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部分地區(qū)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匯編:文言文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王含作廬江郡,貪濁狼籍。大將軍王敦護其兄,故于眾坐稱:“家兄在郡定佳,廬江人士咸稱之!”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于此!”敦默然。旁人為之反側(cè),充晏然,神意自若。(節(jié)選自《世說新語·方正》)材料二:何充,字次道,廬江人。丞相王導妻之姊子,故少與導善,早歷顯官,明帝亦友昵之。成帝即位,遷給事黃門侍郎。平蘇峻亂,稍遷東陽太守。在郡甚有德政,王導、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萬夫之望,必能總錄朝端。臣死之日,愿引充內(nèi)侍,則外譽唯緝,社稷無虞矣?!庇墒羌永舨可袝?。及導薨,轉(zhuǎn)護軍將軍,與中書監(jiān)庾冰參錄尚書事。庾冰兄弟以舅氏輔王室,權(quán)侔人主,慮易世之后,戚屬轉(zhuǎn)疏,將為外物所攻,謀立康帝注,即帝母弟也。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須長君,帝從之。充建議曰:“父子相傳,先王舊典,忽妄改易,懼非長計。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義也。昔漢景亦欲傳祚梁王,朝臣咸以為虧亂典制,據(jù)而弗聽。今瑯邪踐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廟將其危乎!”冰等不從。既而康帝立,帝臨軒,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鴻業(yè),二君之力也?!背鋵υ唬骸氨菹慢堬w,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升平之世?!钡塾袘M色。建元初,出為驃騎將軍,假節(jié),領徐州刺史,鎮(zhèn)京口,以避諸庾。俄而帝疾篤,冰、翼意在簡文帝,而充建議立皇太子,奏可。及帝崩,充奉遺旨,便立太子,是為穆帝,冰、翼甚恨之。充居宰相,強力有器局,臨朝正色,以社稷為己任,凡所選用皆以功臣為先不以私恩樹親戚談者以此重之。然性好釋典,崇修佛寺,供給沙門以百數(shù),糜費巨億而不吝也。于時郗愔及弟曇奉天師道,而充與弟準崇信釋氏,謝萬譏之云:“二郗諂于道,二何佞于佛?!庇篮投曜洌瑫r年五十五,贈司空,謚曰文穆。(節(jié)選自《晉書·何充傳》)【注】康帝,即后來的晉康帝,當時身份是瑯邪王。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凡所選A用B皆以功臣C為先D不以私恩E樹親戚F談者G以此H重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狼籍,文中指名聲不好,與《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的“狼籍”意思不同。B.稍,即“逐漸”的意思,與《登泰山記》“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的“稍”意思相同。C.臨,指執(zhí)掌,與《赤壁賦》“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臨”意思不同。D.卒,在這里指去世。按照古代禮制,士死謂之“卒”,大夫死謂之“不祿”。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大將軍王敦特意在眾人面前夸贊擔任廬江太守的哥哥王含政績斐然、廣受贊譽,作為下級的何充對此卻持有異議。B.何充在東陽太守任上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成就,頗受王導和庾亮的賞識,在二人力薦之下,得到提拔重用。C.外戚庾冰兄弟權(quán)傾朝野,為了繼續(xù)保有自己的地位,他們希望讓太后的弟弟康帝即位,并最終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D.何充擔任宰相,才能度量出眾,一心為公,正直無私,深受人們贊譽,但又篤信佛教,花費無度,受到時人譏諷。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須長君,帝從之。(2)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14.后世評價何充“抗直不諂”,文中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登泰山記姚鼐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摴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实坌袑m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shù)勒撸圆患巴?。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shù)里內(nèi)無樹,而雪與人膝齊。桐城姚鼐記。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B.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C.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D.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顧,回頭看,與《涉江采芙蓉》中“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的“顧”的詞義相同。B.陰,指山南水北;陽,與“陰”相反,指山北水南。“泰山之陽”即指泰山的北面。C.晦,指農(nóng)歷每月最后一天。在古代人們常常以月相來確定日期,如每月初一為“朔”。D.京師,古代指國家的都城?!杜眯胁⑿颉分小拔覐娜ツ贽o帝京”的“帝京”即此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從京城冒風雪出發(fā),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過長城,到達泰安。B.作者按游蹤進行描寫。他從中谷登山,但是沒有到古人所說的天門溪水即東谷去欣賞景色。C.姚鼐寫景善用修辭,如“半山居霧若帶然”用比喻寫出了雄偉的泰山具有溫柔飄逸的風韻。D.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寫的游記,他當時與知府朱孝純之子朱穎一同登上了泰山之頂。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世皆謂之天門云。(2)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14.作者按照時間順序?qū)懥嗽谌沼^亭所觀日出的景象。閱讀本文第三段,請依據(jù)文本,完成以下表格。時間的詞語表現(xiàn)景象的語句概括景象特點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①稍見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眾山如骰子般白而小須臾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②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太陽紅如朱砂,下面又有紅光承托回視絳皓駁色,而皆若僂。③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撸澜灾^之天門云,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匾暼沼^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清代姚鼐《登泰山記》節(jié)選)材料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廣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為三門,如三楹之室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聲如鐘。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逢逢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與二三子浩歌其間,其聲轟然,如鐘磬助之響者,下視深溪,水聲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昔白樂天自江州司馬徙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適自通州將北還,樂天攜其弟知退,與微之會于夷陵,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歐陽永叔暨黃魯直二公皆以擯斥流離,相繼而履其地。予自顧而嘻,誰擯斥予乎?誰使予之流離而至于此乎?偕予而來者,學使陳公之子曰伯思、仲思。而陳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則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夫樂天、微之輩,世俗之所謂偉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時,故凡其足跡所經(jīng),皆有以傳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顯。若予者,雖其窮曲陟險,與蟲鳥之適去適來何異?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于通都太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顧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區(qū),美好不外見,而人亦無以親炙其光。嗚呼!此豈一人之不幸也哉?。ㄇ宕鷦⒋髾湣队稳味从洝?有刪節(jié))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B.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C.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D.雖然山川之勝/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則好游者踵/相接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燭,指照、照亮,名詞用作動詞,與“漁樵于江諸之上”中的“樵”用法相同。B.戊申,指用干支紀日,與《赤壁賦》“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法相同。C.絕,指斷絕、停止,與《勸學》“非能水也,而絕江河”中的“絕”意義不同。D.窮,指窮盡、到達,與《桃花源記》“欲窮其林”中“窮”意義和用法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寫作者自京城至泰安,“乘”“歷”“穿”“越”“至于”一貫而下,既寫旅途很辛,又表現(xiàn)登山的迫切心情。B.材料一第一段寫登項所見之景,描繪了一幅泰山夕照圖,景象逼真,動靜相宜,意境開闊,畫面充滿生機和情趣。C.材料二第三段敘述歷代名人游洞情況,交代三游洞得名緣由和自己游洞的原因,敘中有議,并引出下文的議論。D.兩則材料都是山水游記,一寫登山一寫游洞。姚文抒情客觀節(jié)制,融情于景;劉文則先敘后議,直白淺近。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2)其后歐陽永叔暨黃魯直二公皆以擯斥流離,相繼而履其地。14.兩則材料第二段均以寫景為主,但描寫景物的角度各有側(cè)重,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湖南省益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選自《勸學》)材料二: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shù)①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②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③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④。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⑤矣。學莫便乎近其人⑥?!抖Y》《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jīng)⑦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jīng)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shù)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篇》)【注】①數(shù):指學習的具體科目。②箸:通“著”,附著。③蝡:同蠕,微動。④囋:多話。⑤向,通“響”。⑥人:指良師、賢師。⑦經(jīng):通“徑”,途徑。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其義A則始乎為士B終乎C為圣人D真積力E久則入F學至乎沒而后止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所編撰,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B.材料一“用心一也”與材料二“一可以為法則”兩句中的“一”字詞義相同。C.君子,古代可指地位高的人。材料一、二中的“君子”均指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D.材料一“學不可以已”與材料二“順《詩》《書》而已耳”中的“已”字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二認為君子學習入耳用心,其行為符合禮儀,且一舉一動都能成為別人的榜樣,但這并不是學習的終極目的。B.材料二認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我,所以不能有別人沒問就去告訴急躁,也不能有別人問一件事而告訴兩件事的嘮叨。C.材料一與材料二都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使論證淺顯易懂。D.從“其數(shù)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等句可知,材料二重在闡明學習要有始有終的觀點,這與現(xiàn)代“終身學習”的理念相合。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14.材料一第四段與材料二第三、四段都圍繞“學”展開論述,但側(cè)重點不同,請簡要概括。答案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0.BDF11.D12.C13.(1)(庾冰兄弟)經(jīng)常用國家面臨強敵威脅,應該立年長成熟的君主(的道理)來勸說晉成帝,成帝聽從了他們的主張。(2)白茫茫的水汽籠罩江面,波光連接著天空。(我們)任憑小船去到哪里,越過茫茫的萬頃江面。14.①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當眾提出異議;②不畏權(quán)貴,在立儲問題上堅持父子相傳;③他當面表明不支持康帝即位,讓剛登基并向他示好的晉康帝尷尬羞愧?!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凡是選任官員,無不以功臣為先,不因私情任用親人,人們因此敬重他。“凡所選用”是所字結(jié)構(gòu)翻譯成名詞性短語,作句子的主語,后面B處斷開;“皆以功臣為先”與“不以私恩樹親戚”結(jié)構(gòu)一致,應單獨成句,前后DF斷開。故選BDF處?!?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能力。A.正確。名聲不好/凌亂。句意:貪財納賄,行為不檢,聲名敗壞。/菜肴和果品已經(jīng)吃完了,杯盤凌亂地放著。B.正確。句意:他逐漸升遷為東陽太守。/逐漸看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擲具一樣的立著的東西。C.正確。執(zhí)掌/面對。句意:執(zhí)掌國政,正氣凜然。/面對大江斟酒,橫執(zhí)長矛賦詩。D.錯誤。大夫死謂之“卒”,士死謂之“不祿”。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太后的弟弟”錯,根據(jù)原文“庾冰兄弟以舅氏輔王室……謀立康帝,即帝母弟也”可知,應是皇帝的同母弟弟。故選C。【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每”,經(jīng)常;“說”,勸說;“說帝以國有強敵”,狀語后置,“以國有強敵說帝”;“長君”,年長的君主。(2)“白露”,白茫茫的水汽、霧氣;“縱”,任憑,放任;“如”,去,到,往;“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應為“茫然萬頃”。【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①由原文“時何充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廬江人,所聞異于此!’敦默然”可知,不阿附上司王敦,敢于當眾提出異議;②由原文“庾冰兄弟以舅氏輔王室……謀立康帝注,即帝母弟也。每說帝以國有強敵,宜須長君,帝從之。充建議曰:‘父子相傳,先王舊典,忽妄改易,懼非長計’”可知,不畏權(quán)貴,在立儲問題上堅持父子相傳;③由原文“既而康帝立,帝臨軒,冰、充侍坐。帝曰:‘朕嗣鴻業(yè),二君之力也。’充對曰:‘陛下龍飛,臣冰之力也。若如臣議,不睹升平之世?!塾袘M色”可知,他當面表明不支持康帝即位,讓剛登基并向他示好的晉康帝尷尬羞愧。參考譯文:材料一:王含任廬江郡太守,貪財納賄,行為不檢,聲名敗壞。大將軍王敦袒護他哥哥,一次特意在大家面前贊揚說:“我哥哥在郡內(nèi)一定政績很好,廬江有名望的人都稱頌他!”當時何充在王敦手下任主簿,也在座,嚴肅地說:“我就是廬江人,所到的和你說的這些不一樣!”王敦啞口無言。旁邊的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卻十分安定淡然,神情和平時一樣。材料二:何充,字次道,廬江郡人。他是丞相王導妻姐的兒子,因此年少時便與王導關系融洽,很早就擔任顯要官職,明帝也喜愛他。成帝即位后,何充升任給事黃門侍郎。平定蘇峻之亂后,他逐漸升遷為東陽太守。在郡為官有很多有益于百姓的政治措施和政績,王導、庾亮一起向成帝進言說:“何充才識度量過人,端正有節(jié)操,有萬夫所歸的聲望,必能掌管朝政。老臣辭世之日,希望陛下選用何充為近侍,天下將會安定,社稷無憂了?!币虼撕纬渖秊槔舨可袝?。等到王導逝世后,何充轉(zhuǎn)任護軍將軍,與中書監(jiān)庾冰參與總領尚書事。庾冰兄弟以國舅身份輔佐朝廷,權(quán)勢等同天子,擔心新帝即位之后,自己與皇帝的關系疏遠,將遭到外臣攻擊,因而策劃擁立康帝,就是成帝的胞弟。(他們)經(jīng)常用國家面臨強敵威脅,應該立年長成熟的君主的道理來勸說晉成帝,成帝聽從了他們的主張。何充建議說:“父子傳位,是先王既定的法典,忽然妄加改變,恐怕不是利國的良策。所以武王不傳位給有圣德的弟弟,是遵循大義。從前漢景帝也打算傳位給其弟梁王劉武,百官都以為毀亂典章制度,不能接受。如今瑯邪王繼位,年幼的太子怎么辦!國家社稷,恐怕要危險了!”庾冰等不聽。不久康帝繼位,康帝來到前殿,庾冰、何充兩邊侍坐??档壅f:“朕繼皇位,是二位愛卿之力啊?!焙纬浠卮鹫f:“陛下即位,是臣子庾冰一人之力。如果依我的主張,陛下就不能君臨天下了。”康帝臉上露出羞愧神情。建元初年,何充出任驃騎將軍,代表皇帝出行,兼任徐州刺史,鎮(zhèn)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不久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想要立簡文帝,而何充建議立皇太子,他的建議被康帝采納。等到康帝駕崩,何充奉遺詔,立太子為帝,這便是晉穆帝,庾冰、庾翼十分怨恨何充。何充擔任宰相,剛強果敢,才識度量過人,執(zhí)掌國政,正氣凜然,以國家興旺為己任,凡是選任官員,無不以功臣為先,不因私情任用親人,人們因此敬重他。然而他酷愛佛教,大修寺廟,供養(yǎng)的和尚以百計,浪費億萬而不吝惜。當時郗愔和他的弟弟郗曇信奉天師道,而何充和他的弟弟何準篤信佛教,謝萬譏笑他們說:“二郗諂于道,二何佞于佛?!焙纬溆谟篮投耆ナ?,終年五十五歲。朝廷封贈為司空,謚號為文穆。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0.A11.B12.D13.(1)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像門檻一樣橫在路上的山崖,世人都叫它天門。(2)這天我們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刻全部模糊或缺失了。14.①風雪撲面,云霧彌漫;②云彩成線,五彩繽紛;③顏色錯雜,山峰若僂?!窘馕觥俊痉治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其中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huán)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沿著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著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巔頂?!搬B道元所謂環(huán)水也”是一個判斷句,前后斷開,且“泰安城下”指的是地點,中間不能斷開,故排除BD;“循”意為順著,修飾“入”,“以”相當于“而”,用于之間表修飾,在此表示進谷的方式,中間不能斷開,故排除C。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句意:回頭看那一起生活過的故鄉(xiāng),路途顯得那么無邊無際。B.錯誤。陰是指山北水南,陽指山南水北。“泰山之陽”即指泰山的南面。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他當時與知府朱孝純之子朱穎一同登上了泰山之頂”理解錯誤?!爸煨⒓冏訚}”是同一個人,“孝純”是其名,“子潁”是其字。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當”,擋在;“限”,門檻;“崖限當?shù)勒摺保ㄕZ后置句,正確的語序是:限當?shù)乐?。?)“是日”,這一天;“遠古刻”,更古老的石碑(石刻);“漫失”,模糊或缺失?!?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本題概括景象特點,主要說是先將表現(xiàn)景象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然后再進行概括。空①,“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的意思是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此句主要描寫的對象是風雪和云霧,故可概括為:風雪撲面,云霧彌漫??闸?,“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的意思是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此句主要描寫的景象是云彩,寫了它的變化。故可概括為:云彩成線,五彩繽紛??闸?,“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的意思是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此句主要描寫的是山峰在日光的照耀下的樣子,顏色有變化,形態(tài)也有變化。故可概括為:顏色錯雜,山峰若僂。參考譯文: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長城。最高處的日觀峰,在古長城南面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啟程,經(jīng)過齊河、長清兩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過長城的城墻,到了泰安。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純字子潁的從南面的山腳上山。四十五里長的路上,都是石頭砌的臺階,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個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書中所說的環(huán)水。我起初沿著中間的山谷進山,走了一小半段,越過中嶺,又沿著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頂。古時候登泰山,是沿著東面的山谷進去,路上有個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我沒有到過那里。現(xiàn)在(我)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有山崖像門檻一樣橫在路上的,人們都叫它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泰安城,汶水、徂徠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云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潁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云霧彌漫。逐漸可見云中幾十個立著的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彩形成一條線(呈現(xiàn)出)奇異的顏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顏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著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仡^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日觀亭西面有岱祠,還有碧霞元君祠?;实鄣男袑m在碧霞元君祠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jīng)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里,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跡。日觀峰附近幾里以內(nèi)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桐城姚鼐記述。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0.A11.B12.D13.(1)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被照著,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鞠躬的樣子。
(2)后來歐陽永叔及黃魯直兩人都因為被排斥,漂泊至此,相繼來到此洞。14.①材料一:按時間順序描寫觀日出的過程,側(cè)重視覺描寫,突出色彩鮮明。②材料二:按空間順序描寫洞中景象,側(cè)重聽覺描寫,突出聲音美妙?!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雖然這樣,山川之美,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么喜好游玩的人就會爭先恐后地去游玩?!半m然”固定結(jié)構(gòu),可獨立成句,句后斷開,排除BD;“生于通都大邑”是狀語后置句,其后斷開;“好游者”指喜好游玩的人,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名詞用作動詞,指照、照亮;名詞用作動詞,砍柴。句意: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在江邊捕魚打柴。B.錯誤。干支紀日;干支紀年。句意:戊申日月底這一天。/壬戌年的秋天。C.正確。斷絕,停止;橫渡。句意:歌聲縷縷不停于耳。/并非善于游泳,卻能橫渡長江黃河。D.正確。都是形容詞作動詞,指窮盡、到達。句意:即使走遍幽奇險峻的山水。/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直白淺近”不準確。劉文較之姚文,雖抒情議論更直接明了,但也深沉蘊藉,耐人咀嚼。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或”,有的;“絳皓”,紅白;“駁色”,顏色錯雜;“僂”,鞠躬的樣子。(2)“以”,因為;“擯斥”,被排斥;“流離”,漂泊;“履”,到,來到?!?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藝術手法的能力。①由原文“五鼓,……待日出?!砸姟瓨O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可知,材料一:按時間順序描寫觀日出的過程,側(cè)重視覺描寫,突出色彩鮮明。②由原文“中室如堂,右室如廚,左室如別館。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聲如鐘。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撞之則逢逢然鼓音……下視深溪,水聲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尋,其下有徑,薪采者負薪行歌,縷縷不絕焉”可知,材料二:按空間順序描寫洞中景象,側(cè)重聽覺描寫,突出聲音美妙。參考譯文:材料一: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冒著風雪,經(jīng)過齊河、長清,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界限,到達泰安。這個月的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子潁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里,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階,那些臺階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個山谷。中谷的水環(huán)繞泰安城,這就是酈道元所說的環(huán)水。我起初順著中谷進去,路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順著西邊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頂。古時候登泰山,順著東邊的山谷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為“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xiàn)在經(jīng)過的中嶺和山頂,像門檻一樣擋在路上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為“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jīng)登上山頂,只見青黑色的山上覆蓋著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著城郭,汶水、徂徠山就像圖畫一般,半山腰處停留的云霧就像是一條飄帶。戊申日月底這一天,五更的時候,我和子潁坐在日觀亭里,等待日出。大風揚起積雪撲打在臉上。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都是云霧彌漫。逐漸看見云中幾十個白色的像擲具一樣的立著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云中有一線奇異的顏色,片刻之間就變成了五光十色的彩霞。太陽升起,顏色純紅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承托著它,有人說,這是東海?;仡^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著,有的沒有被照著,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鞠躬的樣子。材料二:有一個石洞隆起,高六十多尺,寬約十二丈。兩根石柱屹立在洞口,把洞口分為三個門,就像三室的房子一樣。中室像客廳,右室像廚房,左室像招待賓客的住所。洞中有一塊下垂的鐘乳石,敲它就會發(fā)出像鐘聲一樣的聲音。左室外有一塊小石突出,形狀方正,敲它就會發(fā)出磬聲一樣的聲音。這地方還有些石頭雜著土,撞它就會發(fā)出“逄逢”鼓音般的聲音。后面還有一塊石頭像床,可以坐,我與幾個朋友在洞內(nèi)大聲放歌,聲音轟響,就像是鐘磬等樂器加大了我們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條深溪,水聲清越,就像是從地底傳出來一樣。深溪兩岸,是高達千尋的山壁,下面還有小路,山中樵夫背著柴邊走邊唱,歌聲縷縷不停于耳。以前白樂天(居易)從江州司馬升為忠州刺史,他的好友元微之恰好從將通州回北方,樂天攜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會,所以一起來此洞游玩,洞因為這三人而得名。后來,歐陽永叔及黃魯直兩個人都因為被排斥,漂泊至此,相繼來到此洞。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誰排斥我嗎?是誰把我貶到這里的嗎?和我一起來游玩的,有學使陳公的兒子伯思、仲思。而陳公因為公務不能一起來。但是就算他來了,到底是有幸還是不幸呢?像樂天、微之這樣的人就是世俗所說的高人,地位顯赫,名重一時,所以凡是他們足跡經(jīng)過的地方,都流傳后世,而且那個地方也因為那些人出名。像我這樣的人,即使走遍幽奇險峻的山水,和蟲兒鳥兒來來去去又有什么不同呢?雖然這樣,山川之美,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么喜好游玩的人就會爭先恐后地去游玩;然而把它放在荒遠偏僻的地方,美好的風景就不能顯現(xiàn)出來,人們也就不能親自前來領略它的美好風光。唉!這哪里是一個人的不幸呢!湖南省益陽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答案】10.BDF11.B12.D13.(1)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見識明達,而行為沒有過錯了。(2)口、耳之間才不過四寸罷了,怎么能夠靠它來使七尺長的身軀完美呢?14.材料一第四段側(cè)重闡明學習需要積累、堅持、專一。材料二側(cè)重闡明學習時需要接近賢師(向賢師學習),在內(nèi)心對賢師心悅誠服,并能尊崇禮儀?!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從學習的意義來說,是從做一個讀書人開始,到成為圣人為止。誠心積累,長期努力,就能深入,學到老死然后才停止。結(jié)合前文“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與“其義則始乎為士”結(jié)構(gòu)一致,分別成句,故在B處斷開。結(jié)合前文“終乎為圣人”與“終乎讀禮”結(jié)構(gòu)一致,分別成句,故在D處斷開?!皠t”表順承,表示“真積力久”才會有“入”的結(jié)果,故在F處斷開。故選BDF。【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B.錯誤。專一。/全,都。句意: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都可以成為別人效法的榜樣。C.正確。D.正確。停止。/與“而”組成復音虛詞,意為“罷了”。句意: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讀順了《詩經(jīng)》《尚書》罷了。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闡明學習要有始有終的觀點”錯誤。“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闡述了學習是從誦讀《書》《詩》等經(jīng)典開始,到閱讀《禮》為止?!熬又畬W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闡述了學習要把有益的東西進入耳中,記在心中,貫徹到全身,表現(xiàn)在舉止上。“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闡述了學習時需要接近賢師,在內(nèi)心對賢師心悅誠服,并能尊崇禮儀。所以材料二重在闡釋學習的途徑與方法。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能力。(1)“博學”,廣博地學習;“日”,名詞作狀語,每天;“參省”,檢查反??;“明”,明達。(2)“口耳之間,則四寸耳”,省略句,應為:“口耳之間(距)則四寸耳”;第二個“耳”,罷了;“曷”,怎么;“美”,使……美?!?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材料一“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兩個事例,通過類比得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結(jié)論,即圣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說明學習需要積累?!膀U驥”與“駑馬”,“鍥而舍之”與“鍥而不舍”對比,突出堅持的重要性。“蚓”與“蟹”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心浮氣躁。根據(jù)材料二“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可知學習要接近良師益友;根據(jù)“學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可知學習要心悅誠服地受教于賢師;根據(jù)“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可知學習要尊崇禮儀。參考譯文: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南京住建部房屋租賃合同示范文本更新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門窗品牌代理銷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內(nèi)部施工質(zhì)量監(jiān)理合同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大巴租賃與夜間觀光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棉紗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成立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農(nóng)產(chǎn)品包裝回收合同4篇
- 2025版新能源車輛融資租賃擔保合同4篇
- 2025衛(wèi)生院與保潔人員勞動合同規(guī)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苗圃土地租賃與種植技術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國際工程項目外籍專家聘用合同
- 拉薩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法》培訓課件
- 回收二手機免責協(xié)議書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條板應用技術規(guī)程
-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舊教材知識差異盤點
- (權(quán)變)領導行為理論
- 2024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二模英語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關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GB/T 8005.2-2011鋁及鋁合金術語第2部分:化學分析
- 不動產(chǎn)登記實務培訓教程課件
- 不銹鋼制作合同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