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_第1頁
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_第2頁
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_第3頁
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_第4頁
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

陰陽易差后勞復病概論第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傷寒初愈,正氣未復,余邪未盡,應注意病后調理,以防疾病復發(fā)。一陰陽易病后因房事導致男女之間互相染邪而發(fā)生的病證。二勞復病后因過早勞作導致疾病復發(fā)者。三食復病后因不慎飲食,如早食、多食導致疾病復發(fā)者。第3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一節(jié)陰陽易證第4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原文]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392)

燒褌散方

婦人中褌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褌燒服。

第5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論]

1證治證:身體重、少氣――氣虛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膝脛拘急――

陰虛筋脈失養(yǎng)熱上沖胸――熱毒上沖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氣虛不能升舉,加之熱毒上沖第6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機:熱毒上沖,損傷氣陰(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析得出)。治:瀉熱祛毒。方:燒褌散。藥后反應: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第7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二節(jié)差后勞復證第8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差后勞復辨治第9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枳實梔子豉湯證

[原文]

大病差後,勞複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393)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個(擘)香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三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複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服之愈。

第10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論]

1注意“清漿水”、“博棋子”兩個名詞解釋。

2證治證:大病差后,勞復者――大病新差,體虛未復,因勞而復發(fā)心中懊憹,胸膈痞悶,食少納呆,舌苔薄黃略膩,脈滑數(shù)等――以方測證當有第11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機:余熱復聚,熱郁胸膈,氣機痞塞。治:清熱除煩,行氣消痞。方:枳實梔子豉湯。枳實――苦寒,行氣消痞梔子――清熱除煩豆豉――宣透邪氣清漿水――性涼善走,調中化食第1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煎服要求:①清漿水煎藥,并先煮清漿水至將近一半;②納枳實、梔子,再煮至一半;③后下豆豉,煎五六沸;④服后溫覆微似汗。加減:有宿食者――如脘腹脹滿疼痛,噯氣酸腐,大便不通等――加大黃。第13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與梔子厚樸湯證比較梔子厚樸湯: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熱擾于胸,氣滯于腹――清熱除煩,行氣除滿――梔子豉湯去豆豉,加枳、樸――病位偏下,去豆豉之宣散。枳實梔子豉湯:心中懊憹,心下痞塞――熱擾胸膈,氣機痞塞于心下――清熱除煩,行氣消痞――梔子豉湯加枳實――病位偏上,不去豆豉,但加枳實。第14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小柴胡湯證[原文]

傷寒差以後,更發(fā)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394)第15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論]

1原文分析小柴胡湯――脈弦細,舌紅苔薄黃傷寒差以后更發(fā)熱以汗解之(桂枝湯)――脈浮,舌淡苔薄白以下解之(調胃承氣湯)――脈沉實,還應有腹?jié)M,大便不暢第16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差后,為正虛之體;發(fā)熱雖為有邪,但應兼顧正氣,以扶正驅邪為原則。具體選用何方,應遵循“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原則。若脈弦細,舌紅苔黃薄,或兼口苦咽干目眩者,為少陽膽熱未盡,宜小柴胡湯;若脈浮,舌淡苔薄白,或兼惡風汗出,為太陽表寒未盡,宜桂枝湯;若脈沉實,或兼腹?jié)M,大便不暢,為陽明余熱未盡,宜調胃承氣湯,或用后世的增液承氣湯之類,扶正通下并用。第17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三)牡蠣澤瀉散證

[原文]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395)

牡蠣澤散方

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鹹)栝蔞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第18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論]

1證治證:大病差后,腰以下有水氣――水停下焦膝脛足跗皆腫,或伴大腹腫滿,小便不利,舌紅苔根黃膩,脈沉實――以方測證機:濕熱壅滯,氣化不利,水蓄下焦。治:清熱逐水,軟堅散結化痰。第19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方:牡蠣澤瀉散。澤瀉、商陸根、葶藶――利水逐飲消腫牡蠣、海藻――軟堅散結化痰栝蔞根――清熱生津,潤肺化痰蜀漆――化痰第20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煎服要求:①散劑:峻藥緩用,因其為大病差后,慮其正虛;②白飲和服:保胃氣,防止峻藥傷正;③小便利,止后服:中病即止。第21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大病差后的水腫的性質大病差后的水腫,以虛證為多,但也并非皆是虛證,本條證則是典型的實證水腫,臨床仍應辨證論治,不可拘于病后多虛。同時也不能將本方通用于大病差后的水腫,畢竟病后的水腫以虛證為多。若水腫伴大便不實,少氣懶言,舌質淡嫩,苔白不渴,脈沉細無力等,為脾腎陽虛所致,宜溫陽利水,可用金匱腎氣丸之類。第2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化痰逐水法從本方組成分析,以逐水、清熱、化痰、散結為主。方中牡蠣、海藻、栝蔞根、蜀漆都是化痰軟堅散結的藥,可見本證的水腫與痰結有密切關系,不化痰則水腫難消。張仲景提出了化痰利水消腫的治療方法,對于一些頑固性的水腫,化痰與逐水并用,是一種選擇。除了活血化瘀以外,化痰也是難治性水腫的治法之一。如此則中醫(yī)治療水腫的方法又多了一法。第23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四)理中丸證

[原文]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396)

第24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論]

1證治證: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即口水多機:胸上有寒(脾陽虛,運化無力,上泛膈上)治:以丸藥溫之(溫中健脾燥濕)。方:理中丸。第25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多涎唾的辨析除理中丸證外,還有四逆湯證、吳茱萸湯證、《金匱》中的甘草干姜湯證。其實如小青龍湯證、苓桂術甘湯證等也可見多涎唾。第26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五)竹葉石膏湯證

[原文]

傷寒解後,虛贏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397)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斤(洗)麥門冬一升(去心)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熱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第27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論]

1證治證:虛羸少氣――氣液損傷氣逆欲吐――余熱內擾,胃失和降口渴、心煩、少寐、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等――以方測證機:余熱未清,氣陰兩傷。治:清熱和胃,益氣生津。第28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方: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清陽明未盡之熱人參――益氣生津麥冬――養(yǎng)陰生津甘草、粳米――助人參益氣,并益脾和胃半夏――和胃降逆止嘔第29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和白虎加人參湯證比較白虎加人參湯證的病機是邪熱亢盛損傷氣陰,所以治療以清熱為主,用石膏配知母,清陽明燥熱,加人參益氣生津;竹葉石膏湯證的病機是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津氣兩傷為重,所以治療以益氣生津為主,兼清余熱,用竹葉配石膏清未盡之余熱,加人參益氣生津,再加麥冬加強養(yǎng)陰生津作用;另外竹葉石膏湯證還有胃熱氣逆的表現(xiàn),所以加了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嘔。第30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運用經驗竹葉石膏湯的運用廣泛,舉凡熱病后期津氣兩傷而余熱未清者都以此治療,所以本方也是熱病后期的常用方。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經驗用法,慢性腎炎氣陰兩虛而咽部癥狀突出者,可以此為主方,酌加桔梗、丹皮、白茅根、炒山梔、益母草等,可使咽部癥狀消失,蛋白尿、血尿迅速消失。第31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差后飲食調養(yǎng)[原文]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398)第32頁,共34頁,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