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1頁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2頁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3頁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4頁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七年級(上)期末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4小題,共28.0分)

1.我們一般將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fā)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

始資料:后者是指經過后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詮釋。研究北京人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

()

A.北京人頭部復原圖B.考古現(xiàn)場的影像資料

C.北京人頭蓋骨化石D.歷史學家的著述

2.研究人員認為,半坡人已經學會原始的紡織制衣技術,能證明這一結論的證據(jù)是()

A.半坡人能制造人面魚紋彩陶盆B.出土了骨針、骨錐和陶或石紡輪

C.出土了豬、狗等動物骨骼化石D.半坡遺址范圍內多處出土粟顆粒

3.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

學習主題應該是()

A.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4.傳說中炎帝教我們祖先耕種,被尊為神農。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貢獻巨大,被人們稱為“當代神農”。

假如某人被稱作“當代大禹”,此人的身份應該是()

A.水利專家B.農業(yè)專家C.醫(yī)學專家D.紡織專家

5.了解歷史時序和掌握歷史發(fā)展線索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如圖①處應填寫()

夏朝一商朝①|一東周

A.春秋B.戰(zhàn)國C.西周D.秦朝

6.傳說倉頡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出現(xiàn)是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你知道我國有文字可考的

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嗎()

A.黃帝時期B.夏朝C.商朝D.春秋

7.戰(zhàn)國《考工記》記載:鐘鼎的配方、刀劍之類的兵器配方、銅鏡的配方中金,錫占比各有不同。這反映

了青銅器()

A.生產規(guī)模宏大B.制作工藝科學C,象征權力大小D.分布地域廣泛

8.如圖是小明同學學習的部分歷史筆記,請你幫他補全筆記中橫線部分的內容()

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政治:各國變法

經濟: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百家爭鳴

A.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B.新興地主階級勢力增強

C.富國強兵在戰(zhàn)爭中取勝D.政治思想秩序重新確立

9.楚王問鼎、臥薪嘗膽、合縱連橫、遠交近攻、圍魏救趙,這些成語和典故反映了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

A.和平穩(wěn)定B.諸侯爭霸C.經濟發(fā)展D.文化繁榮

10.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影響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評價這次變法:“以前是貴族任戰(zhàn)士,現(xiàn)在是戰(zhàn)士為貴

族”。與之相關的變法措施是()

A.加強刑罰B.獎勵生產C.推行縣制D.獎勵軍功

1L“張騫原是一名郎官,他志在為國分憂,勇敢地出來應募,在去往西域的路上曾兩次被匈奴抓住,被扣

10余年,在威脅利誘面前,'持漢節(jié)不失’,堅持完成使命”,材料反映張騫具有的高尚品格有()

①威武不屈

②報效祖國

③堅持不懈

④勇于糾錯

A.①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

12.秦始皇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漢武帝實行鹽鐵專營,統(tǒng)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他們采取這些經濟措施的

根本目的是()

A.迅速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B.保證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C.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tǒng)治D.打擊豪強地主勢力

13.曹操的明志詩:“老騾伏相,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詩中的“壯心”是指()

A.消滅袁紹B.廢漢稱帝C.建立魏國D.統(tǒng)一天下

14.列表格是學習歷史常用的方法之一。閱讀下列表格,其內容所反映的是東晉南朝那一方面的史實()

農業(yè)麥稻兼作,興修水利

手工業(yè)絲織業(yè)技術進步,青瓷燒制技術提高

城市建康人口眾多

A.江南經濟發(fā)展的原因B.江南經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

C.北人南遷的原因D.跳水之戰(zhàn)的背景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2.0分)

15.【政治制度篇】縱觀中國古代史,政治制度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

圖一國二

(1)材料中圖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圖中A、B代表的等級身份分別是什么?

(2)材料中圖二又是哪一王朝實行的制度?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

材料二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從產生之日起,其組織機構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統(tǒng)的性質,其職能就具

有維護、推動、發(fā)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統(tǒng)國家的歷史任務。

----《鳳凰網》

(3)依據(jù)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16.【思想文化篇】某校歷史興趣小組以“走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閱讀下列材料,回

答問題。

第一組:【思想學術組】

材料一中國古代所崇拜的對象,到后世,都合并起來,而被收容于道教之中。然所謂道教,除了牽合道家

之學之外,尚有一個元素,那便是神仙家。中國社會,迷信宗教,是不甚深的。此由孔教盛行,我人之所

祈求,都在人間而不在別一世界之故。

——摘編自呂思勉《中國文化史》

(1)材料一中“道家之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孔教盛行”的原因?

第二組:【科學技術組】

材料二……朝鮮、日本用簡和帛,印度用白樹皮和棕桐葉,埃及用紙草的內皮壓成“紙草紙”,歐洲則用

羊皮,這些書寫材料,有的笨重,有的脆弱,有的昂貴,都不適于大量使用。

一一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三治療新冠肺炎過程中,中醫(yī)藥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顯示了中華文

明的博大精深。

(2)依據(jù)材料二,分析”這些書寫材料都不適于大量使用”的原因有哪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改變這種

狀況的中國古代科技?

(3)依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回答:中國中醫(y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chuàng)者是誰?他的哪一著作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的理論

和治療方法?

第三組:【文學藝術組】

材料四司馬遷,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著有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歷史巨著《史記》,這部書記錄了從

傳說中的黃帝到光武帝時約3000年的史事?!妒酚洝肥窃谒抉R遷遭到關押,受到酷刑,肉體和精神遭到極

大摧殘的情況下寫出的。我們要學習他那種面對艱難挫折,毫不畏懼、堅忍不拔的頑強意志。

(4)材料四中的總結有兩處錯誤,請你指出并改正。

17.【民族融合篇】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秦漢時期的民族交往有哪些方式?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域都護設置的意義?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風易俗.他力排眾議,494年遷都洛陽,把百萬余包括鮮卑族在

內的北方各族人民遷到中原。他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規(guī)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

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lián)姻等。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

強了北魏的實力。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根據(jù)材料歸納該歷史事件的影響?

材料三魏晉以來,內遷的各族人民與當?shù)貪h人錯居雜處,開始過著定居生活。他們向漢族人民學習農業(yè)技

藝,逐漸將原來從事畜牧業(yè)生產轉變?yōu)閺氖罗r業(yè)生產。漢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學習畜牧經驗,還學習和

接受他們的食物、服裝、用具等?!鶉背嗟慕y(tǒng)治者,與漢族士人合作,沿襲中原地區(qū)的原有

統(tǒng)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這一時期的民族關系,總體上講,民族隔閡趨于消解,民族關系趨于和緩。

北朝后期,我國北方出現(xiàn)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3)根據(jù)材料三,簡述魏晉南北朝以來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現(xiàn)。

(4)結合上述內容,談談你對我國民族關系的認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第一手資料“接近或直接在歷史事件發(fā)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可知,研究北京人情況

時,可以作為第一手史料的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其他幾項都是第二手史料。

故選:Co

本題考查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知道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是第一手史料。

本題考查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答案】B

【解析】半坡人距今約6000年,在半坡原始居民遺址發(fā)現(xiàn)了骨針、骨錐和陶或石紡輪,這說明半坡人已經

學會了原始的紡織制衣技術。故B正確;半坡人能制造人面魚紋彩陶盆不能說明半坡人學會原始的紡織制

衣技術,排除A;出土了豬、狗等動物骨骼化石說明半坡人開始飼養(yǎng)家畜,排除C;出土粟顆粒說明半坡

人開始了原始農耕,排除D。

故選:Bo

本題考查半坡人,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半坡人,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能證明題干結論的證據(jù)是出土了骨針、骨錐和陶

或石紡輪。

3.【答案】A

【解析】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

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題目給出的“元謀人、北京人、河

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都屬于史前時期的史實。

故選:A?

本題考查了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注意全面分析題目給出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需要全面分析題干相關內容,尋找共同之處,確定主題。

4.【答案】A

【解析】禹的父親穌曾主持治理黃河水患,他用了9年時間都沒有成功,后被處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

總結教訓,采用疏導的方法,開鑿河渠疏導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0多

年的努力,終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眾愛戴,被尊稱為“大禹”,所以“當代大禹”的身份

應該是水利專家,A是正確的選項;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本題考查的是禹的相關知識點。大禹總結父親穌的治水經驗,改穌‘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最

后取得了成功。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禹的有關內容。

5.【答案】C

【解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掉商朝,建立西周。故C符合題意;春秋、戰(zhàn)國是東周時期的組成部分,

排除AB:秦朝出現(xiàn)于東周結束以后,排除D。

故選:Co

本題考查西周的建立,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西周的建立,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掉商朝,建立

西周。

6.【答案】C

【解析】據(jù)課本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記載的內

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戰(zhàn)爭、農牧業(yè)、官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

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

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甲骨文的相關史實。甲骨文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

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甲骨文的相關史實。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鐘鼎的配方、刀劍之類的兵器配方、銅鏡的配方中金,錫占比各有不同”可知,這反映

了青銅器的用途不同,原料的比例是有差異的,這反映了青銅器制作工藝科學,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

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

故選:Bo

本題考查青銅器的相關知識,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掌握青銅器的相關知識。

8.【答案】A

【解析】小明同學的歷史筆記反映的是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表現(xiàn)在政治上各國變法,經濟上,鐵制農具

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農業(yè)發(fā)展,思想上出現(xiàn)百家爭鳴局面。

故選:Ao

本題考查鐵器和牛耕的出現(xiàn),知道戰(zhàn)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農業(yè)發(fā)展。

本題考查鐵器和牛耕的出現(xiàn),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9.【答案】B

【解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楚王問鼎、臥薪嘗膽、合縱連橫、遠交近攻、圍魏救趙等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爭霸中留下的成語,因而集中體現(xiàn)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兼并爭霸不斷的政治特點,B是正確的選項;A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本題考查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紛爭。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成語反映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特點是諸侯兼并

爭霸。

本題考查春秋爭霸和戰(zhàn)國紛爭,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要求具備結合所學解讀題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D.商鞅變法內容豐富,其中規(guī)定獎勵軍功,按軍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世襲特權。

變法使得舊貴族失去原有的地位,而通過軍功,普通士兵也可以成為貴族,故D正確。

ABC.此三項均與本題無關。

故選D。

11.【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張騫具有的高尚品格有威武不屈、報效祖國、堅持不懈。不能反映勇于糾錯。

故選:A?

本題考查張騫通西域,知道材料反映張騫具有的高尚品格有威武不屈、報效祖國、堅持不懈。

本題考查張騫通西域,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2.【答案】C

【解析】秦始皇和漢武帝在經濟方面實施的相同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采取這些經濟措施的根本目的

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國家政權,

故選:Co

本題考查秦始皇和漢武帝采取這些經濟措施的根本目的。

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扎實掌握秦始皇、漢武帝的統(tǒng)治措施。

13.【答案】D

【解析】“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北磉_了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雖處暮年,仍然要統(tǒng)

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因此材料一中曹操的“壯心”指的是統(tǒng)一全國,D是正確的選項。

故選:D。

本題考查曹操,解題關鍵是明白詩句的意思。

本題以曹操的明志詩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14.【答案】B

【解析】依據(jù)表格內容可知,東晉南朝時期,農業(yè)發(fā)達,麥稻兼作,興修水利;手工業(yè)方面,絲織業(yè)技術

進步,青瓷燒制技術提高;城市人口眾多。由此可知,表格內容所反映的是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發(fā)展的

表現(xiàn)。故B符合題意。

故選:Bo

本題考查人口南遷和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把握東晉南朝時期的史實。

準確識記江南經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

15?【答案】【小題1】制度:分封制。等級身份:A代表的是天子;B代表的是諸侯。

【小題2】王朝: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郡縣制。

【小題3】積極作用:有利于促進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tǒng)一。

【解析】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