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場4種疫病凈化技術_第1頁
蛋雞場4種疫病凈化技術_第2頁
蛋雞場4種疫病凈化技術_第3頁
蛋雞場4種疫病凈化技術_第4頁
蛋雞場4種疫病凈化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蛋雞產業(yè)是我國畜牧業(yè)的支柱產業(yè),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疫病防控壓力。其中以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雞白痢等4種禽病對蛋雞群威脅較大,實施凈化有利于降低損失,提高蛋雞產業(yè)質量。文章對上述4種疫病的凈化要求、凈化步驟、樣品采集、檢測方法、效果評價等方面進行綜述,為蛋雞場疾病防治與凈化提供借鑒。我國蛋雞產業(yè)是畜牧業(yè)的支柱產業(yè),2021年在產蛋雞約10.5億只,雞蛋年產量超過2600萬t,自1985年以來一直居世界第一。近年來,蛋雞產業(yè)逐步進入轉型升級關鍵期,已基本實現(xiàn)良種化、規(guī)?;悦媾R疫病防控嚴峻挑戰(zhàn)。我國禽類H5N1、H5N2、H5N6、H5N8和H7N9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時有發(fā)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廣泛,某些省份H9N2亞型檢出率達到17.14%。ClassⅠ類和ClassⅡ類的新城疫強弱毒株交織流行,其中基因Ⅶ型新城疫強毒株正在引起世界新城疫第4次大流行。禽白血病在產蛋前期發(fā)病率較高,A、B、J亞群禽白血病在雞群中常見,某些地方特色蛋雞配套系親本群存在A、B、J亞群禽白血病混合感染。禽白血病還可以垂直傳播,部分黃羽種公雞群血漿和精液J亞群病毒分離陽性率分別高達8.12%和5.17%。食源性人畜共患沙門氏菌通過輸卵管污染雞蛋已成為引起人食物中毒導致死亡的重要病原,一些蛋雞場存在腸炎、鼠傷寒、雞白痢等3種沙門氏菌不同程度的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雞白痢等四種禽病對蛋雞危害巨大,實施凈化非常重要。該文對以上4種禽病的凈化技術進行綜述,為蛋雞產業(yè)疫病防治與凈化提供參考。1凈化要求2021年5月1日實施的新版《動物防疫法》提出將動物疫病凈化消滅列入動物防疫的方針,明確了動物疫病凈化的法律地位。2021年10月,農業(yè)農村部出臺《關于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的意見》,明確在全國范圍內優(yōu)先深入推進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白血病、禽沙門氏菌等家禽疫病凈化工作。廣西早于2020年就印發(f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養(yǎng)殖場動物疫病凈化技術規(guī)程》,將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雞白痢列為凈化病種,并細化了創(chuàng)建種禽場星級無規(guī)定動物疫病養(yǎng)殖場的技術方法,為蛋雞場主要疫病凈化提供可借鑒的參考依據。2凈化程序2.1凈化步驟按照本地調查、綜合控制、監(jiān)測凈化等3個步驟實施凈化,具體為:2.1.1本地調查按一定比例分區(qū)隨機抽取雞群咽喉/泄殖腔拭子、血清、血漿、公雞精液、母雞蛋清、泄殖腔拭子、雛雞胎糞,樣品覆蓋不同棟舍,按照表1進行檢測。2.1.2綜合控制對禽流感、新城疫實施免疫,對禽白血病、雞白痢不免疫,采取免疫/非免疫、監(jiān)測、淘汰以及綜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凈化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必須建立生物安全體系,貫徹落實消毒、孵化、飼養(yǎng)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從切斷傳播途徑、剔除傳染源、保護易感動物等3個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生物安全措施。2.1.3禽流感、新城疫監(jiān)測凈化每季度對蛋雞群監(jiān)測1次,血清樣品按照不同棟舍實存種禽數的0.5%抽樣,咽喉/泄殖腔拭子樣品按照0.1%抽樣,樣品覆蓋全部棟舍,血清與拭子樣品一一對應。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體不合格者及時進行補免,病原學陽性的按國家有關規(guī)范處置。2.1.4禽白血病、雞白痢監(jiān)測凈化按批次、生產階段進行多世代監(jiān)測,對核心群每批次的全群種公雞、1日齡預選雛雞、育雛后期、開產初期、留種蛋雞進行100%監(jiān)測,陽性個體適時淘汰。種蛋標號與母雞對應,選留篩查和收集陰性種蛋,下一世代循環(huán)凈化。2.2樣品采集2.2.1咽喉/泄殖腔拭子以前我們著重探究網絡通信區(qū)域的探究,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開設了兩個新多媒體大數據在如今的電子信息時代,物聯(lián)網成為了標志詞。物聯(lián)網作為以互聯(lián)網為背景的網絡信息的交融不斷擴大,將來會與電子通信,計算,互聯(lián)網技術一并作為時代發(fā)展不可小覷的技術改革。對網絡的成長研究也是將來電子信息科技專業(yè)的重大課題。使用無菌棉簽,采集喉頭拭子、泄殖腔拭子各1支,同時裝于含有1mL保存液的離心管中。2.2.2血清翅下靜脈采集1.5mL全血,裝于無抗凝劑的干凈2mL離心管中,待凝固析出血清。2.2.3血漿翅下靜脈采集1.5mL,裝于含肝素鈉抗凝劑的2mL離心管中,搖勻并離心后,取上清血漿接種細胞懸液。2.2.4公雞精液2.2.5母雞蛋清開產時、留種前,每只母雞連續(xù)收集2枚種蛋,每枚種蛋取1mL蛋清到離心管中。2.2.6雛雞胎糞將同一母雞產下的種雞蛋按家系編號,孵育出雛后用含有0.5mL稀釋液的2mL離心管收集胎糞,并編寫家系號。換手套或清洗雙手后,采集下一個家系。所有采集的樣品均需進行編號、記錄,保證溯源到個體和家系。2.3檢測方法參考《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GB/T18936-2020)、《新城疫診斷技術》(GB/T16550-2020)、《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方法》(NY/T680-2003)、《禽白血病診斷技術》(GB/T26436-2010)、《原種雞群禽白血病凈化檢測規(guī)程》(GB/T36873-2018)、《雞傷寒和雞白痢診斷技術》(NY/T536-2017)等國家標準和農業(yè)行業(yè)標準,采用實時熒光PCR方法檢測雞咽喉/泄殖腔拭子H5亞型、H7亞型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核酸,采用HI和ELISA方法檢測雞血清H5亞型、H7亞型禽流感、新城疫和A/B、J亞群ALV及雞白痢抗體,采用ELISA方法檢測公雞精液、母雞蛋清、泄殖腔拭子、雛雞胎糞禽白血病p27抗原,采用病毒分離方法分離公雞和母雞血漿禽白血病病毒并檢測培養(yǎng)液中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見表1)。表1蛋雞場疫病凈化項目及檢測方法2.4效果評價參考《種禽場重要疫病凈化技術規(guī)程》(DB45/T2576-202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養(yǎng)殖場動物疫病凈化技術規(guī)程》,結合蛋雞場特點對凈化效果評價,具體如下:2.4.1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星級無規(guī)定動物疫病養(yǎng)殖場評估細則》要求進行抽樣,抽檢H5、H7亞型禽流感(新城疫)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90%以上,H5和H7亞型禽流感(新城疫)病原抽檢陰性,場內連續(xù)2年以上無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臨床病例,視為達到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免疫無疫標準。2.4.2禽白血病、雞白痢核心群抽檢禽白血病抗原陽性率≤10%、雞白痢抗體陽性率≤8%,核心群連續(xù)2年無禽白血?。u白痢)臨床病例,視為達到禽白血?。u白痢)凈化標準。生產條件允許的,進一步參考《原種雞群禽白血病凈化檢測規(guī)程》(GB/T36873-2018)、《蛋種雞場禽白血病的凈化技術規(guī)程》(DB13/T2442-2017)、《種雞場雞白痢凈化技術規(guī)程》(DB32/T3624-2019)、《種雞場禽白血病、雞白痢凈化要求》(T/CVMA49-2020)不斷實施世代循環(huán)凈化,使禽白血病抗原(雞白痢抗體)陽性率在1%以內。3討論國內家禽疫病凈化主要集中在種禽場,蛋禽場的凈化報道較少。H5和H7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是所有禽場共同面臨的問題,采用的免疫凈化技術已比較成熟,可以實現(xiàn)零感染凈化目標。但是,經精液和種蛋傳播的垂直性傳播疾病(禽白血?。┮约敖浀拔廴緜鞑サ娜诵蠊不疾。u白?。┦堑半u場疫病凈化的難點和痛點,實現(xiàn)禽白血病和雞白痢感染率在1%以內的凈化目標已經比較理想。禽白血病和雞白痢難以完全凈化的主要原因是禽白血病病毒和雞白痢沙門氏菌污染面廣、感染率高、世代傳播鏈長,且沒有良好的疫苗免疫阻斷,群間群內通過垂直、水平方式不斷循環(huán)傳播。因此,完整、全面采集各種類型樣品監(jiān)測,并長期堅持世代剔除凈化措施,是蛋雞場成功實現(xiàn)凈化目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