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課件5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9/21/wKhkGGYxj6-AVMvbAALaM9_6GEQ034.jpg)
![《老子》四章課件5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9/21/wKhkGGYxj6-AVMvbAALaM9_6GEQ0342.jpg)
![《老子》四章課件5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9/21/wKhkGGYxj6-AVMvbAALaM9_6GEQ0343.jpg)
![《老子》四章課件5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9/21/wKhkGGYxj6-AVMvbAALaM9_6GEQ0344.jpg)
![《老子》四章課件55張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29/21/wKhkGGYxj6-AVMvbAALaM9_6GEQ03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子》四章目錄知人論世壹解讀文本貳擴展延伸叁一、知人論世知人論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與莊子并稱“老莊”。后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知人論世【名家說】
《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尼采【相關鏈接】
1.老子是孔子前最偉大的哲學家?!兜赖陆洝烦鲎院稳说氖止P,倒是次要的問題,最重要的乃是它所蘊含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確可稱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書……或許,除了《道德經》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绹ざ盘m《道德經》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并分為81章。
《道德經》《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老子思想老子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的核心是樸素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強調“謙虛”““不爭”“柔弱”“知足”等。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為“柔弱勝剛強”,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独献印酚绊?/p>
(1)《老子》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道家學派成為與儒家學派并列的思想流派,“儒道互補”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兩大支柱之一。
(2)近代以來,《老子》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視,成為世界哲學寶典之一。當今世界,更是掀起“老子熱”“大道熱”以應對21世紀的新挑戰(zhàn)。二、疏通文本輻轂埏埴戶牖贅行易泮累土強行幾正字音fú
gǔ
shān
zhí
yǒu
zhuì
pàn
lěi
qiǎng
jī
《老子》四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分析第11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疏通文本第11章輻:輻條
轂:車輪的中心部位
當:在
埏埴:揉和黏土
戶牖:門窗。
以為:把.....作為
譯文: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轂當中,車的功用正是產生于車轂中空地方的“無”。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產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無”。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產生于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無”。所以“有”(車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無”起了作用。文化常識古代馬車的各部分名稱文意理解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輻和轂埏埴以為器鑿戶牖以為室思考1:本段主要論證了什么觀點?是如何論證的?明確:比喻論證,主要以車子、器皿和屋室三者為例,說明“有”和“無”的相對性(有無的關系),表達了“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钡挠^點。器物實體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條件;器物中空的“無”,才是其發(fā)揮作用的關鍵。通過“有”和“無”辯證關系的分析,體現(xiàn)老子“有無相生”的觀點思考2:怎樣理解第十一章的“有”“無”?明確:“有”和“無”是對立統(tǒng)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盁o”讓“有”發(fā)揮作用。
正如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車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備器皿的作用;有了門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思考3:老子對“有”和“無”的認識,過人之處在哪?明確:過人之處在于一般人只看到“實”和“有”的東西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無”的東西及作用;只會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無”造就而成。被眼前能看見的迷惑,而忽略了真正的事實。老子:把“無”的作用突顯出來,論述“有”“無”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為用;沒有“無”就無所謂“有”。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謂的“實在的”東西,他們知道在那些實在的東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卻未能顯示出來的事物。思考3:對于“無”,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想到哪些例子?明確:留白,虛實相生,美的最高境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只有處于空杯狀態(tài),才能注入活水。比如“休息和工作”:休息是“無”:沒干活,沒有創(chuàng)造價值,浪費時間;工作是“有”,創(chuàng)造價值。但實際上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如果一直工作,不休息,身體很快就會累垮掉。正因為休息的“無”,成就了“工作”的有。分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疏通文本第24章企者:踮起腳尖的人
不行:行走不穩(wěn)
自見:見,通“現(xiàn)”,顯露
,自我顯露
自是:自以為是。
是,意動,以……為是。伐:伐、矜均為夸耀之意。
矜:名詞作動詞,建立功勛。長:長久
贅:肉瘤
行:同“形”物:代詞,常人,人們
或:常常
處: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疏通文本第24章譯文: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自我顯露的人不能顯明,自以為是的人不能彰顯,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長久。(這些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就叫作剩飯、贅瘤,人們常常厭惡它們,所以有道的人不這樣做。思考1:本段主要論證了什么觀點?是如何論證的?明確:比喻論證,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說明“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結果都是不好的,會使人們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這些輕浮、急躁的舉動都是反自然的,短暫而不能持久。急躁冒進、自我炫耀,反而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思考2:怎樣理解本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義?明確:有道是:欲速則不達,其意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相同。①“企”意思是舉起腳跟,腳尖著地,“企者”是想要高出于人,想站得高、王德元,結果反而站不穩(wěn),甚至摔跤。②“跨”即越過,闊步而行,“跨者”是想要比別人先走一步,想走得快、走得遠,結果反而走不遠、走不快,也走不久。③究其原因就在于超過自己的能力,違背了自己本身具有的天性所致。凡是急躁冒進,急功近利,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行為都不會長久,甚至會受到懲罰。思考3:老子列舉企立、跨行、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它們錯誤的原因是什么?老子舉例意在說明什么看法?明確:用腳尖直立身體,違背人體自然規(guī)律??缯哌~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最自然狀態(tài)。企者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者是輕浮、急躁的表現(xiàn),不夠謙虛。思考4:老子的觀點對我們有哪些啟示?明確:做人不要“企立”、“跨行”。不要主觀妄為,而要遵循遵循自然規(guī)律,順“道”而行。做人不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要謙虛、謙讓。“曲則全”的處世哲學:求全之道,莫過于不爭,不爭之道,在于不自見、不自足、不自伐、不自矜。企立、跨行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急于求成內心焦躁本質惡果根源追逐顯相
看重我“有”余食贅行令人厭惡有道者不處研讀文本——第二十四章思考5:老子的觀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想到哪些例子?明確:馬謖失街亭在街亭之戰(zhàn)中,馬謖自薦去守街亭,并立下軍令狀,若失街亭愿被斬首。當馬謖到達街亭后,不遵循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勸諫,執(zhí)意扎營于山上。結果,被張郃切斷水源,蜀軍大亂。張郃乘勢進攻,馬謖棄軍逃亡,街亭失守。分析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疏通文本第33章智:智慧
明:聰明
自勝:賓語前置句強行:qiǎnɡ古今異義,古:勤勉而行今:用強制的方法進行
所:名詞,地方、位置(立身之處)譯文: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戰(zhàn)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zhàn)勝自我的人才是強大的。知道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喪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夠長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長壽。思考1:本段主要闡述了什么觀點?本段的幾個核心概念是什么關系?明確:
知人與自知
勝人與自勝
知足與強行強調人要“自知”“自勝”“知足”“強行”,加強自我修養(yǎng)。
在老子看來,“知人”、“勝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勝”更加重要。一個人倘若能省視自己、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實推行,就能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飽滿的精神風貌,從而“死而不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們,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態(tài),了解別人的長處和短處,也要看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給人生以合理的定位。思考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边@兩句與上文的聯(lián)系?明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為一組,強調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勝人,必先自勝,故以"自知""自勝"為立身之本。如果對已經達到的境界(自知,自勝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稱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強勁奮進才稱得上有(求道的)意志。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長久;但強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與道同在,才稱得上"壽",即不朽。思考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边@兩句與上文的聯(lián)系?明確:(1)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滿足于現(xiàn)狀,也不是滿足于物質匱乏,而是對自知,自勝的程度達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滿足,這才算富足。知足者不失“自知”“自勝”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長久。(如把“知足者富”解釋為“知足常樂”,或理解為對物質生活不做過多要求就是富有,都與老子思想不相符合。)
思考2: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边@兩句與上文的聯(lián)系?明確:(2)強行者有志——強行者自知自勝,并努力奮進,求道不息,這樣的人身體雖然消失,但他所傳承的道仍然存在,才稱得上長壽不朽。(如把“強行者有志”簡單理解成發(fā)憤圖強,才算有志氣;把“死而不之者壽”簡單比附為“有的人死了,但還活在人民心中”,這就脫離了語境,與老子主張完全不同。)思考3:聯(lián)系現(xiàn)實,我們可以想到哪些例子?明確:張老師(張桂梅)對學生的愛真摯熱烈,又一以貫之。拖著病體,她堅持為畢業(yè)班的孩子上課;節(jié)衣縮食,她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學生……有人曾說,張老師快枯竭了,人的愛是有限的。張桂梅聽后說:“不會的,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愛讓夢想飛越大山》(《人民日報》)思考3:聯(lián)系現(xiàn)實,我們可以想到哪些例子?明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講述了“衣戈猜想”二舅一生的經歷。
這個曾經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十幾歲時因為發(fā)燒,被村醫(yī)在屁股上打了四針后成了殘疾。后來自學木工謀生,一生未婚,收養(yǎng)了一個女兒,現(xiàn)在獨自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還成了村里的“維修多面手”。分析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疏通文本第64章持:持守
兆:征兆,跡象
謀:解決
泮:同“判”,分離。毫末: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
累土:同“蔂”,土筐譯文: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微的時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發(fā)生時就做,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處理妥當。合抱的大木,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從一筐筐泥土建筑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舉步走出來的。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粺o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疏通文本第64章者:助詞,.....的
是以:因此
從事:古今異義,古義:行事、做事今:投身到(事業(yè)中去)
幾:接近
慎:形作動,慎重對待。不欲:常人所不想要的
貴:意動,以……為貴。復:彌補、補救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疏通文本第64章譯文: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所以圣人不求有所作為,因此不會敗事,不執(zhí)意把持,因此不會喪失。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時遭致失敗。審慎面對事情的終結,一如開始時那樣,就不會失敗。所以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珍貴難得的貨品,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輔助萬物的自然變化而不加以干預。思考1:本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明確:本章闡述事物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分別是以“毫末”“累土”“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由小變大、積少成多的道理。思考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勸學》中有“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老子四章》的第四章和荀子的《勸學》都談到來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辯證法,都主張積累的重要性,這兩者有什么不同?明確:不完全相同
老子主張“無為”“無執(zhí)”,實際上是讓人們依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堅強的毅力,耐心地一點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會造成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的結局。要實現(xiàn)遠大、宏偉的目標,必須重視細微和小節(jié)處。荀子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人要像蚯蚓那樣“用心一也”,雖然“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也要“上食埃土,下飲黃泉”,提出了積極進取的主張。思考3:仔細閱讀品味課本的第四章,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話?并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發(fā)?明確:1.學會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關鍵時刻才能臨危不亂。2.不要輕視小事: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3.“為”應該分兩種:一種是順應規(guī)律,把事情做好,如“為之于未有”;一種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恣意妄為,如“為者敗之”。我們應該學習前一種,警惕后一種。4.慎終如始:重視開頭,因為“萬事開頭動;軍視收尾,因為“行百里者半九十”“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小結第11章:論道辯證分析“有”和“無”的關系,強調“無”的作用。第24章:修身做人不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第33章:修身人要“自知”“自勝”“知足”“強行”。第64章:治國治事者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不忘加干預。閱讀《老子》四章,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老子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1)如”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這。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告誡我們,要謹慎從事,做事要有恒心,堅持到底就是勝利!(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從"大生于小”的觀點出發(fā),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yè)。(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們,人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態(tài),了解別人長處和短處,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負,要有自知之明。三、擴展延伸藝術特色◆設喻生動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淺顯易懂?!羯朴谟媚嫦蛩季S來觀察社會和人生?!粜形暮啙?,潔凈精微,凝練暢達?!独献印肥钦撜f抽象道理的,而其中經常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說理,使文章生動形象、簡潔直觀。如第四十六章,以“合抱之木”設喻,形象地闡明了任何事情都要從頭積累才能成功的道理。老子常常從世人不太看重的那些方面,發(fā)掘出理論或實踐上的巨大價值。此外,老子還善于從世人的習性中發(fā)掘出其負面因素。比如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在事情接近成功時有所懈怠?!独献印芳炔煌凇墩撜Z》的語錄體,又不同于《莊子》的對話體,也不同于《荀子》的論說體,而是潔凈、精煉、暢達的格言體,如詩如歌,顯示出獨特的魅力。儒道佛文化
唐宋以后的中國文化,要講儒、釋、道三家,也就變成三個大店。佛學像百貨店,里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道家則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y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人名下車輛抵押借款合同范文
- 2025年公共場所消防設計與施工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租賃生產區(qū)域安全策劃管理協(xié)議
- 2025年玻璃冷加工設備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2025年個人信用借款合同保證書
- 2025年車載型X螢光測試儀(XRF)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2025年圖像存儲與通訊系統(tǒng)(PACS)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分手協(xié)議標準化簡易版指南
- 2025年園林景觀石申請銷售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伴侶保障協(xié)議
- 保潔員崗位安全知識培訓
- (2024年)FSC標準培訓課件
- 2024年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斷句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解析)
- 商業(yè)秘密培訓課件模板
- 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培訓資料2024
- 茶葉抖音方案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課件
- 班級小組合作的分組和建立課件
- 消防員緊急避險技術培訓課件
-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同步教案(全冊)
- 《有趣的二進制》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