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古文專講專練:誡子勸學篇(教師版)小學人教統(tǒng)編版_第1頁
6-小古文專講專練:誡子勸學篇(教師版)小學人教統(tǒng)編版_第2頁
6-小古文專講專練:誡子勸學篇(教師版)小學人教統(tǒng)編版_第3頁
6-小古文專講專練:誡子勸學篇(教師版)小學人教統(tǒng)編版_第4頁
6-小古文專講專練:誡子勸學篇(教師版)小學人教統(tǒng)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專題06誡子勸學篇(教師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教育連接的紐帶。從小學開始進行文言文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為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何為文言文?美好的意思。文美好的意思。文美好的語言文章言文言文美好的語言文章言文言文表述,記載等意思。表述,記載等意思。文文作品、文章等意思。作品、文章等意思。①要根據(jù)勸說情境,注意勸說對象,進行勸說。勸說技巧①要根據(jù)勸說情境,注意勸說對象,進行勸說。勸說技巧②緊扣勸說的目的,進行勸說②緊扣勸說的目的,進行勸說。③要選擇合理的勸說方式。勸說方式一般包括:設喻說理、正話反說、直言勸說等等。③要選擇合理的勸說方式。勸說方式一般包括:設喻說理、正話反說、直言勸說等等。誡子勸學篇誡子勸學篇①正面勸說,直陳道理。做到有理有節(jié),層層深入.勸說方法①正面勸說,直陳道理。做到有理有節(jié),層層深入.勸說方法②引經(jīng)據(jù)典,借例言理,使對方信服。②引經(jīng)據(jù)典,借例言理,使對方信服。③直話曲說,委婉相勸。以小見大,曉之以理、動之以情.③直話曲說,委婉相勸。以小見大,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關(guān)勸學的名言警句:①書中有女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勸學詩》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獦犯娂堕L歌行》③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洹秳駥W》④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盾髯印駥W》1.(2022·浙江金華·小升初真題)文言文閱讀。勸學(節(jié)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①,②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③。雖有④槁⑤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⑥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咀⑨尅竣僦欣K:(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線。②: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的一種工藝。③規(guī):圓規(guī)。④有,通“又”。⑤槁,枯。⑥就礪:拿到磨刀石上去磨。1.請把加點字的意思寫在橫線上。(1)學不可以已:________

(2)水為之,而寒于水:________(3)雖有槁暴:________

(4)使之然也:________2.《兩小兒辯日》中,“孰為汝多知乎”中“知”的意思是“智慧”,所以文中“知明而行無過”的意思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請根據(jù)節(jié)選內(nèi)容,填寫作者表達的觀點和運用的事例?!敬鸢浮?.停止代詞,指冰。曬這樣2.他就會智慧明理,行為沒有過錯了。3.事例一: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事例二: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表達的觀點:學不可以已;事例四:金就礪則利【解析】1.本題考查了對文言字詞的理解。(1)“學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耙选钡囊馑际峭V?;(2)“水為之,而寒于水”的意思是:(冰)是水凝結(jié)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之”代指冰;(3)“雖有槁暴”意思是:即使又被風吹曬而干枯。故“暴”同“曝”,曬干;(4)“使之然也”意思是:是因為經(jīng)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故“然”這樣。2.本題考查了對句子含義的理解。“孰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誰說你的知識淵博,智慧多呢?結(jié)合這句話含義及參考譯文,可以知道“知明而行無過”的意思可能是“他就會智慧明理,行為沒有過錯了”。3.本題考查了根據(jù)文言文內(nèi)容填空的能力。通過閱讀譯文可知,文章首先提出觀點“學不可以已”,然后通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四個事例進行說明,進而進一步表達出了“學不可以已”的這一觀點。【點睛】參考譯文: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拉直的墨線,用火熨木使彎曲成車輪,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guī)了,即使又曬干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jīng)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2.(2023·云南·六年級專題練習)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君子之學①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②乎心,布③乎四體④,形⑤乎動靜⑥;端而言⑦,蠕而動⑧,一可以為法則⑨。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诙g則四寸耳,曷(hé)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注釋:①選自《荀子?勸學》。②箸:同“著”,牢記。③布:分布。引中為表現(xiàn)。④四體:四肢。⑤形:體現(xiàn)。⑥動靜:舉止。⑦端而言:說話語意精微。端,同“喘”⑧蠕而動:比喻舉止文雅。蠕,蟲子的活動。⑨法則:榜樣。曷:同“何”,怎么。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入乎耳,箸乎心。___________________2.“曷足以美七尺之驅(qū)哉?”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是(

)A.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B.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3.“動靜”的古今文有什么不同?古文: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4.本文拿_________和_________進行了對比論證,觀點鮮明,論證嚴密。短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B.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敬鸢浮?.“箸”通“著”,意思是牢記。2.B3.文雅;消息情況4.君子之學小人之學B【分析】譯文:君子的學習,是聽到耳朵里,牢記在心里,表現(xiàn)在形體舉止上。(他的)語言是精深的,舉止是文雅的,全都可以作為榜樣。小人的學習,是從耳朵聽進去,卻又從口中說了出去??诙g僅僅四寸而已,(不牢記,不實踐)怎么能美化七尺的身軀(提高自己的品德)呢?1.本題考查通假字辨析。結(jié)合注釋分析。入乎耳,箸乎心:是聽到耳朵里,牢記在心里?!绑纭痹谶@里的意思是牢記,通“著”。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結(jié)合詩句意思作答?!瓣伦阋悦榔叱咧|哉?”的意思怎么能美化七尺的身軀(提高自己的品德)呢?結(jié)合句意,可知朗讀節(jié)奏可劃分為: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故選B。3.本題考查文言文古今異義詞,學生注意平時要多積累。形乎動靜:舉止是文雅的。故“動靜”的古義為文雅。今義是動作或說話的聲音;情況。4.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的理解。仔細閱讀全文,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結(jié)合譯文可知,本文拿君子之學和小人之學進行了對比論證,觀點鮮明,論證嚴密。告訴我們“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钡牡览?。故選B?!扒髮W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币馑际乔髮W為的是將來能將學到的東西付諸實用,讀書首先就要虛心?!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币馑际菑臅旧系脕淼闹R,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馑际侵谰褪侵?,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3.(2021·五年級單元測試)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師曠論學晉平公①問于師曠②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③乎?”平公曰:“安④有勢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⑤?”平公曰:“善哉!”注釋①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②師曠:春秋時期晉國樂師。③炳燭:點燃火把。④安:怎么。⑤炳燭之明,孰與味行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相比,哪個更好呢?1.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①夜晚

②遲,晚

③年暮,年老晉平公想學習卻又“恐已暮矣”,他所說的“暮”指從師曠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故意將“暮”理解成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③②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畫“”的句子運用夸張、排比、反問的句式表達了對老年人想再學習的看法。B.“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應讀為“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C.“盲臣安敢戲其君乎?”的意思是盲臣不敢戲君。D.“善哉”一詞說明師曠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3.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4.我們正處在“如日出之陽”的階段,應當怎樣對待學習?【答案】1.B2.A3.人生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或: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受益終生。)4.珍惜青春時光要付出艱若和努力,好好學習?!痉治觥孔g文: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jīng)晚了?!睅煏缁卮鹫f:“為什么不拿蠟燭呢?”平公說:“哪里有為人臣子而戲弄自己的國君的呢?”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拿著火把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個更好呢?”平公說:“說得好??!”1.此題考查學生多義詞的掌握?!翱忠涯阂印币馑际牵嚎峙乱呀?jīng)晚了。暮,遲,晚的意思?!澳?,何不炳燭乎?”意思是:天黑了,為什么不拿蠟燭呢?暮,夜晚的意思。2.考查對選文內(nèi)容及修辭方法的理解。A.有誤,從“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可知,這個句子把“少而好學”比作“日出之陽”,把“壯而好學”比作“日中之光”,把“老而好學”比作“炳燭之明”,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3.考查了對短文告訴我們的道理的掌握情況。這則短文通過講述晉平公和師曠關(guān)于學習的討論,告訴我們?nèi)松鷮W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4.此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我們可以從自己生活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如:珍惜人生的美好年華,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以免“老大徒傷悲”。4.(2022·山西運城·五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1】之所學也;吾嘗跂【2】而望矣【3】,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4】也,而聞者彰【5】。——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注釋】:1.須臾:極短的時間;片刻2.跂:踮起腳。3.矣:語氣詞,可不解釋。4.疾:聲音宏大。彰:聽得更清楚。1.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2.請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吾:________

嘗:___________

終日:__________

跂而望矣:__________3.《論語》中有一句與畫直線的句子意思差不多的,請把它寫下來:【答案】1.《勸學》2.我曾經(jīng)整天踮起腳遠望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解析】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可知,本文出《勸學》。2.本題考查了文言文字詞意思的理解。吾嘗終日而思矣:我曾經(jīng)整天思索。吾:我。嘗:曾經(jīng)。終日:整天。跂而望矣:踮起腳遠望。3.本題考查古文的記憶積累和理解能力。結(jié)合劃線句的意思,我曾經(jīng)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可知與《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差不多?!军c睛】參考譯文:我曾經(jīng)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5.(2020·全國·小升初模擬真題)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②。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③,險躁④則不能冶性⑤。年與時馳,意與日去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注】①淡泊:性情恬淡不慕名利。②致遠:高瞻遠矚。③淫慢則不能勵精:過度享樂和怠惰就不能振奮精神。④險躁:罪惡暴躁。⑤意與日去:意志同時間一起消磨。⑦接世:與社會連續(xù)。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A.意與日去_______________

B.年與時馳_______________

2.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輟耕之壟上 B.宋何罪之有 C.水路草木之花 D.愿借子殺之3.有兩個成語,一個是_______________,一個是_______________。4.翻譯下列句子。(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2)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5.本文是從哪兩個方面展開論述的?【答案】1.消逝,逝去。年華。2.C3.淡泊明志寧靜致遠4.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5.從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展開論述的?!军c睛】參考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6.(2019·山東濟南·六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任末①好學任末年十四,負笈②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③,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④以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薄x自《拾遺記》【注釋】①任末:人名。②笈(jí):書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稱,點燃后可照明。1.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么?【答案】1.人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憑什么去完成一番事業(yè)?2.告訴我們要從小好好學習,多看名著,增長知識,有好的心得要隨時記錄下來,這樣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同時應該堅持不懈,活到老學到老?!痉治觥孔g文:任末十四歲,背著書籍去拜師,不怕一路上的危險困阻。常常說:人如果不學習,那么憑什么取得成就呢?有時靠在林木下,編白茅為茅草小屋,削荊條制成筆,刻劃樹汁作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下讀書,昏暗的話就綁麻蒿來自己照亮??磿蓄I(lǐng)會的時候,寫在他的衣服上,用來記住這件事。一同求學的人十分喜歡他的勤學,常用干凈的衣服交換任末的臟衣服。快死時告誡說:“人喜歡學習,即使死了也好象活著;不學的人,即便是活著,也是庸碌無能。”1.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解答本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如反問句之類的。2.本題考查學生對主旨的概括把握能力,該則寓言故事的道理,可以結(jié)合文章主要內(nèi)容進行考慮。7.(2021·浙江紹興·四年級期中)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孟母誡子孟子少時誦①,其母方織。孟輟②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問之:“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逼淠敢艿读哑淇棧源苏]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注釋:①誦:背誦。②輟:停止。③喧:忘記。④引:拿來1.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意思。其母方織()A.正在

B.方向

C.相當以此誡之()

A.命令

B.告誡

C.戒備2.這個小古文蘊含的道理是()A.母親要教育孩子B.教育孩子要用暴力C.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貫注,不能半途而廢3.翻譯畫線的句子?!敬鸢浮?.AB2.C3.從這件事之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忘記書中的內(nèi)容了?!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捌淠阜娇棥币馑际牵核哪赣H在一旁織布。方:正在?!耙源苏]之”意思是以這件事作為警告。誡:告誡。2.本題考查了對文章蘊含道理的辨析。結(jié)合閱讀可知,孟子常常因分心而中斷背書,孟母割斷布作為警告,使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通過剪斷織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則失去了它的作用)來說明學習也是一樣的,不能中斷。由此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可分心,否則會半途而廢。故選C。3.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句中的重點詞語有:“自是”,從此;“喧”,遺忘。句意為: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點睛】參考譯文:孟子小時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誦詩文,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xù)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nèi)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斷背書?”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后來)又想起來了?!保ㄟ@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這件事作為警告。從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8.(2022·四川樂山·五年級期末)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劉氏善舉劉氏者,某鄉(xiāng)寡婦也。育一兒,晝則疾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①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輒(zhé)②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xiāng)里咸③稱其善。然兒不解,心有憾④。母誡之曰:“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母卒⑤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皆盡,鄉(xiāng)鄰紛紛給其衣物,且為之伐木建第,皆念劉氏之情也。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注釋:①竟年:終年,一年到頭。

②輒:就

③咸:皆,都。

④憾:怨恨。

⑤卒:死亡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1)劉氏以己之衣遺之()

(2)屋舍衣物皆盡()2.文中畫線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和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本分,誰沒有困厄、情勢緊迫的事呢?B.對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本錢,誰沒有困厄、情勢緊迫的事呢?C.為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困厄、情勢緊迫的事呢?D.跟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基礎,誰沒有困厄、情勢緊迫的事呢?3.“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劉氏的“善舉”具體表現(xiàn)在:(1);(2)。4.劉兒“悟”出的道理是?!敬鸢浮?.贈送房屋2.C3.輒以斗升相濟以己之衣遺之4.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的字詞解釋。①“劉氏以己之衣遺之”的意思是劉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由此得知,“遺”表示贈送。②“屋舍衣物皆盡”的意思是房屋衣物全部被燒光。由此得知,“舍”表示房屋。2.本題考查文言文的句子翻譯。與:為。為善:做好事。乃:是。本:根本。緩急:困厄、情勢緊迫。由此得知,“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的意思是為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困厄、情勢緊迫的事呢?故答案選C。3.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可知,母親十分善良,看到貧困的人,用糧食救濟他們,還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結(jié)合“鄰有貧乏者,劉氏輒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笨芍?,劉氏的“善舉”具體表現(xiàn)在:輒以斗升相濟和以己之衣遺之。4.本題考查文章主旨。短文講述了劉氏很善良,常常幫助有困難的人,用糧食救濟他們,還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劉氏死后,一場大火燒毀了劉氏的房屋,大家?guī)椭鷦⑹系膬鹤樱且驗閼涯顒⑹系那橐?。因此,劉兒“悟”出的道理是劉氏說的話“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边@句話點明了文章主旨,可歸納為: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點睛】參考譯文:劉氏是某一個鄉(xiāng)里的寡婦,生養(yǎng)一個孩子。白天在田間努力種田,晚上點著蠟燭在織機上紡織,整年都像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人,劉氏就用糧食救濟他們。偶爾有沒有衣服穿的人,劉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鄉(xiāng)里的人都稱她善良。然而她的兒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親告誡他,說:“為別人做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困厄、情勢緊迫的事呢?”母親(指劉氏)死后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全部被燒光。大家不僅給他衣服,并且為他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懷念劉氏的恩情!這時劉氏的兒子才明白母親的善舉。9.(2019·全國·三年級專題練習)閱讀小古文,并完成習題。孟母誡子孟子少時誦①,其母方織。孟輟然②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④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注釋]①誦:背誦。②綴然:突然中止的樣子。③喧:遺忘。④引:拿來。1.解釋加點的字。其母方織()

以此誡之()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這個小古文蘊含的道理是(

)。A.母親要教育孩子B.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貫注,不能半途而廢C.教育孩子要用暴力【答案】1.正在告誡2.從此以后,孟子不再遺忘。3.B【點睛】參考譯文:孟子小時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誦詩文,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繼續(xù)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nèi)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斷背書?”孟子回答說:“有所遺忘,(后來)又想起來了?!保ㄟ@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了布,以這件事作為警告。從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1.閱讀下列文言文語段,完成小題。(甲)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孫權(quán)勸學》)(乙)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拔岱谴酥畣栆?。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①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者不釋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哉。謗毀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學?!弊勇吩唬骸澳仙接兄?,不柔②自直,斬而射之,通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④而羽之,鏃⑤而礪⑥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孔子勸學》)【注】①豈同“其”,代詞,相當于“誰”。②柔,同“揉”,使木彎曲或伸直。③犀革:犀牛的皮制品。④括:箭的末端。羽,作動詞,裝上箭羽。⑤鏃:箭頭,作動詞,裝上箭頭。⑥礪:磨。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語的意思。(1)卿今當涂掌事。___________(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____________(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4)豈可及乎?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A.斬而射之 B.康肅笑而遣之C.其入之不亦深乎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3.對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A.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文: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B.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譯文:只是應當用心的閱讀,了解歷史罷了。C.吾非此之問也。

譯文:我不是問這個方面。D.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不亦深乎?

譯文: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射得更深更遠嗎?4.《孔子勸學》與《孫權(quán)勸學》的主旨都是勸人學習,《孫權(quán)勸學》中孫權(quán)主要用__________的方式,將自己的情況與呂蒙做對比,以此說服呂蒙,使之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等;《孔子勸學》中主要用__________的方式,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用如何讓箭射得更遠的道理教育他努力學習,認真學習,結(jié)果子路心悅誠服?!敬鸢浮?.當?shù)?、當?quán)研究儒家經(jīng)典知曉事情比得上2.D3.B4.現(xiàn)身說法;比喻【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含義。理解句意,推斷文言文實詞含義。(1)句意:你現(xiàn)在當權(quán)管事。當涂:當?shù)?,當?quán);(2)句意:我難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嗎?治經(jīng):研究儒家經(jīng)典;(3)句意: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見事:知曉事情;(4)句意:誰能比得上你呢?及:比得上。2.考查一詞多義。D句中加點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爸笔侵~,與疑問代詞“何”構(gòu)成“何……之……”結(jié)構(gòu),可譯為“怎么……這么……”。其它三項都是代詞。故選D。3.考查翻譯。翻譯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B.重點詞語:涉獵:粗略地閱讀。這句話譯文: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故選B。4.本題考查比較閱讀對寫作方法的理解。兩文主旨都是勸人學習。讀甲文可知,《孫權(quán)勸學》中“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孫權(quán)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經(jīng)過讀書而有所收獲,以現(xiàn)身說法的說理方式,來教導呂蒙要讀書學習。故第一空可填:現(xiàn)身說法。乙文從“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者不釋棰策也,操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哉。謗毀仁者憎怒士人必主于刑也,君子不可不學”可知,孔子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從“人君”“士”“狂馬”“操弓”“木”等多方面類比,把深奧的道理寓于多重比喻中,用比喻的方式闡述道理,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地用如何讓箭射得更遠的道理教育他努力學習,認真學習。故第二空可填:比喻?!军c睛】參考譯文:(甲)最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手握權(quán)柄,不可以不讀書?!眳蚊赊q護說,不是他不讀書,而是軍中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孫權(quán)說:“我難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如果說沒有時間,誰能比我更忙,我還經(jīng)常讀書,我認為有天大的好處?!眳蚊刹砰_始求學。后來,魯肅路過尋陽,跟呂蒙談論,不由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識智略,已不是當年吳郡時代的呂蒙?!眳蚊烧f:“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發(fā)現(xiàn)得未免太遲!”魯肅遂拜見呂蒙的娘親,結(jié)交成為好友,然后告辭。(乙)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笨鬃诱f:“我不是問這方面。憑借你的能力,再加上學習,誰能比得上呢!?!弊勇氛f:“學習能夠增長我們的能力嗎?”孔子說:“好比君王如果沒有敢進諫的大臣,政事就會有錯失,有才能的人沒有能夠教會自己的朋友就會聽不到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對性情狂放的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不丟下正弓的器具然后才能持弓弩。樹木如果以墨繩來牽引就能長得筆直,人能接受善言規(guī)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么學不成的。違背仁德專行惡事的人,隨時要接受國法的制裁。所以說君子不能不學習?!弊勇氛f:“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jīng)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后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勸學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走送之走:______(2)門人弟子填其室填:______(3)援疑質(zhì)理質(zhì):______(4)白首方悔讀書遲方:______2.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2)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3.《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講述了作者年輕時艱苦求學的經(jīng)歷,一個“_______”字表明了作者讀書的愿望之強烈;《勸學》中的“_______”字道出了不勤奮讀書的后果。(用原文中字詞填空)4.《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和《勸學》在寫作手法上有何相同之處?請結(jié)合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分析?!敬鸢浮?.跑擠滿詢問才2.(1)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就經(jīng)常有藏書的人家求借。(2)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求教。3.嗜悔4.都運用了對比手法?!端蜄|陽馬生序》(節(jié)選)中,作者用用先達名望之高、弟子之眾、辭色之嚴呵斥之厲,與作者“俯身傾耳”“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等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道出了問學的甘苦;《勸學》中詩人把黑發(fā)和白首時候的兩種不同情景進行對比,道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老了后悔了才去學習的道理【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做出判斷。(1)句意為:小跑趕快送還人家。走:跑,小跑;(2)句意為: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填:擠滿;(3)句意為:提出疑難,詢問道理。質(zhì):詢問;(4)句意為:到老了才后悔讀書就太遲了。方:才;2.本題考查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重點字詞:致,得到;假借,借。(2)重點字詞:嘗,曾經(jīng);從,跟從;執(zhí),拿著。3.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通讀《送東陽馬生序》和《勸學》兩文,根據(jù)“余幼時即嗜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等內(nèi)容,可知文中講述了作者年輕時因“嗜學”而艱苦求學的經(jīng)歷,一個“嗜”字表明了作者讀書的愿望之強烈;《勸學》一詩,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一事無成,后悔已晚?!盎凇弊值莱隽瞬磺趭^讀書的后果。據(jù)此填空即可。4.本題考查寫作手法。根據(jù)《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中,“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響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等內(nèi)容,將先達的名望之高,弟子之眾、辭色之嚴、呵斥之厲,與作者求學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對比,表現(xiàn)出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勸學》中,“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再想要學習也晚了。作者將“黑發(fā)”“白首”兩種不同的人生生階段進行對比,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學習。故二者都運用了對比手法?!军c睛】參考譯文:《送東陽馬生序》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書。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jīng)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cè)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節(jié)更為周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秳駥W》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耍,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努力學習。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題。孫權(quán)勸學《資治通鑒》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師曠勸學劉向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自以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B.但當涉獵/但微頷之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日出之陽 D.盲臣安敢戲君乎/國泰民安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2)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3.呂蒙不愿學的理由是_______;晉平公擔心學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每空三個字)4.如果在《師曠勸學》文末補寫一句話,你認為最恰當?shù)囊痪涫牵?/p>

)平公曰:“善哉!”A.你說得太好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B.欲學,何暮之有?C.想要學習,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D.盲臣未敢戲君乎?5.兩篇選文都是勸學,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談談在生活中怎樣勸說容易讓人接受你的觀點?!敬鸢浮?.B2.(1)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當博士嗎?(2)哪里有做臣子的人戲弄自己國君的行為呢?3.事務多年紀大4.B5.示例一:運用自身作法進行對比,這樣勸說容易讓人接受。比如《孫權(quán)勸學》一文,孫權(quán)勸呂蒙學習時,呂蒙用“軍中多務”來推辭,孫權(quán)拿自己經(jīng)常讀書的做法和呂蒙進行對比,而且以自身為例,告訴呂蒙學習是大有好處的。呂蒙信之,并學有所成。示例二:運用打比方的方法進行勸說容易讓人接受。比如《師曠勸學》一文,當晉平公認為自己被盲臣“戲”時,師曠用好學如“日出之陽、日中之光、炳燭之明”來勸說晉平公,晉平公在師曠的勸說中,明白只要想學習,什么時候都不晚的道理,欣然接受了師曠的建議。【解析】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注意結(jié)合句意分析。A.益:好處,益處/更加;B.但:都是“只、只是”的意思;C.之:這樣/結(jié)構(gòu)助詞,的;D.安:怎么/安定;故選B。2.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爸谓?jīng)(研究儒家經(jīng)典),博士(專管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安(怎么),戲(戲弄)”是句中的重點詞,注意根據(jù)語境確定詞義。3.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要提取文章中的關(guān)鍵語句,組織語言回答即可?!秾O權(quán)勸學》中,“蒙辭以軍中多務”,可見呂蒙以事務多為理由推辭;《師曠勸學》中,“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可見晉平公因自己年齡大擔心學不好。4.本題考查結(jié)合語境補寫句子的能力?!稁煏鐒駥W》中,晉平公因自己年齡大擔心學不好,師曠勸學,讓晉平公認識到想要學習,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選項A、選項C、選項D,不合語境,選項B,反問語氣,強調(diào)了晉平公的省悟,使用正確。故選B。5.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要緊扣文本,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體會感悟,做到自圓其說,語言通順連貫即可。示例:委婉勸說容易讓人接受。孫權(quán)勸呂蒙讀書,并不是以君王的權(quán)威強迫呂蒙,而是以自身為例,諄諄教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語重心長,讓呂蒙心悅誠服,意識到讀書學習的重要性,欣然接受了孫權(quán)的建議?!军c睛】《孫權(quán)勸學》參考譯文:最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手握權(quán)柄,不可以不讀書?!眳蚊赊q護說,不是我不讀書,而是軍中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孫權(quán)說:“我豈是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去當教書匠?只不過希望你大略有個印象,知道歷史就夠了。如果說沒有時間,誰能比我更忙,我還經(jīng)常讀書,我認為有天大的好處?!眳蚊刹砰_始求學。后來,魯肅路過尋陽,跟呂蒙談論,不由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識智略,已不是當年吳郡時代的呂蒙?!眳蚊烧f:“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發(fā)現(xiàn)得未免太遲!”魯肅于是就去拜見呂蒙的娘親,結(jié)交成為好友,然后告辭。《師曠勸學》參考譯文:晉平公向師曠問道:“我今年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已經(jīng)晚了吧!”師曠說:“為什么不在晚上點燃火燭呢?”晉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戲弄他的君王?。 蔽衣犝f:“年少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正午時的陽光;年老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火燭時照明的光亮。點燃火燭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個更好呢?”晉平公感嘆:“說得好啊!”4.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砍?,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選自《資治通鑒·孫權(quán)勸學》)【乙】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①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于機杼。一絲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斷斯織也,則捐②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yè),遂七年不返。(節(jié)選自《漢書·烈女傳》)【注釋】①趨,快步走向

②捐,拋棄

③亡,通“無”,不足④懿,美好1.下列句子劃線的詞在文句中的意思。(1)見往事耳()(2)當日知其所亡()(3)遂七年不返()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3處)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3.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中道南歸,何異斷斯織乎?甲乙兩文段中,孫權(quán)、羊子之妻都勸學有法,并達到了勸學的目的。但勸學方式不同,請結(jié)合文段簡要說明?!敬鸢浮?.了解每天于是2.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3.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么不同呢?4.孫權(quán)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勸導呂蒙,孫權(quán)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接著以自己讀書現(xiàn)身說法,說明學習“大有益處”,讓呂蒙無法推辭;樂羊子妻勸學用紡織作比,說明“學”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解析】1.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注意古今異義詞,見:了解。日:每天。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根據(jù)句意: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薄肮省睘椤皢枴钡馁e語,所以在“故”后停頓,“無”這里是動詞,“沒有”的意思,所以在“無”前面斷句,故停頓是: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3.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譯能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guān)鍵字詞,要翻譯準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jié)構(gòu)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nèi)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注意關(guān)鍵詞:若:如果。中道:中途。何異:有什么不同。4.考查對勸說方式的理解。孫權(quán)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來勸導呂蒙。整個對話之中,孫權(quán)絲毫未擺當權(quán)者的架子,不以威壓的方式逼迫呂蒙去讀書,這一番娓娓道來的談話卻更令人信服。他的談話是親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長者而非王者的風范。樂羊子妻“引刀趨機”以自己織布必須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體會,說明求學必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歸結(jié)到“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妻子這一番借織布來講道理的話,使樂羊子深受感動,最后“復還終業(yè)”?!军c睛】譯文甲文,最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手握權(quán)柄,不可以不讀書。"呂蒙辯護說,不是他不讀書,而是軍中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孫權(quán)說:"我豈是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去當教書匠?只不過希望你大略有個印象,知道歷史就夠了。如果說沒有時間,誰能比我更忙,我還經(jīng)常讀書,我認為有天大的好處。"呂蒙才開始求學。后來,魯肅路過尋陽,跟呂蒙談論,不由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識智略,已不是當年吳郡時代的呂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發(fā)現(xiàn)得未免太遲!"魯肅遂拜見呂蒙的娘親,結(jié)交成為好友,然后告辭。乙文,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后,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一根絲一根絲地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xiàn)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無法成功(織出布匹),遲延荒廢時光。你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yè),并且七年沒有回來。5.閱讀下面古文,回答問題?!炯住俊秾O權(quán)勸學》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疽摇俊稄堅亜駥W》初,張詠①在成都,聞準②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shù)不足爾?!奔皽食鲫儮?,詠適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④。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shù)”,笑曰:“此張公謂我矣?!薄咀⑨尅竣購堅仯核纬跄昝迹軠实挠讶?。②準:寇準,宋初宰相。③出陜:出任陜州知州。④大為具待:盛情地款待。1.文言文中的稱謂語有自稱、對他人的敬稱等?!炯住课闹械摹肮隆笔菍O權(quán)的____________,【乙】文中的“__________”是對他人的敬稱。2.解釋下列劃線詞。(1)及魯肅過尋陽()

(2)詠徐曰()3.對【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寇準是個奇怪的人才,只可惜學問不夠啊。B.寇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學習不努力啊。C.寇準是個奇特的人才,可惜學習不努力罷了。D.寇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學問不夠罷了。4.以下對【甲】和【乙】文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甲】文中的孫權(quán)和【乙】文中的張都善于勸導,并勸學有效。B.在“勸”的方式上,孫權(quán)對部下呂蒙委婉勸導,而張詠對友人寇準直接勸導。C.在“學”的態(tài)度上,呂蒙由推辭到接受,而寇準始終虛心接受。D.【甲】文中的呂蒙和【乙】文中的寇準雖身居高位,在接受勸導之后仍認真學習。【答案】1.自稱公2.(1)等,等到(2)慢慢地3.D4.B【解析】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肮隆笔枪糯鹾畹淖苑Q。孫權(quán)當明占據(jù)江東,稱吳王,故自稱為“孤”;姓氏后加“公”,是對對方的尊稱。如乙文中的“寇公”“張公”。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1)句意: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及:等,等到;(2)句意:張詠慢慢地說。徐:慢慢地。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乙文畫線句重點字詞:奇才,不可多得的人才;學術(shù),學問;不中,不夠;爾,罷了。故譯為:寇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學問不夠罷了;故選D。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理解。B.根據(jù)甲文中的“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可知,孫權(quán)是直接勸導;根據(jù)乙文中的“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可知,張詠沒有明確說寇準應該讀書,而是通過《霍光傳》讓寇準自己知道自己不學無術(shù),應該讀書,所以張詠是委婉勸導;故選B?!军c睛】參考譯文:(甲)起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quán)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quán)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傳授經(jīng)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jīng)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好處?!眳蚊捎谑蔷烷_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兄長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jié)為朋友才分別。(乙)起初,張詠在成都做官,聽說寇準做了宰相,就對自己的同僚下屬說:“寇準是少見的人才,可惜他知識學問不夠啊?!钡鹊娇軠食鍪沟疥兾鞯臅r候,恰好張詠從成都被罷官回來,寇準隆重設宴,準備酒食款待張詠。張詠將要離開的時候,寇準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準問他:“您有什么話要教導我嗎?”張詠慢慢地說:“《霍光傳》不能不去看啊?!笨軠蕸]有領(lǐng)會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傳》來看,看到里面有“不學無術(shù)”這句話的時候,才明白過來。笑著說:“這是張公在教導我啊?!?.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孫權(quán)勸學初,權(quán)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①卿今當涂掌事____________②蒙辭以軍中多務____________③卿言多務,孰若孤____________④及魯肅過尋陽____________2.有一個成語出自本文,它是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任意一個句子。①但當涉獵,見往事耳。②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4.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古今中外有許多表現(xiàn)勸學內(nèi)容的詩歌或名言,請寫出一句?!敬鸢浮?.當權(quán),掌管推辭比等到2.示例一: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示例二:吳下阿蒙;泛指缺少學識才干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3.①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②你現(xiàn)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4.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要多讀書,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見識;學習起步晚了,只要堅持不懈,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5.示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窘馕觥?.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你現(xiàn)在當權(quán)管理事務。當,當權(quán),掌管。(2)句意:呂蒙拿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辭,推辭。(3)句意: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若,比。(4)句意:到了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及,等到。2.考查成語。根據(jù)“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得:吳下阿蒙。意為: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根據(jù)“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可得: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意為:人在一段時間里有極大的進步,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但,只,只是。涉獵,粗略地閱讀。見,了解。往事,歷史。(2)今者,現(xiàn)在。才略,才干和謀略。非復,不再是。4.考查閱讀啟示。從呂蒙的變化看,原來是吳下阿蒙,現(xiàn)在他的才干和謀略讓魯肅驚嘆,可知讀書學習非常重要,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其次,呂蒙雖然原來學識少,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增長了才干,有了驚人的進步,可知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tài)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有所獲;再次,呂蒙因為聽從了孫勸的勸告,最后學有所成,說明一個人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善于接受別人合理的規(guī)勸。5.考查名句積累。開放類試題,符合題目的要求,書寫正確即可。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军c睛】參考譯文:當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quán)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呂蒙拿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quán)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成為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誰像我?我經(jīng)常讀書,自己認為很有好處?!眳蚊捎谑情_始學習。到了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xiàn)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沒有學識的)的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君子)分別幾天,就重新擦擦眼另眼看待了,長兄你認清事物怎么這么晚呢!”魯肅就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jié)為朋友后分別了。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張詠勸學初,張詠①在成都,聞準②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shù)③不足爾?!奔皽食鲫儮埽佭m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大為具待⑤。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準莫諭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shù)”,笑曰:“此張公謂我矣!”【注釋】①張詠:宋朝名臣。②準:寇準,宋朝宰相。③學術(shù):學問。④出陜:出任陜州知州。⑤大為具待:盛情地款待。1.用“/”給下面文字斷句。(畫一處)寇公奇材惜學術(shù)不足爾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及準出陜,詠適自成都罷還。3.本文和《孫權(quán)勸學》勸學方式是否相同呢?請結(jié)合兩篇原文談談你的觀點?!敬鸢浮?.寇公奇材/惜學術(shù)不足爾2.等到寇準出任陜州知州時,恰好(適逢,恰逢,正趕上)張詠從成都罷官歸來。3.否/不一樣/不同/不相同。《孫權(quán)勸學》的孫權(quán),先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繼而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本文中的張詠旁敲側(cè)擊,用啟發(fā)的方式,語氣更加委婉得體?!窘馕觥?.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句。句意:寇準是少見的人才,可惜他知識學問不夠啊。根據(jù)句意斷為:寇公奇材/惜學術(shù)不足爾。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及:等,等到;適:恰好、適逢,恰逢,正趕上;還:回來,歸來。3.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秾O權(quán)勸學》“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一語破的,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即因其“當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學”,可見孫勸勸學有的放矢,注重實效;繼而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使呂蒙無可推辭;根據(jù)“乃始就學”可知,呂蒙身體力行,開始學習,孫權(quán)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