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交底記錄表_第1頁
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交底記錄表_第2頁
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交底記錄表_第3頁
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交底記錄表_第4頁
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技術交底記錄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工圖設計交底記錄工程名稱設計組織單位主持人交底時間交底地點交底內容:1、工程設計內容:1)取還氣管線1條;2)取還氣閥室1座;3)與上述工程配套的輔助公用工程。2、主要施工技術要求:1)取還氣管線施工技術要求詳見Z2022004Z-GP01-1831-GT-DES-0001-00_0_線路施工技術要求;吐曼河穿越施工技術要求詳見Z2022004Z-GP01-1861-GT-DES-0001-00_0_說明書;2)主要執(zhí)行標準有:1、《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369-2014);2、《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規(guī)范》(GB50424-2015);3、《鋼制管道焊接及驗收》GB/T31032-2014;4、《石油天然氣鋼質管道無損檢測》(SY/T4109-2020);3)概況取氣管線起于取還氣閥室,止于天然氣處理廠;還氣管線與取氣管線同溝反向敷設。取還氣管線全線同溝敷設有1條給水管線和1條通信光纜。取還氣管線管道規(guī)格為Φ219.1×6.3L245N無縫鋼管,設計壓力為6.3MPa。4)管件3°及以下采用彈性敷設;3°以上采用熱煨彎管,線路熱煨彎管采用無縫鋼管制作。線路熱煨彎管的曲率半徑均為R=5D。5)本工程作業(yè)帶寬度為16m。6)一般線路段管頂埋深不得小于1.5m。吐曼河水平穿越段管頂埋深不得小于4m;7)焊口檢驗:1、取還氣管線和吐曼河穿越線路所有環(huán)向焊縫均應進行100%超聲波和100%射線檢測;2、取還氣閥室中所有環(huán)向焊縫均應進行100%超聲波和100%射線檢測;3、返修焊縫及未經試壓的管道連頭焊縫,應進行100%超聲波和100%射線檢測;4、焊縫射線、超聲波、滲透、磁粉檢測應達到II級及以上為合格;8)公路穿越取還氣管線穿越公路均為土路,采用頂管或大開挖+溝埋套管保護方式穿越。穿越公路的具體方式和保護措施見線路平縱圖和Z2022004Z-GP01-1831-GT-STD-0001-00_0_公路穿越通用圖。9)水渠穿越本工程在0km+148m處穿越水渠1處,采用頂管穿越的方式。穿越水渠的具體方式和保護措施見線路平縱圖和Z2022004Z-GP01-1831-GT-STD-0002-00_0_水渠穿越通用圖。10)吐曼河穿越詳見第第2卷第1冊第4分冊取還氣管線JD05樁~JD06樁吐曼河穿越11)已建管道穿越詳見Z2022004Z-GP01-1831-GT-STD-0003-00_0_已建管道穿越通用圖;12)已建電纜、光纜穿越詳見Z2022004Z-GP01-1831-GT-STD-0004-00_0_已建電纜、光纜穿越通用圖13)試壓1、取還氣閥室應單獨試壓(詳見站場施工技術要求),合格后再同相鄰管段連接。2、管道穿越公路時,其試壓可與所在管段一并進行。表10.4-1取還氣管線管線試驗壓力表管道名稱設計壓力(MPa)強度試驗壓力(MPa)嚴密性試驗壓力(MPa)試驗介質備注取還氣管線6.36.936.3潔凈水一級二類地區(qū)閥室6.39.456.3潔凈水14)同溝敷設同溝敷設段管道與管道之間凈距應不小于0.5m,管道與光纜之間凈距應不小于0.3m。宜先大管后小管,宜先金屬管后非金屬管,宜先施工管道后施工光纜,同時管道動火及施工時要加強對光纜的保護。同溝敷設段試壓宜分別進行,應至少間隔一個試壓周期。15)水工保護吐曼河穿越處兩岸設置漿砌石護岸,溝底設置袋裝土穩(wěn)管,每處間距6m;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無項目組織實施單位:生產運行(用戶)單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公司:施工單位:其它單位:

HSE設計交底記錄工程名稱設計組織單位主持人交底時間交底地點交底內容:1、管道試壓、清管吹掃、試壓時應重視安全,應制定詳細、完善的施工方案和應急處理措施,經逐級審批后嚴格執(zhí)行。2、焊接前應根據施工技術要求上提出的焊評規(guī)范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并應依據焊接工藝評定報告編制專門的焊接工藝規(guī)程和焊接管理規(guī)定,焊接時嚴格執(zhí)行。焊縫檢驗嚴格按照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執(zhí)行,保證焊縫質量。3、本工程施工期間應做好各類自然災害的防范措施。4、擬建管道所在區(qū)域降水大多集中在7~9月、穿越施工部門應隨時掌握氣象、水文情況,做好工程的防汛搶險應急預案,并報水務部門備案,確保遇雷雨、山洪、泥石流等極端災害時,人員設備安全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