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定技術》課件-茯苓的鑒定_第1頁
《中藥鑒定技術》課件-茯苓的鑒定_第2頁
《中藥鑒定技術》課件-茯苓的鑒定_第3頁
《中藥鑒定技術》課件-茯苓的鑒定_第4頁
《中藥鑒定技術》課件-茯苓的鑒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茯苓的鑒定傳承精華去偽存真目錄理化鑒定性狀鑒定產地與采制來源鑒定顯微鑒定來源鑒定壹科名:多孔菌科真菌川黨參入藥部位:菌核茯苓產地與采制貳過渡頁產地添加文本茯苓湖北、安徽、云南、貴州等地采收加工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fā)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及“茯苓片”性狀鑒定叁過渡頁個子藥材形狀呈類球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表面1.茯苓個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隆起的皺紋。質地體重,質堅實,不易破碎;斷面不平坦,顯顆粒性,外層淡棕色或淡紅色,內部白色。氣味氣微,味淡,嚼之粘牙。個子藥材形狀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大小不一。表面2.茯苓塊氣味氣微,味淡,嚼之粘牙。白色(習稱“白茯苓”)、淡紅色或淡棕色(習稱“赤茯苓”),有的附有切斷的一塊松根(習稱“茯神”)。個子藥材形狀呈不規(guī)則厚片,厚薄不一。表面3.茯苓片氣味氣微,味淡,嚼之粘牙。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中藥飲片質地表面氣味顯微鑒定肆過渡頁橫切面圖這里輸入圖片的說明性文本03粉末特征

1.顆粒狀團塊2.分枝狀團塊3.無色菌絲4.棕色菌絲茯苓粉末圖理化鑒別伍過渡頁主要成分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麥角甾醇、β-谷甾醇、膽堿、腺嘌呤、卵磷脂、組氨酸、β-茯苓聚糖分解酶、蛋白酶等。理化鑒別1.化學定性

取茯苓粉末少許,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深紅色。2.薄層色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應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3.檢查

水分不得過18.0%(以烘干法測定);總灰分不得過2.0%。4.浸出物

按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熱浸法)測定,用稀乙醇作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