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上冊《老子》二章1/342/34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些人說又稱老聃(dān)。中國古代偉大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精華是樸素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含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3/344/34
相傳他母親懷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從腋下將他產出,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藏室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第十八個化身。5/346/34
老子《道德經》是在函谷關完成,春秋末年,老子辭官隱退西游。一天,函谷關令尹喜,見到紫氣從東而來,便知是祥瑞之兆,預計有圣人過關。很快,果見老子騎青牛而至,尹喜早知老子大名,遂誠懇地挽留老子,并敬請賜文紀念,于是老子留下來,一展平生所學,僅用五千字寫成了八十一章奇文,這就是上至高天,下至大地,中至人律《道德經》。如今函谷關太初宮正殿傳說就是當年老子著書地方,正門高書“青書西去,紫氣東來”。7/34《老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經典之一,與《莊子》如雙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學派代表著作。《老子》又稱《道德經》或稱《老子五千文》8/3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沒有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低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9/34
譯: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這就有了惡了。所以有和無相互依存,難和易相互造成,長和短由相互對立而表達,
音和聲相互友好,前和后相互跟從。所以有德圣人對待萬物都是順其自然,實施不用言辭教育,萬物興起而順應不加干涉,生發(fā)而不去占有,有所施為,不過不依賴,大功告成卻不居功。正因為不居功,所以永遠不會離開功。10/341·同學們在朗誦《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一章時,大家是否發(fā)覺這一章規(guī)律呢?
美和惡、善和不善、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后,這些都是完全對立兩個方面。11/342.它們之間除了完全對立之外,還有什么內在聯(lián)絡?
在相互對立中相互依賴,是相反相成概念,離開前者則后者不存在,離開后者則前者不成立,同時,二者又能夠轉化。這種關系是哲學中對立統(tǒng)一辯證關系。12/343.這種相反相成,相互轉化規(guī)律給我們哪些啟示呢?一切順其自然,不居功自傲。
13/345.課文中哪幾句話能夠做它佐證?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14/344·世間萬物還有那些是相反想成你能舉出一些生活中例子嗎?正反對應文武想通禍福相倚男女相伴水火相克黑白相間功過相抵平仄相諧生死相依老幼相攜剛柔相濟清濁相濟愛恨相融青黃相接一直相接15/346.我們在學習《論語》過程中,會經常發(fā)覺“君子”這個詞,“君子”是孔子贊美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人。而在《老子》中則經常提及“圣人”,何謂“圣人”呢?
道家“圣人”指是悟“道”者,以“道”作為立身處世標準人,也有人認為“圣人”指是統(tǒng)治者。16/347.這一章能夠給統(tǒng)治者哪些借鑒意義呢?治國應順其自然,實施“無為而治”。17/348.“無為而治”是老子提出治國思想,“無為而治”指是什么都不去做嗎?
不是。道家“無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無心于為。無心即沒有尤其意念,順其自然,就是“我不尤其想怎么樣”。老子認為治國關鍵在于清靜無為,少私寡欲,慎行貴言,順應自然,不要肆意妄為,擾民害民,更不能作威作福,為所欲為,應該讓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樸,甚至讓百姓感覺不到統(tǒng)治者存在,才是做到最好。不然,就會招致更大反抗,引發(fā)天下大亂。18/349.即使我們并非圣人,但我們一樣能夠從經典中獲取適合我們精神給養(yǎng),你以為這一章對你修身為人有哪些指導?拋棄私欲和貪婪,采取順其自然方式對待人和事。19/34
有沒有相生難易相成—處無為之事
長短相形高低相傾—行不言之教
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功成而弗居
相反相成相互轉化—無為而治順其自然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板書設計:20/3421/34
知人者智
(《老子》第三十二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久也,死而不忘者壽。22/34【注釋】
(1)明:高明、聰明意思。
(2)強:這是老子使用特殊概念,含有果決意思。
(3)強行:有些人認為,"強行"為"勤行"之誤;也有些人認為,"強"和"勤"在古代是通假字。由此,"強行"就是努力不懈意思。
(4)死而不亡:身體已經死亡,但其精神依然被世人遵照。這一章闡述了老子自我涵養(yǎng)觀點;他認為,知人、勝人當然主要,但知己、自勝更主要;而只有到達"自知"、"自勝"、"自足"、"強行"人,才可能使自己精神生命與思想生命超越死亡,成為長久存在。
23/34
譯:善于認識他人人才能稱為智慧;能夠了解本身人,才能叫做明白通達。能夠戰(zhàn)勝他人人,才叫做有力;能夠戰(zhàn)勝本身人,才能叫做強大。凡事知道滿足人,才叫做富有。凡事持之以恒、篤行不移人,才叫做有志。不喪失本身根本人,才能夠長久。死后而不被忘卻人,才叫做長壽永生。24/3410·《知人者智》這一章主要談是修身和自我發(fā)展問題。請同學們齊讀這一章,就你感觸最深一點談談自己思想收獲。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死而不亡25/3411·思索: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曾說:“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边@一章中哪句話能夠作為這種觀點佐證?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26/3412·古人也認為人是“死而不亡”,認為人死后并沒有消失,所以才有祭拜祖先靈魂之舉,這與老子觀點是否一致?
不一致。老子主張“死而不亡者壽”指是身雖死而精神猶存人才是真正長壽?!八蓝煌觥蹦軌蛴袃煞N了解:一是精神長存,足夠后人敬仰和效法;二是回歸于“道”,亦即永不消逝。這與古人祭拜祖先靈魂是不一樣。27/34
人生一世,最困難大約就是對自我了解、把握和超越。老子所說“知人”、“勝人”“人”,其實不但指他人,也包含除自己之外一切客觀存在,因置身其外旁觀者清,所以了解起來還算輕易。但一旦把自己擺進去,看問題往往就不那么清楚了,因為人極難克服主觀執(zhí)著和外物欲求。這么就難免陷入知人而不知己、勝人而難勝己、欲求而不知足、明理而不能力行尷尬,最終必定迷失自我,喪失精神世界,失去立身根本。要破解這么困境,就要努力爭道。只有明白了一切都在道中,一切都應隨順自然道理,才可能化解執(zhí)著,超越自我,擁有自由灑脫精神世界。28/3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shù)控刀具培訓課件
- 白酒電商測試題及答案
- 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調研生物試卷(含答案)
- 信息平臺建設工作總結
- 汽車電氣維修的基本原則試題及答案
- 藥理學中需要深入理解的概念試題及答案
- CPBA考試的新興技能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內江市人教版(新起點)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英語期中試卷(含答案)
- 寵物營養(yǎng)干預對行為影響研究試題及答案
- 公務員省考難點題目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發(fā)展(集團)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論文
- 2025年山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年高考預測猜題 化學 信息必刷卷02(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3.2依法行使權利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五月菜油香(2024年寧夏中考語文試卷記敘文閱讀試題)
- 2025非小細胞肺癌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
- 婦科圍手術期的護理
- 《智能輪椅的結構計算設計與選型案例綜述》3000字
- 《財政學》試題庫及答案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