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組回送作業(yè)辦法_第1頁
動車組回送作業(yè)辦法_第2頁
動車組回送作業(yè)辦法_第3頁
動車組回送作業(yè)辦法_第4頁
動車組回送作業(yè)辦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車組回送作業(yè)辦法總則為規(guī)范各型動車組回送作業(yè),確保動車組回送安全,特制定本辦法。本辦法適用于動車組有動力及無動力回送作業(yè)。同型短編動車組可以重聯(lián)回送?;厮徒M織動車組出入廠、轉屬、借用等需跨局回送時,由動車組所在地鐵路局向中國鐵路總公司調度提出回送申請,總公司下達調度命令;局管內回送時,由動車(客車)段、造修單位向鐵路局調度提出回送申請,鐵路局下達調度命令。動車組回送申請應明確編組輛數(shù)、牽引總重、全長、隨車機械師擔當,建議回送日期時刻、回送區(qū)段、回送方式、回送要求、回送徑路。調度命令須明確乘務擔當、回送方式、回送徑路等。動車組跨局回送徑路按總公司公布的跨局回送徑路執(zhí)行,局管內回送徑路由各鐵路局自行公布?;厮蛷铰钒l(fā)生變化時,須由相關路局對弓網、電務設備等匹配條件進行核準確認。動車組有動力回送時,配屬局依據(jù)調度命令規(guī)定的回送徑路,負責確認車載電務設備相關數(shù)據(jù)。有動力回送區(qū)段超過配屬局動車組司機乘務交路擔當區(qū)段時,途經局應提前安排司機帶道或值乘。動車組一般情況下不得通過半徑小于250m的曲線,且通過半徑為250m的曲線時,須限速15km/h;所有動車組不得側向通過小于9號的單開道岔和6號的對稱雙開道岔。通過和停靠1200mm以上的站臺時,須確認站臺邊緣距軌道中心線距不小于1750mm。動車組回送作業(yè)防溜設置作業(yè)按照相關規(guī)定辦理。回送分工動車組回送作業(yè)分工如下:隨車機械師:負責過渡車鉤和專用風管的拆裝,電氣連接線的連接與摘解,動車組截斷塞門操作,車門開關,連掛狀態(tài)確認,開閉機構手動操作,及連掛、解編作業(yè)中其他開關操作,運行途中動車組狀態(tài)監(jiān)控等。動車組司機:負責連掛端激活(退出)、司機室占用,操作受電弓、主斷路器、司機警惕裝置、車載列控設備,自動開啟頭罩,牽引制動試驗。運行中監(jiān)控總風壓力、蓄電池電壓及列車運行狀態(tài),配合隨車機械師安裝與拆卸過渡車鉤和專用風管。機車司機:負責機車與回送過渡車的連掛和回送過渡車與機車間車鉤、軟管摘解(單班單司機值乘由車輛乘務員負責),機車折角塞門的操作,其他按照《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規(guī)定執(zhí)行?;厮瓦^渡車押運員:負責回送過渡車與機車間軟管連接,回送車折角塞門操作。單班單司機值乘時負責回送過渡車與機車間車鉤、軟管摘解和機車與回送過渡車的連掛。其他按照《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規(guī)定執(zhí)行。負責運行過程中過渡車運行狀態(tài)的監(jiān)控與車上設備的操作。有動力回送新造或檢修出廠的動車組回送前,造修單位負責組織列控車載設備單位對ATP、LKJ、CIR狀態(tài)進行檢查確認,保證狀態(tài)良好。新造動車組出廠回送時,造修單位及ATP生產廠家應派員押運。有動力回送前,動車組技術狀態(tài)及車載行車安全設備技術性能均需滿足上線運行的條件;回送途中,動車組采用ATP/LKJ控車,按動車組標尺速度運行。安裝CTCS-3級ATP設備的動車組新造出廠時按C2模式行車,在測速雷達沒有標定時,為防止速度跳變觸發(fā)制動,最高速度250km/h。動車組運行有關要求按《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辦理。無動力回送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時列車管壓力為600kPa。使用統(tǒng)型過渡車鉤時,須確認相互連掛的車鉤中心水平線高度差不得超過50mm,如超限,由隨車機械師調整過渡車鉤高度。CRH2A/2B/2C/2E/380A(L)/380A(統(tǒng)型)/380AM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時間在2小時以內時,可使用機車直接連掛動車組的方式回送;無動力回送時間超過2小時時,必須加掛能向蓄電池供電的回送過渡車。使用回送過渡車時,回送過渡車比照客車車輛管理?;厮瓦^渡車所屬主機廠須委派具備車輛乘務員資質的押運員擔當回送過渡車值乘任務。動車組無動力回送,制動可用時限速120km/h,制動不可用時限速5km/h。動車組使用非統(tǒng)型過渡車鉤無動力回送時,CRH3、CRH380B(L)、CRH380CL型動車組通過的線路坡度不應大于20‰,CRH3型動車組重聯(lián)無動力回送限速80km/h。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時,發(fā)生緊急制動后,本務司機必須通知隨車機械師,經隨車機械師檢查過渡車鉤狀態(tài)良好后方可繼續(xù)運行。無動力回送作業(yè)具體操作見附件。附則本辦法由總公司運輸局負責解釋。本辦法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原鐵道部運輸局印發(fā)的《動車組有動力回送辦法》(運裝客車〔2008〕481號)、《動車組無動力回送作業(yè)辦法》(運裝客車〔2008〕328號)、《關于修訂CRH2、CRH3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作業(yè)辦法的通知》(運輛動車電〔2012〕2571號)、《CRH380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作業(yè)辦法》(運裝客車〔2011〕75號)同時廢止。前發(fā)其他文電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附件:1.CRH1A/1B/1E/380D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2.CRH2A/2B/2C/2E/380A(L)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3.CRH2A(統(tǒng)型)及CRH380A(統(tǒng)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4.CRH3C、CRH380B(L)、CRH380BG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5.CRH5A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6.CRH380CL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7.CRH380AM型(暫定)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

附件1CRH1A/1B/1E/380D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一、連掛準備1.動車組停車并施加停放制動;確認連掛端司機室處于激活狀態(tài);打開連掛端前端開閉機構,(CRH1B/1E型動車組在車下手動操作);斷開主斷路器,降下受電弓;確認動車組蓄電池電壓不低于97V;將DSD及ATP/LKJ隔離開關置“隔離”位。2.通過連鎖裝置切斷受電弓升弓裝置的供風。CRH1A型重聯(lián)動車組須在激活前將前車重聯(lián)端司機室內的144802號線斷開。3.確認動車組所有受電弓均處于降弓狀態(tài),連掛端開閉機構處于全開鎖閉狀態(tài)、密接車鉤處于伸出狀態(tài),制動管(BP)截斷塞門、電氣鉤頭截斷塞門在關閉位置。4.安裝過渡車鉤(CRH1B/1E型動車組不需此操作),確認安裝狀態(tài)良好。5.機車停在距離動車組約3m的位置,機車車鉤置于全開位。二、連掛作業(yè)1.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連掛,連掛后試拉,確認車鉤連接良好。2.確認機車車鉤、過渡車鉤、動車組密接鉤連掛狀態(tài)。3.連接制動軟管,打開動車組制動(BP)管折角塞門和機車折角塞門。4.將救援回送裝置控制開關置于“回送”位。三、制動試驗1.機車向動車組充風至600kPa。2.確認動車組全列制動緩解(含停放制動)。3.列車管減壓至400kPa以下。4.確認動車組全列緊急制動施加。四、運行監(jiān)控1.運行中總風壓力不低于400kPa,蓄電池電壓不低于97V,禁止操作“蓄電池”開關。2.若蓄電池電壓降至97V時,動車組司機通知本務司機申請就近車站停車升弓供電,待蓄電池充電電流變?yōu)榱愫?,動車組方可繼續(xù)回送。3.運行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發(fā)生緊急制動后須檢查過渡車鉤連接狀態(tài)。五、機車摘解1.列車停車。2.施加停放制動。3.關閉動車組連掛端制動(BP)管和機車列車管折角塞門,解開列車管連接。4.摘解車鉤。5.拆卸動車組過渡車鉤(CRH1B/E型動車組不需此操作)。6.關閉前端開閉機構(CRH1B/1E型動車組在車下手動操作)。7.將救援回送裝置控制開關置于中間位,DSD及ATP/LKJ隔離開關置正常位,CRH1A型重聯(lián)動車組須將前車重聯(lián)端司機室內的144802號線恢復。

附件2CRH2A/2B/2C/2E/380A(L)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本作業(yè)程序適用于CRH2A/2B/2C/2E/380A(L)型動車組(8輛單組、同型短編重聯(lián)或16輛長編)直接連掛,或動車組與回送車進行連掛的無動力回送。一、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1.動車組與機車連掛準備1.1動車組停車,制動手柄移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確認動車組總風缸壓力在780kPa以上,蓄電池電壓87V以上;斷開主斷路器,降下受電弓;閉合司機室配電盤內(聯(lián)解控制)和(聯(lián)解限位開關)斷路器,打開連掛端開閉機構。確認連掛端頭罩打開后,斷開(聯(lián)解控制)斷路器;閉合(救援轉換裝置)斷路器,分別將兩端司機室總配電盤內“救援轉換集控隔離開關”合上(動車組重聯(lián)回送時4個司機室總配電盤內“救援轉換集控隔離開關”都合上),準備工作完畢。1.2目視確認動車組所有受電弓均處于降下狀態(tài);確認連掛端開閉機構打開,檢查密接式車鉤、電氣連接器狀態(tài)良好。1.3安裝過渡車鉤,確認狀態(tài)良好。1.4機車停在距離動車組約3m的位置,確認機車車鉤置于全開位。2.連掛作業(yè)2.1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連掛,連掛后試拉,確認車鉤連接良好。2.2連接機車與動車組的供風管:若機車采用單管供風,將機車的列車管與動車組的BP軟管連接。打開機車的列車管和動車組BP管的折角塞門,打開“救援旁通斷”塞門,確認動車組的MR壓力達到600kPa時,關閉“救援旁通斷”塞門,打開“救援斷”塞門;若機車采用雙管供風,將機車列車管、總風管與動車組BP管、MR管連接。打開動車組BP管、MR管和機車列車管、總風管折角塞門。3.制動試驗3.1機車向動車組充風至600kPa。3.2復位動車組緊急制動,動車組制動手柄至于“運行”位。3.3確認動車組全列制動緩解。3.4列車管減壓50kPa。3.5確認動車組全列空氣制動施加。4.運行監(jiān)控4.1運行中總風壓力不低于530kPa,蓄電池電壓不低于84V。電壓降至84V時,動車組司機通知本務司機申請就近站停車后升弓充電,待蓄電池電壓高于87V以上后,動車組方可繼續(xù)回送。4.2監(jiān)視動車組的制動和緩解情況,確認途中無異常聲響和振動。4.3運行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發(fā)生緊急制動后須檢查過渡車鉤狀態(tài)。5.機車摘解5.1列車停車。5.2制動手柄移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5.3關閉機車列車管折角塞門。5.4單管供風時,關閉動車組BP管和“救援斷”塞門;采用雙管供風時,關閉動車組BP管、MR管和機車列車管、總風管折角塞門。5.5將機車與動車組的供風管分離,將動車組側BP管軟管連接器、MR管軟管連接器拆下。5.6摘解車鉤。5.7拆卸過渡車鉤。5.8恢復電器開關。二、動車組2小時以上的無動力回送1.動車組與回送過渡車的連掛1.1動車組按第一項“動車組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的第1條“機車與動車組連掛前的準備”完成全部準備工作。單編組動車組回送時,確認與回送過渡車連掛一端司機室配電盤“機車電源”斷路器為斷開狀態(tài)。動車組重聯(lián)回送時,確認重聯(lián)端兩頭車司機室和重聯(lián)動車組與回送過渡車連掛端司機室配電盤“機車電源”開關(共3處)為斷開狀態(tài),將兩根動車組連掛回送用DC100V電纜的兩端,分別壓接在重聯(lián)處兩動車組頭車DC110/100V電源變換裝置輸出端的103Y和100A7處,閉合連掛處兩頭車的“機車電源”斷路器,將靠近回送過渡車側的2號或6號車的“蓄電池接觸器”“直流電源2”“電壓檢測器”斷路器閉合保留,斷開其它所有蓄電池車的上述三個斷路器。1.2連接動車組與回送過渡車間的DC110V電源線并固定。1.3啟動回送過渡車發(fā)電機組,確認回送過渡車供電正常。1.4單編組動車組回送時,將連掛處頭車的“機車電源”開關置ON位,確認直流電壓為100V。動車組重聯(lián)回送時,閉合重聯(lián)處兩頭車的“機車電源”開關與回送車連掛端司機室配電盤“機車電源”開關,確認直流電壓為100V。2.機車連掛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與回送過渡車連掛,連掛操作按照《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3.制動試驗同動車組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4.運行監(jiān)控同動車組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5.回送過渡車摘解5.1列車停車。5.2動車組司機將動車組制動手柄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5.3停止回送過渡車向動車組供電。5.4斷開動車組與回送車連掛端司機室的“機車電源”斷路器。重聯(lián)動車組還應斷開重聯(lián)端兩司機室的“機車電源”斷路器,拆除重聯(lián)端的DC100V電纜。5.5拆下BP管軟管、MR管軟管。5.6摘解車鉤。5.7恢復電器開關。

附件3CRH2A(統(tǒng)型)及CRH380A(統(tǒng)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本作業(yè)程序適用于機車與CRH2A(統(tǒng)型)、CRH380A(統(tǒng)型)(8輛單組、同型短編重聯(lián))動車組直接連掛,或動車組與回送車進行連掛的無動力回送。一、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1.動車組與機車連掛準備1.1動車組停車,制動手柄移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確認動車組總風缸壓力在780kPa以上,蓄電池電壓87V以上,施加停放制動;斷開主斷路器,降下受電弓;閉合司機室配電盤內(聯(lián)解控制)和(聯(lián)解限位開關)斷路器,打開連掛端開閉機構。確認連掛端頭罩打開后,斷開(聯(lián)解控制)斷路器,將連掛端“警惕報警隔離”開關右旋至隔離位;閉合(救援轉換裝置)斷路器,分別將兩端司機室總配電盤內“救援轉換集控隔離開關”合上(動車組重聯(lián)回送時4個司機室總配電盤內“救援轉換集控隔離開關”都合上),準備工作完畢。1.2目視確認動車組所有受電弓均處于降下狀態(tài);確認連掛端開閉機構打開,檢查密接式車鉤、電氣連接器狀態(tài)良好,確認電鉤處于縮回位置。1.3安裝過渡車鉤,確認狀態(tài)良好。1.4機車停在距離動車組約3m的位置,確認機車車鉤置于全開位。2.連掛作業(yè)2.1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連掛,連掛后試拉,確認車鉤連接良好。2.2連接機車與動車組的供風管:若機車采用單管供風,將機車的列車管與動車組的BP軟管連接。打開機車列車管折角塞門,打開“救援旁通斷”塞門,確認動車組的MR壓力達到600kPa時,關閉“救援旁通斷”塞門,打開“救援斷”塞門;無2.3???若機車采用雙管供風,將機車列車管、總風管與動車組BP管、MR管連接。關閉“救援MR斷”塞門、打開“被救援MR通”塞門,然后再打開機車列車管、總風管折角塞門。2.4切除【CRH2A(統(tǒng)型)1、4、5、8車,CRH380A(統(tǒng)型)1、3、7、8車】停放制動。3.制動試驗3.1機車向動車組充風至600kPa。3.2復位動車組緊急制動,動車組制動手柄至于“運行”位。3.3確認動車組全列制動緩解。3.4列車管減壓50kPa。3.5確認動車組全列空氣制動施加。4.運行監(jiān)控4.1運行中總風壓力不低于530kPa,蓄電池電壓不低于84V。電壓降至84V時,動車組司機通知本務司機申請就近站停車后升弓充電,待蓄電池電壓高于87V以上后,動車組方可繼續(xù)回送。4.2監(jiān)視動車組的制動和緩解情況,確認途中無異常聲響和振動。4.3運行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發(fā)生緊急制動后須檢查過渡車鉤狀態(tài)。5.機車摘解5.1列車停車。5.2制動手柄移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恢復停放制動并施加。5.3關閉機車列車管折角塞門。5.4單管供風時,關閉動車組BP管和“救援斷”塞門;采用雙管供風時,關閉動車組BP管、MR管和機車列車管、總風管折角塞門。5.5將機車與動車組的供風管分離,將動車組側BP管軟管連接器、MR管軟管連接器拆下。5.6摘解車鉤。5.7拆卸過渡車鉤。5.8恢復電器開關。二、動車組2小時以上的無動力回送1.動車組與回送過渡車的連掛1.1動車組按第一項“動車組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的第1條“機車與動車組連掛前的準備”完成全部準備工作。單編組動車組回送時,確認與回送過渡車連掛一端司機室配電盤“機車電源”斷路器為斷開狀態(tài)。動車組重聯(lián)回送時,確認重聯(lián)端兩頭車司機室和重聯(lián)動車組與回送過渡車連掛端司機室配電盤“機車電源”開關(共3處)為斷開狀態(tài),將兩根動車組連掛回送用DC100V電纜的兩端,分別壓接在重聯(lián)處兩動車組頭車DC110/100V電源變換裝置輸出端的103Y和100A7處,閉合連掛處兩頭車的“機車電源”斷路器,將靠近回送過渡車側的2號或7號車的“蓄電池接觸器”“直流電源2”“電壓檢測器”斷路器閉合保留,斷開其它有蓄電池車的上述三個斷路器。1.2連接動車組與回送過渡車間的DC110V電源線并固定。1.3啟動回送過渡車發(fā)電機組,確認回送過渡車供電正常。1.4單編組動車組回送時,將連掛處頭車的“機車電源”開關置ON位,確認直流電壓為100V。動車組重聯(lián)回送時,閉合重聯(lián)處兩頭車的“機車電源”開關與回送車連掛端司機室配電盤“機車電源”開關,確認直流電壓為100V。2.機車連掛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與回送過渡車連掛,連掛操作按照《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3.制動試驗同動車組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4.運行監(jiān)控同動車組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5.回送過渡車摘解5.1列車停車。5.2動車組司機將動車組制動手柄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恢復停放制動并施加。5.3停止回送過渡車向動車組供電。5.4斷開動車組與回送車連掛端司機室的“機車電源”斷路器。重聯(lián)動車組還應斷開重聯(lián)端兩司機室的“機車電源”斷路器,拆除重聯(lián)端的DC100V電纜。5.5拆下BP管軟管、MR管軟管。5.6摘解車鉤。5.7恢復電器開關。

附件4CRH3C、CRH380B(L)、CRH380BG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本作業(yè)程序適用于CRH3C、CRH380BL、CRH380B(非高寒)及CRH380BG(高寒)型動車組(8輛單組、同型短編重聯(lián)或16輛長編)無動力回送。一、連掛準備1.動車組停車并施加停放制動;確認連掛端司機室處于“占用”狀態(tài);打開連掛端開閉機構,自動伸出密接式車鉤(CRH380BL手動打開連掛端開閉機構,伸出密接式車鉤);斷開主斷路器,降下受電弓;確認動車組蓄電池電壓不低于105V;退出司機室占用,拔下占用鑰匙;關斷“蓄電池”開關;將“拖曳”開關置“開”位。2.非連掛端“信號燈”開關置于“紅燈開”位;確認動車組所有受電弓均處于降弓狀態(tài);確認連掛端開閉機構處于全開鎖閉狀態(tài)、密接車鉤處于伸出狀態(tài)、制動管(BP)截斷塞門Z13和總風管截斷塞門Z17處于關閉位(與管路垂直)。3.打開Z30閥(與管路平行),關閉車鉤頂部紅色球閥(與管路垂直,除CRH380BL)。4.安裝過渡車鉤,確認安裝狀態(tài)良好。5.機車停在距離動車組約3m的位置,機車車鉤置于全開位。二、連掛作業(yè)1.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連掛,連掛后試拉,確認車鉤連接良好。2.確認機車車鉤、過渡車鉤、動車組密接鉤連掛狀態(tài)。3.連接制動軟管,打開Z13閥(與管路平行)和機車折角塞門。三、制動試驗1.機車向動車組充風至600kPa。2.確認動車組全列制動緩解。3.列車管減壓50kPa,緩解停放制動。4.確認動車組全列空氣制動施加、停放制動緩解。四、運行監(jiān)控1.運行中總風壓力不低于530kPa,蓄電池電壓不低于96V,禁止操作“蓄電池”開關。2.若蓄電池電壓降至96V時,申請就近車站停車升弓供電,待蓄電池電壓高于105V后,動車組方可繼續(xù)回送。3.運行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發(fā)生緊急制動后須檢查過渡車鉤連接狀態(tài)。五、機車摘解1.列車停車。2.施加停放制動。3.關閉動車組連掛端Z13閥、Z30閥(與管路垂直)和機車列車管折角塞門,解開列車管連接。4.摘解車鉤。5.拆卸動車組過渡車鉤,密接式車鉤手動移至中心位置(除CRH380BL、CRH380BG),打開自動車鉤鉤頭處的紅色球閥(與管路平行,除CRH380BL)。6.將“拖曳”開關置“關”位,升弓供電,關閉前端開閉機構。將“信號燈”開關置于“自動”位。

附件5CRH5A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一、連掛準備1.動車組停車并施加停放制動;連掛端司機室處于激活狀態(tài)(主控鑰匙在“激活”位);打開連掛端開閉機構;斷開主斷路器,降下受電弓;確認蓄電池電壓不低于20V。2.斷開所有車輛QEL電氣柜內照明、空調、衛(wèi)生、撒砂系統(tǒng)相關空開。3.確認動車組受電弓處于降弓狀態(tài)、連掛端頭車開閉機構打開,檢查密接式車鉤、電氣連接器狀態(tài)良好;打開Z30閥(與管路平行)。4.若回送時間超過2小時,需關閉所有頭車的N02、N07閥,并逐輛車打開BCU處的裙板,將B22.02閥關閉,鎖閉好裙板。5.將ATP的緊急制動選擇開關和警惕裝置開關分別置于隔離位,斷開激活司機室QEL電氣柜內的30Q12空開。6.安裝過渡車鉤,確認安裝狀態(tài)良好。7.機車停在距離動車組約3m的位置,機車車鉤置于全開位。二、連掛作業(yè)1.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連掛,連掛后試拉,確認車鉤連接良好。2.檢查機車車鉤、過渡車鉤、動車組密接鉤連掛狀態(tài)。3.連接制動軟管,打開Z06閥(與管路平行)和機車折角塞門。三、制動試驗1.機車向動車組充風至600kPa。2.確認動車組全列制動緩解。3.列車管減壓50kPa,緩解停放制動。4.確認動車組全列空氣制動施加、停放制動緩解。四、運行監(jiān)控1.運行中總風壓力不低于530kPa,蓄電池電壓不低于20V,禁止操作“蓄電池”開關。2.若電池電壓低于20V,應請求在就近車站停車,升弓供電,或關閉所有頭車的N02、N07閥,并逐輛車打開BCU處的裙板,將B22.02閥關閉,然后鎖閉好裙板,繼續(xù)運行。3.運行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發(fā)生緊急制動后須檢查過渡車鉤連接狀態(tài)。五、機車摘解1.列車停車。2.施加停放制動。3.關閉動車組連掛端Z30閥、Z06閥(與管路垂直),確認N02、N07閥處于開啟位;若回送時關閉了B22.02閥,逐輛恢復。4.將ATP的緊急制動選擇開關和警惕裝置開關恢復正常位,恢復激活司機室QEL電氣柜內的30Q12空開。5.關閉機車折角塞門,解開列車管連接。6.摘解車鉤。7.拆卸動車組過渡車鉤,關閉前端開閉機構。8.恢復所有車輛QEL電氣柜內照明、空調、衛(wèi)生、撒砂系統(tǒng)相關空開。

附件6CRH380CL型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一、連掛準備1.動車組停車并施加停放制動;確認動車組蓄電池電壓不低于105V,退出司機室占用,拔下司機鑰匙;關斷蓄電池。2.斷開端車斷路器43F09,隔離ATP。3.重新激活司機鑰匙,通過32S03啟動車輛蓄電池BN2供電;ASD隔離開關置于關位,拖拽開關置于開位,拔出司機鑰匙。4.非聯(lián)掛端信號燈開關置于紅燈開位;斷開各車電氣柜內的21FXX、22FXX、23FXX、24FXX、31FXX、34FXX、36FXX、42FXX、45FXX、52FXX斷路器。5.確認動車組所有受電弓均處于降弓狀態(tài);確認連掛端前端開閉機構處于全開鎖閉狀態(tài)、密接式車鉤處于伸出狀態(tài);確認Z30閥處于開通位(與管路平行);確認Z17閥和Z13閥處于關閉位(與管路垂直)。6.安裝過渡車鉤,確認安裝狀態(tài)良好。7.機車停在距離動車組約3m的位置,機車車鉤置于全開位。二、連掛作業(yè)1.機車以不超過5km/h的速度連掛,連掛后試拉,確認車鉤連接良好。2.確認機車車鉤、過渡車鉤、動車組密接鉤聯(lián)掛狀態(tài)。3.連接制動軟管,打開Z13閥(與管路平行)和機車折角塞門。三、制動試驗1.機車向動車組充風至600kPa。2.確認動車組全列制動緩解。3.列車管壓力減壓50kPa,緩解停放制動。4.確認動車組全列空氣制動施加,停放制動緩解。四、運行監(jiān)控1.運行中總風壓力不低于530kPa,蓄電池電壓不低于96V,禁止操作蓄電池開關。2.若蓄電池電壓降至96V時,申請就近車站停車升弓供電或通過32S03斷開車輛蓄電池BN2供電。3.運行中應盡量避免緊急制動,發(fā)生緊急制動后須檢查過渡車鉤的連接狀態(tài)。五、機車摘解1.列車停車。2.施加停放制動。3.關閉動車組連掛端Z13閥(與管路垂直)和機車折角塞門,解開制動軟管。4.摘解車鉤。 5.拆卸動車組過渡車鉤,將密接式車鉤縮回至正常位置,將前端開閉機構鎖閉。6.將動車組非聯(lián)掛端信號燈開關置自動位;將動車組所有斷路器及隔離開關恢復至正常工作位,升弓供電。

附件7CRH380AM型(暫定)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動車組)無動力回送操作程序本作業(yè)程序適用于機車與CRH380AM型(暫定)高速綜合檢測列車(動車組)直接連掛,或動車組與回送車進行連掛的無動力回送。一、2小時以內的無動力回送1.動車組與機車連掛準備1.1動車組停車,制動手柄移置“B7”位,保持動車組制動狀態(tài),確認動車組總風缸壓力在780kPa以上,蓄電池電壓103V以上;斷開主斷路器,降下受電弓;閉合司機室配電盤內旋鈕到“頭罩開”位,打開連掛端開閉機構。(僅06車按以上方法操作,01車需手動拆卸頭罩);閉合(救援轉換裝置)斷路器;分別將兩端司機室總配電盤內“救援轉換集控隔離開關”合上;確認救援轉換裝置設定正確(具體見附圖1);為確保電源容量,各車的斷路器必須處于回送時斷路器要求的狀態(tài)(具體見附圖2-1~2-10),準備工作完畢。1.2目視確認動車組所有受電弓均處于降下狀態(tài);確認連掛端開閉機構打開,檢查密接式車鉤、電氣連接器狀態(tài)良好。1.3安裝過渡車鉤,確認狀態(tài)良好。1.4機車停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