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批次中國古典美學復習大綱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9/08/wKhkGWYgxMSALeU5AAFX1xh6X6Y657.jpg)
![202407批次中國古典美學復習大綱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9/08/wKhkGWYgxMSALeU5AAFX1xh6X6Y6572.jpg)
![202407批次中國古典美學復習大綱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9/08/wKhkGWYgxMSALeU5AAFX1xh6X6Y6573.jpg)
![202407批次中國古典美學復習大綱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9/08/wKhkGWYgxMSALeU5AAFX1xh6X6Y6574.jpg)
![202407批次中國古典美學復習大綱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9/08/wKhkGWYgxMSALeU5AAFX1xh6X6Y65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繼續(xù)教育與遠程教育學院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中國古典美學》復習大綱一、單選題1.美學是一個外來詞,是(
)首先提出的。A.德國人鮑姆嘉通B.法國人鮑姆嘉通C.日本人中江兆民D.德國人黑格爾2.“文以氣為主”,這里的“氣”不包含哪種意義?(
)A.作者的品格B.作者的氣質C.作者的呼吸D.作品的風格3.“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這里的“大”,相當于(
)A.巨大B.高級C.美麗D.崇高4.文質彬彬這個詞出自(
)A.《列子》B.《孟子》C.《論語》D.《韓非子》5.抽象思維更偏重(
)A.直覺B.感性C.感官D.理性6.惲壽平論畫說:“諦視斯境,一草一樹,一丘一壑,皆靈想所獨辟,總非人間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榮落在四時之外?!边@里的“斯境”,是指(
)A.自然界的實境。B.藝術家構造的虛境。C.既是實境也是虛境。D.以上都不對。7.王國維認為,“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睂儆冢?)(
)A.有我之境B.無我之境C.有人之境D.無人之境8.窮形盡象,代表(
)的審美傾向。A.重視形似B.重視神似C.重視形神兩方面D.形神兩方面都不重視9.哀駘它的故事,出自于(
)A.《論語》B.《莊子》C.《韓非子》D.《淮南子》10.“以形寫神,而空其實對,荃生之用乖,傳神之趣失矣?!?,這句話是(
)的觀點。A.顧炎武B.王羲之C.顧愷之D.王獻之11.“今之畫,縱得形似而氣韻不生,以氣韻求其畫,則形似在其間矣?!边@句話對氣韻的理解是(
)A.偏實的B.偏虛的C.虛實相間的D.不虛不實的1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和“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相比,屬于(
)A.兩者寫法一樣,都是虛寫B(tài).兩者寫法一樣,都是實寫C.前者是虛寫,后者是實寫D.前者是實寫,后者是虛寫13.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等三境界是禪宗高僧(
)悟道的名言。A.大慧宗杲B.藥山惟儼C.百丈懷海D.青原惟信14.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等三境界中,徹悟境界是(
)A.見山是山B.見山不是山C.見山只是山D.以上都對15.文學史上被稱為“詩佛”的是(?)(
)A.孟浩然B.柳宗元C.王維D.皎然16.“天”是人的道德性的提升,也有道德性的意義。這是哪一家的觀點?(
)A.道家B.法家C.名家D.儒家1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這是誰的觀點?(
)A.老子B.莊子C.孔子D.孟子18.“神與物游”這個命題的出處是(
)A.宗炳《畫山水序》B.陸機《文賦》C.鐘嶸《詩品》D.劉勰的《文心雕龍》19.“既乃攝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悶悶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來,邂逅于無何有之鄉(xiāng),而吾之解出焉。吾還杜以詩,吾還杜之詩以心?!边@段話指的是哪個階段中的神與物游?(
)A.構思階段B.創(chuàng)作階段C.欣賞階段D.以上都不對20.“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边@段話是誰說的?(
)A.曾點B.顏回C.孔子D.朱熹21.認為人可以通過行氣、養(yǎng)氣、練氣來長生不死的是哪種宗教?(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蘭教22.“文以氣為主”,這句話出自(
)A.《文賦》B.《詩品》C.《文心雕龍》D.《典論論文》23.“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這句話的作者是(
)A.郭璞B.郭熙C.郭嘉D.郭子儀二、多選題24.以下關于美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古代有“羊大為美”的說法B.中國古代有“羊人為美”的說法C.美是以人為中心的D.只有自然的才是美的25.以下范疇屬于中國古典美學核心范疇的是(
)A.氣B.荒誕C.風骨D.神26.以下術語中表示藝術風格的有(
)A.逸氣B.學究氣C.道學氣D.斷氣27.以下哪些人屬于具有浩然之氣的人?(
)A.權力不能無B.富貴不能淫C.貧賤不能移D.威武不能屈28.“仗義每多屠狗輩”,這句詩中所說的“屠狗輩”是指哪些人?(
)A.普通人B.無名者C.底層民眾D.名門望族29.以下說法與浩然之氣無關的是(
)A.殺身成仁B.君子不器C.得意忘形D.溫柔敦厚30.儒家認為,以下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美善是統(tǒng)一的B.善就是人格美、人性美C.充實之謂美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31.以“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來形容前輩前賢,這里的“風”,涵蓋了哪些特點?(
)A.真B.善C.美D.壯32.文與質相比,文屬于(
)A.外在美B.內在美C.品格美D.形式美33.形象思維的特點有(??)。(
)A.主觀性B.感官性C.非邏輯性D.邏輯性34.以下寫作手法屬于言外之意的是(
)A.含蓄B.寄托C.擬人D.夸張35.蘇軾在《書黃子思詩集后》中說:“其(司空圖)詩論曰:‘梅止于酸,鹽止于咸,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這句話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中國古典美學努力追求(
)A.言外之意B.象外之象C.韻外之致D.景外之景36.王昌齡《詩格》中就提到了境,其中有(
)A.物境B.情境C.意境D.化境37.意象在中國古代有多重含義,包括(
)A.藝術家創(chuàng)作時頭腦中構思的象。B.意和象。C.具體的景物或事物。D.類似于今天所說的藝術形象。38.以下藝術品中,代表了重視形似審美傾向的有(?)(
)A.周昉的《簪花仕女圖》B.彩陶蛙紋甕C.四羊方尊D.講學畫像磚39.以下說法錯誤的有(?)(
)A.《淮南子》:“以神為主也,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边@句話的意思是重神輕形。B.從美學意義上看,寫實和傳神、形似和神似是矛盾的。C.形似、寫實的美學傳統(tǒng)在今天已經(jīng)不存在了。D.《韓非子》中畫犬馬難的例子,在魏晉以后基本就不再被人引用了40.謝赫六法包括(
)A.氣韻生動B.隨類賦彩C.應物象形D.經(jīng)營位置4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古人認為,藝術作品是有生命的。B.有人認為,氣韻就是繪畫作品中的筆墨之法。C.氣韻生動代表了中國古典美學中對藝術品生機生意的審美追求。D.氣韻生動并不局限于繪畫作品,在其他藝術領域也有深遠的影響力。42.“圣人為腹不為目”,關于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A.這段話是說圣人的優(yōu)點在腹部不在眼睛B.為腹,是指為了生存需要。C.為目,是為了視覺需要,感官需要,心理需要。D.這段話是讓人有限度有節(jié)制地滿足欲望43.書法中蘊藏著的哲學思想包括(
)A.有無B.陰陽C.大小D.虛實44.禪宗的南宗和北宗分別主張(
)和(
)A.超悟B.頓悟C.妙悟D.漸悟45.見山不是山的階段可以理解為認識的(
)階段A.質疑B.反思C.蒙昧D.批判46.以下關于禪與詩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詩屬于文學,禪屬于宗教。B.禪與詩都重視感性和直覺。C.禪與詩的契合點就在于兩者思維方式的相近。D.禪與詩都不重視理性思維、邏輯思維。47.天人合一中“天”的意思是(
)A.最高主宰;B.廣大自然;C.最藍天空;D.最高原理48.以下觀點符合天人合一思想的是(
)A.“雖由人作,宛若天開”B.渾然天成C.無營D.忘機49.關于宗炳的“臥游”,以下解釋正確的有(
)A.是指宗炳躺在車上,到各地去游玩。B.是指宗炳躺在床上,看著屋里的山水圖,感覺就像是去游玩一樣。C.是指宗炳躺在床上,在夢中游玩。D.宗炳的“臥游”是一種“心游”。50.關于游的狀態(tài),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A.游不僅是一種身體的狀態(tài),更是一種心靈的狀態(tài)。B.游具有自由的、放松的特點。C.抵達游的狀態(tài),形式上不一定是旅游,也不一定必須與山水結合在一起。D.一個人讀書發(fā)出會心微笑,也可以看作是游的狀態(tài)。51.“神與物游”中的物,以下理解哪些是正確的?(
)A.指風云月露、山石草木等自然物。B.指社會生活的各種事物。C.指文藝作品D.指一切與審美主體相對的審美客體。52.以下表述中,哪些屬于無待的境界?(
)A.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B.獨與天地精神往來。C.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D.乘云氣騎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53.我們要排除鄙吝之心,就是要排除(
)A.庸俗之心B.油膩之心C.欲望之心D.迷失之心54.美是根源于人類心靈的感性自由,與以下哪些因素無關?(
)A.無關他人B.無關功利C.無關道德D.無關欲望55.下列哪些詞匯可以用在藝術批評領域?(
)A.村氣B.逸氣C.爽氣D.小氣56.古代史官的避諱傳統(tǒng)有哪些?(
)A.為親者諱B.為美者諱C.為賢者諱D.為尊者諱57.哪些話表達了“道不當名”的觀念?(
)A.道不可聞,聞而非也B.道不可見,見而非也C.道不可言,言而非也D.形而上者之謂道58.中國古典美學中還有哪些和“象外之象”類似的說法(
)A.言外之意B.韻外之致C.書外之字D.味外之旨59.以下對“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理解正確的是?(
)A.打破時空B.泯除色相C.萬法歸一D.剎那就是永恒60.以下觀點屬于嚴羽的是(
)A.詩有別才,非關書也B.詩有別趣,非關理也。C.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D.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三、判斷題(對的選A,錯的選B)61.“美”在中國古典美學中不是核心范疇。(
)62.“氣是“道”的體現(xiàn)。(
)63.只有大人物才能有浩然之氣。(
)64.文質彬彬只能形容人,不能指其他事物。(
)65.形象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
)66.中國古人所說的境,就是指景物的景。(
)67.王國維認為,有我之境比無我之境更高明。(
)68.先秦兩漢時期的繪畫屬于實用階段,其中純粹的審美成分相對比較少。(
)69.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這句話是說藝術家要重形輕神。(
)70.有無相生,指的是兩者互相對立,同時互相生成,互相轉化。(
)71.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等三境界只能理解為禪宗悟道,不能有其他角度的理解。(
)72.天人合一中的人就是指自然存在的人。(
)73.“神與物游”可以指創(chuàng)作階段,也可以指構思階段。(
)74.孔子說的“游于藝”是指在有藝術感的游泳館中游泳。(
)75.美學是理論學科。(
)76.中國古人認為,生死是氣的不同形態(tài)。(
)77.人文就是重視人的性靈,以人為起點,以人為中心。(
)78.浩然之氣需要長期積累正義才能產(chǎn)生。(
)79.獲普利策新聞特寫獎的攝影作品《饑餓的蘇丹》不涉及倫理問題。(
)80.象這個字,最初指“南越大獸”,后來才指形象。(
)81.我們判斷一朵花屬于什么門綱目科屬種,這是一種感性思維。(
)四、簡答題82.請結合具體作品及親身體驗談談你對“文質彬彬”的理解。83.5請結合具體作品談談及親身體驗你對“以形寫神”的理解。84.請結合具體作品及親身體驗談談你對“氣韻生動”的理解。85.請結合具體作品及親身體驗談談你對“留白”的理解。86.請結合具體作品及親身體驗談談你對“禪悟與詩悟”的理解。87.請結合具體作品及親身體驗談談你對“天人合一”的理解。88.請結合具體作品及親身體驗談談你對“逍遙游”的理解。89.如何理解傳統(tǒng)?90.如何理解古典美學中的氣象?91.如何理解古典美學中的形和象的區(qū)別?92.如何理解詩境?93.如何理解形與神的關系?一、單選題1.A2.C3.D4.C5.D6.B7.A8.A9.B10.C11.B12.C13.D14.C15.C16.D17.A18.D19.C20.A21.A22.D23.B
二、多選題24.ABC25.ACD26.ABC27.BCD28.ABC29.BCD30.ABC31.ABC32.AD33.ABC34.AB35.ABCD36.ABC37.ABD38.ABCD39.BC40.ABCD41.ABCD42.BCD43.ABD44.BD45.ABD46.ABCD47.ABD48.ABCD49.AD50.ABCD51.ABCD52.ABCD53.ABCD54.ABCD55.ABC56.ACD57.ABC58.ABD59.ABCD60.ABCD
三、判斷題(對的選A,錯的選B)61.A62.B63.B64.B65.B66.B67.B68.A69.B70.A71.B72.A73.A74.B75.A76.A77.A78.A79.B80.A81.B
四、簡答題82.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文是紋飾,質是價值、本體。2.文是外在美,具象美;質是內在美,抽象美。3.文質彬彬包含美善統(tǒng)一、華實平衡、文質融合等方面內容。4.文質的含義是滑動的,在不同的語境中,文的內容可能會變成質,質的內容也可能變成文。5.對象不同,文質標準不同;受眾不同,文質標準不同;情境不同,文質標準不同。6.要有作品例證,尤其是自身體驗。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3.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形、神各自的內涵。形主要指外在的物質手段,神指創(chuàng)作對象的精神、本質特征、境界和創(chuàng)作者想要表現(xiàn)的精神和生命境界。2.中國古典美學發(fā)展歷史上的相關觀點:形神相依、形似與神似(神似重于形似)。3.分析以形寫神。從繪畫的角度來看,寫與描不同,寫是再創(chuàng)造,所以以形寫神追求離形得似、傳神寫照。4.但不可過于偏執(zhí)一端,完全拋棄形來追求神也會帶來弊端。形神結合為上。5.要有恰當?shù)睦C。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4.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南齊謝赫《古畫品錄》中六法之首。2.可以對氣、韻分別進行討論。3.氣韻超越形似但不離形似。4.對氣韻有偏實的理解,展開;偏虛的理解,展開。對氣韻的理解雖然有偏實偏虛之分,但根本點在于對生命力的把握。5.氣者,氣味也;韻者,態(tài)度風致也。如對名花,其可愛處,必在形色之外。解釋方東樹的觀點,并聯(lián)系實例。6.氣韻代表了中國古典美學中對藝術品生機生意的審美追求。7.要有作品例證,尤其是自身體驗。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5.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論述虛實相生的意義。虛實相生就是互見、互相生發(fā)。2.留白:空白是有意義的。“留白”是中國畫的重要表現(xiàn)方法之一,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獨特的,沒有筆墨的語言。3.對留白的白進行解釋。不是空,不是背景,不是白色。4.留白的白就是書法上的“布白”,是音樂中的停與頓,是畫中沒有筆墨著色處,是詩文中的無字句處。5.要有恰當?shù)睦C及自身體驗。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6.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詩屬于文學,禪屬于宗教,終極目的不同。禪與詩的契合點就在于兩者思維方式的相近,都重視非理性、非邏輯傾向,重視直覺、體悟。2.禪與詩的溝通,主要是禪對詩的滲透,詩賦予禪的不過是一種語言形式,而禪賦予詩的卻是禪定內省的功夫,非邏輯非理性的思維方法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種具有超越性的審美趣味。3.分析闡釋以禪入詩、以禪喻詩。4.禪悟與詩悟有所區(qū)別,禪悟是抵達了最高境界,而詩悟只是見識到了,之后還需要繼續(xù)努力創(chuàng)作。5.要有恰當?shù)睦C及自身體驗。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7.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張岱年:天有三種涵義: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廣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2.天人合一里的天,可以理解為一種最高規(guī)律,天然的非人為的規(guī)律,自然規(guī)律。3.天人合一是合乎自然的自由境界。4.道家:人合于天。歸宿是天。儒家:天合于人。歸宿是人。5.天人對立,天人合一,天人無二。三個不同的層面。從對立到合一到無二。合一是人道向天道靠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6.結合忘機、不營談談藝術創(chuàng)作。7.要有恰當?shù)睦C及自身體驗。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8.參考答案:
結合以下要點展開論述:1.游的狀態(tài);身游、心游,神與物游。2.藝術的構思階段、創(chuàng)作階段、欣賞階段都需要神游于物。3.游于藝。習于藝,如魚在水,忘其為水,斯有游泳自如之樂。要找到自己愿意游于其中的東西??鬃拥挠问怯袨榈挠?。4.莊子逍遙游的游,是無待的游,無為的游,是游于氣,游于無。莊子的逍遙游,是歸于道,歸于本然,歸于任其自然的自然。5.要有恰當?shù)睦C及自身體驗。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89.參考答案:
傳統(tǒng)是一個客觀存在,但又在時時發(fā)生變化。對于傳統(tǒng)的妖魔化和神圣化都不合適。申小龍先生有一段話,可以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傳統(tǒng)。他說:
傳統(tǒng),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就先于我們。它是我們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條件。在我們意識到任何傳統(tǒng)存在之前,我們已被置于一個傳統(tǒng)之中。我們有不理解傳統(tǒng)、與傳統(tǒng)決裂的自由,但沒有不生活在傳統(tǒng)中、不在傳統(tǒng)中開出新生活的自由。
對于傳統(tǒng),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么何為精華何為糟粕?一個可能的角度是,如果文化是超越種族之上不斷進化的價值和行為選擇,我們的傳統(tǒng)中有哪些價值和行為是值得人類共同擁有,必須傳承的?是我們即便面對外星生物也可以為之自豪的東西?這些就是精華,是值得我們記憶和傳承的。而比如我們團結和諧的家庭觀念、仁愛之心、對美等等,都屬于那些被時代所揚棄的內容,如一夫多妻等顯然就是糟粕了。
【結合自身體驗展開。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0.參考答案:
氣象既包含物質層面的氣,又包含精神層面的氣。在人文領域內的氣象這個詞,既具有道德化的意義,又具有審美化的意義。人的氣象是指身體的種種表現(xiàn),更偏重物質的氣。在此基礎上,氣象一詞又從人的身體過度到人的精神氣質。
《孟子·盡心上》談到君子時說,“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本褪钦f,君子內心中充滿仁義禮智信,這些品格會影響到他的身體,表現(xiàn)在他的身體上。孟子這里所說的是指人的精神品格會形象化,表現(xiàn)于人的肢體和外貌。
如果我們認真觀察,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就有類似的現(xiàn)象。不同類型的人給我們的視覺感覺也大有不同。古代有帝王氣象的說法,是指古代帝王都有一種與常人不同的外貌特征。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臣子對帝王的歌頌,背后其實是人們對權力的高度認可。此外還有一種氣象更值得重視。南宋朱熹的《近思錄》中專列了“圣賢氣象”一節(jié):他說,“仲尼,天地也;顏子,和風慶云也;孟子,泰山巖巖之氣象也?!笨鬃樱缤斓?,顏回,像和煦的風和五色的祥云一樣,孟子,就仿佛巍峨的泰山。我們知道,那些修養(yǎng)深厚的人,往往會令我們肅然起敬,他們的品格和外貌形成一個整體,都彰顯和散發(fā)著令人震撼的光輝。蔡元培先生身材瘦小,但后人的回憶錄中提到他進入房間,往往給人很高大的感覺。
【結合自身體驗展開。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1.參考答案:
關于形和象的區(qū)別,錢鐘書先生對此有過很好的意見,他在《管錐編》里說,“始形為象,終象為形”,就是說,形的開始是象,而象的終結就是形。他還說過,“形者完成之定狀,象者未定形前沿革之暫貌?!毙尉褪且呀?jīng)完成了的固定的狀貌,而象是沒有定形之前的一種暫時的樣子。
對比來看,形,更具體,更穩(wěn)定,一般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來把握,而且有邊界,可測量。象,更虛幻,是變動不居的,更多地是通過感覺來把握,但無法定型,很難測量其邊界和性質。
比如,在我們頭腦中想象或設計出來的圖就是象,用筆畫出來或者用材料表現(xiàn)出來就是形。你心中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就是象,身邊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就是形。象往往是在人的感官感知之中,又不能完全通過感官全面把握的東西。象和形并不是固定的,什么是象、什么是形在特定的情境下也是變化的,滑動的。比如國產(chǎn)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在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時,劉慈欣頭腦中的構思就是象,寫出來的小說文本就是形。而后來被改編成了電影,這時,編劇龔格爾他們心中的流浪地球的小說文本就成了象,而他們改編之后的劇本就是形。再向后,改編的劇本成為象,郭帆拍的電影流浪地球就是形。也就是說,在小說和被改編的劇本之間,在這個情境中,劉慈欣的小說文本還是固定的,但被編劇領會和把握的小說文本已經(jīng)與原著有所不同,成為想象中的可變化場景,所以是象。而當他們改編劇本完成,他們頭腦中的象已經(jīng)定型為劇本,就成了形。同樣,這個劇本被郭帆導演和一群演員拿去讀,又成為他們頭腦中的象,也就是說,每個人頭腦中又有一個自己理解的劇本,最終把它演出來,成為一部電影,這時頭腦中的象又被固定為形。就是說,看問題的角度變了,象和形所代表的意義就不同了。
【結合自身體驗展開。此外,有自己獨特觀點且能自圓其說者可不囿于以上框架?!?2.參考答案:
詩境代表一種詩性的空間。它不僅包括影響和觸動創(chuàng)作者的外部的境,也包括詩歌中營造出來的內在的境。前者是可感可觸的現(xiàn)實,屬于實境,后者則屬于虛境,或者說非實非虛。前者沿襲原有的疆域意義,那些可以引發(fā)詩性的物境或情境都可以稱為詩境,比如我們到名山大川去旅行,九寨溝呀,張家界呀,黃山呀,等等,我們被那種美景所吸引,所觸動,因此想抒發(fā)心中的情感,做了一首詩或唱一首歌或畫一幅畫?;蛘呶覀兣膸讖堈掌?,這些都是由于外部美景的誘發(fā),這就構成了一種詩境。而我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如果水平足夠高,就會令看到的人感受到其中的美,被其中的美景勝境所吸引,他們所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鄉(xiāng)鎮(zhèn)單位解聘合同范本
- 農(nóng)民在工地打工合同范本
- 公廁施工范圍合同范本
- 京西印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程個人勞務分包合同
- 公司漁業(yè)船舶買賣合同范例
- 會議家具采購合同范本
- 臨時住宿合同范本
- 借住公租房合同范例
- 修補圍網(wǎng)合同范本
- 海南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選礦實驗中心建設項目 環(huán)評報告
- htcc制備工藝書籍
- 建立高效的員工溝通與反饋機制
- 中國電信互聯(lián)網(wǎng)+酒店解決方案
- 《信息科技》學科新課標《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
- 《語用學之指示語》課件
- 《對折剪紙》課件
- 小學數(shù)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分數(shù)混合運算練習題
- 培訓學校 組織架構及部門崗位職責
- 調車作業(yè)-調車概述(鐵路行車組織)
- 【住院患者跌倒或墜床預防護理措施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3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