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輪復習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課件_第1頁
高三二輪復習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課件_第2頁
高三二輪復習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課件_第3頁
高三二輪復習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課件_第4頁
高三二輪復習生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九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知識網(wǎng)絡]考點1基因的分離定律

一、豌豆用作遺傳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1.優(yōu)點(1)豌豆是閉花受粉____________傳粉植物,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都是________。(2)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區(qū)分的________,且能________地遺傳給后代。(3)花比較大,易于做人工雜交實驗。(1)自花純種(2)相對性狀穩(wěn)定2.方法人工異花傳粉的一般步驟:______→套袋→__________→套袋。3.概念(1)自交:相同基因型個體之間的交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屬于自交。(2)測交:雜中子一代F1與________個體雜交。(3)相對性狀:______生物的______性狀的_______表現(xiàn)類型。(4)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xiàn)出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現(xiàn)象。2.去雄采集花粉并傳粉3.(1)自花傳粉同株異花傳粉(2)隱性性狀(3)一種同一種不同(4)隱性性狀顯性性狀二、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實驗過程說明P(親本)高莖×矮莖

↓F1(子一代)

________↓?F2(子二代)

高莖∶______比例接近3∶1

①P具有________;②性狀:顯性性狀是____,隱性性狀是________;③F1全部表現(xiàn)為______性狀;④F2出現(xiàn)______現(xiàn)象,分離比為3∶1高莖矮莖①相對性狀②高莖矮莖③顯性④性狀分離三、對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1.理論解釋(1)生物的性狀是由________決定的。(2)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________存在的。(3)生物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________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對________中的一個。(4)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________的。(1)遺傳因子(2)成對(3)遺傳因子遺傳因子(4)隨機2.遺傳圖解(1)F1配子的結合方式:________種。(2)F2遺傳因子組成:______種,分別為_____,其比例為______。(3)F2的性狀表現(xiàn):________種,分別為________,其比例為________。(1)4

(2)3

DD、Dd、dd

1∶2∶1

(3)2高莖、矮莖3∶1四、對分離現(xiàn)象解釋的驗證及分離定律1.對分離現(xiàn)象解釋的驗證(1)方法:________法,即讓F1與________雜交。(2)遺傳圖解:(1)測交隱性純合子(2)D

d

d

(3)預期結果:高莖∶矮莖=________。(4)實際結果:87高∶79矮≈1∶1。(5)結論:F1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產(chǎn)生________和________兩種配子,比例接近________。2.分離定律的實質(1)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________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________。(2)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________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3)1∶1

(5)Dd

D

d

1∶1

2.(1)同源染色體獨立性(2)同源染色體五、假說一演繹法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________→演繹推理→______________→得出結論。提出假說實驗驗證如圖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圖解。下列相關判斷錯誤的是(

)P高莖×矮莖↓F1高莖↓?F2

高莖∶矮莖3∶1A.兩個親本都是純合子B.高莖對矮莖為顯性C.親本中高莖豌豆作父本或母本實驗結果不同D.F2中既有高莖也有矮莖的現(xiàn)象叫做性狀分離解析: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正交和反交的結果是相同的。答案:C(2018年1月·廣東學考)果蠅的灰腹和黑腹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當一對灰腹果蠅雜交,F(xiàn)1

有灰腹和黑腹的兩種果蠅,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灰腹為隱性性狀B.親代中灰腹果蠅為雜合子C.F1

中黑腹果蠅是純合子D.F1

中兩種果蠅之比約為3∶1解析:灰腹果蠅相互雜交,子一代出現(xiàn)黑腹果蠅(aa),因此黑腹為隱性,雙親為雜合子(Aa),Aa×Aa→1AA∶2Aa∶1aa,F(xiàn)1

中兩種果蠅之比約為3∶1。答案:A幾種常見的雜交組合親本組合后代基因型后代表現(xiàn)型AA×AAAA全為顯性AA×AaAA∶Aa=1∶1全為顯性AA×aaAa全為顯性Aa×AaAA∶Aa∶aa=1∶2∶1顯性∶隱性=3∶1Aa×aaAa∶aa=1∶1顯性∶隱性=1∶1aa×aaaa全為隱性1.(2019年12月·廣東學考)下列關于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雜交時先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B.自交時先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C.人工授粉后無需套袋D.設計測交實驗來驗證假說D

在花蕾期,對作為母本的個體進行去雄處理,且去雄要徹底,防止自花授粉;用自花閉花傳粉的豌豆做人工雜交試驗,進行自交時不能去除雄蕊;人工授粉后為避免其他花粉干擾實驗,應進行套袋處理;測交實驗是孟德爾用來驗證自己對性狀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是否正確時提出的,D正確。2.下列各對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B狗的短毛和狗的長毛是相對性狀,A錯誤;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是相對性狀,B正確;豌豆的紅花和白花是相對性狀,C錯誤;羊的黑毛和羊的白毛是相對性狀,D錯誤。3.(2019年6月·廣東學考)孟德爾在豌豆雜交實驗中,驗證假說所采用的實驗方法是(

)A.正交

B.自交C.測交 D.反交C測交就是讓雜種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用來檢測F1的基因型,是檢驗某個生物體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的有效方法,孟德爾在豌豆雜交實驗中,驗證假說所采用的實驗方法就是測交,C正確,A、B、D錯誤。4.豌豆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孟德爾用純種黃色豌豆和綠色豌豆作為親本,雜交得到F1,F(xiàn)1自交獲得F2(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圖示中雌配子Y與雄配子Y數(shù)量相等B.③的子葉顏色與F1子葉顏色相同C.①和②都是黃色子葉,③是綠色子葉D.產(chǎn)生F1的親本一定是YY(♀)和yy(♂)C

豌豆產(chǎn)生雌配子的數(shù)量遠少于雄配子的數(shù)量,A項錯誤;③的基因型為yy,子葉表現(xiàn)為綠色,而F1的基因型為Yy,子葉表現(xiàn)為黃色,B項錯誤;①②基因型均為Yy,子葉表現(xiàn)為黃色,③的基因型為yy,子葉表現(xiàn)為綠色,C項正確;產(chǎn)生Yy的親本可能為YY(♀)、yy(♂)或YY(♂)、yy(♀),D項錯誤。5.孟德爾的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最能體現(xiàn)分離定律實質的是(

)A.高莖與矮莖親本正反交產(chǎn)生的F1總表現(xiàn)為高莖B.F1形成配子時控制高莖和矮莖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C.F1高莖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高莖∶矮莖為3∶1D.F1高莖與矮莖測交子代中高莖∶矮莖為1∶1B

高莖與矮莖親本正反交產(chǎn)生的F1總表現(xiàn)為高莖,說明高莖為顯性,不能體現(xiàn)分離定律實質,A不符合題意;F1形成配子時控制高莖和矮莖的遺傳因子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彼此分離,最能體現(xiàn)分離定律實質,B符合題意;F1高莖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高莖∶矮莖為3∶1,體現(xiàn)了性狀分離現(xiàn)象,能間接體現(xiàn)分離定律實質,C不符合題意;F1高莖與矮莖測交子代中高莖∶矮莖為1∶1,說明F1是雜合子,能間接體現(xiàn)分離定律實質,D不符合題意。6.(2019年1月·廣東學考)根據(jù)基因的分離定律,高莖豌豆(Dd)和矮莖豌豆(dd)的雜交后代F1(

)D

高莖豌豆(Dd)和矮莖豌豆(dd)雜交實驗的分析圖解,如圖所示。7.孟德爾采用假說—演繹法提出分離定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觀察到的現(xiàn)象: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其表型之比接近3∶1B.提出的問題:F2中為什么出現(xiàn)3∶1的性狀分離比C.演繹推理的過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與隱性親本測交,對其后代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型之比接近1∶1D.得出的結論:配子形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C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與隱性親本測交,對其后代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型之比接近1∶1,是測交結果,是對演繹推理的驗證,不是演繹推理的過程。演繹推理的過程應是:若假設成立,F(xiàn)1應該產(chǎn)生兩種含有不同遺傳因子的配子,F(xiàn)1與隱性親本測交,測交后代表型之比應為1∶1。8.已知羊的毛色受一對遺傳因子控制(用A、a表示),觀察羊的毛色(白毛和黑毛)遺傳圖解,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9.(2022年7月·廣東學考)豌豆的高莖和矮莖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下表兩組實驗結論錯誤的是(

)組別實驗F1性狀1高莖甲×矮莖乙全為高莖2高莖丙×高莖丁高莖∶矮莖=3∶1A.高莖對矮基為顯性B.第2組F1中的高莖基因型相同C.矮莖全部為純合子D.高莖丙和高莖丁的基因型相同B設控制高莖基因為A,矮莖為a,第二組F1中高莖豌豆中存在AA和Aa,故基因型不同,故選B。10.基因型為Aa的植物體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的數(shù)量比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B.雄配子A∶雌配子a=1∶1C.雄配子∶雌配子=3∶1D.雄配子比雌配子多D

基因型組成為Aa的個體產(chǎn)生兩種類型的配子,其比例為1∶1,是指雄配子中A∶a=1∶1,雌配子中A∶a=1∶1。植物體產(chǎn)生雄配子的數(shù)量遠多于產(chǎn)生雌配子的數(shù)量。11.豌豆有易于區(qū)分的性狀,其中高莖對矮莖為顯性,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矮莖豌豆自交的后代都是矮莖B.高莖豌豆自交的后代都是高莖C.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的后代有高莖D.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的后代有矮莖B考點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1.過程與結果P黃色圓?!辆G色皺粒

↓F1

黃色圓粒

↓?F2黃色圓粒∶______∶______∶

綠色皺粒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黃色皺粒綠色圓粒9∶3∶3∶12.實驗分析(1)性狀表現(xiàn)分析。①F1全為黃色?________對________為顯性。②F1全為圓粒?________對________為顯性。(2)性狀類型分析。①黃色∶綠色=________;________=3∶1?每對相對性狀都遵循________。②兩對性狀________,共有4種不同性狀表現(xiàn),即:兩種親本類型:黃色圓粒、綠色皺粒;兩種新類型(重組類型):________、________。(1)①黃色綠色②圓粒皺粒(2)①3∶1圓?!冒櫫7蛛x定律②自由組合黃色皺粒綠色圓粒二、對自由組合現(xiàn)象的解釋1.理論解釋(1)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________控制。①假設黃色和綠色由遺傳因子Y、y控制,圓粒和皺粒由遺傳因子R、r控制。②則親本純種黃色圓粒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純種綠色皺粒的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1)兩對遺傳因子②YYRR

yyrr(2)F1在產(chǎn)生配子時,每對________彼此分離,不同對遺傳因子可以________。①YYRR產(chǎn)生的配子為_________,yyrr產(chǎn)生的配子為________。②F1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性狀表現(xiàn)類型為________,產(chǎn)生的配子為________,數(shù)量比為________。(3)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________。雌雄配子的結合方式有________種,遺傳因子組合有________種,性狀表現(xiàn)有________種。(2)遺傳因子自由組合①YR

yr

②YyRr黃色圓粒YR、Yr、yR、yr

1∶1∶1∶1

(3)隨機的16

9

42.遺傳圖解YR

yr

YyRr

YYRr

YyRr黃色皺粒黃色皺粒YyRr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三、對自由組合現(xiàn)象解釋的驗證和自由組合定律1.對自由組合現(xiàn)象解釋的驗證(1)方法:________實驗,即讓F1(YyRr)與________雜交。(2)遺傳圖解:(1)測交隱性純合子(yyrr)

(2)YyRr

yyrr

YR

Yr

yR

yr

yr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3)預期結果:黃色圓?!镁G色圓粒∶黃色皺?!镁G色皺粒=________。(4)實際結果:①F1作母本:31黃色圓粒∶27黃色皺?!?6綠色圓?!?6綠色皺?!?∶1∶1∶1;②F1作父本:24黃色圓?!?2黃色皺粒∶25綠色圓?!?6綠色皺?!?∶1∶1∶1。(5)結論:F1是雜合子,遺傳因子組成為__________;F1的確產(chǎn)生了________4種類型、比例相等的配子;F1在形成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__________,不同對的遺傳因子________。(3)1∶1∶1∶1

(5)YyRr

YR、Yr、yR、yr彼此分離自由組合2.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1)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________的。(2)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彼此分離的同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自由組合。(1)互不干擾(2)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四、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及遺傳規(guī)律的再發(fā)現(xiàn)1.孟德爾成功的原因(1)正確選用豌豆做實驗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條件。豌豆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①________傳粉,可避免外來花粉的干擾;②具有易于區(qū)分的________;③花較大,人工________和異花授粉較方便。(2)對相對性狀遺傳的研究,從一對到多對。(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4)運用________法這一科學方法。(5)孟德爾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________實驗。(1)①自花②相對性狀③去雄(4)假說—演繹(5)測交2.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再發(fā)現(xiàn)(1)1909年,丹麥生物學家約翰遜將“遺傳因子”命名為________,并提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概念。(2)孟德爾被后人公認為“遺傳學之父”。五、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1.在動植物育種中的應用——雜交育種(1)雜交育種的定義:人們有目的地將具有________的兩個親本________,使兩個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再________出所需要的優(yōu)良品種。(2)雜交育種的實例:抗倒伏抗條銹病純種小麥的培育。2.在醫(yī)學實踐中的應用——推斷某些遺傳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率2.(1)基因表現(xiàn)型基因型五、1.(1)不同優(yōu)良性狀雜交篩選(2019年12月·廣東學考改編)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紅色長果番茄與黃色圓果番茄雜交,F(xiàn)1均為紅色長果,F(xiàn)2中紅色長果、紅色圓果、黃色長果、黃色圓果分別有280、89、92、31只。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P紅色長果×黃色圓果↓F1

紅色長果↓?F2

紅色長果

紅色圓果

黃色長果

黃色圓果數(shù)量280

89

92

31(2019年1月·廣東學考改編)豌豆子葉顏色和種子形狀分別由兩對基因控制且獨立遺傳。用純合親本進行雜交實驗,過程見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有(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適用條件(1)適用于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遺傳,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2)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因此只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現(xiàn)基因的自由組合。(3)按遺傳基本定律遺傳的基因,均位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所以,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細胞核遺傳規(guī)律。1.(2020年1月·廣東學考)下列關于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每對基因也遵循分離定律B.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C.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均發(fā)生在受精作用過程中D.自由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A兩對或兩對基因以上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時,每對基因都遵循分離定律,A正確;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分離和自由組合都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的遺傳。2.遵循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基因都位于(

)A.同源染色體上B.非同源染色體上C.細胞質中染色體上D.細胞核中染色體上D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適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遺傳,核基因位于細胞核中染色體上;細胞質中沒有染色體。3.(2021年1月·廣東學考)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種子的圓粒(R)對皺粒為顯性(r),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某生物課外興趣小組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進行雜交實驗,對其子代性狀的統(tǒng)計結果如圖所示。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4.(2020年7月·廣東學考)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完全顯性,種子的圓粒(R)對皺粒(r)為完全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用黃色皺粒(YYrr)和綠色圓粒(yyRR)親本進行雜交,結出的種子的F1,F(xiàn)1自交結出的種子為F2。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F1的表現(xiàn)型是黃色皺粒B.F1有2種不同的基因型C.F2有4種不同的表現(xiàn)型5.牽牛花的葉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現(xiàn)用純種的普通葉白色種子和純種的楓形葉黑色種子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為普通葉黑色種子,F(xiàn)1自交得F2,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F2的敘述錯誤的是(

)A.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型B.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1C.F2中與親本表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8D.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的基因型有4種D由題干信息可知,F(xiàn)2共有9種基因型、4種表型;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1;F2中與親本表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16+3/16=3/8;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的個體有純合和雜合2種基因型。6.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個體中,屬于純合子的是(

)A.AaBbDD

B.AabbDdC.a(chǎn)aBbDD D.a(chǎn)abbDDD

AaBbDD中兩對基因雜合一對基因純合,所以是雜合子,A錯誤;AabbDd中兩對基因雜合一對基因純合,所以是雜合子,B錯誤;aaBbDD中一對基因雜合兩對基因純合,所以是雜合子,C錯誤;aabbDD中三對基因都純合,所以是純合子,D正確。8.下列關于表型和基因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表型都能通過眼睛觀察出來,如高莖和矮莖B.基因型不能通過眼睛觀察,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C.在相同環(huán)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D

表型是指生物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是可以觀察和測量的,但不一定都能通過眼睛觀察出來,A錯誤;基因型一般通過表型來推知,不能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B錯誤;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莖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C錯誤;表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D正確。A

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產(chǎn)配子的過程中。10.下列有關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豌豆開花時對親本進行去雄和授粉B.F1的表現(xiàn)型與親本中的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C.F1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結合方式有9種D.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有4種,比例為9∶3∶3∶1B在豌豆開花前對母本進行去雄,A錯誤;涉及的兩對性狀屬于細胞核中的常染色體遺傳,故F1的表現(xiàn)型與親本中的黃色圓粒作為母本還是父本無關,B正確;F1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雌雄配子各4種,結合方式有16種,C錯誤;F1自交得到的F2的表現(xiàn)型有4種,基因型有9種,D錯誤。11.如圖為某生物細胞中2對同源染色體上4對等位基因的分布情況。下列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是(

)A

由題圖可知,A、a與D、d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符合題意;由題圖可知,A、a與C、c分別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不符合題意;由題圖可知,A、a與B、b分別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不符合題意;由題圖可知,C、c與D、d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不符合題意。考點3基因在染色體上和伴性遺傳

一、薩頓的假說1.假說內容:基因(遺傳因子)是由________攜帶著從親代傳遞給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________上。2.依據(jù):基因和________存在著明顯的________關系。1.染色體染色體2.染色體的行為

平行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jù)1.實驗者:________。2.實驗材料:________。3.實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摩爾根2.果蠅3.假說—演繹法4.實驗過程(1)觀察現(xiàn)象。①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②F1全為紅眼,________是顯性性狀。③F2中紅眼∶白眼=________,符合________,紅眼和白眼受一對________控制。④白眼性狀的表現(xiàn),總是與________相關聯(lián)。(1)紅眼白眼②紅眼③3∶1分離定律等位基因④性別(2)提出問題。如何解釋白眼性狀的表現(xiàn)總與性別相關聯(lián)?(3)假設與解釋。①假設:白眼基因(用w表示)在________上,Y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②解釋:(3)①X染色體②XW

XwXWXW

XWXw

(4)測交(5)基因在染色體上5.許多線性配子XWYXW________紅眼(♀)XWY紅眼(♂)Xw________紅眼(♀)XwY白眼(♂)(4)實驗驗證—________。(5)得出結論:決定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從而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基因和染色體關系:摩爾根進一步證明了一條染色體上有________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________排列。三、伴性遺傳與人類紅綠色盲1.伴性遺傳(1)概念:位于________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上總是和________相關聯(lián),這種現(xiàn)象叫作伴性遺傳。(2)常見實例:人類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和果蠅的眼色遺傳等。2.人類紅綠色盲(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顯隱性:紅綠色盲基因是________基因。②位置:紅綠色盲基因位于________上,________上沒有等位基因。1.(1)性染色體性別2.(1)①隱性②X染色體Y染色體(2)人的正常色覺與紅綠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項目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______XbXbXBYXbY表現(xiàn)型正常正常(攜帶者)______正常____(3)人類紅綠色盲遺傳的特點。①男性患者的紅綠色盲基因只來自________,以后只能傳給________,不能傳給________。②女兒________,父親一定色盲。③患者中________遠多于________。(2)XBXb色盲色盲(3)①母親女兒兒子②色盲③男性女性四、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其他伴性遺傳病1.抗維生素D佝僂病(1)致病基因:________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2)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基因型和表型。性別女性男性基因型XDXDXDXdXdXdXDYXdY表現(xiàn)型患者______正?;颊哒?1)X

(2)患者(3)遺傳特點。①女性患者________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連續(xù)性。③男性患者的________一定患病。2.伴Y染色體遺傳病下面為人類外耳道多毛癥(伴Y染色體遺傳病)患者的遺傳系譜圖,請據(jù)圖歸納:致病基因只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無顯隱性之分,患者后代中________全為患者、________全為正常。(3)①多于③母親和女兒2.Y男性女性五、伴性遺傳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1.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jīng)Q定方式雌性雄性XY型________________ZW型________________2.伴性遺傳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1)在醫(yī)學實踐中的應用:推算后代的________,指導優(yōu)生。(2)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指導育種。1.XX

XY

ZW

ZZ

2.(1)患病概率(2017年1月·廣東學考改編)圖為某紅綠色盲癥的家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Ⅰ-1的母親患色盲癥B.Ⅰ-2是雜合子C.Ⅱ-1的弟弟不會患色盲癥D.Ⅱ-2肯定是純合子解析:假設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為b,則Ⅰ-1的基因型為XBY,而男性的X染色體來自母親,所以Ⅰ-1母親不患色盲癥,A錯誤;Ⅱ-1的基因型為XbY,Ⅰ-2的基因型為XBXb,因此Ⅰ-2是雜合子,B正確;因Ⅰ-2的基因型為XBXb,攜帶有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b,所以Ⅱ-1的弟弟的基因型可能是XbY,可能會患色盲癥,C錯誤;Ⅰ-1與Ⅰ-2的基因型分別為XBY與XBXb,因此Ⅱ-2的基因型為XBXB或XBXb,Ⅱ-2可能是純合子,也可能是雜合子,D錯誤。答案:B下列有關性染色體和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A.性染色體只存在于生殖細胞中B.伴性遺傳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C.雌性動物的性染色體都是同型的D.紅綠色盲女性的父親一定患此病解析:只要是由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生物,性染色體既存在于生殖細胞中,又存在于體細胞中,A錯誤;位于X、Y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均屬于伴性遺傳,B錯誤;雌性動物的性染色體不一定是同型的,如家蠶,雌性是ZW,C錯誤;紅綠色盲為伴X隱性遺傳,紅綠色盲女性的父親一定患此病,D正確。答案:D遺傳系譜圖的推斷——“程序法”1.初次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是(

)A.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B.薩頓的蝗蟲實驗C.摩爾根的果蠅紅白眼雜交實驗D.人的紅綠色盲的研究C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2.如圖為摩爾根等人研究并繪出的果蠅X染色體上一些基因的位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黃身基因和截翅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紅寶石眼和白眼是一對等位基因C.X染色體上的基因只在雌性個體中表達D.說明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D由圖可知,黃身基因和截翅基因位于同一條X染色體上的不同位置,二者是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A錯誤;等位基因一般為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兩條染色體上,而紅寶石眼和白眼基因都位于同一條X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屬于非等位基因,B錯誤;X染色體上的基因不只在雌性個體中表達,在雄性個體中也表達,C錯誤;圖示為摩爾根等人研究并繪出的果蠅X染色體上一些基因的位置示意圖,從圖中可知,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且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D正確。3.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假如患病男子與正常女性結婚,從優(yōu)生優(yōu)育的角度考慮,正確的是(

)A.應選擇生女兒B.應選擇生兒子C.生男生女均可,都不會患病D.生男生女都會患病,無從選擇B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假如患病男子與正常女性結婚,后代女兒均患病,兒子正常。從優(yōu)生優(yōu)育的角度考慮,應選擇生兒子。4.下圖為進行性肌肉營養(yǎng)不良遺傳病的系譜圖(□、○依次表示正常男、女,■、●依次表示患病男、女)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7號的致病基因是由(

)遺傳的。(

)A.1號

B.2號C.3號 D.4號B

根據(jù)分析可知,7號的基因型為XaY,根據(jù)伴X隱性遺傳病的特點可知,其致病基因來自母親5號,而1、2號均表現(xiàn)正常,即2號的基因型為XAY,因此7號的致病基因只能由2號通過5號傳遞給7號,即B正確。5.(2021年7月·廣東學考)印第安人常見的耳緣毛特征是一種伴Y染色體遺傳的性狀,如圖所示一耳緣毛性狀的家系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耳緣毛基因在配子形成時不會隨機分配B.Ⅱ-4號個體及其后代為該基因的攜帶者C.Ⅲ-3號個體的耳緣毛基因最初來源于Ⅰ-1D.Ⅲ-5號個體會出現(xiàn)耳緣毛性狀C

耳緣毛基因在配子形成時會隨機分配,A錯誤;耳緣毛性狀是伴Y遺傳,基因在Y染色體上,Ⅱ-4沒有Y染色體,B錯誤;耳緣毛基因通過Ⅰ-1傳給Ⅱ-2,從而傳給Ⅲ-3,C正確;Ⅱ-5沒有耳緣毛性狀,故Ⅲ-5不會出現(xiàn)耳緣毛性狀,D正確。6.果蠅的紅眼、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圖為果蠅雜交實驗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B.控制眼睛顏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C.果蠅眼睛顏色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D.用白眼雌性與紅眼雄性果蠅雜交,通過眼睛的顏色可判斷子代果蠅的性別C

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的雜交實驗,子一代全為紅眼,說明紅眼對白眼為顯性,A正確;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F(xiàn)2中白眼全為雄性,性狀與性別相聯(lián)系,說明其為伴性遺傳,控制眼睛顏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B正確;F1雌雄果蠅相互交配,F(xiàn)2中紅眼∶白眼=3∶1,說明果蠅眼睛顏色的遺傳遵循孟德爾分裂規(guī)律,C錯誤;若用A/a表示控制紅眼和白眼的基因,則白眼雌性(XaXa)與紅眼雄性(XAY)雜交,子代雌性(XAXa)都為紅眼,雄性(Xa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