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天津市武清區(qū)高一年級上冊期中考地理試卷含詳解_第1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武清區(qū)高一年級上冊期中考地理試卷含詳解_第2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武清區(qū)高一年級上冊期中考地理試卷含詳解_第3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武清區(qū)高一年級上冊期中考地理試卷含詳解_第4頁
2022-2023學年天津市武清區(qū)高一年級上冊期中考地理試卷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高一地理

溫馨提示: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n卷(綜合題)兩部分。第I卷-5頁,第n卷6-8頁。滿分io。

分,考試時間60分鐘。

祝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一、選擇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

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A、B、C、D代表地球的是()

A.AB.BC.CD.D

2.關于太陽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包含地月系B.是宇宙中最高級的天體系統(tǒng)

C.是宇宙中最低級的天體系統(tǒng)D.與銀河系屬于同一級別

3.關于地球上存在高級智慧生物的原因和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內部核裂變反應,使地球表面保持適宜溫度

B.太陽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可形成大氣層

C.巖漿活動頻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D.日地距離適中,有液態(tài)水的存在

4,下列有關太陽活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地球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B.太陽風使地球中緯度地區(qū)多見極光景觀

C.黑子變多時,降水趨于增加

D.耀斑爆發(fā)釋放的高能粒子產生磁暴現(xiàn)象

下圖為地震波傳播速度與距離地表深度關系示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速度/km-s-1

03691215

1000

2000

U

5

/3000

/

5000

6000

5.地震波傳播速度最快的位置接近()

A.莫霍界面B.軟流層C.古登堡界面D.地核內核

6.圖中甲處是軟流層,下列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A.由于呈熔融狀態(tài),所以不能傳播橫波B.軟流層及其以上的部分,是巖石圈

C.物質組成與地核相似D.處于熔融狀態(tài),被認為是巖漿發(fā)源地

7.有關水圈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A.是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連續(xù)不規(guī)則的圈層B.儲水量巨大,以冰川為主體

C.只有地表各水體間不斷循環(huán)D.97%是淡水,3%是海洋咸水

8.有關生物圈特點的正確敘述有

①生物圈是由動植物、微生物構成的圈層

②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

③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巖石圈上部

④生物圈中的生物均通過光合作用改造大氣圈成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下圖為某正常地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圖中化石形成的地質年代正確的是()

A.大型哺乳動物化石一一古生代B.恐龍化石一一中生代

C.甲化石一一新生代D.三葉蟲化石一一元古代

10.推測圖中甲化石的名稱及其所處時代地球的演化特點是()

A.藻類化石一一重要的成礦時期B.鳥類化石一一聯(lián)合古陸解體

C.兩棲類化石一一重要的成煤時代D.小型哺乳動物化石一一劇烈的地殼運動

下圖為我國四個不同區(qū)域的自然景觀及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的地貌類型,連線正確的是()

A.甲一-喀斯特地貌B.乙——風沙地貌

C.丙-一流水地貌D.T一一冰川地貌

12.甲地貌的突出特點是()

①平面形態(tài)呈扇形,扇頂伸向谷口②立體形態(tài)大致呈半埋藏的圓柱形

③由扇頂?shù)缴染売幸欢ǖ钠露娶苌软敵练e物顆粒小,扇緣沉積物顆粒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中國首枚X射線天文望遠鏡“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圓軌道上,成功監(jiān)測到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qū),參與監(jiān)

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下圖為“大氣的垂直分層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慧眼”望遠鏡運行軌道所處大氣層的特點是()

A.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先減小后增加B.對流現(xiàn)象顯著,多云雨現(xiàn)象

C.氣流平穩(wěn),天氣晴朗,利于飛機飛行D.薄厚不一,低緯厚,高緯薄

14.影響甲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存在臭氧層,可吸收紫外線B.高山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

C.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D.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

地球大氣又稱“氮氧大氣”,結合地球大氣圈25km以下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小題。

氣體成分體積分數(shù)(%)質量分數(shù)(%)

氮(N2)78.0875.52

氧Q)20.9423.15

二氧化碳(C02)0.03(變動)0.05(變動)

2.5X10-7(極

臭氧(。3)1.0X10-6(極少)

少)

15.下列關于表中干潔空氣的主要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A.氮氣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B.氧氣是眾多生物生命活動必須的物質

C.二氧化碳能夠吸收太陽紫外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D.臭氧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使氣溫升高

16.目前,大氣中CO2濃度呈增加趨勢,其主要原因是()

①植樹造林②大量燃燒礦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車的逐漸普及④森林、草原開墾成農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下圖為某地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00

「J

I002

1004

F/\

I006

F,

1008(hPa)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l——水平氣壓梯度力B.F2——摩擦力C.F3——風向D.F4——地轉偏向力

18.圖中()

A.風向受四個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F2只能改變風向,不能改變風速

C.F3與F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F4為南半球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9.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是()

A.相鄰地區(qū)存氣流升降運動B.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

C.相鄰地區(qū)的地面狀況差異D.地區(qū)之間存在熱量差異

20.下圖所示為我國東南福建省沿海地區(qū)被海風“吹鸞了腰”的草叢。讀圖,下列能正確示意圖中風向形成原因的

二、綜合題(3個小題,共40分)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在我國東部城市建設中大量布置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環(huán)境。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

被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圖1為我國東部某區(qū)域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2為城市植被淺溝示意圖。

圖2

(1)圖1所示水循環(huán)的類型為_

(2)圖1中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②名稱為一下列能實現(xiàn)該環(huán)節(jié)的是一(選擇填空)。

A.我國冬季的西北風B.登陸深圳的臺風C.人工降雨D.長江

(3)具體說明在城市建設中大量布置植被淺溝對該地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

(4)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在于(雙項選擇題)()

A.使地表的水體呈現(xiàn)三態(tài)變化B.更新陸地水資源

C.使地球表面水資源均勻分布D.可以塑造地表形態(tài)

22.圖1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圖2為藏族服飾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甲代表—,乙代表—,丙代表

藏族人中午常脫掉藏袍的一只袖子(如圖2所示),其原因之一是藏族人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

大。

(2)下圖中,能說明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的是()(選擇填空)。

《*

A客B.o

**《

C.O昌D.

電視劇《闖關東》中的場景:“主人公朱開山為了避免所種的莊稼遭受霜凍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帶領全家人及

長工們在田間地頭點燃了柴草……”

(3)朱開山帶領全家人及長工們在田間地頭點燃柴草的那個夜晚是晴天還是陰天?

(4)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解釋朱開山一家燃燒柴草防御霜凍的做法。

23.圖1為某城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單位:。C),圖2為該城市熱島環(huán)流模式示意圖,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

下列問題。

)(雙項選擇題)。

A.市區(qū)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B.市區(qū)地勢高、降水量少

C.郊區(qū)空氣質量差、太陽輻射弱D.郊區(qū)綠地面積大、人口密度小

(2)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原理,在下圖中畫出該城市熱島環(huán)流模式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壓線。

高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地面

wmi郊區(qū)

(3)若在圖2中建設有大氣污染物的工廠,應該在甲、乙兩地中的地,為什么?

2022?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練習

高一地理

一、選擇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

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A、B、C、D代表地球的是()

A.AB.BC.CD.D

2.關于太陽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包含地月系B.是宇宙中最高級的天體系統(tǒng)

C.是宇宙中最低級的天體系統(tǒng)D.與銀河系屬于同一級別

3.關于地球上存在高級智慧生物的原因和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內部核裂變反應,使地球表面保持適宜溫度

B.太陽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可形成大氣層

C.巖漿活動頻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D.日地距離適中,有液態(tài)水的存在

【答案】1.B2.A3.D

【1題詳解】

圖中AB位于水星和火星之間,應該是金星和地球,地球位于火星附近,因此A是金星,B是地球。C位于火星

外側,是木星,D是土星。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題詳解】

太陽系是地月系的上一級天體系統(tǒng),太陽系包含地月系,A正確。宇宙中最高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總星系或可觀測宇

宙,不是太陽系,B錯誤。宇宙中最低級的天體系統(tǒng)是地月系,C錯誤。與銀河系屬于同一級別是河外星系,太陽

系屬于銀河系,D錯誤。故選A。

【3題詳解】

太陽內部核聚變反應,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保持適宜溫度,A錯誤。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可形成大氣

層,B錯誤。巖漿活動頻繁,不利于生命存在,C錯誤。日地距離適中,溫度適宜,有液態(tài)水的存在,利于生命存

在,D正確。故選D。

【點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條件:內部條件:適宜的溫度,適合生存的大氣厚度和大氣環(huán)境,存在充足的液態(tài)水;

外部條件: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

4.下列有關太陽活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是地球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B.太陽風使地球中緯度地區(qū)多見極光景觀

C.黑子變多時,降水趨于增加

D.耀斑爆發(fā)釋放的高能粒子產生磁暴現(xiàn)象

【答案】D

【詳解】太陽輻射是地球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不是太陽活動,故A選項錯誤;太陽活動爆發(fā)時,太陽大氣拋出

的高能帶電粒子高速沖進地球兩極地區(qū)的高空大氣,并與那里的稀薄大氣相互碰撞,會出現(xiàn)美麗的極光(只有高

緯度地區(qū)可以看到),故B選項錯誤;太陽活動發(fā)生時,黑子變多,降水可能受到影響,降水增多或減少不確定,

故C選項錯誤;太陽活動發(fā)生時,耀斑爆發(fā)釋放的高能粒子進入地球磁場,會產生磁暴現(xiàn)象,故D選項正確。所

以選D。

下圖為地震波傳播速度與距離地表深度關系示意,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速度/km-s-'

03691215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5.地震波傳播速度最快的位置接近()

A.莫霍界面B.軟流層C.古登堡界面D.地核內核

6.圖中甲處是軟流層,下列對其描述正確的是()

A,由于呈熔融狀態(tài),所以不能傳播橫波B.軟流層及其以上的部分,是巖石圈

C.物質組成與地核相似D.處于熔融狀態(tài),被認為是巖漿的發(fā)源地

【答案】5.C6.D

【5題詳解】

讀圖可知,地震縱波(P波)和橫波(S波)在地下2900千米以上一直呈增速狀態(tài),在地下2900千米處向下,突

然縱波(P波)大幅度降速,橫波(S波)消失,因此地下2900千米處地震波傳播速度最快,2900千米處是古登

堡面,因此在地球內部地震波傳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C正確;圖中顯示,莫霍界面、上軟

流層、地核內核附近,不是地球內部地震波傳播速度最快的地方,ABD錯誤。故選C。

【6題詳解】

圖中甲處是軟流層,軟流層由塑形物資組成,接近于固態(tài),有流動性,可以讓橫波通過,A錯誤。軟流層以上的

部分,是巖石圈,不包括軟流層,B錯誤。外核是液態(tài),內核是固態(tài),C錯誤。軟流層處于熔融狀態(tài),被認為是巖

漿的發(fā)源地,D正確。故選D。

【點睛】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兩種類型,其中縱波傳播速度快,可通過固態(tài)、液

態(tài)和氣態(tài)物質傳播,而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通過固態(tài)物質傳播,縱波到達地表時會使物體上下顛簸,橫波到達

地表時會使物體左右搖擺。

7.有關水圈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A.是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不規(guī)則的圈層B.儲水量巨大,以冰川為主體

C.只有地表各水體間不斷循環(huán)D.97%是淡水,3%是海洋咸水

【答案】A

【詳解】水圈是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A正

確;水圈儲水量巨大,以海洋水為主體,B錯誤;水圈中的水體通過水循環(huán)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地球各圈層之間循環(huán),

并不只有地表水體處于循環(huán)中,C錯誤;地球上的水97%以上都在海里,淡水只占了不到3%,其中絕大部分又以

冰的形式儲存在南北極,D錯誤。故選A。

【點睛】水圈是由氣態(tài)水、固態(tài)水和液態(tài)水組成,根據(jù)位置和狀態(tài)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大

氣水和生物水,并處于不間斷的循環(huán)運動之中。其中目前人類利用的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水圈

是個連續(xù)但又不規(guī)則的圈層。

8.有關生物圈特點的正確敘述有

①生物圈是由動植物、微生物構成的圈層

②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

③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巖石圈上部

④生物圈中的生物均通過光合作用改造大氣圈成分

A①③B.②④C.②③D.?@

【答案】C

【詳解】生物圈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①錯誤,②正確;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和

巖石圈上部,③正確:生物圈中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改造大氣圈成分,但并不是生物圈中的

所有生物都有此作用,④錯誤。所以選C。

下圖為某正常地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9.圖中化石形成的地質年代正確的是()

A.大型哺乳動物化石一一古生代B.恐龍化石一一中生代

C.甲化石一一新生代D.三葉蟲化石一一元古代

10.推測圖中甲化石的名稱及其所處時代地球的演化特點是()

A.藻類化石一一重要的成礦時期B.鳥類化石一一聯(lián)合古陸解體

C.兩棲類化石一一重要的成煤時代D.小型哺乳動物化石一一劇烈的地殼運動

【答案】9.B10.C

【9題詳解】

大型哺乳動物化石出現(xiàn)在新生代,A錯誤;恐龍化石出現(xiàn)在中生代,B正確;三葉蟲化石出現(xiàn)在古生代,甲化石

介于古生代與中生代之間,C錯誤;三葉蟲化石出現(xiàn)在古生代,D錯誤。故選B。

【10題詳解】

讀圖可知,甲化石介于古生代與中生代之間,古生代中期出現(xiàn)魚類,所以甲化石是魚類等脊椎動物化石,此時陸

地面積大大增加,聯(lián)合古陸形成,聯(lián)合古陸解體在新生代,鳥類出現(xiàn)在中生代,B錯誤;太古宙是形成鐵礦的重

要時代,元古宙出現(xiàn)了藻類,A錯誤;兩棲類出現(xiàn)在古生代后期,古生代蕨類植物繁盛,是重要的成煤時代,C

正確;小型哺乳動物出現(xiàn)在中生代,劇烈的地殼運動發(fā)生在新生代,D錯誤。故選C。

【點睛】從時間來講,由老到新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從植物來講,由老到新為:藻

類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從動物來講,由老到新為:無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爬

行動物、哺乳動物、人類時代。

下圖為我國四個不同區(qū)域的自然景觀及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的地貌類型,連線正確的是()

A.甲--喀斯特地貌B.乙——風沙地貌

C.丙一一流水地貌D.T——冰川地貌

12.甲地貌的突出特點是()

①平面形態(tài)呈扇形,扇頂伸向谷口②立體形態(tài)大致呈半埋藏的圓柱形

③由扇頂?shù)缴染売幸欢ǖ钠露娶苌软敵练e物顆粒小,扇緣沉積物顆粒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1.B12.C

[11題詳解】

圖中甲是沖積扇,是流水沉積地貌;乙是風力侵蝕形成風力侵蝕地貌(風沙地貌);丙是喀斯特地貌;丁是冰川

地貌;連線正確的是乙——風沙地貌,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2題詳解】

甲地貌是沖積扇,平面形態(tài)呈扇形,扇頂伸向谷口;由扇頂?shù)缴染売幸欢ǖ钠露?,扇頂沉積物顆粒大,扇緣沉積

物顆粒??;立體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錐形。①③正確,②④錯誤。C正確。故選C。

【點睛】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當河流流出谷口時,擺脫了側向約束,其攜帶物質便鋪散沉積下

來。沖積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頂伸向谷口;立體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錐形。

中國首枚X射線天文望遠鏡“慧眼”在550公里高的近地圓軌道上,成功監(jiān)測到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qū),參與監(jiān)

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下圖為“大氣的垂直分層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慧眼”望遠鏡運行軌道所處大氣層的特點是()

A.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先減小后增加B.對流現(xiàn)象顯著,多云雨現(xiàn)象

C.氣流平穩(wěn),天氣晴朗,利于飛機飛行D.薄厚不一,低緯厚,高緯薄

14.影響甲層氣溫垂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存在臭氧層,可吸收紫外線B.高山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

C.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D.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

【答案】13.A14.C

【13題詳解】

由圖可知“慧眼”望遠鏡運行軌道所處大氣層為高層大氣,隨高度的增加氣溫先減小后增加,A正確。薄厚不

一、低緯厚、高緯薄、對流現(xiàn)象顯著、多云雨現(xiàn)象,為對流層特征,BD錯誤。氣流平穩(wěn),天氣晴朗,有利于飛機

飛行為平流層特征,C錯誤,故選A。

【14題詳解】

臭氧層位于平流層,對對流層氣溫垂直變化的影響較小,A錯誤。在對流層海拔越高,距離地面越遠,氣溫越

低,說明吸收地面輻射的能量越少,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C正確。大氣對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高山地

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主要影響氣溫的高低,與垂直變化無關,BD錯誤。故選C。

【點睛】大氣分層:整個地球大氣層自下而上依次是: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對流層是緊貼

地面的一層,它受地面的影響最大。因為地面附近的空氣受熱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氣下沉,這樣就發(fā)生了對

流運動,所以把這層叫做對流層。平流層在對流層的頂部,直到高于海平面17~55公里的這一層,氣流運動相當

平衡,而且主要以水平運動為主,故稱為平流層。

地球大氣又稱“氮氧大氣”,結合地球大氣圈25km以下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小題。

氣體成分體積分數(shù)(%)質量分數(shù)霰)

78.0875.52

氮(N2)

氧(02)20.9423.15

二氧化碳(COD0.03(變動)0.05(變動)

2.5X10-7(極

臭氧(03)1.0X10-6(極少)

少)

15.下列關于表中干潔空氣的主要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A.氮氣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B.氧氣是眾多生物生命活動必須的物質

C.二氧化碳能夠吸收太陽紫外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D.臭氧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使氣溫升高

16.目前,大氣中CO?濃度呈增加趨勢,其主要原因是()

①植樹造林②大量燃燒礦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車的逐漸普及④森林、草原開墾成農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15.B16.B

【15題詳解】

二氧化碳和水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A錯誤。氧氣是眾多生物生命活動必須的物質,B正確。平

流層中的臭氧層能夠有效吸收太陽紫外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C錯誤。二氧化碳能夠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

射,使氣溫升高,D錯誤。故選B。

【16題詳解】

目前,大氣中CCh濃度呈增加趨勢,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燒礦物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壞植被,植被

吸收的二氧化碳減少;新能源公交車的逐漸普及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森林、草原開墾成農田對二氧化碳影響不

大。②④正確,①③錯誤。B正確。故選B。

【點睛】大氣中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雖少,但對地球上的生命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有著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綠色植

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輻射的能力強,使氣溫升高。臭氧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使

大氣增溫;減少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對生物具有保護作用。

下圖為某地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00

「J

F/\

F,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水平氣壓梯度力B.F2——摩擦力C.F3----風向D.F4——地轉偏向力

18.圖中()

A.風向受四個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F2只能改變風向,不能改變風速

C.F3與F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F4為南半球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答案】17.A18.B

【17題詳解】

讀圖,結合所學可知,F(xiàn)1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為水平氣壓梯度力,A正確。根據(jù)材料“下圖為某地近

地面大氣中的風向圖''可知,圖為近地面風,風向應與等壓線斜交,F(xiàn)4為風向,D錯誤。F2與風向垂直,為地轉

偏向力,B錯誤。F3與風向的方向相反,為摩擦力,C錯誤。故選A。

【18題詳解】

結合上題分析,讀圖可知,風向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三個力共同作用而形成,A錯誤。結合所

學可知,F(xiàn)2為地轉偏向力,只能改變風向,不能改變風速,B正確。讀圖可知,F(xiàn)3為摩擦力,與F4風向大小不

等,方向相反,C錯誤。F4為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斜交,相較于氣壓梯度力向右偏轉,為北半球風向,D錯

誤。故選Bo

【點睛】近地面風受氣壓梯度力(高壓指向低壓)、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氣壓梯度

力是風的原始動力。在同一幅等壓線分布圖中,等壓線越密集,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高空及遼闊海洋上

一般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摩擦力與風向相反。

19.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根本原因是()

A.相鄰地區(qū)存在氣流升降運動B.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

C.相鄰地區(qū)的地面狀況差異D.地區(qū)之間存在熱量差異

【答案】D

【詳解】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而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熱量的差異形

成了垂直運動,從而產生水平氣壓差和水平氣壓梯度力,形成水平運動。故根本原因是地區(qū)間的熱量差異,D正

確;氣流的升降運動是空氣的垂直運動,是空氣運動的一種形式,不是形成熱力環(huán)流的原因,A錯誤;同一水平

面的氣壓差異是引起大氣水平運動的直接原因,B錯誤;相鄰地區(qū)的地面狀況差異是導致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原因之

一,但不是根本原因,C錯誤。故選D。

【點睛】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其形成過程為:受熱地區(qū)

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成高氣壓;受冷地區(qū)相反,從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

氣壓差,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huán)流。

20.下圖所示為我國東南福建省沿海地區(qū)被海風''吹彎了腰”的草叢。讀圖,下列能正確示意圖中風向形成原因的

是()

【答案】B

【詳解】圖文信息表明,此時吹海風,即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排除AC;吹海風說明此時海洋表面氣壓高于

陸地表面,根據(jù)海陸風環(huán)流形成原理可知,此時海洋的氣溫應低于陸地,海洋比陸地的比熱容大,白天時海洋表

面升溫慢,氣溫低于陸地表面,形成海風,排除D,B符合題意。

二、綜合題(3個小題,共40分)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在我國東部城市建設中大量布置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環(huán)境。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

被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圖1為我國東部某區(qū)域水循環(huán)示意圖,圖2為城市植被淺溝示意圖。

圖2

(1)圖1所示水循環(huán)的類型為一。

(2)圖1中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②名稱為一下列能實現(xiàn)該環(huán)節(jié)的是一(選擇填空)。

A.我國冬季的西北風B.登陸深圳的臺風C.人工降雨I).長江

(3)具體說明在城市建設中大量布置植被淺溝對該地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的影響。

(4)水循環(huán)的地理意義在于(雙項選擇題)()

A.使地表的水體呈現(xiàn)三態(tài)變化B.更新陸地水資源

C.使地球表面水資源均勻分布D.可以塑造地表形態(tài)

【答案】(1)海陸間循環(huán)

(2)①.水汽輸送②.B

(3)地表徑流減少;下滲增多;地下徑流增多(4)BD

【分析】本題目以我國東部某區(qū)域水循環(huán)示意圖為背景材料,涉及水循環(huán)的類型、環(huán)節(jié)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

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地協(xié)調觀、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

養(yǎng)。

【小問1詳解】

從水循環(huán)圖中可以看出,圖中水循環(huán)發(fā)生在海洋和陸地之間,是海陸間循環(huán)。

【小問2詳解】

從水循環(huán)圖中可以看出,②為海陸間的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能實現(xiàn)②的是登陸深圳的臺風,將大量水汽由海洋輸送到

陸地,B正確。我國冬季的西北風是由陸地吹向海洋,沒有將海洋水汽輸送至陸地,A錯。人工降雨屬于降雨環(huán)

節(jié),長江屬于地表徑流環(huán)節(jié),均不是水汽輸送環(huán)節(jié),CD錯。故選B。

【小問3詳解】

在我國東部城市建設中大量布置植被淺溝替代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環(huán)境。植被淺溝指在地表溝渠中種有植被

的一種工程,它通過重力流收集雨水徑流。相對于不透水地面,植被淺溝利于地表徑流的匯集,增加地表水的下

滲,從而可以減少城市道路的地表徑流,緩解了城市內澇的發(fā)生;大量布置的植被淺溝可以提高地下水位,從而

調節(jié)徑流,會使河流流量更加穩(wěn)定;也增大蒸發(fā)量和植物蒸騰量,使城市空氣更加濕潤清新。

【小問4詳解】

水循環(huán)促進地理環(huán)境各圈層(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聯(lián)系,促進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促進地球上各

種水體的更新,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使水資源形成不斷更新的統(tǒng)一系統(tǒng);可以塑造地表形態(tài);BD正確。并

不會使地球表面水資源均勻分布,也不會使地表的水體呈現(xiàn)三態(tài)變化,AC錯。故選BD。

22.圖1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圖2為藏族服飾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藏族人中午常脫掉藏袍的一只袖子(如圖2所示),其原因之一是藏族人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

大。

(2)下圖中,能說明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的是()(選擇填空)。

4

A夸IB.O

c.G3>D.

電視劇《闖關東》中的場景:“主人公朱開山為了避免所種的莊稼遭受霜凍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帶領全家人及

長工們在田間地頭點燃了柴草……”

(3)朱開山帶領全家人及長工們在田間地頭點燃柴草的那個夜晚是晴天還是陰天?

(4)用大氣的受熱過程原理解釋朱開山一家燃燒柴草防御霜凍的做法。

【答案】(1)①.反射②.地面輻射③.大氣逆輻射(2)D

(3)晴天(4)燃燒柴草制造煙幕,增強了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保溫效應。

【分析】本題目以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為背景材料,涉及熱力環(huán)流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

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地協(xié)調觀、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圖中甲和散射、吸收都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甲是反射;乙由地面指向大氣,是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