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江蘇省淮安市、南通市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五國伐秦無功,罷于成皋。趙欲構于秦,楚與魏、韓將應之,齊弗欲。蘇代謂齊王曰:“臣以為足下見奉陽君矣。臣謂奉陽君曰:‘天下散而事秦,秦必據(jù)宋。魏冉必妒君之有陶也。秦王貪,魏冉妒,則陶不可得已矣。君無構,齊必攻宋。齊攻宋,則楚必攻宋,魏必攻宋,燕,趙助之。五國據(jù)宋不至一二月,陶必得矣。得陶而構,秦雖有變,則君無患矣。若不得已而必構,則愿五國復堅約。使臣守約,若與有倍約者,以四國攻之。無倍約者,而秦侵約,五國復堅而賓之。韓、魏與齊相疑也,若復不堅約而講,臣恐與國之大亂也。齊、秦非復合也,必有跨重者矣。復合與跨重者,皆非趙之利也。且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秦制天下,將何以天下為?臣愿君之蚤計也。天下爭秦,秦王內韓珉于齊,內成陽君于韓,相魏懷于魏,復合衍交兩王,王賁、韓他之曹,皆起而行事,是秦之一舉也。秦行是計也,不利于趙,而君又不得陶。天下爭秦,秦王受齊受趙三疆三親,以據(jù)魏而求安邑,是秦之一舉也。秦行是計,齊、趙應之,魏不待伐,抱安邑信秦,秦得安邑之饒,魏為上交,韓必入朝秦,過趙已安邑矣,而君必不得陶。天下爭秦,秦堅三晉之交攻齊,國破曹屈,而兵東分于齊,秦按兵攻魏,取安邑,是秦之一舉也。秦行是計也君按救魏是以攻齊之已弊救與秦爭戰(zhàn)也;君不救也,韓、魏焉免西合?國在謀之中,而君有終身不得陶。天下爭秦,秦按為義,存亡繼絕,固危扶弱,定無罪之君,必起中山與勝焉。秦起中山與勝,而趙、宋同命,何暇言陶?故曰君必無講,則陶必得矣。’奉陽君曰:‘善。’乃絕和于秦,而收齊、魏以成取陶?!保ü?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四》有刪改)【注】①奉陽君:戰(zhàn)國時趙國的政治人物,是趙惠文王時期的相國,他對外主張合縱,曾與蘇秦協(xié)力,發(fā)動五國聯(lián)兵攻秦。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秦行A是計也B君按C救魏D是以攻E齊之F弊G救與秦H爭戰(zhàn)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足下,是對對方的尊稱,譯為“您”。它是舊時的交際用語,是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B.制,在文中指控制、制服,與《過秦論》“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中的“制”詞義基本相同。C.存亡,文中指復興滅亡的國家,與《六國論》“存亡之理”中的“存亡”用法和詞義都不同。D.暇,文中指空閑,與《齊桓晉文之事》“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中的“暇”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五國聯(lián)合攻打秦國,只可惜沒有取得成功,于是罷兵休戰(zhàn),駐扎在成皋。趙國想和秦國講和,楚、魏、韓三國也準備響應,但齊國不愿這樣做。B.蘇代認為齊、秦兩國如果不再次聯(lián)合,那么各諸侯國都會有所倚重,但無論依附秦國還是齊國,對趙國都是不利的。所以他希望奉陽君早做打算。C.蘇代認為秦、齊、趙三國一旦結成同盟,秦國就會控制魏國,索取安邑,而齊、趙兩國也會響應,魏國也會在被秦軍攻打后被迫獻出安邑。D.蘇代勸說奉陽君,如果諸侯國離散了合縱聯(lián)盟,那么趙國是得不到陶邑的。只有放棄和秦國講和,陶邑才能得到。奉陽君贊同他的觀點。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無倍約者,而秦侵約,五國復堅而賓之。(2)君不救也,韓、魏焉免西合?14.蘇代為什么反對趙國與秦國講和?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敬鸢浮?0.BDG11.D12.C13.(1)如果五國沒有違背盟約,而秦國侵略同盟國家,五國就堅守盟約,共同抗拒秦國。(2)您不去援救魏國,韓、魏兩國怎么能避免與秦國聯(lián)合呢?14.(趙國與秦國講和,)其他諸侯國也會隨之響應,合縱聯(lián)盟就會解散,秦國就會控制天下,諸侯國就會覆滅?!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秦國實行這個方案,您就要去援救魏國,這樣就是拿進攻齊國已經(jīng)疲憊的軍隊去和秦國交戰(zhàn)。“行”的賓語為“是計”,并且“也”為句末語氣詞,所以中間不應斷開,應在“也”后面斷開,即在B處斷開;“救魏”的主語為“君”,中間不應斷開,所以應在“魏”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以”這一介詞所帶的賓語為“攻齊之弊”,中間不應斷開,應在“弊”后面斷開,即在G處斷開。所以應在BDG處斷開?!?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A.正確。B.正確。均為“控制、制服”;句意:那么秦國就能控制天下。/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們困乏而制服他們。C.正確。“名詞,復興滅亡的國家/動詞,生存滅亡”;句意:復興滅亡的國家。/生存滅亡的理數(shù)。D.“意思不同”錯誤。均為“空閑”;句意:哪有工夫去考慮陶邑。/這樣,只是使自己擺脫死亡還怕不足,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故選D。【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魏國也會在被秦軍攻打后被迫獻出安邑”錯誤。原文中“魏不待伐”是指魏國在秦國尚未攻打他之前就貢獻出了安邑。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倍”,違背;第二個“約”,同盟國家;“賓”,通“擯”,抗拒。(2)“君不救也”,省略句,“君不救(魏)也”;“焉”,怎么;“西合”,與秦國聯(lián)合?!?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且天下散而事秦,是秦制天下也。秦制天下,將何以天下為”可知,(趙國與秦國講和,)其他諸侯國也會隨之響應,合縱聯(lián)盟就會解散,秦國就會控制天下,諸侯國就會覆滅。參考譯文:趙、魏、韓、燕、齊五國聯(lián)合攻打秦國,沒有取得成功,罷兵休戰(zhàn),駐在成皋。趙國想和秦國講和,楚、魏、韓三國準備響應,但齊國不愿這樣做。蘇代對齊王說:“我已經(jīng)為您會見了奉陽君了。我對奉陽君說:‘各諸侯國離散了合縱聯(lián)盟去事奉秦國,秦國一定會占據(jù)宋國,魏冉一定會妒忌您得到陶邑。秦王貪得無厭,魏冉又非常妒忌,因此您是不可能得到陶邑了。假如您不和秦國和解,齊國肯定會進攻宋國。齊國一旦進攻宋國,那么楚、魏兩國也必定會進攻宋國,燕、趙二國再助一臂之力。五國軍隊進攻宋國,不出一兩個月必然拿下陶邑之地。拿下陶邑然后和秦國和解,秦國即使有什么變故,那么您也就沒有什么憂患了。如果不得已,一定要和秦國和解,那么就希望五國堅守舊約。您就讓我來監(jiān)督盟約的執(zhí)行,如果盟國中有違背盟約的,就讓其他四國共同攻打它。如果五國沒有違背盟約,而秦國侵略同盟國家,五國就堅守盟約,共同抗拒秦國?,F(xiàn)在,韓魏兩國和齊國互相猜疑,如果五國不堅守盟約就貿然與秦國講和,我擔心盟國會出現(xiàn)大的內亂。齊秦兩國如果不再次聯(lián)合,那么各諸侯國要么倚重于秦,要么依附于齊國。這兩個結果都對趙國極為不利。再說,諸侯國解散了合縱聯(lián)盟去投靠秦國,那么秦國就能控制天下。秦國一旦控制了天下,那么還有什么諸侯國可言呢?我希望您盡早考慮這件事。天下諸侯競相侍奉秦國,秦王就會讓韓珉去齊國任事,讓成陽君執(zhí)掌韓國事務,讓魏懷當魏國的國相,恢復與趙、燕兩國的連橫陣線。同時,像王賁、韓他等人都再度被起用,執(zhí)掌大權,這是秦國采取的第一個方案。秦國實行這個方案,對趙國不利,而您又得不到陶邑。各國諸侯競相侍奉秦國,秦王接受齊國和趙國,三個強國結成同盟以后,就會控制魏國,索取安邑,這是秦國采取的又一個方案。秦國實行這個方案,齊、趙兩國都會響應,魏國等不到秦軍進攻就會獻出安邑來爭取秦國的諒解。秦國取得安邑這樣富饒的地方,又和魏國交好,那么韓國必然也要倒向秦國,秦國就會拿魏國獻出安邑為借口,要求趙國也割讓土地,而您一定不會得到陶邑了。諸侯競相侍奉秦國,秦國加強與趙、魏、韓三國的邦交關系以進攻齊國,使其國勢削弱財力耗盡,而軍隊又分散到東邊的齊國,秦國會出兵進攻魏國,奪取安邑,這是秦國采取的一個方案。秦國實行這個方案,您就要去援救魏國,這樣就是拿進攻齊國已經(jīng)疲憊的軍隊去和秦國交戰(zhàn),您不去援救魏國,韓、魏兩國怎么能避免與秦國聯(lián)合呢?您的國家正在被別人算計,您當然終此一生不可能得到陶邑。天下諸侯都競相侍奉秦國,秦國于是假裝施行仁義于天下,復興滅亡的國家,接續(xù)絕祀的國家,鞏固面臨危亡的,扶持衰弱的國家,審定無罪的君王,一定會恢復中山國和滕國。秦國復興中山和滕,趙國的命運就會同宋國一樣了,哪有工夫去考慮陶邑?所以說您一定不要和秦國和解,那么陶邑一定能得到?!铌柧f:‘好。’于是放棄和秦國講和,聯(lián)合齊國和魏國,以求實現(xiàn)取得陶邑的計劃?!苯K省淮安市楚州中學、新馬中學2023-2024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zhàn)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鼻赝踉唬骸肮讶寺勚?,毛羽不豐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闭f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歸至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蹦艘拱l(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寐,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乃成。曾言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銹,取卿相之尊者乎?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后,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故蘇秦相于趙而關不通。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成,謀臣之權,皆欲決蘇秦之策。不費斗糧,未煩一兵,未戰(zhàn)一士,未絕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于兄弟。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廟之內,不式于四境之外。當秦之隆,黃金萬鎰為用,轉轂連騎,炫橫于道,山東之國從風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一》)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在答題卡上寫出斷句處的字母。道德不厚者A不可以使民B政教不順者C不可以煩大臣D今先生儼然E不遠千里F而庭教之G愿以異日。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限,此處指險阻。與《登泰山記》中“崖限當?shù)勒摺钡摹跋蕖币饬x用法相同。B.乘,量詞。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為一乘,一般據(jù)兵車多少判斷一國軍事實力。C.廊廟,文中借指朝廷,與《岳陽樓記》中“廟堂之高”的“廟堂”用法相同。D.蓋,同“盍”,相當于“豈”,與“欲蓋彌彰”中的“蓋”的意義和用法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秦起初倡導連橫,他游說秦惠王運用自己的方略,多次上奏章,未能成功。B.蘇秦離開秦國落魄潦倒地回到家,家人對他置之不理,他認為是秦國的罪過。C.蘇秦做好充分準備后游說趙王,成效顯著,趙王封他為武安君,并授以相印。D.蘇秦得勢之后經(jīng)過洛陽,家人謙卑出迎,面對家人的前倨后恭,他深有感慨。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讀書欲寐,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乃成。(2)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14.蘇秦經(jīng)歷失敗后取得成功的事例給我們哪些啟示?依據(jù)文本簡要概括。【答案】10.BDG11.A12.B13.(1)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跟,滿一年才研究成功。(2)在朝廷上勸說諸侯王,堵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沒有人能與他匹敵。14.(1)面對失敗,要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2)應運用德政,不應憑借勇力;應用于朝廷之內,不應用于國土之外。(3)有時,權勢和富貴很重要。【解析】【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驅使百姓,政教不順民心的不能煩勞大臣?,F(xiàn)在您一本正經(jīng)老遠跑來在朝廷上開導我,我愿改日再聽您的教誨。”“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與“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是并列的兩個句子,結構一致,句意完整,應分別在“民”“臣”后斷開,即B、D后斷句;“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句意完整,“先生”作主語,“教”作謂語,“之”作賓語,“儼然不遠千里”“庭”作狀語,應在“之”后斷開,即G處斷句;“愿以異日”句意完整,“愿”作謂語,“以異日”作后文省略部分的狀語,中間不斷句。故應分別在B、D、G后斷開?!?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錯誤?!跋蕖保U阻/像門檻一樣。句意:南面有巫山、黔中的險阻/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B.正確。C.正確。D.正確。蓋,同“盍”,相當于“豈”;掩蓋。句意:難道是可以忽視的嗎?/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他認為是秦國的罪過”錯誤。文章第三段說“是皆秦之罪也”,此處的“秦”是指“蘇秦”,而非“秦國”。故選B。【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寐”,睡;“其”,自己的;“期年”,滿一年;“乃”,才。(2)“廷”,名詞作狀語,在朝廷上;“說”,勸說;“杜”,堵塞;“伉”,匹敵?!?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白x書欲寐,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乃成”,蘇秦游說秦王失敗回到家里后,仍然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讀書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跟,由此啟示我們:面對失敗,要有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笆接谡皇接谟拢菏接诶葟R之內,不式于四境之外”,應運用德政,不應憑借勇力;應用于朝廷之內,不應用于國土之外?!捌薏幌录?,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失敗之際,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但他成功之后,父母、妻子、嫂子都對他殷勤備至,由此啟示我們:有時,權勢和富貴很重要。參考譯文:蘇秦起先主張連橫,勸秦惠王說:“大王您的國家,西面有巴、蜀、漢中的富饒,北面有胡貉和代馬的物產,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東面有崤山、函谷關的堅固。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戰(zhàn)車有萬輛,武士有百萬,在千里沃野上有多種出產,地勢形勝而便利,這就是所謂的天府,天下顯赫的大國啊。憑著大王的賢明,士民的眾多,車騎的充足,兵法的教習,可以兼并諸侯,獨吞天下,稱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對此稍許留意一下,我請求來實現(xiàn)這件事?!鼻赝趸卮鹫f:“我聽說:羽毛不豐滿的不能高飛上天,法令不完備的不能懲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驅使百姓,政教不順民心的不能煩勞大臣?,F(xiàn)在您一本正經(jīng)老遠跑來在朝廷上開導我,我愿改日再聽您的教誨?!眲裾f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蘇秦的主張仍未實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黃金也用完了,錢財一點不剩,只得離開秦國,返回家鄉(xiāng)。纏著綁腿布,穿著草鞋,背著書箱,挑著行李,臉上又瘦又黑,一臉羞愧之色?;氐郊依?,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蘇秦長嘆道:“妻子不把我當丈夫,嫂子不把我當小叔,父母不把我當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 庇谑前胍拐視?,擺開幾十只書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書,埋頭誦讀,反復選擇、熟習、研究、體會。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跟,滿一年才研究成功,說:“哪有去游說國君,而不能讓他拿出金玉錦繡,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這下真的可以去游說當代國君了!”于是就登上名為燕烏集的宮闕,在宮殿之下謁見并游說趙王,拍著手掌侃侃而談,趙王大喜,封蘇秦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車一百輛、錦繡一千匹、白璧一百對、黃金一萬鎰跟在他的后面,用來聯(lián)合六國,瓦解連橫,抑制強秦。所以蘇秦在趙國為相而函谷關交通斷絕。在這個時候,那么大的天下,那么多的百姓,王侯的威望,謀臣的權力,都要被蘇秦的策略所決定。不花費一斗糧,不煩勞一個兵,一個戰(zhàn)士也不作戰(zhàn),一根弓弦也不斷絕,一枝箭也不彎折,諸侯相親,勝過兄弟。賢人在位而天下馴服,一人被用而天下合縱,所以說:應運用德政,不應憑借勇力;應用于朝廷之內,不應用于國土之外。在蘇秦顯赫尊榮之時,黃金萬鎰被他化用,隨從車騎絡繹不絕,一路炫耀,華山以東各國隨風折服,從而使趙國的地位大大加重。況且那個蘇秦,只不過是出于窮巷、窯門、桑戶、棬樞之中的貧士罷了,但他伏在車軾之上,牽著馬的勒頭,橫行于天下,在朝廷上勸說諸侯王,堵塞左右大臣的嘴巴,天下沒有人能與他匹敵。蘇秦將去游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聽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掃街道,設置音樂,準備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側著耳朵聽他說話。嫂子像蛇一樣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謝罪。蘇秦問:“嫂子為什么過去那么趾高氣揚,而現(xiàn)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說:“因為你地位尊貴而且很有錢呀?!碧K秦嘆道:“唉!貧窮的時候父母不把我當兒子,富貴的時候連親戚也畏懼,人活在世上,權勢地位和榮華富貴,難道是可以忽視的嗎?”江蘇省泰州市姜堰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惕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xiāng)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xiāng)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xiāng)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xiāng)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于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游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諸生試觀儕輩之中,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恥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舉友之道,陷于狡詐、偷刻之習者乎?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guī)飭也。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謙,遂餒于改過從善之心。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盜寇,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雖改過而從善,人將不信我,且無贖于前過,反懷羞澀疑沮,而甘心于污濁終焉,則吾亦絕望爾矣。(節(jié)選自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有刪改)材料二: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鬃釉唬骸熬泳又?,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之外,于今為要綏,而習類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國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求其所謂甚陋者而莫得。獨其結題②鳥言,山棲羝服,無軒裳宮室之觀、文儀揖讓之縟,然此猶淳麗質素之遺焉。蓋古之時,法制未備,則有然矣,不得以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惡晉,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辭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喟然也。(節(jié)選自王守仁《何陋軒記》,有刪改)【注】①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在寫材料一、二時,作者自京城謫龍場驛丞。②結題,指少數(shù)民族結發(fā)于額的裝束。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學者A曠廢B隳惰C玩歲D惕時E而F百無所成G皆由于志之H未立耳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百工,文中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百工”都是對手工業(yè)者的總稱,手工業(yè)者地位低下,多被人歧視。B.“必其志之尚未篤也”與“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陳情表》)兩句中的“篤”字含義不同。C.“諸生試內省”與“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兩句中的“省”字含義不同。D.要綏,即要服、綏服,這兩者均屬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區(qū)劃名,文中泛指邊遠地區(qū)。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陽明為了教誨學生進德與修業(yè),在材料一第一段談立志,主要談到了三個內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B.王陽明談勤學,強調自己對門人弟子的評價標準:相比聰明機警敏捷,他更看重學生們的勤奮謙遜謙讓。C.王陽明談改過,他教育學生“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反躬自問,有錯必改。只要能徹底改過,也不妨礙成為君子。D.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軒”的原因和孔子有關,他以親身經(jīng)歷贊揚少數(shù)民族質直純樸的品格,批駁了人們稱之為“陋”的說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2)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guī)飭也。14.材料一第二段談勤學的問題,請簡要說明該段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述的?!敬鸢浮?0.CEG11.C12.A13.(1)說到過失,即使是大賢人也不避免不了,但是不妨礙他最后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改正啊。(2)不幸有人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誤犯過錯,平日沒有老師朋友的講解學習和規(guī)勸約束(正言勸誡)的緣故啊。14.①首先通過立志來引出觀點,要勤奮學習。②然后通過將身邊人的事例進行正反對比,突出觀點。③最后總結觀點——君子應勤于治學?!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現(xiàn)在的讀書人,曠廢學業(yè),墮落懶散,貪玩而荒費時日,因此百事無成,這都是由于(他們)未能立定志向罷了?!皶鐝U隳惰”“玩歲惕時”是現(xiàn)在學者兩種情況,且結構大致相同,應分別單獨成句,BE處斷句;“而百無所成”是前文兩種情況造成的結果,故G處斷句。最后“皆由于志之未立耳”解釋原因,單獨成句。故應在CEG三處斷句。【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及掌握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正確。B.正確。一心一意、堅定/病重。句意: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定的緣故。/我很想遵從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C.錯誤。都是反省。句意:各位同學試著自我反省。/君子廣博地學習,并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D.正確。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A.“立志的方法”錯誤,文章談到了立志的重要性“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立志的危害“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沒有談如何立志。故選A?!?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過”,過失;“害”,妨礙;“卒”,最終、最后;“為”,因為。(2)“或”,有人;“誤蹈”,誤犯過錯;“素”,平日;“規(guī)飭”,規(guī)勸約束(正言勸誡)。【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論證思路的能力?!耙蚜⒅緸榫?,自當從事于學。……而以勤確謙抑為上”為第一部分,通過立志來引出觀點,要勤奮學習?!爸T生試觀儕輩之中,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有弗竊笑之者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有弗敬尚之者乎?”為第二部分,通過將身邊“掩飾自己的無能,忌恨他人的長處,自我炫耀自以為是,大話騙人的人”的人和“謙虛沉默自我持重,以無才能自居,堅定意志努力實行,勤奮求學,喜好請教,稱贊別人的長處,并且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處,忠誠信實和樂平易,外表內心一致”的人進行對比,突出觀點。“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于學矣”為第三部分,總結觀點:君子應勤于治學。參考譯文:材料一: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即便是各種工匠、有技能才藝的人,也沒有不以立志為根本的?,F(xiàn)在的讀書人,曠廢學業(yè),墮落懶散,貪玩而荒費時日,因此百事無成,這都是由于(他們)未能立定志向罷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為圣人;立志做賢人,就可成為賢人。志向沒有立定,就好像沒有舵的船,沒有銜環(huán)的馬,隨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么地方為止呢?古人所說:“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和他生氣,兄弟怨恨他,族人鄉(xiāng)親輕視厭惡他,像這樣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愛他,兄弟喜歡他,族人鄉(xiāng)親尊敬信服他,何苦卻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做壞事可是父母疼愛他,兄弟喜歡他,族人鄉(xiāng)親尊敬信服他,像這樣就做壞事,是可以的。做壞事就使父母和他生氣,兄弟怨恨他,族人鄉(xiāng)親輕視厭惡他,何苦卻一定要做壞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學想到這點,也可以知道為君子應立定志向了。已經(jīng)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于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定的緣故。跟隨我求學的人,不是以聰明機警敏捷為高尚,卻是以勤奮堅定謙遜有禮為上等之選。各位同學試看你們同學當中,假若有本來空虛卻裝做充實,本來沒有卻裝做已有,掩飾自己的無能,忌恨他人的長處,自我炫耀自以為是,大話騙人的人,假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優(yōu)異,同學當中,有不痛恨厭惡他的嗎?有不鄙棄輕視他的嗎?他固然可以欺騙人,別人果真就被他欺騙,有不暗中譏笑他的嗎?假如有謙虛沉默自我持重,以無才能自居,堅定意志努力實行,勤奮求學,喜好請教,稱贊別人的長處,并且責備自己的過失,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能明白自己的短處,忠誠信實和樂平易,外表內心一致的人,即使這個人天資稟賦雖然很愚魯遲鈍,同學當中,有不稱贊羨慕他的嗎?他固然以無能者自居,并且不求超過他人之上,他人果真就以為他是無能,有不尊敬崇尚他的嗎?各位同學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可以知道為君子應勤于治學了。說到過失,即使是大賢人也不會完全沒有,但是不妨礙他最后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沒有過失不重要,能夠改過最重要。各位同學自己想想,日常也有缺少廉恥忠信的德行吧?也有輕視于孝順友愛的道理,陷入在狡猾奸詐、茍且刻薄的習氣吧?各位同學恐怕不至于這樣。不幸有人有此情形,都是他不自知而誤犯過錯,平日沒有老師朋友的講解學習規(guī)勸約束的緣故啊。各位同學試著自我反省,萬一有近似這樣的行為,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要僅僅憑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錯誤發(fā)揚從善方面失掉勇氣。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過去的錯誤,即使過去是盜賊流寇,今后也可以成為君子。如果說我過去已經(jīng)是這樣了,現(xiàn)在即使改正錯誤做好事了,萬一人們不相信我,且不寬恕我之前的罪過,反而讓我懷著羞恥之心無顏見人,進而甘心墮落,一錯再錯,那么我也絕望了。材料二:以前孔子要住在九夷(邊遠之地),別人都認為那里簡陋落后??鬃诱f:“(如果是)君子居住在那里,(又)有什么簡陋的呢?”守仁因罪被貶龍場,龍場在夷蔡之外,屬于邊遠地區(qū),還沿襲著過去的風俗習慣。人們都以為我來自京城,一定會嫌棄這里簡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多天,卻很安樂,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所說的簡陋落后。只是這里的人們結發(fā)于額頭,說話似鳥語,住在深山里,穿著羊皮做的衣服,沒有華麗的車子,沒有高大的房子,也沒有繁復的禮節(jié),然而這是一種質樸淳厚的古代遺風。這是因為古時候,法制沒有完備,就都這樣,并不能認為是落后啊。夷地的人他們好罵人,說粗話,但性情率真淳樸。世人只是因為他們說話低微,就認為他們落后,我不這樣認為。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馬壩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晉平公問叔向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識臣之力也?君之力也?”叔向對曰:“管仲善制割,賓胥無善削縫,隰朋善純緣①。衣成,君舉而服之,亦臣之力也。君何力之有?”師曠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師奚笑也?”師曠對曰:“臣笑叔向之對君也。凡為人臣者,猶炮宰和五味而進之君。君弗食,孰敢強之也?或曰:叔向、師曠之對,皆偏辭也。夫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美之大者也,非專君之力也,又非專臣之力也。昔者宮之奇在虞,僖負羈在曹,二臣之智,言中事,發(fā)中功,虞、曹俱亡者,何也?此有其臣而無其君者也。且蹇叔處干而干亡,處秦而秦霸,非蹇叔愚于干而智于秦也,此有臣與無臣也。向曰“臣之力也”不然矣。昔者桓公宮中二市,婦閭二百,被發(fā)而御婦人。得管仲,為五伯長,失管仲、得豎刁而身死。以為非臣之力也,且不以管仲為霸;以為君之力也,且不以豎刁為亂。凡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有力焉。(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二》)材料二: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爭國;內行則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閨門之內,般樂奢汰②,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則詐邾襲莒,并國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險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稱乎大君子之門哉!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曰:夫齊桓公有天下之大節(jié)焉,夫孰能亡之?倓然③見管仲之能足以托國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讎遂立為仲父是天下之大決也。立以為仲父,而貴戚莫之敢妒也;與之高國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惡也;與之書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貴賤長少,秩秩焉,莫不從桓公而貴敬之,是天下之大節(jié)也。諸侯有一節(jié)如是,則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數(shù)節(jié)者而盡有之,夫又何可亡也!其霸也,宜哉!非幸也,數(shù)也。(節(jié)選自《荀子?仲尼篇第七》)【注】①純緣:給衣服鑲邊。②奢汰:沒有節(jié)制地揮霍浪費。③倓然:形容安然不疑。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安忘A其怒B出C忘其讎D遂立E為仲父F是G天下之大H決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偏辭,討好諂媚的話。文中韓非子認為叔向、師曠雖觀點不同,但都有討好晉平公之意。B.閭,里巷的門,這里指住處。婦閭,即婦女居住的地方,是齊桓公設于宮中的娛樂場所。C.豎子,指童子、童仆?!柏Q子不足與謀”中的“豎子”是罵人的話,相當于“小子”。D.幸,僥幸的意思。與司馬遷《鴻門宴》中“婦女無所幸”的“幸”詞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非子借晉平公與叔向、師曠三人的對話,實際上是在宣傳自己關于如何治國的思想主張。B.韓非子在論證觀點時,引用了多個事例:虞國、曹國擁有智慧之臣卻滅國,蹇叔先事虞后事秦。C.在孔子門生看來,齊桓公位列春秋五霸,做了許多險惡骯臟、放蕩奢侈的事情,完全不值得頌揚。D.齊桓公重用管仲,給予他很多特權,管仲也將齊國治理得井然有序,貴賤長少都愈加敬重齊桓公。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凡為人臣者,猶炮宰和五味而進之君。君弗食,孰敢強之也?(2)諸侯有一節(jié)如是,則莫之能亡也。14.兩則材料都分析了齊桓公成功的原因,請分別簡要概括?!敬鸢浮?0.BDF11.A12.D13.(1)凡是做臣子的,好比廚師將五味調和好了進奉給君主吃。君主如果不吃,誰敢強迫他呢?(2)諸侯只要掌握了像這樣的一個關鍵,就沒有人能使他滅亡。14.材料一認為齊桓公成功是君臣合力的結果;材料二則強調國君的作用(善于用人)?!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安定后忘掉了自己危急時的憤怒,逃出險境后忘記了對管仲仇恨,最終把管仲尊稱為仲父,這是天下最大的決斷?!鞍餐渑薄俺鐾渥嚒苯Y構整齊,句式對稱,分別成句,前后BD處斷開;“是”,指示代詞,指代“遂立為仲父”這一內容,作下句主語,前面F處應斷開。故選BDF?!?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錯誤。“偏辭”是一面之辭,片面之辭的意思。句意:叔向、師曠的回答,都是片面的說法。B.正確。C.正確。句意:孔子門下,即使五尺高的童子。/這個小子不足以和他謀劃大事。D.正確。僥幸;寵幸、寵愛。句意:不是僥幸得來的。/婦女沒有寵幸的。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貴賤長少都愈加敬重齊桓公”錯誤,從“莫不從桓公而貴敬之”可知,貴賤長少都隨著齊桓公更加敬重管仲,而非齊桓公。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炮宰”,古代職掌庖廚的人;“進”,進奉;“強”,勉強、強迫。(2)“節(jié)”,關鍵;“莫”,沒有誰(人);“亡”,使動用法,使……滅亡?!?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根據(jù)材料一中“叔向、師曠之對,皆偏辭也”一句,韓非子否定了叔向、師曠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非專君之力也,又非專臣之力也”,在文末“凡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有力焉”中總結道:齊桓公成功的原因在于君臣合力。根據(jù)材料二中荀子認為“齊桓公有天下之大節(jié)”,無人可以滅掉他,接著列舉他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的諸多事例,證明齊桓公對于掌握治理天下的關鍵已“盡有之”,則強調國君的作用(善于用人)。參考譯文:材料一:晉平公問叔向說:“從前齊桓公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走上正道,不知道是靠臣子的力量,還是靠君主的力量?”叔向回答說:“管仲善于裁剪,賓胥無善于縫紉,隰朋善于裝飾衣邊。衣服做好了,君主拿起來穿在身上。這是臣子的力量,君主出了什么力呢?”師曠俯在琴上笑了。晉平公說:“太師為何發(fā)笑呢?”師曠回答說:“我笑叔向對您問題的回答。凡是做臣子的,好比廚師將五味調和好了進奉給君主吃。君主如果不吃,誰敢強迫他呢?有人說:叔向、師曠的回答,都是片面的說法。使天下走上了正道,多次會合諸侯,這樣美好的大事業(yè),不單單是君主的力量,也不單單是臣子的力量。從前宮之奇在虞國,僖負羈在曹國,這兩個臣子很智慧,說的話都合乎事實,行動都合乎功利,而虞國、曹國都滅亡了,是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雖有好的臣子卻沒有好的君主啊。況且蹇叔在虞國時虞國滅亡了,到秦國后秦國卻稱霸諸侯,這并不是虞叔在虞國時笨,到了秦國就聰明了,而是決定于有沒有好的君主。叔向說“是臣子的力量”,其實不是這樣的。從前齊桓公的宮中有兩個市場,婦女的住地有二百處,他披散著頭發(fā)玩弄女人。得到管仲,成為春秋五霸中第一個稱霸的君主;失去管仲、得到豎刁后性命不保。如果認為不是臣子的力量,就不能說因為用了管仲而稱霸;如果認為是君主的力量,就不能說因為用了豎刁而產生禍亂。所有五霸之所以能夠在天下成功揚名,一定是君主和臣子都出了力。材料二:孔子門下,即使五尺高的童子,言談中也恥于談論春秋五霸。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春秋五霸的確不值得稱道。齊桓公,是五霸中最負盛名的,但在以前,為了爭奪國家的政權,它殺死了他的哥哥;現(xiàn)在,在家庭內部,姑姑、姐姐,妹妹中沒出嫁的有七個,在宮廷之內,他更是縱情作樂、奢侈放縱,齊國收入的一半還不夠他消費;對外,他欺騙邾國、襲擊莒國,吞并了三十五個國家。他的所作所為是這樣的險惡骯臟、驕淫奢侈。這樣他怎么能夠為孔子的門下得所稱道呢!齊桓公這樣,齊國沒滅亡反而稱霸諸侯,這是為什么呢?答道:那齊桓公掌握了治理天下的重要關鍵,誰還能滅掉他呢?他毫不懷疑管仲的才能,堅定不疑地把國家托付給他,這是天下最大的明智。安定后忘掉了自己危急時的憤怒,忘記了管仲曾經(jīng)射了自己一箭,最終把管仲尊稱為仲父,這是天下最大的決斷。把管仲尊稱為仲父,這樣國內的親族就沒有人敢嫉妒他了;又給他高氏、國氏那樣的尊貴地位,這樣朝廷上的大臣沒有誰敢怨恨他;給他三百社的封地,而富人沒有誰敢與他為敵;高貴的、卑賤的、年長的、年輕的,都非常有秩序地隨著齊桓公去尊重他;這些都是治理天下的重要關鍵。諸侯只要掌握了像這樣的一個關鍵,就沒有人能使他滅亡;何況齊桓公全部掌握了這幾個關鍵,又怎么可能被滅掉呢!他稱霸諸侯,是理所當然的啊,不是僥幸得來的,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啊。江蘇省海安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夫子適齊,晏子就其館,既宴而私焉,曰:“齊其危矣!譬若載無轄之車以臨千仞之谷,其不顛覆亦難冀也。子,吾心也。子以齊為游息之館,當或可救,子幸不吾隱也?!狈蜃釉唬骸胺蛩啦〔豢蔀獒t(yī)。夫政令者,人君之銜轡,所以制下也,今齊君失之已久矣。子雖欲挾其辀而扶其輪,良弗及也。抑猶可以終齊君及子之身。過此以往,齊其田氏矣?!保ü?jié)選自《孔叢子·嘉言第一》)材料二:墨子曰:“孔子見景公,公曰:‘先生素不見晏子乎?’對曰:‘晏子事三君而得順焉,是為三心,所以不見也?!骊套印j套釉唬骸杂鋰?,是以嬰得順也。聞君子獨立不慚于影,今孔子伐樹削跡,不自以為辱;身窮陳蔡,不自以為約。始吾望儒貴之,今則疑之?!保柞V①)詰之曰:“若是乎?孔子、晏子交相毀也。小人有之,君子則否??鬃釉唬骸`公污而晏子事之以整,莊公怯而晏子事之以勇,景公侈而晏子事之以儉。晏子,君子也?!呵饟?jù)問晏子曰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順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嬰之心非三也。’孔子聞之曰:‘小子記之,晏子以一心事三君,君子也。’如此,則孔子譽晏子,非所謂毀而不見也。景公問晏子曰:‘若人之眾,則有孔子賢乎?’對曰:‘孔子者,君子行有節(jié)者也?!套佑衷唬骸煽?,父之孝子,兄之悌弟也。其父尚為孔子門人,門人且以為貴,則其師亦不賤矣。’是則晏子亦譽孔子可知也。夫德之不修,己之罪也。不幸而屈于人,己之命也。伐樹削跡,絕糧七日,何約乎哉?若晏子以此而疑儒,則晏子亦不足賢矣?!保ü?jié)選自《孔叢子·詰墨第十八》)【注】①孔鮒:字子魚,孔子八世孫。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在答題卡方框內依次填入與正確答案相對應的字母。梁丘據(jù)問A晏子B曰C事三君D而不同E心F而俱順焉G仁人H固多心乎?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就,指赴、前往,與“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中的“就”詞義不同。B.良,指的確、確實,與“清榮峻茂,良多趣味”中的“良”詞義相同。C.三君,指文中的靈公、莊公和景公,晏嬰曾先后在他們身邊做過臣子。D.小子,文中用于孔子對孔鮒的稱呼,與現(xiàn)在所說的“青年小子”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晏嬰曾在國賓館接待孔子,向他表達自己對當時齊國形勢的擔憂,并極力地勸說孔子留在齊國,認為這是幫助齊國擺脫困境的唯一希望。B.面對晏嬰的游說,孔子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指出齊國已經(jīng)病入膏肓,難以挽救,同時預言其政權將被田氏家族奪取,表現(xiàn)出他的遠見卓識。C.在墨子的言論中,孔子認為晏嬰在三個國君手下都能平安無事,說明其并非忠心侍主,晏嬰進行了有力回擊,而孔鮒反駁了墨子的觀點。D.孔鮒對墨子進行了反駁,認為孔子沒有喪失尊嚴,晏嬰實屬忠臣,二者都是君子,不會相互詆毀攻擊,恰恰相反,他們對對方都贊賞有加。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夫政令者,人君之銜轡,所以制下也,今齊君失之已久矣。(2)今孔子伐樹削跡,不自以為辱;身窮陳蔡,不自以為約。14.孔鮒的論說看似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實則違反了下表中的邏輯規(guī)律,請根據(jù)材料二列舉一例,指出其中的邏輯錯誤。邏輯規(guī)律簡表邏輯規(guī)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符號A是AA不是非A,A和非A必有一假A和非A必有一真A真,是因為B真,B也能推出A例子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任意一個負數(shù)都不是非負數(shù)這個數(shù)要么是0,要么不是0三角形,內角度數(shù)之和為180度【答案】10.CFG11.D12.A13.(1)國家政令,是君王馬嚼子和韁繩,是用來制約臣下的?,F(xiàn)在齊國國君失去它已經(jīng)很久了。(2)如今孔子遭受伐樹削跡的驅逐,卻不自認為是恥辱;自己在陳國、楚國之間處于困境,并不自認為是窮困。14.由兒子孝悌(B真)推斷出父親品德高尚(A真),由弟子品德高尚(B真)推斷出老師高貴賢能(A真)。此處推斷錯誤:B真無法推斷出A真,違反了充分理由律。理由真實,但與結論無必然聯(lián)系,屬于強加因果?!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梁丘據(jù)問晏子說:“您服侍過三個君主,君主的心志是不一樣的,而您全都順從他們,仁人難道有許多忠心嗎?”“曰”,是說的意思,后面是說的內容,為斷句標志,故C處斷開。“不同心”意為三位君主的心志是不一樣,“不同”修飾“心”的狀態(tài),中間不宜斷開?!岸沩樠伞币鉃榭墒悄柬槒乃麄?,主語為“晏子”,并且語意與上文形成明顯的轉折關系。故F處斷開。“仁人固多心乎”中,“仁人”是主語,“多”是謂語,“心”是賓語,句子結構完整,主語“仁人”前G處斷開。故選CF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及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前往;從事、就任。句意:晏子到他住的地方拜訪。/我詳細地上表來使您明白我的想法,推辭這份職務不去就任。B.正確。都是“的確、確實”的意思。句意:確實來不及了。/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C.正確。D.錯誤。不是孔子對孔鮒的稱呼,與現(xiàn)在所說的“青年小子”意思相同??柞V是孔子的八世孫,兩人不可能有面對面交談的機會。文中“小子”指孔子的弟子,是孔子對弟子的稱呼,相當于“青年小子”。故選D。【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認為這是幫助齊國擺脫困境的唯一希望”錯誤。“齊其危矣……子以齊為游息之館,當或可救,子幸不吾隱也”,意思是齊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危險了……你把齊國作為游學休憩的地方,應該還有補救的辦法吧。希望你不要對我有所隱瞞。是說孔子應該有幫助齊國的方法,而不是齊國擺脫困境的唯一希望。故選A。【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夫政令者,人君之銜轡”,判斷句,“者”是標志;“銜轡”,馬嚼子和馬韁繩;“所以”,用來……;“制”,制約。(2)“以為”,認為;“身”,自己;“窮”,處于困境;“約”,窮困?!?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中信息并進行合理推斷的能力。材料二中孔鮒的論說中,“其父尚為孔子門人,門人且以為貴,則其師亦不賤矣”,意思是他的父親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尚且認為值得尊敬,那么他的老師也不會被輕賤。如果弟子值得尊敬,那么老師也必然值得尊敬,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雖然理由真實,但與結論無必然聯(lián)系,屬于強加因果,違反了充分理由律。充分理由律是A真,是因為B真,B也能推出A。參考譯文:材料一孔子剛剛到齊國,晏子到他住的地方拜訪,說:“齊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危險了。就好像乘沒有韁繩的車到了千丈的懸崖邊,想不掉下去是不可能的!這是我心里的話。你把齊國作為游學休憩的地方,應該還有補救的辦法吧。希望你不要對我有所隱瞞?!笨鬃诱f:“生老病死是沒有辦法救治的。國家政令,是君王的馬嚼子和韁繩,是用來制約臣下的。現(xiàn)在齊國國君失去它已經(jīng)很久了。你雖然想拉住車子,阻住車輪,確實來不及了?;蛟S還可以通過一生的輔佐齊國君主和他的子孫,經(jīng)過努力改變過去,齊國還是田氏的。材料二墨子說:“孔子拜見齊景公,景公說:‘您向來不會見晏子嗎?’孔子回答說:“我聽說晏子侍奉三位君主而且能夠順利,這是三種不同的心思,這是我不見他的原因。景公把這些話告訴晏子。晏子說:‘三位君主都想要使國家安定,因此我才能夠順利。聽說君子獨自站立,不會對著影子慚愧。如今孔子遭受伐樹削跡的驅逐,卻不自認為是恥辱;自己在陳國、楚國之間處于困境,并不自認為窮困。當初我看見儒者很尊重他們,現(xiàn)在我看見儒者開始懷疑他們了?!保柞V)詰問他說:“像這樣嗎?孔子、晏子互相詆毀。小人有這樣的事,君子不這樣做??鬃诱f:‘靈公品行不好但是晏子用使國家整頓來侍奉他,莊公膽怯晏子用勇敢的品行來侍奉他,景公奢侈晏子用節(jié)儉的品行來侍奉他。晏子,是君子啊?!呵饟?jù)問晏子說:‘您服侍過三個君主,君主的心志是不一樣的,而您全都順從他們,仁人難道有許多忠心嗎?’晏子回答說:‘一種忠心能夠事奉百個君王,多種忠心不能事奉一個君主。所以三位君主的心不是一致,我的心不是三種心思。”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你們記住這些話!晏子是用一種忠心來服事三個君主,是君子啊?!襁@樣,孔子贊譽晏子,不是所說的毀謗他,看不見他的優(yōu)點。景公問晏子說:‘像這么多的人,有比孔子賢能的嗎?’晏子回答說:‘孔子,是君子,是行為有節(jié)操的人?!套佑终f:‘盈成匡,孝順父親的兒子,敬愛兄長的弟弟。他的父親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尚且認為值得尊敬,那么他的老師也不會輕賤?!@樣晏子也是贊譽孔子是可以知道的。德行不修飾,是自己的罪過。不幸屈于人之下,是自己的命運。被人撥掉大樹,(嚇得)銷聲匿跡,斷絕七天的糧食,有什么窮困的?如果晏子因為這些懷疑儒家,那么晏子也不值得被認為賢能了?!苯K省常州市前黃中學202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適應性考試語文試卷(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鄙袝r,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shù)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梢詾楦话蔡煜拢睘榇藦[廩也,竊為陛下惜之。(賈誼《論積貯疏》①)材料二:漢興接秦之弊作業(yè)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繼以孝文、孝景,清凈恭儉,減田租,三十稅一,安養(yǎng)天下,七十余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故人人自愛而重犯法,先行義而后詘辱焉。(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十六》,有刪改)【注】①《論積貯疏》為賈誼寫給漢文帝的疏,即文中的孝文。該疏被皇帝采納。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漢A興B接C秦D之E弊F作G業(yè)H劇I而J財K匱L自M天N子O不P能Q具R鈞S駟11.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根本,與《種樹郭橐駝傳》“其本欲舒”中的“本”意義相同。B.淫,過度,與《屈原列傳》“國風好色而不淫”中的“淫”意義相同。C.被,遭受,與《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中的“被”意義不同。D.罷,通“疲”,與《垓下之戰(zhàn)》中“楚兵罷食盡”中的“罷”意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賈誼認為君主治理天下,要有豐足的積蓄,如果放棄農業(yè)而去從事不重要的商賈,這是本末倒置,是對天下的殘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講文明禮儀的演講稿800字(14篇)
- 自然之道的觀后心得
- 青島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 6.4.1節(jié)約水資源 (習題課件)【新版】
- 【+高++中語文】《庖丁解?!氛n件++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硬筆書法全套教育課件
- 加油站安全檢查表
- 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試題答案鞏固
- 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試題附參考答案(輕巧奪冠)
- 心理咨詢課件教學課件
- 施工眼功能介紹-銷售
- 農產品質量保證金協(xié)議書
- 福建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2022
- JJG(交通) 173-2021 鋼質護欄立柱埋深沖擊彈性波檢測儀檢定規(guī)程
- 【我國公務員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4000字(論文)】
- 夫妻離婚協(xié)議書電子版
- 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qū))指南 -坦桑尼亞-20240529-00493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書綜合測評(解析版) 同步練習
- 2024年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題目含答案【模擬題】
- 風電項目居間合同
- 2024年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美版
- 中西醫(yī)方法論比較研究兼論中醫(yī)的科學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