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 最苦與最樂 第1課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大單元整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第16課 最苦與最樂 第1課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大單元整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第16課 最苦與最樂 第1課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大單元整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第16課 最苦與最樂 第1課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大單元整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第16課 最苦與最樂 第1課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大單元整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課最苦與最樂第1課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大單元整體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第四單元講好中華美德故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設計人學校

年級/冊七年級下冊單元第四單元

【課程標準】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的課程目標,在“閱讀與鑒賞"中要求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shù)據(jù)、圖表等),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在課程內(nèi)容中,本單元的課文相對更契合“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中“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要求,其第四課段(7~9年級)旨在引導學生“閱讀關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方法,結合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材料,闡述自己的感悟和觀點"。

在第四學段(7~9年級)的“學業(yè)質量描述”中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把握主要內(nèi)容”,“通過圈點、批注等多種方法呈現(xiàn)對作品中語言、形象、情感、主題的理解”“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獲得的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綜上,課程目標、課程內(nèi)容和課程評價都要求,在學習關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應關注評價與觀點、情感與表達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學情研判】

1.診斷測試

請從所學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選擇一篇,為同學解析其中的評價性語句以及傳達出來的觀點、分析其所表達的情感。

2.數(shù)據(jù)分析(測試樣本為兩個教學班,共計109位學生)

(1)評價與觀點:81%的學生能夠找出其中的評價性語句,但不能從評價中凝練觀點。

(3)情感與表達:69%的學生能夠感知到作品的情感,但缺少對作品所表達復雜情感的表達方式的分析。

3.前測分析

根據(jù)前測試題完成情況的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有表達方式的積累,基本能夠準確找到作品中的評價性語句,但無法從深入分析語句中體現(xiàn)的觀點;能夠感知作品的情感,卻缺乏情感表達方式的關注。具體情況如下:88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shù)的81%)能夠找出作品中的評價性語句,75位學生(約占測試人數(shù)的69%)能夠感知到作品的情感,但都停留在淺表,無法深入細致地分析。

【學習內(nèi)容確定】

依據(jù)前測反饋的情況可知:學生閱讀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yōu)秀作品體現(xiàn)了一定的思辨性思維,但還缺乏細致深入的分析,如無法從評價性語句中提煉出觀點,無法從情感把握中透視其情感表達的方式。因此,梳理主要觀點、解析情感主旨是本專題設計的學習內(nèi)容。

【設計背景】

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人文主題為“修身正己”,選編的五篇課文分屬于寫人記事散文、小說、議論說理文和文言文,從不同文體、不同角度呈現(xiàn)了中華美德的表現(xiàn)形式。在學習中,要重視略讀方法,關注文本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重視學生個人見解,以此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目的。寫人記事散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通過素描葉圣陶生活中的小事,展現(xiàn)了他的君子之風;小說《驛路梨花》善于剪裁加工情節(jié),在一波三折、懸念迭生的故事中表現(xiàn)了善良樸實、助人為樂的公德之美;議論說理文章《最苦與最樂》善于提煉理性觀點,梁啟超在嚴密的邏輯中指出“盡責"的快樂;文言文《陋室銘》和《愛蓮說》則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作者高潔的志趣和道德追求。

核心任務:以“中華美德”為主題,設計一期年級(或班級)微信公眾號。

【學習目標】

一、語言目標

1.學生能圈點勾畫出課文中簡潔生動、具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和句子,每篇課文至少摘抄積累5個詞句。

2.學生能理清文章思路和繪制出結構圖,并能完整、準確地復述出課文故事。

3.學生能通過確定閱讀重點、抓住標題等方法略讀文章,每篇課文閱讀時間不多于5分鐘。

4.學生能仿照“秒懂百科”,給有關美德的詞條下定義。

二、思維目標

1.通過對課文進行縮寫和擴寫,鍛煉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力。

2.能夠在比較閱讀中,提煉總結寫人敘事散文在擬題、選材、結構等方面的特點,并將總結出來的閱讀經(jīng)驗遷移到寫作中去。

三、價值目標

1.能以葉圣陶、梁啟超、周敦頤等人的思想品德和價值追求為標桿,汲取精神力量,加強個人修養(yǎng)和行為規(guī)范,確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

2.能自覺地宣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代言,在責任、公德等道德修養(yǎng)方面有所提升。

核心任務:以“中華美德”為主題,設計一期年級(或班級)微信公眾號。

【課段安排】

【第一課段】第14課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寫小事而立大德的至情文)(2課時)

【第二課段】15驛路梨花(驛路梨花處處開雷鋒精神代代傳)(2課時)

【第三課段】16*最苦與最樂(人生的責任與意義)(2課時)

【第四課段】17短文兩篇(2課時)

愛蓮說(清水出芙蓉,拂面君子風)

陋室銘(一間陋室,一世豪情)

【單元任務單】

任務單1:《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閱讀概要

篇目文體事件評價性詞句人物品德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任務單2:《驛路梨花》閱讀概要

篇目文體要素內(nèi)容概括

《驛路梨花》人物

情節(jié)

環(huán)境

任務單3:《最苦與最樂》寫作思路

[參考答案]①具體生活情境②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③正反

任務單4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繪出陋室不陋的。

任務單5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蓮?寫出了蓮哪些特點?

角度句子特點

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濯清漣而不妖純真自然?不顯妖媚

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內(nèi)心通達,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不攀附、不旁生枝節(jié)

香遠益清美名遠揚

風度氣質亭亭凈植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莊重、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課時安排】

第16課最苦與最樂第1課時

——人生的責任與意義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觀點。

2.學習文章嚴謹?shù)恼撟C思路,領會作者平實而又略帶書卷氣的語言風格。

3.領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人生的苦樂觀,樹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播放視頻《少年中國說》

【了解作者】

1895年隨康有為發(fā)起“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思想家、學者。著作大多收入《飲冰室合集》。

【寫作背景】

出處

本文選自《集外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動。

思想背景:

梁啟超認為責任是“公德”之一部分,人人盡自己的責任,才能造就一個具有資產(chǎn)階級新秩序的文明社會。

創(chuàng)作意圖:

意在啟迪民眾明白人生的樂莫過于責任的完成,而人生之苦莫過于責任的肩負,歸根結底,人都要完成自己的責任,才能最終得到生活的趣味。

【文體知識】

【字音字形】

【多音字】

【形近字】

【理解詞語】

【自主探究】

快速閱讀課文

(1)理清文章脈絡

(2)找出文章的論題

(3)從原文找出作者認為的人生最苦與最樂的事情是什么

(4)勾畫出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

(5)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

1.通讀全文,試著梳理: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3):闡述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

第二部分(4):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5、6):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進一步闡述盡責才能獲得快樂。

2.這篇文章的論題是什么?

最苦與最樂

3.快速閱讀,從原文找出作者認為的人生最苦與最樂的事情。

“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4.勾畫出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

【精讀課文】

第一部分(1-3)

1.細讀第1-3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

本文的第一個分論點: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應盡的責任未盡。

(2)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第2段通過與貧窮、失意、死亡進行對比,闡述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唯有責任未了的苦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提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

(3)第3段中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論述“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作者先指出責任“未解除”的種種情況(承諾未辦、欠錢未還、恩惠未報答、得罪人未賠禮)和由此產(chǎn)生的痛苦狀態(tài),然后將這種痛苦延展到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自己,使論述更加深入。

第二部分(4)

2.細讀第4段,思考: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從“翻過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可以看出,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完成了責任。

這也就提出了本文的第二個分論點: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第三部分(5、6)

3.細讀第6段,思考: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結論是什么?

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得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要盡責,想卸卻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人間趣味。

結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人生當勇于盡責,而不能逃避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