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斷學試題與參考答案》-岳編_第1頁
《中醫(yī)診斷學試題與參考答案》-岳編_第2頁
《中醫(yī)診斷學試題與參考答案》-岳編_第3頁
《中醫(yī)診斷學試題與參考答案》-岳編_第4頁
《中醫(yī)診斷學試題與參考答案》-岳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醫(yī)診斷學試題與參考答案精編》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岳沛平

一、望診

(一)是非題

1.神就是人體的精神活動,可以說神就是精神。(X)

2.患者神識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是假神的表現(xiàn)。(X)

3.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動,多屬痰氣凝結(jié)、阻蔽心神的癲病。(X)

4.“殘燈復明”、“回光反照”是陰陽即將離決的危候。(J)

5.從面色的青、赤、黃、白、黑等顏色變化,借以推斷內(nèi)臟的氣血盛衰。(X)

6.患者氣色鮮明,榮潤,說明病變尚輕,氣血未衰,預后良好。(J)

7.疾病過程中,從失神到得神,常提示疾病由重到輕,臟腑精氣日益來復。(J)

8.面色淡黃枯槁無華稱為萎黃,多因脾失健運,濕泛肌膚所致。(X)

9.望色中,黑色主腎虛證、瘀血證、驚風證、水飲證。(X)

10.戴陽證是血液充盈于皮膚脈絡的虛熱證。(X)

11.面色皮膚俱黃而晦暗者,為陰黃。(X)

12.客色屬于病色。(X)

13.凡表現(xiàn)為面色明潤含蓄者均屬善色。(J)

14.五色主病中,黃為脾虛濕蘊的征象。(J)

15.肥而多食,是形盛氣虛,多為脾虛有痰。(X)

16.卒倒而口開,手撒尿遺,是中風閉證。(X)

17.青少年白發(fā),皆由腎虛所致。(X)

18.小兒吐瀉傷津,或脾胃虛寒,常表現(xiàn)為囪陷。(J)

19.體型,往往代表陰陽氣血等稟賦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疾病的易感受性。(J)

20.根據(jù)五輪學說,瞳仁位于中央,候脾,屬肉輪。(X)

21.耳輪干燥焦黑,乃腎水虧極所致,多見于溫病后期及下消證。(J)

22.鼻翼煽動,喘而汗出,多是熱邪風火壅塞肺臟所致。(X)

23.口瘡又名“口破”、“口疳”,由于肺脾二經(jīng)積熱上攻所致。(X)

24.牙齦出血,但無紅腫者,多為胃火上炎。(X)

25.咽喉漫腫,色淡紅者,多為氣陰兩虧,虛火上浮。(X)

26.熱郁肺胃,充斥內(nèi)外,營血熱熾,透于肌表,從肌肉而出為斑,從血絡而出則為疹。

(V)

27.皮膚色紅,點大成片,平攤于皮膚下,摸不應手,名疹,由于病因不同,而有麻疹,

風疹,隱疹之別。(X)

28.陰斑,相對于陽斑而言,多見于頭面背上,且神志多清醒。(X)

29.外科瘡瘍中,初起如粟如米,根腳堅硬較深,麻木或發(fā)癢,頂白而痛者為癰。(X)

30.望小兒食指絡脈,食指的第一節(jié)部位,即掌指關(guān)節(jié)橫紋向遠端到第二節(jié)橫紋之間的部

位為命關(guān)。(X)

31.觀察排出物的形、色、質(zhì)、量的變化,可以測知臟氣盛衰和邪氣的性質(zhì)。(J)

32.嘔吐不化食物,都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宿食不化所致。(X)

33.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屬寒痰。(X)

34.舌質(zhì)淡胖,邊有齒痕,舌苔薄白,多屬實寒證。(X)

35.一般地說,察舌質(zhì),重在辨別正氣之虛實;察舌苔,重在辨別邪氣之淺深與性質(zhì),胃

氣之存亡。(J)

36.絳舌主病,有外感和內(nèi)傷之分,外感病多為熱入營血.,內(nèi)傷則是陽虛生寒。(X)

37.舌苔潤燥的診察,有助于推斷正氣強弱,病證的虛實及病性的寒熱。(X)

38.疾病初起,病邪居表,病勢輕淺,舌苔多?。徊⌒皞骼?,病勢深重,則舌苔多厚。(J)

39.望舌神,主要表現(xiàn)在舌質(zhì)的榮、枯和靈動方面。(J)

40.灰黑苔既主寒盛又主熱極,關(guān)鍵在于察苔之潤燥。(J)

41.白苔,常見于表證、寒證中,不主熱證。(X)

42.紅絳舌既可見于實熱證,亦可見于虛熱證,其區(qū)別在于察苔之多少。(X)

43.一般認為,邪熱愈重,苔色越黃;淡黃為熱輕,深黃為熱重,焦黃為熱結(jié)。(J)

44.黃苔,一般主熱證、里證,不見于表證、寒證、虛證中。(X)

45.舌苔的消長,反映著邪正相爭的過程,可判斷疾病的進退預后。(J)

46.觀察舌苔的剝落,可測胃氣、胃陰之存亡,判斷疾病的預后。(J)

47.舌質(zhì)紋理粗糙,形色堅斂蒼老,如舌苔黃或灰黑而燥,主實證;如舌苔白或灰黑而潤

滑,主虛證。(X)

48.齒痕舌常與胖大舌并見,主脾陽虛衰,水濕內(nèi)停。(J)

49.絳舌無苔而生芒刺者,則為邪入下焦,氣分熱極。(X)

50.舌中有芒刺,多屬胃腸熱盛。(J)

51.舌紫而腫脹者,多為心脾熱極。(X)

52.久病舌淡白而漸痿,多為氣血俱虛。(J)

53.歪斜舌,即舌體偏于一側(cè),病在左,偏向左;病在右,偏向右。(X)

54.舌體顫動,其成因不外虛損和動風兩方面。(J)

55.察舌苔腐膩,可知陽氣與濕濁的消長。(J)

(二)填充題

1.得神,即,是的表現(xiàn);假神是的假象。(①有神;②精氣

充足神旺;③垂危病人出現(xiàn)精神暫時好轉(zhuǎn))

2.神志異常,包括,以及,,等表現(xiàn)。(①煩

躁不安;②澹妄神昏;③癲;④狂;⑤癇)

3.我國正常人面色應是,這是有,有的常色,常色又

有、之分。(①紅黃隱隱,明潤含蓄;②胃氣;③神氣;④主色;⑤

客色)

4.五色主病,黑色多主證、證、證、證、證。(①

腎虛;②寒;③痛;④水飲;⑤瘀血)

5.滿面通紅,多為或。(①陽盛之外感發(fā)熱;②臟腑實熱)

6.面色黃而虛浮,稱為,多因,所致。(①黃胖;②脾氣虛衰;

③濕邪內(nèi)阻)

7.陽黃表現(xiàn)為,因所致。(①面目一身黃而鮮明如桔子色;②濕

熱薰蒸)

8.黃乃征象,主證、證。(①脾虛濕蘊;②虛;③濕)

9.面黑而干焦.多為,所致;眼眶周圍發(fā)黑,往往是或

有,或為:面色然黑而肌膚甲錯,屬。(①腎精久

耗;②虛火灼陰;③腎虛;④水飲;⑤寒濕下注的帶下?。虎摒鲅?/p>

10.面色白而無華,為;淡白,為;恍白而虛浮,多為;突然

蒼白,伴冷汗淋漓,多為。(①血虛;②氣虛;③陽虛;④陽氣暴脫)

11.善色是指,惡色是指o(①五色鮮明潤澤;

②五色晦暗枯槁)

12.小兒囪門下陷,多屬證;鹵門高突,多屬證。(①虛;

②實熱)

13.小兒食指絡脈,色紫紅,主;色鮮紅,主;色淡,主;

紫黑色,主;正常形色為。(①內(nèi)熱;

②外感表證;③虛證;④血絡閉郁;⑤色澤淺紅,紅黃相間,隱于風關(guān)之內(nèi))

14.面青頰赤,為;面青耳赤,多為;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伴

有心胸刺痛,因,,所致。(①寒熱往來之少陽病;②肝火;③心

陽不振;④血行不暢;⑤心血瘀阻)

15.胖而能食,為;胖而食少,是,多因;形瘦

食多,為;形瘦食少。是;瘦人肉消著骨,此為,。

(①形盛有余;②形盛氣虛;③脾虛有痰;④中焦有火;⑤中氣虛弱;⑥氣液干枯;⑦臟腑

精氣衰竭)

16.目窠微腫,是病初起之征;目窠內(nèi)陷,是,病屬難治;橫目斜

視是的表現(xiàn);昏睡露睛,常見于,或;瞳仁擴大,多屬于,

為瀕死危象;瞳仁縮小,多屬或,或o(①水腫;

②五臟六腑精氣已衰;③肝風內(nèi)動;④小兒脾胃虛弱i⑥慢脾風;⑥腎精耗竭;⑦肝膽火熾;

⑧勞損肝腎;⑨虛火上擾;⑩中毒)

17.耳輪干枯焦黑,多為的征象;耳背見有紅絡,伴耳根發(fā)涼,多為;

耳輪甲錯,為或有;耳內(nèi)流膿,黃膿曰“",白膿曰

“",紅膿曰"";皆由或或所致。

(①腎水虧極;②麻疹先兆;③久病血瘀;④腸癰;⑤亭耳;⑥纏耳;⑦耳風毒;⑧風熱上

壅;⑨肝膽濕熱;⑩腎虛相火上攻)

18.鼻頭色白是;鼻頭黃黑枯槁,為,亦屬惡候;鼻孔干燥,屬—證;

鼻干燥而色黑如涂煙煤者,是;酒髓鼻,多因所致;新病鼻煽氣粗,

多為;久病鼻煽氣喘而汗出,是之征。(①亡血②脾火津涸;⑨陽明熱;

④陽毒熱深;⑤血熱入肺;⑥熱邪風火壅塞肺臟;⑦肺絕)

19.唇色深紅而干者,是:口唇干裂,為:口角流涎,多

屬或;鵝口瘡,系所致;口疳,由于所致。

(①熱盛傷津;②津液損傷③脾虛濕盛;④胃中有熱;⑤胎中伏熱蘊積心脾;⑥心脾二經(jīng)

積熱上熏)

20.望齒、齦可以測知與的病變;牙齒松動稀疏,齒根外露者,多

屬或;睡中嚼齒者,多為或;牙齒光

燥如石是;枯燥如枯骨,是。(①腎;②腸胃;③腎虛;④

虛火上炎;⑤內(nèi)熱;⑥積滯;⑦陽明熱盛;⑧腎陰枯涸)

21.咽喉腫脹而痛,多屬所致;若紅色嬌嫩,腫而不甚,多

為,所致。(①肺胃熱毒壅塞;②腎水虧少;③陰虛火旺)

22.瘦瘤多因或與有關(guān);疼瘍,多

由,,結(jié)成痰核;或,結(jié)于頸項。(①

肝郁氣結(jié)痰凝;②地方水土;③肺腎陰虛;④虛火灼津;⑤感受風火時毒;⑥氣血壅滯)

23.小兒食指絡脈,色紫紅,主;色鮮紅,主;色青主

也主;色淡為;紫黑色主,為病危之象。(①

內(nèi)熱;②外感表證;③風;④痛證;⑤虛;⑥血絡閉郁)

24.舌診的臨床意義有,,,o

(①判斷正氣盛衰;②分辨病位深淺;③區(qū)別病邪的性質(zhì);④推斷病勢的進退)

25.舌神主要表現(xiàn)在舌質(zhì)的和方面;望苔質(zhì)主要觀察舌苔

的,,,,,,等

幾方面。(①榮枯;②靈動;③厚薄;④潤燥;⑤腐膩;⑥偏全;⑦剝落;⑧消長;⑨真

假)

26.舌紅絳苔白膩,在外感病表示、;在內(nèi)傷雜病時多

屬、。(①營分有熱;②氣分有濕;③陰虛火旺;④痰濁食積)

27.正常人的舌象,簡稱為,o舌診最能反映心脾的病變,故有

舌為,舌為之說。望舌質(zhì)分

為、、、;望舌苔分

為、兩方面。(①淡紅舌;②薄白苔;③心之苗;④脾之外候;⑤神;

⑥色;⑦形;⑧態(tài);⑨苔質(zhì);⑩苔色)

28.常見的四種主要苔色主病為自苔主,;黃苔

主,;灰苔主,;黑苔主,。

(①表證;②寒證;③里證;④熱證;⑤里熱證;⑥寒濕證;⑦熱極;⑧寒盛)

29.痿軟舌的主病為,,。(①氣血俱虛;②熱灼

津傷③陰虧已極)

30.發(fā)熱,咳嗽,痰黃稠,其舌質(zhì),舌苔。(①紅;②黃膩)

31.紅舌主證,易與苔并見:絳舌主病有和之分:

絳紫而干枯少津,屬、;淡紫或青紫濕潤者,多為證。

青舌主___________和。(①熱;②黃;③外感;④內(nèi)傷;⑤熱盛傷津;⑥

氣血壅滯;⑦寒凝血瘀⑧寒凝陽郁;⑨瘀血)

32.痰黃粘稠,堅而成塊者,屬痰,因之故;痰白滑而量多,易咳出者,

屬痰;痰少而粘,難于咳出者,屬痰;痰中帶血,色鮮紅者,為。

(①熱;②熱邪煎熬津液;③濕;④燥;⑤熱傷肺絡)

33.嘔吐物清稀無臭,多為嘔,多由或所致;嘔吐

物穢濁酸臭,多為嘔,因或所致;嘔吐黃綠苦水,多

為或;吐物酸腐夾雜不消化食物,多屬。(①寒;②脾

腎陽虛;③寒邪犯胃;④熱;⑤邪熱犯胃;⑥肝經(jīng)郁火;⑦肝膽濕熱;⑧郁熱;⑨食積)

(三)改錯題

1.神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

說神就是精神。(生命)

2.假神的表現(xiàn):突然額赤如妝,突然日暗睛迷,瞳神呆滯,突然言語轉(zhuǎn)清亮,突然能

食,是臟腑功能衰敗的表現(xiàn)。(①突然目光轉(zhuǎn)亮;②陰陽即將離絕)

3狂病表現(xiàn)為淡漠寡言,悶悶不樂,精神癡呆,喃喃自語,哭笑無常,多由肝風挾痰阻

蔽神明所致。(①癲??;②痰氣郁結(jié))

4.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和水飲。(驚風)

5.戴陽證,是指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蒼白,卻兩頰潮紅嬌嫩,游移不定,多為陰虛火

旺之虛熱證。(①兩額泛紅如妝,嫩紅帶白;②虛陽浮越;③真寒假熱之危重證候)

6.無論兒童或成人,頭搖不能自主,多為風熱頭毒上攻或精血不足所致。(①風?。?/p>

②氣血虛衰)

7.“斑禿”是指青壯年頭發(fā)稀疏易落,多屬血虛受風。(突然大片脫發(fā))

8.耳內(nèi)流膿,皆由足少陽、于少陰二經(jīng)風熱上壅,或肝膽濕熱,或腎虛相火上攻所致。

(①足少陰;②手少陽)

9.形如粟粒,色紅而高起,摸之礙手,名幽;多由于熱郁肺胃,充斥內(nèi)外,營血熱

熾,透于肌表,從肌肉而出。(①疹;②從血絡而出)

10.起于淺表,形小而圓,紅腫熱痛不甚,易化膿,膿潰即愈,名遁,多由濕熱火毒內(nèi)

蘊或臟腑蘊積濕熱,氣血塞滯而成。(①療;②暑濕阻于肌膚)

11.小兒食指絡脈,色紫紅的,主血絡郁閉;色鮮紅的,主內(nèi)熱。(①內(nèi)熱;②外感

表證)

12.痰清稀而多泡沫者,多屬寒痰;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點者,多屬濕痰。(①風

痰;②寒痰)

13.《辨舌指南》說:“辨舌質(zhì),可察六淫之淺深;視舌苔,可決五臟之虛實?!保á僖?/p>

舌苔;②察舌質(zhì))

14.裂紋舌主病有三:一是熱盛傷陰;一是熱毒熾盛,深入血分;一是濕熱蘊了血分。

(①血虛不潤;②脾虛濕侵)

15?瘦薄舌主熱盛傷陰和瘀血。(①氣血兩虛;②陰虛火旺)

16.膩苔多是陽熱有余,蒸騰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①濕濁內(nèi)蘊;②陽氣被遏)

17.舌上滿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積,捫之不燥,為腐苔,常見于食積痰濁為患。(①

積粉苔;②瘟疫或內(nèi)癰)

(四)單項選擇題

1.陽氣暴脫的患者,面色多為:

①淡白;②胱白;③蒼白;④兩頷潮紅,色澤鮮艷。(③)

2.陽黃是指:

①面色黃而虛??;②面色黃而晦暗;③肌膚發(fā)黃;④以上都不是。(④)

3.虛陽上越可見:

①兩額潮紅;②滿面通紅;③面色蒼白,時而泛紅如妝;④面色青灰。(③)

4.患者面色淡白消瘦,精神不振,動作遲緩,氣短懶言。聲低氣怯,此屬:

①得神;②少神;③失神;④假神。(②)

5.陽氣不足,面色多為:

①口光白而虛?。虎诘锥?;③面色黃而虛??;④目眶周圍晦黑。(①)

6.陰黃是指:

①面色淡黃枯槁無華;②面色黃而虛??;③面、目、身俱黃而鮮明;

④面、目、身俱黃而晦暗。(④)

7.腎陽虛衰、陰寒凝滯,面色多為:

①面色釐黑;②面身黑而肌膚甲錯;③面身黑而干焦;④面色蒼白,時而泛紅如妝。(①)

8.臟腑陽熱亢盛的實熱證,面色多為:

①滿面通紅;②兩額潮紅,色澤鮮艷;③面色蒼白,時而泛紅如妝;④以上都不是。(①)

9.下列哪一項不會出現(xiàn)面色蒼白?

①陽氣暴脫;②氣隨血脫;③陰寒凝滯,經(jīng)脈拘急

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不能上榮于面。(④)

10.濕熱郁蒸、膽汁外溢,常表現(xiàn)為:

①萎黃;②陽黃;③黃胖;④陰黃。(②)

11.面色淡自而消瘦,多為:

①陽氣不足;②營血虧虛;③陽氣暴脫;④脾虛濕盛。(②)

12.小兒津液損傷,常表現(xiàn)為:

①囪填;②囪陷;③解顱:④頭大面腫。(②)

13.片狀脫發(fā),多為:

①腎氣虧虛;②精血不足;③血虛受風;④血熱。(③)

14.根據(jù)五輪學說,白睛屬:

①心;②肝;③肺;④腎。(③)

15.肝經(jīng)風熱,常表現(xiàn)為:

①目眥赤;②白睛赤;③眼胞紅腫;④全目赤腫。(④)

16.腎精虧極,精不上榮,常表現(xiàn)為:

①耳輪色白;②耳輪色青;③耳輪干枯焦黑;④耳輪甲錯。(③)

17.下列哪一項不是外感熱病中斑疹順證的表現(xiàn)?

①色紅活而榮潤;②分布均勻,疏密適中;

③先見于四肢,后延及胸腹;④熱退神清。(③)

18.濕熱蘊結(jié)的舌苔多為:

①黃薄而干;②黃白相兼;③薄黃而滑潤;④苔黃而膩。(④)

19.痿軟舌、短縮舌均可見于:

①痰濕內(nèi)阻;②寒凝經(jīng)脈;③熱盛津傷;④肝風內(nèi)動。(③)

20.歪斜舌常見于:

①氣虛;②血虛;③邪熱亢盛;④肝風挾痰。(④)

21.下列既可見于熱證,又可見于寒證的舌象是:

①紅舌;②絳舌;③淡白舌;④紫舌。(④)

22.陰虛火旺的舌象可見:

①舌紅苔黃厚;②舌紅苔自;③舌絳苔少;④舌紅苔灰黑而膩。(③)

23.舌色淡白而有裂紋,多屬:

①陽虛;②血虛;③陰虛;④熱盛津傷。(②)

24.舌質(zhì)紅,苔焦黃,多屬:

①濕遏熱伏;②燥熱內(nèi)結(jié);③陰精虧虛;④邪熱入營。(②)

25.久病舌紅少苔,多見于:

①邪熱蘊肺;②胃熱亢盛;③肝膽火盛;④陰虛內(nèi)熱。(④)

26.下列哪一項不屬于血虛的舌象?

①淡白舌;②瘦薄舌;③裂紋舌;④強硬舌。(④)

27.舌色淡白而胖嫩,苔白滑,多屬:

①氣血虧虛;②陽虛水濕不化;③熱盛津傷;④風寒表證夾濕。(②)

28.舌紅,苔薄黃少津,多屬:

①邪熱入營傷津②邪熱深重,胃腸熱結(jié);

③邪熱入氣,津液已傷;④風熱犯表傷津。(③)

29.苔白厚如積粉,多由于:

①痰濕、食積內(nèi)阻;②外感穢濁之邪,熱毒內(nèi)盛;

③表邪不解,津液已傷;④邪初入里,熱未傷津。(②)

30.舌淡白而胖嫩,多為:

①氣血虧虛;②陽氣虛衰;③風寒表證;④陰寒內(nèi)盛。氣血凝滯。(②)

31.舌尖紅赤,多屬:

①心火亢盛;②肝膽火旺;③胃腸熱極;④下焦熱盛。(①)

32.舌紅絳而顫動,苔黃而干燥,多屬:

①血虛生風;②陰虛動風;③熱極生風;④肝風挾痰。(③)

33.下列哪一項不是熱證的表現(xiàn)?

①舌淡而青紫濕潤;②舌紅而痿軟;③苔灰黑而干;④苔黃膩。(①)

34.燥熱犯肺常表現(xiàn)為:

①痰多色白清??;②痰黃粘稠;③痰多色白滑而易咯;④痰少色白極粘難咯。(②)

35.肺癰常表現(xiàn)為:

①痰稀多泡沫:②咳痰如米粥,膿血腥臭;

③干咳痰少,挾有血絲;④痰多色白而易咯。(②)

36.胃氣虛寒,常表現(xiàn)為:

①嘔吐痰涎清稀量多;②嘔吐酸腐食物;

③嘔吐物色黃味苦;④嘔吐物混濁質(zhì)稠味酸。(①)

37.小兒指紋在氣關(guān)者,為:

①正常;②邪已深入,病情較重;③邪淺病輕;④病情危重。(②)

38.小兒外感風寒,其食指紋色常表現(xiàn)為:

①淡紅;②鮮紅;③紫紅;④淡白。(②)

39.脾虛證易出現(xiàn):

①全目紅腫;②目眥赤爛;③目眥淡紅;④目窠浮腫。(④)

40.診斷為正常舌象,哪一項是錯誤的:

①舌體柔軟;②舌質(zhì)嬌嫩;③舌質(zhì)淡紅;④舌苔薄白。(②)

41.歉部潮紅者屬于:

①陽明實熱;②陰虛內(nèi)熱;③心火亢盛;④真寒假熱。(②)

42.表情淡漠,悶悶不樂,哭笑無常,神情發(fā)呆者為:

①肝陽化風;②痰迷心竅;③心血瘀阻;④痰火擾心。(②)

(五)多項選擇題

1.假神多見于:

①久病重病者:②脾氣虛弱者;③肝氣郁結(jié)者;

④痰迷心竅者;⑤精氣極度衰弱者;(①⑤)

2.五色主病中,青色所主的病證是:

①寒證;②痛證;③失血證;④瘀血證;⑤驚風證。(①②④⑤)

3.五色主病中,黃色所主的病證是:

①虛證;②寒證;③失血證;④濕證;⑤驚風證。(①④)

4.陰黃的病因病機是:

①濕熱內(nèi)蘊;②寒濕內(nèi)盛;③瘀血內(nèi)阻;

④肝膽失疏,膽汁外溢⑤脾陽被困。(②③④⑤)

5.病態(tài)表現(xiàn)為動、強、仰、伸者,為:

①病在表;②屬陰;③屬陽;④多寒;⑤多熱。(①③⑤)

6.患者表現(xiàn)為臥時身輕,自能轉(zhuǎn)側(cè),面常向外者,多屬:

①陽證;②陰證;③實證④虛證;⑤熱證。(①③⑤)

7.鼻煽,可見于:

①肺熱;②肺腎精氣虛衰;③陰虛內(nèi)熱;④燥邪犯肺;⑤脾氣下陷。(①②)

8.痰火擾心的狂病,可出現(xiàn):

①煩燥不寧;②登高而歌,棄衣而走;③呼號怒罵,語言粗魯;

④突然昏仆,四肢抽動;⑤舌紅,苔黃膩。(①②③⑤)

9.弄舌不已,常見于:

①疫毒攻心:②正氣已絕:③動風先兆;④小兒智能發(fā)育不良;⑤寒凝經(jīng)脈。(③④)

10.膩苔提示;

①陰血不足;②痰飲內(nèi)停;③濕濁內(nèi)蘊;④食積不化;⑤胃熱熾盛。(②③④)

11.胃陰虧虛的舌象可見:

①紅舌;②胖舌;③瘦薄舌;④剝落苔;⑤黃厚苔。(①③④)

12.下列哪些經(jīng)絡與舌有直接聯(lián)系:

①手少陰經(jīng);②手太陰經(jīng);③足太陰經(jīng);④足少陰經(jīng);⑤足厥陰經(jīng)。(①③④⑤)

13.陽氣虛弱者可見:

①齒痕舌;②芒刺舌;③蒼老舌;④胖嫩舌1⑤淡白舌。(①④⑤)

14.正常舌象可以出現(xiàn):

①淡紅舌;②齒痕舌;③裂紋舌;④薄白苔;⑤潤苔。(①④⑤)

15.肝風內(nèi)動,痰瘀交阻的舌象可以出現(xiàn):

①強硬舌;②歪斜舌;③震顫舌;④膩苔;⑤青紫舌。(①②③④⑤)

16.熱極生風的舌象可以出現(xiàn):

①淡白舌:②紅絳舌:③震顫舌;④白苔;⑤黃苔。(②③⑤)

17.陽氣虛弱,痰濕內(nèi)盛的舌象可以出現(xiàn):

①淡白舌:②胖嫩舌;③白苔;④灰黑苔;⑤膩苔。(①②③④⑤)

18.陽氣虛弱,陰寒凝滯,血行不暢的舌象可以出現(xiàn):

①淡紅舌:②淡白舌:③青紫舌;④自滑苔:⑤黃燥苔。(②③④)

19.絳舌多見于:

①熱入營血;②陰虛火旺;③氣分實熱;④熱極生風;⑤氣血虛極。(@@④)

20.青紫舌的成因多由:

①熱入營血,營陰受灼,氣血不暢;②陰寒凝滯,血行滯澀;

③氣滯不通,瘀血內(nèi)阻;④痰濕內(nèi)盛,陽氣被抑;⑤氣血虧虛,舌體失榮。(②③)

21.氣血虧虛的舌象可表現(xiàn)為:

①淡白舌;②痿軟舌;③震顫舌;④短縮舌}⑤瘦薄舌。(①@@④⑤)

22.舌診的臨床意義是:

①判斷正氣盛衰;②辨別病位淺深;③區(qū)別病邪性質(zhì);

④推斷病勢進退;⑤估計預后吉兇。(①@?④⑤)

23.表證的舌象可見:

①淡紅舌;②淡白舌;③紅舌;④薄白苔;⑤白膩苔。(①④)

24.望神主要是觀察病人的:

①形色;②神志;③眼神;④動作;⑤表情。(①②③④⑤)

25.舌質(zhì)淡紫或青紫濕潤,多因:

①邪熱壅滯;②陰寒凝滯;③陰液耗傷;④血脈瘀滯;⑤陽氣不足。(②④⑤)

26.紅舌常見于:

①里熱證;②熱極證;③陰虛證;④氣虛證;⑤血瘀證。(①③)

27.渴不多飲,在下列哪些證中可出現(xiàn):

①濕熱證;②陰虛證;③痰飲內(nèi)停;④瘀血內(nèi)阻;⑤陰寒內(nèi)盛。(①②③④)

(六)問答題

1.望診的內(nèi)容及其臨床意義是什么?

答:望診為四診之一,是醫(yī)生運用視覺,對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況及其排出物等進

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況的一種診察方法。其內(nèi)容可分為總體全身望診和分

部局部望診??傮w望診包括望神、色、形、態(tài);局部望診包括望頭頸五官、舌象、皮膚、絡

脈、排泄物及分泌物等項。

通過外部觀察之所以能夠了解內(nèi)在的病變,是因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的外部和

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特別是面部、舌部和臟腑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因此,通過觀察病人

外部的異常變化,可以測知內(nèi)在臟腑氣血的病變。正如《靈樞?本臟篇》說:“視其外應,

以知其內(nèi)藏,則知所病矣

2.何謂神?望神的臨床意義是什么?為什么望神

重在察目?

答: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稱。其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

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可以說神就是生命;狹義的神,乃指人體的精神活動,可以說神就是精

神。

神不能脫離形體而單獨存在,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云“形與神俱”形神合一”,

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則神旺,形衰則神憊;神是以精氣為物質(zhì)基礎(chǔ)的,《靈樞?本神篇》說:

“兩精相搏,謂之神?!笨梢娚駚碜韵忍熘珰馀c后天之水谷,精盛納多則神旺,精衰納少

則神疲;《靈樞?平人絕谷篇》中云:“五臟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惫噬袷桥K腑精氣

盛衰的外露征象,是五臟六腑功能的體現(xiàn)。所以,對神的觀察,可以了解病人的精氣盈虧,

臟腑盛衰,疾病輕重與預后。

作為生命活動表現(xiàn)的神,是通過意識狀態(tài)、語言、呼吸、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等方面表

現(xiàn)出來的,而主要可以通過兩目反映出來。由于目為五臟六腑精氣之所注,內(nèi)通于腦,為肝

之竅,心之使,因而有“神藏于心,外候在目”的說法。所以望神尤應重在察目。

3.如何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xiàn)上區(qū)別癲、狂、癇?

答:癲、狂、癇三者,雖都屬于神志異常,精神錯亂的疾病,但它們之間的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xiàn)卻不盡相同。

癲病表現(xiàn)為淡漠寡言,悶悶不樂,精神癡呆,喃喃自語,哭笑無常。多由痰氣郁結(jié),阻

蔽神明所致。問或亦有神不守舍,心脾兩虛者。

狂病多表現(xiàn)為瘋狂怒罵,打人毀物,不避親疏,或登高而歌,棄衣而走,或自高賢,自

辯智,自尊貴,少臥不饑,妄行不休。多由氣郁化火,痰火擾心所致;或為陽明熱盛,邪熱

擾亂神明;或由蓄血瘀阻,蒙蔽神明。

癇病多表現(xiàn)為突然昏倒,嘔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多由肝風挾痰,上竄蒙蔽清

竅1或?qū)偬祷饠_心,肝風內(nèi)動。

4.得神、失神、假神的臨床表現(xiàn)如何?有何臨床意義?

答:得神的表現(xiàn)是:神志清楚,語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內(nèi)含;而色榮潤含蓄,表情

豐富自然;反映靈敏,動作靈活,體態(tài)自如;呼吸平穩(wěn),肌肉不削。這是正常人的神氣,即

使有病,也是臟腑功能不衰,預后良好。

失神包括邪盛神亂與精虧神衰兩種。

邪盛神亂的表現(xiàn)是:神昏澹語,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或卒倒神昏,兩手握固,牙關(guān)緊

急。提示邪氣亢盛,熱擾神明;或肝風挾痰蒙蔽清竅,閉阻經(jīng)絡。屬精氣失調(diào),功能嚴重障

礙,多見于急性重病實證,預后不良。

精虧神衰的表現(xiàn)是:兩目晦暗,目光無神,面色無華,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識模糊,

骨枯肉脫,形體羸瘦,反應遲鈍,手撒尿遺。提示精氣大傷,功能衰減,多見于慢性久病虛

證,預后不良。

假神的表現(xiàn)是:久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轉(zhuǎn)佳,目光轉(zhuǎn)亮,言語不休,想見親

人;或病至語聲低微斷續(xù),忽而清亮起來;或原來面色晦暗,突然頷赤如妝;或原來毫無食

欲,忽然食欲增強。古人喻為“殘燈復明”,“回光反照這是由于精氣衰竭已極,陰不斂

陽,以致虛陽外越,暴露出-時“好轉(zhuǎn)”的假象。

5.常色和病色各有什么特征?辯別善色與惡色

有什么意義?

答: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時面部的色澤。其特征光明潤澤,含蓄不露,五色和血

色相間而見??傊?,不論何色,只要有神氣、有胃氣便是常色。

病色是指人體在疾病狀態(tài)時的面部色澤,其特征是:五色鮮明暴露,色澤晦暗枯槁,或

雖明潤含蓄,但不應時應位,或某色獨見,皆為病色。

凡五色光明潤澤者為善色,說明雖病而臟腑精氣未衰,胃氣尚榮于面,多預后良好。凡

五色晦暗枯槁者為惡色,說明臟腑或有敗壞,胃氣已竭,不能榮潤,多預后不佳。

6.簡述病理五色主病的要點?

答:青色:主寒證,痛證,瘀血和驚風。赤色:主熱證,赤甚屬實熱,微赤為虛熱。黃

色:主虛證,濕證。白色:主虛證,寒證,脫血,奪氣。黑色:主腎虛,寒證,痛證,水飲

和瘀血。

7.何謂斑疹?外感熱病中如何辨別斑疹的順證和逆證?

答:斑和疹都是皮膚上的病變,是疾病過程中的?個癥狀。斑,色紅,點大成片,平攤

于皮膚下,摸不應手;疹,形如粟粒,色紅而高起,摸之礙手。

外感熱病中,斑疹布點稀少,色紅,身熱,先從胸腹出現(xiàn),然后延及四肢,同時熱退神

清,是邪氣透泄的佳兆,是輕證、順證。若布點稠密,色現(xiàn)深紅或紫黑,并且斑疹先從四肢

出現(xiàn),然后內(nèi)延胸腹,同時大熱不退,神志昏迷,為正不勝邪,邪氣內(nèi)隱,是重證、逆證。

斑疹色黑而晦暗滯焦枯的,較危重。

8.如何望小兒食指絡脈?其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

答:望小兒食指絡脈的方法是:醫(yī)生用左手握住小兒食指,以右手拇指在小兒食指掌側(cè),

從指端向掌端推幾次,用力適中,使指紋顯現(xiàn),便于觀察。

食指絡脈的顯現(xiàn)部位,可分為風、氣、命三關(guān)。食指的第節(jié)部位為風關(guān),即掌指關(guān)節(jié)

橫紋向遠端至第二節(jié)橫紋之間;第二節(jié)為氣關(guān),即第二節(jié)橫紋至第三節(jié)橫紋之間:第三節(jié)為

命關(guān),即第三橫紋至食指末端。

觀察絡脈主要是觀察絡脈的色澤、長短、浮沉等方面的異常變化。

浮沉一分表里:絡脈浮露者為病在表;絡脈沉穩(wěn)者,為病邪在里。故《幼幼集成》中云:

“指紋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膚未足愁?!庇帧昂鲋陵P(guān)紋隱隱沉,已知入里病方深?!?/p>

淡滯一辨虛實:色淺者病輕,深者病重。指紋色淡不澤者,多屬虛證,往往是氣血不足,

脈絡失養(yǎng)所致;指紋色深暗滯者,多屬實證,為邪氣有余,脈絡郁滯所致;

紅紫一辨寒熱:指紋鮮紅者,多屬外感風寒之邪;色紫紅者,多屬里熱證;色淡黃為脾

虛;色白為疳病;色紫黑者為血絡郁閉,多屬病危之象;指紋色青,多主驚風或痛證。

長短一定輕重:絡脈顯現(xiàn)于風關(guān)者是為邪在絡,邪淺病輕:透于氣關(guān)者,為邪入經(jīng),病

邪深入,病重;指紋達命關(guān)者,多為邪入臟腑,病情危重;若伸至甲根,稱為“透關(guān)射甲”,

病情則多屬兇險。故《幼幼集成》中說:“初起風關(guān)證未央,氣關(guān)紋現(xiàn)急須防,乍臨命位誠

危急,射甲通關(guān)病勢彰二

9.何謂舌診?試述舌診診斷疾病的原理?

答:舌診是通過觀察舌質(zhì)和舌苔的變化以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是望診的重要組成部分。

舌與全身臟腑經(jīng)絡之間通過經(jīng)筋和經(jīng)別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心主血,肺主氣,舌為心之

苗,為脾之外候,脾胃又為氣血生化之源;胃津、腎液通過金津、玉液上潮于舌。

故通過觀察舌質(zhì)和舌苔的變化,可以判斷臟腑、氣血津液的盛衰。一旦臟腑氣血津液發(fā)

生病變,則可從舌上反映出來,此即舌診的原理。

10.試述舌診的臨床意義?并舉例說明.

答:舌象的變化,能客觀地反映正氣盛衰、病邪深淺、邪氣性質(zhì)、病情進退,可以判斷

疾病轉(zhuǎn)歸和預后,可以指導處方遣藥。茲分述如下:

(D判斷正氣盛衰:如舌質(zhì)紅潤為氣血旺盛;舌質(zhì)淡白,為氣血虛衰。苔薄白而潤,是

屬胃氣旺盛;舌光無苔則為胃氣衰敗,或胃陰枯竭。

(2)分辨病位深淺:苔薄為疾病初期,病位尚淺,多屬表證;苔厚則病邪漸入于里,病

位較深,病多屬里:舌質(zhì)絳,是為邪熱入營血,病位深入,病情危重。

(3)區(qū)別病邪性質(zhì):黃苔多主熱邪,白滑苔則主寒邪,腐膩苔多是食積痰濁,黃厚膩苔

則是濕熱,舌偏歪多為風邪,舌有瘀斑、瘀點則是瘀血。

(4)推斷病情進退:由于舌苔往往隨正邪消長和病情的進退呈相應的動態(tài)變化,特別是

在外感熱病中,變化十分迅速。如舌苔由白轉(zhuǎn)黃,又進一步變灰黑,說明病邪由表入里,由

輕轉(zhuǎn)重,由寒化熱;舌苔由潤轉(zhuǎn)燥,多是熱漸盛而津液漸傷;若苔山厚轉(zhuǎn)薄,山燥轉(zhuǎn)潤,往

往是病邪漸退,津液復生。

總之,舌診是比較重要的一種診察方法,對臨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必須結(jié)合其它診

法,互相參照,全面分析,才能獲得正確的診斷。

11.虛熱證和實熱證都出現(xiàn)紅、絳舌,兩者如何鑒別?

答:較淡紅舌為深的,甚至呈鮮紅色,稱為紅舌。主熱證。若屬實熱證,舌鮮紅而起芒

刺;若屬虛熱證,則舌鮮紅而少苔,或有裂紋或光紅無苔。

較紅舌更深的,為絳舌。外感溫病熱入營血,則見舌絳或有紅點,芒刺;內(nèi)傷雜病陰虛

火旺,則見舌絳少苔或無苔,或有裂紋。

12.紫舌有寒熱之分,應如何區(qū)別?

答:舌質(zhì)色紫,即為紫舌,主病有寒熱之分。熱盛傷津,氣血不暢,熱瘀互結(jié),常表現(xiàn)

為舌絳紫而干枯少津;陰寒內(nèi)盛或陽虛陰盛,氣血凝滯,寒瘀互阻,常表現(xiàn)為舌淡紫或青紫

濕潤。

13.胖大舌與齒痕舌兩者有何聯(lián)系:其病機是什

么?

答:舌體較正常舌為大,伸舌滿口的,稱胖大舌。由于舌體胖大,受齒緣壓迫,使舌體

邊緣見牙齒的痕跡,從而形成齒痕舌,故兩者常同時并見。

胖大舌,多因水濕痰飲阻滯所致。若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屬脾腎陽虛,津液不化,

以致積水停飲。若舌淡紅或紅而胖大,伴黃膩苔,多是脾胃濕熱與痰濁相搏,濕熱痰飲上溢

所致。

由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以致舌體胖大,因此,齒痕舌主脾虛和濕盛。若淡白而濕潤,

則屬寒濕壅盛;淡紅而有齒痕,多是脾虛或氣虛。

14.裂紋舌可見于哪些病證?如何區(qū)分?

答: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淺不一。各種形態(tài)明顯的裂溝,稱為裂紋舌,統(tǒng)屬陰血虧損,

不能榮潤舌面所致。其主病有三個:一是熱盛傷陰或陰虛液涸,伴舌紅絳;二是血虛不潤,

伴舌淡白;三是脾虛濕侵,伴舌淡白胖嫩,邊有齒印。

15.黃苔、灰苔、黑苔主病有何不同?

答:一般來說,黃苔多主里證、熱證。淡黃主熱輕,深黃主熱重,焦黃為熱結(jié)。外感病,

苔由白轉(zhuǎn)黃,為表邪入里化熱的征象。在內(nèi)傷雜病中,多見于臟腑機能亢盛,或里熱熾盛,

故常與紅舌并見。另外,舌淡胖嫩,苔黃而滑潤者,多是陽虛水濕不化。

灰苔,亦主里證,但有寒熱之分。苔灰而干,多屬熱熾傷津,或為陰虛火旺。苔灰而潤,

多見于痰飲內(nèi)停,或為寒濕內(nèi)阻。因此,由白苔晦暗轉(zhuǎn)化而成多為寒濕??;由黃苔轉(zhuǎn)化而成

多為熱性病。

黑苔,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黃苔轉(zhuǎn)化而來。常見于疾病嚴重階段。主里證也有寒

熱之分。若苔黑而燥裂,甚則芒刺,多為熱極津枯;若黑而滑潤,多屬寒盛陽衰。

總之,黃、灰、黑苔,雖都屬里證。但都有寒熱之分,必須進一步觀察其舌苔的滑潤與

干燥情況。若燥,甚則生芒刺者,熱盛無疑。若苔滑潤多津者,不論苔色如何.多為寒盛或

水濕不化。

16.什么是腐、膩苔,各主何病證?

答:苔質(zhì)顆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揩之可去,稱之為“腐苔”。多

因陽熱有余,蒸騰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多見于食積痰濁為患,也見于內(nèi)癰和濕熱口糜。

苔質(zhì)顆粒細膩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上面罩一層油膩狀粘液,稱之為“膩苔”。

多是濕濁內(nèi)蘊,陽氣被遏所致,其主病為:濕濁,痰飲,食積,濕熱,頑痰等。

17.觀察舌苔的厚薄、潤燥有何臨床意義?

答:觀察舌苔的厚薄,能幫助了解病邪的輕重及病情的進退。初病,邪在表,病輕,舌

苔多??;病傳里,病情重,或內(nèi)有積食痰濕積滯者,舌苔多厚。苔山薄增厚,為病邪由表入

里,病情由輕轉(zhuǎn)重,為病進;苔由厚變薄,為邪氣得以內(nèi)消外達,病情由重轉(zhuǎn)輕,多屬病退。

舌面潤澤,是干濕適中的正常舌象,說明病中津液未傷。燥苔主病是:熱盛傷津,陰液

虧耗,陽虛氣不化津,燥氣傷肺?;ΤR娪陉柼摱碉嬎疂駜?nèi)停。

舌苔由潤轉(zhuǎn)燥,多是熱漸盛而津漸傷;舌苔山燥轉(zhuǎn)潤,往往是病邪漸退,津液漸生。

18.什么叫短縮舌?其形成機理如何?怎樣區(qū)別?

答:舌體緊縮不能伸長,稱為“短縮舌”。其成因有三:一是寒凝筋脈,則舌多淡白或

青紫而濕潤;一是痰濁內(nèi)阻,多舌胖而苔粘膩;一是熱盛傷津動風,舌多紅絳而干;-是氣

血俱虛,則舌多淡白胖嫩。

19.紅絳舌與白膩苔能同時并見嗎?為什么?試舉例說明.

答:在一般情況下,舌質(zhì)與舌苔的變化是統(tǒng)一的,其主病往往是兩者的綜合,如內(nèi)有實

熱,多見舌紅苔黃而干;病屬虛寒,多見舌淡苔白而潤。但有時舌質(zhì)與舌苔的主病雖矛盾但

實際上也是兩者的綜合,臨床上常見到如紅絳舌而兼臼膩苔的,在外感熱病中,屬營分有熱,

氣分有濕;在內(nèi)傷病中,則多是陰虛火旺而又有痰濁食積。這些都需要結(jié)合臨床實際,具體

分析,靈活權(quán)變。

20.在診斷疾病時,為何要舌質(zhì)、舌苔合參?

答:?般來說,舌質(zhì)主要反映臟腑氣血的盛衰;舌苔主要反映病位的淺深,病變的性質(zhì)

邪正消長的情況。在分別掌握舌質(zhì)、舌苔的基本變化及其主病的同時,還應注意到舌質(zhì)和舌

苔的相互關(guān)系,并將二者結(jié)合起來進行分析,即舌質(zhì)、舌苔合參。

在一般情況下,舌質(zhì)和舌苔的變化是統(tǒng)一的,其主病往往是兩者的綜合。例如,內(nèi)有實

熱,多見舌紅苔黃而干;病屬虛寒,則多見舌淡苔白而潤。但也有舌質(zhì)和舌苔變化不一致的

情況。這可能與舌質(zhì)、舌苔對病理變化的反映快慢不同所致。如白苔一般主寒主濕,但紅絳

舌兼白干苔,多屬燥熱傷津。由于燥氣化火迅速,苔色未能轉(zhuǎn)黃,便已進入營分階段。再如

白積粉苔,也主熱邪熾盛,并不主寒。因此,這種時候,就需要結(jié)合臨床實際情況,具體分

析。當然,舌象是重要的參考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指標。除了舌質(zhì)、舌苔合參之外,此時更

需要進行四診合參。

二、聞診

(一)是非題

1.新病,內(nèi)傷或外感而致肺氣不宣,清肅失職的音啞或失音,稱之為“金破不鳴”。(X)

2.神識癡呆,精神抑郁,舉止失常,喃喃自語,苔膩脈滑者,是痰火擾心之證。(X)

3.神識不清,語言重復,時斷時續(xù),聲音低弱,為“奪氣”,乃中氣大虛之征。(X)

4.嗅氣味是指嗅病人體內(nèi)所發(fā)出的各種氣味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氣味。(J)

5.由于聲音和氣味都是臟腑生理和病理活動中產(chǎn)生的,所以通過聞診能反映臟腑的生

理和病理變化。(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