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民事訴訟自認制度摘要:自認是民事訴訟法的一項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獨有的價值。文章試圖從自認的含義、自認的法理基礎、自認的理論分類、自認的效力、自認的制度價值等問題逐步展開討論研究。
關鍵詞:自認;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法;效力。
一、自認的定義。
(一)其他國家法律中對“自認”的定義。
由于各國法律傳統(tǒng)訴訟理念的巨大差異和司法體制訴訟程序設置的不同,對于自認的定義規(guī)定也不盡一致。法國《民法典》規(guī)定:“裁判上的自認系指當事人或經當事人專門委托授權的人在法庭上所做的聲明?!钡聡睹袷略V訟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所主張的事實,在訴訟中經過對方當事人自認,無須再舉證”;日本《民事訴訟法典》規(guī)定:“當事人在法院已自認的事實,無須證明?!?/p>
(二)各國學者對“自認”的定義。
在學理上,受各自訴訟文化、司法傳統(tǒng)、法律理念和現(xiàn)實國情等的影響,不同國家的學者對自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日本法學家兼子一教授對自認的定義為:當事人在起訴訟的口頭辯論或準備程序中所作出的與對方當事人主張一致而對自己不利的事實的陳述。而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陳瑋直則認為:自認者,當事人之一方對于他造當事人之主張事實,在訴訟中為承認之聲明或表示也。另一臺灣學者李學燈認為:自認系指當事人對于他造主張不利于己之事實,于訴訟上陳述其為真實,或謂當事人一造所主張之事實,于他造當事人不利,而他造于訴訟上為承認此事實之陳述者。
(三)我國關于自認的理論學說與立法實踐。
關于“自認”的定義,在我國訴訟法學界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表述方法。第一種觀點認為,自認是指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所主張的不利于己的事實承認其為真實或者對他方的訴訟請求加以認諾的意思表示。
第二種觀點認為,在我國的民事訴訟理論中,自認是指一方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主張的案件事實(事實主張)和訴訟請求(權利主張)的認可或承諾稱為當事人的承認。第三種觀點認為,自認是指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所主張的不利于己的事實承認其為真實的意思表示。
通說認為,自認是指一方當事人對對方當事人主張的于己不利的事實予以承認的陳述或表示。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一方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撤回自認或有充分證據證明自認行為是在受脅迫的情況下作出的或自認在重大誤解的情況下做出并且與事實不符的,自認可以撤回。
立法實踐中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訴訟法對自認制度沒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5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和提出的訴訟請求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須舉證加以證明。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對自認制度做了較為全面和詳細的規(guī)定。
二、自認的法理基礎。
員的庭審前的詢問時表示自認;也可以在開庭審理的過程中做出,如在法庭調查的陳述中或是在法庭辯論階段做出。
2、訴訟外的自認。訴訟外的自認,是指當事人在法庭以外,對對方當事人提出的事實表示接受的一種意思。但是,只有在訴訟外的自認轉變?yōu)樵V訟上的自認,才可能發(fā)生免除相對方舉證責任的效果。而訴訟外的自認可以在一定情況下作為證據使用。
(三)完全自認和限制自認。
1、完全自認。完全自認,是指一方當事人所主張的事實,經過對方當事人在訴訟中或在法官面前,或在法庭辯論時予以承認,并產生使主張該事實的一方當事人免除舉證效果的一種行為方式。
2、限制自認。限制自認是指對自認有所附加、限制的自認,即一方當事人承認對方所主張的事實時,附加有一定的限制條件,目的在于減弱這種自認的意義。
(四)本人的自認和代理的自認。
1、本人的自認。本人的自認指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所為的自認。一般情況下,自認都是由當事人本人做出的。
2、代理的自認。代理的自認指受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所為的自認。委托代理人對訴訟請求的自認必須有當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特別授權。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所從事的訴訟行為,其效力直接歸屬被代理人,而與代理人無關。
四、自認的效力。
(一)對自認者本人的效力。
1、效力及依據。一般認為,自認對當事人具有這種拘束力的依據在于禁反言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所謂禁反言原則是指當事人在實施一定訴訟行為之后,如沒有正當理由不得實施否定或與前一行為相矛盾的訴訟行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禁反言原則實質上是依誠實信用原則所形成的法則。
2、例外。下列情況下,允許自認人撤回自認:一是經對方當事人同意,自認人可以撤回自認;二是自認人做出自認是因為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實施違法行為所致,且對方當事人或第三人實施違法行為屬于在刑法上應當受到懲罰的行為時,自認可以撤回;其三,能夠證明自認不真實,且因自認人錯誤所致時,可以撤回自認。
(二)對法院的效力。
在訴訟中自認一經成立便產生拘束法院的效力,法院無需對自認的事實進行證據調查,而且無論法院對該事實形成何種心證,都必須以此作為裁判的基礎。自認不僅對原審法院具有拘束力,對上訴法院和再審法院也有拘束力,原審法院根據當事人自認的事實做出的判決,判決不利的一方當事人不得以自認事實與真實不符為由提出上訴或再審,法院對此類案件亦不能受理。。
(三)對對方當事人的效力。
1、免證效力。一方當事人對于己不利的事實予以承認后,則另一方當事人就該事實可以免除舉證責任,但若自認人因具備法定情形而對自認撤銷后,則另一方當事人仍需就該事實負舉證責任。2、拘束力。自認除了可以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外,也對其產生一定的拘束力,即只要自認一旦成立生效,隨著訴訟的發(fā)展,即使自認人自認的事實原來對對方當事人有利,而現(xiàn)在已經對對方當事人不利,也不再允許對方當事人撤銷自認。這是由于在民事糾紛的審理過程中,隨著新證據不斷出現(xiàn),以及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訴訟的發(fā)展方向具有多種可能性,案件事實的性質也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某個階段對對方當事人有利的事實后來卻變成不利因素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如果法律不平等地約束雙方當事人就會破壞自認所創(chuàng)造的法的和平,影響訴訟穩(wěn)定有序地進行,使自認人陷入明顯不利的訴訟地位。
(四)自認效力的例外情況。
自認效力的例外情形包括:一是《證據規(guī)定》規(guī)定,涉及身份關系的案件不適用自認規(guī)則;二是對于顯著的事項或者其他為法院應予知悉的事項,當事人不得再為與法院認知事項相反的自認;三是法律規(guī)定法院應以職權調查的事項,往往涉及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法院應以職權調查相關證據,查明事實真相,而不論當事人對該事實如何表示;四是為消除當事人的顧慮,鼓勵他們進行調解、和解,在訴訟調解、和解中當事人的承認或讓步就不應作為自認對待,法院在認定事實時,也不受此承認或讓步的拘束。
五、自認制度的價值分析。
(一)自認制度是程序公正的保障。
民事訴訟自認制度的合理科學構建能夠有效保障實現(xiàn)程序公正。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對裁判結果的積極影響和充分參與,保障了程序主體的人格尊嚴和自主意志。當事人如果意識到通過自認制度使自己或對方的陳述相互承認產生對判決的實際影響,訴訟各方必然積極投入民事訴訟中去支配自己的利益,這顯然是對訴訟主體人格尊嚴的極大尊重,并確保程序公正。
(二)自認制度是程序安定的保障。
當事人一旦對他方當事人主張的不利于己的事實做出自認,依據上述禁止反言規(guī)則,自認者不得任意撤回自認或主張與自認相反的事實。對法官而言,將受到自認者承認事實的約束,必須以自認的事實作為裁判的基礎及適用法律,這也是維護程序安定的必然要求。
(三)自認制度是程序效率的保障。
適用自認制度,法官可以根據做出自認者對對方當事人陳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實作出認定,并可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這樣就可以省卻紛繁復雜的證據舉證、質證、認證程序過程,可以有效地節(jié)約庭審時間和資源。
(四)自認制度是訴訟效益的保障。
自認制度能夠免除法院和當事人在舉證質證及認證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中的繁瑣工序,減少人力、財力、物力及精力等訴訟成本的支出,是增加訴訟效益實現(xiàn)訴訟經濟的有效途徑。
六、結論。
自認制度是證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應受到法律界的共同青睞與關注。對自認制度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必將對我國民事訴訟改革和司法實踐以及與世界各國在民事訴訟領域一定程度的接軌與融合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瑋直。民事證據法研究[M].臺灣新生印刷廠,1970.
2、李學燈。證據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汽車雨刷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手動視力檢查器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1226-174948
- 變更發(fā)電機 環(huán)評報告表
- 冰箱產品購買合同范本
- 2023-2029年中國藥劑輔料行業(yè)競爭格局及市場發(fā)展?jié)摿︻A測報告
- 110KV變電站安裝工程三級自檢報告
- 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易撲欣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針紡織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藝人出道合同范本
- DB51T 1511-2022建設項目對自然保護區(qū)自然資源、自然生態(tài)
- 2024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一輪復習專題三 天氣與氣候
- 四級人工智能訓練師(中級)職業(yè)技能等級認定考試題及答案
- 運用HFMEA品管工具優(yōu)化臨床安全輸血流程醫(yī)院品質管理獲獎案例(護理部聯(lián)合臨床輸血科信息處)
- 《商務溝通-策略、方法與案例》課件 第八章 求職溝通
- 法律思維及案例培訓
- Meta分析高分文獻匯報課件模板
- 養(yǎng)老院各職位崗位職責
- 市政工程混凝土排水溝設計方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英語真題(含解析)
- 燕窩采購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