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中語文文言文對比閱讀 九年級下冊(下)(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3/04/wKhkGWXm8MWAYaB7AAGtgffQ1gc759.jpg)
![部編版初中語文文言文對比閱讀 九年級下冊(下)(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3/04/wKhkGWXm8MWAYaB7AAGtgffQ1gc7592.jpg)
![部編版初中語文文言文對比閱讀 九年級下冊(下)(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3/04/wKhkGWXm8MWAYaB7AAGtgffQ1gc7593.jpg)
![部編版初中語文文言文對比閱讀 九年級下冊(下)(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3/04/wKhkGWXm8MWAYaB7AAGtgffQ1gc7594.jpg)
![部編版初中語文文言文對比閱讀 九年級下冊(下)(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03/04/wKhkGWXm8MWAYaB7AAGtgffQ1gc759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下冊文言文對比閱讀(下)
(《曹論戰(zhàn)劌》《鄒忌諷齊王納諫》《陳涉世家》《出師表》共20組)
一、曹劌論戰(zhàn)
(-)(2022?遼寧營口?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鄴,
未能遠謀?!蹦巳艘?。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入。”對口:“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δ浚骸靶⌒盼礌?,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目:“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乙】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并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jīng)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
固守,擊之必無利矣?!边d日:“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
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捕?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
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
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掩(j?):牽制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那()
(2)小信未學()
(3)乃數(shù)各持一把茅()
(4)以火攻,球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計不復生。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
4.諸將認為“攻備當在初……擊之必無利矣”,陸遜卻認為“持角此寇,正在今日“,陸遜如此判斷的依
據(j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5.甲、乙兩文主要通過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陸遜在指揮作戰(zhàn)方面有哪些共
同點?
【答案】1.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使信服命令攻克、攻?。üフ?、攻下)2.(1)大大小
小的案件(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誠心處理。(2)將士疲憊,心情
(神情)沮喪,再也無計可施。3.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4.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
計不復生。5.語言描寫(對話)。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準確把握敵我雙方的形勢(知己知彼),做出正確的判
斷;掌握戰(zhàn)機,果斷行動(當機立斷)。
【解析】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
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當權(quán)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鄙: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2)句意: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靈信服。孚:使信服:
(3)句意:于是就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敕:命令;
(4)句意:用火攻攻破他。拔:攻克、攻?。üフ肌⒐ハ拢?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獄:訴訟事件;雖:雖然;察:明察;情:誠,誠實,這里指誠心;
(2)疲:疲憊;意:心情、神情;沮:沮喪;復:再、又。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
句意:頃刻之間火勢形成,陸遜率領各路軍隊同時進攻。
“一爾勢成”點明“通率諸軍/同時俱攻’的時機;“通率諸軍”“同時俱攻”為順承關系,在中間應斷一處;
故斷為: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
根據(jù)【乙】文"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
沮,計不復生。持角此寇,正在今日”可知,陸遜從劉備的性格入手分析,認為劉備狡猾,在劉備的軍隊剛
集結(jié)時,劉備考慮周密用心專一,不能進攻,而如今劉備駐軍時間久了,卻沒有占到便宜,將士疲憊,心
情沮喪,無計可施了,所以判斷攻擊的時間就是今天;可用原文“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
生”回答。
5.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人物形象。
根據(jù)【甲】文第三段“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
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運用了語言描寫,寫曹劌認識到勇氣對于作戰(zhàn)的重
要性,在“齊人三鼓”后選擇擊鼓進進攻;在齊軍撤退后,沒有立即追擊,擔心齊國作為大國會有埋伏,看到
齊軍“轍亂、旗靡”后追擊;可見曹劌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準確把握敵我雙方的形勢(知己知彼),做出正確的判
斷;掌握戰(zhàn)機,果斷行動(當機立斷);
根據(jù)【乙】文"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
沮,計不復生。椅角此寇,正在今日“可知,運用了語言描寫,陸遜從劉備的性格入手分析,認為劉備狡猾,
在劉備的軍隊剛集結(jié)時,劉備考慮周密用心專一,不能進攻,而如今劉備駐軍時間久了,卻沒有占到便宜,
將士疲憊,心情沮喪,無計可施了,所以判斷攻擊的時間就是今天;可知陸遜準確把握敵我雙方的形勢(知
己知彼),做出正確的判斷;掌握戰(zhàn)機,果斷行動(當機立斷);
根據(jù)“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
破其四十馀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可知,陸遜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在火勢形成后,陸
遜率領各路軍隊同時進攻,取得勝利;可見陸遜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據(jù)此總結(jié)概括即可。
【點睛】【甲】文參考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自己。他的同鄉(xiāng)說:“打
仗的事當權(quán)者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quán)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氤ヒ婔?/p>
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給別
人?!辈軇セ卮鹫f:“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棒斍f公說:“祭祀神靈的牛、羊、玉
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曹劌說:“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靈信服,
神是不會保佑你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
據(jù)自己的誠心處理?!辈軇セ卮鹫f:“這才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
許我跟隨您一同去?!?/p>
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等到
齊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褒R軍潰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
不行。”說完就向下看,查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匕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
“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戰(zhàn)勝齊軍后,魯莊公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是靠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第一次
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
上氣已經(jīng)消失而我軍的上氣正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
他們設下埋伏。我看他們車輪碾過的痕跡散亂,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下所以決定追擊他們?!?/p>
【乙】文參考譯文:
閏月陸遜想要攻打漢軍。眾將領都說:“攻打劉備應在開始時,如今竟讓他深入五六百里,相互對峙已有
七八月,他的各要害都防守嚴密,攻打他必定沒有好處。”陸遜說:“劉備是個狡猾的敵人,經(jīng)歷的事很多,
他的軍隊剛集結(jié)時,(他)考慮周密用心專?,不能觸犯(他現(xiàn)在(他)駐軍長久,沒有占到我們的便
宜,將士疲憊,心情(神情)沮喪,再也無計可施,夾擊這個敵人,就是今日?!庇谑窍裙ゴ騣個營寨,沒
有取勝。眾將領都說:“(這)是白白讓士兵送死罷了。”陸遜說:“我已經(jīng)知道攻破他們的辦法。”于是就命
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攻破他。頃刻之間火勢形成,陸遜率領各路軍隊同時進攻,殺死了張南、馮
習等將領,攻破蜀軍四卜多個營寨。劉備的將領杜路、劉寧等人走投無路,請求投降。
(-)(2022?遼寧?中考真題)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入?!睂δ浚骸靶』菸幢?,
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停?!睂冢骸靶⌒盼存冢窀ジR病!惫眨骸靶〈?/p>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判目:“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目:“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目:“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莒。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二師①陳于柏舉。闔廬之弟夫概王,晨請于闔廬日:“楚瓦②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
奔?!庇秩眨骸岸蟠髱煝劾^之,必克。”夫概王以其名五千,先擊子常守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
敗之子常奔鄭。吳從楚師,及清發(fā)④,闔廬將擊之。夫概王目:“困獸猶斗⑤,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
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先,后者慕之,無有斗心矣。半濟而后可擊也?!标H廬從之。又敗之。楚人為食⑥,
吳人及之,楚師奔。敗諸雍灌,五戰(zhàn)及郢⑦。
(選自《左傳》,有刪改)
【注釋】①二師:楚軍和吳軍。②瓦:子常。③大師:吳國大部隊。④清發(fā):水名,今湖北安陸。⑤
4:戰(zhàn)斗。⑥為食:做飯。②郢:楚國都城。
6.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必以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十二章》)
B.公問其故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夫概王以其屬五千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先擊子常之卒行道之人弗受(《魚我所欲也》)
7.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若使先濟者知免,后者慕之,無有斗心矣。
8.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
9.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1)從【甲】文中“曹劌請見”“戰(zhàn)則請從”能看出曹劌具有情懷。
(2)人心向背是作戰(zhàn)的基礎,【甲】文民心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乙】文中
1”印證夫概王也懂得這個道理(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3)曹劌和夫概王都能夠掌握作戰(zhàn)時機,請從追擊時機這一點,結(jié)合【甲】【乙】兩文分別進行分析。
【答案】6?D7.(1)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
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
(2)如果讓先渡過河的楚軍知道渡河以后便可以免于一死,那后邊渡過河的人會羨慕他們,楚軍就沒
有爭斗的心志了。8.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9.一心為國(憂國)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zhàn)(或:可以一戰(zhàn))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或:楚瓦不仁)甲文中,
曹劌抓住“轍亂旗靡”的最佳追擊時機,確信對方無詐,大敗齊軍;
乙文中,夫概王提出“半濟而后可擊也“,在對方全軍失去斗志時追擊,果然大敗楚軍。
【解析】6.A.信:實情,名詞/講誠信,動詞;B.故:原因,名詞/所以,連詞;C.屬:部屬,名詞/
種類,名詞;D.之: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故選D。
7.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重點詞語的翻譯要準確。(1)一:第一次。鼓:擊鼓進軍。作:振作。氣:
士氣。再:第二次。三:第三次。(2)若:如果。使:讓。濟:渡河。免:免死。慕:羨慕。
8.本題考查斷句。根據(jù)句意“子常的士兵奔逃,楚軍大亂,吳軍戰(zhàn)勝了楚軍,子常投奔到鄭國”可知,
句子有四個主語:子常之卒、楚師、吳師、子常。據(jù)此可斷句為: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奔鄭。
9.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1)曹劌乃一介平民,卻參與“肉食者謀之”的國家大事,“曹劌請見”可見他心
中有國,一心為國;“戰(zhàn)則請從'’可見他不畏戰(zhàn)爭會流血犧牲,親自參與,勇敢無畏的特點,而“請從”是為了
能在戰(zhàn)爭中指揮得當,取得勝利,還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因此,從中可以看出曹劌的家國情懷,他一心為
國,勇敢有擔當。(2)曹劌評價莊公“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是“忠之屬也”,認為他做到了盡
職盡責,會取得民心,從而“可以一戰(zhàn)”,憑著民心來與齊國戰(zhàn)斗,這是能夠與敵人對抗的基礎條件。夫概王
“晨請于闔廬”時,就認為“楚瓦不仁”,做人不仁義,因而會有“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的結(jié)果,
認為對方在取信于民中已經(jīng)失了先勢,必敗。(3)甲文中,曹劌因為“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因而在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之后才下令追擊,是確信齊國真的戰(zhàn)敗了,抓住了"轍亂旗靡''的最佳追擊時機;乙
文中,夫概王要求“半濟而后可擊也”,是因為“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免,后者慕之,無
有斗心矣”,楚軍渡過一半時,全軍都失去了斗志,最是軍心渙散的時候,這時候追擊則不會出現(xiàn)“困獸猶斗”
的情景,必然會大敗楚軍。
【點睛】參考譯文:
乙:吳、楚兩軍在柏舉擺好了陣勢。闔廬的弟弟夫概王,一大清早就來請示闔廬說:“楚國的子常不仁
愛,他的手下沒有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我們搶先攻打他們,他們的士兵肯定會逃跑?!庇终f:“然后我們的大部
隊再追趕上去,肯定能打敗他們?!蚋磐趼暑I他的部下五千人,搶先攻打子常的士卒。子常的士卒奔逃,
楚軍大亂,吳軍戰(zhàn)勝了楚軍,子常投奔到鄭國。吳軍追趕楚軍,到了清發(fā),闔廬要進行攻擊。夫概王說:“被
圍困的野獸還會爭斗一番,何況是人呢?如果知道是不免一死就會同我們拼死作戰(zhàn),必定會打敗我們。如
果讓先渡過河的楚軍知道渡河以后便可以免于一死,那后邊渡過河的人會羨慕他們,楚軍就沒有爭斗的心
志了。渡河一半后才可以攻擊。''闔廬聽從了他的說法。又一次打敗了楚軍。楚軍做飯,吳軍又趕到了,楚
軍又奔逃。在雍瀛戰(zhàn)勝了楚軍。五次戰(zhàn)斗后,吳軍到達了楚國的郢都。
(Ξ)(2022?遼寧遼寧?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口:“未可?!饼R人三鼓。劌口:“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目:“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民無常勇,亦無常怯。有氣①則實②,實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怯勇虛實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勇則戰(zhàn),怯則北③。戰(zhàn)而勝者,戰(zhàn)其勇者也;戰(zhàn)而北者,戰(zhàn)其怯者也。怯勇無常,倏忽往來,而莫知其方,
惟圣人獨見其所由然?!贝恕秴问洗呵?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選自《容齋隨筆》)
【注釋】①氣:精氣。②實:充實。③北:敗北,退敗。
10.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A.公問其故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里其旗靡里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C.戰(zhàn)再勇者也年真無馬邪(《馬說》)
D.而莫知其方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此《呂氏春秋,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1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怯勇虛實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甲】文中曹劌做了哪兩件事?請概括出來。
14.【甲】文中表明作戰(zhàn)中勇氣變化的句子是:;【乙】文中也有類似
的句子:o
【答案】10?B11.(1)大國,(它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我)怕有埋伏啊?;颍海R是)大國,
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
(2)這是《呂氏春秋?決勝》篇(里)的話,我喜愛這段話,并把它(抄)寫下來。12.怯勇虛實/
其由甚微/不可不知。13.①指揮作戰(zhàn);②分析取勝的原因。14.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民
無常勇,亦無常怯?;颍呵佑聼o常。
【解析】10.此題考查的是一詞多義。
A.名詞,原因,緣故/連詞,所以;
B.都是動詞,“看到”的意思;
C.代詞,他的/副詞,加強詰問語氣;
D.道理/方圓;
故選B。
11.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重點詞:
(I)夫: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沒有實際意義。難測:難以推測。測,推測,估計。伏:埋伏。
(2)此:代詞,這,這些。語:話。予:我。書:抄寫。
12.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斷句。解答此類試題時,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結(jié)合意思進行斷句?!扒?/p>
勇虛實其由甚微不可不知”翻譯為“怯弱和勇敢、空虛和充實,它們產(chǎn)生的原因非常微妙,不能不知曉”。其
中“怯勇虛實'’列舉了四種狀態(tài),“其由甚微”分析他們產(chǎn)生的原因微妙,最后“不可不知”強調(diào)了“知曉”的重要
性。所以斷句為:怯勇虛實/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13.此題考查的是對文段的感知和概括。甲段中第一段寫曹劌指揮魯軍戰(zhàn)勝齊軍的經(jīng)過。重點寫了“擊
鼓”和“逐師”兩件事。寫曹劌指揮魯軍在“齊人三鼓”之后才開始反攻,寫曹劌在觀察了齊軍敗逃的情況之后
才決定追擊。第二段寫曹劌論述贏得戰(zhàn)役勝利的原因,他的論述可分為兩方面:一是論述了利于開始反攻
的時機——彼竭我盈之時;二是論述了追擊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
14.此題考查的是從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甲文中第二段論述了戰(zhàn)爭取勝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要抓
住有利時機反攻——彼竭我盈之時,文段中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表明了作戰(zhàn)中勇氣變化。乙文中
“民無常勇,亦無常怯”一句與之類似,意思是“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變的,人民也沒有永恒不變的怯弱”。
【點睛】譯文:
(乙)”人民的勇敢不是永恒不變的,人民也沒有永恒不變的怯弱。士氣飽滿內(nèi)心就充實,內(nèi)心充實就
會勇敢;士氣喪失內(nèi)心就空虛,內(nèi)心空虛就會怯弱。怯弱和勇敢、空虛和充實,它們產(chǎn)生的原因非常微妙,
不能不知曉。勇敢就可以全力作戰(zhàn),怯弱就會臨陣脫逃。打仗得勝的,憑借自己的勇氣去作戰(zhàn);打仗失敗
的,是懷著膽怯的心態(tài)去作戰(zhàn)。怯弱和勇敢變化不定,變動急速,沒有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圣人知道
它之所以這樣的緣由?!边@是《呂氏春秋?決勝》里所說的一段話。我喜愛這段話,就將它抄之于此。
(四)(2022?上海?九年級專題練習)閱讀下列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乙】
飛將軍
李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日:“得李廣
必生致之?!焙T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之。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
馬,廣暫②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復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寒。匈奴捕者騎數(shù)
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注】①絡:用繩子編織成的網(wǎng)狀物。②暫:突然。
15.甲文選自《》,這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體史書。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單于翥聞廣賢()(2)睨其旁有一胡兒騎普馬()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18.對文中劃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發(fā)現(xiàn)李廣一定要讓年輕人去抓他。B.發(fā)現(xiàn)李廣一定要讓他活著回去。
C.抓到李廣一定要讓年輕人送過來。D.抓到李廣一定要讓他活著送過來。
19.根據(jù)甲乙兩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
所敘之事主要人物形象特點
甲文(1)軍事才能卓越
乙文李廣被生擒后伺機逃脫(2)
20.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都生動展現(xiàn)了古代悲壯的戰(zhàn)爭場面。
B.甲文略寫戰(zhàn)爭經(jīng)過是因為文章重在“論戰(zhàn)”。
C.乙文李廣逃脫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殘余的軍隊。
D.甲乙兩文都借助對比的手法來揭示人物特點。
21.曹歲廣下視其轍,登軾而望”,在對方轍亂旗靡時乘勝追擊,李廣“□□”,見“旁有胡兒騎善馬”便馬上
行動,甲乙兩文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
【答案】15.《左傳》編年16.一向,向來,平素好17.魯莊公和曹劌共乘一輛戰(zhàn)
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18.D19.(1)長勺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及戰(zhàn)后曹劌論取勝原因(2)沉著機智,
驍勇善戰(zhàn)20.B21.佯死做任何事情,要善于觀察,并抓住最好時機及時行動。
【解析】15.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識記。
《曹劌論戰(zhàn)》出自編年體史書《左傳》。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zhàn)中對此次戰(zhàn)爭的一番評論,并在戰(zhàn)時活
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文章說明了在戰(zhàn)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zhàn)略防御
原則——只有“取信于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
勝強。
16.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占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匈奴單于一直聽說李廣賢德。素:一向,向來,平素;
(2)句意:偷瞄到旁邊有個匈奴男子騎了一匹好馬。善:好。
17.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
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之,之曹劌;乘,指共乘一輛戰(zhàn)車;戰(zhàn),作戰(zhàn);于,在。
18.D.重點詞:得,抓到;生致之,指活著抓回來;故譯為:抓到李廣一定要讓他活著送過來。
故選D。
19.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及人物形象。
【甲】文,根據(jù)第二段“夫戰(zhàn),勇氣也。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
測也,懼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曹劌能夠準確把握作戰(zhàn)與追擊的時機,思慮周全,體現(xiàn)
「曹劌卓越的軍事才能;其所敘之事是長勺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首段)及戰(zhàn)后曹劌論取勝原因(第二段)。
【乙】文”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②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shù)十
里,復得其余軍“,李廣不慌不忙,裝死趁機搶馬奪弓,從敵人手中逃脫:可見其沉著機智,驍勇善戰(zhàn)。
20.A.甲文著重寫的是曹劌準確把握作戰(zhàn)的時機與進攻的時機;乙文主要寫的是李廣將軍被抓后如何
逃脫;兩文均未詳細展現(xiàn)古代悲壯的戰(zhàn)爭場面;
C.根據(jù)【乙】文“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
數(shù)十里”“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可知,李廣逃脫的原因是裝死趁機搶馬奪弓,邊逃邊射殺追
擊的敵人;關鍵在于李廣將軍機智勇敢、驍勇善戰(zhàn);而非“找到了殘余的軍隊”;
D.甲文通過魯莊公不能準確把握作戰(zhàn)與追擊的時機與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曹劌進行對比,凸顯曹劌的
人物形象;乙文未使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
故選B。
21.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及啟示.
根據(jù)【乙】文“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可知,李廣在“曾處”(裝死)時,偷瞄到旁
邊有個匈奴男子騎/一匹好馬;
曹劌在對方轍亂旗靡時乘勝追擊,李廣看到敵人騎的好馬便馬上行動,可見做事時要善于觀察,抓住
時機及時行動才會有好的效果。
【點睛】
【乙】參考譯文:
李廣派遣衛(wèi)尉做將軍,出雁門關抗擊匈奴,匈奴軍隊龐大,把李廣的軍隊打敗了,活捉了李廣。匈奴
單于一直聽說李廣賢德,有命令說:“抓到李廣一定要讓他活著送過來?!靶倥T兵捉到李廣的時候,李廣正
生病,于是匈奴騎兵就把李廣用網(wǎng)裝起來,讓他臥在網(wǎng)中,并將網(wǎng)栓在兩馬之間。行進了十幾里之后,李
廣裝死,偷瞄到旁邊有個匈奴男子騎了一匹好馬,李廣跳起來騎到馬上,把那個匈奴男子推下馬去,搶了
他的弓,策馬向南跑了數(shù)卜里之后碰到他的殘余部隊,于是帶領他們進入關塞。匈奴出動幾百名騎兵來追
趕他,李廣一邊逃一邊拿起匈奴男子的弓射殺追來的騎兵,因此得以逃脫。
(五)(2022?遼寧沈陽?一模)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目:“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弛
之。劌目:“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口:“夫
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
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諸軍初至石頭,即欲決戰(zhàn),陶侃日:“賊眾方盛,難與爭鋒,當以歲月,智計破之?!奔榷鴮覒?zhàn)無功,
監(jiān)軍部將李根請筑白石壘,侃從之。夜筑壘,至曉而成,聞峻①軍嚴聲,諸將咸懼其來攻??滋谷眨骸安?/p>
然。若峻攻壘,必須東北風急,令我水軍不得往救;今天清靜,賊必不來。所以嚴者必遣軍出江乘掠京口
以東矣?!币讯?。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師步騎萬余四面攻之,不克。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峻:指晉朝反叛將領蘇峻。
2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諸軍初至石頭禮愈至(《送東陽馬生序》)
B.侃叢之隸而叢者(《小石潭記》)
C.港峻攻壘仿佛薦有光(《桃花源記)
D.己而果然然后有千里馬(《說》)
2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賊眾方盛,難與爭鋒,當以歲月,智計破之
(2)聞峻軍嚴聲,諸將咸懼其來攻
24.請用斜杠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所以嚴者必遣軍出江乘掠京口以東矣
25.齊師戰(zhàn)敗,曹劌沒有立即下令追擊,是因為①“2(限四字),他認為追擊的有利時機是
②時(限四字)。曹劌和陶侃作戰(zhàn)指揮才能的共同點有③、④。(用
自己語言回答)
【答案】22.D23.(1)叛賊氣勢正盛,難以和他們爭鋒。應當待以時II,用智謀戰(zhàn)敗他。
(2)聽到敵軍傳來擊鼓整隊的聲音,眾將都懼怕他們前來攻擊。24.所以嚴者/必遣軍出江乘/掠京
口以東矣25.懼有伏焉轍亂旗靡頭腦冷靜,善于把握作戰(zhàn)時機重視敵我雙方的士氣
【解析】22.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至:動詞,到/形容詞,周到;
B.從:動詞,聽從/動詞,跟從;
C.若:連詞,如果/副詞,好像;
D.然,意思相同,譯為“這樣”。
故選D。
2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1)重點詞語:方,正;當,應該;破,戰(zhàn)敗;
(2)重點詞語:聞,聽到;咸,全,都;懼,害怕;攻,攻擊。
24.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
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這個句子的大意是:他們之所以整隊,定是派軍隊由江乘出擊,攻掠京口
以東地區(qū)。根據(jù)斷句原則,“者”用于句尾,應與后面內(nèi)容斷開,“所以嚴者”后應斷開;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
也應有停頓,必遣軍出江乘“與“掠京口以東矣”應斷開;
據(jù)此斷句為:所以嚴者/必遣軍出江乘/掠京口以東矣。
25.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
根據(jù)“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可知,齊師戰(zhàn)敗,曹劌沒有立即下令追擊,是因為“懼有伏焉”;根據(jù)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曹劌認為追擊的好時機是對方“轍亂旗靡”的情況下;閱讀甲文可知:
齊軍逃跑后,魯莊公馬上要下令追擊,曹劌阻止。曹劌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
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同意追擊。閱讀乙文可知:各路軍隊剛到石頭城,就想和敵人決戰(zhàn),
陶侃阻止,認為“當以歲月,智計破之”。由此可見二人都頭腦冷靜,善于把握作戰(zhàn)時機;曹劌阻止魯莊公進
攻的理由“彼竭我盈,故克之“;陶侃阻止諸位將領的理由是“叛賊氣勢正盛,難以與之爭鋒由此可見二人
都“重視敵我雙方的士氣
【點睛】
參考譯文乙:
各路軍隊剛到石頭城,就想和敵人決戰(zhàn)。陶侃說:“叛賊氣勢正盛,難以與之爭鋒。應當待以時日,用
智謀戰(zhàn)敗他?!贝撕?,多次交戰(zhàn)無所建樹,監(jiān)軍部將李根請求修筑白石壘,陶侃同意。連夜筑壘,至天明即
成。傳來敵軍擊鼓整隊的聲音,眾將都懼怕他們前來攻擊??滋拐f:“不會。如果蘇峻進攻石壘,必須等待
東北風大,使我方水軍無法來救。今天天晴無風,賊寇必定不來。他們之所以整隊,定是派軍隊由江乘出
擊,攻掠京口以東地區(qū)?!苯Y(jié)果真如此。陶侃派庾亮率二千人據(jù)守白石。蘇峻率步兵、騎兵一萬多人四面圍
攻,未能攻克。
(六)(2022?遼宇錦州?二模)閱讀【甲】【乙】兩個語段,回答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
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日:
“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眨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θ眨骸靶⌒盼存冢窀ジR?。”
公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θ眨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啰,故逐之?!?/p>
【乙】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久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③。司馬④日:“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
之。”公日:"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既陳⑤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職,門官⑥
殲焉。國人皆帶公。公日:“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⑦。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
不成列。”
【注釋】①宋公:宋襄公。②泓:泓水,河流。③濟:這里指渡過泓水。④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高級長
官,此指子魚。⑤陳:同“陣”,此處意為擺好陣勢。⑥門官:國君的衛(wèi)士。⑦二毛:頭發(fā)花白的人。
26.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肉食者鄙(2)望其旗糜
(3)公傷腰(4)國人皆咎公
27.翻譯下面的兩個句子。
(1)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
28.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
A.寡人雖亡國之余/公將鼓之B.公問其故/溫故而知新
C.為人謀而不忠乎/肉食者誤之D.必以分人/不以阻隘
29.理解文段內(nèi)容,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
【甲】文中曹歲Ir請見”的原因是“【乙】文中子魚認為發(fā)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
30.你認為泓水之戰(zhàn)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26.鄙: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靡:倒下。股:大腿。責備27.(1)作戰(zhàn),
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窮盡了。
(2)等楚軍擺好陣勢以后,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jié)果宋軍大敗。28.C29.肉食者鄙,未能遠
謀及其未既濟或既濟而未成列30.泓水之戰(zhàn)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固守仁義,固執(zhí)己見,不能抓
住戰(zhàn)機,因此失敗。
【解析】26.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
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1)句意:當權(quán)的人目光短淺。鄙: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2)句意: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靡:倒下。
(3)句意:宋襄公大腿受了傷。股:大腿。
(4)句意: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咎:責備
27.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
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1)重點詞語:作:鼓起。再:第二次。竭:窮盡。
(2)重點詞語:既:已經(jīng)。陳:同“陣”,擺好陣勢。擊:進攻。
28.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
A.助詞,的/用在動詞后,起補充作用,沒有實在意義;
B.名詞,緣故/名詞,舊的知識;
C.動詞,謀劃/動詞,謀劃;
D.介詞,把/介詞,憑借;
故選C。
29.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
①結(jié)合【甲】文第一段“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巳胍姟笨傻贸龃鸢笧椋喝馐痴弑?,未能遠謀。
②結(jié)合【乙】文“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及“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可概括出答案為:及其
未既濟或既濟而未成列。
30.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結(jié)合【乙】文“司馬日:‘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
日:‘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汝惗髶糁?,宋師敗績”可知,子魚建議宋襄公趁著
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趁機進攻他們,但宋襄公不聽。子魚又建議宋襄公趁楚軍還沒有擺好陣勢,趁
機攻打他們,宋襄公還是沒有聽取子魚的建議。由此可知,泓水之戰(zhàn)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沒有抓住
戰(zhàn)機;而結(jié)合“公日:’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可知宋襄公固守仁義,固執(zhí)己見。據(jù)此可知概括出泓水之戰(zhàn)失敗的原因是泓水之戰(zhàn)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
見,固守仁義,固執(zhí)己見,不能抓住戰(zhàn)機。
【點睛】參考譯文:
【乙】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zhàn)。宋軍已擺好「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擔任司馬的子魚對
宋襄公說:“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八蜗骞f:“不行?!?/p>
楚國的軍隊已經(jīng)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子魚乂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回答說:“不行?!?/p>
等楚軍擺好了陣勢以后,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jié)果宋軍大敗。宋襄公大腿受了傷,他的護衛(wèi)官也被殺死了。
宋國人都責備宋襄公。宋襄公說:“有道德的人在戰(zhàn)斗中,只要敵人已經(jīng)負傷就不再去殺傷他,也不俘虜頭
發(fā)斑白的敵人。古時候指揮戰(zhàn)斗,是不憑借地勢險要的。我雖然是已經(jīng)亡了國的商朝的后代,卻不去進攻
沒有擺好陣勢的敵人。”
(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
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θ眨骸靶』菸幢?,
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θ眨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眨骸靶〈?/p>
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
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乙]
虞公日:“吾享祀豐潔?,神必據(jù)②我?!睂m之奇對日:“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
書》日:'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日:'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日:'民不易物③,惟德繁④物。'
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⑤,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⑦,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θ:“虞不臘炒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晉滅虢。師還,
館于虞,遂襲虞,滅之,執(zhí)虞公。
(選自《宮之奇諫假道》)
[注]①享祀豐潔:享祀,祭祀的物品。豐潔,豐盛潔凈。②據(jù):保佑。③易物:改變祭品。④繁(yi):
句中語氣詞。⑤馮(p?ng)依:依據(jù)。馮,同“憑”。⑥若晉取虞:晉,晉國。虞,虞國。下文中“虢”,讀“gu6”,
即虢國。⑦而明德以薦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為芳香的祭品奉獻給神靈。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⑨以
其族行:帶領他的家族出走。⑩臘:歲終祭祀。
3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某鄉(xiāng)人日其:
(2),惟德是依惟:
3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必以分人神必據(jù)我
B.惟隼是輔惟吾隼馨
C.般敢加也弗聽,許晉使
D.可以一戰(zhàn)宮之奇以其族行
3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34.甲文中的莊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國家,甲文從
“5'可知,乙文從“”可知。(用原文作答)
35.甲文中,曹劌認為“信”(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乙文中,宮之奇認為神保佑國家的根
本依憑是什么?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答案】31.他的只32.D33.(1)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
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誠心處理。(2)我聽說,鬼神不會隨便親近某人,(他們)只保佑有德行的人。34.犧
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吾享祀豐潔,神必據(jù)我35.“德”(或“明德”“仁德”“重德”“重視仁德”等)。
是從宮之奇的話“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看出來的。
【解析】3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I)句意為:他的同鄉(xiāng)說。其:他的;
(2)句意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惟:只;
32.A.兩個“必”都是副詞,“一定”的意思;
B.兩個“德”都是名詞,“品德”的意思;
C.兩個“弗”都是副詞,“不,,的意思;
D.兩個“以”分別是“介詞,憑借”和“動詞,帶領”的意思;
故選D。
33.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1)重點字詞:獄,(訴訟)案件。察,明察。情,誠,誠實。這里指誠心。
(2)重點字詞:聞,聽說;非,不會;親,親近;惟,只:德,德行。
34.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甲文結(jié)合“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的意思、“祭祀神靈的牛、羊、
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可知,莊公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國家;
乙文結(jié)合”吾享祀豐潔,神必據(jù)我”的意思“我的祭品豐盛潔凈,神必然保佑我”可知,虞公深信“神”能保
佑自己的國家。
據(jù)此用原文填空即可。
35.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結(jié)合“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黍
稷非馨,明德惟馨”“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分析可知,從宮之奇和虞公的對話可以看出,虞公寄希望于神靈
保佑,而宮之奇則認為神靈只依從有德行的人。宮之奇認為神佑國家的根本依憑是:德。
【點睛】參考譯文:
(乙)虞公說:“我的祭品豐盛潔凈,神必然保佑我?!睂m之奇回答說:“我聽說,鬼神不會隨便親近某
人,(他們)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里說:’上天對于人沒有親疏不同,只有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
他?!终f:‘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說:‘人們拿來祭祀的東西不必改換,只有有德行的人的
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绱丝磥?,(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chǎn)銷售保密協(xié)議
- 機動汽車抵押貸款合同
- 場調(diào)查服務合同
- 三農(nóng)技術培訓資源庫
- 個人手車位買賣合同
- 三農(nóng)產(chǎn)品市場分析作業(yè)指導書
- 純水設備購銷合同
- 混凝土商砼購銷合同
- 游戲行業(yè)策劃人員工作手冊
-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實施方案
- 釘釘培訓使用手冊培訓課件
- 法語專四四級詞匯
- 動物檢疫技術-動物檢疫的對象(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字體設計》第四章 字體設計進階訓練
- 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
- 《計算機應用基礎》-Excel-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發(fā)展?jié)h語(第二版)中級綜合(Ⅰ)》第9課+課件
-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劑發(fā)泡力的測定改進Ross-Miles法
- GB/T 2934-2007聯(lián)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
- 急診科進修匯報課件
- DL∕T 617-2019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技術條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