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雙文本閱讀:王旦“不諫天書”(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1頁
文言文雙文本閱讀:王旦“不諫天書”(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2頁
文言文雙文本閱讀:王旦“不諫天書”(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3頁
文言文雙文本閱讀:王旦“不諫天書”(附答案解析與譯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文言文雙文本閱讀:王旦“不諫天書”(附答案解析與譯文)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己酉,太尉、玉清昭應宮使王旦卒。前數日,駕幸其第,帝手自和藥并薯蕷粥賜之,復賜白金五千兩。旦命家人還獻,作奏畢,自益四句云:“已懼多藏,況無所用,見欲散施,必息咎殃?!必搅铘ㄖ羶汝Y。有詔不許,還至門,旦已卒。時年六十一。帝遽臨哭之,廢朝三日,優(yōu)詔贈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謚文正,錄其子、弟、侄、外孫、門人、故吏,授官十數人。旦性沖澹寡欲,所居甚陋,帝欲為治之,旦以先人舊廬懇辭。每有賜予,見家人列置庭下,輒嘆曰:“生民膏血,安用許多!”被服質素,家人服飾稍過,即瞑目不視,有貨玉帶者,子弟以為佳,呈旦,旦命系之,曰:“還見佳否?”曰:“系之,安得自見?”旦曰:“自負重而使觀者稱好,無乃勞乎?亟還之?!鄙讲恢锰镎唬骸白訉O當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爭財為不義耳!”兄子睦,頗好學,嘗獻書求舉進士,旦曰:“我嘗以太盛為懼,豈可復與寒士爭進?”至其歿也,子素猶未官。祥符間每有大禮輒奉天書①以行嘗悒悒不樂。臨終,語其子曰:“我別無過,惟不諫天書一節(jié),為過莫贖。我死之后,當削發(fā)披緇以斂。”諸子欲奉遺令,楊億以為不可,乃止。(節(jié)選自《續(xù)資治通鑒·宋紀三十三》)材料二:王旦受美珠之賜②,而俯仰以從真宗之偽妄,以為熒于貨而喪其守,非知旦者,不足以服旦也。人主欲有所為,而厚賄其臣以求遂,則事必無中止之勢;不得,則必不能安于其位。及身之退,而小人益肆,國益危。旦居元輔之位,系國之安危,而王欽若、丁謂、陳彭年之徒,側目其去,以執(zhí)宋之魁柄。則其遲回隱忍而導諛者,固有不得已于斯者矣。(節(jié)選自王夫之《宋論·真宗》)【注】①天書:真宗為舉行封禪大典,托言天神所賜之書。②王旦多次反對封禪,后真宗借宴飲之機,賜王旦一壇酒,實為珍珠。王旦遂不敢再持異議。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祥符A間B每有C大禮D輒奉E天書以F行G嘗悒悒H不樂。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益,指增加,與《諫逐客書》“損民以益仇”中的“益”詞義相同。B.廢朝,指皇帝因身體不適或大臣去世等原因停止朝會,也稱輟朝。C.貨,指出售,《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履”指登上,兩者用法不相同。D.安危,指平安與危險,與成語“安危與共”中的“安?!币馑枷嗤?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旦病重時,真宗親自到府探望,除親手調藥和賜予薯蕷粥外,還賞賜五千兩白銀。王旦辭而不受,命家人趕緊送回,寫完奏疏不久便離世。B.王旦生性淡泊,不喜奢華,居所簡陋,平生不置辦田地、房宅。真宗想要替他修治府第,他以府第是先人祖宅為由,懇切推辭。C.王旦體恤百姓,每當家人排列庭中分領朝廷賞賜,他總是感嘆囑咐:這都是民胎民膏,不能奢侈浪費。他穿著樸素,也約束家人的用度。D.王旦的侄子王睦很好學,也想參加科舉考試,王旦不同意,認為家門鼎盛,不可與寒士爭奪進身之階。直到王旦去世,他的兒子王素也未做官。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已懼多藏,況無所用,見欲散施,以息咎殃。譯文:(2)自負重而使觀者稱好,無乃勞乎?亟還之。譯文:14.王夫之對王旦“不諫天書”一事有何看法?請簡要分析。【答案】10.BDG11.C12.C13.(1)已經害怕藏得太多,況且沒有用處,現有的都想布施,以此來消除災殃。(2)自己背負重物卻讓旁觀者說好,恐怕很辛苦吧?趕快還給別人。

14.①王旦“不諫天書”并非失去操守,而是迫不得已。②王旦如果堅決反對封禪,就無法繼續(xù)擔任宰相,從而給王欽若等小人以可乘之機,危害國家,所以他只能克制忍耐?!窘馕觥?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祥符年間,(朝廷)每有莊嚴隆重的典禮,(王旦)總是恭敬地捧著天書走在前面,常常憂愁不安。時間名詞“祥符間”作句首狀語,可單獨成句,故應在B處斷開;“有”作謂語,“大禮”作賓語,賓語后斷句,故應在D處斷開;“輒奉天書”作“行”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行”與“不樂”為兩個謂語動詞,中間應該斷開,故應在G處斷開。故選BDG。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和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句意:自己添加了四句。/減少百姓來加多敵國的力量。B.正確。C.錯誤。兩者都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用法相同。句意:有人出售玉帶。/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D.正確。句意:關系到國家的平安與危險。/共同享受安樂和共同承擔危難。故選C。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C.“每當家人排列庭中分領朝廷賞賜”“不能奢侈浪費”錯,曲解文意。原文“每有賜予,見家人列置庭下”,意為每當朝廷有所賞賜,家人將賞賜的財物擺列在庭中;“生民膏血,安用許多”意為賞賜的財物都是民脂民膏,自己和家人用不了這么多。”故選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見”,同“現”,現有,現存;“息”,消除;“咎殃”,災殃,災禍。(2)“自負”,自己背負;“無乃……乎”,恐怕……吧;“亟”,趕快,趕緊。1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容的能力。根據“王旦受美珠之賜,而俯仰以從真宗之偽妄,以為熒于貨而喪其守,非知旦者,不足以服旦也”可知,王夫之認為王旦“不諫天書”并非失去操守,而是迫不得已。根據“及身之退,而小人益肆,國益危。旦居元輔之位,系國之安危,而王欽若、丁謂、陳彭年之徒,側目其去,以執(zhí)宋之魁柄。則其遲回隱忍而導諛者,固有不得已于斯者矣”可知,王夫之認為王旦如果堅決反對封禪,就無法繼續(xù)擔任宰相,從而給王欽若等小人以可乘之機,危害國家,所以他只能克制忍耐。【參考譯文】材料一:己酉日,太尉、玉清昭應宮使王旦去世。此前數日,(真宗)親臨其府第,御手調制藥物,并賜給他山藥粥,又賞賜白銀五千兩。王旦命家人還獻給朝廷,奏章撰寫完畢,(又)自己添加了四句:“已經害怕藏得太多,況且沒有用處,現有的都想布施,以此來消除災殃?!泵笋R上抬到宮禁小門前。(真宗)下詔不許歸還,剛抬回府門前,王旦已經去世了。享年六十一歲。真宗急忙到府中吊唁,接連三日停止朝會,賜詔書褒美嘉獎,追贈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謚號文正,錄用王旦的兒子、兄弟、侄子、外孫、門人,故吏,授予十多人官職。王旦生性謙虛淡泊,清心寡欲,居處非常簡陋,真宗想要為他修治府第,王旦以先人舊廬為由懇切辭讓。每當(皇帝)有所賞賜,看見家人(將所賜財物)在庭下擺列,(他)總是嘆息著說:“(這都是)民脂民膏,哪里用得了這么多!”被服等物品,本色樸素,不加文飾,家人的衣著、裝飾稍有奢華,就閉上眼睛不看。有人出售玉帶,子侄認為很好,獻給王旦看,王旦命他系上,問“還看得到它的好嗎?”(子侄)回答說:“系在身上,自己哪里看得見?”王旦說:“自己背負重物卻讓旁現者說好,恐怕很辛苦吧?趕快還給別人?!逼缴恢棉k田地、房屋,說:“子孫應當想著自立于世,何必多買田地、房屋,徒然(讓他們日后)爭奪財產,做出不義之事罷了。”侄子王睦,非常好學,曾把自己所著的書獻給叔父,請求(他)推薦(自己)參與進士科考試,王旦說:“我常因家門太過鼎盛而擔心,哪能又與貧寒學子爭奪進身之階?”一直到他去世,兒子王素尚未做官。祥符年間,(朝廷)每有莊嚴隆重的典禮,(王旦)總是恭敬地捧著天書走在前面,常常憂愁不安。臨終之前,(他)告訴兒子說:“我沒有其他的過失,總有不勸阻天書一事,是無法挽回的過錯。我死之后,實當剃去頭發(fā)、穿著僧衣入殮。”幾個兒子準備遵照父親的遺命去做,楊億認為不行,這才停止。材料二:王旦接受了賞賜的美珠,于是一舉一動都要順從真宗(天書、封禪一類的)虛妄之舉,(有人)認為他為財物迷惑而喪失了操守,這不是了解王旦的人,(其看法)也不足以讓王旦心服。君主想要做一件事,而用豐厚的財物收買大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