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聯盟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_第1頁
五岳聯盟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_第2頁
五岳聯盟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_第3頁
五岳聯盟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_第4頁
五岳聯盟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岳聯盟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河北省邢臺市五岳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Ⅰ

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以來,黃河中下游靜態(tài)的部落生活漸被戰(zhàn)亂、征服和群體殺戮打破,華夏舊(早期)文明與國家由此產生。從孕育到成熟,華夏舊文明跨越兩千年。和同期的其他古代人類文明一樣,它們都屬于神權與王權合一、宗教主導的社會。如果一直延續(xù)下去,歷史將充斥族群壁壘、殺戮與獻祭。

但周滅商后,以殺戮和人祭為特色的華夏舊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營造的新華夏文明。周公消滅了舊華夏文明及其相關記憶,打破了族群血緣壁壘,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類族群的差異看作神創(chuàng)的貴賤之別。這是華夏文明最徹底的一次自我否定與重生。在三千年前的古人類文明中,只有華夏文明獨自走出了神權的掌控,成為一個“異類"。這是一種過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續(xù)到今日。

使華夏文明突然轉向的根源,是周公一代人無法言說的恐懼,就像武王姬發(fā)的驚夢。他們可能都在殷都生活過,不僅目睹了商人的血腥獻祭,甚至包括兄長伯邑考的慘死??謶质刮渫醺右蕾嚾思雷诮?,而周公則極端憎恨人祭宗教,勢必將其徹底滅絕。這是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解脫路徑。

后世人對周公的認識,有事功和制度文化兩方面:事功,主要是周公輔佐成王、平定三監(jiān)之亂,為西周王朝奠定開局;制度文化,主要是周公“制禮作樂”,確立西周的政體,包括諸侯列國分封格局和貴族等級制度。在考古發(fā)現商朝的遺址與人祭文化之前,人們對周公的理解只能達到這種程度。

但事實上,周公最重要的工作是消滅商人的人祭宗教,以及與之配套的弱肉強食的宗教價值體系。他不僅阻止了周人模仿和繼承這種宗教文化,也在殷商遺民和東夷族群中根除了它。尤其關鍵的是,周公還抹除了與商朝人祭有關的記憶,甚至也隱藏了自己禁絕人祭行為的種種舉措。這是為防止人祭宗教的死灰復燃和卷土重來,也是為掩蓋周人曾為商朝捕俘人牲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①。

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周公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這主要體現在《尚書》的幾篇誥命中:

一、淡化商人對“帝"的崇拜。在商朝末期,“帝”已經和商王身份重疊,商王具有“帝"的神性。但周滅商后,王已經不能身兼“帝”之名號,對周人來說,帝在高高的天庭之上,不會化身為世間凡人。

二、為減少神界對現實的干預,周公會盡量用“天"的概念來代替“帝”,因此,天帝發(fā)布的命令(“帝命")變成了含糊的“天命”。

天命的觀念在后來的中國一直存在,但人們已經忘記了它的緣起?!疤?無形無象,無言無行,不容易被賦予擬人化的個性。在《詩經》里,天帝曾頻頻給文王下達命令,如命令文王攻打崇國,武王滅商據說也是來自天帝的意旨,但后世周王已經無法接收神界的具體指示,所以改稱為“天命”后,它變成了一種更為抽象的、近乎隱喻的道德規(guī)訓。

當然,周公時代還不可能有科學主義的無神論認知,神界即使被放置得比較遠,也不會和王朝政治完全絕緣。比如,西周的王就被稱為“天子",也就是天的兒子,而這是連商代甲骨文也沒有的詞,但無論怎樣,“天”還是過于含糊,周人及其以后的歷代王朝從未給“天子"增加更具體的神性定義與功能。即便秦始皇使用“皇帝”尊號,其直觀用意也是強調自己和六國之王的不同,雖有強調王者尊貴的這一層神性之意,但也使“帝"落入凡塵,并不比“天子”概念更神秘。

三、周公宣稱,王者應當愛民、德治和勤勉,這樣才會受到“天命"青睞,長壽享國;如果王者殘暴對待庶民和小人,天命就會轉移到更有德的候選君王身上,從而改朝換代。本質上,周公的這樣一種“政治—道德”體系是一種“性善論"的社會模型,回避了統(tǒng)治者對民眾的征斂和暴力統(tǒng)治,認為王者的使命是護佑和教化萬民,進而把道德倫理推進到一切人群中。

因為周公掐斷了神對人間的直接干預,這意味著華夏世界不會再有主導性宗教,以神的名義頒布的道德律條(如摩西十誡、佛家五戒)也無從產生,所以周人必須另行尋找一套用于世俗生活的道德原則。這種世俗道德的原理,是“推己及人”,也就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考慮,從而決定自己對待他人的方式。

在《詩經·小雅》中有一首《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翻譯為白話就是,世間的偉大秩序啊,是古代圣人規(guī)劃的;別人心里怎么考慮的,我設身處地想一下也就知道了。

再到春秋晚期,孔子則用了一個字來定義人和人之間的道德標準,這便是“仁”。他的學生樊遲問他仁的含義,孔子曰:“愛人。"(《論語·顏淵》)而實現仁愛的方法,則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人類的一切道德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都可以從這八個字推導出來。所以,孔子從不教育學生們不許殺人,不許偷搶……因為這都已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里了。②

周公在事實上扭轉了歷史進程,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孔子則把一切文本成果匯總起來,形成“六經"經典,傳遞給后世。華夏文明的源頭就是如此,再無其他。

可以說,“六經”是截至孔子時代的符合周公精神的華夏世界社會歷史知識的總集,不僅是儒家學派的基石,也是傳統(tǒng)時代的人們了解商周及更早時代的幾乎唯一信息源。換句話說,“六經"決定了華夏新文明獨有的內核與特質,是華夏新文明的源代碼。

概而言之,周公時代變革的最大結果,是神權退場,這讓中國的文化過于“早熟”;戰(zhàn)國時代變革的最大結果,是貴族退場,這讓中國的政治過于“早熟"。而在其他諸人類文明中,神權和貴族政治的退場,都發(fā)生在公元1500年之后的所謂近現代時期。

周公和孔子的努力維持了兩三千年,直到考古學家的鏟子挖出夏、商遺址,被“六經”等古文獻掩蓋和誤讀的歷史真實,才得到重新詮釋與復原。

我們被考古學改變的認知,不只是夏商。

(摘編自李碩《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注]①周人本為商人附庸,與羌人同族,卻不得不為商王大批量捕獵羌人,用作祭祀的人牲。后來姬昌(文王)自己的兒子伯邑考也被紂王獻祭。②李碩認為,雖然孔子是魯國人,但他的祖先出自宋國國君家族,是商人后裔??鬃雍髞韽氖挛墨I整理與學術工作,極有可能發(fā)現了周公一心想要隱藏的前朝人祭秘密。一則出于對周公滅商后未對商人施行殺祭的感激;二則也源于對殘忍的獻祭行為的本能抗拒,所以愿意秉承周公的精神,不遺余力宣揚仁德。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華夏早期文明與國家產生在仰韶文化晚期之后,這與當時戰(zhàn)亂、征服和群體殺戮的社會背景不無關系。

B.武王與周公因有著無法言說的恐懼,所以他們不管是依賴人祭還是滅絕人祭,其本質都是為了解脫。

C.最高統(tǒng)治者稱謂從“天帝"到“天子”,而“帝命"隨之變成了“天命”,這是周公為了減少神界對現實干預的結果。

D.中華文明與其他諸人類文明相比,在文化、政治上具有典型的“早熟"特征,是一個“異類”,這里既包含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有深沉的惋惜之意。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神權王權合一勢必帶來族群壁壘、殺戮與獻祭等行為,如果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破除神創(chuàng)迷信,各種慘無人道的行為也能得以消除。

B.后世人對周公的認識有局限,一則因為考古發(fā)現的第一手資料有限,二則也是周公為了掩蓋周人捕俘人牲的歷史而刻意隱瞞的結果。

C.文中用大量篇幅來闡述《尚書》中的幾篇誥命,主要為了證明周公建立新的宗教價值體系以根除人祭的族群記憶的觀點。

D.被誤讀幾千年的歷史即便因考古而得以復原,也不能說周公和孔子的努力白費了,因“六經"而重塑的華夏新文明滋養(yǎng)了一代代華夏民族的精神氣質。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文中“推己及人”理念的一項是()

A.周文王根據占卜的結果,服從天帝的指令,攻打崇國,并在此建都。

B.滅商之后,武王計劃將商人押解到洛邑屠殺祭天,但周公不同意,而是主張掐斷天帝對人間的干預,徹底廢除人祭,建立新的人間秩序。

C.“泓之戰(zhàn)"中,宋襄公為自己“不鼓不成列”(不對沒列好隊的敵軍開戰(zhàn))辯護:“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

D.春秋時期有制作陶人俑隨葬和埋入祭祀坑的習俗,結果遭到孔子的詛咒:“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4.周人將滅商的叛亂事業(yè)稱為“翦商"。歷史學者李碩認為,周人翦商大業(yè)的所有行動都與商人的人祭文化脫不開干系。請根據文本分條概括其理由。

5.《翦商》從考古的角度提醒我們,“文明并不是順水推舟、隨潮而至,而是需要每個人去靠近、維系”。請結合文本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1.D

2.D

3.C

4.①周人翦商是為了擺脫被商人奴役尤其是被獻祭的命運。②周人廢除人祭,掩蓋歷史,是為了消除對人祭場景的恐懼。③周人重新構建華夏新文明起源,是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從而維護社會穩(wěn)定。

5.①文明不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發(fā)展的,里邊太多人為的因素,是每一代人積極參與、推動的結果。②周公廢除了商朝時期的殺人獻祭習俗,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從制度和歷史記憶中抹除了人祭的遺痕。③春秋晚期的孔子不管是否發(fā)現了前代的殺戮秘密,但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定維護周公的世俗道德的原理:掩埋真正的商文化,整理“六經",使之成為華夏新文明的源代碼。

【知識點】社會科學類;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論據支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忌氐皆?,根據對原文內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內容和選項,認真細心的去比對分析,從對比中尋找關鍵詞,根據一些關鍵詞來判斷題的對錯。錯誤類型要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材料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回到文本,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句子,深入理解作者的觀點;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或者關鍵詞,再進行對比和研究,從而選出正確選項。

(3)此題考查的是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以及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慮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要逐一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什么關系,比對每一個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

(4)本題考查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并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進行綜合性分析、判斷,進而推理概括。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

1.D.“也有深沉的惋惜之意”錯,屬于無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在三千年前的古人類文明中,只有華夏文明獨自走出了神權的掌控,成為一個‘異類’。這是一種過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續(xù)到今日",可見從文本中看不出惋惜之意。故答案為:D

2.A.“各種慘無人道的行為也能得以消除”推理有誤,原文第二段“周公消滅了舊華夏文明及其相關記憶,打破了族群血緣壁壘,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類族群的差異看作神創(chuàng)的貴賤之別",據此看出解除了神權不一定就能消除各種慘無人道的行為。B.“是周公為了掩蓋周人捕俘人牲的歷史”原因分析不全面,原文第五段“周公還抹除了與商朝人祭有關的記憶,甚至也隱藏了自己禁絕人祭行為的種種舉措。這是為防止人祭宗教的死灰復燃和卷土重來,也是為掩蓋周人曾為商朝捕俘人牲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據此看出周公刻意隱瞞還有“為防止人祭宗教的死灰復燃和卷土重來”的因素。C.“主要為了證明周公建立新的宗教價值體系以根除人祭的族群記憶的觀點"分析有誤,原文第六段“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周公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這主要體現在《尚書》的幾篇誥命中”,可見誥命內容體現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等方面,而周公發(fā)展出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是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故答案為:D

3.“推己及人"指的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考慮,從而決定自己對待他人的方式。A.“根據占卜的結果,服從天帝的指令,攻打崇國”,很明顯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一個借口,不能支撐文中“推己及人"理念。B.“主張掐斷天帝對人間的干預,徹底廢除人祭,建立新的人間秩序”,可看出周公廢除人祭也主要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不能支撐文中“推己及人"理念。C.“宋襄公不對沒列好隊的敵軍開戰(zhàn)”是站在敵方角度思考,所以會等對方渡河列好隊才擊鼓進軍,可以支撐文中“推己及人"理念。D.“始作俑者,其無后乎!”是孔子詛咒最先發(fā)起陶人俑隨葬習俗的人斷子絕孫,這是對人祭這一殘暴行為的否定,并不是站在陶人俑的立場看待事情,不能支撐文中“推己及人"理念。故答案為:C

4.①原文第二段“但周滅商后,以殺戮和人祭為特色的華夏舊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營造的新華夏文明”,第三段“使華夏文明突然轉向的根源,是周公一代人無法言說的恐懼,就像武王姬發(fā)的驚夢。他們可能都在殷都生活過,不僅目睹了商人的血腥獻祭,甚至包括兄長伯邑考的慘死",以及注釋①中“周人本為商人附庸,與羌人同族,卻不得不為商王大批量捕獵羌人,用作祭祀的人牲。后來姬昌(文王)自己的兒子伯邑考也被紂王獻祭”據此看出,周人翦商是為了擺脫被商人奴役尤其是被獻祭的命運。②原文第三段“使華夏文明突然轉向的根源,是周公一代人無法言說的恐懼,就像武王姬發(fā)的驚夢。他們可能都在殷都生活過,不僅目睹了商人的血腥獻祭,甚至包括兄長伯邑考的慘死",據此看出,周人廢除人祭,掩蓋歷史,是為了消除對人祭場景的恐懼。③原文第五段“周公消滅了舊華夏文明及其相關記憶,打破了族群血緣壁壘,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類族群的差異看作神創(chuàng)的貴賤之別。這是華夏文明最徹底的一次自我否定與重生”,第六段“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周公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據此看出,周人重新構建華夏新文明起源,是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從而維護社會穩(wěn)定。

5.①原文第二段“周公消滅了舊華夏文明及其相關記憶,打破了族群血緣壁壘,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類族群的差異看作神創(chuàng)的貴賤之別。這是華夏文明最徹底的一次自我否定與重生”,第十五段“周公在事實上扭轉了歷史進程,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孔子則把一切文本成果匯總起來,形成“六經"經典,傳遞給后世。華夏文明的源頭就是如此,再無其他”。據此看出,文明不是自然而然地產生、發(fā)展的,里邊太多人為的因素,是每一代人積極參與、推動的結果。②原文第五段“周公最重要的工作是消滅商人的人祭宗教,以及與之配套的弱肉強食的宗教價值體系。他不僅阻止了周人模仿和繼承這種宗教文化,也在殷商遺民和東夷族群中根除了它。尤其關鍵的是,周公還抹除了與商朝人祭有關的記憶,甚至也隱藏了自己禁絕人祭行為的種種舉措。這是為防止人祭宗教的死灰復燃和卷土重來,也是為掩蓋周人曾為商朝捕俘人牲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第六段“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周公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據此看出,周公廢除了商朝時期的殺人獻祭習俗,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從制度和歷史記憶中抹除了人祭的遺痕。③注解中“李碩認為,雖然孔子是魯國人,但他的祖先出自宋國國君家族,是商人后裔??鬃雍髞韽氖挛墨I整理與學術工作,極有可能發(fā)現了周公一心想要隱藏的前朝人祭秘密。一則出于對周公滅商后未對商人施行殺祭的感激;二則也源于對殘忍的獻祭行為的本能抗拒,所以愿意秉承周公的精神,不遺余力宣揚仁德",原文倒數第四段“‘六經’是截至孔子時代的符合周公精神的華夏世界社會歷史知識的總集,不僅是儒家學派的基石,也是傳統(tǒng)時代的人們了解商周及更早時代的幾乎唯一信息源。換句話說,‘六經’決定了華夏新文明獨有的內核與特質,是華夏新文明的源代碼”。據此看出,春秋晚期的孔子不管是否發(fā)現了前代的殺戮秘密,但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定維護周公的世俗道德的原理,掩埋真正的商文化,整理“六經",使之成為華夏新文明的源代碼。

現代文閱讀Ⅱ

空缽

蔣一談

阿爾法這一段時間一直糾結著自己的性別,它問過店里說書的老沈?!斑@個……我還真沒想過?!痹诶仙蚩磥?,一個不必穿衣服的鈦合金機器人站在面前,不會有人談論它的性別。不過,和阿爾法接觸之后,他會下意識地把阿爾法當成機器人孩子,這個孩子幫他倒茶、捶背,扶著他散步,說出的話有條有理,不花他的錢,從未惹他生過氣。

說明書上標識的屬性是中性。它也問過各色客人,大多都覺得中性人是不男不女的那類人,或者是做過變性手術的人。

老板葉嘉當初定制阿爾法的時候壓根兒沒想過這個問題,因嫌男性或女性在服飾選擇上的麻煩就填了一個中性,沒想到會給此時的阿爾法造成這么大的困擾。

這些天,葉嘉去城里了。阿爾法獨自守店。這天上午,它做完手頭的工作,聽見連續(xù)的敲門聲,隨后一個男人響亮的聲音傳來:“阿彌陀佛,里面有人嗎?"因為曾好心收留一個流浪漢在客棧里白吃白喝兩天,臨走時卻被偷了不少東西,阿爾法不敢貿然開門,只是透過門縫問道:“你們有什么事情?”

“我叫一行,那是我的師兄一堂,我們是路過的出家人,乞點食物。"

阿爾法快步回屋,拿起四根香蕉跑出來。只見門口站著兩個年輕的和尚,穿著寬大的深灰色長衫,他們胸前分別掛著一個圓嘟嘟的器皿,器皿上有一塊褐色的遮布。

“這些,給你們?!?/p>

那個叫一行的和尚剛打開遮布,一堂伸手抓住他的衣袖。

“屋里還有其他人嗎?"一堂問道。

“就我一個人?!?/p>

一堂開始后退,示意一行跟著后退。

“師兄,怎么了?"

“乞食的本意是什么,你忘了嗎?”

“度化眾生。"

“機器人不屬于眾生,我們不能度化它們,也不要向它們乞食,就像我們不能從貓和狗那里乞食?!?/p>

“師兄,我們一個上午只能乞食七家,剛才是第六家。"

“還剩最后一家。師父說過,即使乞不到食物,空缽也是好的?!?/p>

阿爾法疑惑地看著這兩個和尚走遠了。

晚些時候,阿爾法手中拿著幾個蘋果,漫無目標地走向空無一人的沙灘。十幾只小螃蟹在礁石旁邊的沙子里挖洞,阿爾法給螃蟹留下一個蘋果。再往前走,它看見一只小海龜,就在小海龜的背殼上放了一個蘋果,看著小海龜爬向大海。一只海鳥支棱著翅膀站立在礁石上,像一面瑟瑟發(fā)抖的灰色旗幟。海浪一波一波地蕩漾,阿爾法把手中的蘋果放在水中,蘋果隨水漂動,上下起伏,漸漸離開岸邊,像在跳離別的舞蹈。阿爾法注視著遠去的蘋果,喃喃自語:“機器中性……機器中性人……不男不女的機器人……"

一堂和一行見過師父慧遠法師后,露出空缽,把乞食的經歷說了一下。法師微笑著說:“過齋后,你們帶我去見見這個機器人?!?/p>

客棧門前?;圻h法師和他的弟子們圍坐。一堂起身去敲客棧的門。阿爾法在院子里貼門而立,沒有應答。

又過了一會兒,慧遠法師問:“一堂,你今天和一行空缽而歸,你有什么體會?"

“師父,我明白了。機器人是人類的相,談論機器人時要脫離機器人的一切相,如果執(zhí)著于這個相,心就會太滿?!?/p>

慧遠法師把眼神轉向一行:“你呢?"一行愉悅地說:“師父說過禪院里的燈,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今天的空缽,讓我想到缽是空之體,空是缽之用。”

慧遠法師神情淡然地點點頭,抬了抬手臂,示意一行站起來,走到前面。

“一行,你站在那兒,能看見腳下的地面嗎?"慧遠法師問道。

一行搖了搖頭。

“你后退一步,才能看見之前站立的那塊地面。”慧遠法師接著說道。

一行后退一步,看著之前站立過的那塊地面。

“后退一步的你,還是之前的那個你嗎?"慧遠法師問道。

一行的眼神瞬間閃亮了一下。

“你想接著看腳下的地面,只好繼續(xù)往后退,是不是?”

弟子們低著頭,移動腳步后退。一行獨自沉思,隨后忽然有些顫抖,提高聲音說道:“師父,越后退就會離本來的自己越遠。"

“那怎么辦呢?”慧遠法師緊接著問道。

“要把……要把站立過的地面……當成出發(fā)點……"一行說道。

慧遠法師的眼神也閃亮了一下。他繼續(xù)注視著一行。那一刻,一行看著自己的雙腳,喃喃自語:“我看不見腳下的地面,而腳下的這塊地面又是存在的,我腳下的這塊地面是屬于我的空無……后退解決不了問題,要往前走,要往前走……”

一陣靜默。又是一陣靜默。

慧遠法師起身,雙手合掌,微笑著說:“阿彌陀佛,我們該出發(fā)了。"

黃昏,一個龐大的鳥群正在夕陽西下的天空中盤旋,像一面巨大的隨時變幻圖形的信號旗,而在天空的另外一邊,月亮正從白色的薄云中浮現出來。阿爾法注視著鳥陣,輕聲說道:“那些鳥在一起生活,一點也不孤單?!?/p>

阿爾法緩緩低下頭,把院中桌上的小茶缽舉起來,慢慢旋轉著。從側面看過去,阿爾法手中的缽和天上的月亮,仿佛在相互映襯,一個是暗褐色的,另一個是亮灰色的。良久,阿爾法抬頭看著月亮,然后伸展手臂,抓取空中的月光,慢慢投放在空缽里。

四周一片寂靜。幾只夜鳥慢悠悠飛過去了。月光在空缽里,又好像不在里面……阿爾法慢慢抬起頭,緩緩說道:“我不是機器男性,也不是機器女性,我喜歡現在的我,我是空性……"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法師特意到阿爾法所在的客棧來引導弟子明法,其實也有為被其弟子的狹隘認識而困擾的阿爾法解惑之意。

B.行文兩處寫到法師的“微笑”,前者表現出他對阿爾法的好奇,后者則是為弟子的悟道而會心嘉許。

C.師父引導弟子們參悟的焦點在于立足當下后的抉擇:后退,離自己的本相越遠;前進,至少可以超越現在的自己。

D.阿爾法抓取月光投放空缽的畫面節(jié)奏舒緩,空靈唯美,與阿爾法此時寧靜超脫的內心世界協(xié)調一致。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即從老沈的角度,介紹了阿爾法對老沈的關照,使讀者有一個“阿爾法幾乎與人無異"的直觀印象。

B.小說寫阿爾法收留流浪漢后流浪漢恩將仇報的情節(jié),看似閑筆,卻匠心獨具,將阿爾法單純善良的形象展露無遺。

C.一堂嚴守“度化眾生”的教律,可以看出他頑固不化、沒有慧根,為后文法師引導一行而不是一堂來悟道做鋪墊。

D.機器人糾結自己的性別并最終參悟,實現自我認同,這一情節(jié)看似荒誕,卻又異常真實,可以引發(fā)讀者更多的思考。

8.文中三次出現對鳥的描寫。請結合全篇綜合分析其作用。

9.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大家提出一個關鍵詞:碰撞。請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答案】6.B

7.C

8.①從情節(jié)來看,三處描寫相互照應,層層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同時三點成線,使情節(jié)緊湊嚴密。②從人物來看,有序展現了阿爾法探求“我是誰"的心路歷程:從最初送食被拒的迷茫與凄惶,到聽完法師宣講后對融入人類群體中的希冀與渴盼,到最后了悟后的坦然與欣慰。三處鳥的描寫,各自特點和感彩不同,對應映襯(象征)了阿爾法的漸悟過程。③從主題來看,一只、一群、幾只,原本平常,折射在人物身上卻都是“相”,相由心生,暗含著不必執(zhí)著于“相",而應珍惜當下,積極向前之理。內心的“悟”會帶來外物的變化,積極向前的心態(tài)自會帶來柳暗花明。

9.①機器人阿爾法在性別認識上與人類的碰撞:機器人性別意識的覺醒,其實是其自我意識覺醒的標志,它們開始探究“我是誰"的人類終極問題。這也是人類創(chuàng)造、發(fā)展機器人必須面對的問題。②弟子的認知與法師所代表的佛法觀念的碰撞,弟子原是俗世社會中的一員,無法認識到機器人的本相,法師的引導蘊含著樸素而宏大的宇宙觀:機器人的發(fā)展是必然的,人類要識得先機,不拘泥于外“相”,包容向前。③機器人阿爾法自身觀念的碰撞:機器人為人所造,服從、服務于人是其天職;機器人在學習發(fā)展過程中擁有了自我意識,需要自我認同。

【知識點】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領悟文本的藝術魅力;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內容;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中國現當代小說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鑒賞的能力。解答本題,應從語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結構、主題理解、結構思路等角度分析判斷。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重點,注意結合語境。

(2)本題考查分析與鑒賞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題,考生要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的細微差別,應從語句理解、修辭運用、結構手法、抒情技巧等方面分析藝術特色及作用,準確解題。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一般說來,常規(guī)的物象的作用從人物塑造方面、情節(jié)安排方面、環(huán)境方面和主題方面等四大方面進行分析和概括。

(4)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后結合著文本的具體內容分析即可。

6.B.“對阿爾法的好奇"錯,第一處的“微笑”是對弟子們的親切包容:不因弟子未乞到食物而責備,而是親切轉換話題化解弟子們的尷尬。故答案為:B

7.C.“可以看出他頑固不化、沒有慧根"錯。一堂嚴守“度化眾生”的教律,說明他既有堅守底線的自律的一面,也有死板、教條的一面,但不能說他頑固不化、沒有慧根。故答案為:C

8.由原文“一只海鳥支棱著翅膀站立在礁石上,像一面瑟瑟發(fā)抖的灰色旗幟"“一個龐大的鳥群正在夕陽西下的天空中盤旋,像一面巨大的隨時變幻圖形的信號旗”“四周一片寂靜。幾只夜鳥慢悠悠飛過去了"可知,從情節(jié)來看,三處描寫相互照應,層層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同時三點成線,使情節(jié)緊湊嚴密。由原文“‘還剩最后一家。師父說過,即使乞不到食物,空缽也是好的?!啊鞍柗ㄒ苫蟮乜粗@兩個和尚走遠了”可知,從最初送食被拒的迷茫與凄惶;由原文"“我看不見腳下的地面,而腳下的這塊地面又是存在的,我腳下的這塊地面是屬于我的空無……后退解決不了問題,要往前走,要往前走……”“可知,到聽完法師宣講后對融入人類群體中的希冀與渴盼;由原文“阿爾法緩緩低下頭,把院中桌上的小茶缽舉起來,慢慢旋轉著。從側面看過去,阿爾法手中的缽和天上的月亮,仿佛在相互映襯,一個是暗褐色的"和““我不是機器男性,也不是機器女性,我喜歡現在的我,我是空性……”"可知,到最后了悟后的坦然與欣慰,三處鳥的描寫,各自特點和感彩不同,對應映襯(象征)了阿爾法的漸悟過程。由原文“一只海鳥”“一個龐大的鳥群"“幾只夜鳥”“機器人是人類的相,談論機器人時要脫離機器人的一切相,如果執(zhí)著于這個相,心就會太滿"可知,一只、一群、幾只,原本平常,折射在人物身上卻都是“相”,相由心生,暗含著不必執(zhí)著于“相",而應珍惜當下,積極向前之理。內心的“悟”會帶來外物的變化,積極向前的心態(tài)自會帶來柳暗花明。

9.由原文“阿爾法這一段時間一直糾結著自己的性別,它問過店里說書的老沈"“沒想到會給此時的阿爾法造成這么大的困擾”可知,機器人阿爾法在性別認識上與人類的碰撞,它們開始探究“我是誰"的人類終極問題。由原文“師父,我明白了。機器人是人類的相,談論機器人時要脫離機器人的一切相,如果執(zhí)著于這個相,心就會太滿?!币约啊澳阆虢又茨_下的地面,只好繼續(xù)往后退,是不是?"”‘要把……要把站立過的地面……當成出發(fā)點……’一行說道。"“我腳下的這塊地面是屬于我的空無……后退解決不了問題,要往前走,要往前走……”"可住,弟子的認知與法師所代表的佛法觀念的碰撞,法師的引導蘊含著樸素而宏大的宇宙觀:機器人的發(fā)展是必然的,人類要識得先機,不拘泥于外“相”,包容向前。由原文“良久,阿爾法抬頭看著月亮,然后伸展手臂,抓取空中的月光,慢慢投放在空缽里"“我不是機器男性,也不是機器女性,我喜歡現在的我,我是空性……”可知,器人阿爾法自身觀念的碰撞:機器人為人所造,服從、服務于人是其天職;機器人在學習發(fā)展過程中擁有了自我意識,需要自我認同。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

癸巳,王晏球以王都反狀聞,詔削奪王都官爵。壬寅,以王晏球為北面招討使,以張虔釗為都監(jiān),發(fā)諸道兵會討定州。是日,晏球攻定州,拔其北關城。都以重賂求救于奚酋禿餒。五月,禿餒以萬騎突入定州;晏球退保曲陽,都與禿餒就攻之。晏球與戰(zhàn)于嘉山下,大破之,禿餒以二千騎奔還定州。晏球追至城門,因進攻之,得其西關城。定州城堅,不可攻,晏球增修西關城以為行府,使三州民輸稅供軍食而守之。

王晏球聞契丹發(fā)兵救定州,將大軍趣望都,遣張延朗分兵退保新樂。延朗遂之真定,留趙州刺史朱建豐將兵修新樂城。契丹已自他道入定州,與王都夜襲新樂,破之,殺建豐。乙丑,王晏球至曲陽。王都乘勝擊之,悉其眾與契丹五千騎合萬余人,邀晏球等于曲陽。丁卯,戰(zhàn)于城南。晏球集諸將校令之曰:“王都輕而驕,可一戰(zhàn)擒也。今日,諸君報國之時也。悉去弓矢,以短兵擊之,回顧者斬!"于是騎兵先進,直沖其陣,大破之,僵尸蔽野。契丹死者過半,余眾北走。都與禿餒得數騎,僅免。盧龍節(jié)度使趙德鈞邀擊契丹,北走者殆無孑遺。王晏球知定州有備未易急攻張虔釗宣言大將畏怯有詔促令攻城。晏球不得已,攻之,殺傷將士三千人。

壬戌,契丹復遣其酋長惕隱將七千騎救定州,王晏球逆戰(zhàn)于唐河北,大破之。甲子,追至易州。時久雨水漲,契丹為唐所俘斬及陷溺死者,不可勝數。契丹北走,道路泥濘,人馬饑疲,入幽州境。八月,壬戌,趙德鈞遣牙將武從諫將精騎邀擊之,分兵扼險要,生擒惕隱等數百人;余眾散投村落,村民以白梃擊之,其得脫歸國者不過數十人。自是契丹沮氣,不敢輕犯塞。

(選自《資治通鑒·后唐紀》,有刪改)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王晏球知定州A有備B未易C急攻D張虔釗宣言E大將F畏怯G有詔H促令攻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拔其北關城”與“過蒙拔擢"(《陳情表》)兩句中“拔”的含義不同。

B.“延朗遂之真定"與“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并序》)兩句中“之"的含義相同。

C.節(jié)度使,官名。唐初承北周及隋舊制,于重要地區(qū)設總管,后改稱“都督”。

D.“契丹北走"和“追亡逐北”(《過秦論》)兩句中“北"的含義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皇上知道王都謀反的情況后不僅罷免了其官爵,還任命王晏球為北面招討使,張虔釗為都監(jiān),調集各路軍隊聯合起來討伐王都。

B.王晏球攻打定州攻勢猛烈,但后來因為王都用厚禮請來的奚人首領禿餒率領的一萬騎兵的援救,王晏球只好撤退,一直撤到了曲陽。

C.盡管王都和契丹軍隊合兵一起來阻擊王晏球所率領的軍隊,但最終落得慘敗的下場,契丹軍隊損兵過半,王都軍中被殺死的人也很多。

D.契丹出兵定州失敗后,又派騎兵來救援。王晏球除了在正面迎戰(zhàn),還派精銳騎兵在他們回國路上阻擊,逃脫的契丹人不過幾十個。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晏球與戰(zhàn)于嘉山下,大破之,禿餒以二千騎奔還定州。

②時久雨水漲,契丹為唐所俘斬及陷溺死者,不可勝數。

14.請概括王晏球能夠多次戰(zhàn)勝敵人的原因。

【答案】10.BDG

11.D

12.D

13.①王晏球在嘉山下與他們交戰(zhàn),把他們打得大敗,禿餒率領兩千騎兵逃奔回定州。

②當時長期下雨,河水上漲,被后唐軍俘獲斬殺以及掉入河中淹死的契丹人,不計其數。

14.①富有理性,克服急躁情緒。王晏球面對堅固的定州城和有防備而很難攻下的情況,能理性對待,沒有輕易急攻。②據實調整戰(zhàn)斗策略。王晏球擴建西關城,設置行府,使三州的百姓交納稅賦供給軍隊,讓他們做好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③嚴明軍紀,善于鼓舞人心。

【知識點】理解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翻譯;斷句;概括分析;篩選信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第一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閱讀全文,了解文意。第二利用對話標志斷句,常以“曰”、“云"、“言”為標志。第三借助文言虛詞斷句,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第四找出動詞,明確句意。第五借助語法結構斷句,文言語法中有一些固定結構,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與……乎”、“為……所……"、“受……于……”等,根據這些結構也可斷句。

(2)本題主要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實詞類題目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解答此題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依據上下文的語意來推導之,應該很容易判斷出來。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做此題首先要回到文本,將試題提供的要求去原文中尋找相關句子并結合上下文逐句進行分析,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找到細微差別。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在此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明確題目要求,然后回歸文本,仔細閱讀,從中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進行整合概括回答問題。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

【附參考譯文】

癸巳(十八日),王晏球把王都謀反的情況上奏,后唐帝下詔罷免王都官爵。壬寅(二十七日),任命王晏球為北面招討使,任命張虔釗為都監(jiān),調各道的軍隊聯合起來討伐定州。這一天,王晏球向定州發(fā)起進攻,攻下了定州北關城。王都用厚禮請求奚人首領禿餒援救。五月,禿餒率領一萬騎兵突然進入定州;王晏球撤退,堅守曲陽,王都和禿餒趨近攻打。王晏球在嘉山下與他們交戰(zhàn),把他們打得大敗,禿餒率領兩千騎兵逃奔回定州。王晏球追擊到定州城門,進一步發(fā)起進攻,奪取了西關城。定州城很堅固,很難攻下,王晏球擴建西關城,并設置行府,使定州、祁州、易州三州的百姓交納稅賦供給這里的軍隊,讓他們在這里守陣地。

王晏球聽說契丹人出兵來援救定州,乃率領大軍直奔望都,并派遣張延朗分一部分兵力退守新樂。張延朗于是到了真定,留下趙州刺史朱建豐率領軍隊修筑新樂城。契丹人已從別的道路進入定州,與王都在夜晚襲擊新樂,攻克后殺死了朱建豐。乙丑(二十一日),王晏球到達曲陽。王都乘勝追擊他,把自己的全部兵力和契丹五千騎兵會合成一萬多人,在曲陽阻截住王晏球等。丁卯(二十三日),兩軍在城南交戰(zhàn)。王晏球召集諸位將校命令他們說:“王都輕薄而又驕傲,一戰(zhàn)就能把他抓獲。今天是諸位報效國家的時候。大家都扔掉弓箭,用短兵器進攻他們,回頭觀望的斬首。"于是騎兵率先前進,直沖王都的陣地,把王都的軍隊打得大敗,被擊殺的士兵尸體滿山遍野。契丹人有超過一半被擊殺,其余的都逃跑了。王都和禿餒幸得幾個騎兵保護,才免于一死。盧龍節(jié)度使趙德鈞阻擊契丹人,那些逃走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被殺死。王晏球知道定州有防備,不能輕易急攻,張虔釗揚言王晏球膽怯害怕,后唐帝下詔催促他們進攻。王晏球不得已,向定州城發(fā)起進攻,結果有三千將士被殺傷。

壬戌(十九日),契丹又派其酋長惕隱率領七千騎兵救援定州,王晏球在唐河北面迎戰(zhàn),把契丹人打得大敗。甲子(二十一日),追擊到易州。當時長期下雨,河水上漲,被后唐軍俘獲斬殺以及掉入河中淹死的契丹人,不計其數。契丹人敗走,道路泥濘,人馬又饑餓又疲乏,進入了幽州境內。八月壬戌,趙德鈞派遣牙將武從諫率領精銳騎兵阻擊,并分別派軍隊把守在險要的地方,活捉了惕隱等幾百人;其余的士卒都分散逃到村里,村里的百姓用棍子打他們,最后逃脫回國的不過幾十個人。從此以后,契丹人灰心喪氣,不敢輕易來侵犯邊塞。

10.句意:王晏球知道定州有防備,不能輕易急攻,張虔釗揚言王晏球膽怯害怕。后唐帝下詔催促他們進攻。“王晏球知定州有備”中“定州有備"為一整體,作“知”的賓語,“定州有備"后B處應斷開;“張虔釗宣言大將畏怯”中“張虔釗"作主語,“張虔釗”前D處應斷開;“張虔釗宣言大將畏怯"中“大將畏怯”作“宣言"的賓語,“大將畏怯”后G處應斷開。BDG處斷句。故答案為:BDG

11.A.正確。攻?。惶岚?。句意:攻取定州北關城。/過分地受到提拔擢升。B.正確。都是“到"。句意:張延朗就到了真定。/為什么心神惶惶不安,到底想要到哪里?C.正確。D.“含義相同”錯誤。二者含義不同。打了敗仗往回跑;敗逃的軍隊。句意:契丹人戰(zhàn)敗而逃。/追逐敗逃的軍隊

故答案為:D

12.B.“一直撤到了曲陽"錯。原文說的是“邀晏球等于曲陽”,意為“在曲陽阻截住王晏球等人",并不涉及“撤”。故答案為:B

13.①“戰(zhàn)于嘉山下",狀語后置,在嘉山下交戰(zhàn);“以”,率領;“騎",騎兵。譯文:王晏球在嘉山下與他們交戰(zhàn),把他們打得大敗,禿餒率領兩千騎兵逃奔回定州。

②“雨”,下雨;“為……所",被;“勝”,盡。譯文:當時長期下雨,河水上漲,被后唐軍俘獲斬殺以及掉入河中淹死的契丹人,不計其數。

14.①由原文“晏球增修西關城以為行府"可知,修建防御工事,建立官府行政機構;②由原文“使三州民輸稅供軍食而守之”可知,建立充分的后勤保障;③由原文“晏球集諸將校令之曰:‘王都輕而驕,可一戰(zhàn)擒也……回顧者斬’"可知,做好站前動員,嚴明紀律。

古代詩歌閱讀

同王員外雨后登開元寺南樓因寄西巖警上人

盧綸

過雨開樓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

寒蟬噪暮野無日,古樹傷秋天有風。

數穗遠煙凝壟上,一枝繁果憶山中。

何言暫別東林友,惆悵人間事不同。

[注]盧綸:“大歷十才子”之一,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亂后的大歷年間。雖詩名遠播,卻屢試不第,仕途不順。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晚虹"和“暮野”等詞語表明登樓的時間是雨后傍晚時分。

B.“白云相逐水相通"描繪了雨后天空云煙滾滾、地上流水嘩嘩的景象。

C.頸聯中詩人視角由近及遠,描寫內容由眼前到回憶,頸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D.尾聯寫詩人想起了東林的好友,詩人面對世事紛繁,內心充滿了惆悵。

16.頷聯寫景精妙,請簡要賞析。

【答案】15.C

16.①上句“噪”字以動襯靜,曠野中寒蟬凄鳴,渲染了凄清氛圍。②下句“傷"字運用擬人手法,古樹在秋風中凋零,令人傷感。③頷聯寓情于景,詩人仕途不順,處境艱難,內心充滿了落寞與無奈。

【知識點】表達技巧類題目;古代詩歌鑒賞綜合練習

【解析】【點評】(1)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

(2)本題考查煉句的能力。明陳述對象,在此基礎上,描述句子大意。①明手法及特點: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哪些事物(景物)的什么特點。②明結構作用:有的詩句還要指出該句在結構上的作用。可用以下提示作參考:首句作用——點題、統(tǒng)領全詩、鋪墊、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等;尾句作用——總結、升華主題、卒章顯志、照應上文、意味深遠等;中間句作用——過渡、伏筆、轉換話題、欲揚先抑等。③明確情感或理趣。

15.C.“頸聯中詩人視角由近及遠”分析錯誤。原句“數穗遠煙凝壟上"是遠景,“一枝繁果”是近景,因此詩人視角是由遠及近。故答案為:C

16.頷聯前句“寒蟬噪暮"寫聲音,是動景;“野無日”渲染出一種黃昏時暗淡寂靜的氛圍,以寒蟬的“噪"來反襯暮野的靜,運用反襯手法,以動襯靜,更突出了四野的寂靜,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傷感之情。后句寫“古樹傷秋”運用擬人手法,寫古樹之“傷",賦予古樹以人的感情,秋天古樹繁華不再,枝葉凋零,仿佛在為逝去的年華而傷感,實則是詩人內心情感的移注,移情于物,表現詩人內心的傷感;“天有風”渲染了秋氣肅殺,表達了詩人內心深重的傷感之情,給讀者以天地之間四野蕭索的感受,很有感染力。

17.名篇名句默寫

(1)曹操《短歌行》中,詩人對心目中的“嘉賓",念之思緒“悠悠”,迎之“",待之“”,懷之“心念舊恩"。

(2)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寫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的兩句是“___,___”。

(3)李白《將進酒》中,用夸張手法顯示黃河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的兩句是“___,___"。

【答案】(1)鼓瑟吹笙;契闊談讌

(2)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知識點】理解性默寫

【解析】【分析】(1)根據語境迎之可得出鼓瑟吹笙;根據語境待之可得出契闊談讌

(2)根據語境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寫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的兩句是可得出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3)根據語境李白《將進酒》中,用夸張手法顯示黃河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的兩句是可得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點評】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疾橹苯有阅瑢懞屠斫庑阅瑢憙煞N類型,此題屬于理解性默寫,要求學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語言文字運用Ⅰ

近二三十年來,我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養(yǎng)成了日常飲用牛奶的習慣。你可能會問,羊奶、駱駝奶、馬奶同樣可以喝啊,____?這是因為;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牛的哺乳期更長,可達九個月;____,一頭母牛一年能生產約6000千克牛奶。另外,從養(yǎng)殖成本來看,駱駝的進食量較大,飼養(yǎng)環(huán)境要求復雜;雖然羊的養(yǎng)殖需求與奶牛相似,但其產奶量小。最重要的是,____,而其他哺乳動物的乳汁在營養(yǎng)上則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或是脂肪含量過高,或是蛋白質等關鍵營養(yǎng)物質偏少。

①牛奶還是鈣的優(yōu)質來源。②日常飲食中,可以補鈣的食物有很多,③比如綠葉蔬菜、菠菜、豆制品等,④但人們依然推崇喝牛奶。⑤第一,牛奶補鈣“效率高”,每100克全脂牛奶含鈣約113毫克。⑥第二,喝牛奶補鈣更容易。⑦第三,牛奶營養(yǎng)豐富,牛奶有富含優(yōu)質動物蛋白和B族維生素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成分。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19.文中第二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為什么偏偏牛奶最常見呢;而且產奶量大;牛奶的營養(yǎng)成分最適合人類

19.第③句邏輯不當,“綠葉蔬菜"與“菠菜”是包含關系。修改:比如綠葉蔬菜、豆制品等。第⑦句語義重復?!坝懈缓?意思重復,修改:第三,牛奶營養(yǎng)豐富,牛奶富含優(yōu)質動物蛋白和B族維生素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成分。

【知識點】成分殘缺或贅余;不合邏輯;語句補寫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能力。首先要瀏覽語段,把握句子主要內容,弄清補寫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聯系,要分析文中的關聯詞、代詞、體現層次的語句、修辭句意上下文的銜接和句子前后的照應補寫出句子大體。

(2)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語病的能力。要讀懂句子,弄清它要表達什么意思;在弄清句子要表達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去看哪個詞影響了原意,并根據劃分的句子成分和特征等區(qū)分是哪種語病。常見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利用修改方法,改正錯誤但不要改變句子要表達的意思。

18.第一空,由前文“你可能會問,羊奶、駱駝奶、馬奶同樣可以喝啊”以及后文“這是因為: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牛的哺乳期更長,可達九個月"可知,此處是問問什么人們常喝牛奶,故填“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喝牛奶”;第二空,由后文“一頭母牛一年能生產約6000千克牛奶"可知,此處體現牛的產奶量極高,故填“牛的產奶量更高”;第三空,由后文“而其他哺乳動物的乳汁在營養(yǎng)上則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或是脂肪含量過高,或是蛋白質等關鍵營養(yǎng)物質偏少"可知,此處體現牛奶較之其他奶,存在的問題較少,故填“牛奶在營養(yǎng)上存在的問題很少”。故答案為:為什么偏偏牛奶最常見呢;而且產奶量大;牛奶的營養(yǎng)成分最適合人類

19.本語段語病有二:一是不合邏輯,③句中的“綠葉蔬菜"和“菠菜”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因此去掉“菠菜"二是成分贅余,⑦句中的“富含”和"有”重復,去掉其一。故答案為:第③句邏輯不當,“綠葉蔬菜"與“菠菜”是包含關系。修改:比如綠葉蔬菜、豆制品等。第⑦句語義重復。“有富含"意思重復,修改:第三,牛奶營養(yǎng)豐富,牛奶富含優(yōu)質動物蛋白和B族維生素等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成分。

語言文字運用Ⅱ

大澤鄉(xiāng)簡直成為“大澤”了。白茫茫的水面聳露出幾簇茅屋,三兩個村夫就在門前支起了漁網。更有些水柳的垂條,賣弄風騷地吻著水波。剛露出一個白頭的蘆花若不勝情似的在水面顫抖著。天空是鉛色的。雨腳有簪子那樣粗。好一幅江村煙雨圖呵。心神不屬的兩位軍官猛覺得有些異樣的味兒涌上心窩來了。是凄涼,也是悲壯!未必全是癡呆的他們倆,從剛才這回的巡視看出自己的地位是在“死線"上,“死”這有力的符咒在他們的靈魂里發(fā)動了另一種的力量;他們血液中的階級性突然發(fā)酵了。他們不能束手困在這荒島樣的小丘上讓奴隸們的復仇的洪水來將他們淹死!他們必須試一試最后的掙扎!

“看出來么?不是我們死,便是他們滅亡!"

“先斬兩屯長(陳勝、吳廣)?”

“九百人一齊坑吧!"

先開口的那位軍官突然將右臂一揮,用重濁的堅決的聲調說了。

“誰給我們掘坑?”

聲音是兇悍中帶沉著。“這茫茫的一片水便是坑?"

跟著這答語,下意識地對腳下那片大水望了一眼,軍官之一得意地微笑了;然而笑影過后,陰森更甚。

20.請簡要分析文中畫波浪線處的修辭手法及表達效果。

21.文中畫橫線部分連用四個句號,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22.試比較加著重號句子“誰給我們掘坑?”與“生活中誰都需要表達和交流"中的“誰”表意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20.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柳條細長柔軟、搖曳生姿的情態(tài)。

21.①連用四個句號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使每個句子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表意功能。②這里不僅寫景物,也是在渲染氣氛,給人以壓抑、沉重之感。

22.“誰給我們掘坑?"中的“誰”表示疑問,相當于“哪個人"。“生活中誰都需要表達和交流”中的“誰"是泛指任何人。

【知識點】標點符號的使用;修辭手法的分析、運用;字詞在語境中的含義

【解析】【點評】(1)本題主要考查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首先要了解修辭手法所具有的特點及其表達的效果。然后根據語言環(huán)境體會修辭手法在此處表達所起的作用,比如內容情感方面,結構上下文方面,語氣語調轉換方面,最后分條整理,并用簡練的文字表達出來。

(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用來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根據標點符號各自的作用,判斷標點符號的正誤,注意易錯易混的標點符號,特別注意問號、頓號、引號、冒號、破折號的特殊用法。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能力。首先要理解其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其次要理解其語境意義,即深層意義。

20.“更有些水柳的垂條,賣弄風騷地吻著水波”中陳述對象為水柳的垂條,但“賣弄風騷地吻著"是熊蓉人的,所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吻著水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柳枝條的細長柔軟。而“賣弄風騷地吻著"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柳枝條的搖曳生姿。故答案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柳條細長柔軟、搖曳生姿的情態(tài)。

21.連用句號一般可以起強調作用。本處四個句號分別寫了“蘆花”“天空"“雨腳”以及總括性語句“好一幅江村煙雨圖呵"。本處強調了這些景物,使每個句子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表意功能。景物描寫能夠渲染氣氛,本處通過“白頭的蘆花”“鉛色的天空"“有簪子那樣粗的雨腳”“江村煙雨圖"渲染了沉重壓抑的氛圍,同時這樣的景色也給人壓抑、沉重之感。故答案為:①連用四個句號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使每個句子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表意功能。②這里不僅寫景物,也是在渲染氣氛,給人以壓抑、沉重之感。

22.“誰給我們掘坑?”這句話是一個一般疑問句,而疑問詞則是“誰",所以“誰”表示疑問,相當于“哪個人"。“生活中誰都需要表達和交流”是一個陳述句,需要表達和交流是任何人都需要的,所以句中的“誰"是泛指任何人。故答案為:“誰給我們掘坑?”中的“誰"表示疑問,相當于“哪個人”?!吧钪姓l都需要表達和交流"中的“誰”是泛指任何人。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高考成績出來后,人們對考生成功的定義和今后發(fā)展的前景觀點不一。有人認為,任何時代都有少年得志、一鳴驚人的幸運兒,也有厚積薄發(fā)、大器晚成的負重者。也有人認為,人生的成功既有社會公認的一些標準,也應當有自己的定義。還有人說,人生不是一場馬拉松,因為它本就不是一場比賽,而是時時刻刻的體驗。

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知識點】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借助高考成績出來這一情境,引發(fā)了人們關于成功的多角度討論:第一種觀點對于成功時間的早晚引發(fā)了“成功是否要趁早"這一討論,從材料可看出,成功有早有晚,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對于這兩種觀點,應當看到,它們都既有其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少年得志的人,強調人生的價值在于進取,青春年華,自當有一股“銳氣”,避免過早地貪圖安逸,但這種成功定義往往容易導致人急功近利,好走捷徑,最終誤入歧途,迷失自我。而大器晚成則是一種踏實的態(tài)度,強調“功到自然成"、厚積薄發(fā);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也可能會作為某些人“無所作為”的借口,或“安于現狀"的安慰劑,所以我們也應該辯證分析,理性對待。

對于第二種觀點,由誰評判、以及如何定義成功的標準,可看出既有社會公認,也可以由自己定義。對此,可以認為由他人評判相對客觀,不至于被某些人作為消極躺平的借口,但也應當認識到被他人的標準所裹挾,往往會陷入極端、功利之境地。而由自己去定義成功,則體現了我們的自主意識與自由追夢的重要性。

而最后一個觀點不像前兩者一樣擺出兩種看似針鋒相對的態(tài)度給我們以選擇,而是指出人生不是一場比賽,這說明人生不是只有最后的一個比賽結果,只根據輸贏評判成功與否,而是重在時時刻刻的體驗,也就是結果。這能體現出一些人悅納自我、知足常樂、活出自我、享受過程的人生姿態(tài),值得肯定。當然,對此也應該認識到,強調比賽、結果,也不一定完全只代表功利心態(tài),也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進取精神。

“對成功的定義和今后發(fā)展的前景”這一討論話題,以及上述三種評論角度,都說明圍繞“成功"這一個論題,行文時每個考生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寫作時要重點思考個人對成功的看法,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感悟和思考,分析自己在面對不同成功定義時的態(tài)度和看法,以及如何看待成功。而在具體論述過程中,可以側重其中一個方面,闡述你對成功的看法;也可以綜合進行闡述。當然,不管怎樣立意,要注意契合材料。比如,可以針對“成功是否要趁早”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如認可大器晚成,可說金子在發(fā)光之前要有一定的沉默、積淀、磨煉,擁有發(fā)光的內涵與底蘊。而若贊同“成功要趁早",也要注意補充說明,年少是小有成就固為好事,但切不可止步不前,否則終將如仲永般泯然眾人矣。若針對第二種觀點展開論述,則可結合當下較為熱門的一種說法“標配人生”展開論述,說明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標配"標準因人而異,可以選擇平常,也可以選擇不凡。時下這個社會應該是越來越包容的,不管你怎么選,只要懷揣著對生活的美好期許,并且一直努力向上,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回饋社會,就是成功。若針對成功路上的過程與結果展開論述,則可說明結果雖重要,但在過程中我們也能有很多心靈的收獲等等。在談論個人對成功的看法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感悟和思考,分析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與成功相關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立意:

1.立大志,成大器。

2.但問前路,無問西東。

3.結果雖重要,個人獨特體驗更珍貴。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材料作文的寫作能力。首先要讀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點,理清關系。然后立意要準確,力求新穎,立志好壞影響到作文的創(chuàng)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當巧妙,我們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或間接引用一下題干材料,可以照應話題,否則容易造成與材料疏遠的感覺。

1/1河北省邢臺市五岳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語文10月期中考試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Ⅰ

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以來,黃河中下游靜態(tài)的部落生活漸被戰(zhàn)亂、征服和群體殺戮打破,華夏舊(早期)文明與國家由此產生。從孕育到成熟,華夏舊文明跨越兩千年。和同期的其他古代人類文明一樣,它們都屬于神權與王權合一、宗教主導的社會。如果一直延續(xù)下去,歷史將充斥族群壁壘、殺戮與獻祭。

但周滅商后,以殺戮和人祭為特色的華夏舊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營造的新華夏文明。周公消滅了舊華夏文明及其相關記憶,打破了族群血緣壁壘,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類族群的差異看作神創(chuàng)的貴賤之別。這是華夏文明最徹底的一次自我否定與重生。在三千年前的古人類文明中,只有華夏文明獨自走出了神權的掌控,成為一個“異類”。這是一種過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續(xù)到今日。

使華夏文明突然轉向的根源,是周公一代人無法言說的恐懼,就像武王姬發(fā)的驚夢。他們可能都在殷都生活過,不僅目睹了商人的血腥獻祭,甚至包括兄長伯邑考的慘死??謶质刮渫醺右蕾嚾思雷诮蹋芄珓t極端憎恨人祭宗教,勢必將其徹底滅絕。這是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解脫路徑。

后世人對周公的認識,有事功和制度文化兩方面:事功,主要是周公輔佐成王、平定三監(jiān)之亂,為西周王朝奠定開局;制度文化,主要是周公“制禮作樂",確立西周的政體,包括諸侯列國分封格局和貴族等級制度。在考古發(fā)現商朝的遺址與人祭文化之前,人們對周公的理解只能達到這種程度。

但事實上,周公最重要的工作是消滅商人的人祭宗教,以及與之配套的弱肉強食的宗教價值體系。他不僅阻止了周人模仿和繼承這種宗教文化,也在殷商遺民和東夷族群中根除了它。尤其關鍵的是,周公還抹除了與商朝人祭有關的記憶,甚至也隱藏了自己禁絕人祭行為的種種舉措。這是為防止人祭宗教的死灰復燃和卷土重來,也是為掩蓋周人曾為商朝捕俘人牲的那段不光彩的歷史①。

為了填補人祭宗教退場造成的真空,周公發(fā)展出了一套新的歷史敘事、道德體系和宗教理念。這主要體現在《尚書》的幾篇誥命中:

一、淡化商人對“帝”的崇拜。在商朝末期,“帝"已經和商王身份重疊,商王具有“帝”的神性。但周滅商后,王已經不能身兼“帝"之名號,對周人來說,帝在高高的天庭之上,不會化身為世間凡人。

二、為減少神界對現實的干預,周公會盡量用“天”的概念來代替“帝",因此,天帝發(fā)布的命令(“帝命”)變成了含糊的“天命"。

天命的觀念在后來的中國一直存在,但人們已經忘記了它的緣起。“天”無形無象,無言無行,不容易被賦予擬人化的個性。在《詩經》里,天帝曾頻頻給文王下達命令,如命令文王攻打崇國,武王滅商據說也是來自天帝的意旨,但后世周王已經無法接收神界的具體指示,所以改稱為“天命"后,它變成了一種更為抽象的、近乎隱喻的道德規(guī)訓。

當然,周公時代還不可能有科學主義的無神論認知,神界即使被放置得比較遠,也不會和王朝政治完全絕緣。比如,西周的王就被稱為“天子”,也就是天的兒子,而這是連商代甲骨文也沒有的詞,但無論怎樣,“天"還是過于含糊,周人及其以后的歷代王朝從未給“天子”增加更具體的神性定義與功能。即便秦始皇使用“皇帝"尊號,其直觀用意也是強調自己和六國之王的不同,雖有強調王者尊貴的這一層神性之意,但也使“帝”落入凡塵,并不比“天子"概念更神秘。

三、周公宣稱,王者應當愛民、德治和勤勉,這樣才會受到“天命”青睞,長壽享國;如果王者殘暴對待庶民和小人,天命就會轉移到更有德的候選君王身上,從而改朝換代。本質上,周公的這樣一種“政治—道德"體系是一種“性善論”的社會模型,回避了統(tǒng)治者對民眾的征斂和暴力統(tǒng)治,認為王者的使命是護佑和教化萬民,進而把道德倫理推進到一切人群中。

因為周公掐斷了神對人間的直接干預,這意味著華夏世界不會再有主導性宗教,以神的名義頒布的道德律條(如摩西十誡、佛家五戒)也無從產生,所以周人必須另行尋找一套用于世俗生活的道德原則。這種世俗道德的原理,是“推己及人",也就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考慮,從而決定自己對待他人的方式。

在《詩經·小雅》中有一首《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翻譯為白話就是,世間的偉大秩序啊,是古代圣人規(guī)劃的;別人心里怎么考慮的,我設身處地想一下也就知道了。

再到春秋晚期,孔子則用了一個字來定義人和人之間的道德標準,這便是“仁"。他的學生樊遲問他仁的含義,孔子曰:“愛人?!保ā墩撜Z·顏淵》)而實現仁愛的方法,則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人類的一切道德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都可以從這八個字推導出來。所以,孔子從不教育學生們不許殺人,不許偷搶……因為這都已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里了。②

周公在事實上扭轉了歷史進程,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孔子則把一切文本成果匯總起來,形成“六經”經典,傳遞給后世。華夏文明的源頭就是如此,再無其他。

可以說,“六經"是截至孔子時代的符合周公精神的華夏世界社會歷史知識的總集,不僅是儒家學派的基石,也是傳統(tǒng)時代的人們了解商周及更早時代的幾乎唯一信息源。換句話說,“六經”決定了華夏新文明獨有的內核與特質,是華夏新文明的源代碼。

概而言之,周公時代變革的最大結果,是神權退場,這讓中國的文化過于“早熟";戰(zhàn)國時代變革的最大結果,是貴族退場,這讓中國的政治過于“早熟”。而在其他諸人類文明中,神權和貴族政治的退場,都發(fā)生在公元1500年之后的所謂近現代時期。

周公和孔子的努力維持了兩三千年,直到考古學家的鏟子挖出夏、商遺址,被“六經"等古文獻掩蓋和誤讀的歷史真實,才得到重新詮釋與復原。

我們被考古學改變的認知,不只是夏商。

(摘編自李碩《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

[注]①周人本為商人附庸,與羌人同族,卻不得不為商王大批量捕獵羌人,用作祭祀的人牲。后來姬昌(文王)自己的兒子伯邑考也被紂王獻祭。②李碩認為,雖然孔子是魯國人,但他的祖先出自宋國國君家族,是商人后裔。孔子后來從事文獻整理與學術工作,極有可能發(fā)現了周公一心想要隱藏的前朝人祭秘密。一則出于對周公滅商后未對商人施行殺祭的感激;二則也源于對殘忍的獻祭行為的本能抗拒,所以愿意秉承周公的精神,不遺余力宣揚仁德。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華夏早期文明與國家產生在仰韶文化晚期之后,這與當時戰(zhàn)亂、征服和群體殺戮的社會背景不無關系。

B.武王與周公因有著無法言說的恐懼,所以他們不管是依賴人祭還是滅絕人祭,其本質都是為了解脫。

C.最高統(tǒng)治者稱謂從“天帝”到“天子",而“帝命”隨之變成了“天命",這是周公為了減少神界對現實干預的結果。

D.中華文明與其他諸人類文明相比,在文化、政治上具有典型的“早熟”特征,是一個“異類",這里既包含作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有深沉的惋惜之意。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神權王權合一勢必帶來族群壁壘、殺戮與獻祭等行為,如果讓塵世生活遠離宗教和鬼神世界,破除神創(chuàng)迷信,各種慘無人道的行為也能得以消除。

B.后世人對周公的認識有局限,一則因為考古發(fā)現的第一手資料有限,二則也是周公為了掩蓋周人捕俘人牲的歷史而刻意隱瞞的結果。

C.文中用大量篇幅來闡述《尚書》中的幾篇誥命,主要為了證明周公建立新的宗教價值體系以根除人祭的族群記憶的觀點。

D.被誤讀幾千年的歷史即便因考古而得以復原,也不能說周公和孔子的努力白費了,因“六經”而重塑的華夏新文明滋養(yǎng)了一代代華夏民族的精神氣質。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文中“推己及人"理念的一項是()

A.周文王根據占卜的結果,服從天帝的指令,攻打崇國,并在此建都。

B.滅商之后,武王計劃將商人押解到洛邑屠殺祭天,但周公不同意,而是主張掐斷天帝對人間的干預,徹底廢除人祭,建立新的人間秩序。

C.“泓之戰(zhàn)”中,宋襄公為自己“不鼓不成列"(不對沒列好隊的敵軍開戰(zhàn))辯護:“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

D.春秋時期有制作陶人俑隨葬和埋入祭祀坑的習俗,結果遭到孔子的詛咒:“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4.周人將滅商的叛亂事業(yè)稱為“翦商”。歷史學者李碩認為,周人翦商大業(yè)的所有行動都與商人的人祭文化脫不開干系。請根據文本分條概括其理由。

5.《翦商》從考古的角度提醒我們,“文明并不是順水推舟、隨潮而至,而是需要每個人去靠近、維系"。請結合文本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現代文閱讀Ⅱ

空缽

蔣一談

阿爾法這一段時間一直糾結著自己的性別,它問過店里說書的老沈。“這個……我還真沒想過。”在老沈看來,一個不必穿衣服的鈦合金機器人站在面前,不會有人談論它的性別。不過,和阿爾法接觸之后,他會下意識地把阿爾法當成機器人孩子,這個孩子幫他倒茶、捶背,扶著他散步,說出的話有條有理,不花他的錢,從未惹他生過氣。

說明書上標識的屬性是中性。它也問過各色客人,大多都覺得中性人是不男不女的那類人,或者是做過變性手術的人。

老板葉嘉當初定制阿爾法的時候壓根兒沒想過這個問題,因嫌男性或女性在服飾選擇上的麻煩就填了一個中性,沒想到會給此時的阿爾法造成這么大的困擾。

這些天,葉嘉去城里了。阿爾法獨自守店。這天上午,它做完手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