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_第1頁
高中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_第2頁
高中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_第3頁
高中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_第4頁
高中文言文各種句式詳解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微課金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漢字言文各種句式詳解

1/34句式特殊句式普通句式判斷句疑問句省略句被動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定語后置2/34

一般句式

3/34一、判斷句(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保?)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漂亮者也?!?/p>

(3)用“者”表判斷“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保?)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①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②汝是大家子

4/34(5“即”“乃”“則”“皆”“本”“誠”“亦”“素”等副詞表示必定判斷,兼加強語氣,用“非”表示否定判斷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將即楚將項燕。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⑤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5/34(6)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判斷句有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保ā冻啾谥畱?zhàn)》)【尤其提醒】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是”普通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6/34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于動詞所表示行為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7/34<1>有標志

(1)用“為”或“為......所.....”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保ā惶煜氯顺靶Γ埃ň蓿┢谶h郡,

行將為人所并?!保ā顿Y治通鑒》)

(2)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他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3)用“見”或“見......于......”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坑騙)“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4)用“于”或“受......于......”表被動

“不能容于遠近?!保◤堜摺段迦四贡洝贰拔岵荒芘e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保ā顿Y治通鑒》)

(5)用“被”表被動?!坝瑾q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保◤堜摺段迦四贡洝?/p>

8/34<2>無標志

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保ā顿Y治通鑒》)這里“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意思。

9/34三、省略句

(1)主語省略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黑質(zhì)而白章……

(2)謂語省略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動詞賓語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保ā读H藺相如列傳》(4)介詞賓語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5)介詞省略

將軍戰(zhàn)(于)河北,臣戰(zhàn)(于)河南10/34四、疑問句

文言疑問句,普通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含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習慣使用方法。這里不舉例子講解。11/34特殊句式

12/34一、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diào)謂語,有時將謂語置于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示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公子能為他人困難而急地方在哪里呢?”13/34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十賓【余、吾、爾、自、之、是】十動14/34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譯文:“莫我肯顧”應了解成“莫肯顧我”。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譯文:“可當初人并不贊許他(這么看)”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么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么事”15/34【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賓語在動詞前面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十動?

16/34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時候拿了什么?’”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譯文:“問女兒在思索什么?”③王見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里?’”④何傷乎?(《齊桓晉文之事》)譯文:“妨礙什么呢(有什么妨礙呢)?”⑤王曰:“縛者曷為者也?”(《晏子使楚》)譯文:“大王問:‘綁著人是干什么?’”⑥吾誰敢怨?(《捕蛇者說》)譯文:“我敢埋怨誰呢?”17/34【3】陳說句中介詞賓語前置格式:賓十介十動

①鉤以寫龍,鑿以寫龍(《葉公好龍》)譯文:“用鉤子來畫龍,用鑿子來雕刻龍”②余是以記之(《游褒禪山記》)譯文:“我所以記下了這件事”③一言以蔽之譯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④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勾踐滅吳》)譯文:楚國戰(zhàn)士沒有誰不用一個抵擋十個來拼命作戰(zhàn)。⑤成語有:夜以繼日(譯:用夜晚來接著白天)18/34【4】用“之”、“是”作標志賓語前置

格式:主十賓十之(是)十動19/34①夫晉,何罪之有?(《燭之武退秦師》)譯文:“晉國,有什么罪過呢?”②唯弈秋之為聽(《弈秋》)譯文:“只聽弈秋教誨”(“唯”譯為“只”,下同)③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譯文:“不了解句讀,不能解答疑惑”④唯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譯文:“只是務必除去那些陳舊話”⑤唯馬首是瞻(《馮婉貞》)譯文:“只看我馬頭行事”20/34【5】“相”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后面。21/34①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譯文:“我已經(jīng)對她沒有情義了,決不會答應你”②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孔雀東南飛》)譯文:“盡心侍奉婆婆,好好伺候她”③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xiāng)偶書》)譯文:“小孩子看見了我卻不認識我”當代漢語中也有保留,如:請你相信22/34【6】“見”字解釋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時,可解釋為“我”,這時“見”是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后面。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譯文:“(我回來時)府吏囑咐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項脊軒志》)譯文:“生下我六個月,父親就背棄了我(意思是父親就去逝了)”這種情況在當代漢語里也有保留,如:望見?。ㄏM銓捤∥遥挥泻我娊蹋ㄓ惺裁粗附涛遥?;讓你見笑了(讓你笑話我了);望見諒(希望你原諒我)。23/34【7】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①亞父南向坐(《鴻門宴》譯文:“亞父范增面向南坐著”②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譯文:“抵達北海,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盡頭”24/34三、狀語后置

我們知道,在當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成份往往要以狀語來了解,即翻譯時大多數(shù)時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25/34(1)格式:動十以十賓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譯文:“用篆文山龜鳥獸形狀來裝飾”②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譯文:“把箭放回先王靈位之前,稟告大功告成”③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譯文:“并請出那三枝箭,裝進錦囊”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譯文:“當莊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⑤申之以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弟兄事向他們重復講述”①覆之以掌(《促織》)譯文:“用手掌覆蓋(蟋蟀)”26/34(2)格式:動十于(乎,相當“于”)十賓①使歸就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譯文:“讓他回去向?qū)O將軍求救”②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能夠在集市上指出我過失人”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譯文:“而且在他們墓門前建立石碑”④生乎吾前(《師說》)譯文:“生在我前面”⑤風乎舞雩(《四子侍坐》)譯文:“在舞雩臺上吹風”27/34(3)格式:形十于十賓①長于臣(《鴻門宴》)譯文:“(他,指項伯)比我長(大)”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譯文:“即使才能比世人高,但卻沒有驕傲情緒”28/34

四、定語后置在當代漢語中,定語是修飾和限制名詞,普通放在中心詞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況外,也能夠放在中心詞后。定語放在中心詞后面,用“者”煞尾,組成定語后置形式。那么,在翻譯時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語提到中心詞前面去翻譯。29/34【1】格式:中心詞十定語十者①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譯文:“尋找能夠出使秦國回來復命人”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劍》)譯文:“楚國有個渡江人”③荊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戰(zhàn)》)譯文:“荊州依附曹操老百姓”④四方之士來者。(《勾踐滅吳》)譯文:“四方前來投奔吳國士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驢》)譯文:“村中有個喜歡多事年青人”30/34【2】格式:中心詞+之+定語+者①馬之千里者(《馬說》)譯文:“千里馬”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譯文:“富有和尚卻不能抵達”③國之孺子之游者(《勾踐滅吳》)譯文:“吳國出游年青人”④石之鏗然有聲者。(《石鐘山記》譯文:“鏗然有聲石頭”31/34【3】格式:中心語+之+定語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譯文:“蚯蚓沒有尖利爪牙和健壯筋骨”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