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軌跡2000字_第1頁
成長的軌跡2000字_第2頁
成長的軌跡2000字_第3頁
成長的軌跡2000字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制第第頁成長的軌跡2000字

20世紀中國進展心理學歷史軌跡

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從馮特1879年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試驗室開頭的,而進展心理學作為心理學重要分支學科,其歷史軌跡經受了兒童心理學到畢生進展心理學的轉變。1882年普萊爾出版的《兒童心理》標志兒童心理學的誕生,但主要以兒童作為討論對象,忽視了成人的相關討論。直到美國心理學家1930年,何林渥斯《進展心理學概論》,1935年古迪納夫人《進展心理學》,1957年。美國《心理學年鑒》采納“進展心理學”作為章的名稱,從今開頭了畢生進展心理學的討論。西方進展心理學從《兒童心理》到《心理學年鑒》以“進展心理學”文章標題經受近百年的演化進展。

那么中國進展心理學的歷史有多長?劉范認為“它既很年輕,又特別古老”。由于缺乏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條件,因此中國心理學主要是由西方心理學傳入的,逐步形成和進展起來。

1.簡要介紹西方心理學傳入中國的歷史演化過程。

1.1明代末期(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西方心理學思想傳入中國。海上新航路的開拓,西方傳教士將西方宗教學和哲學的一些書籍觀點帶如中國,其中包含了西方古代和中世紀的心理學思想。最古老的一本書是聞名傳教士利瑪竇(跟心理學有關的)(MathewRicci,1552—1610,意大利人,1583年來華)于1595年用中文撰寫的《西國記法》,全書六篇。用西方識記法學系漢字,并強調腦的作用。但這種心理學思想缺乏科學性的,比較粗略的。

1.2.西方哲學心理學和科學心理學傳入中國

清代末期和中華民國初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心理學傳入中國有兩條渠道,一是直接傳入,一是通過日本間接傳入。

當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在沿海地區(qū)的“教會學校”將中國牧師派往美國等地學習心理學,顏永京翻譯了第一部美國海文著的心理學(JosephHaven《MentalPhilosophy》),漢譯書名為《心靈學》,于1889出版上本。而海文的著作中主要沿用康德關于心理現象的劃分熟悉、情感和意志。這一時期西方心理學還處于哲學思辨當中。而在中開設最終的心理學課程的是1876年山東登州文會館(教會學校)。而“心理學”這一詞是從日本引入,由日本人西周在翻譯海文著作時采納的譯法??涤袨榈摹度毡緯恐尽窌r,在中國首次消失漢譯“心理學”

西方的科學心理學(或新心理學)傳入中國是從20世紀初,清政府的訓練制度開頭,要求學堂開設心理課程。這一時期,因“明治維新”而崛起的日本在訓練制度方面較為發(fā)達,清政府效仿,并采納日本心理學老師和教科書。京師高校堂師范館服部宇之吉,他是到中國來的第一位日本心理學老師。王國維(1877—1927)直接翻丹麥海甫定著的《心理學概論》于1907年首次出版,論述了心理學的對象及方法等問題后,分述了學問的心理學、感情的心理學和意志的心理學,明確提出“心理學必需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不行成為哲學的一部分”。

蔡元培(1868—1904)對西方科學心理學在中國的進展也起到推動作用,師從馮特,提出推動了心理系和心理討論所的設立,重視物理、生理方法討論心理問題。

1912年民國時期,陳大齊(1886—1983,北京高校心理學、哲學教授)于1918年出版《心理學大綱》,這是中國自編的最早的高校叢書,在1917年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試驗室,主要介紹馮特等國外心理學家的討論內容。

3.中國科學心理學的早期進展

中國“五四”運動前后,在“科學與民主”的口號下,科學文化有了進展,一些學者到國外留學,回國后從事心理學教學與討論,雖然也譯注國外心理學的著作以介紹西方科學心理學內容,但開頭在高校開頭建立心理系和心理學討論機構以及心理學學術組織進行多種形式的學術溝通和創(chuàng)辦心理學刊物

1920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訓練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系,并與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同在這一年建立了心理學試驗室,隨后一些高校相繼建立心理學系。

1921年成立了最早的中華心理學會。

1922年1月,中華心理學會會刊《心理》雜志出版,這是中國第一種心理學雜志。其內容涉及心理學的各個領域,但政局動蕩,經費困難停刊。

伴隨著科學心理學在中國的進展,作為中國進展心理學學科進展萌芽期的兒童心理學也開頭科學化的進程。1925年陳鶴琴著《兒童心理之討論》,這是中國心理學者最早以觀看試驗討論兒童心理的著作。西方進展心理學經受了從兒童心理學到畢生進展心理學的進展演化,而進展心理學在中國的進展也經受相同的歷史過程。

在時間上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建國前(1925—1949)與建國后(1949—2000

年)。

兒童心理學討論兒童心理進展規(guī)律的科學,年齡階段是(0-18、19歲)人從誕生(新生兒)到成熟

(青年初期)的整個階段,畢生進展心理學討論的對象是指討論個體心理發(fā)生進展的規(guī)律,即討論由誕生到老死這一階段心理發(fā)生進展規(guī)律和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

2.進展心理學在中國

2.1中國進展心理學萌芽期

(一)中國古代的進展觀點

關于個體心理進展觀的消失卻在中國古代就已有論述。第一個用進展的觀點來分析心理現象的學者是春秋時期的宏大思想家和訓練家孔子。其主要進展和訓練觀點,始終影響著人們對于個體成長進展的看法。

中國古代進展觀點主要集中在“先天與后天關系”、“進展的年齡特征”、“個體差異”、“早期訓練對進展的重要性”闡述上。

(1)先天和后天的關系是思索進展的必要前提,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薄墩撜Z.陽貨》。認為,人的進展更多受到后天的影響,人的先天稟賦差不多,但因為后天學習的結果,其習性就不同。

荀子(313一238B.C.)繼承和進展了孔子的思想,認為人的人的進展是后天自然形成。他明確區(qū)分了“性”和“偽”。性是人先天具有的熟悉力量,并具有情感顏色。偽是后天影響人的各種因素。

(2)孔子最早提出人類心理隨著年齡而進展的觀點,認為它表現為少、壯、老三個階段。并將其一生進展分為不同時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墩撜Z.為政》。這種劃分比較簡潔,但也體現了個體進展的規(guī)律。

因為持有這種進展階段的觀點,古代思想家、訓練家孟子提出“循序漸進”的訓練觀點。

(3)同時孔子“個別差異”訓練觀也體現了進展的思想:“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只有上等的聰慧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行轉變性情的,在進展中存在了“超?!迸c“落后”的不同個體,在一般進展中有差異。因此強調

訓練要“因材施教”。

4.強調訓練與進展的辯證關系:“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敝挥型ㄟ^訓練,讓同學學習學問,而不去思辨、消化形成自己的思想,就是茫茫然的;只是通過思索,而不學習學問,無法形成自己的觀點,心智也不能進展。所以,訓練對于進展很關鍵。

孔子以后各個年月都有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