詞,的/代詞,代指元方;B項,“以”,介詞,拿、用/連詞,表目的,相當于“來”;C項,“何”,兩句中都是疑問代詞,什么;D項,“為”,連詞詞,由于,為了/動詞,叫作。C項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故選C?!军c睛】文言虛詞題,平時要學習掌握常見文言虛詞的技巧,包括詞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溫故求新法、語境判定法、語法切入法、特殊標志識記法,只有平時多關注和練習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解題時才能得心應手,準確作答。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唯有杜康杜康: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衿:衣服的交領C.鼓瑟吹笙鼓:彈D.山不厭高厭:厭惡【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實詞在詩文中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考生平時注意積累、識記,再結(jié)合原文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本題中,D項,“山不厭高”意思是,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厭:滿足。故選D。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何時可掇掇:拾掇B.枉用相存存:問候、探望C.海不厭深厭:滿足D.少無適俗韻韻:氣質(zhì),情致【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詞意的能力。解答詞題,要將選項中詞語的意義與具體語境對照,看是否與語境相符??忌梢跃C合排除法,選出最佳答案。A項,“掇:拾掇”錯誤,“何時可掇”指什么時候才可以拾到(人才)啊,故“掇”的意思是:拾取,摘取。故選A?!军c睛】理解詞意的題,要求考生多積累,多讀多記。做題時,要依據(jù)上下文語境、句子的語法特點、句子本身的意思三個方面來推測。常有方法有意義推斷法、語法推斷法(句子搭配和句式、句間關系)、聯(lián)想(課文、成語)法三種。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 B.慨當以慷C.不用,則以紙?zhí)?D.今以蔣氏觀之,猶信【答案】B【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核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常用的答題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虛詞的題型大部分都是把虛詞放在兩個句子中比較。答題的時候,考生可以先把虛詞分別代入到兩個句子,看是否通順,如果通順就是相同,反之,則不同。B項是句中襯托音節(jié)的字,無實在意義。A、C、D三項是介詞,分別翻譯為:靠、用、憑借、通過。故選B?!军c睛】以1.用,拿,把,將:~一當十?!酁闃??!碜鲃t?!彏檑帧!瀭饔??!b來。2.依然,順,按照:~時啟閉。物~類聚。3.因為:~人廢言。勿~善小而不為。不~物喜,不~己悲。4.在,于(指時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目的在于:~待時機?!有в?。6.文言連詞,與“而”用法相同:夢寐~求。7.用在方位詞前,表明時間、方位、方向或數(shù)量的界限:~前?!珒?nèi)。8.用在動詞后,類似詞的后綴:可~。得~。9.古同“已”,已經(jīng)。10.太,甚:不~急乎?11.及,連及:富~其鄰。5、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對酒當歌 B.烏鵲南飛 C.雞鳴桑樹顛 D.鼓瑟吹笙【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分析文言實詞活用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題,要考生平時注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活用用法,并能根據(jù)語境準確辨析具體字詞的活用用法,考生要先理解句意,綜合運用結(jié)構搭配、邏輯關系等來推定。A項,“歌”,名詞作動詞,唱歌;B項,“南”,名詞作狀語,向南;D項,“鼓”,名詞作動詞,吹奏。C項沒有詞類活用的字,故選C?!军c睛】詞類活用有名詞動用,名詞做狀語,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動詞作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動詞的意動用法和數(shù)詞的活用等,考生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具體的分析。6、下列填入文中甲、乙兩處的詩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懿僬f:“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意思是說,唯有一醉可以忘憂。問題是酒醒之后又該怎么辦呢?即使是曹操那樣的梟雄,一手握著酒杯,仍要感嘆“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可見杜康發(fā)明的“特效藥”不怎么有效。范仲淹說:“____甲_____?!本圃谶@里,反而觸動柔情,幫起倒忙來了。酒果真能解憂嗎?憂與愁,都在心底。酒落在胃里,只能引起一時的幻覺,豈能到心而澆滅憂愁?“乙”,還是李白講得對!看來,李白才是最資深的酒徒。A.甲:酒人愁腸,化作相思淚乙: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B.甲: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乙: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C.甲: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乙:舉杯銷愁愁更愁D.甲: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乙:舉杯銷愁愁更愁【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語意銜接連貫的能力。解答此題,考生要先看補寫句子的位置,依據(jù)上下句內(nèi)容的提示,從主語一致、時間邏輯等順序、詞語搭配、意境氛圍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確答案。解答此題,要聯(lián)系上下文。甲處,前文說“杜康發(fā)明的‘特效藥’不怎么有效”,后文說“酒在這里,反面觸動柔情,幫起倒忙來了”,可知“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感基調(diào)不合適,排除B、C兩項。乙處,聯(lián)系前文“豈能到心而澆滅憂愁”可知,此處該寫“愁”,故應填寫“舉杯銷愁愁更愁”,排除AB。故選D【點睛】補寫句子語言靈活,語境多樣。要整體把握語段的話題對象和中心觀點,確定補寫類型是總攬式補寫、結(jié)論式補寫還是過渡式補寫,重點抓住關聯(lián)詞、代詞、動詞、形容詞等詞語或冒號、分號、頓號等標點符號的提示作用,做到文從字順,語義貫通,邏輯嚴密。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中國詩歌之所以能歷久而不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種調(diào)節(jié)功能,其語言形式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____________,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形式。①二二節(jié)奏的四言詩是詩歌的早期形式,隨著《詩經(jīng)》時代的結(jié)束而趨于僵化②四言詩一句分成均等的兩半,節(jié)奏呆板③中國詩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節(jié)奏的五言和四三節(jié)奏的七言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個音節(jié),寓變化于整齊之中,節(jié)奏活潑⑤此后的四言詩,如曹操《短歌行》那樣的佳作實在不多⑥從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詩歌隨著漢語的發(fā)展變化而不斷形成新的節(jié)奏A.①⑤②③④⑥ B.⑥①②⑤③④C.③②①⑤④⑥ D.⑥①⑤③②④【答案】D【詳解】此題考核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重點考核語句連貫,語句銜接的題目是課標卷必考的題目,有時是排序,有時是填寫銜接句,排序的題目主要從陳述對象的轉(zhuǎn)換、關聯(lián)詞語的呼應、指代性詞語的指代意義、和上下文的順序照應、和空格前后的銜接等角度分析。此題注意⑥和后面的①⑤③②④的總分關系,①⑤③②④注意按照詩歌變化的流程排列,由四言到五言和七言。故選D。8、下列命《短歌行》的賞析,不正確一項是()A.“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兩句慨嘆人生短暫,但聯(lián)系全詩看,并未流露出消極情緒。B.作者當時雖然在暢飲豪歌,卻并沒能排解心中求才立業(yè)的憂思。C.“烏鵲”是作者自喻,“何枝可依”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無處可投的苦悶心情。D.周公以至誠之心招納賢才,作者認為要建立統(tǒng)一大業(yè),就要像周公那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敬鸢浮緾【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學生在看標題、看作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關鍵字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詩詞內(nèi)容、情感、手法和語言特色,然后逐個選項瀏覽,比對原文,看是否有事實陳述混亂、技巧斷定不當、感情概括不準等錯誤。C項,“作者自喻”和“表露了作者徘徊歧路、無處可投的苦悶心情”錯誤,“烏鵲”比喻尚在歧路徘徊的賢士?!昂沃梢馈北憩F(xiàn)了那些彷徨者的處境與心情。故選C?!军c睛】詩歌鑒賞客觀題常常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9、下列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達的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對女子的思念。 B.對賢才的思慕。C.對時光的感慨。 D.對理想的追求?!敬鸢浮緽【詳解】本題考査學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這類題目,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考查對詩句內(nèi)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對詩歌思想感情的鑒賞。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分析可知,這是《詩經(jīng)》中的句子,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賢才。故選B。10、下列對“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表現(xiàn)的作者愿望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A.渴望多招納賢才。 B.對知識的渴求。C.不怕艱難險阻。 D.對未來的信心?!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把握詩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態(tài)度能力。解答此類題,不僅要借助詩詞的字、詞、句和所用意象來分析詩歌的感情,還要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準確理解所用典故等,進行綜合解讀。分析可知,這是借用《管子·形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币馑际潜硎鞠MM可能多地接納人才。故選A。11、下列對“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翻譯正確的一項是()A.賢才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屈駕來訪。B.穿越小路,足跡很快就消失。C.穿越千山萬水,哪用來問候我呢?D.客人遠道而來,他們的足跡很快就消失了?!敬鸢浮緼【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語句翻譯能力。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做到字字落實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得分點。本句中,“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的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間小路?!巴饔孟啻妗?,屈駕來訪。存,問候,探望。故選A。12、下列對曹操《短歌行》的兩個主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A.一是感慨時光易逝,二是渴慕賢才。B.一是感慨時光易逝,二是及時行樂。C.一是感慨時光易逝,二是對女子的追求。D.一是對女子的追求,二是對事業(yè)的追求。【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把握詩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態(tài)度能力。命題從全局入手,直接考查對詩歌思想感情的分析和概括。此類試題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歷年高考古代詩歌鑒賞中都有重要體現(xiàn)??疾樾问揭话阌袃煞N:一是就詩詞中某一句或幾句話設題,要求結(jié)合詩歌的意象特征、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去分析情感;一種是從整體入手,要求考生分析概括詩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類題,不僅要借助詩詞的字、詞、句和所用意象來分析詩歌的感情,還要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準確理解所用典故等,進行綜合解讀。本詩的主旨主要抓住“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時光易逝;“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運用“周公吐哺”的典故,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表達對賢才的渴慕。故選A。13、下面對《短歌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短歌行》是樂府舊題,曹操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一曲“求賢歌”。B.在這首詩歌中,曹操主要強調(diào)了他的“愁”,這個愁主要是指“沒有賢才來和他一起建功立業(yè)”。雖然寫到了“對酒當歌”,卻無以酒澆愁之意。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借用了《詩經(jīng)》中的句子,曹操此處用典是在埋怨人才不投奔他。D.“月明”四句既是寫景又是比喻,而詩歌的最后四句用“周公吐哺”的典故,點出了主題,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敬鸢浮緾【詳解】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本題中,C項,“曹操此處用典是在埋怨人才不投奔他”錯誤,應理解為“曹操是在委婉地提醒人才主動來投奔他”,沒有“理怨”的意思。故選C。二、古詩鑒賞閱讀《短歌行》,完成題目。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革。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14、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唯有杜康杜康:這里代指酒B.青青子衿衿:古式的衣領C.鼓瑟吹笙鼓:彈奏D.山不厭高厭:厭惡【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詩歌的解讀能力。解讀詩句中相關詞語的意思,可以結(jié)合詩歌語境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文言知識進行理解。D項“山不厭高”,意思是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所以“厭”,可以理解為“滿足”。故選D項。15、下列關于詩歌內(nèi)容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為喻,抒發(fā)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暫,年華易逝而功業(yè)無成,因而產(chǎn)生一種時間的緊迫感。B.“呦呦鹿鳴”四句,引用《詩經(jīng)》中的句子,描寫賓主歡飲、融洽相處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的心情。C.“月明星稀”四句使用典故,寫詩人因賢才難求而孤獨寂寞,形象生動,感人至深,韻味雋永。D.全詩全用四言,四句一韻,句式整齊,音調(diào)和諧,無論在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給讀者一種美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的綜合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運用了什么手法、技巧,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C項,“使用典故”及對詩句的理解有誤,應為比喻,以“烏鵲”喻猶豫不定的賢才,以烏鵲南飛、繞樹啟發(fā)賢才要擇良木而棲。故選C項。16、詩中多次出現(xiàn)“憂”,這種“憂”是否意味著詩人對人生持一種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呢?【答案】從“憂”產(chǎn)生的原因來看,正因為人生短暫,而詩人自己年歲已高,霸業(yè)未成,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實現(xiàn)自己建功立業(yè)、一統(tǒng)天下的宏偉大志。作者的這種憂思,正是源于內(nèi)心的焦急、內(nèi)心的渴求,源于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憂患意識,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所以這里的“憂”不是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窘馕觥吭囶}分析:本題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作答本題,首先要了解“憂”的原因,一憂賢才難得,二憂人生苦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對招納賢才的優(yōu)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對人生短暫,而詩人自己年歲已高,霸業(yè)未成的憂思,從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態(tài)度是消極的,但從其產(chǎn)生的原因來看,正因為人生短暫,而詩人自己年歲已老,霸業(yè)未成,才更渴望招納賢才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實現(xiàn)自己建功立業(yè)、一統(tǒng)天下的宏偉壯志。作者的這種憂思,正是源于內(nèi)心的焦急,內(nèi)心的渴求,源于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憂患意識,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使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由此可以明確這里的“憂”不是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17、“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在《三國演義》中是“繞樹三匝,無枝可依”。你覺得用“何”好還是用“無”好?為什么?【答案】用“何”好。“無”字,展現(xiàn)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沒有“枝”可依,即沒有接納他們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何枝可依”展現(xiàn)的是亂世當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猶豫中待做出的選擇,而此時的曹操,恰似那雄偉的山、浩瀚的海、求賢若渴的周公,成為那些賢才可以依托的對象?!窘馕觥吭囶}分析:本題考查賞詩歌的語言的能力。此處主要考查詩歌的煉字能力,作答時把兩個字代入句中進行比較,看表情達意上的區(qū)別。“無”字沒有的意思,“何”字還有選擇性。一“無”字,展現(xiàn)的是往南去的人才沒有無枝可依,即沒有接納他們的地方,即使投靠曹操,也只是一種無賴的選擇。而“何枝可依”,展現(xiàn)的是亂世當中,往南而去的人才在徘徊、猶豫中進行一種選擇。詩人一方面寫出了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的情形,另一方面詩人以烏鴉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我這邊來,表明自己是那些賢才可以依托的對象。由此可知此處用“何”好。三、名句名篇默寫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兩句,把賢才比作光照宇內(nèi)、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慕。(2)漫步經(jīng)典,我們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懷與抱負:《短歌行》中的“,天下歸心”,體現(xiàn)了曹操延攬人才、渴望一統(tǒng)天下的豪情壯志。(3)(原創(chuàng)題)歌曲《我們的新時代》中,歌詞“天下歸心相擁第一百個春天”,“天下歸心”用的是曹操《短歌行》里“,”的典故。(4)曹操《短歌行》中的“,”被唐代立學家劉禹錫《陋室銘》中化用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北則靈”這一千古名句?!敬鸢浮?1).明明如月

(2).何時可掇

(3).周公吐哺

(4).周公吐哺

(5).天下歸心

(6).山不厭高

(7).海不厭深【詳解】本題考查常見的名句名篇的默寫。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寫,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和內(nèi)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寫的時候,我們就要在緊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寫題所提示的語境:包括題干所給出的敘述性情景,以及題干給出的要默寫語句的關鍵詞,題干提示所要默寫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等。特別要注意所默寫語句中的難寫字、易混字、易錯字、通假字,還有虛詞等。此題默寫時需注意以下字詞書寫:可掇、吐哺。《7.1短歌行》同步練習三一、基礎知識檢測1.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月明星稀,烏鵲南飛B.榆柳蔭后檐C.鼓瑟吹笙D.周公吐哺,天下歸心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B.慨當以慷C.不用,則以紙?zhí)瓺.今以蔣氏觀之,猶信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B.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C.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D.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中通過環(huán)境描寫營造出清幽、高潔、美好的意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短歌行》中運用借代手法寫解除憂愁的唯有美酒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歸園田居(其一)》中寫詩人擺脫官場,最終回歸田園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拓展訓練6.(1)閱讀《短歌行》選文,回答問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的最后兩句有詠史懷古之意,詩人這樣寫流露出怎樣的意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歸園田居(其一)》選文,回答問題。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選文從題材上看屬于田園詩,請分析詩人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來抒發(fā)感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課外延伸訓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劉隆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也。王莽居攝中,隆父禮與安眾侯崇起兵誅莽,事泄,隆以年未七歲,故得免。及壯,學于長安,更始拜為騎都尉。謁歸,迎妻子置洛陽。聞世祖在河內(nèi),即追及于射犬,以為騎都尉,與馮異共拒朱鮪、李軼等,軼遂殺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誅虜將軍,討李憲。憲平,遣隆屯田武當。十一年,守南郡太守,歲余,上將軍印綬。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十五年,詔下州郡檢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yōu)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號呼。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弘農(nóng)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帝怒。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钡墼唬骸凹慈绱?,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xiāng),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钡哿罨①S將詰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于是遣謁者考實,具知奸狀。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為庶人。明年,復封為扶樂鄉(xiāng)侯,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及大司馬吳漢薨,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將軍印綬,罷,賜養(yǎng)牛,以列侯奉朝請。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謚曰靖侯。(選自《后漢書·列傳第十二》,有刪改)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B.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C.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D.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居攝”是攝政的意思,因為皇帝年幼不能親政,由大臣或皇太后代居其位處理政務。如周成王年幼時周公居攝。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農(nóng)民、商人墾殖荒地。漢以后歷代政府沿用這一制度取得軍餉和稅糧,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之分。C.“豪右”,漢以“右”為上,故稱“豪右”,原指西漢時出現(xiàn)的占有大量田產(chǎn)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戶。D.“謁者”,始置于春秋戰(zhàn)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也泛指傳達、通報的奴仆等。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隆出身皇室,是南陽安眾侯的后裔,因為其參與誅殺王莽的事情泄露,致使其父劉禮和安眾侯劉崇都被殺,而劉隆免于死罪。B.劉隆對世祖忠心耿耿,緊緊追隨,他曾在長安求學,后來把妻子、兒女接到洛陽,但聽說世祖在河內(nèi),就撇下妻子和兒女追隨世祖,結(jié)果其妻子和兒女被李軼殺掉。C.東漢初期,天下墾田和戶口年紀不符合實際,朝廷要求重新上報,但很多官員偏袒豪強、盤剝平民。D.建武十七年,劉隆被封為扶樂鄉(xiāng)侯,在大司馬吳漢死后,行使大司馬的職權;建武三十年,被封為慎侯。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為庶人。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將軍印綬,罷,賜養(yǎng)牛,以列侯奉朝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短歌行》同步練習答案解析一、基礎知識檢測1.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月明星稀,烏鵲南飛B.榆柳蔭后檐C.鼓瑟吹笙D.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答案】D【解析】D項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歸。A、B、C三項都是名詞的活用。A項是名詞作狀語,向南。B項是名詞用作動詞,遮蔽。C項是名詞用作動詞,彈奏。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B.慨當以慷C.不用,則以紙?zhí)瓺.今以蔣氏觀之,猶信【答案】B【解析】B項是句中襯托音節(jié)的字,無實在意義。A、C、D三項是介詞,靠、用、憑借。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A.何以解憂?唯有杜康。B.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C.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D.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答案】A【解析】A項是賓語前置句,B、C、D三項是省略句。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采摘荷花送給誰呢?所思念的人在遠方的道路上。(2)客人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屈駕來訪。久別重逢,歡飲暢談,心中惦念著往日情誼。(3)關在籠中的鳥留戀生活過的樹林,養(yǎng)在池里的魚思念過去的深潭。到南面的山野里開墾荒地,固守住愚拙,回鄉(xiāng)過田園生活。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中通過環(huán)境描寫營造出清幽、高潔、美好的意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短歌行》中運用借代手法寫解除憂愁的唯有美酒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歸園田居(其一)》中寫詩人擺脫官場,最終回歸田園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2)何以解憂唯有杜康(3)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二、拓展訓練6.(1)閱讀《短歌行》選文,回答問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的最后兩句有詠史懷古之意,詩人這樣寫流露出怎樣的意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明詩人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期盼賢才的到來,使天下英才心悅誠服地歸順麾下的愿望,也流露出詩人渴望一統(tǒng)天下的理想。(2)閱讀《歸園田居(其一)》選文,回答問題。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選文從題材上看屬于田園詩,請分析詩人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來抒發(fā)感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情景交融。選文前六句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遠近結(jié)合的寫景手法,描繪了一幅靜謐迷人、悠閑舒適的田園風光;最后兩句直抒胸臆,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逃離官場、重返自然的暢快之樂。三、課外延伸訓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劉隆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也。王莽居攝中,隆父禮與安眾侯崇起兵誅莽,事泄,隆以年未七歲,故得免。及壯,學于長安,更始拜為騎都尉。謁歸,迎妻子置洛陽。聞世祖在河內(nèi),即追及于射犬,以為騎都尉,與馮異共拒朱鮪、李軼等,軼遂殺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誅虜將軍,討李憲。憲平,遣隆屯田武當。十一年,守南郡太守,歲余,上將軍印綬。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十五年,詔下州郡檢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yōu)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號呼。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弘農(nóng)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帝怒。時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當欲以墾田相方耳?!钡墼唬骸凹慈绱耍喂恃院幽?、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xiāng),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帝令虎賁將詰問吏,吏乃實首服,如顯宗對。于是遣謁者考實,具知奸狀。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為庶人。明年,復封為扶樂鄉(xiāng)侯,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及大司馬吳漢薨,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隆奉法自守,視事八歲,上將軍印綬,罷,賜養(yǎng)牛,以列侯奉朝請。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謚曰靖侯。(選自《后漢書·列傳第十二》,有刪改)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B.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C.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D.以中郎將副伏波將軍馬援擊/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隆/別于禁谿口破之/獲其帥/征貳斬首千余級/降者二萬余人還/更封大國/為長平侯/【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回答本題,要把握語句的意思。這句話主要講述劉隆跟隨伏波將軍馬援討伐交阯蠻夷征側(cè)等,逮捕了征貳,回來后被封為大國和長平侯的事件?!皳簟薄矮@”為動詞,“擊”的賓語是“交阯蠻夷征側(cè)等”,“獲”的賓語是“征貳”,由此判斷“征側(cè)等”“征貳”后均要停頓。由此,用排除法可知應選A項。8.下列對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