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24屆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24屆中考一?;瘜W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24屆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24屆中考一?;瘜W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24屆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24屆中考一?;瘜W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下列過程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水結成冰 B.干冰制冷 C.鐵礦石煉鐵 D.鐵杵磨成針2.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CO2是酸B.酸性溶液的pH小于1.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1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D.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zhì)質(zhì)量減小,所以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減小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測溶液pH時,把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B.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應放入指定容器內(nèi),不能放回原瓶C.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捂住試管外壁再把導管插入水中D.滴加液體藥品時,應將膠頭滴管伸入試管中,防止液體滴在試管外4.下列關于測定溶液pH的說法正確的是A.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濃硫酸的pHB.將pH試紙浸在待測液中進行測定C.用pH試紙測出河水樣品的pH為5.6D.用濕潤的pH試紙測溶液的pH可能會影響測定結果5.現(xiàn)年23歲的曹原于2018年登上《自然》年度科學人物榜首。曹原通過1.1度的魔鬼旋轉(zhuǎn)(如圖所示),使石墨烯的兩層碳片形成一個特殊的夾角,從而實現(xiàn)常溫超導。下列關于這種石墨烯超導體的說法正確的是:()A.其和石墨結構完全相同B.旋轉(zhuǎn)后碳原子之間沒有任何間隔C.其中的電子可以自由移動D.將其充分燃燒生成物是CO6.在一定條件下,常溫常壓下的水可瞬間結成冰,俗稱“熱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熱冰”是純凈物B.“熱冰”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融化C.“熱冰”與水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D.結成“熱冰”后,分子停止運動7.下圖為汽車尾氣處理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B.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沒有增減C.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

1 D.該反應能減少有害氣體排放8.根據(jù)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是否改變,可將化學反應分為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對于化學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該反應也是非氧化還原反應B.若該反應是置換反應,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C.若A、B分別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D.若C、D分別為鹽和水,反應物A不一定為酸和堿9.對甲、乙、丙三種金屬活動性的實驗研究過程如下:取大小相等的三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甲、丙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乙沒有現(xiàn)象.取大小相等的甲、丙兩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相同的稀鹽酸中,甲、丙表面都產(chǎn)生氣泡,但甲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明顯比丙的快.則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10.下列關于中和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純堿和稀鹽酸混合后發(fā)生中和反應B.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C.工廠廢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應的發(fā)生必須借助酸堿指示劑進行判斷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研究物質(zhì)的溶解對于生產(chǎn)、生活有重要意義。(1)圖1為甲、乙、丙(均不含結晶水)三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t3℃,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_____克/100g水,把丙的飽和溶液轉(zhuǎn)化為不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_____。(2)t1℃,在一定量水中依次進行如圖2實驗,得到相應的溶液a~c。溶液a~c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_____(填編號);溶液a~c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為_____(用“>”“<”“=”連接)。(3)t1℃,把120g甲和100g乙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fā)10g水,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關系是_____。A甲>乙B甲<乙C甲=乙D無法確定(4)t2℃,30克甲物質(zhì)放入盛有50克水燒杯中,得到溶液_____克;對該燒杯進行如下實驗,一定能使該燒杯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發(fā)生改變的是_____。A加入甲物質(zhì)B升溫C降溫D加少量水三、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小明在實驗室里加熱31.6g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28.4g。將剩余固體溶解、過濾、烘干后,回收二氧化錳。請計算: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_____g;回收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g。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請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用嘴吹能把燃著的生日蛋糕蠟燭吹滅,利用的原理是_____;當空氣中懸浮著一定量的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這說明汽油的著火點較_____(填“高”或“低”);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不變色的原因是_____;無定形硅為黑色粉末,可用鎂與二氧化硅反應制取,其化學方程式為:SiO2+2MgSi+2MgO,該反應中還原劑是_____;汽車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對汽車的部分鋼鐵部件進行噴漆可以防止其生銹,原因是_____.用石灰漿粉刷墻壁,干燥后墻面就變硬了,這是由于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14.酸、堿、鹽在生產(chǎn)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制作“葉脈書簽”需用的氫氧化鈉溶液,現(xiàn)配制質(zhì)量分數(shù)為的氫氧化鈉溶液。①若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需稱量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為_____;②用氫氧化鈉固體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儀器除了托盤天平、藥匙、量筒、燒杯、膠頭滴管、試劑瓶外,還需要_____。③下列操作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左盤放砝碼。B在托盤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墊濾紙稱量氫氧化鈉固體。C將準確稱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將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④若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加水(水的密度為)配制質(zhì)量分數(shù)為的氫氧化鈉溶液,需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_____;配制時應選用_____的量筒量取水(填“”或“”).某固體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鈣、硫酸鈉、氯化鈉、氯化鋇、硫酸銅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該固體粉末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①白色沉淀是_____(填化學式)②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填化學式)。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為探究鹽酸的化學性質(zhì),某化學小組做了如下實驗:A試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C試管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將反應后D、E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觀察到燒杯中先有氣泡產(chǎn)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將燒杯中的混合物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進行探究。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_____猜想四:NaCl、Ca(OH)2和HCl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后一致認為猜想_____不正確。請完成實驗報告。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適量的碳酸鈉溶液。_____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_____(填名稱)。_____猜想三成立16.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了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樣品,對該溶液是否變質(zhì)展開探究,其過程如圖所示。(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活動與探究1)(1)甲同學在做實驗時觀察到酚酞溶液變紅色,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原試液沒有變質(zhì),其余同學都堅決反對,他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2)乙同學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氣泡產(chǎn)生。(結論1)通過實驗,確定氫氧化鈉溶液樣品變質(zhì)。(提出問題)溶液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活動與探究2)丙、丁同學又分別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3)丙同學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4)丁同學向試管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請寫出丁試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5)丙、丁兩位同學的設計方案,你認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結論2)通過實驗,確定氫氧化鈉溶液樣品部分變質(zhì)。(拓展應用)要除去部分變質(zhì)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雜質(zhì),可選擇適量的___。ABa(OH)2溶液BCaCl2溶液CCa(OH)2溶液DBa(NO3)2溶液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共20分)1、C【解析】

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為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為物理變化。【詳解】A、水結成冰是狀態(tài)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物理變化,故A錯誤;B、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制冷是干冰升華吸熱,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是物理變化,故B錯誤;C、鐵礦石煉鐵,產(chǎn)生了新物質(zhì)鐵,是化學變化,故C正確;D、鐵杵磨成針是形狀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故D錯誤。故選C?!军c睛】判斷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依據(jù)是有無新物質(zhì)生成。2、B【解析】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是由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并不能說明CO2是酸,故A不正確;B、酸性溶液的pH小于1,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1,故B正確;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所以非金屬元素也不一定顯負價,如:CuSO4中S的化合價為+6,故C不正確;D、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zhì)質(zhì)量減小,所以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一定減小,當恒溫蒸發(fā)水分的時候,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就不變,故D不正確。故選B。3、B【解析】

A、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B、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應放入指定容器內(nèi),不能放回原瓶,以防止污染試劑,故選項說法正確。

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故選項說法錯誤。

D、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nèi)或接觸試管內(nèi)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4、D【解析】

A、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不能用pH試紙測定濃硫酸的pH,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取一片pH試紙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C、由于標準比色卡上的數(shù)字只有整數(shù),用pH試紙測得河水樣品的pH不可能精確為5.6,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用pH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來確定pH.不能用水濕潤pH試紙,若溶液顯酸性或堿性,則稀釋了待測溶液,使溶液的酸堿性減弱,測定結果不準確,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5、C【解析】

A.石墨烯的兩層碳片形成一個特殊的夾角,其和石墨結構不相同,說法錯誤;B.碳原子之間始終存在間隔,說法錯誤;C.其中的電子隨時可以自由移動,說法正確;D.將石墨烯充分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應是一氧化碳,說法錯誤。故選:C6、A【解析】A、熱冰的實質(zhì)是水應屬純凈物,故此選項正確.B、物質(zhì)都有三態(tài)變化,熱冰也不例外,故此選項錯誤.C、熱冰與水同屬一種物質(zhì),故化學性質(zhì)相同,故此選項錯誤.D、分子永遠不停的運動,熱冰也不例外,故此選項錯誤.故選A7、C【解析】A、任何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正確;B、任何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正確;C、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NO+2CO=N2+2CO2,故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故錯誤;D、該反應將有害氣體CO、NO轉(zhuǎn)化為空氣的重要成分,能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正確。故選C。8、C【解析】

A、若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一定沒有化合價的變化,該反應也是非氧化還原反應,故A正確;B、若該反應是置換反應,一定有化合價的變化,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C、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zhì)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反應。若A、B分別為單質(zhì)和化合物,生成物不一定是單質(zhì)和化合物,該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故C錯誤;D、若C、D分別為鹽和水,反應物A不一定為酸和堿,例如,酸與金屬氧化物反應也生成了鹽和水,故D正確。故選C。9、A【解析】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時間后,X、Z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Y沒有現(xiàn)象,可判斷X、Z的活動性比Cu強而Y的活動性不如Cu強.②取大小相等的X、Z兩種金屬片,分別放入相同的稀鹽酸中,X、Z表面都產(chǎn)生氣泡,但X產(chǎn)生氣泡的速度明顯比Z的快,可判斷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X、Z都位于氫之前且X的活動性比Z強.綜合以上分析,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X>Z>Y;故選A.【點評】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之前的金屬能從酸中置換出氫,活動性強的金屬能將活動性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10、C【解析】試題分析:中和反應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即中和反應需要滿足一是反應物為酸和堿,二是生成物為鹽和水.分析時需要抓住這兩點進行分析.A、純堿(是鹽不是堿)和稀鹽酸反應,反應物不是酸和堿,且生成物也不僅僅是鹽和水,還生成了二氧化碳.錯誤.B、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未必是中和反應,因為反應物可以是非金屬氧化物和堿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也可以是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如CuO+2HCl=CuCl2+H2O.錯誤.C、氨水是堿,可以用來中和含有硫酸的廢水(這個方案不是最佳的,因為成本以及運輸?shù)榷疾缓线m,氨水是液體,且現(xiàn)在使用氨水的情況很少,還是使用熟石灰或者生石灰的較多).正確.D、中和反應的發(fā)生不一定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來進行判斷,如氫氧化銅、氫氧化鐵和氫氧化鋁等難溶性且有顏色的堿和酸反應就不需要借助指示劑來判斷反應的進行與否,而是看難溶性堿是否溶解于酸.錯誤.故選:C.考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點評:中和反應是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即中和反應需要滿足一是反應物為酸和堿,二是生成物為鹽和水.分析相關問題時要緊扣以上兩點進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4分)11、110降溫或加溶劑acb=c>aB75BC【解析】

(1)由圖1可知,t3℃,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是110g/100g;由圖可知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把丙的飽和溶液轉(zhuǎn)化為不飽和溶液的一種方法是降溫或加溶劑;(2)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由圖2可以看出b溶液中無固體,說明b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飽和,所以a溶液肯定是不飽和溶液,c溶液為升溫得到,所以c溶液肯定是不飽和溶液,故溶液a~c中,一定屬于不飽和溶液的是:ac;a溶液中溶有10g甲,bc溶液中均溶有20g甲,所以溶液a~c中,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大小關系為:b=c>a;(3)t1℃,把120g甲和100g乙的飽和溶液分別恒溫蒸發(fā)10g水,比較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即比較10g水溶解甲乙的質(zhì)量,t1℃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析出晶體的質(zhì)量甲<乙;故選:B。(4)t2℃時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50g水能溶解25g甲物質(zhì),t2℃,30克甲物質(zhì)放入盛有50克水燒杯中,得到溶液為:5og+25g=75g;A因為此時溶液已經(jīng)是飽和溶液了,且由5g固體不溶,再加入甲物質(zhì),不會再溶解,不會改變燒杯中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B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溫可以溶解更多的甲物質(zhì),使燒杯中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C降溫會析出更多的甲物質(zhì),燒杯中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減?。籇加少量水,如果固體全部恰好溶解或者溶解一部分,燒杯中溶液仍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不變,所以加少量水不一定能改變燒杯中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故選:BC。【點睛】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根據(jù)溶解度曲線,比較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的物質(zhì)的溶解度大?。?、計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分)12、3.28.7g【解析】

(1)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當固體質(zhì)量變?yōu)?8.4g時,生成氧氣的質(zhì)量為31.6g﹣28.4g=3.2g.(2)設生成MnO2的質(zhì)量為x2KMnO4K2MnO4+MnO2+O2↑8732x3.2gx=8.7g答:回收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為8.7g。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8分)13、使燃著的燭心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低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Mg防止鋼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接觸CO2+Ca(OH)2═CaCO3↓+H2O【解析】

(1)用嘴吹滅蠟燭時,使燃著的燭心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所以蠟燭熄滅,故填:使燃著的燭心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2)不同物質(zhì)的著火點是不同的,有的物質(zhì)著火點高而有的物質(zhì)著火點低.空氣中懸浮著一定量的汽油時,一個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燒,說明汽油的著火點低;故填:低.(3)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夠保存很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故填: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4)在SiO2+2MgSi+2MgO中,鎂元素的化合價由0升高到+2,被氧化,作還原劑,故填:Mg;(5)鐵生銹是在氧氣和水的共同作用下發(fā)生的;故填:防止鋼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接觸;(6)灰漿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14、5玻璃棒D【解析】

(1)①溶質(zhì)質(zhì)量=溶液質(zhì)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配制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氫氧化鈉的質(zhì)量=50g×10%=5g。②配制50g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氫氧化鈉和水的質(zhì)量,再稱量所需的氫氧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在這些操作中需要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和玻璃棒等;③A、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應該砝碼放在右盤,氫氧化鈉放在左邊,故選項錯誤;B、在托盤天平的左右托盤上墊濾紙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會腐蝕紙,應該放在小燒杯中稱量,故選項錯誤;C、將準確稱量的氫氧化鈉固體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溶解,而不能在量筒內(nèi)溶解,故選項錯誤;D、將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裝入試劑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故選項正確。故選D。④設需2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x,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不變,則50g×10%=x×20%,得x=25g。需要水的質(zhì)量為50g-25g=25g,水的密度為,相當于25mL的水,因此選擇50mL的量筒量取。(2)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碳酸鈣難溶于水,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會生成硫酸鋇沉淀,碳酸鈣和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攪拌、靜置、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溶液B,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所以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鈣,也可能是氯化鋇和硫酸鈉產(chǎn)生的硫酸鋇沉淀,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稀鹽酸,白色沉淀溶解且產(chǎn)生氣泡,所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鈣,一定不能含有氯化鋇、硫酸鈉的混合物;向濾液中加硝酸鋇溶液產(chǎn)生沉淀,說明濾液中含有硫酸鈉,因此原固體中不含有氯化鋇,題中的現(xiàn)象不能確定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鈉,綜合分析,粉末一定含有硫酸鈉和碳酸鈣,一定不含有硫酸銅、氯化鋇,可能含有氯化鈉,因此:①白色沉淀C是硝酸鋇和硫酸鈉反應產(chǎn)生的硫酸鋇沉淀,化學式為:BaSO4;②根據(jù)推斷可知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硫酸銅和氯化鋇,化學式為:CuSO4、BaCl2?!军c睛】溶質(zhì)質(zhì)量=溶液質(zhì)量×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配制溶液中需要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和玻璃棒等。五、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15、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溶液由紫色變?yōu)榧t色)Fe2O3+6HCl=2FeCl3+3H2ONaCl和Na2CO3(氯化鈉和碳酸鈉)四無沉淀產(chǎn)生(或無明顯變化)稀鹽酸(或稀硫酸)產(chǎn)生氣泡(合理即可)【解析】

(1)石蕊試液遇酸變紅,遇堿變藍,稀鹽酸是酸;C中發(fā)生的反應時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與水,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作出猜想]D與E混合有多種情況:1.鹽酸多于碳酸鈉多于氫氧化鈣,此時溶液中溶質(zhì)一定有NaCl。若鹽酸過多,則鹽酸會將碳酸鈣反應生成CaCl2;2.碳酸鈉過量,則溶液中溶質(zhì)為NaCl、Na2CO3;3.氫氧化鈣過量,則溶液中溶質(zhì)為NaCl、Ca(OH)2。但根據(jù)猜想二和后續(xù)實驗。氫氧化鈣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