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初級中級培訓考試題庫_第1頁
TD-LTE初級中級培訓考試題庫_第2頁
TD-LTE初級中級培訓考試題庫_第3頁
TD-LTE初級中級培訓考試題庫_第4頁
TD-LTE初級中級培訓考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選題

LBCH的傳輸時間間隔是(C)

A:10msB:20msC:40msD:80ms

2.信道映射的順序是:(C)

A:PDSCH,PDCCH,PHICH,固定位置信道

B:PHICH>PDSCH、PDCCH、固定位置信道

C固定位置信道,PHICH,PDCCH,PDSC11

D:固定位置信道,PDSCH,PHICH,PDCC1I

3.一個CCE對應(C)個REG

A:1B:3C:9D:12

4.LTE中定義的最大小區(qū)ID個數為:(C)

A:3B:168C:504D:65536

5.組內ID的最大取值為:(B)

A:1B:2C:3D:4

6.PDSCH資源分配時,對于20M帶寬,RBGSize的取值為:(D)

A:1B:2C:3D:4

7.在頻域上,隨機接入前導占用(B)個資源塊對應的帶寬:

A:3B:6C:9D:12

8.每個小區(qū)有(B)個可用的前導:

A:32B:64C:128D:256

9.LTE協議規(guī)定的UE最大發(fā)射功率是:(B)

A:20dbmB:23dbmC:30dbmD:33dbm

10.PBCH支持的調制方式是:(B)

A:BPSKB:QPSKC:16QAMD:32QAM

11.上行功控中,PRACH只有:(A)

A:開環(huán)功控B:閉環(huán)功控C:內環(huán)功控D:外環(huán)功控

12.SIB1的傳輸時間間隔是:(D)

A:10msB:20msC:40msD:80ms

13.LTE共支持(C)個終端等級:

A:1B:2C:5D:15

14.TTIbundling也稱為子幀捆綁,是LTE系統中一種特殊的調度方式,它是

針對處于小區(qū)

邊緣的VoIP用戶而設計的。TTIbundling僅用于:(A)

A:上行B:下行C:上下行均用D:以上都不對

15.TTIbundling支持的調制方式為:(B)

A:BPSKB:QPSKC:16QAMD:64QAM

16.FFR中的中心用戶CCU和邊緣用戶CEU是通過測量的(A)與預先設定的

門限值進

行比較或服務小區(qū)和干擾小區(qū)的路損比值來區(qū)分:

A:RSRPB:RSRQC:SINRD:C/I

17.系統消息(D)包含小區(qū)重選相關的其它E-UTRA頻點和異頻鄰小區(qū)信息。

A:SIB1B:SIB3C:SIB4D:SIB5

18.假定小區(qū)輸出總功率為46dBm,在2天線時,單天線功率是:(B)

A:46dbmB:43dbmC:49dbmD:40dbm

19.在LTE下行和上行信道中,存在一定的開銷信道。在對業(yè)務信道覆蓋估計

時候,需要考

慮這些開銷信道影響。

例如,如果要承載1000kbps業(yè)務速率,當DL下行總開銷是20%時候,則至少要

分配(A)的資源才行。

A:1000kbps/(1-20%)B:1000kbps*(1-20%)C:1000kbps*20%D:1000kbps/20%

20.在Normal情況下,一個RB包含(C)個子載波

A:3B:6C:12D:24

21.MBSFN參考信號,與MBSFN傳輸關聯,將在天線端口(D)上傳輸

A:1B:2C:3D:4

22.LTE協議中,定義了幾種PDSCH的傳輸模式?(C)

A:5B:6C:7D:8

23.MIB信息是攜帶在哪個下行物理層信道中?(D)

A:PDCCHB:PHICHC:PCFICHD:PBCH

PBCH廣播系統信息,TTI=4無線幀,子幀0,時隙1的前4個OFDM符號,近鄰載

頻兩邊的72子載波。單發(fā)或者發(fā)送分集,用發(fā)送天線配置模式對CRC加擾。

24.HARQ的信息是承載在哪個信道上的?(C)

A:PDCCHB:PDSCHC:PHICHD:PCFICH

25.LTE中,事件觸發(fā)測量報告中,事件A3的定義為:(B)

A:本小區(qū)優(yōu)于門限值B:鄰區(qū)優(yōu)于本小區(qū),并超過偏置值C:鄰區(qū)優(yōu)于門限值D:

本小區(qū)低于門限值,且鄰小區(qū)優(yōu)于門限值

26.LTE協議中規(guī)定PCI的數目是?(B)

A:512B:504C:384D:508

27.在LTE中,上行功控的精度是:(B)

A:0.5dBB:IdBC:1.5dBD:2dB

28.目前階段,LTE系統內的切換是基于:(A)

A:RSRPB:CQIC:RSRQD:RSSI

29.3GPP要求LTE系統每MHz下行平均用戶吞吐量應達到R6HSDPA的(C)

倍。

A.1~2;

B.2~3;

C.3~4;

D.4~5

30.3GPP要求LTE系統每MHz上行平均用戶吞吐量應達到R6HSDPA的(B)

倍。

A.「2;

B.2~3;

C.3~4;

D.4~5

31.E-UTRA系統覆蓋半徑最大可達(D)。

A.10km;

B.30km;

C.50km;

D.100km

32.S1接口不支持的功能有(D)

A、SGW承載業(yè)務管理功能;

B、NAS信令傳輸功能;

C、網絡共享功能

D、支持連接態(tài)

的UE在LTE系統內移動性管理功能

33.下面不屬于用戶面協議的是(C)

A、RLC;

B、GTPU;

C、RRC;

D、UDP

34.下面不屬于控制面協議的是(C)

A、SCTP;

B、S1AP;

C、APP;

D、NAS

35.關于ZXSDRB8200L200系統內外部接口關系描述錯誤的是:(D)

A、TX/RX是S1/X2接口;

B、ETHO和TX/RX接口不能同時使用;

C、TXO/RXO接口為基

帶-射頻接口;D、EXT是DEBUG口,RS232接口。

36.在LTE系統協議中,RLC層對數據進行(B)

A、壓縮加密;

B、分段;

C、映射;

D,調制

37.在LTE系統協議中,MAC層對數據進行(B)

A、編碼;

B、復用;

C、壓縮和加密;

D、調制

38.在20MHz系統帶寬下,LTE的最初設計目標上下行支持的瞬間峰值速率

(2T2R)分別是:

(C)

A、lOOMbit/s和50Mbit/s;

B、50Mbit/s和150Mbit/s;

C、50Mbit/s和lOOMbit/s;

D、

lOOMbit/s和300Mbit/s

39.在E-UTRAN系統中,每個小區(qū)在5MHz帶寬下期望最少支持的用戶數

是:(C)

A、250;

B、300;

C、200;

D、400

40.根據協議對LTE系統需求支持的定義,從主流狀態(tài)到激活狀態(tài)的時延和零

負載(單用戶、

單數據流)、小IP分組條件下單向時延分別小于多少:(B)

A、50ms和10ms;

B、100ms和5ms;

C、200ms和5ms;

D>100ms和50ms

41.在E-UTRAN系統中,MAC使用的重傳方式是:(A)

A、HARQ;

B、FEC;

C、ARQD:CRC

42.eNodeB側對控制面數據經過(C)協議與MME交互。

A、GTPU/UDP;

B、X2AP/SCTP;

C、S1AP/SCTP;

D、RRC

43.下列對于LTE系統中下行參考信號目的描述錯誤的是:(D)

A、下行信道質量測量(又稱為信道探測);

B、下行信道估計,用于UE端的相干檢測和解調;

C、小區(qū)搜索;

D、時間和頻率同步;

44.ZXSDRB8200L200最多可以和(C)jRRU星型組網。

A、3;

B、6;

C、9;

D、12

45.ZXSDRB8200L200支持最大(B)級RRU的鏈型組網。

A、2;

B、4;

C、6;

D、8

46.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協議HARQ是在那個子層實現的(A)

A、MAC;

B、RLC;

C、PDCP;

D、PHY

47.ICIC技術是用來解決?(B)

A、鄰頻干擾

B、同頻干擾

C、隨機干擾

D、異系統干擾

48.在eNodeB的MAC子層與物理層的SAP是哪個?(B)

A、邏輯信道

B、傳輸信道

C、物理信道

D、無線承載

49.在eNodeB的MAC子層與RLC子層的SAP是哪個?(A)

A、邏輯信道

B、傳輸信道

C、物理信道

D、無線承載

50.在eNodeB的層2與應用層的SAP是哪個?(D)

A、邏輯信道

B、傳輸信道

C、物理信道

D、無線承載

51.天饋嚴重駐波比告警是指駐波比值:(D)

A.>1.2

B.>1.5

C.>2

D.>3.0

52.天線的VSWR合理的范圍為:(B)

A.1<VSWR<3.0

B.1<VSWR<1.5

C.VSWR>1.5

D.VSWR>3.0

53.如果某一公路旁邊有一定向站,采用垂直線極化定向天線,空間分集接受,

請問兩個天

線的連線和公路成什么角度最合理?(B)

A.0

B.90

C.45

D.30

54.GPS需要(C)顆衛(wèi)星進行定位?

A:1B:2C:3D:4

55.通常我們所說的天線絕對高度指的是:(D)

A:天線的掛高B:天線所在鐵塔的海拔與覆蓋地點海拔的差值C:天線的掛高加

鐵塔所在地的海拔D:天線的掛高加上天線所在鐵塔海拔與覆蓋區(qū)域的差值

56.傳播模型的選擇與覆蓋區(qū)域的半徑有關,一般認為,當覆蓋半徑大于(C)

時,統

計型模型的預測精度比較理想。

A:100mB:500mC:1000mD:35km

57.LTE采用的切換方式為:(A)

A.終端輔助的后向切換

B.網絡輔助的后向切換

C.終端輔助的前向切換

D.網絡輔助的

前向切換

58.以下哪種信道支持空間復用(D)

A.PCFICH

B.PHICI1

C.PDCH

D.PDSCH

59.集中式的SON架構中,SON功能在以下哪個實現?(A)

A.OAM

B.eNB

C.MME

D.SGW

60.在一個幀中,PBCH占用的RE個數為:(D)

A:288B:276C:264D:240

61.RACH在頻域上占用幾個RB?(D)

A.3

B.4

C.5

D.6

62.空口協議棧中,數據的壓縮功能位于(D)層

A、PHY;

B、RRC;

C、RLC;

D、PDCP

63.LTEFDD模式支持最多的HARQ進程數為:(D)

A:1B:2C:4D:8

64.用于上行調度的控制信息是哪個:(B)

A:DCI1.B:DCIO.C:DCI1A.D:DCI2B.

65.RSRP的定義正確的是:(C)

A:對于需要考慮的小區(qū),在需要考慮的測量頻帶上,承載小區(qū)專用參考信號的

RE的功率的線性平均值。

B:對于需要考慮的小區(qū),在需要考慮的測量頻帶上,承載MBSFN參考信號的RE

的功率的線性平均值

C:對于需要考慮的小區(qū),在需要考慮的測量頻帶上,承載UE參考信號的RE的

功率的線性平均值

D:對于需要考慮的小區(qū),在需要考慮的測量頻帶上,承載Sounding參考信號的

RE的功率的線性平均值

66.下面那個軟件不能夠進行傳播模型校正:(C)

A:AircomB:AtollC:CapessoD:CNP

67.代表物理層ID組的數字NX1)的取值范圍為:(A)

A:0-167B:0-255C:0-2D:0-65535

68.傳輸時間間隔TTI等于(B)

A:0.5msB:1msC:5msD:10ms

69.對于FDD,一個無線幀時間長度(D)

A:0.5msB:1msC:5msD:10ms

70.進行傳播模型校正時,希望的標準方差小于:(C)

A:ldbB:2.5dbC:8dbD:10db

7LLTE采用作為(C)下行多址方式

A:CDMAB:FDMAC:OFDMAD:TDMA

72.eNB中負責物理層管理的是(A)單板。

A:BPGB:UPBC:CCD:SA

73.eNB的GPS連接在(C)單板上。

A:BPGB:UPBC:CCD:SA

74.LTE上行采用SCFDMA是為了(A)

A:降低峰均比B:增大峰均比C:降低峰值D:增大均值

75.LTEANR的過程中,UE通過(A)信道獲得鄰區(qū)的GCI信息。

A:BCHB:CCHC:MIBD:SIB

76.定向天線方位角誤差不大于(A)

A、±5°

B、±3°

C、±1°;

D、±0.5°

77.定向天線下頃角誤差不大于(D)

A、±5°;

B、±3°;

C、±1°;

D、±0.5°

78.基站天線多采用線極化方式,其中雙極化天線多采用(B)雙線極化。

A:±30°B:±45°C:±90°D:±120°

79.LTE下行最多支持(D)個層的空間復用。

A:1B:2C:3D:4

80.在AtollCell表格中,MaxPower指的是(假設天線端口為2T2s):(C)

A:小區(qū)最大發(fā)射功率B:基站最大發(fā)射功率C:天線單通道發(fā)射功率D:RS信號

發(fā)射功率

多選題

1.上行PUCCH反饋的控制信令包括:(ABC)

A:PMIB:CQIC:RID:QoS

2.UE的傳輸模式包括:(ABCD)

A:Single-antennaport:portO>port5

B:Transmitdiversity&spatialmultiplexing

C:Open-loop&Closed-loopspatialmultiplexing

D:Multi-userMIMO

3.下行定義了那幾種參考信號:(ACD)

A:小區(qū)參考信號

B:Sounding參考信號

C:MBSFN參考信號

D:UE參考信號

4.下行物理信號包括:(AC)

A:參考信號B:解調用參考信號C:同步信號D:Sounding參考信號

5.天線按照方向性,可分為:(AB)

A:全向天線B:定向天線C:線狀天線D:面狀天線

6.LTE支持的調度方式包括:(ABC)

A:ProportionalFair

B:ProportionalDemand

C:MaxAggregateThroughput

D:以上都不是

7.小區(qū)間干擾抑制技術主要包括有:(ABC)

A:小區(qū)間干擾隨機化(Inter-cellinterferencerandomisation)

B:小區(qū)間干擾消除(Inter-cellinterferencecancellation)

C:小區(qū)間干擾協調(ICIC:Inter-cellinterferencecoordination)

D:小區(qū)間干擾平均(Inter-cellinterferenceaverage)

8.基于覆蓋的頻內切換可以用哪個事件判決:(CD)

A:A1事件B:A2事件C:A3事件D:A5事件

9.對于FDD,主同步信號在時隙(AC)中傳輸:

A:TS0B:TS1C:TS10D:TS11

10.PUSCH支持的上報模式包括:(ABCD)

A:單天線端口B:傳輸分集C:開環(huán)空間復用D:閉環(huán)空間復用

1LLTE上行實現半靜態(tài)或動態(tài)頻率重用方案的指示:(AD)

A:HII(HighInterferenceIndicator)B:TLI(TrafficLoadIndicator)

C:LB(LoadBlance)D:OI(OverloadIndicator)

12.物理信道PDSCH映射為傳輸信道為:(CD)

A:BCHB:MCHC:PCHD:DL-SCH

13.LTE定時同步包括:(ABC)

A:無線鏈路監(jiān)測(Radiolinkmonitoring)

B:小區(qū)間同步(Inter-cellsynchronisation)

C:發(fā)射定時調整(Transmissiontimingadjustment)

D:以上都不對

14.為有效支持Localized.Distributed和MIMIO傳輸,E-UTRA支持的CQI

報告包括:(BCD)

A:窄帶類型B:寬帶類型C:多頻帶類型D:MIM0類型

15.TTIbundling也稱為子幀捆綁,是LTE系統中一種特殊的調度方式,它是

針對處于小區(qū)

邊緣的VoIP用戶而設計的,其定義是:(ABCD)

A:在連續(xù)的4個上行子幀發(fā)射同一傳輸塊

B:且只在第一個TTI對應發(fā)射時刻有PDCCI1

C:只在最后一個TTI(即,第4個TTI)對應的發(fā)射時刻有PIIICH

D:重傳也是針對4個連續(xù)上行TTI發(fā)射

16.下面哪種場景可以使用TTIbundling:(ABCDE)

A:對于覆蓋面積大的小區(qū)中處于小區(qū)邊緣的用戶最好是使用TTIBundlingo

B:如果UE的RSRQ和RSRP都很低,則最好是使用TTIBundling

C:如果SRS的SINR很低,則最好是使用TTIBundling

D:如果UE的RSRQ、RSRP和SRS的SINR都很低,則最好是使用TTIBundling

E:如果扇區(qū)中總的UE數較多(例如,多于10個/MHz),則對處于小區(qū)邊緣的用

戶最好是使用TTIBundling

17.ICIC技術就是在相鄰小區(qū)之間進行協調,以避免或降低ICI?這種協調實

際上是通過在

小區(qū)邊緣采用小區(qū)頻率復用方法實現的,可分為:(AC)

A:軟頻率復用B:同心圓C:部分頻率復用D:一般頻率復用

18.為了減少小區(qū)間的干擾,在PUSIIC的功控方案中使用的是:(AC)

A:部分路損補償B:開環(huán)功控C:閉環(huán)功控D:全部路損補償

19.上行功控的目的是:(ABC)

A:補償路損B:補償陰影余量C:抑制小區(qū)干擾D:降低手機發(fā)射功率

20.E-UTRA小區(qū)搜索基于(ABC)完成。

A:主同步信號B:輔同步信號C:下行參考信號D:PBCH信號

21.在LTE中,功率控制包括:(AD)

A:上行功率控制B:上行功率分配C:下行功率控制D:下行功率分配

22.系統消息(BCD)包含小區(qū)重選相關的其他系統鄰小區(qū)信息。

A:SIB5B:SIB6C:SIB7D:SIB8

23.上行鏈路自適應包括:(ABC)

A:自適應發(fā)射帶寬B:發(fā)射功率控制C:自適應調制和信道編碼率D:自適應天

線選擇性發(fā)射分集

24.LTE系統峰值速率需求是根據如下天線設置定義的:(AC)

A:下行峰值速率指標需要在UE配置2個接收天線的情況下滿足B:下行峰值

速率指標需要在基站配置2個接收天線的情況下滿足

C:上行峰值速率指標需要在UE配置1個接收天線的情況下滿足D:上行峰值

速率指標需要在基站配置2個接收天線的情況下滿足

25.關于解調參考信號,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C)

A:與PUSCH有關B:與PUSCH無關C:與PUCCH有關D:與PUCCH無關

26.虛擬資源塊的傳輸方式分為:(AB)

A:分布式B:集中式C:捆綁式D:單獨式

27.一個物理ID是由(AB)來唯一定義。

A:N*(1)B:N*(2)C:N-(3)D:N*(4)

28.LTE操作中涉及到哪些物理層過程:(ABCD)

A、小區(qū)搜索

B、功率控制

C、隨機接入過程

D、HARQ相關過程

29.OFDM技術的優(yōu)勢包括:(ABCD)

A、頻譜效率高

B、帶寬擴展性強

C、抗多徑衰落

D、頻域調度和自適應

30.LTE系統的L2(Layer2)包括哪幾層:(ABC)

A、PDCP

B、RLC

C、MAC

D、RRC

31.LTE系統中上行支持哪些調制方式:(ABD)

A、QPSK

B、16QAM

C、FSK

D、64QAM

32.MAC子層的功能包括:(ABD)

A、邏輯信道與傳輸信道之間的映射

B、RLC協議數據單元的復用與解復用

C、根據傳輸塊(TB)大小進行動態(tài)分段

D、同一個UE不同邏輯信道之間的優(yōu)先級管理

33.SSS的主要功能是:(CD)

A:獲得物理層小區(qū)IDB:完成符號同步C:完成幀同步D:獲得CP長度信息

34.PSS的主要功能是:(AB)

A:獲得物理層小區(qū)IDB:完成符號同步C:完成幀同步D:獲得CP長度信息

35.多天線技術中,主要的增益包括:(ABC)

A:分集增益(diverstiygain)B:陣列增益(arraygain)

C:空間復用增益(spatialmultiplexgain)D:編碼增益(codinggain))

36.LTE中,不同無線技術之間,觸發(fā)測量報告的事件有:(AC)

A:鄰區(qū)優(yōu)于門限值B:鄰區(qū)優(yōu)于本小區(qū),并超過偏置值C:本小區(qū)低于門限值,并

鄰區(qū)優(yōu)于門限值D:本小區(qū)低于門限值)

37.隨機接入的過程分為哪幾種?(AB)

A:競爭式B:非競爭式C:混合競爭式D:公平競爭式

38.LTE同步過程中,幀同步和時間同步分別是通過什么信號來實現的?(BC)

A:PBCHB:PSSC:SSSD:RS

39.SON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BCD)

A:自升級B:自優(yōu)化C:自配置D:自愈

40.PDCP層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下:(ABCD)

A:頭壓縮和解壓縮B:執(zhí)行安全機制C:支持切換功能D:丟棄無效數據

41.RLC可以配置為三種數據傳輸模式,分別是(ABD)

A:TMB:AMC:OMD:UM

42.在LTE中,以下哪些信道是屬于邏輯信道?(ABCD)

A:BCCHB:PCCHC:DTCHD:CCCH

43.在atoll中默認的LTE的業(yè)務模型包含哪些?(ABCD)

A:FTPB:VoIPC:webbrowsingD:videoconferencing

44.OFDM的主要缺點是:(BD)

A:易造成自干擾,容量往往受限于上行B:信號峰均比過高,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C:時間同步要求較高D:頻率同步要求較高

45.關于CC板RUN燈的描述正確的是:(AC)

A、常亮:版本開始運行并試圖得到邏輯地址;

B、慢閃(2s亮,2s滅)::基本進程正在上電;

C、正常閃(0.3s亮,0.3s滅):上電完畢進入正常工作狀態(tài);

D、較慢閃(1s亮,1s滅):單板正在進行主備預倒換

46.定義E-UTRAN架構及E-UTRAN接口的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ABCD)

A、信令與數據傳輸在邏輯上是獨立的;

B、E-UTRAN與演進后的分組交換核心網(EPC)在功能上是分開的:

C、RRC連接的移動性管理完全是由E-UTRAN進行控制的,使得核心網對于無

線資源的

處理不可見;

D、E-UTRAN接口上的功能,應定義得盡量簡化,選項應盡可能得少。

47.E-UTRAN系統中eNB節(jié)點完成的RRM(無線資源管理相關的)功能包

括:(ABC)

A、無線承載控制;

B、無線接納控制;

C、連接移動性管理D:上/下行動態(tài)資源

分配/調度等

48.S1接口控制平面與用戶平面類似,也是基于IP傳輸的,其傳輸網絡層包括

哪些?

(ABCD)

A、SCTP層;

B、物理層;

C、IP層;

D、數據鏈路層;

49.eNB通過S1接口和EPC相連,S1接口包括:(AB)

A、與MME相連的接口(S1-MME);

B、與PGW連接的接口(S-PGW);

C、與SAE相

連的接口(Sl-U)D:S-GW

50.LTE系統中,RRC包括的狀態(tài)有:(AC)

A、RRC_IDLE;

B、RRC_DETACH;

C、RRC_CONNECTEDD:RRC_ATTACH

51.無線特性在終端和基站進行測量,并在網絡中向高層進行報告。其包

括:(ABCD)

A、同頻切換的測量;

B、用于不同無線接入技術(RadioAccessTechnology,RAT)之

間切換的測量;C、異頻切換的測量;D、定時測量

52.下述對于LTE無線幀結構類型1描述正確的是:(ABCD)

A、幀結構類型1適用于全雙工和半雙工的FDD模式;

B、一個無線幀長度為10ms,由20個時隙構成,每一個時隙的長度為0.5ms,這

些時

隙的編號為0T9;

C、一個子幀定義為兩個相鄰的時隙,其中第i個子幀由第2i個和2i+l個時

隙構成;

D、對于FDD,在每一個10ms中,有10個子幀可以用于下行傳輸,并且有10個

子幀

可以用于上行傳輸;上下行傳輸在頻域上進行分開

53.根據ITU-R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的頻譜劃分,3G頻譜被劃分

為:(AC)

A、成對頻譜;

B、對稱頻譜;

C、非成對頻譜;

D、非對稱頻譜

54.BPG板有哪些功能:(ABC)

A、完成物理層的相關處理;

B、提供與eRRU之間的光接口;

C、支持IPMI機框管理。

D、提供信令流和媒體流交換。

55.eNodeB提供如下功能:(ABCD)

A:無線資源管理、IP頭壓縮和用戶數據流加密B:用戶面數據向S-GW的路由

C:從MME發(fā)起的尋呼消息、廣播消息的調度和發(fā)送D:用于移動性和調度的測量和

測量上報配置

56.UPB板主要有哪些功能:(ABCD)

A、實現LTEeNodeB用戶面處理;

B、實現與CC信令流和媒體流交換;

C、實現UPB與

BPG的媒體流交換;D、支持IPMI機框管理

57.關于鏈型組網和星型組網說法正確的是:(BCD)

A、星型組網方式的可靠性較高,也比較節(jié)約傳輸資源;

B、星型組網適合密集城區(qū)組網;

C、鏈型組網可靠性不如星形組網,但是比較節(jié)約傳輸資源。

D、鏈型組網適合在用戶密度較小的地區(qū)實施。

58.X2接口支持的功能有:(BD)

A、漫游和區(qū)域限制支持功能;

B、小區(qū)間干擾協調;

C、流量控制功能和擁塞控制功能;

D、負荷管理

59.下行物理信道的基帶信號由如下步驟形成:(ABCD)

A:加擾、調制B:層映射、預編碼C:RE映射D:OFDM信號產生

60.切換根據觸發(fā)原因有哪些類型?(ABCD)

A、基于覆蓋的切換

B、基于負荷的切換

C、基于業(yè)務的切換

D、基于UE移動速度的

切換

6LMME具有哪些功能?(ABD)

A、尋呼消息分發(fā)

B、空閑狀態(tài)的移動性管理

C、接入層信令的加密與完整性保護

D、

非接入層信令的加密與完整性保護

62.服務網關具有哪些功能?(CD)

A、安全控制

B、尋呼消息的調度與傳輸

C、終止由于尋呼原因產生的用戶平面數據包

D、支持由于UE移動性產生的用戶平面切換

63.LTE系統支持MIMO技術,包括:(ABC)

A:空間復用B:波束賦行C:傳輸分集D:功率控制

64.天線增益用()或0來表示。(BC)

A:dBB:dBiC:dBdD:dBm

65.在SON的ANR中,定義了以下哪些功能(ABC)

A.鄰區(qū)刪除功能

B.鄰區(qū)檢測功能

C.鄰區(qū)管理功能

D.鄰區(qū)增加功能

66.以下哪個模塊與公共資源管理有關(ABC)

A.CPM

B.CCM

C.CRM

D.DCM

67.RRU下行的基本功能是(ABCD)

A.對基帶數字信號進行數模變換和IQ調制

B.對調制后信號混頻到所需要的頻率

C.對

信號進行放大、濾波D.把信號經天線發(fā)送到空中

68.切換分為(BCD)等3種階段。

A:測量報告B:切換準備C:切換執(zhí)行D:切換完成

69.LTE中動態(tài)調度按復用方式分為(ABC)類型。

A:時域調度(TDM)B:頻域調度(FDM)C:空域調度(SDM)D:碼域調度(CDM)

70.功率控制的類型包括(ABCD)

A、開環(huán)功控;

B、閉環(huán)功控;

C、內環(huán)功控;

D、外環(huán)功控

71.通常所說的層二協議包括(BCD)

A、PHY層;

B、MAC層;

C、RLC層;

D、PDCP層

72.我司LTE測試中,用戶側常用的測試軟件有以下幾種(BCD)

A、LUTP;B:LMT;C>IperfjD,FTP客戶端

73.LTE傳輸分集的候選技術包括:(ABCD)

A:空時編碼B:循環(huán)延時分集C:天線切換分集技術D:空頻塊碼

74.PUSCH的跳頻類型分為(AC)兩種方式

A:子幀內跳頻B:時隙內跳頻C:子幀間跳頻D:時隙間跳頻

75.PUSCH功率控制的閉環(huán)功控有(AB)兩種情況

A:累積值B:絕對值C:平均值D:最大值

76.CQI上報有哪幾種上報策略:(ABC)

A.在PUSCH上非周期上報

B.在PUSCH上周期上報

C.在PUCCH上周期上報

D.PUCCH

非周期上報

77.小區(qū)專用的參考信號,與非MBSFN傳輸關聯,支持(ABD)個天線端口配置:

A:1B:2C:3D:4

78.參考信號的正交性可以通過下列方法實現:(ABCD)

A:FDM方法B:CDM方法C:TDM方法D:以上幾種方法的合并

79.MIMO模式中分集與復用之間的切換主要取決于:(AB)

A:接收信噪比B:信道相關性C:RSRPD:天線個數

80.比例公平調度與其他調度算法相比兼顧了:(AD)

A:系統的效率B:用戶的分布情況C:用戶的行為D:用戶之間的公平性

判斷題

1.LTE上下行傳輸使用的最小資源單位是REo(對)

2.對于同一個UE,PUSCH和PUCCH可以同時進行傳輸。(錯)

3.E-UTRA小區(qū)搜索基于主同步信號、輔同步信號、以及下行參考信號完成。

(對)

4.LTE支持上下行功率控制。(錯)

5.LTE支持FDD、TDD兩種雙工方式。(對)

6.LTE上下行均采用OFDMA多址方式。(錯)

7.采用小區(qū)間干擾抑制技術可提高小區(qū)邊緣的數據率和系統容量等。(對)

8.資源調度的最小單位是RBGo(錯)

9.當LTE增加天線,就在所有天線中分享功率。(對)

10.對于控制信道PDCCH,配置不同的CCE等級有不同覆蓋。(對)

11.非MIM0情形下,不論上行和下行,在每個TTI(1ms)只產生一個傳輸塊。

(對)

12.PHICH符號個數是由PBCH獲得(對)

13.在整個系統帶寬內,所有導頻SC的功率相同(對)

14.多天線傳輸支持2根或4根天線。碼字最大數目是2,與天線數目沒有必

然關系。(對)

15.傳輸分集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空間信道的弱相關性,結合時間/頻率上的選擇

性,為信號

的傳遞更多的副本,提高信號的質量,從而改善接收信號的信噪比。(對)16.

功率控制的一個目的是通過動態(tài)調整發(fā)射功率,維持接收端一定的信噪比,從而保證

路的傳輸質量。(對)

17.速率控制的效率要高于使用功率控制的效率,這是因為使用速率控制時總

是可以使用滿

功率發(fā)送,而使用功率控制則沒有充分利用所有的功率。(對)

18.在承載相同速率時,給邊緣用戶配置更多的RB,覆蓋變差。(錯)

19.由于LTE是多載波的寬帶系統,每個用戶的業(yè)務可能只是占用總帶寬中的

一部分(以1

個RB的180KHz為單位),因此某個用戶收到的熱噪聲不是在整個LTE帶寬上

積分,而是應該在它占用的RB帶寬上積分獲得。(對)

20.ACK/NACK和CQI的發(fā)送將持續(xù)一個子幀,如果仍無法達到要求的覆蓋要求,

則可在連

續(xù)多個子幀中重復發(fā)送。(對)

21.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承載一個子幀中用于PUCCH傳輸的0FDM符號格式

的信息。

(錯)

22.一個物理控制信道可以在一個或多個控制信道粒子CCE上傳輸。(對)

23.PI1ICH信道承載HARQ的ACK/NACKo(對)

24.小區(qū)專用參考信號在天線端口0-4中的一個或多個端口上傳輸。(錯)

25.LTE系統采用了上行SC-FDMA和下行OFDMA的多址接入方式。(對)

26.FDDLTE采用無線子幀長度為10ms,10個子幀,每個子幀包含2個時隙即

共20個時隙

的結構。(對)

27.RACH的作用包括探測UE進行網絡接入請求和進行定時提前量的估計。

(對)

28.一個RB(資源塊)由12個數據子載波(15KHz)組成;一個數據子載波由12

個RACH子

載波(L25KHz)構成。(對)

29.LTE系統中采用了軟切換技術。(錯)

30.在LTE中,DRX的功能可以通過半靜態(tài)調度實現。(錯)

31.EPA5模型是3GPP定義的擴展步行5km/小時的信道模型。(錯)

32.MU-MIM0能夠提高單用戶的吞吐率,而SU-MIMO能夠提高小區(qū)平均吞吐

率。(錯)

33.PDCCH信道是由CCE組成,不同的控制信道格式規(guī)定了不同的CCE數目。

(對)

34.根據對應業(yè)務的QOS要求,業(yè)務承載可以分為最小保證速率和最大保證速

率兩種。(錯)

35.極化天線主要分為垂直極化,平行極化和交叉極化這三種。(錯)

36.在LTE系統中,各個用戶的PHICH區(qū)分是通過碼分來實現的。(對)

37.測量報告上報方式在LTE中分為周期性上報和事件觸發(fā)上報兩種。(對)

38.LTE協議中定義的各種MIMO方式對于FDD系統和TDD系統都適用。(錯)

39.LTE物理層資源塊在NP格式下,頻域上占用12個帶寬為15KHz的子載

波。(對)

40.eNB之間通過X2接口進行通信,可進行小區(qū)間優(yōu)化的無線資源管理。(對)

41.E-UTRA系統達到的峰值速率與UE側沒有關系,只與ENB側有關系。(錯)

42.S1接口的用戶面終止在SGW上,控制面終止在MME上。(對)

43.采用高階天線MIMO技術和正交傳輸技術可以提高小區(qū)邊緣性能。(錯)

44.采用高階天線MIMO技術和正交傳輸技術可以提高平均吞吐量和頻譜效

率。(對)

45.在eNodeB的PDCP子層對用戶面數據進行完整性保護和加密處理。(錯)

46.eNB系統時鐘由CC板分發(fā)至其它單板,并通過光口分發(fā)給eRRU單元。(對)

47.LTE系統實現了用戶平面與控制平面,以及無線網絡層和傳輸網絡層的分

離。(對)

48.LTE系統中,無線傳輸方面引入了OFDM技術和MIMO技術。(對)

49.LTE系統中,無線接口包括層1、層2、層3,其中層1為物理層;層2包括

MAC層、

RLC層、PDCP層,MAC層完成ARQ功能。(錯)

50.從整體上來說,LTE系統架構仍然分為兩個部分,包括EPC(演進后的核心網)

和E-UTRAN

(演進后的接入網)。(對)

51."E-UTRAN(LTE系統接入網)僅由演進后的節(jié)點B(evolvedNodeB,eNB)組

成,eNB

之間通過X2接口進行連接,U-UTRAN系統和EPC之間通過S1接口進行連接。

S1接口

不支持“多對多”連接方式?!保ㄥe)

52.與3G系統的網絡架構相比,E-UTRAN系統僅包括eNB一種邏輯節(jié)點,網絡

架構中節(jié)點

數量減少,網絡架構更加趨于扁平化。(對)

53.LTE系統中,IP頭壓縮與用戶數據流的加密工作是有MME完成的。(錯)

54.E-UTRAN接口通用協議包括RNL(無線網絡層)和TNL(傳輸網絡層)兩個部

分。(對)

55.”S1接口是MME/S-GW于eNB之間的接口。S1接口與3GUMTS系統lu接口

不同之處在

于,lu接口連接包括3G核心網的PS域和CS域,而EPC只支持分組交換(PS),

所以S1接口只支持PS域?!保▽Γ?/p>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