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_第1頁
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_第2頁
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_第3頁
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_第4頁
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

類型:幼兒園與小學語文,幼兒園幼小銜接家園共育,幼兒園家園共育

標題: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

[摘要]為有效解決幼小銜接問題,必須加強幼兒園小學課程的相互銜接。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必須充分關注兩個學習階段的差異,體現五化課程銜接理念,即課程目標小步子化、課程內容生活化、課程組織統(tǒng)整化、課程實施活動化、課程評價多元化。一、問題的提出幼兒園與小學這兩個相鄰教育階段的銜接是一個世界性的教育問題,世界各國教育界,紛紛開展了相關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國1990年至1994年,原國家教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進行了幼小銜接的專項實驗研究,并出版了系列叢書。1996年,原國家教委頒布實施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29條要求幼兒園和小學密切聯系,相互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2001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其總則的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了幼兒園應與小學相互銜接。為適應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有效解決幼小銜接問題,必須加強幼兒園與小學課程的相互銜接。二、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定位作為人生起始的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第一個階段,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課程目標強調對兒童進行情感、態(tài)度、興趣、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內容相互滲透于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而小學課程則是側重于對兒童進行各科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這兩個教育階段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組織與實施、課程評價等多方面都有其差異性,同時又有其連續(xù)性。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是將幼兒園教育階段與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經驗相互承接、有機結合,保持兩個教育階段語文教育的連續(xù)性與持續(xù)性。因此,幼兒園與小學課程銜接必須充分關注兩個學習階段的差異,體現五化課程銜接理念,即課程目標小步子化、課程內容生活化、課程組織統(tǒng)整化、課程實施活動化、課程評價多元化。(一)課程目標小步予化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課程目標應為:使兒童在活動和生活中樂意運用語言進行交往,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簡單讀寫技能,通過接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發(fā)展其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fā)其想像和創(chuàng)造潛能。幼兒園與小學一年級上期語文課程的具體目標為:課程目標幼兒園語言課程目標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程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領域1.能主動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2.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3.對書籍、閱讀和書寫感興趣。4.在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中,能初步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5.樂意學說和使用普通話。1.喜歡聽故事,看音像制品,樂意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喜愛圖書,愛護圖書。5,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6.熱心參加活動,樂于講述自己的見聞和表達自己的感想。7.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過程與方法領域1.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3.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并學說普通話。4.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1,通過對某些兒童文學作品的聽、看、講述、討論等增強兒童的理解能力。2.通過觀察圖片、實物等引導兒童發(fā)現事物的異同,以促進兒童對漢字識記及辨析的能力。3.通過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有交往、討論、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4.涌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5.能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6.學習朗讀、默讀等閱讀方法。7.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知識與技能領域1.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習慣,具備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2.語文的文法和結構,大致與成人無異,具備一定的詞匯量。3.能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互相溝通,毫無困難。4.能有條理地重述不久前發(fā)生的事情,或描述一幅簡單圖畫。5.能用語言比較清楚地表達喜怒哀樂等情緒。6.具備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2.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3.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4.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5.掌握漢字的基本筆劃和常用的偏旁部首。6.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50個會寫??梢?,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課程目標定位應重點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培養(yǎng)兒童對聽說讀寫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運用語言與人交往,學習傾聽別人和表達自己,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并能夠主動運用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拓展視野,進而促進其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fā)展。(二)課程內容生活化1.重視語文知識、認知知識和社會知識的融合。有關研究表明,認知發(fā)展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基礎,只有當兒童能把語詞或語句所標志的事物從環(huán)境中區(qū)別出來時才能掌握相關話語,兒童的句法結構是隨著動作的發(fā)展而逐步完善的,未達到一定的智能運算水平,兒童就不能理解和使用相應的話語。兒童語言內容的發(fā)展取決于兒童知識與兒童生活內容的相互作用。因此,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時期的語文課程內容不能只是單一地傳授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應將語文知識、認知知識和社會知識相互融合,使兒童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的發(fā)展成為兒童語文發(fā)展的有效支撐,同時語文的發(fā)展也會反過來促進兒童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在家里》、《登山》、(自選商場)等課文就直接來源于兒童的生活,并較好地把拼音、識字等語文知識與一些認知知識和社會知識融合在一起,淺近易懂,容易被兒童接受,能有效促進兒童多方面的發(fā)展。2.以兒童語文發(fā)展的現有水平為起點。語言是一種社會性符號系統(tǒng),個體掌握語言是在自身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這是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這個過程要經歷兩個轉換:(1)非語言交際向語言交際的轉換;(2)口頭語言的使用向書面語言使用轉換。從幼兒園到小學,正是兒童從口頭語言的使用向書面語言的使用轉換的時期,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也正是為了順利地實現這一轉換。從口頭語言轉換到書面語言的關鍵是讀寫的掌握,讀寫離不開文字,文字的掌握是讀寫的基礎。進入小學,兒童開始大量接觸書面語言,拼音、識字、閱讀、寫字、寫話成為小學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因此,幼兒園語言課程內容必須相應選擇培養(yǎng)兒童聽說讀寫興趣的內容,使兒童了解書面語言知識的內容,通過辨認物體、圖形、符號為辨認字形打基礎的內容,通過游戲、繪畫、手工等發(fā)展手指肌肉為寫字打基礎的內容,為兒童學習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做好情感態(tài)度和方法技能的準備。而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內容就應該在此基礎上略微增加難度提高要求,選擇兒童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逐步進入純抽象文字符號的認寫,在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開展教學,真正實現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的銜接。(三)課程實施活動化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課程實施應注意教學方式的活動化、游戲化。幼兒園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既可以進行專門的語文教學活動,又可以開展與其他活動結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活動和游戲中讓幼兒大量接觸書籍,接近書面語言,養(yǎng)成熱愛書籍自覺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同時,通過觀察圖形、符號等激發(fā)幼兒對文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繪畫、手工等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技能。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重視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注意把活動和游戲引入語文教學中,增加間接教學的比重,組織學生圍繞所學課文開展聽說活動,或以角色扮演等游戲方式學習課文,營造適宜的物質環(huán)境,動靜結合,寓教于樂,把抽象枯燥的文字語言學習過程變成直觀生動的情感體驗過程,充分發(fā)揮兒童學習的主體性。同時,允許兒童在語文學習中犯錯,采取比較策略的方式給予糾正,讓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地學習和掌握語文。(四)課程評價多元化1.強調兒童語文學習情感態(tài)度領域的發(fā)展。兒童對語文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將是幼兒園和小學語文課程評價的重心。評價應關注兒童是否喜歡口語交際、識字、閱讀和寫話,是否具有積極主動參與聽說讀寫活動的愿望,是否喜愛故事、兒歌、寓言、童話等文學作品,是否愛護書籍,是否樂意傾聽別人表達自己,是否具有表達自己見聞和感受的自信心,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分享,并有興趣共同交流與討論。2.關注兒童學習語文的方法與過程。加強形成性評價,關注兒童語文學習的過程,觀察兒童能否逐步積累詞匯,并能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加以恰當的運用,能否在識字、閱讀中層開想像,獲得美感等。終結性評價中不僅關注兒童是否掌握了基礎的語文知識,是否具備了基本的語用能力的同時,更應關注兒童是否掌握了簡單的語文學習方法,如借助圖畫閱讀,借助拼音閱讀以及朗讀、誦讀、默讀等基本的閱讀技能。3.采用持續(xù)評價方式。可通過建立成長檔案袋,記錄兒童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軼事,讓兒童、教師和家長都能有發(fā)現者的眼光,及時捕捉到兒童語文學習中的細微進步,幫助兒童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對兒童語文學習的結果評價應多采用定性描述評價方式,結合具有代表性的事實,多使用表揚、鼓勵的語言,加強正面引導,有效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促進功能。三、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應注意的問題(一)應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聯系與溝通,促進兩者雙向靠攏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必將為兒童進入小學接受正規(guī)的語文學習做好;隹備,而小學語文教育也必須在兒童原有語文經驗和能力基礎之上開展,因此,加強兩者的聯系與溝通十分重要,在互相了解的基礎上才能促使兩者雙向靠攏,真正實現銜接。幼兒園必須充分了解兒童進入小學后所要面對的語文學習任務與要求,以及學習方式和環(huán)境的改變,有針對性地做好入學準備工作,如在培養(yǎng)兒童前閱讀、前書寫技能的同時可順便告知其入學后要開始正規(guī)的識字與寫字等學習,可獲得更多的知識,能變得更加聰明等等,甚至有必要專門組織大班下期的兒童參觀小學校園和小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讓兒童不但有能力上的入學;隹備,而且有心理上的期盼和準備,能在進入小學后不陌生、不慌亂,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生活。小學則應在了解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特點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幫助兒童盡快適應轉變的工作。因此,小學低年級的教師應該深入幼兒園,充分了解自己教育對象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以確保語文學習任務與要求的略前性,并通過開展辭舊迎新等活動,引導兒童運用語言回憶和分享在幼兒園度過的美好時光,同時感受小學這個新的大家庭親切而友好的氛圍,給兒童的入學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的開端。(二)切實尊重兒童發(fā)展的階段性和個別差異幼兒園和小學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處于這兩個不同時期的兒童,其生理心理發(fā)展水平是不一樣的。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就從以活動為主導的學習進入了正規(guī)的課業(yè)學習,小學語文課程中的讀寫內容是對抽象符號的掌握,但這一時期兒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只是初步發(fā)展,因此,讀寫方面的要求應適度,如過分拔高超出了兒童的接受能力將不利于兒童的發(fā)展。書寫對兒童的手眼協(xié)調、小肌肉的活動等能力也提出了挑戰(zhàn),在小學初期學習文字應多認少寫,且不能過分苛求書寫的工整和規(guī)范,能激發(fā)兒童書寫的興趣和形成書寫的自信最好。尊重兒童的個別差異也是非常重要,允許每個兒童按照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速度學習語文,避免用惟一而統(tǒng)一的標;隹要求和衡量全班兒童的語文學習,重視有針對性地開展個別化教學,加強個別指導,幫助每個兒童在原有語言水平上得到發(fā)展,并采用靈活而多樣的評價方式,始終在語文教育中堅持面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三)平衡協(xié)調語文目標為幫助幼小銜接階段的兒童有效提高語文能力,這一時期的語文課程應分解語文能力的具體構成,針對該年齡段兒童語文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細化培養(yǎng)兒童的聽說讀寫。例如聽說方面,為了使兒童形成良好的聽的習慣與說的積極性,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兒童通過對某些兒童文學作品的聽、看、講述、討論等增強兒童的理解能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相關話題、看圖講述、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使兒童之間、師生之間有交往、討論、合作的機會,激發(fā)說話的勇氣、興趣,增強兒童口語表達的自信心,提高其表達能力;閱讀方面,可注意培養(yǎng)兒童一定的讀書技能,如幼兒按頁碼翻書,橫排版與豎排版的閱讀順序,翻頁的注意事項等等,小學低年級兒童逐步掌握朗讀、誦讀、默讀等;識字方面,可加強培養(yǎng)兒童觀察、分析、比較和分類的能力,采取有計劃地觀察圖片、實物等引導兒童發(fā)現事物的異同,以促進兒童進入漢字學習后對漢字識記及辨析的能力;寫字方面,注意通過各種游戲發(fā)展兒童的空間知覺、方位知覺,幼兒園教師還可利用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中出現的田字格四線格,讓幼兒在格內構圖,或設計游戲,做判定方位的練習??赏ㄟ^繪畫活動,提高幼兒劃線條的流暢性,提高對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還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幼兒的自我服務和為集體服務,鍛煉小手的靈活性,也可專門設計一些手眼協(xié)調的操作活動和書面練習。(四)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語文學習的課程資源非常豐富,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標牌廣告等等。但幼小銜接階段的語文課程應結合這一時期兒童的學習方式和特點,盡量選取淺近且貼近兒童日常生活的內容,采取直觀、生動、形象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語文教學活動,如加強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制作或運用聲、形、色兼有的優(yōu)良課件,積極調動兒童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學習語文;通過人機交互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兒童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主動嘗試,主動探索,主動體驗,自主學習;通過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搜集資料,促進溝通與交流等等。綜上所述,幼兒園與小學應通過多種途徑,實現語文課程的相互銜接,關注這一時期兒童的特殊需要,有效而科學地幫助他們平穩(wěn)順利過渡。(作者單位:楊曉萍,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李子建,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陳楷紅系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崔晶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摘要]為有效解決幼小銜接問題,必須加強幼兒園小學課程的相互銜接。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必須充分關注兩個學習階段的差異,體現五化課程銜接理念,即課程目標小步子化、課程內容生活化、課程組織統(tǒng)整化、課程實施活動化、課程評價多元化。一、問題的提出幼兒園與小學這兩個相鄰教育階段的銜接是一個世界性的教育問題,世界各國教育界,紛紛開展了相關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國1990年至1994年,原國家教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進行了幼小銜接的專項實驗研究,并出版了系列叢書。1996年,原國家教委頒布實施的《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29條要求幼兒園和小學密切聯系,相互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2001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其總則的第三條明確規(guī)定了幼兒園應與小學相互銜接。為適應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有效解決幼小銜接問題,必須加強幼兒園與小學課程的相互銜接。二、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定位作為人生起始的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第一個階段,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課程目標強調對兒童進行情感、態(tài)度、興趣、能力的培養(yǎng),課程內容相互滲透于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而小學課程則是側重于對兒童進行各科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這兩個教育階段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組織與實施、課程評價等多方面都有其差異性,同時又有其連續(xù)性。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是將幼兒園教育階段與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經驗相互承接、有機結合,保持兩個教育階段語文教育的連續(xù)性與持續(xù)性。因此,幼兒園與小學課程銜接必須充分關注兩個學習階段的差異,體現五化課程銜接理念,即課程目標小步子化、課程內容生活化、課程組織統(tǒng)整化、課程實施活動化、課程評價多元化。(一)課程目標小步予化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課程目標應為:使兒童在活動和生活中樂意運用語言進行交往,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簡單讀寫技能,通過接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發(fā)展其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fā)其想像和創(chuàng)造潛能。幼兒園與小學一年級上期語文課程的具體目標為:課程目標幼兒園語言課程目標小學一年級語文課程目標情感與態(tài)度領域1.能主動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2.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3.對書籍、閱讀和書寫感興趣。4.在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中,能初步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5.樂意學說和使用普通話。1.喜歡聽故事,看音像制品,樂意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jié)。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喜愛圖書,愛護圖書。5,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6.熱心參加活動,樂于講述自己的見聞和表達自己的感想。7.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過程與方法領域1.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3.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并學說普通話。4.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1,通過對某些兒童文學作品的聽、看、講述、討論等增強兒童的理解能力。2.通過觀察圖片、實物等引導兒童發(fā)現事物的異同,以促進兒童對漢字識記及辨析的能力。3.通過情景表演、木偶劇、小話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有交往、討論、合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4.涌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5.能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6.學習朗讀、默讀等閱讀方法。7.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知識與技能領域1.養(yǎng)成注意傾聽的習慣,具備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2.語文的文法和結構,大致與成人無異,具備一定的詞匯量。3.能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互相溝通,毫無困難。4.能有條理地重述不久前發(fā)生的事情,或描述一幅簡單圖畫。5.能用語言比較清楚地表達喜怒哀樂等情緒。6.具備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2.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3.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4.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5.掌握漢字的基本筆劃和常用的偏旁部首。6.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其中150個會寫??梢?,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課程目標定位應重點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培養(yǎng)兒童對聽說讀寫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運用語言與人交往,學習傾聽別人和表達自己,具備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并能夠主動運用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拓展視野,進而促進其體、智、德、美各方面的發(fā)展。(二)課程內容生活化1.重視語文知識、認知知識和社會知識的融合。有關研究表明,認知發(fā)展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基礎,只有當兒童能把語詞或語句所標志的事物從環(huán)境中區(qū)別出來時才能掌握相關話語,兒童的句法結構是隨著動作的發(fā)展而逐步完善的,未達到一定的智能運算水平,兒童就不能理解和使用相應的話語。兒童語言內容的發(fā)展取決于兒童知識與兒童生活內容的相互作用。因此,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時期的語文課程內容不能只是單一地傳授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應將語文知識、認知知識和社會知識相互融合,使兒童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的發(fā)展成為兒童語文發(fā)展的有效支撐,同時語文的發(fā)展也會反過來促進兒童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如在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中,《在家里》、《登山》、(自選商場)等課文就直接來源于兒童的生活,并較好地把拼音、識字等語文知識與一些認知知識和社會知識融合在一起,淺近易懂,容易被兒童接受,能有效促進兒童多方面的發(fā)展。2.以兒童語文發(fā)展的現有水平為起點。語言是一種社會性符號系統(tǒng),個體掌握語言是在自身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這是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這個過程要經歷兩個轉換:(1)非語言交際向語言交際的轉換;(2)口頭語言的使用向書面語言使用轉換。從幼兒園到小學,正是兒童從口頭語言的使用向書面語言的使用轉換的時期,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的銜接也正是為了順利地實現這一轉換。從口頭語言轉換到書面語言的關鍵是讀寫的掌握,讀寫離不開文字,文字的掌握是讀寫的基礎。進入小學,兒童開始大量接觸書面語言,拼音、識字、閱讀、寫字、寫話成為小學語文課程的主要內容。因此,幼兒園語言課程內容必須相應選擇培養(yǎng)兒童聽說讀寫興趣的內容,使兒童了解書面語言知識的內容,通過辨認物體、圖形、符號為辨認字形打基礎的內容,通過游戲、繪畫、手工等發(fā)展手指肌肉為寫字打基礎的內容,為兒童學習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做好情感態(tài)度和方法技能的準備。而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內容就應該在此基礎上略微增加難度提高要求,選擇兒童跳一跳能夠到的內容,逐步進入純抽象文字符號的認寫,在兒童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開展教學,真正實現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內容的銜接。(三)課程實施活動化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的課程實施應注意教學方式的活動化、游戲化。幼兒園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既可以進行專門的語文教學活動,又可以開展與其他活動結合的語文教學活動,在活動和游戲中讓幼兒大量接觸書籍,接近書面語言,養(yǎng)成熱愛書籍自覺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同時,通過觀察圖形、符號等激發(fā)幼兒對文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繪畫、手工等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前書寫技能。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應重視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注意把活動和游戲引入語文教學中,增加間接教學的比重,組織學生圍繞所學課文開展聽說活動,或以角色扮演等游戲方式學習課文,營造適宜的物質環(huán)境,動靜結合,寓教于樂,把抽象枯燥的文字語言學習過程變成直觀生動的情感體驗過程,充分發(fā)揮兒童學習的主體性。同時,允許兒童在語文學習中犯錯,采取比較策略的方式給予糾正,讓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然地學習和掌握語文。(四)課程評價多元化1.強調兒童語文學習情感態(tài)度領域的發(fā)展。兒童對語文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將是幼兒園和小學語文課程評價的重心。評價應關注兒童是否喜歡口語交際、識字、閱讀和寫話,是否具有積極主動參與聽說讀寫活動的愿望,是否喜愛故事、兒歌、寓言、童話等文學作品,是否愛護書籍,是否樂意傾聽別人表達自己,是否具有表達自己見聞和感受的自信心,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分享,并有興趣共同交流與討論。2.關注兒童學習語文的方法與過程。加強形成性評價,關注兒童語文學習的過程,觀察兒童能否逐步積累詞匯,并能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加以恰當的運用,能否在識字、閱讀中層開想像,獲得美感等。終結性評價中不僅關注兒童是否掌握了基礎的語文知識,是否具備了基本的語用能力的同時,更應關注兒童是否掌握了簡單的語文學習方法,如借助圖畫閱讀,借助拼音閱讀以及朗讀、誦讀、默讀等基本的閱讀技能。3.采用持續(xù)評價方式??赏ㄟ^建立成長檔案袋,記錄兒童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軼事,讓兒童、教師和家長都能有發(fā)現者的眼光,及時捕捉到兒童語文學習中的細微進步,幫助兒童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對兒童語文學習的結果評價應多采用定性描述評價方式,結合具有代表性的事實,多使用表揚、鼓勵的語言,加強正面引導,有效發(fā)揮評價的激勵促進功能。三、幼兒園與小學語文課程銜接應注意的問題(一)應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聯系與溝通,促進兩者雙向靠攏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必將為兒童進入小學接受正規(guī)的語文學習做好;隹備,而小學語文教育也必須在兒童原有語文經驗和能力基礎之上開展,因此,加強兩者的聯系與溝通十分重要,在互相了解的基礎上才能促使兩者雙向靠攏,真正實現銜接。幼兒園必須充分了解兒童進入小學后所要面對的語文學習任務與要求,以及學習方式和環(huán)境的改變,有針對性地做好入學準備工作,如在培養(yǎng)兒童前閱讀、前書寫技能的同時可順便告知其入學后要開始正規(guī)的識字與寫字等學習,可獲得更多的知識,能變得更加聰明等等,甚至有必要專門組織大班下期的兒童參觀小學校園和小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讓兒童不但有能力上的入學;隹備,而且有心理上的期盼和準備,能在進入小學后不陌生、不慌亂,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生活。小學則應在了解兒童在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特點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幫助兒童盡快適應轉變的工作。因此,小學低年級的教師應該深入幼兒園,充分了解自己教育對象現有的發(fā)展水平,以確保語文學習任務與要求的略前性,并通過開展辭舊迎新等活動,引導兒童運用語言回憶和分享在幼兒園度過的美好時光,同時感受小學這個新的大家庭親切而友好的氛圍,給兒童的入學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的開端。(二)切實尊重兒童發(fā)展的階段性和個別差異幼兒園和小學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處于這兩個不同時期的兒童,其生理心理發(fā)展水平是不一樣的。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就從以活動為主導的學習進入了正規(guī)的課業(yè)學習,小學語文課程中的讀寫內容是對抽象符號的掌握,但這一時期兒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只是初步發(fā)展,因此,讀寫方面的要求應適度,如過分拔高超出了兒童的接受能力將不利于兒童的發(fā)展。書寫對兒童的手眼協(xié)調、小肌肉的活動等能力也提出了挑戰(zhàn),在小學初期學習文字應多認少寫,且不能過分苛求書寫的工整和規(guī)范,能激發(fā)兒童書寫的興趣和形成書寫的自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