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MA 027-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 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TCPMA 027-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 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TCPMA 027-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 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TCPMA 027-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 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TCPMA 027-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 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CCSC04團 體 標 準T/CPMA027—2023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Standardstrainsofpathogenicmicroorganism—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stablishmentofHIVstrains2023-02–02布 2023-02-02施中華預防醫(yī)學會 發(fā)布T/CPMA027—2023T/CPMA027—2023II目 次前言 II112范引文件 13語定義 14本求 25離養(yǎng)滴要求 2分培養(yǎng) 2擴培養(yǎng) 2病滴定 26定求 2基型定 2表鑒定 37價求 3基要求 37.2活性 3穩(wěn)性 38息求 39藏求 310量制生安要求 4附錄A(范)HIV株分鑒技術 5A.1HIV毒分培滴定 5A.2HIV毒基型定 5A.3HIV毒嗜和體誘特鑒定 6附錄B(范)HIV準株息述 7參考獻 9T/CPMA027—2023T/CPMA027—2023IIII前 言GB/T《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本文件由中華預防醫(yī)學會歸口。T/CPMA027—2023T/CPMA027—2023PAGEPAGE1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標準株艾滋病病毒毒株建立技術規(guī)范范圍(毒(GB19489—2008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37864—2019生物樣本庫質(zhì)量和能力通用要求(ISO20387:2018,IDT)WS293—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WS315—2010毒812—2022病原微生物菌毒T/CPMA011—2020()WS293—2019和WS315—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人免疫缺陷病毒導致艾滋病的病原體。[來源:WS293—2019,2.1]毒株virusstrains可在體外培養(yǎng)、具有保藏價值、經(jīng)鑒定和分類并給予固定編號的病毒。HIV標準株HIVstandardstrains具有HIV典型生物學特征,遺傳學特性得到確認和保證、可追溯,且具有HIV型及亞型的代表性,由保藏機構復核、鑒定,并給予固定編號的HIV毒株。以下簡稱標準株。HIV耐藥株HIVdrugresistantstrains攜帶HIV耐藥基因突變、對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物具有耐受性的HIV毒株。以下簡稱耐藥株。病毒滴度virustitres單位體積中感染性病毒的數(shù)量。注:以病毒的50%組織培養(yǎng)感染劑量(50%TissueCultureInfectiousDose,TCID50)表示。病毒載量viralload血漿(清)中HIVRNA的數(shù)量。注:用每毫升(mL)血漿(清)中HIVRNA的拷貝數(shù)(copies,CPs)或國際單位(IUs)來表示(CPs/mL或IUs/mL)。T/CPMA027—2023T/CPMA027—2023PAGEPAGE2p24抗原p24antigenHIV-1的核心蛋白。注:在HIV-1分離培養(yǎng)和體外擴增時,檢測培養(yǎng)上清液中p24抗原的濃度可監(jiān)測病毒復制情況。全長基因序列full-lengthgenomicsequence約9700bp的HIV全長核苷酸序列。保藏preservation毒毒[來源:WS315—2010,3.2,有修改]保藏機構preservationorganization[來源:WS315—2010,3.3,有修改]病毒嗜性virustropismHIV與宿主CD4+T細胞表面的CCR5或CXCR4輔助受體選擇性結合的生物學特性。合胞體誘導syncytiainducing;SIHIV感染導致細胞融合形成合胞體的過程。新鮮抗凝全血、血漿、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腦脊液、精液等用于HIV分離培養(yǎng),應無菌采集。病毒分離培養(yǎng)上清液用于HIV擴增、滴定、基因型及重組、表型、耐藥表型鑒定等檢測。HIVPBMC與HIVPBMCp24A.1擴增培養(yǎng)應使用待擴增的培養(yǎng)上清液接種健康人PBMC,培養(yǎng)上清液的p24抗原濃度達到1ng/mL以上時,為擴增培養(yǎng)成功。測定HIV的感染性滴度應采用終點稀釋法。HIV3(gagpolA.2T/CPMA027—2023T/CPMA027—2023PAGEPAGE3CCR5和或CXCR4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接種MT-2細胞,觀察合胞體的形成,判斷是否為SI表型。檢測應符合A.3.3.2的規(guī)定。50基本要求WS/T812—2022活性350105TCID/mL50穩(wěn)定性HIV37℃±0.5℃,CO25%±0.193%±2.5%。gagpolenv350信息應完整,包括基本信息、基物信息、特征信息、保存單位聯(lián)系信息。p24傳代信息應明確,包括培養(yǎng)代次、周期和各代次收集時間等。如曾使用該毒株進行研究,應提供包括目的、方法和結果等信息。T/CPMA011—2020HIVB標準株應在不同地點、設備或以不同方法備份保藏。應在液氮或-140℃以下深低溫冷凍保藏,對保藏設備及環(huán)境條件進行溫度監(jiān)控和記錄。應建立保藏信息系統(tǒng),保藏、使用、庫存、銷毀等信息應清晰、可追溯。GB19489—2008注:2006版中的艾滋病毒即本文件中的艾滋病病毒。GB/T37864—2019(2020)HIV樣本

附錄A(規(guī)范性)HIV毒株分離鑒定技術分離培養(yǎng)首選HIV感染者的PBMC,也可使用新鮮抗凝全血、血漿、腦脊液、精液以及其他體液。滴定一般使用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RPMI1640、HIV-1p24CO2分離培養(yǎng)HIV毒株采用健康人PBMC作為培養(yǎng)細胞。將感染者樣本與培養(yǎng)細胞共培養(yǎng)2周~4周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檢測HIV-1p24抗原濃度,終點稀釋法測定HIV的感染性滴度。HIV-1p242p24HIV-1p241ng/mLPBMCHIV-1p24病毒分離培養(yǎng)過程中應設立陰性對照,宜設立陽性對照。HIV樣本HIV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見A.1.4.2)。主要試劑包括核酸提取試劑、PCR擴增試劑、HIV3個基因片段(gag、pol和env)的引物和探針、DNA測序試劑等。主要設備包括PCR擴增儀、電泳儀、測序儀等。RNAcDNAgag、polenvPCRPCRDNApol使用權威機構數(shù)據(jù)庫進行基因序列比對,通過基因遺傳距離分析鑒定毒株的基因型。應使用已知基因亞型毒株的序列作為參考序列。HIV樣本HIV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見A.1.4.2)。L-CO2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加入表達CCR5和/或CXCR4的GHOST細胞,培養(yǎng)48h后,檢測細胞的綠色熒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病毒培養(yǎng)上清液加入MT-2細胞培養(yǎng),連續(xù)2周~3周顯微鏡下觀察MT-2細胞融合現(xiàn)象。GHOSTGFP5CCR5CCR5CXCR4CXCR4(nonsyncytiainducing,NSI)應使用已知嗜性和合胞體誘導表型的毒株作為陽性對照。HIV標準株信息描述見表B.1。

附錄B(規(guī)范性)HIV標準株信息描述表B.1HIV標準株信息描述信息內(nèi)容示例a基本信息中文名稱b艾滋病病毒標準株英文名稱bHIVstandardstrain資源庫編號NPRC2021.01001毒株保藏編號CHPC2021.01001原始編號b304379數(shù)量和體積b1mL/支,2支毒株來源歷史b←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中心←中國醫(yī)科大學艾滋病研究所保藏時間2021-06-01分離時間b2020-08-17分離地址b中國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qū)分離基物bHIV感染者PBMC基物信息樣本描述bHIV感染者全血樣本采集時間b2020-5-19樣本采集地址b中國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qū)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信息性別b男年齡b30臨床分期I期(無癥狀期)感染途徑b男男同性傳播診斷時間b2020-5-19治療情況b樣本采集時未治療檢測情況CD4+T細胞絕對計數(shù):377個/μL病毒載量:66900CPs/mL特征信息p24抗原濃度b10000pg/mL病毒滴度b105TCID/mL50傳代信息b第2代,培養(yǎng)周期28天,培養(yǎng)第11天收集基因型bCRF01_AE用于基因型鑒定的基因片段b3(env、gagpol)全長基因序列無耐藥基因型b無耐藥位點(參考斯坦福耐藥數(shù)據(jù)庫/,2020年)耐藥表型對AZT、d4T、ddI、3TC和EFV均敏感合胞體誘導表型非合胞體誘導型(NSI)病毒嗜性表型bCCR5保存單位聯(lián)系信息聯(lián)系人張XX聯(lián)系電話024-XXXXXXXX聯(lián)系人郵箱XXXX聯(lián)系人所在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艾滋病研究所a示例供參考,使用填寫時表格僅有信息和內(nèi)容。b必要信息,其余為非必要信息。參 考 文 獻[1]WHO-UNAIDSGuidelinesforStandardHIV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Procedures(SecondEdition,2002),WHO-UNAIDSHIVVaccineInitiative,InitiativeforVaccineResearch,HealthTechnologyandPharmaceuticals,WorldHealthOrganization.ISBN921590211[2] ([2006]15號)2006[3] WS315—2010毒2010[4] WS293—2019[5] (2021,2022,13(2):203-226[6]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20年修訂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0[7] BergMG,YamaguchiJ,Alessandri-GradtE,etal.Apan-HIVstrategyforcompleteg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