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2篇)_第1頁
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2篇)_第2頁
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2篇)_第3頁
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2篇)_第4頁
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2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2篇)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篇一高三語文考點復(fù)習(xí)指導(dǎo)與練習(xí):文言虛詞用法(上)【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學(xué)內(nèi)容考點復(fù)習(xí)指導(dǎo)與練習(xí):文言虛詞用法(上)二。教學(xué)重、難點高考18個文言虛詞用法(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復(fù)習(xí)文言虛詞時,首先要區(qū)別幾個概念:用法:是語法概念,多用來指詞性,是功能上的問題。意義:是語意概念,包括語言意義和語法意義兩個方面,前者指可以翻譯成某個現(xiàn)代漢語詞匯,后者指這個詞對句子結(jié)構(gòu)所起的作用。詞性:代詞(人稱代詞、物主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等)、副詞(疑問副詞、語氣副詞、時間副詞等)、介詞、連詞、助詞(結(jié)構(gòu)助詞、語氣助詞、)(一)而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勸學(xué)》)附: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2)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如: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石鐘山記》)(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為“但是”“卻”。如: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勸學(xué)》)(4)表示修飾關(guān)系,即連接狀語??刹蛔g。如: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xué)》)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5)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勺g為“如果”“假如”。如: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多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如:業(yè)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而翁長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記王忠肅公翱事》)3.復(fù)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罷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二)何1.用作疑問代詞。(1)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2)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大王來何操?(《鴻門宴》)(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2.用作疑問副詞。(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多么”“怎么這樣”。如: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3.復(fù)音虛詞“何如”、“何以”。(1)“何如”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dāng)于“怎么樣”或“什么樣”。如: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信陵君竊符救趙》)(2)“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拿什么”“憑什么”等。如: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譚嗣同》)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三)乎1.用作語氣助詞。(1)表疑問語氣??勺g為“嗎”“呢”。如: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zhàn)》)(2)表測度語氣,可譯為“吧”。如: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3)用于感嘆句,可譯為“啊”“呀”等。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ā恫渡哒哒f》)(4)用在句中的停頓處。胡為乎遑遑何之?(《歸去來辭》)2.用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如:生乎吾前……(《師說》)3.此外,可作形容詞詞尾。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ā垛叶〗馀!罚┖坪坪跞鐟{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前赤壁賦》)(四)乃1.用作副詞。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于是”“就”“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zhuǎn)相背的,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例如: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曹劌論戰(zhàn)》)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臣乃敢上壁。(《謙頗藺相如列傳》)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jì)》)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例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3.用在判斷句中,作判斷詞,起確認(rèn)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嬴乃夷門抱關(guān)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五)其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1)第三人稱物主代詞??纱?、代事物,有在名詞之前,作領(lǐng)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fù)數(shù))。例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2)第三人稱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yīng)譯為“他”“它”不能加“的”。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其破壁”作賓語。)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作主語。)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賓語。)(3)活用為第一人稱??捎米鞫ㄕZ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如: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付鄉(xiāng)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zhàn)》)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這一點是要通過領(lǐng)會語境來判斷的。](4)指示代詞,表遠(yuǎn)指??勺g為“那”“那個”“那些”“那里”。如: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zhàn)》)(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如: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2.用作語氣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測度、反詰、期望、婉商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視情況可譯為“大概”“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測度。)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表反詰。)爾其無忘乃父之志?。ā读婀賯餍颉?,表期望。)汝其勿悲?。ā杜c妻書》,表婉商。)3.用作連詞。作連詞用時,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或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表假設(shè)。)(六)且1.用作連詞。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并列關(guān)系。如: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赤壁之戰(zhàn)》)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zhàn)》)河水清且漣漪。(《伐檀》)有時相當(dāng)于“尚且”,先讓步,后推進(jìn)一層。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2.用作副詞。相當(dāng)于“將”“將要”,“暫且”“姑且”。如: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驢一鳴,虎大駭,遠(yuǎn)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驢》)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ā妒纠簟罚┣涞珪哼€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七)若1.用作代詞。(1)表對稱,相當(dāng)于“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說》,你)更若役,復(fù)若賦……(《捕蛇者說》,你的)(2)表近指,相當(dāng)于“這”“這樣”“如此”。例如: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2.用作連詞。(1)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如果”“假設(shè)”等。例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2)表選擇,相當(dāng)于“或”“或者”。例如: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jì)》)3.“若”和“夫”“至”結(jié)合,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層意思的開頭,表示他轉(zhuǎn)。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4.[附]動詞,表比況。今譯為:像、如同。如:若寡人者??梢员C窈踉??(《齊桓晉文之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zhàn)國策》)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所1.用作助詞。(1)經(jīng)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jié)合,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八弊纸Y(jié)構(gòu)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送東陽馬生序》)余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指南錄〉后序》)(2)“所”和動詞結(jié)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jié)構(gòu),則所字結(jié)構(gòu)起定語的作用。如: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后序》)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信陵君竊符救趙》)2.在有些句子中,“為”和“所”呼應(yīng),組成“為……所……”的格式,用作介詞,表示被動。如: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錄〉后序》)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3.復(fù)音虛詞“所以”?!八焙汀耙浴边B用,文言中也常見。用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表示原因,一種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手段或憑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信陵君竊符救趙》)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4.[附]名詞。今譯為:處所、位置、地方如: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5.[附]數(shù)詞。表約數(shù),今譯為:許。如:從弟子女十人所。(《滑稽列傳》)彗星出天市,長二尺所(《后漢書》)(九)為1.用作介詞。除表被動外,一般讀去聲。(1)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勺g為“向”“對”等。例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2)表示動作、行為的替代??勺g為“替”“給”等。例如:當(dāng)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公為我獻(xiàn)之。(《鴻門宴》)(3)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勺g為“當(dāng)”“等到”等。例如: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4)表示動作、行為的目的??勺g為“為著”、“為了”。例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序))(5)表示動作、行為的原因??勺g為“因為”“由于”。例如: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罚?)表示被動關(guān)系。讀陽平聲,可譯為“被”。“為”所引進(jìn)的是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有時亦可不出現(xiàn)主動者;有時跟“所”結(jié)合,構(gòu)成“為所”或“為……所”。例如:有決瀆于殷周之世者,必為湯武笑矣。(《五蠹》)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zhàn)》)2.用作助詞。讀陽平聲,放在疑問句之末,表示詰問,前面有疑問代詞跟它呼應(yīng)??勺g為“呢”?例如: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3.[附]動詞,作謂語。常見義項有:(1)做、作例: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2)治、治理例: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3)擔(dān)任、充當(dāng)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4)變?yōu)?、變作例: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跺羞b游》(5)當(dāng)作、作為例: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墨子?公輸》(6)算作、算是例: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豆珜O丑下》(7)叫做、稱為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跺羞b游》(8)是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為善,斯不善矣?!独献印罚?)有例:夫滕,壤地褊小,將為君子焉,將為小人焉?!睹献印罚?0)參與例: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薄墩撜Z》(11)認(rèn)為例: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十)焉1.用作代詞。作賓語相當(dāng)“之”今譯為“它”。如:謹(jǐn)食之,時而獻(xiàn)焉。《捕蛇者說》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2.兼詞。兼“于之”。今譯為:于是、于此。如:晉國天下莫強焉《孟子?梁惠王上》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墩撜Z》[特]表疑問。今譯為:哪里、怎么。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jìn)》3.助詞(1)表語氣。常用在句末。結(jié)合語境可今譯為:了、呢、啊,有時也可不譯出。如: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故錢塘之人日日候焉?!读銈鳌酚谑怯嘤袊@焉。(《游褒禪山記》)(2)形容詞詞尾。今譯為:……地、……的樣子。如:盤盤焉,囷囷焉(……的樣子)《阿房宮賦》(十一)也1.結(jié)構(gòu)助詞。(1)用在句末,表示判斷。如: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弈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夫戰(zhàn),勇氣也。(《曹劌論戰(zhàn)》)(2)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如: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國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2.語氣助詞。經(jīng)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種語氣。(1)表示肯定語氣的,如:昔人云:“將以有為也?!保ā丁粗改箱洝岛笮颉肺嵘峡重?fù)朝廷,下恐愧吾師也。(《左忠毅公逸事》)[特]就是有否定詞的句子,仍然是一種表否定的肯定。如:眾曰:“若所為誠快,然使君冤未白,猶無益也。”(《書博雞者事》)(2)表示疑問語氣的,相當(dāng)于“耶”。如: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3)表示感嘆語氣的,如: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莊暴見孟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ā多u忌諷齊王納諫》)注意:“也”表示疑問語氣和感嘆語氣,句中一般要用疑問代詞。(未完待續(xù))補充學(xué)習(xí)材料:教材中常見的17個文言虛詞:安、但、耳、夫、蓋、故、或、即、既、然、遂、惟、已、矣、猶、哉19安(1)副詞作狀語表疑問

今譯為:哪里、怎么例釋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蛾惿媸兰摇?/p>

②安能催眉折腰事權(quán)貴?!秹粲翁炖选罚?)代詞作賓語表疑問

今譯為:哪里、哪兒

例釋①項王曰:“沛公安在?”《鴻門宴》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缎帕昃肥裁?、什么人例釋:泰山其頹(如果崩塌),則吾將安仰?《禮記》(3)連詞不作成分今譯為:于是例釋:因(因為)久坐,安從容談三國之相怨?!稇?zhàn)國策?魏策一》(4)附動詞

作謂語

今譯為:安撫例釋:若備與彼協(xié)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赤壁之戰(zhàn)》安置、存例釋: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芙蕖》(5)附形容詞今譯為:安定例釋:①既來之,則安之?!都臼蠈⒎ヮ咊А发谝率乘哺ジ覍R?,必以分人《曹劌論戰(zhàn)》安全例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吨芤住钒卜€(wěn)例釋: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睹┪轂榍镲L(fēng)所破歌》徐緩、慢慢例釋:愿得歸,晚食以當(dāng)肉,安步以當(dāng)車?!稇?zhàn)國策》但(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但是”,無轉(zhuǎn)折義。)副詞作狀語表范圍今譯為:只、僅例釋: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赌咎m辭》只是、只管例釋:①但欲求死,不復(fù)顧利害。《指南錄后序》②此系私室,但坐無妨?!都t樓夢》耳(1)語氣詞表限定今譯為:而已、罷了例釋:白起,小豎子耳?!睹熳运]》表肯定今譯為:了(或不譯)例釋: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肚袀鳌繁砀袊@今譯為:啊例釋: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洞倏棥罚?)連詞相當(dāng)“而”例釋: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顿Z誼?治安策》夫(1)語氣詞句首提示下文

不譯例釋:夫千里之遠(yuǎn),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肚f子?秋水》句中緩沖語氣

不譯例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峨x騷》句尾表示感嘆

不譯例釋: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報任安書》(2)指示代詞近指今譯為:這、這個

例釋: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薄墩撜Z?先進(jìn)》遠(yuǎn)指今譯為:那、哪個、那些例釋: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恫渡哒哒f》(3)附名詞成年男子今譯為:男人例釋:一夫作難而七廟隳《過秦論》今譯為:丈夫例釋: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对洝窂?fù)音詞“夫子”今譯為:老師例釋:夫子何命焉為?(老師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蓋(1)語氣詞句首發(fā)議論

不譯例釋:五人者,蓋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段迦四贡洝罚?)副詞作狀語表揣測今譯為:大概因為

例釋:屈原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列傳》大概一般

例釋: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吨G太宗十思疏》(喜歡開頭的人確實多,堅持…)(3)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覆蓋、遮蓋、掩蓋例釋:萬變其情,豈可蓋兮。《楚辭?九章》壓倒、勝過

例釋:威蓋海內(nèi),功彰萬里之外?!稇?zhàn)國策》崇尚、重視

例釋: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縱逸王志?!秶Z?吳語》(4)附名詞指車蓋、傘具、器物蓋例釋:①撤蓋下車,于焉以息《待漏院記》②勞不坐乘,暑不張蓋?!渡叹袀鳌饭剩?)副詞作狀語今譯為:仍然、依舊例釋:今肅迎操,操當(dāng)以肅還附鄉(xiāng)黨,……累官故不失洲郡也。《赤壁之戰(zhàn)》故意例釋:然贏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信陵君竊符救趙》特意例釋:故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而欓T宴》通“固”本來例釋:此物故非西產(chǎn)?!洞倏棥繁囟ɡ專簠遣煌鲈?,越故亡吳?!稇?zhàn)國策》從前例釋:此故吾儕同說書者也。《柳敬亭傳》(2)連詞今譯為:因此、所以例釋: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都臼戏ヮ咊А罚?)附名詞今譯為:緣故、原因例釋:凡物之然也,必有故?!秴问洗呵铩肥鹿?、變故例釋:王室多變故,余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睹献印防吓笥选⑴f交情例釋:①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②故人西辭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4)附形容詞今譯為:舊的、衰老例釋:①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赤壁懷古》②暮去朝來顏色故?!杜眯小坊颍?)無指定代詞

代人代物今譯為:有人、例釋: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睹献?梁惠王上》有的人例釋: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六國論》有時例釋: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shù)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妒酚?封禪書》(2)副詞作狀語今譯為:或許、也許例釋: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夢游天姥吟留別》(3)連詞與“既”并用今譯為:既……又……例釋:既立之監(jiān),或佐之史?!对娊?jīng)》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或僧有所記錄,當(dāng)作數(shù)句留院中。《蘇軾?答謝民師》即(1)副詞表時間

今譯為:立即,立刻例釋:①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而欓T宴》②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段迦四槐洝繁韽娬{(diào)今譯為:就、就是例釋:①欲勿予,即怕秦兵之來《廉藺列傳》②呂公女即呂后也,生孝惠帝、魯元公主《漢書》(2)連詞表讓步

今譯為:即使例釋: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fù)請之,事必危矣?!缎帕昃`符救趙》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君即不能,愿君堅塞兩耳,無聽其談也?!稇?zhàn)國策》(3)介詞表時間

今譯為:當(dāng)例釋:①項伯許諾,即夜復(fù)去?!稘h書》

②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而欓T宴》表某時某地譯為:就在例釋: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斬義頭。《漢書》(4)附動詞作謂語譯為:接近,靠近

例釋: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誠意伯集》登上,舍,離例釋:①安釐王即位,公子為信陵君。②文公即世。《左傳》既(1)副詞表時間今譯為:已經(jīng)例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是時,屈平既疏,不復(fù)在位?!肚袀鳌繁矸秶褡g為:盡、完全例釋: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左傳》(2)連詞順承今譯為:既然例釋:既來之,則安之?!都臼戏ヮ咊А放c“且”并用既…且…例釋:三軍既感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孫子?謀攻》(3)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完了例釋: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韓愈?進(jìn)學(xué)解》然(1)指示代詞今譯為:如此、這樣/那樣例釋:①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五人墓碑記》②鞣使之然也?!秳駥W(xué)》(2)副詞

今譯為:竟、便

例釋:始也我以女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肚f子?天地》(3)連詞表轉(zhuǎn)折

今譯為:可是、但、卻

例釋:陳平智有余,然難以獨任?!稘h高祖本記》(4)助詞①用于句尾表示比擬今譯為:……一般例釋: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抖Y記?大學(xué)》今譯為:……似的例釋:其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漢書?賈誼傳》②形副詞之后表狀態(tài)譯為:……的樣子例釋: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睹献右娏夯萃跸隆发蹟M聲詞詞尾

今譯為:地

例釋: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說》(5)附動詞作謂語表肯定今譯為:對的是的是例釋:①成然之?!洞倏棥发诨⒁詾槿弧稇?zhàn)國策》③太后曰:“然”《觸龍…》雖(1)連詞表假設(shè)讓步今譯為:即使例釋:①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促織》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孟子》表轉(zhuǎn)折今譯為:雖然例釋:汝初聞言而怒,后經(jīng)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無詞相答?!杜c妻書》(2)副詞通“唯”今譯為:只僅例釋:決之則行,塞之則止,雖有明君能決之有能塞之?!豆茏印匪欤?)副詞作狀語今譯為:終于竟例釋:①遂定從于殿上《毛遂自薦》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為天時…《三國志》于是就例釋: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頗藺相如列傳》索性例釋: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璧之戰(zhàn)》(2)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實現(xiàn)成功例釋:①功遂身退,天之道?!独献印发谒恼邿o一遂?!秷笕伟矔发畚崧勏壬挛?,不遂。成長養(yǎng)育例釋;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收恤孤老,以遂群生?!墩摵狻肺ňS唯[在“思”的意義上,“惟”“維”通用;在“只”的意義上“惟”“維”通用];語氣詞三字通用)(1)副詞今譯為:只要只有例釋:貴可以問賤,賢可以不肖,而老可以問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秵栒f》只例釋:①唯見江心秋月白《琵琶行》②惟德是依?!蹲髠鳌发畚├菆D(成語)(2)語助句首表祈使譯為:希望例釋:①唯大王與群臣孰議之?!读A列傳》②陛下未有續(xù)嗣,子無貴賤,唯留意?!稘h書》表肯定今譯為:是例釋:楚王曰:“唯,唯!誠諾先生之言……”《毛遂自薦》已(1)副詞1>表時間

今譯為:不久例釋:①庭中始為籬,已為墻?!俄椉管幹尽发陧n王成無軍功…廢以為侯,已又殺之?!俄椨鸨炯o(jì)》今譯為:已經(jīng)例釋:①天下既已治也《逍遙游》②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fù)已判矣?!读鶉摗方褡g為:之后例釋: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鴻門宴》表程度

今譯為:甚,太例釋: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段迦四贡洝罚?)附動詞作謂語

今譯為:停止,廢止例釋:①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薄秳駥W(xué)》

②死而后已(成語)今譯為:完成例釋:千品萬官,已事而逡(退)《東京賦》(3)語氣詞用在句尾,譯為:了例釋:禍如天發(fā),不可追已《漢書》矣語氣詞表陳述、感嘆今譯為:了例釋:①余病矣?!蹲髠鳌?/p>

②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稇?zhàn)國策》表命令、請求今譯為:吧例釋:①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信陵君竊符救趙》②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毛遂自薦》猶(1)副詞

作狀語

今譯為:尚還仍例釋:①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②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墩撜Z》尚且例釋:①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

②臣少時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也已矣。(2)連詞表讓步今譯為:雖、雖然例釋:①詐猶可以偷利,而后無報?!墩f苑》②猶含棟梁具,無復(fù)霄漢志。(杜甫)表假設(shè)今譯為:如果例釋:猶有鬼神,此必敗也?!蹲髠鳌罚?)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如同好像例釋: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

②記憶猶新(成語)哉語氣詞表感嘆今譯為:啊,呀例釋:①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伶官傳序》②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fēng)》表疑問今譯為:呢,了例釋:①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記》②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表反詰今譯為:嗎例釋:①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孟子》2024屆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篇二高三語文考點復(fù)習(xí)指導(dǎo)與練習(xí):文言虛詞用法(下)【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學(xué)內(nèi)容考點復(fù)習(xí)指導(dǎo)與練習(xí):文言虛詞用法(下)二。教學(xué)重、難點以1.用作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視情況譯為“用”“拿”“憑借”“依據(jù)”“按照”“用(憑)什么身份”等。例如: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2)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廉頗藺相如列傳》)(3)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時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戰(zhàn)》)(4)引進(jìn)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記》)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5)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為“和”、“跟”;有時可譯為“率領(lǐng)”、“帶領(lǐng)”。例如: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zhàn)國策?周策》)2.用作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于轉(zhuǎn)折關(guān)系。(1)表示并列或遞進(jìn)關(guān)系,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2)表示承接關(guān)系,“以”前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后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勺g為“而”或省去。例如: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3)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例如:舟搖搖以輕颺,風(fēng)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特:(4)表示目的關(guān)系,“以”后的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例如:作《師說》以貽之。(《師說》)劍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5)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例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3.復(fù)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dāng)“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例如: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庖丁解牛》)4.(附)動詞,作謂語。常用義項如下:(1)認(rèn)為例釋:自以壽不得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2)用、使用例釋:賢俊失在巖穴,大臣怨于不以?!稘h書》(3)率領(lǐng)、帶例釋:(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因1.用作介詞。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依據(jù)、方式,可分別譯為“因為”“由于”,“趁著”(趁機)、“憑借”,“經(jīng)過”“通過”。例如: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吨G太宗十思書》因擊沛公于坐,殺之。《鴻門宴》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2.用作連詞。表示順接上文,可譯為“于是”“就”。例如:項羽即日因留沛公飲?!而欓T宴》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3.附:動詞。今譯為:沿襲、順著。如:蒙故業(yè),因遺策?!哆^秦論》于“于”通常用作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結(jié)合,構(gòu)成介賓短語(作狀語)去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guān)系。1.引進(jìn)動作的時間、處所、范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于”“給”“由于”等。例如:得復(fù)見將軍于此。(《鴻門宴》,在)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輸》,在……方面)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出師表》,在……中)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向)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赤壁之戰(zhàn)》,到)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元。(《左忠毅公逸事》,從、自)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跟、同)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對、對于)昔先皇頒僧保所貨西洋珠于侍臣……(《記王忠肅公翱事》,給)2.(1)放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為“比”,有時可譯為“勝過”。例如:良曰:“長于臣?!保ā而欓T宴》)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xué)》)(2)有時則只是表示對象的性質(zhì)和狀態(tài),可不譯。例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3.放在動詞之后,引進(jìn)行為的主動者,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yīng)。例如: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yuǎn)近……(《五人墓碑記》)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4.復(fù)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guān)系,與現(xiàn)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F(xiàn)代漢語也這樣用。如: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2)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后,“于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jù)“于”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dāng)于“在這”“從這”等。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在這職業(yè)上”)與1.介詞,引進(jìn)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相當(dāng)于“跟”“和”。如: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豎子不足與謀?。ā而欓T宴》)2.連詞,表并列,相當(dāng)于“和”。如: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六國論》)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過秦論》)3.語氣助詞,通“歟”。如:為是其智弗若與?(《弈秋》)4.固定結(jié)構(gòu)“孰與”“與……孰”,相當(dāng)于“跟……相比,哪一個…”。如: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廉頗藺相如列傳》)5.(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1)親附、跟隨例釋:與贏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2)給予例釋:與斗卮酒。(《鴻門宴》)(3)交往例釋:始而相與,久而相信,卒而相親。(《呂氏春秋》)(4)對付例釋:一與一,誰能懼我。(《淮陰侯列傳》)(5)允許、贊許例釋:吾與點也。(《論語》)(6)幫助例釋:君之謀過矣,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論語》)(7)參加、參與例釋:蹇叔之子與師?!蹲髠鳌罚?)稱譽例釋:朝過夕改,君子與之。《漢書》則1.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guān)系。(1)表示承接關(guān)系。一般用來連接兩個分句或緊縮復(fù)句中的前后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lián)系??勺g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jīng)是”。例如: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鴻門宴》)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xué)》)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shè)的情況,相當(dāng)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設(shè)或推斷的結(jié)果,相當(dāng)于“那么”“就”。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3)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勺g為“就”,或不譯。例如: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xué)而》)(4)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意思有轉(zhuǎn)折時,“則”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rèn)一件事,預(yù)備下句轉(zhuǎn)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2.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rèn)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者1.助詞,主要有以下用法。(1)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者”字結(jié)構(gòu)),通常翻譯為“…的n.(人、事、物等)”或“…的”。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墩撜Z》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仲尼之徒無能道桓文之事者。(《齊桓晉文之事》)(2)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后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后說明或論斷。如: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逍遙游》)(3)“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后,起語助作用,可不譯。如: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曩者辱賜書。(《報任安書》)(4)“者”有時放在數(shù)詞后邊,可譯為“個”“樣”之類。如: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zhàn)》)二者不可得兼。(《魚我所欲也》)(5)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不譯。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读H藺相如列傳》(6)“者”字在句中停頓,引出判斷,不譯。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读H藺相如列傳》之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例如:作《師說》以貽之。(《師說》,代人,作賓語。)輮使之然也。(《勸學(xué)》,代物,作兼語。)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代事理,作賓語。)(2)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通常作復(fù)指性定語。如: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1)結(jié)構(gòu)助詞,定語的標(biāo)志。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如: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zhàn)》)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2)結(jié)構(gòu)助詞,補語的標(biāo)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如: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3)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yīng)省去。如: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即“有何厭”)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4)結(jié)構(gòu)助詞。當(dāng)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一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ā稁熣f》)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5)音節(jié)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無義,譯時應(yīng)省去。如:頃之,煙炎張?zhí)?。(《赤壁之?zhàn)》)五畝之宅,樹之以桑。(《寡人之于國也》)3.(附)動詞,作謂語。今譯為:到、往。如:吾欲之南?!稙閷W(xué)》理解虛詞的原則:1.一定要將每個虛詞的最基本的用法和意義(上述的)牢牢記住。2.上述18個重要的虛詞都有很多用法和意義,如何準(zhǔn)確進(jìn)行翻譯是難點。因此,一定要結(jié)合對所在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進(jìn)行分析來理解。詞在句子中。3.在閱讀古文時,很有可能遇到不常用的、甚至沒見過的詞義。(既包括虛詞,也包括實詞。)因此,有一個靈活的頭腦是很重要的,當(dāng)然,靈活來源于對語境的把握。一定要結(jié)合語境進(jìn)行理解。詞在篇章中?!灸M試題】(答題時間:45分鐘)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題。李若水字清卿①,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為太學(xué)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dāng)掛眼舉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躋顯位②,敗壞軍政,金人長驅(qū),其罪當(dāng)與童貫等。得全首領(lǐng)以沒,尚當(dāng)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xí)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闭略偕?,乃止?!?,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難色,若水以為無他慮,扈從以行③。金人計中變,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詆金人為狗輩。金人曳出,擊之?dāng)∶?,氣結(jié)仆地,眾皆散,留鐵騎數(shù)十守視。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無恙。”若水絕不食,或勉之曰:“事無可為者,公昨雖言,國相無怒心,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若水嘆曰:“天無二日,若水寧有二主哉!”其仆亦來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歸覲。”若水叱之曰:“吾不復(fù)顧家矣!忠臣事君,有死無二。然吾親老,汝歸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薄澈绷顡碇?,反顧罵益甚。至郊壇下,謂其仆謝寧曰:“我為國死,職耳,奈并累若屬何!”又罵不絕口,監(jiān)軍者撾破其唇,皿血罵愈切⑤,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年三十五。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隨欽宗至金營,不屈而被害。②躋:超級升官。③扈從:隨從護(hù)駕。④粘罕:全國貴族,官至都元帥,執(zhí)掌國政。多次率軍攻打北宋。⑤皿血:含血噴出。1.對下列句子中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所以靖公議也

靖:平息。b.金人曳出,擊之?dāng)∶?/p>

曳:蜂擁。c.若少屈,冀得一歸覲

覲:拜見。d.我為國死,職耳

職:職分。2.比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①俅以幸臣

躋顯位

②得全首領(lǐng)以沒③扈從以行

④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3.下列句子中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事,天子當(dāng)掛服舉哀。

故事:指先例。b.得全首領(lǐng)以沒

全首領(lǐng):指保持高位。c.而有司循常習(xí)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齡。以下4~5題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4.①其罪當(dāng)與童貫等

②帝殊有難色a.①他的罪責(zé)應(yīng)當(dāng)歸于童貫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為難的神色b.①他的罪責(zé)應(yīng)當(dāng)歸于童貫等人

②皇上有特殊的為難神色c.①他的罪責(zé)應(yīng)當(dāng)與童貫一樣

②皇上有特殊的為難神色d.①他的罪責(zé)應(yīng)當(dāng)與童貫一樣

②皇上有十分為難的神色5.①汝歸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屬何(

)a.①你回去后不要驚慌地說這件事

②為什么又把你們一起牽累了呢b.①你回去后不要驚慌地說這件事

②把你們一起牽累了可怎么辦呢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說這件事

②把你們一起牽累了可怎么辦呢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說這件事

②為什么又把你們一起牽累了呢6.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從分句間語意關(guān)系的角度看,分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若水抱持而哭,詆金人為狗輩。

②公昨雖言,國相無怒心。③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

④天無二日,若水寧有二主哉!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7.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李若水認(rèn)為高俅敗壞軍政,以致金人入侵,應(yīng)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祿的等級,而不應(yīng)循常習(xí)故,用隆重的禮節(jié)為他治喪?;噬袭?dāng)即接受他的意見,不再為高俅掛服舉哀。b.金人邀請宋欽宗出郊,卻又中途變卦,逼欽宗改換服裝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堅守氣節(jié),大罵金人,雖慘遭毒打,仍未動搖自己的忠心,并以絕食對金人的誘降表示抗?fàn)帯.李若水不愿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嚴(yán)詞拒絕了仆人要他屈從金人的勸說。但又流露出對父母的牽掛,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