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中考歷史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中考歷史四模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斯大林針對蘇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提出在十年內縮短距離,必須建立工業(yè)化所需的社會組織形式,隨后蘇聯短短幾年內消滅了私有制和個體農民。這一做法A.消除了城鄉(xiāng)之間的差別B.增強了國家動員能力C.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D.解放了社會生產力2.創(chuàng)立共和國的湘籍元勛中,哪一位是衡東人?A.任弼時B.賀龍C.彭德懷D.羅榮桓3.下圖表是1952年—1956年中國經濟成分結構變動情況表。導致發(fā)生表格中經濟成分變動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運動D.實行承包責任制4.洋務派認為:“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在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睘榻鉀Q“火器”問題,洋務派A.學習西方政治制度B.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C.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D.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5.“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它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串聯在了一起?!边@里的“它”是指A.大運河B.絲綢之路C.鑒真東渡D.玄奘西游6.20世紀30年代是蕭條、危機和戰(zhàn)爭的10年。下列能反映這一時代特點的事件或現象有()①日本:軍部法西斯專政建立②德國:納粹政權掀起反猶狂潮③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yè)化④美國:生產過剩,失業(yè)率高漲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是北宋王安石的詩句。它隱含的科技發(fā)明是()A.造紙術 B.印刷術 C.指南針 D.火藥8.1940年,英國首相丘吉爾說:“我沒什么可以奉獻,有的只是熱血辛苦、眼淚和汗水,我們將戰(zhàn)斗到底?!?941年斯大林說:“紅軍和蘇聯全體公民,必須保衛(wèi)每一寸蘇維埃土地,戰(zhàn)斗到最后的一滴血……”這表明:A.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達到最大規(guī)模B.英蘇兩國誓死抵抗法西斯侵略C.蘇聯取得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勝利D.英蘇兩國聯合抵抗法西斯侵略9.下列誕生在濰坊大地上的藝術成就,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①楊家埠木版年畫②十笏園③云門山的石窟藝術④濰坊風箏制作技藝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④10.結合下側漫畫分析,法、德、意等國“自己組隊”的目的是A.聯合自強,抗衡美蘇B.維護世界和平C.順應經濟全球化D.恢復歐洲的霸權地位11.近代以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先賢們一直在探索中艱難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憶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變法與隨后的辛亥革命,它們的共同點有A.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C.都主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D.都頒布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12.1999年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京東、蘇寧易購等自營式電商企業(yè)隨后相繼誕生;2012年,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一大網購市場。近年的“雙11”不僅是購物狂歡節(jié),而且承載更多的是觀念更新。材料表明A.科技革命推動中國成為發(fā)達國家B.二戰(zhàn)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發(fā)展C.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D.互聯網的出現推動了全球化進程13.宗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于社會特殊意識形態(tài)。宗教信仰寄托著人們對命運的期望和對人生的關注,正確的宗教信仰能指導、修正、支配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世界三大宗教創(chuàng)立的先后順序是①道教②佛教③伊斯蘭教④基督教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③14.秦、隋、元是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朝代,在許多方面有著相似點,主要表現為:()①都是由漢族人建立的統一政權。②都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③都對進行了有效的管轄。④都實行中央集權的政權制度。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錢幣蘊涵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以下錢幣,能反映從分裂到統一的時代特征的是()A.B.C.D.16.中外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下列事件中沒有因果關系的是()A.英國工業(yè)革命完成——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B.《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五四”運動爆發(fā)C.1929—1933年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D.歐洲聯盟的建立——兩極格局形成17.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妥善應對局勢變化,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有力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薄熬S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的根本前提是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B.實現直接“三通”C.加強經濟密切合作D.傳承中華文明18.孫中山說:“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中國的考試制度創(chuàng)立于A.春秋戰(zhàn)國B.秦朝C.隋朝D.唐朝19.19世紀60年代,美、俄、日通過各自的方式解決國內面臨的嚴重危機,推動了本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他們的共同點是A.通過革命推翻舊政權B.廢除了封建專制制度C.徹底改變了社會性質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0.《大國崛起》一書認為:“拿破侖戰(zhàn)爭是大革命的繼續(xù),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最后階段?!背浞挚隙四闷苼鯝.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B.占領了歐洲大片領土C.擊退了反法聯盟多次進攻D.掃蕩了歐洲封建勢力21.下表反映了英國不同時期從殖民地輸入大不列顛的原棉產量情況。其輸入產量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時間1771年1789年1802年數量476萬噸3257萬噸6050萬噸A.英國先后打敗西班牙與荷蘭B.蒸汽機車加強了世界聯系C.機器生產刺激了對原料的需求D.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yè)革命22.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展示人民海軍嶄新面貌,激發(fā)強國強軍堅定信念?;仡櫄v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是A.北海艦隊B.華東軍區(qū)海軍C.南海艦隊D.東海艦隊23.下圖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數據表,這種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當時我國()A.加入世界貿易組織B.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建立經濟特區(qū)和開放沿海城市24.分封制與郡縣制的差別在于①分封的諸侯職位世襲,郡守和縣令則可以隨時由朝廷任免②郡縣必須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監(jiān)督,而封國則不一定③分封的諸侯國面積都比郡和縣要大④分封制有利于周朝統治,郡縣制不利于秦朝實行中央集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春秋戰(zhàn)國時期,傳統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士人們思考社會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促進了思想文化的進步。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③“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④“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⑤“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屬于儒家學派的是________;屬于法家學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寫序號)26.________是美國資本主義內部的一次自我調節(jié),使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與鞏固;________是列寧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大轉變,對小農占優(yōu)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27.下圖是南京市某中學一位教師的工資條。通過這張工資條能反映出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姓名

年月

基本工資

……

醫(yī)療保險

養(yǎng)老保險

失業(yè)保險

……

XXX

XXXX

XXXX

……

XX

XXX

XX

……

A.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B.教育領域的改革C.國有企業(yè)改革新突破D.注重實施素質教育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實現近代化(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發(fā)展的目標,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和西方各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①處探索中國近代化事件的名稱是什么?你認為這一事件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的理由是什么?②處發(fā)生的事件被譽為“20世紀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之一。請問這件事有什么偉大的歷史意義?③處探索中國近代化歷程中,愚昧落后的社會習俗有了哪些改變?請任意寫出二項。材料二材料二圖中①處的歷史事件的核心思潮是什么?圖中②處的歷史事件后,世界經濟中心轉移到了哪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后都頒布了法律性文件,這些法律性文件的頒布有何共同作用?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前期(627年)中國疆域示意圖材料二:(北魏)尚書于果曰:“自先帝以來,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遷,眾情不樂?!保ㄐ⑽模┑墼唬骸敖翊ㄆ匠牵┰诤闵街保胖葜?,非帝王之都也。”“王者以四海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遠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東木根山?!牢浠实圻w于平城。朕幸屬勝殘之運,而獨不得遷乎!——《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三十九材料三:1153年,金遷都燕一反對遷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國旺氣況是根本,何可棄之”。贊同遷都者的理由則是,“上京僻在一隅,轉漕艱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處雄要…近在都畿,易于據守”;“燕京地廣土堅,人物蕃息,乃禮義之所”……1151年,有司據陰陽五行學說來規(guī)劃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顏亮言:“國家吉兇,在德不在地。使桀紂居之,雖卜善地何?使堯舜居之,何用卜為?”遷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寢忘舊風”,“燕飲音樂,皆習漢風。”——摘編自《大金國志》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在圖中B地生活的是今天族的祖先;元政府在AB兩地管轄的機構分別是、。(2)選做題:以下兩個小題請任選一個做答。(如果兩個都答,按第①小題計分)①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孝文帝主張遷都的理由及其歷史影響。②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金遷都燕京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3)結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感悟?30.(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500年來發(fā)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此轉變始于15世紀,在19世紀急劇加速;第二次轉變發(fā)生在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20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時間由美國主導;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時尚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亞《后美國世界》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之所以出現“大半時間由美國主導世界”的局面,美國所具有的有利因素?材料二:哈佛大學的專家史迪威大膽猜測,我們或許正生活在“自我們這個物種存在以來最和平的時期”。﹣﹣(美)法里德?扎卡里亞《后美國世界》材料二中“當今我們生活在最和平的時期”的論斷,你是否贊同?簡要說明理由。材料三:不論你愿意與否,全球化進程都會不斷深入地發(fā)展……甚至連反全球化也經歷了一個“反全球化的全球化”過程。綜合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運動”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據“斯大林針對蘇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提出在十年內縮短距離,必須建立工業(yè)化所需的社會組織形式,隨后蘇聯短短幾年內消滅了私有制和個體農民”這一做法體現了國家的強制性,增強了國家動員能力,故B符合題意;A錯在“消除”,排除;CD項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要求學生結合斯大林模式建立的過程和內容特點來深入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2、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羅榮桓是湖南省衡山縣寒水鄉(xiāng)南灣村人,屬于衡東人,D項符合題意;任弼時是湖南汨羅人,A項不符合題意;賀龍是湖南桑植人,B項不符合題意;彭德懷是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zhèn)烏石寨人,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3、B【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我國三大改造的相關史實。此題是圖表題,考察的是學生的分析理解歸納能力。首先學生認真審題仔細閱讀表頭文字,其次認真觀察表格內數字的變化,尋找規(guī)律,最后聯系課本所學知識確定答案。從表頭文字和表格中的時間對比,從1952到1956年最明顯的是國營經濟和合作社經濟比例上升,個人經濟、私營經濟減少,資本主義經濟消失。根據課本所學1956年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就國家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所以此題選擇答案B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下冊·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解決中國“火器”不如西洋人問題,洋務派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創(chuàng)辦了近代軍事工業(yè),故C正確。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的限定詞語是“火器”,“火器”指的是武器。由此可知,洋務派要想在“火器方面”強大起來,就要發(fā)展軍事工業(yè)。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5、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后,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從此之后,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qū),運轉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絲綢之路。正是這條商路,把把黃河文明、恒河文明、兩河文明和希臘文明等串聯在了一起。所以選B。6、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30年代的蕭條、危機指的是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戰(zhàn)爭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④反映的是美國經濟危機的狀況;面對經濟危機德國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侵略擴張,①②體現了戰(zhàn)爭的特點;③蘇聯在20世紀30年達通過兩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榱讼冗M的工業(yè)國,與材料中的“蕭條、危機和戰(zhàn)爭”的特點不符合。故選B。7、D【解析】

依據題干“爆竹聲中一歲除”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爆竹是用紙把火藥卷起來,兩頭堵死,點燃引火線后能爆裂發(fā)聲的東西,這是利用四大發(fā)明的火藥的作用發(fā)明的科技,D項符合題意;造紙術和印刷術以及指南針都不能體現詩句的內容,ABC三項都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8、B【解析】

依據題干“我沒什么可以奉獻,有的只是熱血辛苦、眼淚和汗水,我們將戰(zhàn)斗到底?!焙汀凹t軍和蘇聯全體公民,必須保衛(wèi)每一寸蘇維埃土地,戰(zhàn)斗到最后的一滴血……”的信息可知,題干中的兩段話反映了英國和蘇聯決心與法西斯對抗到底的精神,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9、D【解析】

①楊家埠木版年畫是一種流傳于山東省濰坊市楊家埠的傳統民間版畫,是雕版印刷術在藝術方面的發(fā)展。2006年5月20日,楊家埠木版年畫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①符合題意;②十笏園位于山東濰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是中國北方地區(qū)的古典園林袖珍式建筑,有"魯東明珠"的美譽。始建于明代,園中的硯香樓原是明朝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并不是民間藝術的表現,②不符合題意;③云門山的石窟藝術位于山東青州,③不符合題意;④濰坊風箏是山東濰坊傳統手工藝珍品,民間傳統節(jié)日文化習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④符合題意。所以①④符合題意,②③不符合題意,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0、A【解析】

依據題干漫畫和所學知識,法、德、意等國“自己組隊”反映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蘇兩極格局下,歐洲一體化啟動,二戰(zhàn)后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蘇兩極格局形成,為了振興經濟,維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國際地位,西歐國家走向聯合自強,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戊戌變法主張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發(fā)展資本主義;辛亥革命主張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所以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點是都要求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故B符合題意;A項是辛亥革命產生的影響;C項是辛亥革命的主張;D項是辛亥革命后頒布的文獻。故ACD不是共同點,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區(qū)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君主立憲制,辛亥革命主張學習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兩者都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12、C【解析】

根據題干“1999年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京東、蘇寧易購等自營式電商企業(yè)隨后相繼誕生;2012年,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一大網購市場。近年的“雙11”不僅是購物狂歡節(jié),而且承載更多的是觀念更新?!笨芍?,材料表明互聯網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觀念。伴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國際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人類進入高度信息化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代印度,其創(chuàng)始人為釋迦牟尼。伊斯蘭教在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浇坍a生于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qū)的猶太人中。所以世界三大宗教創(chuàng)立的先后順序是②④③。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军c睛】解決本題的關鍵首先要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包含哪些,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不在世界三大宗教之列。14、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朝、隋朝和元朝都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都實行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故C正確。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三個朝代中只有元朝對進行了有效管轄。故ABD錯誤,故選C?!军c睛】本題是比較異同題。這類題目是比較難的題目,要求學生的對所比較的事情有一個全面的把握。秦朝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隋朝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的局面,元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的局面。秦朝為了鞏固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中央集權。隋朝時期采用了三省六部制加強中央集權。元朝時期實行行省制度,鞏固統治。由此可知C正確。15、A【解析】

依據“反映從分裂到統一”結合已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后,廢止了戰(zhàn)國后期六國舊錢,在戰(zhàn)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tài)。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16、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是北約、華約兩大政治軍事組織的建立。所以D符合題意,ABC搭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7、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自古以來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中國的主權和領土決不容許分割”,堅決反對任何制造“獨立”的言行,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是兩岸關系發(fā)展的表現,不是“維護臺海和平穩(wěn)定”的根本前提。故選A。18、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朝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撥官員,隋煬帝時期,設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形成,到唐朝時科舉制不斷完善。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19、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861年到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又一障礙,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使俄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68年,明治天皇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因此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作用是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D符合題意;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都未“通過革命推翻舊政權”,故A不符合題意;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都未“廢除了封建專制制度”,故B不符合題意;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未“徹底改變社會性質”,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20、A【解析】依據題干所給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拿破侖戰(zhàn)爭是法國大革命的組成部分,拿破侖多次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為了鞏固資產階級統治,頒布了《法典》,以法律的形式鞏固資產階級的革命成果,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都是拿破侖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的表現,不是對拿破侖戰(zhàn)爭的評價。故選A。點睛:解題的關鍵需理解“拿破侖戰(zhàn)爭是大革命的繼續(xù),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最后階段”這句話蘊含的涵義,需熟悉拿破侖戰(zhàn)爭的史實。這句話充分肯定了拿破侖戰(zhàn)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的基礎,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2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后半期,英國率先開始工業(yè)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fā)明紡紗機,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機器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到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生產規(guī)模變得更大,對原料的需求量自然也變得更大,C符合題干;在17世紀以后英國先后打敗了西班牙、荷蘭,A與題干無關;材料中沒有體現世界聯系加強,B錯誤;工業(yè)革命是這種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但完成的時間是在19世紀40年代,故D項不符合題意;本題選C。22、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qū)海軍建立。新中國成立后,又相繼建立了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都是新中國成立后的海軍發(fā)展情況,不符合題意。故選B。23、D【解析】

試題分析:【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對外開放的相關史實。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對外開放開始起步。1980年我國在廣東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建立了四個經濟特區(qū)。后來在1984年又開放了14個沿海城市,所以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在2001年;BC和對外開放無關,因此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4、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分封制是與宗法制相聯系的,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郡縣制是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的,是按地域劃分的。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并擁有封地;郡縣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遷,官位概不世襲,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諸侯國擁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容易發(fā)展為割據勢力;郡縣則是地方行政機構,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所以分封的諸侯職位世襲,郡守和縣令則可以隨時由朝廷任免,郡縣必須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監(jiān)督,而封國則不一定,①②表述正確,③④表述不準確,A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②⑥③⑤【解析】

(1)依據“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禮的重要性,結合課本所學,“禮”是儒家的思想主張。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主張實行“禮治”,以維護社會秩序;“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主張以德治國,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只有實行德政,社會才會穩(wěn)定。故屬于儒家學派的是②⑥。(2)依據“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強調以法治理社會。結合課本所學,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出自《韓非子·有度》,主張以法治國,對待貴族和平民都以法律規(guī)范。故③⑤屬于法家思想。26、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21年,列寧領導的蘇俄放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實行新經濟政策,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納稅后剩下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fā)展商品經濟。新經濟政策把社會主義同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直接聯系起來,使蘇聯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fā)經濟大危機,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美國,為擺脫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采取新政,羅斯福新政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開創(chuàng)了資產階級政府大規(guī)模干預經濟生活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美國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國度過了危機。因此創(chuàng)新促進發(fā)展。27、A【解析】

考點: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就業(yè)和社會保障【詳解】依據題干里的關鍵詞: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都屬于我國在改革開放后,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所進行的改革,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A。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①: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只學西方技術,不改變落后封建制度,治標不治本。(2)②: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③:男子剪發(fā)辮,廢除女子纏足等。(4)人文主義。(5)大西洋沿岸。(6)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解析】

(1)第一小問依據材料一“經濟、19世紀60﹣90年代”可知,①是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清政府開展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學技術,邁出了經濟近代化的步伐。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洋務運動只學西方技術,不改變落后封建制度,治標不治本,因此不能使中國走向富強。(2)依據材料一“政治、1911年”可知,②是辛亥革命,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揭開辛亥革命的序幕。結合所學知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因此被譽為“20世紀中國的三次歷史性巨變”之一。(3)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③處探索中國近代化歷程中,辛亥革命后強令男子剪掉辮子,勸禁女子纏足,改用鞠躬、握手禮等社交禮儀,改用“先生”“同志”等稱呼,改變愚昧落后的社會習俗,推動社會生活的變遷。(4)依據材料二,圖中①處思想解放運動發(fā)生在啟蒙運動之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人文主義者借助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開展以現實的人為中心、反對教會禁欲主義的文化運動,核心思潮是人文主義。(5)依據材料二圖中②處“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指新航路開辟把整個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新航路開辟打破各大洲相對孤立的狀態(tài),世界日益成為一個聯系緊密的整體,新航路開辟后,世界經濟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6)結合所學知識,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后都頒布了法律性文件,如英國的《權利法案》、法國的《人權宣言》、美國的《1787年憲法》,這些法律性文件的頒布都以都以法律形式維護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9、(1)藏;嶺北行省、宣政院。(2)①理由:鞏固北魏統治,促進經濟發(fā)展;改變鮮卑族落后的狀態(tài),緩和社會矛盾;民族融合成為歷史發(fā)展的潮流;先輩遷都促進了民族發(fā)展等;影響:加強了北魏的實力;促進了鮮卑對漢文化的認同;實現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促進了民族交融等。②原因:上京偏僻,漕運不便;燕京地勢險要,易于據守;燕京物產豐富、文化先進,有利于加強金國實力。影響:加強了金國的實力;促進了金國對漢文化的認同;實現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促進了民族交融等。(3)感悟:符合國情的社會變革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