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泰寧一中20202021學年階段考試高三語文10月卷本試卷共四道大題,23道小題。時量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宋祁《玉樓春》有句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李漁《笠翁余集》卷八《窺詞管見》第七則別抒已見,加以嘲笑:“此語殊難著解。爭斗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余實未之見也?![’字可用,則‘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蘇軾少作《夜行觀星》有一句“小星鬧若沸”,紀昀《評點蘇詩》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边@表示他不懂蘇軾那句,以為它像司空圖所寫:“亦猶小星將墜,則芒焰驟作,且有聲曳其后。”宋人詩文里常把“鬧”字用來形容無“聲”的景色,不必少見多怪。宋祁的詞句和蘇軾的詩句都是“通感”或“感覺挪移”的例子。在日常經(jīng)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諸如此類在普通語言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譬如我們說“光亮”也說“響亮”,把形容光輝的“亮”字轉(zhuǎn)移到聲響上去,正像拉丁語以及現(xiàn)代西語常說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視覺和聽覺在這一點上有“通財之誼”。培根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他說:音樂的聲調(diào)搖曳和光芒在水面蕩漾完全相同,“那不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腳跡”。這算得哲學家對通感的巧妙解釋。(摘編自錢鍾書《通感》材料二閱讀《荷塘月色》,我們感受到詩情畫意。朱自清先生以詩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騁懷地觀察,而且嚴辨淄澠地品味,從而細致地描繪了令人“驚異”的“無邊的荷香月色”。作者所寫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寫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層次里復有層次,使整個畫面有立體感、滲透感;其中動靜、虛實、濃淡、疏密,是畫意的設置,也是詩情的安排。這樣的描寫,離不開作者嫻熟而有個性的藝術技巧。有鮮明的比喻,有明顯的對比,有強烈的襯托,有生動的擬人。但更令人贊賞的是,由于作者對描寫對象有極其深刻的體會,因此突破一般經(jīng)驗而產(chǎn)生一種奇特而新穎的手法,即古典詩歌中常有的“通感”,這種出神入化的藝術處理手段,在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是不多見的。描寫的細,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僅以對蟬聲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就足以說明問題。由于有些讀者提出異議,以為月夜不應有蟬鳴,因此他請教了好些人,最后還是親自體察,“又有兩回親聽到月夜的蟬聲”,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頭,因此他深深地體會到“觀察之難”,以為不能“由常有的經(jīng)驗作概括的推論”(《關于“月下蟬聲”》)。整篇《荷塘月色》均體現(xiàn)了作者這種縝密審察的創(chuàng)作精神,他不但對荷塘作整體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審視,時而以荷塘為主景,月色為背景,時而以月色為主景,荷塘為背景,時而摹寫花葉,時而描繪岸柳,時而淡勾云彩,時而輕描樹影,層層鋪陳,步步開拓,細膩地展現(xiàn)了荷塘月色令人“驚異”之美。朱自清還認為“花和光固然有詩,花和光以外還有詩”“山水田園固然有詩……僅一些顏色,一些聲音,一些味覺,一些觸覺,也都可以有詩”(《詩與感覺》)。藝術家的任務就是要以敏銳的感覺去發(fā)現(xiàn)這些“詩”。從《荷塘月色》里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正是這樣努力去發(fā)掘蘊含在大自然里的這些“詩”,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極力摹寫了月夜荷塘的聲、光、色、味,從而創(chuàng)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除了描寫技巧有獨到之處外,語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語言的最大特點是自然新穎,如他自己所主張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歐化的口語”來繪神狀態(tài)、表情達意。優(yōu)美的藝術境界是要通過高質(zhì)量的語言來實現(xiàn)的,所以凡杰出作家無不重視語言的鍛煉?!逗商猎律返恼Z言藝術確是達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順口”“順耳’“順眼”的境地(《誦讀教學與“文學的國語”》)。《荷塘月色》之無限動人,還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輕紗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當時微妙的心思。作者緣情寫景,以景襯情,不僅使作品具有繪畫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摘編自劉泰隆《荷香月色詩情畫意——讀<荷塘月色>》)材料三1927年7月,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揚州,他的兩個孩子在揚州他的父親那里。但他與父親的關系由于種種原因鬧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難以和父親和解,猶豫不決。這樣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開頭的一句話:“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倍@證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時感到的自由,在性質(zhì)上是一種倫理的“自由”,是擺脫了作為丈夫、父親、兒子潛意識里的倫理負擔,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沒有直接關系的。這樣的解釋,如果不是更加貼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藝術的奧秘。朱自清自己曾說:“只有參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決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為上主張一種生活的中和主義”“妻子兒女一大家,都指著我生活”“還是別提超然為好”“最終的選擇還是‘暫時逃避’”“這幾天似乎有些異樣,像一個獵人在無盡的森林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似乎掙扎著,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沒有明白”。這些表明朱自清因為考慮到老婆孩子的責任問題,而不能絕對地作政治的抉擇。(摘編自孫紹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漁與紀昀兩位大家對“鬧”字的認識,說明古人對“通感”手法運用的妙處還未能領會。B.“通財之誼”原指交情甚篤的朋友之間的錢財往來,文中指各個官能的領域不分界限。C.“通感”的手法在現(xiàn)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較少運用,《荷塘月色》中則運用得巧妙、奇特、新穎。D.“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中的“這幾天”應該有所指,孫紹振順著此思路得出新結(jié)論。2.下列語句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通感”觀點的一項是(3分)()A.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B.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D.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3.根據(jù)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有讀者不親自體察而憑常有經(jīng)驗質(zhì)疑“月夜蟬聲”一說,朱自清最后確認自己無誤。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詩意,是朱自清以敏銳的感覺發(fā)現(xiàn)了荷塘月色中的“詩”。C.朱自清提倡文學語言要“順口”“順耳”“順眼”,他的《荷塘月色》確實做到了。D.對《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僅從政治的角度,也要從倫理的角度。4.材料二是從哪幾個方面賞析《荷塘月色》的?請簡要概括。(4分)答: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觀點,這樣的引用有哪些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答:(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69題。渦水與老莊潘小平①溯流而上,我們最先到達渦陽。②正午時分,渦水靜靜流淌。這是淮河左岸一條著名的支流,也是淮河第二大支流,發(fā)源于河南的尉氏縣。一路上流經(jīng)開封、通許、扶溝、太康、鹿邑,而后從亳州入境安徽,經(jīng)渦陽、蒙城,于懷遠城關之東注入淮河。懷遠是我的家鄉(xiāng)小時候,我常??嬷@子,帶著妹妹,穿過喧鬧擁堵的城區(qū),去渦河邊洗衣裳。河水清澈見底,衣聲此起彼伏。那時渦河大堤的青石條上,晾滿了洗好的衣物,藍是藍,白是白,是民間所謂的“水顏色”。③不遠處,就是渦河入淮口,一條清晰的水紋線將它與濁浪滔滔的淮水徹底分割。然而它最終還是流入了淮河,那時我還不知道,長大以后,我會無數(shù)次地在這條河邊徘徊、思索。④古書上說,山之北為陰,水之北為陽,但今天的渦陽縣城,并不在渦水的北面。歷史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顯示它的滄桑巨變。太陽一點點西移,風開始變硬,尖銳刺骨。有一年,大約是1987年,我只身一人,在平原上整整浪游了一個冬春,從一個村莊到一個村莊,從山之陰到水之陽。都是鄉(xiāng)村大道,干了多半冬,一腳踩下去,醭土騰起來老高。這兒的人們,把大道叫做“官道”,冬陽下,能看見不遠處渦水繚繞?;春又Я鞅姸啵视馉罘植?,水勢遲緩,而“道”的不爭與柔弱,是否源于淮河“緩水靜流”的特性呢?為什么淮河流域是中國河流中,唯一產(chǎn)生本體論哲學家的河流?為什么偉大的黃河和偉大的長江,沒有產(chǎn)生老莊和孔孟這樣的人物?⑤一個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是,中國最重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都產(chǎn)生于淮河流域,渦水老莊,泗水孔孟,而渦水和泗水,都是淮河的支流。老莊的生命哲學和孔孟的政治哲學,是中國社會生活和中國思想政治的兩大支撐性力量,共同支撐起中國的大地與天空。文⑥為什么?為什么?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想,一直沒有想清楚。⑦抑或是這片緩緩流淌的河流,哺育了老子智者的哲學?⑧有文化學者認為,世界上存在著三個文化帶,分別是以德國為代表的北部文化帶、以中國為代表的中部文化帶、以印度為代表的南部文化帶。北部擅長制造,中部擅長情感,南部擅長精神。這和緯度有關,日本與德國處于同一緯度之上,因此日本制造的精密度堪與德國媲美;美國與中國處于同一緯度之上,擅長情感表達,但不同的是美國是縱情文化,中國是抒情文化;而南部地區(qū)以印度為代表,由于農(nóng)業(yè)資源豐富,古印度低頭是稻米,抬頭是香蕉,自古不愁溫飽,文化擅長在精神方面,從而神學發(fā)達。是不是黃河的兇險和長江的奔騰,打亂了人類的沉思與冥想,因此才沒能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產(chǎn)生老莊和孔孟這樣的人物?而羽狀分布的淮河,給人類提供了仰望星空和宇宙對話的沖動,也提供了內(nèi)心的寧靜,因此才產(chǎn)生了孔子的政治哲學和老子的宇宙本體論?⑨在上古,淮河是一條安靜遲緩的大水,岸水草豐美,人民安居樂業(yè)。只是公元1194年,黃河奪淮之后,它才變得猙獰起來。在黃河奪淮的七百年間,黃河將大約七百億噸泥沙帶入淮河流域,使得魯南的沂、沭、泗水不能入淮,無數(shù)支流與湖泊淤積廢棄,淮河原有的水系遭到嚴重破壞。中國歷史上的農(nóng)民起義,發(fā)生最多最頻繁而且規(guī)模最大者,大都是在淮河流域,這和淮河的十年九澇、災害頻發(fā)、民無恒業(yè)、民風剽悍,有著很內(nèi)在的關聯(lián)。⑩在中國古代疆域上,具有明顯而特殊的南北界限特征的河流不是長江,不是黃河,而是淮河,淮河不僅是中國大陸東部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線,還是一條自然地理的突變線和臨界線:線南為亞熱帶,線北為暖溫帶;是高粱種植的南界,竹子生長的北界;是1月的冰界,濕潤和半濕潤的分界,而極端的表現(xiàn),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反映到農(nóng)業(yè)形態(tài)上,淮河以南是稻作文明,淮河以北是旱作文明,而農(nóng)作物類型和由此產(chǎn)生的文明形態(tài),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命方式,進而影響到人的行為和理念,影響到區(qū)域人格和區(qū)域情感?;幢比藷崆榇值Z,說話高喉嚨大嗓門,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無酒倒頭睡,過它一天算一天!三十多年前,我到皖北農(nóng)村去,發(fā)現(xiàn)差不多的人家,陳設都十分簡單。他們的家里,既無柜子也無箱子,有的甚至也沒有床,冬棉夏單,所有的衣服,都掛在一根繩子上。也不是沒床,而是沒有正式的床,往往是繩編的“軟床子”,一只手拎上就走了淮河年年發(fā)大水,老百姓年年跑“水反”,大水一過蕩然無存,置辦家業(yè)干什么?還不如吃干喝凈,混個“肚飽腰圓”!所以我們今天,也無法想象上古的淮水和渦水,無法想象它們的安靜和遲緩。而老子那時,就常常在這樣的水岸邊徘徊,河水流向遠方,天格外高,格外藍。(有刪改)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寫小時候常去渦河邊洗衣裳,不僅反映了渦河的環(huán)境怡人優(yōu)美,也表達了作者對渦河的喜愛之情和對童年生活的回憶。B.文章寫到作者1987年獨自一人浪游渦水邊,游之意是探尋老莊生命哲學的緣由,但最終沒有找到滿意的解釋。C.文章談到美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異同,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旨在強調(diào)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D.文章回憶三十多年前看到皖北農(nóng)村的情景,通過當?shù)厝思业募彝[設和生活方式,展現(xiàn)出淮北人簡樸爽朗的性格。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說“我們最先到達渦陽”,確立了全文的寫作對象,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渦水,使內(nèi)容顯得更真實、更親切。B.文章說老莊等哲學家產(chǎn)生于淮河流域是“一個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反映了人們對其中原因的探究,也易于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C.文章語言平而有味,淡而不俗,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理性的思考和反省,體現(xiàn)出作者嚴謹而深刻的思維。D.文章結(jié)尾處寫老子常在渦水岸邊徘徊,與作者常在渦水邊徘徊遙相呼應,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想做像老子一樣的思想家的決心。8.本文第④段使用多個問句,對文章內(nèi)容的表達有何作用?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9.本文運用了哪些手法刻畫了淮河及支流?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其藝術效果。(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呂公著字晦叔,幼嗜學,至忘寢食。恩補奉禮郎,登進士第。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司馬光以論事罷中丞,還經(jīng)幄。公著封還其命曰:“光以舉職賜罷,是為有言責者不得盡其言也。”詔以告直付閣門。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門下,則封駁之職,因臣而廢。愿理臣之罪,以正紀綱?!钡壑I之曰:“所以徙光者,賴其勸學耳,非以言事故也?!惫埐灰眩菇忏y臺司。起知河陽,召還。帝從容與論治道,遂及釋老,公著問曰:“堯、舜知此道乎?”帝曰:“堯、舜豈不知?”公著曰“堯、舜雖知此,而惟以知人安民為難,所以為堯、舜也?!钡塾盅蕴铺谀芤詸嘀怯枷隆υ?“太宗之德,以能屈已從諫爾。”帝善其言。未幾,同知樞密院事。有欲復肉刑者,議取死囚試之,公著曰:“試之不死,則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將大舉討之公著曰問罪之師當先擇帥茍未得人不如勿舉及兵興,秦、晉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數(shù)白其害。元豐五年,以疾丐去位。哲宗即位,以侍讀還朝。太皇太后遣使迎,問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寬省民力為先。而建議者以變法侵民為務,與已異者一切斥去,故曰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誠得中正之士,講求天下利病,協(xié)力而為之,宜不難矣?!庇制騻渲弥G員,以開言路。元祐元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司馬光同心輔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與革而未定者,一一舉行之,民咸以為便。光薨,獨當國,除吏皆一時之選。右司諫賈易以言事訐直詆大臣,將峻責,公著以為言,止罷知懷州。退謂同列曰“諫官所論,得失未足言。顧主上春秋方盛,慮異時有進諛說惑亂者,正賴左右爭臣耳,不可使人主輕厭言者也?!北娔粐@服。四年二月份薨,年七十二。(選自《宋史·呂公著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夏人幽其主將/大舉討之/公著曰/問罪之師/當先擇帥/茍未得人/不如勿舉/B.夏人幽其主/將大舉討之/公著曰/問罪之師/當先擇帥/茍未得人/不如勿舉/C.夏人幽其主將/大舉討之/公著曰/問罪之師/當先擇帥/茍未得/人不如勿舉/D.夏人幽其主/將大舉討之/公著曰/問罪之師/當先擇帥/茍未得/人不如勿舉/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經(jīng)幄,即經(jīng)筵,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經(jīng)論史特設的御前講席。B.封駁,意為封還皇帝失宜的詔令,駁正臣下奏章的違誤。C.釋老,指釋迦牟尼,因其為佛教創(chuàng)始人,所以“釋”泛指佛教。D.肉刑,殘害肉體的刑罰,古時指黥、劓.刖、宮、大辟等刑罰。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呂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時,對司馬光因論事被解職事,他堅持己見,一再向皇上進言;興兵西夏后,唯有他敢于指出興兵之害。B.呂公著善于進諫。在與神宗悠閑談論時,他趁機勸說神宗施行堯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從諫”的治國之道,得到神宗認可。C.呂公著識慮深敏。有人打算恢復殘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見,阻止了此事;朝廷要討伐西夏,他立即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D.呂公著重視吏治。他以侍讀身份回朝廷后,通過分析新法頒布后產(chǎn)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員的作用;其后,又點明設置諫員的必要性。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帝諭之曰:“所以徙光者,賴其勸學耳,非以言事故也?!惫埐灰?竟解銀臺司。(4分)譯文: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與革而未定者,一舉行之,民咸以為便。(4分)譯文:14.右司諫賈易詆毀朝廷大臣,將要被嚴厲責罰,呂公著為何替他說情?請簡要說明。(3分)答:(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其二)貫休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鴛鴦鸂鶒②如家禽。前村后壟桑柘③深,東鄰西舍無相侵。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②鸂鶒(xīchì):一種像鴛鴦的水鳥。③柘(zhè):一種樹。樹皮有長刺,皮可以染黃色,葉卵形,可以喂蠶,木材質(zhì)堅而致密,是貴重的木料。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寫池塘里森森蒲草,傳來陣陣清香,水鳥悠閑嬉戲,如家禽一樣,一點兒也不怕人,為第四句“東鄰西舍無相侵”作了鋪墊與烘托。B.頜聯(lián)寫村莊前后到處是蓬勃生長的翠色蔥蘢的桑樹和柘樹,顯示物產(chǎn)的富足,村民生活的安寧和睦,也寄托了詩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C.頸聯(lián)描寫了蠶娘在淥溪邊漂洗蠶繭、牧童吹笛和衣而浴的場景,既寫出了農(nóng)家生活的艱辛和蠶娘豐收的喜悅,又表現(xiàn)出牧童性格的頑皮。D.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節(jié),詩人卻著墨于靜,于是靜中有動,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綺麗纖弱的詩風中,此詩給人以清新健美之感。16.尾聯(lián)“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詩人的邀請下,琵琶女在講述完自己的身世以后進行了第二次演奏,結(jié)果演奏聲“”,導致“”。(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以“”一句,勾勒出阿房宮凌云蔽日的宏偉氣勢;以“”句,展示出連接樓閣的長廊的特點。(3)蘇軾《赤壁賦》中,把洞簫聲描摹得生動傳神,其中“,”兩句從正面表現(xiàn)了樂聲的悲涼。(4)《荀子?勸學》從反面闡明學習要善于積累道理時說“”,就沒有到達千里之外的地方的辦法;不積累細小的水流,“”。(5)李煜《虞美人》中,以江水為喻寫出了“愁之多”“愁之廣”“愁之綿長”的詩句是“,”。三、語言文字運用(16分)18.下列句子中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他們的頭腦一般來說是比較聰明的,很有才華,而且精力相對旺盛,能夠同時應付幾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B.由于個人收入征信系統(tǒng)不健全,難以準確做到對收入標準的審查,私開證明甚至出具假證明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魚龍混雜享受了優(yōu)惠政策。C.《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一回,活畫出了蔣干這個不學無術,胸無城府的腐儒形象。D.隨著雙邊關系的改善,中俄兩國終于結(jié)為秦晉之好。19.下列各句沒有語病、語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A.中央農(nóng)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要建立以工促農(nóng)、以城帶鄉(xiāng)的長效機制,最終形成城鄉(xiāng)經(jīng)濟一體化新格局。B.全球變暖引發(fā)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fā)生,暴露出當前重大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還面臨著不少難點問題有待解決。C.教育部日前下發(fā)《關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鼓勵各省采取平行志愿投檔,努力降低新生報到流失。D.通過廣東粵通公司出口煙花爆竹儲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煙花爆竹在生產(chǎn)、經(jīng)營儲存等環(huán)節(jié)和安全監(jiān)管中存在重大隱患。20.填入下段文字中的短語,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3分)()自從地球印下人類的足跡以來,地球的容顏逐漸由美變丑了。特別是邁入工業(yè)社會之后,人類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財富的同時,也排放大量廢氣、廢水和廢渣,污染著自己賴以生存的①,地球傷痕累累,公害頻頻發(fā)生,②,人們感到生活在一個缺乏安全的環(huán)境中。A.①空氣、水源和土壤②“三廢”的陰影像幽靈在世界各地游蕩B.①土壤、水源和空氣②“三廢”的陰影像強盜在世界各地橫行C.①沃野、藍天和河流②“三廢”的陰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D.①天空、河流和大地②“三廢”的陰影像陰云在世界各地飄蕩2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對“組合類新材料作文”下一定義。(可適當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3分)①近幾年高考中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材料作文形式。②這種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只是一個,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③材料之間內(nèi)容彼此相關,復合組成,表達共同主題。④它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作文形式之一。22.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①凝聚幾千年的文明和智慧,②人類形成了現(xiàn)代城市,③并努力用燈光點亮城市的夜晚。④作為經(jīng)濟學家來說,⑤城市燈光的背后隱藏著許多社會經(jīng)濟秘密,⑥可以據(jù)此估算城市人口的數(shù)量,⑦預測房價的走勢,⑧進而反映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⑨然而這樣的繁榮背后卻帶來了隱患:⑩城市的燈光不僅會增加能源消耗,?還會破壞動植物乃至人類的生物節(jié)律。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一片曾經(jīng)豐饒的土地逐漸變得貧瘠,許多動物陸續(xù)離開了這里。小鳥對蚯蚓說:“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嗎?”蚯蚓說:“我還是想留在這里。”小鳥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飛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鳥的背影,繼續(xù)埋頭松土。甲蟲從遠方趕來,和蚯蚓一起忙碌起來。幾年之后,小鳥回來了,帶著一群伙伴,它們嘴里銜著各種各樣的種子。小鳥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片土地已經(jīng)變得松軟,還長出了小草。蚯蚓說:“你離開的這段時間,甲蟲和我一起翻土堆肥,這里漸漸變好了?!毙▲B和伙伴們把種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開滿了鮮花,蝴蝶和蜜蜂也來了。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泰寧一中2021屆高三階段考試卷語文參考答案1.A(“說明古人對‘通感’手法運用的妙處還未能領會”以偏概全,李漁與紀昀作為古代批評家,他們未能領會“通感”手法,并不能代表古人的全部,古代詩家運用“通感"手法而境界全出的例子比比皆是,說明有些古人對“通感”的運用之妙早已心領神會。)2.C(A項,運用了擬人和比喻;B項,運用了比喻;C項,運用了“通感"的手法,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通感”觀點;D項,運用了比喻和擬人。)3.A(“有讀者不親自體察而憑常有經(jīng)驗”的說法無中生有,那些讀者未必就沒有親自體察,只是可能由于地域差別等原因,體察的結(jié)果與朱自清不同。)4.①從藝術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描寫技巧)方面,賞析《荷塘月色》的詩意意境。②從作者朱自清縝密審察的創(chuàng)作精神來賞析《荷塘月色》。③從語言方面,賞析《荷塘月色》自然新穎的語言。④從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來賞析《荷塘月色》的不僅具有繪畫美,而且富有情趣美。(每點2分,任答兩點給4分,意對即可。)5.①能充分證明作者觀點。朱自清的觀點在材料中起著論據(jù)的作用,能有力支撐作者的觀點。②體現(xiàn)朱自清縝密審察的創(chuàng)作精神和發(fā)掘大自然“詩”的自覺追求。③體現(xiàn)藝術家語言藝術實踐與其寫作理論相統(tǒng)一。④使讀者的解讀更貼近作家本意,揭示心理和藝術的奧秘。(每點2分,任答三點給6分,意對即可。)6.C【解析】目的不是“強調(diào)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而應是文化特點與緯度地域的關聯(lián)性。7.D【解析】D項雖然內(nèi)容上前后呼應,但作者沒有表達出想做思想家的決心,于文無據(jù)。8.①表達作者對老莊哲學與淮河特點相聯(lián)系的疑惑,激發(fā)讀者思考。②引出下文對文化哲學等深層內(nèi)容的理性思考,起著銜接或深化思想的作用。(每點2分)9.①敘述和議論相結(jié)合:敘述自己在渦河的經(jīng)歷,表達對老莊哲學的思考。②虛實結(jié)合:實寫淮河流域,虛寫老莊哲學的特征,反映老莊哲學形成的環(huán)境原因。③對比:將淮河在上古時期和近代的特點對比分析,反映其滄桑巨變。(每點2分)10.B(“幽”是動詞,賓語是“其主”,“將”是副詞,修飾“大舉討之”,故從“主”和“將”中間斷開,排除A、C兩項?!暗谩笔莿釉~,賓語是“人”,故在“人”后斷開,排除D項。)11.C(“釋老,指釋迦牟尼”錯誤,“釋老”是釋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稱,亦指佛教和道教。)12.B(“趁機勸說”錯誤。)13.(1)神宗告訴他說:“調(diào)動司馬光官職的原因,是依賴他勸勉人們學習,不是因為言事的緣故。”呂公著不停地請求,(但)最終被解除掌管通進銀臺司的職務。(“諭”“所以”“解銀臺司”各1分,句意1分)(2)依據(jù)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變革卻沒來得及予以變革以及已經(jīng)變革而未形成定例的,一一全部實行,百姓都認為便利。(“推本”“眼”“舉”各1分,句意1分。)14.為了不讓國君輕易厭惡敢說話的人。因為皇上還年輕,需要直言規(guī)勸國君的臣子,以防有人諂媚惑亂皇上。(3分)15.C(“寫出了農(nóng)家生活的艱辛”與全詩意境不符。)16.①以“留我宿又宿”的行為描寫,表現(xiàn)出山翁與詩人的情誼深厚。②以“笑指”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顯現(xiàn)出山翁淳樸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③以一“熟”字狀“西坡瓜豆”,描繪出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與前文所寫的山村晚春秀美景色、豐富物產(chǎn)呼應。④寓情于事,抒發(fā)了詩人對寧靜美好、民風淳樸的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之情。(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17.(1)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2)隔離天日廊腰縵回(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4)不積跬步無以成江海(5)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18.【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成語的正確運用。游刃有余:比喻技術熟練,經(jīng)驗豐富,解決問題絲毫不費力。魚龍混雜:比喻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不合語境。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形容為人直率。望文生義。秦晉之好:指兩姓聯(lián)姻。因不注意使用范圍和適用對象而錯。19.【答案】A【解析】B句式雜糅,應去掉“有待解決”;C搭配不當,應為“努力降低新生報到流失率”D介詞湮沒主語,應去掉“通過”。20.【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語句銜接。解答連貫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據(jù)上下文意進行推斷。解答此題,第一空應該與上文”廢氣、廢水、廢渣”照應并注意語體色彩;第二空考查修辭,注意比喻句中本體、喻體的相似性。點睛:對于考查語句連貫性的題目,考生應按照如下步驟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統(tǒng)攬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質(zhì)和作用(如總領句、總結(jié)句、過渡句、解說句、觀點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圍繞中心句來組織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個方面: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思維的順序。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nèi);邏輯順序,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具有規(guī)律性的順序。3.抓標志。語言標志常常表現(xiàn)為:關聯(lián)詞語、暗示性詞語、句子之間的對應關系(內(nèi)容上、形式上)、陳述對象或議論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語境。文章要表達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貶,或高昂或低沉,是通過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這種基調(diào)、氣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類題目要在快速閱讀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體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jié)合具體語境,根據(jù)上下文的句子結(jié)構(gòu)、邏輯順序等來分析、推理、判斷,可以用排除法。21.【答案】組合類新材料作文是指近幾年高考中出現(xiàn)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相關的材料復合組成的,表達共同主題的,綜合性較強的材料作文?!窘馕觥恳浴敖M合類新材料作文是指……的材料作文”這個句子為主句,其他句子作為修飾詞在主句上進行增刪,把內(nèi)容重復的刪去,留下“近幾年高考中出現(xiàn)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相關的材料復合組成的,表達共同主題的”“綜合性較強”,適當增加句子的銜接詞語,按照“組合類+新材料+作文”的順序進行組織。22.示例:(1)語句:②;修改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城市”;(2)語句:④;修改為:“對經(jīng)濟學家來說”或者“經(jīng)濟學家認為”;(3)語句:⑧;修改為:“進而推斷城市的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4)語句:⑨;修改為:“然而這樣的繁榮卻帶來了隱患”或者“然而這樣的繁榮背后卻存在著隱患”。23.這是一道寓言類材料作文題。故事核心內(nèi)容:動物們通過努力改變了土地。核心要素:“動物們”“努力”“土地”。即使“點”上立意也要注意三個要素的內(nèi)在關聯(lián),不可孤立地談某一角度。對此,可以從以下角度立意:①堅守加努力,定會改變。蚯蚓的奮斗帶來了土地的恢復,不僅造福自己,也造福了鳥和其他流浪他鄉(xiāng)的生物。蚯蚓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開拓精神、奮斗精神被新時代推崇,值得贊美與弘揚。②協(xié)力才能使土地再富饒。應發(fā)掘行為主體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寓言中不同主體有不同的行為,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改變著土地的面貌。甲蟲成為蚯蚓的合作者,與蚯蚓共同改造土地,兩相協(xié)力,改變了土地的面貌。蚯蚓可看作“基層筑基者”,而小鳥可理解為“上層革新者”,小鳥的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服務,兩者的協(xié)作促成了土地的再次豐饒。③國之崛起,你我共勉。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美團騎手2025年度團隊協(xié)作與企業(yè)文化融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院護理人員專業(yè)發(fā)展合同4篇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冷卻系統(tǒng)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冷庫制冷設備進出口貿(mào)易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高新園區(qū)房地產(chǎn)抵押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木托盤租賃及信息化管理服務合同4篇
- 2025版新型節(jié)能門窗安裝與綠色建筑合同2篇
- 2025年度牛奶飲品國際市場拓展與海外銷售代理合同4篇
- 2025年專業(yè)培訓班股權投資與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鋼構(gòu)加工企業(yè)信用風險防范合同
- 小兒甲型流感護理查房
-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2021年全國高考物理真題試卷及解析(全國已卷)
- 拆遷評估機構(gòu)選定方案
- 趣味知識問答100道
- 鋼管豎向承載力表
- 2024年新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全冊教學課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全冊教學設計
- JJG 692-2010無創(chuàng)自動測量血壓計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CSSD職業(yè)暴露與防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