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1頁
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2頁
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3頁
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4頁
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模擬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模擬試題含答案

1、腎在志為。

A、怒

B、喜

C、思

D、憂

E、恐

答案:E

2、素體陽虛陰盛者,受邪后多從()

A、寒化

B、熱化

C、燥化

D、濕化

E、傳化

答案:A

3、氣陷病機,主要是指O

A、元氣耗損,臟腑功能衰退

B、氣機不暢,臟腑功能障礙

C、氣機升降失常,臟腑之氣逆上

D、氣虛無力升舉,臟腑位置下垂

E、氣的出入異常,或閉阻,或外散

答案:D

4、肝膽疾病日久不愈,引發(fā)癮積或結(jié)石,其發(fā)病類型是()

A、感邪即發(fā)

B、徐發(fā)

C、繼發(fā)

D、合病

E、伏而后發(fā)

答案:C

5、肺病及心的五行傳變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答案:D

6、對陰陽偏衰采用的治療原則是。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寒者熱之

D、熱者寒之

E、調(diào)整陰陽

答案:B

7、《素問?五臟生成》說“多食甘”則()。

A、脈凝泣而變色

B、皮搞而毛拔

C、傷多而爪柘

D、肉月氐皺而唇揭

E、骨痛而發(fā)落

答案:E

8、暴喜過度,常見的癥狀是()

A、神無所歸,慮無所定

B、不思飲食,腹脹納呆

C、面紅目赤,頭脹痛

D、精神不能集中,甚則失神狂亂

E、意志消沉,面色慘淡

答案:D

9、主司眼瞼開合的經(jīng)脈是()

A、沖脈

B、任脈

C、督脈

D、陰維脈和陽維脈

E、陰蹺脈和陽蹺脈

答案:E

10、具有“喜燥惡濕”生理特性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c

11、影響宗氣盛衰的臟腑是<)

A、心與肺

B、肝與腎

C、肺與腎

D、肺與脾

E、肝與睥

答案:D

12、宗氣的分布是O

A、上出息道,下走氣街

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C、通過三焦,流行全身

D、上榮頭目,達于周身

E、與血同行,環(huán)周不休

答案:A

13、“實”的病機最根本的是。

A、邪氣亢盛

B、正氣不足

C、氣血失調(diào)

D、瘀血阻滯

E、痰濁壅滯

答案:A

14、引起虛寒證的陰陽失調(diào)是()

A、陽偏盛

B、陽偏衰

C、陰偏盛

D、陰偏衰

E、陰盛則陽病

答案:B

15、“陰盛則寒”的證候性質(zhì)是O

A、假熱證

B、假寒證

C、虛寒證

D、實寒證

E、陰盛傷陽證

答案:D

16、下列病證適用于急則治其標(biāo)的是()

A、二便不通

B、脾虛泄瀉

C、陽虛外寒

D、陰虛內(nèi)熱

E、氣血兩虧

答案:A

17、勞神過度,臨床多見的癥狀是。

A、腰酸腿軟,精神萎靡

B、氣少力衰,神疲體倦

C、心悸、失眠、納呆、腹脹、便濾

D、動則心悸,氣喘汗出

E、眩暈耳鳴,性機能減退

答案:C

18、“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所體現(xiàn)的陰陽關(guān)系是()

A、陰陽交感

B、陰陽互根互用

C、陰陽對立制約

D、陰陽自和

E、陰陽轉(zhuǎn)化

答案:B

19、心其華在O

A、爪

B、面

C、唇

D、毛

E、發(fā)

答案:B

20、血燥生風(fēng)的病因是()

A、生血不足或外傷失血

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虧

C、產(chǎn)后惡露日久不凈

D、熱病后期,陰津虧損

E、水不涵木,浮陽不潛

答案:B

21、疾病發(fā)生的內(nèi)在根據(jù)是()

A、邪氣偏盛

B、正氣不足

C、邪盛正衰

D、正勝邪衰

E、正虛邪戀

答案:B

22、關(guān)于疾病的認(rèn)識,不正確的是。

A、是正氣與邪氣抗?fàn)幰饳C體陰陽失調(diào)、臟腑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障礙的

過程

B、疾病的過程體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

C、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發(fā)病原因和病理演變規(guī)律

D、疾病的概念反映了某一種疾病全過程的總體屬性

E、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

答案:E

23、《素問?玉機真藏論》稱其“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C

24、具有司呼吸功能的臟是O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D

25、下列選項,能夠體現(xiàn)事物陰陽屬性相對性的是()

A、對立制約

B、互根互用

C、互為消長

D、平衡協(xié)調(diào)

E、互相轉(zhuǎn)化

答案:E

26、具有運化水液功能的臟是O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C

27、津液不足引起的是()

A、內(nèi)寒

B、內(nèi)風(fēng)

C、內(nèi)濕

D、內(nèi)燥

E、內(nèi)火

答案:D

28、膻中又稱作()

A、氣海

B、血海

C、髓海

D、水谷之海

E、經(jīng)脈之海

答案:A

29、七情內(nèi)傷致病多損傷的臟是O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腎

D、心、肺、肝

E、肺、脾、腎

答案:A

30、臟腑功能低下或衰退形成的病證0

A、氣逆證

B、氣滯證

C、氣陷證

D、氣虛證

E、氣脫證

答案:D

31、陽偏盛所致的證候是O

A、實熱證

B、虛熱證

C、實寒證

D、虛寒證

E、寒熱錯雜

答案:A

32、五行中“金”的特性是O

A、炎上

B、潤下

C、稼稽

D、曲直

E、從革

答案:E

33、具有“主藏血”功能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A

34、五臟陰氣的根本是O

A、肝陰

B、心陰

C、脾陰

D、肺陰

E、腎陰

答案:E

35、氣機升降之樞指的是O

A、肺主呼氣,腎主納氣

B、肝氣主升,肺氣主降

C、脾主升清,胃主降濁

D、心火下降,腎水上升

E、肺氣宣發(fā),又主肅降

答案:C

36、腎在竅為()

A、目

B、舌

C、口

D、鼻

E、耳

答案:E

37、手三陰經(jīng)的走向規(guī)律是()

A、從足走頭

B、從頭走足

C、從胸走手

D、從手走頭

E、從足走腹

答案:C

38、主司下肢運動的經(jīng)脈是()

A、沖脈

B、任脈

C、督脈

D、陰維脈和陽維脈

E、陰蹺脈和陽蹺脈

答案:E

39、脾其華在()

A、爪

B、面

C、唇

D、毛

E、發(fā)

答案:C

40、中醫(yī)學(xué)理論體系的指導(dǎo)思想是0

A、整體觀念

B、辨證論治

C、天人合一

D、形神合一

E、陰平陽秘

答案:A

41、《素問?厥論》所謂“為胃行其津液”的臟是O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C

42、“筋之余”是指O

A、發(fā)

B、爪

C、毛

D、唇

E、面

答案:B

43、塞因塞用適用于()

A、食滯腹瀉

B、腸熱便結(jié)

C、瘀血閉經(jīng)

D、脾虛腹脹

E、熱結(jié)旁流

答案:D

44、具有其性干澀,易傷津液性質(zhì)和特征的邪氣是。

A、風(fēng)邪

B、寒邪

C、暑邪

D、濕邪

E、燥邪

答案:E

45、具有升散耗氣特性的邪氣是O

A、風(fēng)邪

B、寒邪

C、暑邪

D、濕邪

E、燥邪

答案:C

46、屬于“木”的五味是O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答案:A

47、屬于“木”的五體是()

A、筋

B、脈

C、肉

D、皮

E、骨

答案:A

48、下列藥物之味,屬性屬陽的是()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澀

E、甘、苦、淡

答案:C

49、足三陽經(jīng)與足三陰經(jīng)交接的部位是O

A、手指端

B、足趾端

C、頭面部

D、胸部內(nèi)臟

E、四肢末端

答案:B

50、“在液為涎”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C

51、寒邪致病,癥見肢體屈伸不利,是由于()

A、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B、寒客肌表,衛(wèi)陽被遏

C、寒性凝滯,痹阻經(jīng)脈

D、寒性收引,筋脈攣急

E、寒邪入里,直中三陰

答案:D

52、屬于正治的是O

A、以寒治寒

B、熱因熱用

C、用寒遠(yuǎn)寒

D、以補開塞

E、以寒治熱

答案:E

53、屬于“火”的五氣是()

A、風(fēng)

B、暑

C、濕

D、燥

E、寒

答案:B

54、不屬于氣機失調(diào)的病機變化是O

A、氣虛

B、氣滯

C、氣逆

D、氣閉

E、氣脫

答案:A

55、與津液代謝關(guān)系最密切的臟腑有O

A、肝脾腎

B、脾肺腎

C、心肝脾

D、脾肺心

E、肝肺腎

答案:B

56、五行中,水是土的()

A、母

B、子

C、所勝

D、所不勝

E、所生

答案:C

57、培土生金法的理論基礎(chǔ)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答案:A

58、“精氣”首見的著作是()

A、《呂氏春秋》

B、《論衡》

C、《管子》

D、《淮南子》

E、《道德經(jīng)》

答案:C

59、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O

A、損其有余

B、補其不足

C、寒者熱之

D、熱者寒之

E、調(diào)整陰陽

答案:E

60、根據(jù)五行相克規(guī)律確立的治法是0

A、金水相生

B、益火補土

C、抑木扶土

D、滋水涵木

E、培土生金

答案:C

61、下焦的功能特點是()

A、如霧

B、如泡

C、如瀆

D、開發(fā)

E、宣化

答案:C

62、陽病治陰適用于O

A、實熱證

B、實寒證

C、虛熱證

D、虛寒證

E、陰陽兩虛證

答案:C

63、正治指的是O

A、正確的治療法則

B、順從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原則

C、逆其疾病證候性質(zhì)而治的原則

D、扶助正氣而治的原則

E、祛除邪氣而治的原則

答案:C

64、具有精神互用關(guān)系的兩臟是O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肺與脾

D、脾與肝

E、肺與肝

答案:B

65、具有“主液”功能的是()

A、膽

B、胃

C、小腸

D、大腸

E、膀胱

答案:C

66、調(diào)攝精神屬于O

A、病求本

B、未病先防

C、既病防變

D、因地制宜

E、因時制宜

答案:B

67、陰寒之邪壅盛于內(nèi),逼迫陽氣浮越于外的病機變化是()

A、陰盛格陽

B、陰損及陽

C、陽盛格陰

D、陽損及陰

E、陰盛耗陰

答案:A

68、古代哲學(xué)中,精概念的產(chǎn)生,源于()

A、陰陽說

B、水地說

C、五行說

D、元氣說

E、云氣說

答案:B

69、脈象分陰陽,屬于陽的脈象是。

A、浮

B、沉

C、小

D、澀

E、細(xì)

答案:A

70、具有“主液”功能的腑是O

A、膽

B、胃

C、小腸

D、大腸

E、膀胱

答案:C

71、適用于陰偏衰的治療方法是()

A、陽病治陰

B、陰病治陽

C、陰中求陽

D、陽病治陽

E、陰病治陰

答案:A

72、屬于“火”的五志是()

A、怒

B?.?

C、思

D、悲

E、恐

答案:B

73、手足三陰經(jīng)交接于O

A、手部

B、足部

C、頭部

D、四肢末端

E、胸部內(nèi)臟

答案:E

74、“水火既濟”指的是哪兩個臟之間的關(guān)系()

A、心肺關(guān)系

B、肺肝關(guān)系

C、肝脾關(guān)系

D、脾腎關(guān)系

E、心腎關(guān)系

答案:E

75、胃的生理功能是()

A、受盛化物

B、傳化糟粕

C、主持諸氣

D、受納腐熟

E、通調(diào)水道

答案:D

76、“五臟六腑之大主”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腎

答案:A

77、陰陽雙方交感和合的動力源泉是O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互根互用

C、陰陽相互轉(zhuǎn)化

D、陰陽互藏

E、陰陽自和與平衡

答案:D

78、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氣是()

A、風(fēng)邪

B、寒邪

C、濕邪

D、燥邪

E、火邪

答案:B

79、稱為“嬌臟”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D

80、肺為()

A、水臟

B、嬌臟

C、剛臟

D、孤府

E、子臟

答案:B

81、“熱者寒之”所體現(xiàn)的陰陽關(guān)系是()

A、陰陽交感

B、陰陽互根

C、陰陽對立制約

D、陰陽消長

E、陰陽轉(zhuǎn)化

答案:C

82、督脈又稱()

A、陽脈之海

B、陰脈之海

C、氣海

D、血海

E、髓海

答案:A

83、膽的生理功能是()

A、受盛化物

B、傳化糟粕

C、主持諸氣

D、受納腐熟

E、主決斷

答案:E

84、具有“升舉內(nèi)臟”功能,維持內(nèi)臟位置相對穩(wěn)定的臟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答案:C

85、“受盛之官”指的是O

A、膽

B、胃

C、小腸

D、大腸

E、膀胱

答案:C

86、中焦的功能特點是()

A、如霧

B、如泡

C、如瀆

D、開發(fā)

E、宣化

答案:B

87、與女子胞的功能活動關(guān)系密切的是()

A、心、肝、脾、肺、沖脈、督脈

B、心、肺、肝、腎、沖脈、帶脈

C、心、肝、肺、腎、沖脈、督脈

D、心、肺、脾、沖脈、帶脈、任脈

E、心、肝、脾、腎、沖脈、任脈、督脈、帶脈

答案:E

88、濕邪致病最易困阻的是()

A、心陽

B、肺氣

C、脾陽

D、肝陽

E、腎氣

答案:C

89、金水相生法的適應(yīng)證是O

A、肺陰虛證

B、腎陰虛證

C、肺腎陰虛證

D、肺氣虛證

E、肺腎氣虛證

答案:C

90、氣機閉阻,外出嚴(yán)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的病理狀態(tài)是()

A、氣虛

B、氣滯

C、氣逆

D、氣閉

E、氣脫

答案:D

91、手足三陽經(jīng)交接于()

A、手

B、足

C、頭

D、腹

E、胸

答案:C

92、具有“水火既濟”關(guān)系的是(

A、脾胃

B、肝膽

C、心腎

D、肝腎

E、肝肺

答案:C

93、五臟陽氣的根本是()

A、肝陽

B、,b陽

C、脾陽

D、肺陽

E、腎陽

答案:E

94、下列選項屬于“陽”的屬性特點的是()

A、下降

B、靜止

C、澀脈

D、洪脈

E、面色晦暗

答案:D

95、上述選項適用于陰盛格陽的治法是O

A、陰中求陽

B、寒因寒用

C、熱因熱用

D、陽病治陰

E、陰病治陽

答案:C

96、兩經(jīng)和兩經(jīng)以上病證同時出現(xiàn)的發(fā)病類型是O

A、感邪即發(fā)

B、徐發(fā)

C、繼發(fā)

D、合病

E、并病

答案:D

97、循行于內(nèi)踝尖八寸以上下肢內(nèi)側(cè)前緣的經(jīng)脈是()

A、足少陽膽經(jīng)

B、足少陰腎經(jīng)

C、足厥陰肝經(jīng)

D、足太陰脾經(jīng)

E、足陽明胃經(jīng)

答案:D

98、腎的功能是()

A、行血

B、統(tǒng)血

C、藏血

D、納氣

E、主氣

答案:D

99、真熱假寒的病機是O

A、陰盛格陽

B、陽盛格陰

C、陽虛陰盛

D、陰虛陽盛

E、陰損及陽

答案:B

100、胃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疾病,臨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