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1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2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3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4頁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三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年級3月階段性考試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部編版必修上冊和必修下冊第一單元。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在我看來,中國之所以離不了孔子,今天仍然要學習孔子,是因為孔子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而合理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這個表述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孔子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體現(xiàn)在他的思想中,保留在他的著作中。第二,這種生活方式是“獨特而合理”的:獨特是指特殊性,和世界其他文化不一樣;合理是指合宜性,非常適合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背景??鬃釉趧?chuàng)立儒家學派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工作,將政治和道德的內容加入其中,徹底轉變了儒的內涵,將其由術士上升為一個學派,使之成為先秦影響最大的派別之一。對周禮的態(tài)度與其他學派不同,是儒作為一個學派最明顯的特點。禮是中國文化的標志性特征,是由野蠻進入文明的重要標志。古人認為,鸚鵡能夠講話,但仍然是鳥;猩猩能夠講話,但仍然是獸。如果沒有禮,人和禽獸就沒有區(qū)別了。禽獸沒有禮,所以亂倫胡來。圣人不忍心看到人處于這種局面之中,于是以禮教人,使人有禮,從此有別于禽獸。世界上不同文化在各自發(fā)展的過程中都由野蠻進入了文明,但走的路線不同。歐洲文明走的是契約路線。古希臘有很多獨立的城邦,城邦中的個人在政治上是獨立的。他們共同選舉自己的代表,與之訂立契約,讓被選舉者來管理。這種背景決定了選舉人與被選舉人之間屬于契約關系。這是以古希臘為代表的歐洲文明的根本特征。與此不同,中華文明走的是禮的路線。錢穆說:“禮是一個家庭的準則,管理著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務和外事。同樣,禮也是一個政府的準則,統(tǒng)轄著一切內務和外交……中國人之所以成為民族,就因為禮為全中國人民樹立了社會關系準則。”禮掌管著一切內務和外交,既是家庭的準則,也是國家的準則。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即在于這個“禮”字。這個道理,西方一些學者也認識到了。孟德斯鳩說:“他們(中國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風俗、禮儀都混在一起。所有這些東西都是道德。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品德。這四者的箴規(guī),就是所謂禮教”意思是說,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特點是講禮,把宗教、法律、風俗、禮儀都混在一起,這與西方文明大為不同,具有強烈的特殊性?!爸腥A民族”這個詞,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但什么是中華民族,卻大有講究。民族原本是一個血親的概念,特指擁有一個共同祖先,沿著血親不斷發(fā)展,內部有著密切血緣聯(lián)系的群體,如猶太民族、日耳曼民族、蒙古民族、朝鮮民族等。中華民族則不同,它包括56個民族,這些民族之間很多并沒有血緣聯(lián)系。近代以來,在與其他文明接觸的過程中,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這個現(xiàn)象,逐漸將中華民族歸為一個文化概念。華夏(中華)之名,不是指一個地域,也不是指一個血統(tǒng),而是指一個文化的族名?!爸袊卸Y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華文明重禮儀,禮儀為大,大就是夏。因為重禮儀,所以有服裝之美,美就是華。華夏二字含義相同。我們常說中國是禮儀之邦,就是這個意思。中華民族從野蠻進入文明走的是禮的路線,禮是其核心的特征。凡是認同這種文化的,在歷史上都可稱為中華民族。禮是用來治國的,這是禮最重要的功能。一般認為,禮字起源于祭神?!岸Y”字從示從豐,“示”與祭祀相關,“盟”代表案幾上放著供品。后來又由祭神、祭祀轉移到人。周代制禮作樂之后,有吉、兇、軍、賓、嘉之禮,更加系統(tǒng),治理國家之責全系于禮之上。先秦時就有禮是“國之干”“國之紀”和“國之常”的說法?!案伞薄凹o”“?!倍际轻槍χ卫韲叶缘摹R粋€國家要治理好,在中國的文化系統(tǒng)中,不能離開禮,禮是國家的基本骨干和基本綱紀。除了治國,禮還有教人的功能。由野蠻進入文明,作為個人,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人必須懂禮。懂了禮,按照禮的規(guī)矩做事說話,言行視聽,就有了教養(yǎng),成了文明人?!熬畛脊?,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左傳》)君是發(fā)布號令的,臣是俯首聽命的,父親的責任是慈,孩子的責任是孝,哥哥的責任是愛,弟弟的責任是敬,丈夫的責任是和,妻子的責任是柔,婆婆的責任是慈,媳婦的責任是聽。這些都由禮來規(guī)定。遵從禮做事講話,人就顯得有教養(yǎng),用老百姓的話說就叫“懂事”,反之別人就會批評其“不懂事”,與野蠻人無異。人與禽獸的區(qū)別在于人有道德,但道德必須依靠禮來表現(xiàn),沒有了禮,道德就無從講起。因為重禮講禮,中國文化非常重視家風。耕讀傳家,家風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一個家庭好不好,與家風好壞有直接關系,而家風好不好,關鍵又在于是不是重禮。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不大提這個了。改革開放后,一些人先富了起來,但因為重視家風的傳統(tǒng)斷裂了,這些家庭的家風出現(xiàn)不少問題。這些年,家風問題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這是向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重要表現(xiàn)。總之,我們今天仍然離不了孔子,仍然要學習孔子的思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是倫理社會,離不了禮的文化。禮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如何既保留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又學習西方的優(yōu)點,走出一條既不完全同于傳統(tǒng),又不完全同于西方的嶄新之路,極大地考驗著我們的智慧,也是我們不得不提交的歷史答卷。(摘編自楊澤波《中國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對中國文化的奠基》)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認為孔子為我們提供的獨特而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今天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決定性意義,今天仍然要學習孔子。B.古希臘有很多獨立的城邦,他們共同選舉自己的代表,與之訂立契約,選舉人與被選舉人之間屬于契約關系。C.民族原本是一個血親的概念,如蒙古民族等沿著血親不斷發(fā)展,中華民族則不同,56個民族之間沒有血緣聯(lián)系。D.中國文化重視家風,家風是耕讀傳家不可缺少的內容。改革開放后,一些人富裕后,因而家風出現(xiàn)不少問題。2.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禮是中國文化的標志性特征,古人認為,人們有了禮,才有別于鸚鵡、猩猩這些鳥獸。B.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即在于這個“禮”字,西方一些學者也認識到這一點。C.一般認為,禮字起源于祭神,“禮”字從示從豐。在禮的諸多功能中,教人比治國重要。D.我們要保留傳統(tǒng)的優(yōu)勢,又要學習西方的優(yōu)點,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考驗著我們的智慧。3.下列對原文引用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第四段引用錢穆的言論,論述了中華文明走的是禮的路線,禮掌管著一切內務和外交,既是家庭的準則,也是國家的準則。B.文章第四段引用孟德斯鳩的言論,論述了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禮”字,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講禮。C.文章第五段引用《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的話,論述了作為血親概念的民族沿著血親不斷發(fā)展,內部有著密切血緣聯(lián)系。D.文章第七段引用《左傳》中的話,論述了禮還有教人的功能,進而闡述人們的言行都由禮來規(guī)定,遵從禮做事講話,人就顯得有教養(yǎng)。4.下列選項中有關“禮(周禮)”的闡述,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分)A.禮是由野蠻進入文明的重要標志,人和禽獸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禮和道德。B.中華文明走的是禮的路線,禮為全中國人民樹立了社會關系準則。C.禮是中華文明核心的特征。中華文明重禮儀,禮儀為大,大就是夏。D.中國文化非常重視家風,如果家風不好,就會導致人們不重視禮。5.本文說“對周禮的態(tài)度與其他學派不同,是儒作為一個學派最明顯的特點”。下列兩則引言體現(xiàn)了孔子和商鞅對周禮的不同態(tài)度,請簡要分析。(6分)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薄墩撜Z·顏淵》)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渡叹龝じā罚?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想念地壇史鐵生想念地壇,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靜。坐在那園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個角落,喧囂都在遠處。近旁只有荒藤老樹,只有棲居了鳥兒的廢殿頹檐和長滿了野草的殘墻斷壁,①暮鴉吵鬧著歸來,雨燕盤桓著吟唱,風過檐鈴,雨落空林,蜂飛蝶舞,草動蟲嗚……四季的歌詠此起彼伏從不間斷。地壇的安靜并非無聲。數不盡的那些日子里,那些年月,地壇應該記得,有一個人,搖著輪椅,一次次走來,逃也似的投靠這一處靜地。一進園門,心便安穩(wěn)。有一條界線似的,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來,悠遠,渾厚。那安靜,如今想來,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曠。一個無措的靈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點。我在那園中成年累月地走,②在那兒呆坐,張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嘆,在那兒睡了又醒,醒了看幾頁書……然后在那兒想:好吧好吧,我看你還能怎樣!”這念頭不覺出聲,如空谷回音。我記得于是我鋪開一張紙,覺得確乎有些什么東西最好是寫下來。那日何日?但我一直記得那份忽臨的輕松和快慰,也不考慮詞句,也不過問技巧,也不以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場,只是寫,只是看有些路單靠腿(輪椅)去走明顯是不夠的。寫,真是個辦法,是條條絕路之后的一條路。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書上讀到了一種說法:寫作的零度。《寫作的零度》其漢譯本實在是有些磕磕絆絆,一些段落只好猜讀,或難免還有誤解。我不是學者,讀不了羅蘭·巴特的法文原著。是這題目先吸引了我,這五個字,已經契合了我的心意在我想.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fā)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寫作之終于的尋求,即靈魂最初的眺望。譬如那一條蛇的誘惑,以及自古而今對生命意義不息的詢問。譬如那兩片無花果葉的遮蔽,以及人類以愛情的名義、自古而今的相互尋找。譬如上帝對亞當和夏娃的懲罰,以及萬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著的團圓?!皩懽鞯牧愣取?,當然不是說清高到不必理睬紛繁的實際生活,潔癖到把變遷的歷史虛無得干凈,只在形而上尋求生命的解答。不是的。但生活的謎面變化多端,謎底卻似亙古不變,繽紛錯亂的現(xiàn)實之網終難免編織進四顧迷茫,從而編織到形而上的詢問。人太容易在實際中走失,駐足于路上的奇觀美景而忘了原本是要去哪兒。零度,這個詞真用得好,我愿意它不期然地還有著如下兩種意思:一是說生命本無意義,零嘛,本來什么都沒有;二是說,可平白無故地生命他來了,是何用意?虛位以待,來向你要求意義。一個生命的誕生,便是一次對意義的要求?;恼Q感,正就是這樣的要求。所以要看重荒誕,要善待它。不信等著瞧,無論何時何地,必都是這荒誕領你回到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難。否則,寫作,你尋的是什么根?寫作要是愛上了比賽、擂臺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譴責什么“霸權”?它自己已經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時不時地拋出一份名單,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爭風吃醋,排者乘機拿走的是權力。可以玩味的是,這排名之妙,商界倒比文壇還要醒悟得晚些。這又讓我想起我曾經寫過的那個可怕的孩子。那個矮小瘦弱的孩子,他憑什么讓人害怕?他有一種天賦的詭詐——只要把周圍的孩子經常地排一排座次,他憑空地就有了權力。“我第一跟誰好,第二跟誰好……第十跟誰好”和“我不跟誰好”,于是,歡欣者歡欣地追隨他,苦悶者苦悶著還是去追隨他。我記得,那是我很長一段童年時光中恐懼的來源,是我的一次寫作的零度。生命的恐懼或疑難,在原本干干凈凈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著計謀。零度,并不止有一次。每當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難,立于靈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那兒正如一次次走進地壇,一次次投靠安靜,走回到生命的起點,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兒?是否已經偏離亞當和夏娃相互尋找的方向?想念地壇,就是不斷地回望零度。放棄強力,當然還有阿諛。你看地壇,它早已放棄昔日榮華,一天天在風雨中放棄,五百年,安靜了;安靜得草木葳蕤,生氣盎然。土地,要你氣熏煙蒸地去恭維它嗎?萬物,是你雕欄玉砌就可以挾持的?瘋話。再看那些老柏樹,歷經無數春秋寒暑依舊鎮(zhèn)定自若,不為流光掠影所迷。我曾注意過它們的堅強,但在想念里,我看見萬物的美德更在于柔弱。我曾寫過“設若有一位園神”這樣的話,現(xiàn)在想,就是那些老柏樹吧。千百年中,它們看風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迭,濃蔭中唯供奉了所有的記憶,隨時提醒著你悠遠的夢想。但要是“愛”也喧囂,“美”也招搖“真誠”淪為一句時髦的廣告,那怎么辦?唯柔弱是愛愿的識別,正如放棄是喧囂的解劑。人一活脫便要囂張,天生的這么一種動物。這動物適合在地壇放養(yǎng)些時日——我是說當年的地壇?;赝貕?,回望它的安靜,想念中坐在不管它的哪一個角落,重新鋪開一張紙吧。寫,真是個辦法,油然地通向著安靜。寫,這形式,注定是個人的,容易撞見誠實,容易被誠實揪住不放,容易在市場之外遭遇心中的陰暗,在自以為是時回歸零度。把一切污濁、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兒去檢查,勿使偽劣的心魂流布。有人跟我說,曾去地壇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與地壇》去那兒尋找安靜。可一來呢,我搬家搬得離地壇遠了,不常去了。二來我偶爾請朋友開車送我去看它,發(fā)現(xiàn)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壇尋找安靜,莫如在安靜中尋找地壇。恰如莊生夢蝶,當年我在地壇里揮霍光陰,曾屢屢地有過懷疑:我在地壇嗎?還是地壇在我?現(xiàn)在我看虛空中也有一條界線,靠想念去邁過它,只要一邁過它便有清純之氣撲面而來。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2002年(有刪改)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數不盡的那些日子里,“我”搖著輪椅,一次次地投靠地壇,一進園門,心便安穩(wěn),“我”感覺回到了生命的起點。B.“我”在地壇中成年累月地走,“我”覺得有些東西最好是寫下來,“我”不考慮詞句,也不過問技巧,“我”感覺寫作是一條路。C“我”認為寫作要是愛上了排名等,就不必譴責“霸權”,“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而商界對排名之妙醒悟得晚。D.地壇曾很安靜,是“我”的身心棲息之處;后來地壇變了,只能想念:在對比中主要表達了“我”對地壇變化的悲傷。7.關于文中“零度”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通過讀書知道了“寫作的零度”,“我”想“寫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點,寫作由之出發(fā)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難。B.“我”認為“零度”這個詞用得好,“零度”一是說生命本無意義,二是說平白無故地生命來了,前者比后者更充滿了荒誕。C.“我”認為“零度”不止有一次,每當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難,立于靈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回到了生命的起點。D.“我”想念地壇,就是不斷地回望零度。放棄強力和阿諛,像地壇一樣安靜,像老柏樹一樣歷經無數春秋寒暑依舊鎮(zhèn)定自若。8.請簡要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兩處語句。(5分)9.文章標題“想念地壇”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蕭何,沛人也。高祖為布衣時,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佑之。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嘗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何以丞相留收巴蜀,鎮(zhèn)撫諭告,使給軍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計戶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剸①屬任何關中事。漢五年,已殺項羽,即皇帝位,論功行封。關內侯鄂秋時為謁者,進曰:“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待陛下,此萬世功也。今雖無曹參等百數,何缺于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當第一,曹參次之”上曰:“善?!庇谑悄肆詈蔚谝唬n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選自《漢書·蕭何傳》有刪改)材料二:何素不與曹參相能,及何病,孝惠②自臨視相國病,因問曰:“君即百歲后,誰可代君者?”對曰:“知臣莫如主?!毙⒒菰唬骸安軈⒑稳?”何頓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窮處,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賢,師吾儉;不賢,毋為勢家所奪”孝惠二年,相國何卒,謚為文終侯。(太史公曰)蕭相國何于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jié)。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何謹守管籥,因民之疾秦法,順流與之更始?;搓帯Ⅶ舨嫉冉砸哉D滅,而何之勛爛焉。位冠群臣,聲施后世。(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有刪改)[注]①剸:專擅,統(tǒng)領。②孝惠:劉盈,漢高祖與呂后之子,高祖駕崩后繼位,謚號漢惠帝,又稱孝惠帝。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計戶轉漕A給軍B漢王C數失軍D遁去E何常興F關中卒G輒H補缺。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社稷,指土神和谷神,也可用來代指國家,文中加點處的“社稷”就指土神和谷神。B.“何素不與曹參相能”與“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兩句中的“素”字意義相同。C“毋為勢家所奪”與“手之所觸”《庖丁解牛》兩句中的“所”字用法和意義相同。D.太史公,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是官方史料的專職記錄者,這里指《史記》作者司馬遷。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何得到了秦朝的圖冊文書檔案,這使沛公詳細地知道天下要塞、戶口多少、強弱分布情況和人們痛恨憂苦的事情。B.漢王與諸侯攻打楚軍時,蕭何鎮(zhèn)守關中,侍奉太子。蕭何經常上奏,漢王許可的就去執(zhí)行,事事等著漢王的許可才做。C.漢王即帝位,按照功勞進行封賞,關內侯鄂秋認為蕭何應當第一?;噬献屖捄挝痪拥谝唬髻n他佩劍穿鞋上殿。D.太史公說蕭何謹守自己的職責,根據民眾痛恨秦朝苛法的情況,順應歷史潮流,給他們除舊更新,其地位冠蓋群臣。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待陛下,此萬世功也。(4分)(2)孝惠曰:“曹參何如?”何頓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4分)14.蕭何輔佐沛公(高祖)和孝惠帝時一向廉潔自律,這兩則材料都有所體現(xiàn)。請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送張芝卿陳師道相逢已偶爾,告別更蒼然。離合驚時換,行藏①乃世緣。君無學干②祿,我亦賦歸田。泗水秋山外,長安夕照邊。[注]①行藏,行跡的意思。②干,追求。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題目中“送”既點出本首詩的題材,又表明事件,“張芝卿”則為送別的對象。B.首聯(lián)寫相逢是偶然的事情,而告別更是令人心生蒼涼,奠定詩歌惜別的傷感基調。C.頷聯(lián)寫分離相聚時節(jié)轉換、光陰流轉,讓人感到驚訝,幸好有緣一起經歷過。D.頸聯(lián)寫朋友沒有追求功名利祿,自己歸田園,體現(xiàn)朋友對詩人的理解與贊賞。16.請簡要賞析詩歌的尾聯(lián)。(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煜《虞美人》中,“,”兩句寫詞人遙想金陵故國,表達物是人非之情。(2)孔子認為“禮”在國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是因為“,”。(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會是在“,”的情況下,成年人帶幾個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諧的社會里。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黃土飛揚的田野、面孔黝黑的漢子……說起嗩吶,很多人或許會有這樣的印象。然而,鄉(xiāng)野田間是嗩吶匠人傳藝的重要土壤,卻不是唯一的舞臺。嗩吶歷史悠久,氣質與音色獨特,充滿穿透力,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傳統(tǒng)樂器。近年來,嗩吶熱度不斷攀高,甚至登上國際舞臺,以鮮明的民族風貌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風采。重新進入人們視野的,不只是嗩吶。古箏、胡琴、琵琶、馬頭琴等許多傳統(tǒng)樂器正在煥發(fā)新的活力,從古老到潮流,從小眾變火熱,從本土向國際,以新的姿態(tài)開辟更廣的舞臺。這樣的熱潮因何而來?嗩吶等傳統(tǒng)樂器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使其本身就擁有廣大的、潛在的受眾基礎。傳統(tǒng)樂器具有余音不絕的美感,講究氣韻生動的意境,能以簡潔的方式描繪出意蘊豐富、變幻無窮的美妙畫面??淘谘}基因里的情感認同、審美取向,讓很多人沉浸在樂聲中久久回味;這種中式表達東方韻味所造就的獨特感染力,征服了不少海外觀眾,讓他們嘆為觀止。①隨著人們的文化需求和審美意趣不斷更新,②曾經的“傳統(tǒng)”不能僅滿足于“進非遺”“開展覽”,③還要參加生活、融入時代。④我們要下功夫承繼、挖掘、梳理一件件傳統(tǒng)樂器背后的歷史文脈和技法曲譜,⑤既賡續(xù)傳統(tǒng),⑥也繼往開來,⑦把傳統(tǒng)的根扎深,⑧把創(chuàng)新的路走寬。18.文中第三段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