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花的概念:
2
花的組成:
2.1花柄(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柄:又稱花梗,有支持花兒的作用,是養(yǎng)料與水分的運輸通道?;ūl(fā)育成後來的果柄?;ㄍ校夯ǖ闹课?。
花的結構示意圖
花被由花萼、花冠組成根據花萼花瓣的數目又分為:(1)雙被花:花萼、花冠排成內外兩輪如白菜,番茄(2)單被花:僅具花冠或花萼,如甜菜,大麻,百合,蕎麥(3)無被花:花被全部退化,楊、柳百合2.2
花被(periath)2.2.1
花萼:calyx
由若干萼片組成,有保護花兒和幼果的功能離萼(chorisepalous)花萼各片分離:如油菜合萼:(gamosepalous)由萼桶calyxtube和萼裂片calyxlobe組成如茄有些植物的萼桶下端向一側延伸形成中空的短管,稱為距(calcar)如鳳仙花、飛燕草、旱金蓮等.
副萼(epicalyx)花萼外面著生的一層小萼片,草莓
花萼早落:
花萼宿存:植物的花萼保留到果實成熟並隨之長大。如茄科植物,杜鵑花科植物.黃花耬鬥菜的距顛茄的花萼宿存左圖:毛茛科飛燕草右圖:旱金蓮2.2.2
花冠:Corrola
由花瓣組成離瓣花薔薇科,金粟蘭科合瓣花(由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組成)葫蘆科,旋花科花冠的形狀:根據花瓣的數目,形狀,離合狀態(tài),花筒的的長短,花冠裂片的形態(tài)分為:
上圖月季下圖朱頂紅薔薇型花冠:如薔薇科十字型花冠:十字花科蝶型花冠:豆科輪狀花冠:(Rotate)漏斗狀花冠(funnelform):唇型花冠(bioabiate)唇型科鐘狀花冠(campanulate)桔??仆矤罨ü冢╰ubular)油菜(十字花科)的花1花冠的類型corrolashapes壺狀小花組成的花序種類未知蝶型花豆科蝶型花亞科唇型花多分佈在管花目,列當科,苦苣苔科,胡麻科,唇型科,玄參科雙莢決名假蝶型花冠(豆科雲實亞科)硬骨淩霄(紫葳科)左上:黃鐘花左下:黃蟬上圖:懸鈴花2花瓣在花蕾時期的排列狀態(tài):1.鑷合狀:各花瓣的兩邊互相對立,但不相連接,基部相接,但不重疊。
2.覆瓦狀:五花瓣中,一瓣在外,一瓣在內,其餘三瓣各有一邊在外,一邊在內,互疊成覆瓦狀。
3.螺旋狀:各花瓣兩邊互相重疊。例如錦葵。
輻射對稱:如:十字花科,菊科
兩側對稱:如玄參科,蘭科、唇型科
不對稱:美人蕉科
上圖:夾竹桃科長春花下圖:罌粟科延胡索的花3花冠的對稱symmetryofcorolla3
雄蕊群Androecium所有雄蕊(stamen)的總稱雄蕊的數目比較穩(wěn)定:如小麥有3枚,水稻6枚,大豆10枚雄蕊由花藥(anther)、花絲(filament)組成雄蕊不等長的兩種特殊雄蕊:二強雄蕊:didynamous
含四枚雄蕊,其中兩個明顯長於另兩個唇型科,玄參科四強雄蕊:tetradynamous含六枚雄蕊,其中由四個較長十字花科根據花絲的癒合情況:單體雄蕊
monadelphous:錦葵科棉花,木槿二體雄蕊
diadelphous豆科多體雄蕊
polyadelphous大戟科:蓖麻,金絲桃聚藥雄蕊
syngenesious菊科3.1雄蕊群分類菊左:錦葵科的單體雄蕊上:豆科的二體雄蕊右上:雄蕊類型上:花藥著生方式右:花藥開裂方式3.2花藥著生方式:
1.底生或底著:花藥基底著生於花絲頂端。
2.側生或背著:花藥的背部著生於花絲上。
3.丁字生:花藥的背部中央著生於花絲上,狀如丁字。
4.離生:二花藥瓣分離很寬,且?guī)缀踉谝黄矫嫔稀?/p>
3.3花藥的開裂方式:
1.縱裂。
2.橫裂。
3.孔裂:花藥頂端開一小孔。
4.瓣裂:花藥每室開裂一小部份呈瓣狀,如樟科植物。花藥類型與連接方式雌蕊群gynoecium:所有雌蕊(pistil)的總稱。雌蕊由心皮(carpel)卷合而成,,心皮是適應變態(tài)的葉,是構成雌蕊的基本單位。單雌蕊:
simplepistil大豆,桃複雌蕊:
compoundpistil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心皮聯合而成的雄蕊離生單雌蕊
apocarpousgynoecium草莓,蓮雌蕊分為三部分:柱頭(stigma)花柱(style)子房(ovary)4
雌蕊群
上位子房superiorovary
子房僅以底部著生於花托頂端
1
上位子房下位花大豆,油菜
2
上位子房周位花花萼,花冠,雄蕊群下部癒合成杯狀花筒,它們仍著生於子房下方,但上部各自分離環(huán)繞於子房周圍,稱為上位子房周位花。如桃、李半下位子房:half-inferiorovary
薔薇,月季,櫻花,接骨木下位子房inferiorovary
子房與花托全部癒合,花萼、花冠、雄蕊群著生於子房以上的花托或花筒的邊緣如葫蘆科,蘋果,梨。上位花,下位子房更為進化5子房位置分類子房位置示意圖兩性花:
bisexualflower小麥,大豆單性花:
unisexualflower黃瓜,玉米無性花:又稱中性花neutralflower向日葵邊緣的舌狀花6花的性別樺屬的雄花形成了柔荑花絮二花的著生方式——單生花和花序
單生花:睡蓮、蓮,芍藥,鬱金香等一朵花單生在基上稱為單生花3.1單生花睡蓮科:睡蓮石蒜科韭蓮左圖:石蒜科水仙右圖:睡蓮科蓮木蘭科:辛夷番杏科:寶綠(單生花)3.2
花序inflorescences花序是著生花的枝條或分枝系統。
-----Rickett19443.2.1無限花序:這是一類單軸分枝式的生長分化,又稱為總狀類花序,或者向心花序。進一步分為:
總狀花序傘房花序傘形花序穗狀花序柔荑花序頭狀花序隱頭花序圓錐花序佛焰花序無限花序的演化3.2
花序1總狀花序raceme:遠志科,十字花科,蒺藜科,蘆薈科(百合科)2傘房花序corymb
:十字花科,白花菜科左圖:美洲商陸的總狀花序上圖:傘房花序(種類未知)3傘型花序:umbel
杜鵑花科,花藺科,石蒜科4圓錐花序:panicle
檉柳科,漆樹科,澤瀉科,虎耳草科
典型的傘型花序
花藺的傘型花序右:檉柳的圓錐花序左:蘋果的傘型花序5穗狀花序:spike車前科,棕櫚科酸模葉蓼的穗狀花序6隱頭花序:hypanthodium
桑科無花果屬(Ficus.spp)無花果的隱頭花序7肉穗花序:spadix天南星科,香葡科,鳶尾科8球狀花序:懸鈴木科花燭馬蹄蓮9柔荑花序:catkinaments
樺木科,楊柳科,???,胡桃科,山毛櫸科的雄花。
左圖:毛白楊右圖:桑10頭狀花序:head
川續(xù)斷科,菊科,黑三棱科上圖:黑三棱右上:雛菊下:瓜葉菊11複傘型花序:上圖:胡蘿蔔下圖:未知(傘型科)3.2.2有限花序:合軸分支式,又稱為聚傘類花序,離心類花序1單歧聚傘花序:monochasium
螺旋狀花序:helicoidcyme如附地菜蠍尾狀花序:scorpioidcyme如唐菖蒲2二歧聚傘花序:dichasium如石竹繁縷3多歧聚傘花序pleiochasiun如藜大戟有限花序的演化有限花序的種類唐菖蒲的蠍尾狀花序螺旋狀花序蔓假繁縷(石竹科)的聚傘花序KCaCalyx花萼
CoCorolla花冠AAndroecium雄蕊群GGynoeciun雌蕊群PPeriath花被∞數目多,不定數0缺少的部分數字外加()表示聯合的狀態(tài)+某一部分的一輪以上G子房上位G子房下位G子房半下位G後面的數字表示:雄蕊的心皮數,子房室數,每室的胚珠數,以:相連最前*輻射對稱↑兩側對稱棉*Ca(5)Co5A(∞)G(3-5:3-5:∞)大豆:↑Ca(5)Co1+2+(2)A(9)+1G1:1:∞旗瓣,翼瓣,龍骨瓣3.3
花程式和花圖式:3.3.1花程式3.3.2花圖式Lilium
單被花的花圖式Verbascumnigrum兩側對稱,覆瓦狀排列Caryophyllaceae完全花輻射對稱第一節(jié)花的概述第二節(jié)花的組成和發(fā)生第三節(jié)雄蕊的發(fā)育極其結構第四節(jié)雌蕊的發(fā)育及結構第五節(jié)開花、傳粉和受精生殖器官-花第二節(jié)花的組成和發(fā)生
一、花的概念、組成和類型
(一)花的概念
(二)花的組成
(三)禾本科花的構造
二、花芽分化
(Neptuniapubescens)
(一)雙子葉植物的花芽分化
(二)禾本科植物花芽分化
花芽的出現是被子植物從營養(yǎng)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重要標誌。植物在營養(yǎng)生長過程中感受了一定的光週期,溫度,營養(yǎng)條件等調節(jié)發(fā)育的刺激後,使一些芽的分化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使莖尖頂端粉生組織不再產生葉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成花原基和花序原基,進而形成花或花序的的過程,稱為花芽分化。
發(fā)育中花芽的掃描電鏡照片二、花芽分化(Neptuniapubescens)
生長點(錐)葉原基幼葉腋芽原基黑藻莖尖(a)被子植物莖頂端分生組織分區(qū)圖解
(一)雙子葉植物的花芽分化
(一)雙子葉植物的花芽分化1、桃花的花芽分化過程:
生長錐-->半球狀突起(花序原基)-->花序軸伸長基部半球狀突起(花原基分化)-->花萼原基分化(K)-->花瓣(C)原基分化、頂端生長-->雄蕊原基分化(A)-->雌蕊和心皮的突起-->頂端生長-->兩心皮癒合-->雌雄蕊頂、邊、居間生長、花瓣頂、邊生長-->依次居間生長-->花芽生長-->開花
油菜花芽的發(fā)育過程一般由外向內進行2、白菜的花芽分化過程:
2、白菜的花芽分化過程:
禾本科植物的花複穗狀花序
幾朵不育花小穗2-3朵能育花
2穎片(外穎、內穎)
外稃小花內稃雄蕊雌蕊漿片
禾本科是被子植物風媒傳粉演化的終極階段,最高層次,表現在花的極端特化。小麥複穗狀花序:主軸上有許多小穗,每個小穗基部由兩個穎片包裹,內生數朵花,通?;?~3朵發(fā)育正常,其餘不育。每一朵小花由外稃(lemma)內稃(palea)兩枚漿片(lodicules)3枚雄蕊一枚具有兩個羽狀柱頭的雄蕊組成。漿片:花被的變態(tài)外稃:苞片的的變態(tài),中脈常延伸成芒。內稃:小苞片,是苞片和花之間變態(tài)的葉開花時漿片吸水膨脹,撐開外稃及內稃,露出雄蕊,柱頭,以適於風力傳粉。禾本科植物的花序禾本科植物的花(二)禾本科植物花芽分化
"種子"-->幼苗-->生長錐(半球形-->圓球形)-->生長錐伸長(花序軸分化)-->由下向上:苞葉原基(變態(tài)葉)分化(單棱期)-->由中間向兩端:小穗原基分化(二棱期)-->穎片原基(2枚)-->由下向上:小花原基-->外稃原基(1枚)-->內稃原基(1枚)-->漿片原基(2枚)-->雄蕊原基(3)-->雌蕊原基(2心皮):
小麥的花芽分化生長錐伸長期穗軸分化期小穗原基形成期護穎原基形成期小花形成期不同低溫時數對牡丹花芽解除休眠的影響
不同光濕環(huán)境對葡萄花芽分化和葉綠體類囊體膜磷酸酯酶活性的影響
宇花靈對板栗花芽分化的調控試驗初探
環(huán)境因數對荔枝花芽分化的影響研究進展
鳳梨花芽分化影響因素
煙草花芽分化的形態(tài)建成觀察植物花芽分化機理研究進展
馬月萍戴思蘭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分子植物育種,2003年,第1卷,第4期,第539—545頁花芽分化研究進展介紹第三節(jié)雄蕊的發(fā)育及其結構
一、雄蕊的發(fā)育二、花藥的發(fā)育和結構
三、花粉母細胞的減數分裂
(一)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核分裂
(二)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細胞質分裂
(三)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的意義
四、花粉粒的形成與發(fā)育
五、花粉粒的形態(tài)和結構
1、花粉粒形態(tài)
2、花粉粒大小
3、花粉粒結構
六、花粉的生活力
七、花粉植物
一、雄蕊的發(fā)育
1、雄蕊的發(fā)育過程
花絲(Filamnet)表皮,薄壁組織維管束居間生長花藥(Anther)
一般含有四個花粉囊pollensac(有些植物為兩個),內含花粉粒?;ㄋ幍陌l(fā)育原表皮——〉表皮基本分生組織——〉藥隔花粉囊2、雄蕊的掃描電鏡
二、花藥的發(fā)育和結構
1、花藥的發(fā)育過程。
花藥的發(fā)育未發(fā)育的花藥原表皮表皮孢原細胞(2n)初生壁細胞造孢細胞藥室內壁中層絨氈層花粉粒的發(fā)育孢原細胞aschesporialcell平周分裂產生周緣細胞parietalcell
造孢細胞sporogennouscell周緣細胞平周分裂垂周分裂——〉藥室內壁endotheciun
中層middlelayer
絨氈層tapetum以上三者組成花粉囊的壁花藥成熟時不開裂的植物:孔裂,水生植物,閉花授粉植物相關名詞2、花藥的結構百合的成熟花藥表皮:只進行垂周分裂,後期擴展為長扁形藥室內壁:花藥近成熟時,此層細胞徑向擴展,細胞壁具條紋狀加厚,又叫纖維層.中層:貯藏營養(yǎng)物質,成熟花藥中一般不存在中層絨氈層:藥壁最內的一層細胞,細胞大,質濃.
主要功能是對花粉粒的形成和發(fā)育起營養(yǎng)和調節(jié)作用及合成胼胝質酶.花藥的發(fā)育藥室內壁位於表皮下方,為單層細胞除外切向壁外,其他各壁多產生不均勻的條紋加厚(纖維素),在後期,藥室內壁又稱為纖維層。在兩側兩個花粉囊交接處,花藥壁保持薄壁狀態(tài),成熟時導致花藥開裂。有的植物花藥不分裂(如一些水生植物)中層位於藥室內壁的內方,1-3層細胞。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時,中層細胞中儲藏物質被消耗,並受到擠壓而解體絨氈層
位於藥室壁的最內層,細胞大,核大,多核,細胞器豐富,為花粉粒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物質和結構物質。分泌胼胝質酶,使四分體分離。合成的蛋白質參與花粉壁的形成,在花粉與雌蕊的相互識別中起作用。成熟花藥中絨氈層細胞退化接解體。為花粉的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物質和結構物質,合成胼胝質酶,蛋白質,適時分解花粉母細胞和胼胝質壁,對單核花粉粒的互相分離,以及花粉和柱頭的相互識別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I1前期I細線期偶線期粗線期雙線期終變期中期I
後期I
末期I減數分裂II類似有絲分裂。連續(xù)型:successivetype減數分裂的先後兩次分裂,第一次形成兩個細胞:二分體,第二次形成四分體,主要分佈在單子葉植物中。同時型:
simultaneoustype多見於雙子葉植物,以及單子葉植物的薯蕷科,百合科,棕櫚科等。小孢子母細胞減數分裂的細胞質分裂類型A小麥的連續(xù)型胞質分裂B蠶豆的同時型胞質分裂重離子輻射誘導水稻花粉母細胞染色體畸變的研究
分別用高能重離子40Ar,56Fe,與60Co-γ射線照射水稻邊皮占幹種子,觀察M1,M2的生長發(fā)育及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各時期出現的染色體畸變。結果表明M1結實率與染色體畸變率均與輻射劑量顯著相關。重離子輻射比γ射線更有效減少結實率及誘導染色體畸變,四、花粉粒的形成與發(fā)育
初生造孢細胞-->{有絲分裂}-->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四分體-->{(舊)胼胝質壁溶解}-->單細胞花粉粒(核居中)-->{纖維素壁形成}-->單細胞花粉粒(液泡擴大,細胞核靠邊)-->{有絲分裂(核分裂伴隨胞質分裂)}-->二細胞花粉(營養(yǎng)細胞、生殖細胞)中生殖細胞-->{有絲分裂}-->三細胞花粉(營養(yǎng)細胞1個,精子3個)(成熟花粉粒)花粉粒的發(fā)育造孢細胞(2n)小孢子母細胞
(2n)減數分裂小孢子(單核)(n)花粉粒(二核、雄配子體)營養(yǎng)細胞(n)生殖細胞(n)花粉管雄配子(n)(兩個精細胞)有絲分裂
花粉粒的發(fā)育二細胞花粉:花粉中只含有兩個細胞,萌發(fā)後在花粉管中形成兩個精子。大豆、百合。三細胞花粉:一個營養(yǎng)細胞,兩個精子玉米,小麥,向日葵等。思考題:簡述雄配子體的形成?簡述小孢子的發(fā)生?簡述成熟花粉粒的發(fā)育?五、花粉粒的形態(tài)和結構形狀,大小,外壁特徵、萌發(fā)孔或萌發(fā)溝數目。孢粉學1、花粉粒形態(tài):
球形:如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桃,柑桔,南瓜,紫雲英等。
三角形:如茶等。
橢圓形:如油菜,蠶豆,桑,梨,蘋果等。
其他形狀五、花粉粒的形態(tài)和結構
2、花粉粒大小直徑15-20微米。最大的如紫茉莉為250微米,屬巨粒型,最小的為高山勿忘草,僅2.5-3.5微米,屬微型粒。
五、花粉粒的形態(tài)和結構
3、花粉粒結構:
:
外壁(exine)、內壁(intine)、花粉粒外壁(exine):較厚,硬而缺乏彈性。主要成分為孢粉素,此外尚有纖維素、類胡蘿蔔素、類黃酮素、脂類及蛋白質,所以花粉粒常呈現黃、橙色。外壁的雕紋變化很大,常構成美麗的圖案。這是孢粉學(Palynology)研究的主要內容。
有兩層壁,外壁的主要成分是孢粉素,化學性質穩(wěn)定,據抗高溫高壓、抗酸堿、抗酶解特性。有絨氈層細胞合成、轉運而來。內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酶及活性蛋白質等,有花粉粒本身的細胞質合成?;ǚ蹆群?/p>
營養(yǎng)物質:澱粉、脂肪、糖、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生長調節(jié)物質: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黴素、乙烯等各種酶花青素及無機鹽玉米花粉多糖中的單糖組成分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03
松花粉的抗疲勞作用研究中國生化藥物雜誌200403蜂花粉多糖對大鼠降血脂效果研究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03蜂花粉蜂膠對肉雞生產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響中國農業(yè)科學200405
玉米花粉傳播SCMV的遺傳學鑒定
四種松花粉營養(yǎng)成分比較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四種松花粉營養(yǎng)成分。方法對青桿、油松、白皮松和黑松花粉的18種氨基酸、蛋白質、視黃醇、維生素E(VE)、維生素C(VC)、磷脂、葡萄糖氧化酶等重要營養(yǎng)成分進行含量測定。結果發(fā)現這四種松花粉的視黃醇、VE和VC的含量差別較大,各種氨基酸含量較高。其中青桿花粉的視黃醇含量達706416IU/100g,氨基酸總量達24443mg/100mg。結論從營養(yǎng)的角度來看,青桿是較優(yōu)秀的花粉,然而根據不同用途應選用不同的花粉。支崇遠,王開發(fā)同濟大學花粉應用研究中心
王開發(fā)花粉營養(yǎng)成分與花粉資源利用19931-52王開發(fā)我國蜜源花粉資源及幾種蜜源花粉的營養(yǎng)成分研究花粉敗育與雄性不育
由於外界條件和內在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無生殖能力的花粉,稱為花粉敗育。在正常的自然條件下,個別植物體也會產生花藥或花粉不能正常發(fā)育的現象,稱為雄性不育?;ㄋ幒突ǚ叟囵B(yǎng)六、花粉的生活力
花粉生活力因植物種類而異,既決定於植物的遺傳性,又受環(huán)境條件(因素)的影響。,大多數植物的花粉從花藥中散出後只能存活幾小時、幾天或幾個星期。
在乾燥、涼爽的條件下,一些花粉的存活力:
花粉種類存活時間
-----------------
蘋果
10-70天
柑桔
4-50天
棉屬
1天之內
玉米
1-2天
水稻
3-4分鐘
-----------------花粉生活力還大致有這樣的規(guī)律:
★一般木本植物的花粉生活力大於草本植物
★2-細胞花粉生活力要大於3-細胞花粉的生活力。
環(huán)境因素亦明顯影響花粉生活力:
溫度、相對濕度和氣體環(huán)境是主要因素。降低溫度(如用超低溫、-192℃的液態(tài)空氣或-196℃的液態(tài)氮)、真空和快速冷凍等,可大幅度地延長花粉生活力。
七、花粉植物
通過利用花藥或花粉粒進行離體培養(yǎng),使之長出愈傷組織(callus)或胚狀體(embryoid),然後由其分化成植株。這些植株就稱為花粉植物(Pollenplant)。
主要特點有:
★單倍體,故又稱單倍體植物;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需經人工或自然加倍,才能正常結實;
★通過加倍,可以很快得到純合二倍體植物(puredip-loidplant)。
在農業(yè)和林業(yè)上
,研究花粉的生活力和花粉的貯存條件,
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和雜交授粉,
以提高結實率或獲得優(yōu)良的雜交組合;
利用花藥和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產生花粉植物,可作為新的育種方法,
它具有減少雜種分離、縮短育種年限、提高選擇效率等優(yōu)點。在醫(yī)療保健方面,由於花粉粒的營養(yǎng)豐富,可用花粉製造各種保健食品。另外,可根據花粉的特異性,判斷地質年代、勘探礦藏、研究植物類群演化歷史與地理分佈等等。
花粉應用研究(作為下次課學生可以參與講座的內容之一)果實的發(fā)育和結構
一、果實的發(fā)育和結構
(一)真果的結構
(二)假果的結構
二、單性結實
三、果實和種子的傳播
一、果實的發(fā)育和結構
受精後,胚珠發(fā)育為種子時,能合成吲哚乙酸等植物激素,子房內新陳代謝活躍。於是整個子房迅速生長,發(fā)育為果實(fruit)。如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柑桔、桃的果實,是由子房發(fā)育而成的,這類果實稱為真果(truefruit)。有些植物的果實,除子房以外,大部分是花托、花萼、花冠,甚至是整個花序參與發(fā)育而成的,如梨、蘋果、瓜類、鳳梨等的果實,這類果實稱為假果。
(一)真果的結構
外果皮上常有氣孔、角質、蠟被、表皮毛等。中果皮在結構上變化很大,有時是由許多富有營養(yǎng)的薄壁細胞組成,成為果實中的肉質可食部分,如桃、杏、李等;有時在薄壁組織中還含有厚壁組織;有些植物,如荔枝、花生、蠶豆等,果實成熟時,中果皮常變幹收縮,成為膜質或革質,或為疏鬆的纖維狀,維管束多分佈於中果皮。內果皮的變化也很大,有的內果皮裏面生出很多大而多汁的汁囊,象柑桔、柚子等的果實;有的具有堅硬如石的石細胞,如桃、李、椰子等;有的在果實成熟時,細胞分離成漿狀,如葡萄。
一、果實的發(fā)育和結構
(二)假果的結構
蘋果
假果(Pseudocarp或falsefruit)的結構比較複雜,除由子房發(fā)育而成的果皮外,還有其他部分參與果實的形成。例如,梨、蘋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托杯(hypanthium)發(fā)育而成,中部才是由子房發(fā)育而來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外、中、內三層果皮仍能區(qū)分。內果皮以內為種子。
二、單性結實
受精以後開始結實,這是正常的現象。但也有一些植物,可以不經過受精作用也能結實,這種現象叫單性結實(Parthenocarpy)。單性結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子房不經過傳粉或任何其他刺激,便可形成無籽果實,稱為營養(yǎng)單性結實,如柑桔、檸檬的某些品種。另一種是子房必須經過一定的刺激才能形成無籽果實,稱為刺激單性結實,如以馬鈴薯的花粉刺激番茄花的柱頭,或用蘋果的某些品種的花粉刺激梨花的柱頭,都可以得到無籽果實。
單性結實在一定程度上與子房所含的植物生長激素的濃度有關,所以,農業(yè)上應用類似內植物生長激素以導致單性結實。例如,用30~100ppm的吲哚乙酸和2,4-D等的水溶液,噴灑番茄、西瓜、辣椒等臨近開花的花蕾,或用10ppm的萘乙酸噴灑葡萄花序,都能得到無籽果實。
單性結實必然產生無籽果實,但並非所有的無籽果實都是單性結實的產物。因為,有些植物開花、傳粉和受精以後,胚珠在發(fā)育為種子的過程中受到阻礙,也可以形成無籽果實。
三、果實和種子的傳播
成熟的果實和種子被傳播到廣大的地區(qū),在種子萌芽形成幼苗以後,獲得適當的水分、光照和礦質營養(yǎng)等條件,就可正常地進行生長和發(fā)育。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成熟的果實和種子往往具備適應各種傳播方式的特徵和特性。
1、風力傳播:適應風力傳播的果實和種子,大多數是小而輕的,且常有翅或毛等附屬物。如苦蕒菜、蒲公英的果實有冠毛,柳的種子外面有絨毛,榆樹、白蠟樹的果實和松的種子有翅等,都能隨風飄揚傳到遠方。
2、水力傳播:水生植物和沼澤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多借水力傳播。如蓮的花托形成"蓮蓬",是疏鬆的海綿狀通氣組織所組成,適於水面飄浮傳播。生長在熱帶海邊的椰子,其外果皮與內果皮堅實,可抵抗海水的侵蝕;中果皮為疏鬆的纖維狀,能借海水飄浮傳至遠方。溝渠邊生有很多雜草(如覓屬、藜屬等)的果實,散落水中,順流至潮濕的土壤上,萌發(fā)生長,這是雜草傳播的一種方式。3、人類和動物的活動傳播:這類植物的果實生有刺或鉤,當人或動物經過時,可粘附於衣服或動物的皮毛上,被攜帶至遠處。如梵天花、鬼針草的果實有刺,土牛膝的果實有鉤等。另外,有些植物的果實和種子成熟後被鳥獸吞食,它們具有堅硬的種皮或果皮,可以不受消化液的侵蝕,種子隨糞便排出體外,傳到各地仍能萌發(fā)生長。如番茄的種子和稗草的果實就是如此。
4、果實彈力傳播:有些植物的果實,其果皮各層細胞的含水量不同。故成熟乾燥後,收縮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可發(fā)生爆裂而將種子彈出。如大豆、綠豆等的莢果,成熟後自動開裂,彈出種子。又如牻牛兒苗果皮外卷,鳳仙花的果皮內卷,可因果皮捲曲彈散其種子。被子植物個體的生命活動,一般從上代個體產生的種子開始。經過種子萌發(fā),形成幼苗,逐漸成長為具有根、莖、葉的植株。植株經過一段時間的營養(yǎng)生長,然後在一定部位形成花芽。在花芽發(fā)育成花朵時,雄蕊花藥中的花粉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產生單倍體的花粉粒,花粉粒萌發(fā),形成兩個精細胞(雄配子);同時,在胚珠內形成胚囊母細胞,胚囊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產生胚囊,胚囊中又產生卵細胞(雌配子)、極核(或稱中央細胞)等。這時,植株就開花、傳粉和受精,其中一個精子與卵細胞融合形成合子(受精卵),隨後,發(fā)育成胚;另一個精子與極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最後發(fā)育成為胚乳;珠被發(fā)育為種皮。從而形成了新的一代種子。"從種子到種子"這一整個生活歷程,稱為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稻、麥、棉花、番茄、南瓜、油菜等一年生和二年生植物,在種子成熟後,整個植株不久枯死。茶、桃、李、柑桔等多年生植物則經多次結實之後,才衰老死亡。
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都要經過兩個基本階段;一個是從合子開始,直到胚囊母細胞和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前為止。這一階段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為二倍體(2N),稱為二倍體階段(或稱孢子體階段)。另一個是胚囊母細胞和花粉母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成熟胚囊(雌配子體)和2個或3個細胞的花粉粒(雄配子體)為止。這時,其細胞內染色體的數目是單倍體(N)的,稱為單倍體階段(或稱配子體階段)。被子植物的整個生活史的過程中,單倍體階段極短,由二倍體階段到單倍體階段,必須經過減數分裂過程才能實現。二倍體階段較長,由單倍體階段到二倍體階段的轉捩點,就是精卵融合為合子。所以,減數分裂和精卵融合(受精)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轉捩點.單倍體階段不僅時間短,而且不能獨立生活,須寄養(yǎng)於二倍體上以獲得營養(yǎng)物質,來營造自身。
根一、根的生理功能
一般功能吸收:轉化與合成:如細胞分裂素,氨基酸和生物鹼等。支持與固著:輸導與貯藏:分泌:氨基酸,糖,磷脂,維生素,生長抑制物等
特殊功能收縮:鱗莖植物如苜蓿呼吸:如榕樹(如左圖)寄生:寄生植物攀援:藤本植物如長春藤繁殖:如甘薯二、根與根系根的種類按來源分:主根和側根按發(fā)生部位分:定根和不定根根系類型直根系:主根明顯發(fā)達鬚根系:主根較早停止生長,以不定根為主構成根系。影響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於生長的因素植物種類:一般直根系屬於深根性,如多年生豆科植物苜蓿。鬚根系屬於淺根性小麥,水稻。環(huán)境條件:水分、氧氣、人為施肥落地生根的不定根三、根尖的結構與發(fā)育根尖的分區(qū)和結構根尖各分區(qū)的特點
根冠:有許多薄壁細胞組成,排列緊密,含高爾基體,能分泌粘液;並含維持平衡的澱粉粒;不斷脫落。圖解說明平衡石對重力的反應根冠分生區(qū):又稱生長點,產生原始細胞,能分裂。一般有三層原始細胞,分化為不同組織。分生區(qū)細胞的分層示意圖原表皮基本分生組織原形成層根冠伸長區(qū):分裂能力逐漸變弱,後段週邊的原形成層細胞開始分化為篩管和導管。
根毛區(qū):細胞不分裂,已分化成熟。表皮米生根毛,十分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分。常只有陸生植物具有。雙子葉植物根的初生結構
幼根的生長是由根尖的頂端分生組織經過分裂、生長、分化三個階段發(fā)展而來的,這種生長過程稱為根的初生生長。在初生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組織,都屬於初生組織,它們組成幼根的初生結構。雙子葉植物根的初生結構根的初生結構包括:表皮、皮層和中柱三部分。表皮細胞特點:由原表皮發(fā)育而來,位於跟的最外層,細胞排列緊密,橫切面呈長方形,細胞壁薄。沒有氣孔的分化,角質層不發(fā)達。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作用:吸收。皮層:由基本分生組織發(fā)育的多層薄壁細胞組成。是水和溶質的橫向疏導途徑。外皮層:起保護作用內皮層凱氏帶:減少溶質損失,並有選擇透性凱氏帶——根的內皮層細胞在兩個徑向壁和上、下橫壁上的木栓質加厚帶。通道細胞皮層中柱:由原形成層發(fā)育的內皮層以內所有的組織。分為四部分:中柱鞘、初生韌皮部、初生木質部、薄壁細胞.
中柱(1)中柱鞘:細胞具有潛在的分裂能力,具有潛在分生能力,可分裂、分化產生側根、不定芽和不定根,部分維管形成層及木栓形成層等。(2)初生木質部位於根的中央,主要疏導水分和無機鹽。主要由導管、管胞、木纖維、薄壁細胞組成。成輻射狀,尖端為原生木質部,由環(huán)紋和螺紋導管組成。向裏為後生木質部,由梯、網、孔紋導管組成。發(fā)育為外始式。一般無髓。束數相對穩(wěn)定,有二三四五及多原型。(3)初生韌皮部專門運輸同化產物。與木質部相間排列,束數與之相等。成熟方式亦為外始式。主要由篩管、伴胞、韌皮纖維、韌皮薄壁細胞組成。(4)薄壁細胞位於初生木質部與初生韌皮部之間。
單子葉植物根的特點外皮層後期形成栓化的厚壁組織,在表皮消失後行保護作用。對著韌皮部內皮層細胞呈五面加厚並木化,除外切向壁。而對著木質部的細胞停留在凱氏帶,稱為通道細胞。中柱鞘後期常部分或全部木化。木質部為多原型,中央常有髓,後期轉變木化的後壁組織。單子葉植物根的特點與雙子葉植物相同之處:二者根尖均由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四部分組成。在成熟區(qū)部位均為初生結構,兩者的初生結構均由表皮、皮層和中柱三部分組成。不同之處單子葉植物無次生生長,雙子葉植物多進行次生生長。單子葉植物內皮層細胞五面加厚,雙子葉四面加厚。單子葉植物初生木質部束為多原型,雙子葉為2原、3原或4原。單子葉植物根的中部有髓或髓腔,雙子葉植物無髓結構。單子葉植物的表皮和皮層一直存在,雙子葉植物由於次生生長,根的表皮和皮層脫落。四、側根的形成1側根的起源(1)側根:主根或不定根初生生長後不久產生的分支。(2)部位:二原型根中,發(fā)生於原生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或正對木質部。三、四原型發(fā)生在正對木質部地方,多原型則相反。(3)起源:中柱鞘上述部位的幾個細胞→恢復分裂能力→分裂→側根原基→生長點和根冠→分裂生長分化→側根。側根形成的過程BD五、不定根定義:除主根和側根外,生長在莖節(jié)、節(jié)間、芽的基部、葉或老根上,且位置無規(guī)律的根。成為鬚根系的主體:絕大多數的單子葉植物的鬚根系由不定根及其產生的側根組成。參與直根系的組成:如豆類植物。正常根系的輔助根群:據特殊功能的根。
小麥的不定根六、次生生長和結構次生生長:初生生長後,由於次生分生組織的活動,不斷產生維管組織和周皮,是根增粗的過程次生分生組織:維管和木栓形成層。單子葉植物一般無次生生長。維管形成層的發(fā)生和活動(1)發(fā)生:原生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未分化薄壁細胞恢復分裂,同時正對木質部輻射角的中柱鞘細胞也恢復分裂,形成兩部分形成層。這兩部分形成層相連成形成層環(huán)。(2)活動形成層環(huán)分裂:向內形成次生木質部,向外形成次生韌皮部,前者多餘後者。中間保留一層由分裂能力的細胞。木、韌射線:徑向排列的射線薄壁細胞。為橫向運輸通道。木栓形成層的發(fā)生和活動由於維管形成層的活動,中柱週邊的皮層和表皮被破壞。這是中柱鞘細胞恢復分裂,形成木栓形成層。向外形成木栓層,向內形成栓內層,三者共同組成周皮,其保護作用。木栓層細胞無細胞間隙,細胞壁栓化,成熟時死亡。維管形成層可活動多年,維管形成層則每年重新發(fā)生,形成較厚的周皮,為此生保護組織。3次生結構由外向內由周皮、次生韌皮部、維管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及維管射線。次生韌皮部包括:篩管、伴胞、韌皮纖維、韌射線。次生木質部包括:導管、管胞、木纖維、木射線。七、根瘤和菌根1根瘤定義:大豆等豆科植物根上的瘤狀突起。產生:是土壤的根瘤菌侵入根皮層,使其迅速分裂,產生局部膨大的瘤狀突起,即根瘤。於植物為共生關係。根瘤菌從皮層細胞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同時進行固氮作用。根瘤是根瘤細菌侵入豆科植物根部細胞而形成的瘤狀共生結構。在這種共生關係中,豆科植物為根瘤提供有機物、礦物質和水,而根瘤菌則可將空氣中的N2轉變?yōu)榘惫┒箍浦参锢谩?/p>
豆科植物根瘤的外形及根瘤菌的侵染過程豆科植物根瘤的結構2菌根(1)外生菌根真菌菌絲胞在由根外,形成白色的絲狀菌根鞘。少數菌絲侵入表皮、皮層細胞間隙中,不侵入細胞,並代替了根毛。(2)內生菌根菌絲侵入皮層細胞,但不進入內皮層。(3)作用:菌絲代替根毛其呼吸作用。真菌還可產生植物激素和固氮。菌根的形態(tài)變態(tài)的概念
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由於長時間適應周圍環(huán)境,使器官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變化,並成為該種植物的遺傳特性。營養(yǎng)器官的變態(tài)根的變態(tài)常見的根的變態(tài)有以下幾種類型貯藏根氣生根肉質直根(蘿蔔)塊根(甘薯)支柱根(玉米)呼吸根(紅樹)攀援根(常春藤)根的變態(tài)寄生根(菟絲子)
肉質直根:由主根發(fā)育而成每株只有一個。如蘿蔔。塊根:與不定根或側根膨大而成,一株可有多個。如甘薯。蘿蔔的肉質直根甘薯的塊根貯藏根肉質直根
蘿蔔胡蘿蔔甜菜
由兩部分發(fā)育而成:上部由下胚軸形成,下部由主根基部發(fā)育而成。蘿蔔根主要由次生木質部構成;胡蘿蔔主要由次生韌皮部構成。蘿蔔和甜菜等貯藏根都有副形成層(額外形成層),能形成三生木質部和三生韌皮部。甜菜主要由三生結構構成。2氣生根凡露出地面生長在空氣中的根為氣生根。支持根:如玉米。攀緣根:藤本植物。呼吸根:如紅樹。3寄生根有些寄生植物,如菟絲子的根形成吸器,侵入寄主體內,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攀援根榕樹獨木成林現象莖一、莖的生理功能二、莖的形態(tài)三、莖尖分區(qū)及其生長動態(tài)四、莖的結構一、莖的生理功能1、支持作用2、輸導作用3、貯藏作用4、繁殖作用5、光合作用二、莖的形態(tài)(一)芽的結構與類型1、芽的結構生長點(錐)葉原基幼葉腋芽原基黑藻莖尖2、芽的類型按位置分:定芽(頂芽和側或腋芽)和不定芽按性質分:葉芽、花芽和混合芽按結構分:鱗芽和裸芽按生理狀態(tài)分:活動芽和休眠芽(二)枝條及其分枝方式1、枝條的外部形態(tài)節(jié)、節(jié)間;頂芽、腋芽;葉痕葉跡:也叫維管束痕芽鱗痕2、分枝方式單軸分枝合軸分枝假二叉分枝二叉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蘗三、莖尖分區(qū)及其生長動態(tài)分成三個區(qū):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四、莖的結構(一)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
由表皮、皮層和中柱(維管柱)三部分組成。表皮:一層細胞,保護作用中柱維管束髓髓射線皮層:無外皮層、內皮層之分由多種類型的細胞組成初生木質部:內始式初生韌皮部:外始式內外排列外韌維管束無中柱鞘大豆初生莖(二)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生長與次生構造1、形成層的產生與活動
產生部位有兩個:束中/內形成層束間形成層活動結果:向內分化為次生木質部向外分化為次生韌皮部2、木栓形成層的產生與活動通常產生於表皮或近表皮的細胞分裂產生周皮年輪早材晚材楊樹莖椴樹莖大豆次生莖橫切面徑向切面切向切面(三)單子葉植物莖的結構無次生構造,只有初生構造表皮、基本組織、維管束玉米莖玉米莖
玉米莖的一個維管束放大小麥莖葉一、葉的生理功能二、葉的發(fā)生與生長三、葉的基本形態(tài)四、葉片的解剖結構五、葉的生態(tài)類型六、落葉和離層七、葉的變態(tài)
一、葉的主要生理功能
a、光合作用綠色組織通過葉綠體色素和有關酶類活動,利用太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將光能轉變?yōu)榛瘜W能而貯存起來,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
b、蒸騰作用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tài)從植物體內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它是植物根吸收水和礦質元素的動力,並有調節(jié)葉溫的作用。
c、葉的繁殖作用少數植物的葉有繁殖作用,如秋海棠。
葉的生理功能
1、光合作用
2、蒸騰作用
葉的特殊功能葉的主要功能吸收、繁殖、貯藏、保護等。二、葉的發(fā)生和生長
葉的發(fā)育開始於莖尖生長錐周圍的葉原基,它是由原套、原體的一層或幾層細胞重複分裂形成的。葉原基頂端細胞中的一部分繼續(xù)分裂,使葉原基迅速伸長(頂端生長)形成葉軸,然後進行邊緣生長,形成葉的雛形,分化為葉片、葉柄、托葉幾部分,其中托葉分化最早,葉片分化次之,葉柄分化最晚。當葉片各部分形成之後,細胞仍繼續(xù)分裂和長大(居間生長),直到葉片成熟。
葉的發(fā)育
葉原基形成後,起先是頂端生長,使葉原基迅速引長,接著是邊緣生長,它形成葉的整個雛形,分化出葉片,葉柄和托葉幾個部分。除早期外,葉以後的伸長就靠居間生長。
外起源葉原基--頂端生長--邊緣生長--
分化出葉片、葉柄和托葉等--居間生長(一)葉的形態(tài)組成
1.葉片(葉的形態(tài))
2.葉柄
3.托葉
(二)完全葉與不完全葉
(三)葉的類型
(四)葉序
三、葉的基本形態(tài)葉的基本形態(tài)
(一)葉的形態(tài)組成
葉的形態(tài)多種多樣,如下圖所示:
芒尖捲鬚狀尾尖尖凹漸尖鈍尖:
葉片的尖端稱為葉尖,葉尖有不同類型:
芒尖捲鬚狀尾尖尖凹漸尖鈍尖:
芒尖
捲鬚狀
尾尖
尖凹
漸尖
鈍尖
葉片基部為葉基,葉基有不同的形態(tài):
心形耳垂形箭形戟形盾形圓形截形葉的邊緣是葉緣,葉緣有全緣、鋸齒和牙齒等類型:
葉片產生不同的分裂稱為葉裂,葉裂有羽狀裂和掌狀裂之分:
:
。
葉片的中間有明顯的葉脈,其中最大的葉脈為中脈,中脈的各級分枝為側脈。葉脈一般排成網狀葉脈和平行葉脈兩種主要類型:脈序41.叉狀脈;2.掌狀射出脈;3.掌狀網脈;4.羽狀網脈;5、6.弧行脈;7.射出平行脈;8.橫出平行脈;9.掌狀三出脈;10.離基三出脈。脈序的類型它們都由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組成:
:
芒尖捲鬚狀尾尖尖凹漸尖鈍尖
心形耳垂形箭形戟形盾形圓形截形
1、葉片
葉片是葉的綠色平扁部分,也是葉光和作用的主要部位。
葉片的尖端稱為葉尖,葉尖有不同類型:
葉片基部為葉基,葉基有不同的形態(tài):
葉的邊緣是葉緣,葉緣有全緣、鋸齒和牙齒等類型:
芒尖捲鬚狀尾尖尖凹漸尖鈍尖
心形耳垂形箭形戟形盾形圓形截形
1、葉片
葉片是葉的綠色平扁部分,也是葉光和作用的主要部位。
葉片的尖端稱為葉尖,葉尖有不同類型:
葉片基部為葉基,葉基有不同的形態(tài):
葉的邊緣是葉緣,葉緣有全緣、鋸齒和牙齒等類型:
1、葉片
葉片是葉的綠色平扁部分,也是葉光和作用的主要部位。
。
2、葉柄
連接葉片與莖的柄狀結構,主要起輸導和支持作用。葉的鑲嵌性與葉柄有關。
3、托葉
為葉柄基部的附屬物,通常成對而生,形狀因種而異。托葉對幼葉和腋芽有保護作用。
。
。
(二)完全葉與不完全葉
完全葉(completeleaf):完全葉是指含有葉片(blade)、葉柄(petiole)、托葉(stipule)三部分結構的葉,如棉、桃、葒草葉等。
不完全葉(incompletleaf):不完全葉是指僅有葉片或僅有葉片和葉柄的葉。如小麥、煙葉、小旋花、菠菜等。
(三)葉的類型
(1)單葉(simpleleaf):單葉是一個葉柄上只生一個葉片的葉。如桃、甘薯、板栗等。
禾本科植物的葉是較為複雜的單葉。主要由葉片和葉鞘兩部分組成,在葉片和葉鞘連接處為葉枕(或葉頸),兩側有葉耳,腹面有葉舌等。
(2)複葉(compoundleaf):複葉是在葉柄上著生兩個以上完全獨立的小葉(片)的葉。如花生、楓楊、薔薇等。
單身複葉:是含有三小葉而只有頂端一個小葉發(fā)育成熟的葉。如柑桔、檸檬等。
掌狀複葉:小葉集中在總葉柄頂端,排列如掌上的指,如大麻。
羽狀複葉:含羞草,其葉柄上著生兩個以上完全獨立的小葉片叫複葉。含羞草的複葉為偶數羽狀複葉,而紫雲英的葉為奇數羽狀複葉。
三出複葉:大豆的複葉由三片小葉組成,排列為羽狀。酢漿草的三出葉:複葉由三片小葉組成,排列為掌狀。
(四)葉序
葉在莖或枝條上排列的方式叫葉序。常見的有:
1、互生:每節(jié)上只生一片葉,如大豆、棉花、玉米等。2、對生:每節(jié)上相對著生兩片葉,如丁香、芝麻、薄荷等。
3、輪生: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葉,著生在一個節(jié)上,如夾竹桃。
4、簇生:兩個以上的葉著生於極度縮短的短枝上,如金錢松、銀杏等。
5、基生:兩片以上的葉著生於地表附近的短莖上稱為葉基生。四、葉的解剖結構(一)葉柄的結構
(二)葉片的結構
1.表皮
2.葉肉
3.葉脈
(三)禾本科植物的葉
1.葉的形態(tài)
2.葉片的解剖結構
(一)葉柄的結構
與幼莖相似,也可分為表皮、皮層和中柱三部分。
葉柄皮層的週邊富含厚角組織,有時也有一些厚壁組織。這種機械組織既適於支持又不防礙葉柄的延伸、扭曲和擺動。
葉柄維管束在橫切面上的排列常見為半環(huán)形,缺口向上。在每個維管束內,木質部位於韌皮部的上方。葉柄的維管束經葉跡與莖的維管束相連。
雙子葉植物葉的結構(二)葉片的結構葉片由表皮、葉肉、葉脈三部分組成。
葉片是葉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橫切葉片,葉片含有上下表皮、葉肉和葉脈三個部分。
。
。
(二)葉片的結構
1、表皮
表皮是葉的保護組織,它由表皮細胞,氣孔器,排水器,表皮毛,腺鱗等組成。
(1)表皮細胞:葉片的表皮細胞一般是形狀不規(guī)則的扁平細胞,側壁凹凸不齊,彼此緊密嵌合,在橫切面上則呈長方形或方形,外壁較厚並角質化,具角質膜,它為生活細胞,一般不具葉綠體。表皮有保護植物不受細菌、真菌侵害的作用,同時角質膜還具較強的折光性,可防止過度日照引起的損害。
(2)氣孔器:一般雙子葉植物的氣孔器由兩個腎形的細胞圍合而成,這兩個細胞稱保衛(wèi)細胞,其間的間隙稱氣孔。有些植物在保衛(wèi)細胞之外,還有較整齊的副衛(wèi)細胞(如甘薯)。
)。
(3)排水器和吐水作用:
排水器分佈在葉的端部和葉緣處。它由水孔和通水組織構成。水孔與氣孔相似,但它沒有自動調節(jié)開閉的作用。通水組織是指與脈稍的管胞相通的排列疏鬆的一群小細胞。
。
吐水作用:由於蒸騰作用微弱,根部吸入的水分,從排水器溢出,集成液滴,出現在葉尖或葉緣處,這種現象為吐水作用,一般發(fā)生在夜間或清晨溫暖濕潤的條件下。葉尖和葉緣上有水滴出現,可作為根系正?;顒拥囊环N標誌。
。
(4)表皮毛:表皮毛為表皮的附屬物,形態(tài)各異,功能不同。
單細胞表皮毛,分為單生(如棉葉上表皮毛)和簇生(如杜鵑葉上表皮毛)。
多細胞表皮毛,分為:
單列細胞式:表皮毛細胞排成一列,如青麻、黃秋葵表皮毛、煙葉腺毛等。
多列細胞式:數列表皮細胞聚集一處,如棉葉下表皮毛等。
混合式:表皮毛細胞組成鱗片狀(如薄荷葉脈鱗)、棒槌狀(如野芝麻等)。
蜜腺、腺鱗、腺毛均為表皮毛的結構,但它們又具有分泌功能。
2、葉肉(mesophyll)
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其細胞中含大量的葉綠體,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葉肉細胞間有明顯的胞間隙。
背腹型葉的葉肉細胞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一般上部為柵欄組織,下部為海綿組織。
等面葉無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
葉肉
葉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異面葉——
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等面葉——
無有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
異面葉等面葉(1)柵欄組織(palisadetissue):近上表皮一側的葉肉細胞呈長柱狀,並與上表皮垂直相交,類似柵欄狀,細胞內葉綠體相對小而多。
柵欄組織的細胞層數和特點隨植物種類而不同。柵欄組織的作用既可充分利用強光照,又可減少強光傷害。
大豆葉蘋果葉
(2)海綿組織(sponytissue):在背腹型葉中,海綿組織位於柵欄組織與下表皮之間,其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相同,細胞內葉綠體相對較少而大,細胞間隙大,通氣能力強。海綿組織光合作用能力弱於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常不規(guī)則,並有短臂突出而互相連接如網,胞間隙很大,在氣孔內方,形成較大的氣孔下室。
3、葉脈
葉脈主要由木質部和韌皮部等組成。來自葉柄中的維管組織等直接發(fā)育成主脈。主脈上的各級分枝稱側脈。即:
主脈-->側脈-->支脈-->細脈
葉脈
起輸導和支持作用主脈和大的側脈是由維管束和機械組織組合而成的。維管束包括木質部(上面)和韌皮部(下麵)。
大豆葉主脈葉脈分佈在葉肉組織中,呈網狀,起支持和輸導作用。中脈和大的側脈常由維管束和機械組織組成,其中木質部在向莖面,韌皮部在背莖面。粗大的中脈中,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還可有形成層存在,不過形成層活動時間很短,只產生極少量的次生組織。在葉脈的周圍是厚壁組織,或在葉脈的上下方形成機械組織。葉脈越細,結構越簡單,首先形成層和機械組織減少,以至完全消失;其次木質部和韌皮部的組成分子逐漸減少,到了末稍,木質部中僅有幾個螺紋管胞,韌皮部中則只有幾個狹短的篩管分子和增大的伴胞。
(三)禾本科植物的葉1.葉的形態(tài)
2.葉片的解剖結構
1、葉的形態(tài)
禾本科作物的葉為單葉,它分為葉鞘和葉片兩部分,葉鞘狹長而抱莖,起保護、輸導和支持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軌道工程橡膠制品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2025年氣體檢測設備項目申請報告模稿
- 第三單元第14課二、《動作的應用》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
- 2025年生活用橡膠制品:塑膠盒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羧酸衍生物項目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氰化物中毒解毒藥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2024浙江金華市武義供銷農貿城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18課《我的白鴿》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第二單元圖像處理的基本方法第8課二、《應用通道合成圖像》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
- 第4單元 第2課 第1課時 同步備課教學設計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上冊
- 2025年車位買賣合同模板電子版
- 《人工智能基礎》課件-AI的前世今生:她從哪里來
- ISO28000:2022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
- 臨床營養(yǎng)技術操作規(guī)范(2010版)
- 2024年沙洲職業(yè)工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班安全《尖利的東西會傷人》課件
- 深圳市失業(yè)人員停止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申請表樣表
- 英語四線三格模板
- JIS G4305-2021 冷軋不銹鋼板材、薄板材和帶材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上編教學案例分享
- 新加坡環(huán)境治理與保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